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8 02:21:44烈火紅焰

※未來戰爭:無人機群,精確彈藥,人工智能※

 

※未來戰爭:無人機群,精確彈藥,人工智能※  2018-11-1BBC

100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戰爭對歐洲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壞,1000多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一戰帶來了深重災難,但也是使用革命性武器的一場戰爭。

現在軍事技術也取得變革性進展,加上國際地緣政治變化,令人更關注新科技對未來戰爭形式的影響以及將如何改變世界格局。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19大上調把中國建成科技國。他還呼籲在人工智能和量子科學方面取得突破。戰略技術已經成中國提高國家經濟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周三(1114日)美中經濟安全委員會提交國會的報告指出,中國在習近平領導下加速了軍事現代化,「美國的長期軍事優勢已經減弱」。報告說,中國在「第二島鏈」已經在陸海空和信息站領域內有能力同美軍對抗。所謂第二島鏈就是美國沿小笠原群島,日本火山島,馬里亞納群島和帕勞建立的戰略防禦。

無人機改變未來戰爭:中國大力投入新武器

再談修昔底德陷:中美較量 必有一戰?

北京兵:"航母殺手"東風-21D導彈首現身

最近加拿大情報機構發佈報告也說,中國正努力發新一代軍事技術,要超越美國軍事技術,在未來戰爭中佔據有利地位。中國的策略包括吸收西方技術,調技術創新,在人工智能領域突破,發展無人武器系統以及定向能源武器等。

後工業化的戰爭

19世紀末,英國科幻小說家HG威爾斯在《世界大戰》一書中就描述過技術先進的火星人使用類似激光的武器,以及一種黑色毒氣攻擊地球人。20年後歐洲大戰爆發,交戰方開始使用毒氣。小說中描繪的總體戰念,即沒有道德限制,不加區分地摧各種基礎設施,在一戰中也成現實。

一戰雖然延續使用過去的騎兵,但戰場上出現了彈帶供彈的機關槍,後炮。發達的鐵路運輸把大量軍隊運到前線,並向部隊提供大量作戰物資。《每日電訊報》報道說,在一戰中工業革命的機械能力將工廠生同殺戮緊密地聯繫起來。


100年前的大戰湧現出坦克,空軍,毒氣,令戰爭進入革命的門檻。《每日電訊報》報道認,現在世界同樣面臨新的科技革命,新技術在全球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樣人類面對湧現出的革命性新技術,諸如人工智能和基因武器,其中任何一種新科技都可能改變現有的力量平衡。

100年後,激光武器已經成現實,飛機和導彈已經從超音速進入超高音速時代。下一個世紀中的戰爭將如何進行,戰場上用什武器,由人還是機器人作戰,戰場在裏?高科技會讓未來戰爭比第一次世界大戰更血腥

無人機和集群

2016年美國國防部進行了一次空前的演習。3架超級大黃蜂F/A-18戰機在加利福尼亞上空投擲了103 Perdix微型無人機。這些無人機作一個集群協作,共同進行決策,改變編隊飛行,甚至能自我修復。


俄軍要招女飛行員:從"黑夜女巫"到"普京之鷹"

「中美必有一戰」:"修昔底德陷" 之誤

中情局局長:美國最大威脅來自中國而非俄國

這種無人機群能進行偵和刺殺任務。能長時間滯空的飛機空投這種無人機,加上隱形技術,這是一種潛力不斷提升的新型武器。無人機單個行動,或組成集群協調攻擊,20世紀的作戰原則帶來巨大挑戰。

例如航空母艦和航母艦隊一直是投送力量的主要手段。但是倫敦國王大學安全學院的專家佩恩(Kenneth Payne)說,航母是移動緩慢的大型作戰平台,雖然航母具有自衛能力,但是試想航母面對一萬個快速移動的自殺攻擊無人機能如何應付?這些無人機可以集中力量迅速攻擊,也可以分散單個行動。英軍炮兵32團的戰士薩頓備放飛「沙漠鷹」偵無人機。

