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3 13:00:00Julin
[社會寫實]《女孩們》。探索真正的自我 - 艾瑪・克萊恩 / 時報文化
因為自個兒生的是男孩,當男孩漸漸長大,伴隨他對兩性相關知識的接收以及無可避免的生理發展,不管有多麼疼愛他,為了幫助他建立出正確的觀念,當娘的非但再也不適合幫他洗刷刷,就連在他面前寬衣解帶也非明智之舉,自己更時常有意無意地對兒子說道,大部分的事他都可以問我,可男孩的心理問我,是問不出個所以然的,因為我沒經歷過。
關於男孩和女孩,大部分的人,通常都會不由自主採取二分法,從性格或行為表現來加以區分,比如男孩大多坐不住、女孩大多關室內,男孩偏好運動、女孩偏好手作,男孩大多剛強、女孩大多文弱,喜好血腥殺戮的多為男孩、呼籲和平和諧的多為女孩,如果打算就直接用這樣的角度,來閱讀《女孩們》這本書,恐怕會令人大失所望。
事實上,一如中國傳統社會,很容易就培養出習慣壓抑真實情感的男孩,看似柔順的女孩們的心裡,其實往往也隱藏了不少秘密,讓自己感到有些稍微驚訝的是,作者與書中的女孩們,雖然都是西方背景,但關於身為女孩的那份纖細感,卻似乎沒有什麼不同,儘管有著所謂相對開放的風氣,對某些事卻同樣存在著疑慮與懷疑。
以廿世紀曼森家族殺人事件為藍本,結合作者自己建構出來的心理,說是虛構成分居多,但所傳達出的想低調生活、卻又不希望因而成為隱形人,希望自己或多或少能與眾不同、卻又不想因此受到群體排擠,渴望被愛、渴望溫暖,卻又覺得在家得不到、覺得父母不了解,到頭來還被利用的這一切,放眼如今的現實社會,依然在不停上演中……
透過伊薇的回憶,佐以時間交錯的方式,從此刻出發,回過頭看1969年發生的事情,《女孩們》的核心主軸,不在於重現兇案的暴力或道出驚人的內幕,而是從一名當時不過年僅十四歲的女孩的視角與回憶,來拼湊出有可能是基於何種的心理狀態、因素,讓那些人(特別是女孩們)做出如此駭人聽聞的行為。
身為女性,女人也好、女孩也罷,所承受的所謂的限制或束縛,遠遠比男性要來得多上許多,覺得喘不過氣的,開始尋求自由與解脫,交男朋友的交男朋友、離家的離家,也有索性隨性所欲,認為那才叫放得開,然而,並非所有的方法,都適合每一個人,往往當察覺並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路似乎已經走得太遙遠而不曉得如何回頭。
都說男性才了解男性的心理,那些女孩們的心事,由女性來理解似乎也更為貼切,回想起自己的青少年時期,大多埋首書堆之中,實在無暇去關心《女孩們》的伊薇、蘇珊等人所在乎的問題,可奇怪的是,那些隱藏在文字背後、蘊含在一筆一劃中的情感,有些卻讓自己感到很熟悉,還有那顆感到孤獨、等著被了解,卻不曉得該如何才能得到慰藉的心。
人活著,常在時間流逝後,才能看清些事情,《女孩們》以淺顯又平實的字句,記錄了伊薇的心路歷程,時而矛盾、時而煩惱、時而妒嫉、時而懊悔的複雜情感,隨著篇章交互感染,其中還交織著母女衝突與同儕壓力,對於個人既親密又沉重的影響,那段對她而言不堪回首的遭遇,在她人生中所佔據的時間百分比很少,但卻深深影響了她一輩子……
