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9 17:27:30שם מדעי:

教條這件事

其實有些人對於我所選擇的信仰有一種「不要」的教導的印象是很強烈的,而這些教導會讓個人甚至群體反感,因為「不要」是很大力的。

「不要」這樣,「不要」那樣,不是你在選擇要不要,而是有人告訴你「不要」。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也許是一種真理,但老人言有時候是真的很難聽。

而且有時候問題不是老人言,是那個「不要」在腦海中回放的時間點。

或是在那些「老人」口裡回放的時間點

會很大力的告訴你「不要」,因為穿過這條線就回不去了。

過來人的神秘經驗,對於還在對岸的我來說還是有警示作用的。

但這種「不要」被鬆開了以後,你看見了那個選擇。

你的選擇造就你是誰的時候,「不要」的力道沒有「你自己選」這麼大。

「你在為自己創造什麼樣的經驗?」問句有一種力道,叫做「後果,你,可以嗎?」

但漸漸長大後,考題愈來愈難,要嘛是什麼時候都在選擇,不嘛是你看不到那條不能被跨越的北緯38度線。

常常處於「哇賽,我好想知道啊」的孩子,哪天加入了「不要不要」系列的故事是很駭人,但我不是一個來自於我好好奇進入到「不要不要」世界的孩子。

我的尷尬程度是用官方文字以外的語言強解著地球上最接近祂心意的族類的文化,那種生活的積累中,神伸出手向他們展示的恩典軌跡。

 

但文字有一種力量,溝通有一種力度,像是一個超越又超越的概念,十誡第一條:「不可殺人」,聽說原文意近於「你要積極地維護人的生命。」

在一個動詞為首的語言裡面,加上一個不斷超越的道德標準,好像誰都不能被邪惡沾上。

光與暗有什麼相交呢?

我非常非常地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