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21 10:59:15住商不動產-嘉義興嘉店,嘉義房屋仲介
多給一點愛,被愛的小孩更獨立--嘉義房屋仲介
在我們的文化中教養小孩是,常常耳提面命「小孩子不要太寵他」、「小孩子不要太黏媽媽」,整天黏著媽媽長大的男孩被譏笑為「娘娘腔」、「長不大」……我們不喜歡孩子過度黏著父母,認為父母要儘早讓孩子學習不要黏媽媽、要學獨立。
但實際的研究卻發現,早年跟父母有很緊密情感連結的孩子,反而能夠及早獨立。而那些情感需求始終得不到滿足的孩子,在將來的人生,反而得不斷的在各種關係中,去尋求那個心中始終沒有被填滿的空缺,所以他的外表和行為雖然獨立了,但心理上卻一直沒有獨立。
研究的結果告訴我們,安全依附的孩子獨立和探索的行為,出現的時間早、量也多;反之那些在依附上不安全、愛沒有被滿足的孩子,就整天黏在爸爸媽媽身邊,因為他深怕一放手這個人就不見了、不要我了,因為他在情感上得不到滿足,愛得不到滿足,因此探索行為出現得晚,探索行為也少。
所以你如果希望孩子早一點在身心方面都能夠真正的成熟獨立,其實要給他愛的滿足,而不是及早剝奪他愛的需要。
我猜很多父母恐怕對自己的情緒也不太清楚,比如說常常看到父母看到小孩跌倒了,心裡明明是擔心,但父母當場反應卻是生氣,「你為什麼不好好走?」甚至揍他。這種狀況是父母情感表達的不當,他當場應該說,「有沒有受傷?」先表達關心,再表達「走路不好好走,受傷讓媽媽很擔心」,而不是當場以憤怒的情緒去取代焦慮。
父母是最重要的情緒老師
我覺得台灣的父母有個很棒的地方,就是非常重視親子關係。今天我們要叫父母、成人來為自己進修學東西很難,可是今天如果是為了孩子,很多父母就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換個角度來說,有孩子是值得感恩的一件事情,因為孩子的緣故,父母重新再被教育,重新去修復自己成長過程中的失落。父母在想要幫助孩子、教養孩子的同時,其實也在重新教養自己,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互動關係。
父母和教師若是能夠體認到兒童情緒能力的重要,適當的給予引導,兒童可以發展出較成熟的情緒能力。孩子小的時候,當情緒發生時,父母可以先描述情境,再以適當的情緒語彙標示出小孩當時的情緒狀態。
譬如,「弟弟弄壞了你的玩具,你現在一定很生氣。」這時小孩就學到,我目前這種激動的狀態叫做「生氣」,生氣原因是因為弟弟弄壞了玩具,下一次他就會學會告訴父母:「我很生氣,因為弟弟弄壞我的玩具,」而不是一味的大吼大叫或是哭鬧。
情緒語彙的學習非常重要,可以幫助孩子把內在感受正確而清楚的表達出來,並與他人進行情緒的溝通。
當孩子學會足夠的情緒語彙可以進行情緒的溝通時,父母和老師就可以進一步引導孩子去認識情緒的本質,幫助孩子了解情緒不見得是情境決定,主要關鍵在於當事人對情境的解讀。
父母可以引導小孩去想:「或許我們不能改變情境,但是可以改變自己對於情境的解釋,因此,外在事件不能決定我的情緒,反而是自己可以學著去處理自己的情緒。」
情緒是上天給人最美的禮物,不論是喜怒哀樂,都讓我們有機會深刻體驗人生的滋味,情緒的學習是一生的歷程。但願每個孩子在年幼的時候都可以依照他真實的情感被接納,得到適時適當的幫助,從愛中得到真正的自由。
但實際的研究卻發現,早年跟父母有很緊密情感連結的孩子,反而能夠及早獨立。而那些情感需求始終得不到滿足的孩子,在將來的人生,反而得不斷的在各種關係中,去尋求那個心中始終沒有被填滿的空缺,所以他的外表和行為雖然獨立了,但心理上卻一直沒有獨立。
研究的結果告訴我們,安全依附的孩子獨立和探索的行為,出現的時間早、量也多;反之那些在依附上不安全、愛沒有被滿足的孩子,就整天黏在爸爸媽媽身邊,因為他深怕一放手這個人就不見了、不要我了,因為他在情感上得不到滿足,愛得不到滿足,因此探索行為出現得晚,探索行為也少。
所以你如果希望孩子早一點在身心方面都能夠真正的成熟獨立,其實要給他愛的滿足,而不是及早剝奪他愛的需要。
我猜很多父母恐怕對自己的情緒也不太清楚,比如說常常看到父母看到小孩跌倒了,心裡明明是擔心,但父母當場反應卻是生氣,「你為什麼不好好走?」甚至揍他。這種狀況是父母情感表達的不當,他當場應該說,「有沒有受傷?」先表達關心,再表達「走路不好好走,受傷讓媽媽很擔心」,而不是當場以憤怒的情緒去取代焦慮。
父母是最重要的情緒老師
我覺得台灣的父母有個很棒的地方,就是非常重視親子關係。今天我們要叫父母、成人來為自己進修學東西很難,可是今天如果是為了孩子,很多父母就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換個角度來說,有孩子是值得感恩的一件事情,因為孩子的緣故,父母重新再被教育,重新去修復自己成長過程中的失落。父母在想要幫助孩子、教養孩子的同時,其實也在重新教養自己,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互動關係。
父母和教師若是能夠體認到兒童情緒能力的重要,適當的給予引導,兒童可以發展出較成熟的情緒能力。孩子小的時候,當情緒發生時,父母可以先描述情境,再以適當的情緒語彙標示出小孩當時的情緒狀態。
譬如,「弟弟弄壞了你的玩具,你現在一定很生氣。」這時小孩就學到,我目前這種激動的狀態叫做「生氣」,生氣原因是因為弟弟弄壞了玩具,下一次他就會學會告訴父母:「我很生氣,因為弟弟弄壞我的玩具,」而不是一味的大吼大叫或是哭鬧。
情緒語彙的學習非常重要,可以幫助孩子把內在感受正確而清楚的表達出來,並與他人進行情緒的溝通。
當孩子學會足夠的情緒語彙可以進行情緒的溝通時,父母和老師就可以進一步引導孩子去認識情緒的本質,幫助孩子了解情緒不見得是情境決定,主要關鍵在於當事人對情境的解讀。
父母可以引導小孩去想:「或許我們不能改變情境,但是可以改變自己對於情境的解釋,因此,外在事件不能決定我的情緒,反而是自己可以學著去處理自己的情緒。」
情緒是上天給人最美的禮物,不論是喜怒哀樂,都讓我們有機會深刻體驗人生的滋味,情緒的學習是一生的歷程。但願每個孩子在年幼的時候都可以依照他真實的情感被接納,得到適時適當的幫助,從愛中得到真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