關於男孩和女孩,大部分的人,通常都會不由自主採取二分法,從性格或行為表現來加以區分,比如男孩大多坐不住、女孩大多關室內,男孩偏好運動、女孩偏好手作,男孩大多剛強、女孩大多文弱,喜好血腥殺戮的多為男孩、呼籲和平和諧的多為女孩,如果打算就直接用這樣的角度,來閱讀《女孩們》這本書,恐怕會令人大失所望。
事實上,一如中國傳統社會,很容易就培養出習慣壓抑真實情感的男孩,看似柔順的女孩們的心裡,其實往往也隱藏了不少秘密,讓自己感到有些稍微驚訝的是,作者與書中的女孩們,雖然都是西方背景,但關於身為女孩的那份纖細感,卻似乎沒有什麼不同,儘管有著所謂相對開放的風氣,對某些事卻同樣存在著疑慮與懷疑。
以廿世紀曼森家族殺人事件為藍本,結合作者自己建構出來的心理,說是虛構成分居多,但所傳達出的想低調生活、卻又不希望因而成為隱形人,希望自己或多或少能與眾不同、卻又不想因此受到群體排擠,渴望被愛、渴望溫暖,卻又覺得在家得不到、覺得父母不了解,到頭來還被利用的這一切,放眼如今的現實社會,依然在不停上演中……
透過伊薇的回憶,佐以時間交錯的方式,從此刻出發,回過頭看1969年發生的事情,《女孩們》的核心主軸,不在於重現兇案的暴力或道出驚人的內幕,而是從一名當時不過年僅十四歲的女孩的視角與回憶,來拼湊出有可能是基於何種的心理狀態、因素,讓那些人(特別是女孩們)做出如此駭人聽聞的行為。
身為女性,女人也好、女孩也罷,所承受的所謂的限制或束縛,遠遠比男性要來得多上許多,覺得喘不過氣的,開始尋求自由與解脫,交男朋友的交男朋友、離家的離家,也有索性隨性所欲,認為那才叫放得開,然而,並非所有的方法,都適合每一個人,往往當察覺並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路似乎已經走得太遙遠而不曉得如何回頭。
都說男性才了解男性的心理,那些女孩們的心事,由女性來理解似乎也更為貼切,回想起自己的青少年時期,大多埋首書堆之中,實在無暇去關心《女孩們》的伊薇、蘇珊等人所在乎的問題,可奇怪的是,那些隱藏在文字背後、蘊含在一筆一劃中的情感,有些卻讓自己感到很熟悉,還有那顆感到孤獨、等著被了解,卻不曉得該如何才能得到慰藉的心。
人活著,常在時間流逝後,才能看清些事情,《女孩們》以淺顯又平實的字句,記錄了伊薇的心路歷程,時而矛盾、時而煩惱、時而妒嫉、時而懊悔的複雜情感,隨著篇章交互感染,其中還交織著母女衝突與同儕壓力,對於個人既親密又沉重的影響,那段對她而言不堪回首的遭遇,在她人生中所佔據的時間百分比很少,但卻深深影響了她一輩子……
【書籍介紹】
《女孩們》書名所指「那群女孩」,原型正是美國鼎鼎惡名的殺人魔──查爾斯‧曼森身邊,一群青春貌美卻手染鮮血的少女。作者精準刻畫青春期少女的心理,充滿焦慮、憤怒與愛戀。是什麼讓女孩甘願拋棄家庭,留在殘破的棄屋?卻又願意與彼此共享酒精、菸草、食物、服飾,以及男人。未成年少女的集體行動,棄絕世俗的價值、道德的枷鎖;在荒無凋敝的牧場,以羅素為首組成的邪惡團體。他們離經叛道、狂放不羈,充滿神祕的魅力,攫住每顆渴望被愛的少女心。一心渴望建立親密關係,獲得團體歸屬感的伊薇,奮不顧身地撲向風暴,最終她將成為風暴的中心,還是落得滿目瘡痍的下場?
【關於作者】
艾瑪・克萊恩 Emma Cline
曾於二○一四年獲頒《巴黎評論》的「普利姆頓年度新人獎」。她來自加州,《女孩們》是她的第一本小說。
◎作者/艾瑪・克萊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