2014-09-11 11:34:31何必生

As a country

對於「台灣」是否是個國家,如何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想法,經過這幾年面對大量資訊的衝擊、反思,我現在有個初步的理解。以前我是「中華民國系」的認知,我承認的國家是「中華民國」,但我也可以接納我的國家叫台灣。統一不是一定要排除的選項,只要有若干前提,是可以考慮的。

對於台獨,我一向歡迎,但我很不喜歡台獨人士僅止於嘴巴講講的消極作為。台獨的最大威脅,莫過於中共,但台獨人士對中共完全是鴕鳥心態,以為只要不去討論、不去接觸、抱著美日的中國崩潰論不放,台灣就可以獨立了。這跟蔣經國對中共「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如出一轍,就這點來論,台獨人士跟他的仇人蔣經國,倒是立場一致。

如今台灣人雖然對台灣是個獨立國家的意識大為提升,但內涵為何,則很有問題。之前中華民國一百年時,我很常看到「台灣一百歲了」這樣的說法,這實在是大錯特錯。中華民國成立與台灣其實沒有關係,1911年武昌起義時,台灣還是日本的殖民地,說起來是「外國」,將台灣與中華民國畫上等號,實在是很晚近的事情。李登輝講「中華民國在台灣」,不乏有點想將「中華民國」的認同偷渡到「台灣」來的意思,但最後卻訛變為「中華民國是台灣」,則是完全的謬誤。

所以我們要認清,「中華民國」與「台灣」終究不一樣。中共一直拿「一中」強壓在台灣之下,但「一中」之所以成立,並不是單方面中共說的「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是因為台灣的官方意識形態也把中華民國視作「一中」,所以台灣以前才會強調「一中各表」,你的一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我的一中是中華民國,我們「異中求同」,這還有一個專門的行話叫「創造性模糊」。

這種模糊也許對兩岸官場往來時可以避免一些尷尬的問題,但在民間卻成為很大的困擾,尤其台灣人近年對中國不滿日甚,卻往往被官方這種模稜兩可的官式說法被中國人佔便宜。比如台灣人到中國過關時,他們會用調侃的語氣說台灣人可以過「本國人通道」,但在中國境內,台灣人完全被視為外國人來對待。這種矛盾的狀態,對中國人而言卻是理所當然。我並不認為這單純是中國人的狡詐,因為我們抱著「中華民國」不放,我們難以對他們說他們以為已經亡了的中華民國,其實還是我們的正朔。

所以說,我們一日不脫去「中華民國」,一日就無法擺脫「一個中國」之魔咒。

但「中華民國」並不是這麼輕易就可以脫掉的。第一,不可否認,台灣仍有很多人是基於「中華民國」的認同而留在此地,比如從大陳島撤退的居民,從緬甸、越南等地逃難來的華僑。他們對台灣的認識,不是台灣,而是「自由中國」─還是中國的認同。

第二,金門馬祖兩地更為尷尬,因為他們自始至終都不算是「台灣」,就然只是聊備一格,他們仍歸屬在「中華民國福建省」的管轄當中,這些人的中國認同,台獨人士從來不曾想過,也不想去處理。我迄今沒看過有什麼台獨言論討論到金門或馬祖人如何看待台灣獨立這件事情,又台灣真的獨立,金馬要何去何從。

第三,我們終究不能否認,無論國民黨政府在台灣的戒嚴時間如何之長,白色恐怖受害的家庭如何之多,對台灣智識的影響如何嚴重,但台灣確實享受了身為「中國」的某些好處,比如得到美國的金援,中華民國在海外的資產歸屬到台灣,就連美國的庚子賠款也給了台灣的清華大學。

