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2 09:00:32jsoujsou

中國新區

北京城市副中心設計圖2018-06-21出爐 

雄安新區規劃圖2017-04-05出爐 
  雄安新區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
三個圈層
第一層次:北京六環沿線以內地區(半徑15-30公里),為首都政治文化功能核心區;
第二層次:六環至涿密高速一線地區(半徑30-70公里),為首都政治文化功能拓展區;
第三層次:涿密高速以外區域(半徑50-300公里),為首都政治文化功能延伸區。
  雄安新區剛好在第三層次。
北京新機場規劃,已經為雄安新區埋了伏筆。

  現狀分析
基地由雄縣、安新縣、容城縣組成,中間是著名的白洋淀景區。

白洋淀水資源、土地資源相當豐富。
交通資源:高鐵、高速、機場三小時連接全國主要城市,保津城際鐵路、保津高速公路貫穿全境,1小時可到達北京、天津。
總結:這一區域可說是位於整個京津冀地區腹地,圍繞著河北最大的湖泊——白洋淀,真正可謂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暢、生態環境優良。
  作為畿輔新區的雄安規劃採用什麼模式?
華盛頓模式,華盛頓有兩條軸線,哈德遜河和雄安新區的河流格局類似。
紐約模式,中央公園大疏大密

大東京
芝加哥大都市區
大巴黎
  規劃定位
雄安新區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新區,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雄安新區的功能定位是: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範區,開放發展先行區,創新發展示範區
  雄安新區概念性總體規劃
綜合紐約、芝加哥、華盛頓、東京、巴黎、北京世界著名大都市地區的優點,雄安新區將開創中國城市創新發展新模式。
延續故宮風水和中軸線格局

