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7-15 17:44:27J

[看戲] Love Chopin


故事要從小翁的音樂教室說起…

猶記去年12月,小翁的音樂教室開幕,大伙歡天喜地的趕赴慶賀,她也彈了幾曲美妙樂音與眾人分享。

其中印象深刻的是一首蕭邦(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 1840-1849) 的「降C小調第四號幻想即興曲 作品66」,我被這首曲子的美妙旋律深深吸引,豈知,蕭邦也悄悄在我心中埋下了種子。


有一天,突然想起了,家裡有一整套的「音樂大師」,從來沒有好好聽過。就撿起了蕭邦的鋼琴獨奏曲精選。

只能說,我對蕭邦真是驚為天人、相見恨晚……
從來,聽古典樂總是直想睡的我,竟然被蕭邦的音樂,感動到近乎激動流淚。

或激昂或舒緩的音符暢快流潟,彈者的手,或輕或重的按下了黑白鍵盤,卻像是敲打在我的心房一般,如此的紮實有力,如此的撼動人心……


波蘭是蕭邦的祖國,他因波蘭被瓜分而流亡異國,所以,在蕭邦的作品之中,流露了愛國之情和亡國之恨。蕭邦用音樂,特別是鋼琴,表達了他的理想以及強烈的感情。

波蘭的傳統民間音樂,波蘭舞曲和馬祖卡舞曲,藉由蕭邦而傳頌全世界。另外,蕭邦更是鋼琴敘事曲的首創者,如史詩般的敘事曲、協奏曲、奏鳴曲、搖籃曲、船歌、即興曲、幻想曲,全都因著蕭邦,而有了新的詩意與韻味。


後來〈戰地琴人The pianist〉上演,我和小翁就趕著6/20晚場的首映。

這部片根據華迪洛史匹曼的兒子安德史匹曼(日本大學現代歐洲史教授)發現父親日記手稿而發表的暢銷書「The Pianist」改編拍攝。

戰地琴人-華迪洛史匹曼(Wladyslaw Szpilman 1911-2000),是一位生於波蘭的猶太裔鋼琴家。

1939年9月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正在波蘭國家廣播電台現場彈奏蕭邦的夜曲時,德國佔領波蘭,首都華沙遭受轟炸入侵,自此華迪洛史匹曼一家人與鄰居都被趕進在首都的「猶太特區」居住,忍受著無止盡的凌虐羞辱。

當史匹曼的家人,搭上了前往集中營的火車時,他靠著友人的協助,冒險逃出「猶太特區」,東藏西躲險象環生。
在滿目瘡痍的公寓廢墟,每天晝伏夜出,在槍林彈雨中,躲進天花板的夾層中,一待就是好幾個月。

直到有天,一位納粹軍官韋曼何思費(Wilm Hosenfeld)進入該公寓,發現這位逃脫的猶太人,此時他驚嚇地不知所措,因為長期躲藏不見天日,人也變的病奄奄,面目嚇人。

這時,整部戲進入前所未有的高潮,在正常的情況下,藏匿的猶太人被發現時,都是一顆子彈立刻斃命。
但軍官得知他以前是鋼琴師,反而掀開琴蓋,要求他演奏。

當蕭邦的「G小調敘事曲 作品23」,在瘦如柴骨面黃肌瘦、全身骯髒滿臉鬍渣的鋼琴家指間飛揚,全場觀眾無不屏氣凝神,整個戲院都深深的陷入了令人動容的音樂。

在出神入化的表演後,納粹軍官不忍心殺害史匹曼,反而偷偷的塞糧食幫助他。六年後戰爭結束,史匹曼他還是在電台作同一曲目的演出,而納粹軍官韋曼何思費卻已死於俄國戰俘營。


整體來說,這是部好電影,把時代的悲劇,透過一個人物的生平,彰顯的很完整。

然而,若是從音樂的角度來看,老實說,我覺得有點失望。

近三小時長的戲,除了開頭結尾,以鋼琴家在電台演奏為場景之外,其餘看得出主角與鋼琴有關的地方,就是一家人窮得過不下去,以致於要賣琴維生,以及,鋼琴家在逃難時,看到一台鋼琴,忍不住打開琴蓋,無聲的模擬彈奏一番。最後就是高潮戲,與德國軍官相遇而真正演奏的那一段了。

這是我第一次用音樂為主的角度來欣賞一部電影。

我不曉得,導演的用義,是突顯鋼琴家曲折的一生,還是要透過鋼琴家來反思戰爭的殘酷。

如果是想詮釋戰爭的悲劇性,那麼我想,用任何人物,在夾縫中求生存的苟延殘喘,都可以把這個主題發揮殆盡。

我的意思是,以一個鋼琴家為主角,但見鋼琴家為了找食物而狼狽不堪,而看不到音樂在鋼琴師的逃難生涯中,所佔有的分量。

一個以演奏蕭邦樂曲著名的鋼琴家的生平,不拿音樂來做為有力的陪襯,完全不見音樂與故事的相連結,其實是很可惜的。

不!簡直是浪費了蕭邦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