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07 01:23:34JT

台北茶文化博覽會

這是早期茶葉包裝設計, 不就是民俗舞蹈蚌殼掀來掀去那位.
也有設計如貓頭鷹, 把製茶人或創辦人黑白大頭照放上的, 或是其他民俗風似三太子騎龍渡海的. 更多照片待我放上相簿.


早上因為有事到附近結束後正好想到有展免門票來逛逛
由於是頭一天多是活動攤位相關人員熱絡社交
攤位比起世貿不算多但是感覺還不錯即使是大拜拜也算是用心的
建議用心的攤位-華泰茶莊請來日本茶人泡中國茶
其他賣茶相關商品不乏, 也有網路火熱的手工有機阿原肥皂設攤, 喝了珍珠奶茶創始店的珍奶不過soso, 我還是喜歡大珠嚼起來有勁但這家是小珠. 加上因為是臨時攤位不像店面, 現場沒有如烏龍等其他茶當茶底.

http://tea.culture.gov.tw/tw/10news/index.php
活動網頁, 要去的人記得自備茶杯可以喝更多

真嚇人, 早期的智慧財產保護作法
童子表子孫手拿柳枝可理解, 不過看不懂左後方的那件東西是代表啥


華泰茶莊的茶藝示範, 動作偶而覺得作做不過因為是表演示範可理解. 但這位示範人員感覺自然.桌上的茶具擺設相關搭配, 茶巾即包袱巾和穿著和服色調, 放的音樂等整體考量. 喝了上一節三人同時示範一次泡三種綠茶用大透明杯裝著(如現在中國茶行的泡法, 在中國的同胞應不陌生) 茶葉也可以吃. 就是一邊看書泡上一大杯在旁, 喝到有點澀了再加水, 大概就回泡四次.
龍井, 白毫, 毛尖...等生茶綠茶都可, 茶多酚滿滿. 現場幫忙翻譯的可能是留日的第四代蠻用心的. 經常經過重慶北路對這家茶行應該不陌生.
http://teamaster.org/
http://chinatea.co.jp/

*包袱巾粉好用, NHK有推廣各種以包袱巾當袋子裝的包裹方法
看看京都和風推廣風呂敷furoshiki包裹的使用方法
http://www.e-furoshikiya.co.jp/lecture/tutumikata.html
不管是包西瓜, 酒瓶, 當書袋...環保好用又歐夏蕾
前年去東京買的溫泉達人雜誌首刊還送安西水丸設計風呂敷粉時尚歐


剛好碰上示範韓國茶道, 東方茶道感覺蠻接近的. 可惜沒碰到日本茶道示範.
見展覽網頁的活動在北投文物館可是要收費的, 這兒不用.
如果收費可以考慮參加日本茶道台幣三百元約日幣千元不用出國即可體驗.




令人懷念的坐火車印象

JT 2006-09-15 02:58:11

我今年夏天數得出來就喝了三杯, 只有會場這杯是原汁原味想嚐嚐創始風味,不過還是太甜,奶精太多. 今年夏天新發現是百香果當topping在火龍果上不錯吃. passion fruit topping on pitaya.

孟軒 2006-09-12 18:11:15

我知道這個活動喔,小光姊姊有去看,
可惜我上週六有事而錯過,
好久沒喝珍珠奶茶呢!

apple 2006-09-07 23:14:15

童子左後方的應該是蟈蜾...很勁暴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