中心區河道湖水貫通
用地規劃示意圖


意向效果圖
中國三大灣區PK 世界三大灣區   2017-08-19
  中國三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
2014年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到“灣區經濟”,2015年,一帶一路頂層設計提出要“深化與港澳台合作,打造粵港澳大灣區”。
2017年3月5日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
6月,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論壇在香港舉行;7月《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在香港簽署,按照協議,粵港澳三地將在中央有關部門支持下,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粵港澳大灣區指的是由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9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形成的城市群。
從圖中可以看出,粵港澳大灣區涵蓋珠三角和港澳,無論是從面積、GDP規模、人口、地理位置,還是經濟發展前景,都足以和世界其他三大灣區媲美!
粵港澳灣區現在是中國區域經濟的一大熱詞,有人指出,“粵港澳大灣區”與“雄安新區”是“一南一北、一北院一南院。”
  環杭州灣大灣區
長三角是另外一個謀劃建設世界級大灣區的好地方,它具有發達的城市群,是我國最具競爭力的區域之一。 自從“粵港澳”灣區提出以來,滬杭甬一直致力於打造灣區經濟最鐵“朋友圈”。 漫長的海岸線也決定中國應該實施“多灣區城市群戰略。”
與粵港澳大灣區類似,杭州灣區也以上海、杭州、寧波作為三個頂點。 杭州和廣州分別是區域內老牌的中心城市,上海同香港、深圳都是灣區內最耀眼的區域,寧波與珠海、澳門類似均在灣區左下角。 區域內大體上都存在三個核心區和兩個介於三大核心區之間的走廊地帶,把杭州灣地圖順時針旋轉90度,大致就是粵港澳。 杭州灣區城市包括:上海、杭州、寧波、嘉興、紹興和舟山。
  渤海大灣區
既然珠三角、長三角,都在謀劃建設世界級大灣區,這兩個一個在南部,一個在中部。 那麼在華北環渤海地區,也有人提出應該規劃和建立大灣區!
有人指出,渤海大灣區是京津冀一體化的重要補充,也可以有效帶動河北、山東、遼寧部分區域發展。
從地圖上看,渤海大灣區的城市主要包括北京、天津、大連、唐山、青島、煙台、秦皇島、威海等城市。
實際上,目前得到國家層面認可和支持的只有粵港澳大灣區,但是以南中北的區位來看,有可能在未來形成三大灣區遙相呼應的局勢。
灣區經濟作為重要的濱海經濟形態,是當今國際經濟版圖的突出亮點,是世界一流濱海城市的顯著標誌,發揮著引領創新、聚集輻射的核心功能,是帶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引領技術變革的領頭羊。
  那麼我們再來看看世界上其他三大灣區的情況:
  日本東京灣區:產業灣區
東京灣是一個位於日本關東地區的海灣,因與東京接壤而得名。 東京灣區是世界上第一個主要依靠人工規劃而締造的灣區,這裡聚集了日本1/3人口、2/3經濟總量、3/4工業產值,成為日本最大的工業城市群和國際金融中心、交通中心、商貿中心和消費中心。 擁有橫濱港、東京港、千葉港、川崎港、木更津港、橫須賀港六個港口和三菱、豐田、索尼等一大批世界五百強企業,也因此被稱為“產業灣區”。東京灣注重生態和可持續發展,營造了國際一流的海灣生態圈。 這裡交通等硬件配套十分優秀,建築設計、建築風格、建設品質和居住文化等方面都引導世界的潮流。
  美國舊金山灣區:科技灣區
舊金山灣區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的一個大都會區,總人口超過760萬,其中包括多個大小城市,最主要的城市有舊金山半島上的舊金山(San Francisco),東部的奧克蘭(Oakland),以及南部的聖荷西(San Jose)等,灣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高科技研發中心之一,世界著名高科技研發基地矽谷(Silicon Valley)即位於灣區南部,擁有全美第二多的世界500強企業,谷歌、蘋果、Facebook等互聯網巨頭和特斯拉等企業全球總部。同時擁有舉世知名的矽谷和斯坦福、加州伯克利等20多所著名大學,和眾多美國國家公園等自然景觀、世界旅遊勝地。
  美國紐約灣區:金融灣區
紐約灣區,又稱為紐約大都市區。 由紐約州、康涅狄格州、新澤西州的31個縣聯合組成,面積達33484平方公里。 紐約灣區城市群以紐約為中心,北起波士頓,南至華盛頓,以波士頓、紐約、費城、巴爾的摩、華盛頓等一系列大城市為中心地帶。紐約曼哈頓被形容為整個美國的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聯合國總部大樓的所在地。 下曼哈頓的華爾街是世上其中一個最重要的金融中心,有高達1.2兆的本地生產總值,並擁有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美國7家大銀行中的6家,2900多家世界金融、證券、期貨及保險和外貿機構均設於此,成為世界金融的心臟。 紐約的對外貿易周轉額佔全美的1/5,製造業產值佔全美的1/3。 全美最大的500家公司,1/3以上的總部設在紐約灣區。 美國的紐約灣區是世界金融的核心中樞,其金融業、奢品、都市文化等都具有世界性的影響力。
http://www.sohu.com/a/165808558_457587
國家級新區-維基百科
  國家級新區,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設立,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綜合功能區。國家級新區在學術界被認為是中國大陸的區域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2014年以來,國家級新區的呈現井噴式密集批覆,標誌著中國以「國家級新區」建設推動區域開發開放的戰略思路的日益成熟。2015年6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天津濱海新區組織召開了第一次國家級新區工作經驗交流會暨新區工作推動會,標誌著國家層面對國家級新區的管理和引導走向了制度化。
  概念
在都市計畫的角度,國家級新區屬於城市新區的範疇,是依託舊有城區建立的新城區,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和完整性,依託的城市一般是中國具有影響力的國家中心城市或區域中心城市。在行政級別上,國家級新區由國務院批覆,相比由所在城市政府批覆成立的省市級城市新區,其產生背景和開發建設具有國家意志的屬性。因此,其行政等級普遍高配一級或半級,以調動更多的資源。
中國政府官方在國家級新區批覆的文件中很少定義國家級新區,目前可供參考的為國家發改委部門文件,將國家級新區定義為「由國務院批准設立,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綜合功能區」。
