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數7天 二代健保跛腳上路--住商興嘉

這是個一上路,就註定跛腳的制度。為了兌現保費「只降不漲」的政治支票,有87%民眾保費降低,但政府卻未必收得到足夠的「補充保費」,來彌補財務黑洞。民眾的醫療品質,是否會與漏洞百出的新健保制度,一起墜入無底黑洞?

二代健保沒有妥善規劃,便宜上路,加上全民對健保沒有足夠的認知,一味要求「保費不能漲、給付不能減」,犧牲的是醫療品質。

【 二代健保問答全攻略 】

《天下》整理出民眾最關心的健保問題,逐一解答:

問題1:什麼是二代健保?我需要多繳保費嗎?

答:二代健保和一代健保最大的不同,在於保費有較大變動,除了維持現有依照薪資所得收取一般健保費外,另外針對雇主和個人分別收取2%的補充保費。但因為一般健保費的扣繳費率會從目前的5.17%,調降到4.91%,所以,「有87%的人保費會降低,」健保局局長黃三桂說。也就是說,約有13%(約300萬)的人,保費會提高。這些人可能包括銀行單筆定存36萬元以上、兼差打工一次領到5000元以上,或拿到一筆高額獎金等。(因法令規定繁複,完整報導與試算實例請見513期天下雜誌)

問題2:我要怎麼做,才可以合法節省補充保費?


答:個人要繳的6項補充保費,都以單次最高1000萬元所得或收入,作為扣繳上限。假如一次會領到超過1000萬的獎金,最好就一次領,最高只會扣到20萬的補充保費,另外,除獎金這項外,其他5項補充保費都以單筆5000元為下限,只要單筆所得少於5000元,就不用扣補充保費。所以最熱烈討論的銀行存款議題,可將大額定存拆成幾筆,控制每筆的利息不超過5000元;或可以維持一筆定存,但改成按月領息,同樣能避開5000元的扣繳下限。

問題3:收補充保費,是不是對有錢人比較有利?

答:一家企業的財務主管舉例,目前股利所得的補充保費是針對個人扣繳,但不少上市上櫃公司的背後大股東,是以法人的型態入股,不是以個人身分入股,根本扣不到富人的股利所得補充保費。

「健保費不是所得稅,費跟稅的觀念是不一樣的,費不能一直往上去,」健保局局長黃三桂解釋。他進一步指出,一代健保保費是以薪資所得來訂投保金額等級,絕大部份是由受薪階級承擔;二代健保的補充保費,就是要讓無法從薪資收到,但有其他所得(例如高股利、高利息等)的人,共襄盛舉。

問題4 :如果不用自費的醫材,治療效果會不會比較差?


答:不見得。醫材的差額負擔,是二代健保一項關係民眾就醫權益的新措施。
但一位不願具名的外科教授,談到醫材差額負擔的新措施,直說「滿敏感的」、「有隱憂」。他不諱言,有些要民眾自費的新醫材,過度宣傳效果,治療浮濫。他甚至眼見有些年輕醫生,跟著老師學用自費醫材為病人開刀,到最後,竟然只會開用自費醫材的手術,不會開用健保醫材的手術。不只如此,連病人也被洗腦,以為「自費的最好」。

「自費不見得最好,不見得需要,」他建議,醫材開放差額負擔後,健保局要有監督機制,抽查哪些醫生用自費醫材的比例,不合理過高。

問題5 :轉診到大醫院,掛號難的情況,到二代健保會改善嗎?

答:會。新的轉診制度,「要做的是有品質的轉診,」健保局醫務管理組組長蔡淑鈴說。自2013年1月1日起,民眾到健保特約的醫療院所看病,如果有轉診需求,醫療院所要做專業判斷,和病人討論,幫病人聯繫好適當轉診的醫院、科別等。且健保特約的醫療院所要設置轉診櫃台,為轉診病人提供就醫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