陸地上俄羅斯開發出無人駕駛坦克,最近已經在利亞戰場上部署過。

中國和俄羅斯發海底艦船,俄羅斯發了核攻擊無人潛艇(Kanyon)。針對這種新威脅,美國國防高級究計劃局 (Darpa)發「海洋獵人」系統,通過部署廉價的,組成網絡的艦隊跟蹤敵方潛艇。

這些變化不僅是技術上的進步,而且還具有諸如降低費用以及延長部署時間等尋常意義。《每日電訊報》報道說,一艘驅逐艦部署一天需要美國海軍付出70萬美元,而能在海上逗留數月的「海洋獵人」系統部署一天只需兩萬美元。

無人機攻擊帶來革命性變化,當然也促進了針對新攻擊如何防禦的究。

傳感器,制導武器

目前發生的軍事變革中可能最重大的不是關於槍炮子彈的變化,而是信息方面的變化。

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的保羅·沙雷(Paul Scharre)是《自主武器和未來戰爭 》的作者,他曾在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擔任特別行動官。沙雷認在新世紀裏,指揮官擁有海量信息,他們信息而戰。

傳感器帶來了信息革命。過去比較笨重貴的傳感器,現在都小巧廉價,可以安裝到幾乎所有東西上面,諸如士兵的皮膚,飛行的無人機等等。傳感器帶來實時數據,指揮官能瞬息更新對敵人狀態的了解。


傳感器讓軍人隨時掌握各處的裝備和彈藥狀態,以及作戰環境中軍人面臨的危險。最近在加拿大蒙特利爾附近模擬戰場上行了一次期三周的演習,其中就測試了一種英國技術,即「通過一體化電子網絡技術用於保護裝備的傳感器」(Sapient)

傳感器甚至可以使用到每個單個的彈藥上面,這種彈藥能給狙擊射擊帶來巨大變化。目前的狙擊手已經能3-4千米外的距離射殺目標。

傳感器和精確子彈可能在中期未來的戰場上實現人和機器肩戰的情況。雖然電影《終結者》那種科幻場面不大可能出現,但是那時候的士兵可能會裝備動力外骨骼,頭部顯示裝置。這種士兵將更有力,速度更快,借助網絡技術能更迅速地分析戰場並作出判斷。

地面戰場革命

2,500年前的希臘神話中有個銅製成的機械巨人武士塔羅斯(Talos)在保護克里特島。現在Talos是「戰術攻擊輕型操作者裝具」的英文縮寫 ,這是一種帶動力的外骨骼裝置,美軍希望特種部隊使用這種裝置突襲時能防彈,還能在行動中提高他們的平衡,力量以及經速度。

《每日電訊報》報道說,上述裝置在發中遇到許多問題,但是發方向是清晰的。

這種外骨骼裝置提供動力,還有信息處理能力,通過傳感器檢測軍人主要髒器的狀況。美國洛克希德馬丁製造的Onyx外骨骼裝置是綁在戰士的腿上,使他們能夠負帶更重的裝備,走更遠的路。

據《每日電訊報》報道,英國國防部數據顯示「2017121日測得,英國部隊19.8%的官兵體能狀況下降。數據中身體受傷最多表現為肌肉骨骼受傷和紊亂」。

201810月英國國防部的「防務和安全加速器(DASA)」呼籲承包商投標,提供「有效防止,治療軍隊中受傷人員的科技手段。我們期望有新方法能夠為身體受傷提供早期預警或預防,特別是使用時用耐久技術實現這個目的」。