  改革探索
2015年,國家發改委要求各個國家級新區圍繞1至2個重點問題開展體制機制創新探索,形成可推廣的經驗,以便推廣到其他區域[5]。2015年6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天津濱海新區組織召開了第一次國家級新區工作經驗交流會暨新區工作推動會。
  存在問題
  開發投入過度和過熱
由於國家級新區往往被賦予先行先試的特殊權限和一系列優惠政策,在開發建設初期呈現超常速的增長態勢,普遍快於所在省區市及全國平均水平。而服務業和公共設施建設相對滯後、人氣聚集不足,造成土地資源浪費和低效利用並加劇地方政府土地財政帶來的風險,容易造成開發初期城市建設遍地規模過大、短時間內形成「空城」的局面,不利於社會、資源和環境的協調和平衡。
  對區域輻射帶動效果不突出
與中國在1980年代建設的經濟特區相比,國家級新區的意義不僅在於經濟效益的集聚,更在於對區域的輻射和帶動。目前,除浦東新區經過20餘年建設開始成為長三角的引擎,但對區域輻射帶動作用仍弱於經濟特區,而其他新區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則弱於浦東新區。然而較之成熟的浦東新區、濱海新區等,新批覆的新區在經濟發展外部環境、政策含金量以及內部機制等方面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後發國家級新區成長的也出現隱憂。
  新區與原有城市老區的關係不易理順
在行政關係上,國家級新區並擺脫與所在城市的上下級關係。國家級新區範圍內包含的行政區、功能區、街、鎮和村莊等關係錯綜龐雜,其經濟發展、規劃建設和社會管理等關係不易理順。除浦東新區、濱海新區等已轉化為行政區外,新晉的國家級新區由於所在中心城市發展空間受限,大多橫跨多個行政區,內部行政主體多元、管理體制各異、利益格局複雜,如何保障新區高效運作,是各個新區遇到的普遍性難題。
同時,國家級新區又需要與所在城市老區有著緊密聯繫。因此,新舊城區兩者之間在產業、居住、交通等方面的對接不易短時間理順,易造成建設和發展的重複、城市運營成本的增加。如鐘擺式交通問題在浦東新區、濱海新區、南沙新區等地均較為突出。
  各地的國家級新區
國家級新區的批覆設立有四個階段:1992年、2006年、2010-2012年和2014年以來。1992年,國務院批覆設立上海浦東新區。2006年5月,國務院再次批覆天津濱海新區成為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國家級新區的概念開始逐漸被關注。此後,2010-2012年,重慶兩江新區、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甘肅蘭州新區、廣州南沙新區相繼獲得批覆。2014年以來,國家級新區的批覆進入井噴狀態,陝西西咸新區、貴州貴安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大連金普新區、四川天府新區、湖南湘江新區、江西贛江新區、南京江北新區、福建福州新區、雲南滇中新區、黑龍江哈爾濱新區、吉林長春新區、河北雄安新區等國家級新區陸續獲批。截止到2017年4月,中國已經批覆設立了19個國家級新區。
  1992年批准設立的上海浦東新區
上海浦東新區,1992年10月11日獲批成立,是中國首個國家級新區,定位是有合理的發展布局結構,先進的綜合交通網絡,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現代的信息系統以及良好的生態環境的現代化新區。浦東新區是1990年代以發展服務型經濟接棒深圳經濟特區的典範。2005年,浦東新區成為中國首個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2009年,浦東新區的定位調整為科學發展的先行區、「四個中心」的核心區、綜合改革的試驗區、開放和諧的生態區。2013年9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在浦東新區掛牌成立。2015年,國家發改委要求上海浦東新區重點圍繞深化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在金融、貿易、航運等方面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開展探索。
  2006年批准設立的天津濱海新區
天津濱海新區,前身是1994年天津市自主建設的省市級濱海城市新區,2006年5月26日獲批成為國家級新區,是自浦東新區獲批時隔十餘年後中國的第二個國家級新區,定位是中國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高水平的現代製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濱海新區立足高端製造業是大都市「退二進三」的典範是。2006年5月,國務院批准天津濱海新區為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支持天津濱海新區在企業改革、科技體制、涉外經濟體制、金融創新、土地管理體制、城鄉規劃管理體制、農村體制、社會領域、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等管理制度以及行政管理體制等十個方面先行試驗重大的改革開放措施。2015年4月,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在濱海新區掛牌成立,使得濱海新區在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擴大投資領域開放、推動貿易轉型升級,深化金融開放創新、推動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等5個方面獲得進一步提升。2015年,國家發改委要求天津濱海新區重點圍繞京津協同創新體系建設和港區協調聯動開展探索。
  2010至2012年批准設立的新區
重慶兩江新區:2010年5月5日獲批成立,定位是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的先行區,內陸重要的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長江上游地區的金融中心和創新中心,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科學發展的示範窗口。兩江新區是中國區域發展戰略由沿海轉向內陸的標誌。2015年,國家發改委要求重慶兩江新區重點圍繞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重要交匯點,推動建立內陸通關和口岸監管新模式開展探索。
  浙江舟山群島新區:2011年6月30日獲批成立,定位是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的先導區、海洋綜合開發試驗區、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2015年,國家發改委要求浙江舟山群島新區重點圍繞建設江海聯運中心,推動建立高效便捷的通關和口岸監管模式開展探索。
