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06 21:11:57Julin
[試讀]《棄養計畫》。總有那麼一天 - 羅尹登.米斯崔 / 柿子文化
故事從納里曼七十九歲生日的前夕寫起,明知罹患帕金森氏症,卻還是
不顧賈爾(繼子)和庫蜜(繼女)的反對外出散步,結果,就在即將返抵家
門的巷子裡,跌了一跤。
這個意外,雖然讓他手肘與前臂上多了幾處擦傷,腳也變跛了,還惹得
庫蜜怒氣沖沖,要他不能再出門,兩人甚至因而起了口腳,即使如此,
納里曼還是堅持繼續做他自己喜歡做的事--散步。
偏偏很不幸,納里曼散步散出事情了,這天,他居然跌進一個坑,不僅
得靠兩名男子扛回家,腳踝還因此摔斷了,醫師特別交代,往後四週,
絕對不能讓腳踝承受一丁點重量。
光是處理納里曼的排泄物、分泌物,賈爾與庫蜜似乎就已經手忙腳亂、
精疲力竭,兩人還發現,不知何故父親居然開始啜泣,打著讓父親重拾
快樂的旗幟,兩人決定將父親交付給已婚的妹妹羅珊娜照顧,執行棄養
計畫的第一步……
書裡,和納里曼衝突最大的莫過於庫蜜,兩個人簡直水火不容,庫蜜對
於納里曼,不是充滿了不耐煩,就是止不住的埋怨,在這樣的情緒下,
要她心甘情願照顧納里曼,壓根兒是不可能的任務。
或許在一般人的眼中,她的所做所為大不孝,可在隱微之間,還是不難
察覺出,她對納里曼不是完全沒有感情,只是最後,薄弱的情感基礎,
終究還是被抵不過她對自我生活品味的要求。
而和平主義者賈爾,最常扮演的正是和事佬的角色,每每當庫蜜和其他
人起衝突,他總是會安撫兩邊人馬,雖然明知有些行為不妥當,但他還
是會有某種程度的妥協,直到他覺得事情非常不對勁。
看見被兄姐毫無預警以救護車載來的父親,對父親滿是心疼的羅珊娜,
讓父親住進自己的家,儘管地方不大,老公葉札德也頗有微詞,然而,
她還是咬緊牙關撐下去,寶貝兒子們可說是很大的助力,尤其是小兒子
杰漢格。
對於要將自己的床讓出一事,杰漢格沒有絲毫不悅,還主動說要餵外公
吃飯,甚至在父親斥責他為什麼去拿尿壺時,他只是小小聲的說了一句
“我想要幫忙”,一個九歲小朋友的純真,足以讓自認深思熟慮的大人,
無地自容。
除了強烈對比的人物性格,從中還能窺視到印度社會存在的現象,有時
還穿插時代背景,從宗教信仰,習俗、傳說,種族歧視的分歧,甚至是
貪污,都赤裸裸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棄養計畫》探討的不是印度的家庭個案,而是每個國家的家庭,都可
能出現的問題,正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有些事不便對外人道,
要說責任,每個家庭成員都脫不了干係。
就像全書主述者,一開始像是壁上觀,如實陳述出所看到的每一件事,
包含當事人的感情,但到了尾聲(五年後),主述者轉換成杰漢格,也用
上了『我』這個第一人稱,『我』再也無法置身事外。
總而言之,《棄養計畫》是本廣度及深度兼具的書,在許多地方,都有
細膩的描繪與刻劃,若不能少我、少分別(無我、無分別太難),多替他
人著想,哪怕是同一個家庭的成員,恐怕也很難相安無事。
但話說回來,該先取得共識的,應該是對『家』的定義吧!這樣才能找
出家庭成員的定位,媳婦、女婿、岳父岳母、公公婆婆或許不夠,連親
戚都要軋上一腳,身在其中的各位,不能不好好思考一番。
【關於本書】
有如隱藏在天鵝絨中的利刃
讓人著魔般的讀完每一頁
並在不知不覺中熱淚盈眶
榮獲桐山環太平洋書卷小說獎、加拿大作者協會小說獎
提名英國布克文學獎
入圍IMPAC都柏林文學獎、布萊克小說紀念獎
納里曼是個大學教授,擁有堪稱完滿的人生,卻在父母施壓下放棄相戀了11年
的露西,和寡婦雅斯敏共組家庭。
他以為這個決定能讓家庭風暴就此平息,沒想到這竟是噩夢的開始──露西開
始到學校、家門前站崗;為了看他一眼,放棄碩士學位成為他鄰居的幫傭;還
三番兩次站到頂樓的圍牆唱歌。對舊情的眷戀讓他選擇一再妥協,也讓忍無可
忍的雅斯敏開始反擊……
三十年後,納里曼已垂垂老矣,這份悔恨卻穿越了的時空,延燒到子女身上。
長女庫蜜找盡藉口想將他踢出家門;么女羅珊娜一肩扛起照顧責任,卻因此和
丈夫葉札德衝突不斷。兩方人馬為了互踢皮球,各自暗中耍起小詭計,誰也沒
料到,這些天真的陰謀接二連三失控,終致釀成大禍……
【作者簡介】
羅尹登.米斯崔(Rohinton Mistry)
1952年7月3日生於印度孟買,並於印度完成大學學業。1975年移居加拿大,期
間於多倫多大學修習英文與哲學課程。為印度裔加拿大作家,現居加拿大安大略。
2012年紐斯塔國際文學獎(Neustadt International Prize for Literature)
得主。作品包括3本小說與1本短篇小說集,並贏得許多國際獎項,如加拿大季
勒獎、不列顛作家獎最佳書籍獎、加拿大總督獎、加拿大—澳洲文學獎、加拿
大最佳小說獎(the SmithBooks/Books in Canada First Novel Award)、洛
杉磯時報小說獎、英國皇家學會溫尼弗雷德.霍爾比獎、桐山環太平洋文學獎。
《微妙的平衡》也是歐普拉選書之一。
羅尹登.米斯崔身為全球知名小說家,作品風格以描繪印度社會為主,涉及層
面包括生活、宗教、習俗,大量揭露社會現實,並充滿人文關懷。
【媒體好評】
*值得稱為十九世紀的大師。──《時代雜誌》
*既微妙又寫實…他所喚起孟買那擁擠的街道與人聲鼎沸,可謂活靈活現般地
栩栩如生。──《紐約書評》
*米斯崔細心雕琢作品中的語言、架構與細節刻劃…使人不住想起托爾斯泰與
泰戈爾…他最擅長於描繪人心,以看似不動情感的柔和筆觸表現出人們內心的
渴望與缺憾。──《舊金山紀事報》
*羅尹登‧米斯崔的名號不僅家喻戶曉……更應該被眾人視為最傑出作家,無
論在印度當地或世界各文學界皆然……大文豪與平庸作家的差別…在於探究重
大問題的手法:死亡、家庭、時光流逝、無可避免的喪失之情、以及上帝或形
體看似上帝的深淵等,米斯崔都以獨特風格來著墨此類題材。──《大西洋月刊》
◎作者/羅尹登.米斯崔 (Rohinton Mistry) 譯者/鄧捷文 ◎開本/ 25K正(14.8x21cm) ◎頁數/ 360 ◎ISBN/9789866191497 ◎出版日/2013/12/07 ◎出版社/柿子文化 ◎原文書名/Family Matters |
家裡人有病痛時
家人間的互動和關心能持續多久也是種考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