身體防護技術在很多年中一直沒有劇烈變革,但也一直在取得進展。新的研究利用遇到衝擊能夠瞬間便硬的液體,這種技術不僅能吸收子彈的衝擊力,還吸收爆炸的震波。

這些新技術讓未來的步兵戰士更加強壯有力,行動更迅速,能掌握更多信息,得到更多防護。動力外骨骼,裝甲,增強現實技術將帶來新的步兵革命。

地緣政治變化令許多人擔心下一次世界大戰來臨,技術進步或許能讓將來的戰爭速戰速決。下期我們接著談更高速度的新戰爭技術,以及太空和網絡等新戰場如何影響未來衝突。

 

過去幾天內,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透露了部分可能在未來的戰爭中使用的武器,包括上千架小型無人機、無人潛艇及智慧人造衛星。

在美國國防部舉行的年度會議上,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畫局(DARPA)指出,在未來的戰爭中,人工智慧將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

3天的時間內,來自美國學術界、軍界的重要人物紛紛走上講臺,講解如何通過隱蔽的方式解除敵方防禦設備並戰勝對方,包括利用隱形戰鬥機F-35,以及無人戰鬥機、無人偵察機、無人加油飛機與人造衛星等武器共同進行的合作而實現這一目的。

今年8月下旬,美國國防部與美國波音公司簽訂了一份價值8.05億美元的合同,用於設計和生產美國海軍第一架艦載無人加油飛機——“黃貂魚

這些無人飛機將從航空母艦上發射,從而為美國戰鬥機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來執行當前所無法完成的任務。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畫局本周還提出了一組專案,均朝著自動化的方向傾斜例如,黑傑克專案,該專案包括製造很大一批低成本的人造衛星(每顆成本約合600萬美元),並在低軌道上運行,以持續提供有關軍事行動的資訊


如果其中一顆衛星損毀,另一顆衛星就會取而代之。
幾個月前,計畫局還宣佈,正在研製一種代號為小精靈Gremlins)的新型無人機,它可以從運輸機上發射,並在任務結束時返回同一架飛機進行空中恢復。

這些專案的目標在於,通過大量能夠執行偵察任務和提供空中支援的低成本無人機驅散敵人防禦。據悉,這些無人機可用執行20種任務。
此外,計畫局還致力於製造可以執行長達數千海裏航行任務的無人潛艇,以及製造被稱為海洋獵人的無人艦,這些無人艦能在海洋中航行幾個月的時間,並按照國際海上線路執行巡邏任務。今年1月,美國海軍已經接收了第一艘海上獵人無人艦。

相关图片 

前不久,美國軍事網站刊文稱,美國陸軍正斥鉅資訓練士兵在城市地下空間作戰。隨著地下空間在城市作戰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它被認為是繼陸、海、空、天、電、網之後,人類戰爭的新戰場。

地下空間將是未來城市作戰的重心

古往今來,國因城而在,守國必先守城,城破國亡、城亂國衰已成歷史鐵律。隨著世界各國城市化進程加速,未來戰爭陰雲將越發濃郁地籠罩在城市上空。美軍認為,城市是21世紀最有可能的戰場,是未來作戰重心,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戰場,棘手的不是應對地面作戰,而是如何控制和佔領城市地下設施。

在未來的城市作戰中,控制和佔領地鐵、排水系統、防空隧道等地下設施尤為重要。透視近20年來爆發的世界局部戰爭不難發現,城市地下防禦工程絕非可有可無,巧妙利用地下防禦設施保護人員、保存物資、與敵周旋,進而創造出以劣勝優戰績的經典戰例俯拾即是。

20世紀90年代初的波黑戰爭中,波黑首都曾被塞族武裝圍困長達3年之久,而這座城市之所以能頑強支撐住,其神秘的巴特米爾地下隧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據悉,就在城內幾乎彈盡糧絕之際,左拉克將軍接受了部屬提議,把冷戰時期修築的巴特米爾隧道延伸至薩拉熱窩機場下方,使塞族軍隊再也無法斷絕薩拉熱窩與外界的聯繫,從而有效扭轉了戰局。

