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05 23:53:07juggler

搞事人/祥


熱中搞事是人很不好的一種習慣。它讓人忘記事情的由來,也不管事情的後果,忘記事情以外的世界、也忘記事情本身的意義,心心念念的就只是要搞好一件事。

許多初入職場的人,就很有這種習氣,每次在咖啡店看到哪些30出頭的人,對著新進人員大談他們的職場法則,就覺得好笑。明明不過是某一小島上的小公司的小部門的小小科員,卻要將自己小小小的做事經驗擴大為普遍的法則、甚至於做人處事的至理。究其所以,就是太把自己的事看作一回事。

學生也是喜歡搞事的一群,舉凡社團、球隊乃至各種聯會、讀書會,都可以看到搞事的痕跡。各種由搞事而來的風風雨雨自然不在話下,其中男女之糾葛、同學之齟齬,若論其驚心動魄、峰迴路轉之處,真可與深宮恩怨、豪門興衰相比擬。

當然軍隊與政壇裡也充滿著搞事人,這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方面在這兩領域中往往難有實際的檢測和具體的成果。因之盡可能的搞好一件事,就變得十分重要。二方面,許多圈內人相信,對權威的服從、對人事的協條這兩個在軍事政治裡面十分重要的能力,往往可以透過搞事來訓練。所謂「完成任務」或是「政治判斷」就其本質而言,就是搞事精神。

搞事的具體表現還可從大大小小的座談會、博覽會、XX祭、XX節中看出。社會學家往往試圖賦予這些無聊的行為一個理性的原因。但殊不知人心中就有這種非理性的搞事衝動。這不能不說是人類進化中難能可貴之處。每次看到各個活動後,主辦者與參予者相擁相泣的時刻,偶而心中竟也忍不注的感到欣慰。「啊!畢竟完成了一事!」

上面這些搞事,雖然顯得好笑,但也無傷大雅。然而有一種事,一旦沾染了搞事惡習,後果卻十分嚴重,那就是學校裡的學習。學校受限於體制與環境,不得不「煞有其事」的將教學制式化,然而就教育的基本精神而言,卻不能不對此警惕。然而令人嘆息的是,學校裡處處都可以看到促使學習成為搞事的因素。舉凡服儀的限制、留校、課外活動的減少、考題的制式化等等試圖提高學習效率的舉措,都在在的暗示學生:學習是一件事,是一件可以透過犧牲人性得以完成的事。其結果就是,學生不再擁有直接對生命感受的能力,學生所熟知的只是在某一環境某一教室或某一考題下的答案,而這些答案永遠沒有通達其他地方的可能。

本來所謂的課外教學,或所謂的趣味教學,嚴格說來正是希望透過非制式的活動,矯正將學習視為一事的心態。可惜的是,大多數老師多不能有此認識,不是將活潑的活動視為加強記憶的法門,就是以為這是拉近學生距離的表現。

舉凡古今中外,真正的宗教家往往強調,真理並非執著於某種苦修或某種法門﹝求道不能透過搞事﹞,嚴正的面對生活萬事﹝但並非沉溺於此﹞,才是修行的根本、亦是解脫的唯一可能。教育亦復如此,只是大多數的教官老師似乎仍相信那種苦行僧式的得道,深恐任何一絲課業以外的事物,會玷污學生純潔的心靈。

最終你永遠無法告訴他們,學生犯一個錯誤,讀兩本課外書,接觸人性的黑暗,甚至於選了比較不賺錢的科系,對於他的人生而言是必須且有益的。因為在搞事人的世界裡,錯誤是不可能有幫助的。然而要了解人或者是人性,就不可能排除錯誤,或是忽略邪惡。所以搞事人其實並不自認為人,也並不想了解人。

搞事人也不會是君子,因為君子不器。器,就是搞事的意思。
2006-09-17 23:03:26

我不能再同意你,想必閣下也曾身受其害

「搞」個新聞台某方面來講,也是害怕自己的存在慢慢的消逝。

yakaf 2006-07-05 01:14:18

搞事也或許是一種宣揚自我存在的可能,不光只是完成一件事情,一種程序,過程(諸如開會,討論,準備考試....等等)藉由一些現象,或者是製造一些現象來告知自己的存在(老師嚴格教導學生絲毫不可從事課外之事,藉以突顯我是老師的這個”事實”.業務員前輩一付先知似的告誡新進職員他那無價經驗....)一切種種在我看來不過是對自身被忽略,遺忘的恐懼(演員怕失去舞台,政客怕知名度不夠.........),所以常常會看到多多東西,事情只是一種被製造的現象,而非真正我們該解決的問題,或是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攏長的會議常常會看到此現象)搞事說不定也是人內心某處的缺陷而產生的懦弱行為.
至少我是這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