第四,雖然在整個比重上,這可能最是無關輕重者,但「中華民國」這個名稱,確實給了某些「中國人」莫名的寄託。前兩年中國有股「民國熱」,大家忽地很熱衷民國早年的人事物,說那叫做「民國範兒」,推崇者被叫做「國粉」。他們「愛屋及烏」,也把對民國初年種種美好的想像投射到台灣,因為台灣仍在「民國」的範圍裡,於是乎他們就把他們在台灣見識到(或聽聞到)的種種好處,看作是民國統治美好的遺留。尤有甚者,他們甚至推崇兩蔣,推崇他們在台灣發展經濟的「善政」,對比中共由毛澤東主政下的倒退與衰敗,隱隱然以古諷今,以對岸諷此岸。就連某些香港人也這麼認為,直將台灣等於中華民國,特別是今日香港在中共治下,若不是最近本土意識高漲(而這多少也是受到民進黨論述的影響),很多香港人的「中華情結」基本上是投射在台灣上的。「中華民國」雖然只是神主牌,卻不僅僅只是台灣的神主牌。

再者,「中華民國」不可能無緣無故就成為「台灣」,他勢必要有一個退場的過程。也就是說,解除「一個中國」的魔咒,不可能只是放放話就能成事,「兩國論」也好,「一邊一國論」也好,都僅止於口頭講講,對國家政體實際並沒有任何影響。說實在,和平退場原本最可能出現的時間,應該是在陳水扁執政的時期,獨派引頸八年,等待的也是希望可以從「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口中說出「中華民國結束,台灣共和國成立」之類的內容。但終八年過去,民進黨政府就算做了很多「去中國化」的舉措,終究沒有在政體上「去中國化」。是忌憚中國,還是忌憚美國?不得而知。只能說,台灣確實錯過第一波的機會,只是這是明知可為而不為,或是根本不可為,這就不是我們局外人可以知曉的。

再者,台灣的獨派從來不曾在台灣以外有過什麼積極的政治作為。在美國遊說參眾議院與聯合國的台灣人團體可能是唯一試圖透過政治方式解決的;日本的右派議員雖然樂見台灣獨立,但他們的聲音在日本政壇影響甚微。其他地區,我幾乎沒有聽過有什麼政治遊說活動,甚至連中共領導人出國時,我也沒看到示威人群中有台獨的身影。如果台灣人希望台灣獨立可以引起國際的重視,為什麼在行動上卻自我限縮成內政事宜?爭取台獨,永遠只是在跟國民黨爭取,向給不了的人索求,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終陳氏執政八年,我都認為台獨只是政治算計下拿來騙取選票的口號,從沒有認真面對。可見由上到下的台獨進程,注定不可行。近幾年台灣人對自己認同感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年輕一輩甚至覺得天經地義,但並非因為台獨論述或宣傳有什麼進步,而是大家發現跟中國統一(實則是被中國合併)並不是好選項,香港的「教訓」擺在眼前,中國的包裝在「讓利」底下的企圖心讓很多人戒慎恐懼,唯恐會走香港的後塵。而且,中國的誘惑似乎正在降低,以前汲汲營營想要進入中國,是看中國成本低廉、市場龐大,但如今中國的成本優勢不再,市場也不在那麼發展無窮,更重要的是,原本隱藏在資本主義活動底下的極權控制,隨著中國經濟能力的提升,逐步浮上檯面。大量的資本成為中國用來控制世界的武器,而台灣正是他的目標之一。

也正是因為有「敵國外患」,台灣人才真正有危機意識,開始尋求自我的認同。但這個認同,並沒有真正落實在追求獨立上。民間的力量也許充沛,但總是觸動不到真正的政治實力。這也是之前喧騰一時占領立法院行動之後所面臨的危機。佔領立法院,讓我們看到這個世代去撼動政治體制的方法,但後續的行動,卻因為規避「台獨」這個核心的問題而變得尷尬。台獨對七年級後段班以後的人來說,也許是理所當然的認知,但這是個「想像」,並非實際。而實際上,在新一波台灣人民族意識的培養下,最大的罩門,其實是「中華民國」與台灣夾纏不清。如何褪去「中華民國」中影響台灣對中關係的軟肋──一中原則,使台灣可以變成一個純粹的政體代表,仍有待吾輩發揮更多的創意跟想法去實行。

上一篇:溫水煮蛙

下一篇:你梗塞了嗎?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