在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人們見識過依託地穴和城市化地道作戰的威力。以伊拉克戰爭為例,美軍在開戰一年多以前就針對伊軍的地道戰進行了模擬訓練,在加利福尼亞州莫哈韋沙漠設立了地下作戰中心。據說,這個中心模擬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地下設施建造,由坑道和地下通道組成,與戰場地下環境有著諸多的相似之處。即便如此,美軍在後來的清剿行動中依然遭遇了較大的困局。

特別是201611月至20177月的摩蘇爾戰役,更是讓各國軍隊看到了地下戰爭的威力。

在摩蘇爾戰爭中,摩蘇爾城的老式建築經過武裝分子長時間改造,形成了龐大的地下坑道體系,使其能夠有效避開偵察,靈活機動兵力。儘管這種地下環境的複雜性遠不及大城市,但還是讓美軍前期進攻吃盡了苦頭。美軍支援的伊軍不得不花費4個月進行戰爭準備,並投入131的兵力,而且耗時9個月、幾乎是計畫用時的4倍,才徹底收復這座城市。

當前的敘利亞戰爭也是如此。人們發現儘管敘軍擁有數個坦克師和機械化步兵師,還有俄軍空中火力支援,以及大量重型火炮支援作戰,有時卻拿以輕步兵為主的敘反對派武裝辦法不多,進展比較緩慢,關鍵原因就是敘反對派武裝玩起了城市地道戰。敘軍和俄軍的優勢是天上的戰機,地面的火炮和坦克,如果反對派武裝出來正面對抗,必然是雞蛋碰石頭,不堪一擊。據悉,敘反對派武裝的地下坑道深度達78米,最深的地方甚至達到了15米。雖然地面被炮火炸得一片廢墟,但是城市地下卻暗道交錯。敘軍一旦進入這些地道網路,反對派武裝就可以依託地道,從各個方向攻擊敘軍。

隨著城市地下空間作戰重要性的日益提升,西方軍事大國開始將地下空間作戰視為一場新型戰爭。美軍在2017年初起草關於陸軍20202040年在大城市作戰的白皮書,就提出了地下機動需求的問題,足見美軍對未來地下空間作戰的重視。

地下長城越來越受防禦者青睞

孫子曰: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可見,古代兵家一直把地下工程作為防禦作戰的重要手段。地下工程與戰爭淵源甚深。據有關專家考證,在河北省永清縣境內就築有一條1000多年以前的連通6個鄉鎮11個村、深度15米不等的宋遼地下古戰道,它是宋遼對峙時期的重要地下防禦工事,被譽為地下長城

隨著人類社會城市化進程的推進,預計到2050年全球約有63億人生活在城市。城市人口爆炸性增長與地表面積的有限性矛盾不斷上升,使得人類被迫向地下要空間,讓城市地下空間協同開發利用已成為未來城市發展趨勢。而人類生存方式決定了作戰方式,地下空間天然的作戰優勢,使得城市作戰體系正向地下空間拓展,城市作戰方式由地上為主向地上地下協同作戰轉變。

一般而言,城市地下空間可以分為三類:商用盈利性質用地,如地下街及商業街、地下車庫、地下倉庫等;公共服務性質用地,如地下公路、海底隧道、地下圖書館、學校等;軍事城防性質用地,如防空洞及防空地下室、防空指揮部、地下導彈發射台、潛艇基地、軍火庫、核武器試驗等,這些地下空間均可用於戰時防禦。目前,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城市地下空間開發與利用已經達到了相當規模。而且,地下設施軍事用途和民用用途越來越趨於一體。