  蘭州新區:2012年8月20日獲批成立,定位是西北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國家重要的產業基地、向西開放的重要戰略平台和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2015年,國家發改委要求甘肅蘭州新區重點圍繞深化政府服務創新,在建立促進產業集聚和科技創新新機制方面開展探索。
  廣州南沙新區:前身是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2012年9月6日獲批成為國家級新區,定位是粵港澳優質生活圈和新型城市化典範、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新高地、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綜合服務樞紐、社會管理服務創新試驗區,打造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2015年4月,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成立,南沙新區成為廣東自貿區其中的一個片區。2015年,國家發改委要求廣州南沙新區重點圍繞推動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構建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基本制度框架開展探索。
  2014年以來批准設立的新區
2014年以來,國家級新區呈現井噴式密集批覆,呼應了中國區域經濟戰略布局的現實需求,也體現了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率先嘗試。
  陝西西咸新區:2014年1月10日獲批成立,定位是中國向西開放的重要樞紐、西部大開發的新引擎和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的範例。2015年,國家發改委要求陝西西咸新區重點圍繞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創新城市發展方式和以文化促發展的有效途徑開展探索。
  貴州貴安新區:2014年1月10日獲批成立,定位是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創新發展試驗區、高端服務業聚集區、國際休閒度假旅遊區、生態文明建設引領區。2015年,國家發改委要求貴州貴安新區重點圍繞構建產城融合發展的新機制,以產業集聚促進新型城鎮化發展開展探索。
  青島西海岸新區:2014年6月3日獲批成立,定位是海洋科技自主創新領航區、深遠海開發戰略保障基地、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海洋經濟國際合作先導區、陸海統籌發展試驗區。2015年,國家發改委要求青島西海岸新區重點圍繞提升深遠海資源開發能力,形成以海洋科技創新促進海洋產業發展的有效途徑開展探索。
  大連金普新區:2014年6月23日獲批成立,定位是我國面向東北亞區域開放合作的戰略高地、引領東北地區全面振興的重要增長極、老工業基地轉變發展方式的先導區、體制機制創新與自主創新的示範區、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統籌的先行區。2015年,國家發改委要求大連金普新區重點圍繞深化面向東北亞區域開放合作,推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開展探索。
  四川天府新區:2014年10月2日獲批成立,定位是以現代製造業為主的國際化現代新區,內陸開放經濟高地、宜業宜商宜居城市、現代高端產業集聚區、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示範區。2015年,國家發改委要求四川天府新區重點圍繞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構建有利於產業集聚發展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開展探索。
  湖南湘江新區:2015年4月8日獲批成立,定位是高端製造研發轉化基地和創新創意產業集聚區、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的新型城鎮化示範區、全國「兩型」社會建設引領區、長江經濟帶內陸開放高地。2015年,國家發改委要求湖南湘江新區重點圍繞創新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推動建立綜合性生態補償機制,走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道路開展探索。
  南京江北新區:2015年7月2日獲批成立,定位是自主創新先導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長三角地區現代產業集聚區、長江經濟帶對外開放合作重要平台。2015年,國家發改委要求南京江北新區重點圍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自主創新引領產業轉型升級、以制度創新促進區域協同發展開展探索。
  福州新區:2015年9月9日獲批成立,定位是兩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載區、擴大對外開放重要門戶、東南沿海重要現代產業基地、改革創新示範區和生態文明先行區。
  雲南滇中新區:2015年9月15日獲批成立,定位是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重要支點、雲南橋頭堡建設重要經濟增長極、西部地區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驗區和改革創新先行區。
  哈爾濱新區:2015年12月22日獲批成立,定位是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載區、東北地區新的經濟增長極、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示範區和特色國際文化旅遊聚集區。
  長春新區:2016年2月15日獲批成立,定位是創新經濟發展示範區、新一輪東北振興的重要引擎、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的重要平台、體制機制改革先行區。
  江西贛江新區:2016年6月6日獲批成立,定位是中部地區崛起和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支點。
  河北雄安新區:2017年3月獲批成立,定位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參考文獻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B%BD%E5%AE%B6%E7%BA%A7%E6%96%B0%E5%8C%BA

