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17 00:09:15焦糖嗎啡

新奢華主義後面的理性





這次回台北,叔叔送我一本書,那是一本溫世倫寫的「供過於求的世界」。書中作者重心長的談失業問題與現在的微利經濟(marginal economy),擔心亞洲無法從supply economy 供應的經濟轉型到消費的經濟,導致更嚴重的失業問題。

但在台北的另一個街頭,另一種奢華主義又悄悄的興起。

奢華主義其實是形容美國中產階級的消費行為。家裡三個妹妹都住美國,個個都很會花錢。大妹與妹婿兩個人的年薪約12 ~ 13萬美金,住的是百萬的房子。第二個妹妹雖然比較省,但她老公開Porsche Boxer跑車。第三個妹妹才二十幾歲,年薪也才五萬多美金,但開著Volvo S60。美國的稅很高,換句話說,她們實際拿的現金只有六七成左右,算是標準的中產階級,她們過著另一種新奢華生活,trading up,對換更好的物質品味生活。美國今天的繁榮是靠一大塊中產階級的消費者。

雖然新奢華主義起於美國,但是台北的奢華主義並沒有很好成立的空間。一個大學生會要求父母買兩三萬的名牌包包。一個月薪三萬的上班族可能有多張信用卡欠債超過一兩百萬。還有,那些三流學校的大學畢業生要求父母供應留學費用。這些消費花的是別人的錢與未來的收入,這都不是一個負責任的消費習慣。

其實,花錢與賺錢都是需要被重視的。新奢華主義主張的是「換更好的物質生活」,不是名牌,是給實踐者一個高品質的選擇,而不是高價位。最後,不管是誰,主張甚麼主義,還是得回到基本的收支平衡面,清楚了解收入與支出有多少,還有存款有多少。

我的巴勒斯坦同事說,他每月大概可以存薪資的10%,因為他的老婆是家庭主婦並沒有工作。而我印度老闆,他大概每月可以存薪資的20~30%。我的美國同事存的很少,只能把年終獎金存起來,其餘都花在旅遊與吃喝玩樂上。我的香港同事,單身,所以大概可以存薪資的40%,但每月要花兩三萬在保健與瘦身美容上。而我的新加坡同事,他的政府規定他們每個月要存約20%的薪資進CPF為退休或買房子做打算。雖然每個國家的人都有不同的金錢觀,存款的比例也不盡相同,但還是有些基本的黃金比例。

房租或房貸不該超過月薪的30%,現金存款(不包括投資)至少要包括6個月花費。每個月最好可以存薪資的10% ~20%為買房、小孩教育費、與未來的退休費做準備。月光族在台灣並沒有成立的空間,因為台灣的稅很低,沒有很好的社會福利來支撐老人、弱勢、與失業人士,得要全部靠自己。

所以不管你的電視是不是從黑白要換彩色的,從彩色的換成LCD,或從極簡主義轉到新奢華主義。重點是,還是要懂一點理財,存點錢,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