特別是,隨著建築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城市地下設施建設日趨堅固多樣,平時方便民眾使用,戰時則可轉變成地下作戰堡壘,使之成為繼陸、海、空、天、電、網之後的第七維戰略空間。資料顯示,目前世界上不少國家都建有龐大的城市地下軍民一體設施,戰時可供指揮、防護和對地面發起突擊使用。美國修建的地下工事可容納1.2億人,占總人口的57%。比如,紐約市地鐵長達255公里的地下段可掩蔽450萬人;華盛頓市的地下車庫可停2萬多輛汽車,戰時可掩蔽該市50%以上人口。蘇聯修建的地下工事可容納1.8億人,達到當時總人口的68%。俄羅斯在修建莫斯科地鐵時,充分考慮了民防要求,其結構抗力很高,最大埋深達90米,戰時可掩蔽350萬人。瑞典、瑞士修建的地下工事可容納總人口的85%以上。以色列修建的地下工事則能容納全國人口的100%。據估計,截至2017年,全球範圍內的軍用城市地下設施已有多達1萬處。美國陸軍訓練與條令司令部司令斯蒂芬·唐桑德表示:如此龐大的地下世界,是任何一支準備在大城市作戰的軍隊都不能忽視的。

早在20169月,美國海軍陸戰隊就發佈了《21世紀遠征部隊如何進行作戰》,針對2025年以後的戰爭,要求提高海軍陸戰隊在城市地形條件下的作戰能力,並進行適應性訓練,以應對全方位的戰鬥,包括城市街區、街道、下水道和隧道。


地下空間作戰面臨巨大挑戰

如果說城市戰場是士兵最大的墳場,那麼城市地下作戰則是人類戰爭的絞肉機。若在城市地下空間開闢戰場,主場國家將具有較大的防禦優勢,而作為進攻的一方,則面臨的是不可避免的巨大挑戰。

對於防禦者來說優勢明顯,他們熟悉地下空間環境,可以將地下空間作為交通線、補給線、支援線,提早設防,保障作戰指令暢通;隱蔽軍事目標,避免來自太空、高空等空間的高新技術偵察、探測與監視行動;具有較強的抗破壞效應,精確制導武器、無人機、高功率微波武器、動能武器、核輻射等無法在地下戰場發揮應有之效。

進攻方的劣勢顯而易見,他們處於陌生作戰空間,地下戰場空間的態勢感知能力較差,無法迅速找到有利地形,缺乏避開防禦方火力的掩護;地下戰場空間電磁環境更加複雜,通信和導航可能受阻;先進武器裝備及海陸打擊平臺難以發揮正常效能,並且容易陷入類似地面巷戰的窘境。

為了應對未來城市地下作戰,一些國家軍隊已經開始從武器裝備、指揮通信等方面著手準備。如美俄研製的鑽地炸彈和溫壓彈,就專門用於地下作戰。敘利亞戰爭中,俄軍曾用重達900公斤的巨型鑽地炸彈打擊敘反對派武裝。同時,由於地下環境中可能含有大量有毒氣體,或含氧量不足,作戰士兵需要新鮮的空氣,美陸軍裝備了單價約為1.3萬美元的可過濾有毒氣體或煙塵的自持式呼吸裝置。另外,美陸軍還配備有新型夜視儀、消音器、大功率切割鋸、特製的掌上型防彈盾牌等地下作戰的必備品。

同時,美軍還在加強城市地下作戰訓練。目前,美國陸軍已投入5.72億美元,對31個現役作戰旅中的26個進行地下作戰訓練,並為其配發相應裝備。眼下已有5個旅結業,剩下的21個旅將于明年1月前完成培訓。美陸軍官員透露,地下作戰訓練所使用的模擬環境設施由集裝箱改造而成,可以很好地模擬黑暗、狹窄、氧氣含量低等特點,且花銷不大。

據悉,美陸軍地下作戰訓練包括:如何在地下特殊空間進行有效導航、通信、清除主要障礙物以及對敵發起攻擊等。訓練的重點目標是各級部隊的指揮人員。他們要學會對執行地下作戰任務的部隊進行編組、制定地下作戰計畫以及在地下環境中指揮大規模作戰行動。對士兵的訓練則相對簡單些,因為地下作戰在某些方面與房屋清理行動類似。

“地下作戰訓練”的图片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