上一篇:中國製造2025

下一篇:一帶一路

阿楨 2023-01-11 10:47:25

10年前美英紀錄片中的“鬼城”鄂爾多斯,如今為何GDP能趕超上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i3lhjU-h8c&t=11s

10年前美英報導的中國最大鬼城鄂爾多斯,2021年人均GDP第一 2023-01-03

國家統計局《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生產總值114.37萬億元,同比增長8.1%,人均80976元,同比增長8.0%。與此同時,全國各地級及以上城市經濟資料也相繼出爐。其中,2021年經濟增速達到10%的城市就有37座。
一、24座GDP萬億城市,福州首超泉州進入20強
二、26城人均GDP超2萬美元,鄂爾多斯人均GDP全國第一
鄂爾多斯人均GDP快速增長,由2020年的16.41萬元增長至2021年的21.9萬元,首次超越石油之城克拉瑪依成為全國第一。無錫、北京、蘇州、南京、深圳、上海、常州、珠海分列三至十位。

阿楨 2022-04-06 07:03:20

雄安新區五周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DQwXRd_JO8

雄安新區設立五周年取得四大進展 2022-04-01 北京新浪網

  雄安新區迎來五周歲生日。這五年,城市建設有序推進,未來之城雛形初顯,「雄安大計」正在落地見效。概而言之,以下四個方面已取得突破性進展。
  其一,基礎設施建設與公共服務供給不斷完善。京雄城際鐵路全線貫通,雄安高鐵站投入使用,「四縱三橫」對外高速公路動脈全面打通,北京援建的「三校一院」交鑰匙項工程已接近尾聲,為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提供了有利條件。
  其二,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開始起步。中央企業在雄安新區設立的分公司、子公司及各類分支機構已達100餘家。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林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正在籌劃雄安新區校區,北京協和醫院已確定進駐新區。
  其三,生態環境改善成效顯著。2021年1-7月,白洋澱水質達近10年來最好水準,湖心區平均水質達到IV類標準,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同比下降9.05%。
  其四,管理體制愈發健全。《河北雄安新區條例》通過地方人大立法,賦予雄安新區管委會「參照行使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的行政管理職權」、行使國家和河北省賦予的省級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
  2021年以來,雄安新區步入了大規模開發建設和非首都功能疏解同步推進的重要階段,城市功能培育是確保「雄安大計」夯實基礎、初顯實效的關鍵之鑰。目前,雄安新區「地上城市」與「地下城市」建設雙軌並進,「雲上雄安」數字智能城市與實體城市建設虛實互動、孿生共長,未來城市雛形初現。
  展望未來,雄安新區的建設發展應結合階段性目標與長遠規劃,一方面,需持續深化體制機制創新,有效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積極探索京冀雄三地共建共管共用的新型合作機制。
  另一方面,應以更加開放的胸懷擁抱世界,匯聚全國乃至全球的創新要素,以「鏈條式」的引進模式吸納高端高新產業項目。
  與此同時,社會各界對於雄安新區建成全球典範城市應保持足夠的耐心與信心。縱觀古今中外,日本築波科學城開工建設至基本建設成熟耗時20多年,深圳從小漁村成長為現今的國際大都會跨越了40餘年,浦東地區開發至今也歷經了30餘年的沉澱。(石敏俊,浙江大學雄安發展中心主任;林思佳,浙江大學雄安發展中心智庫助理研究員)

阿楨 2021-09-18 07:33:13

環時老胡求教,人口都在往大城市集中,有什麼辦法能讓人口的分佈變得更合理?2021-09-16

老胡在吉林的通化市,它的中心區新房售價不到北京的1/10,平均月收入是4900元,約北京的一半。
說實話,老胡活到60多了,也沒活明白這一點。但在大城市、超大城市生活的中國人畢竟是小部分啊,三四線城市乃至“十八線城市”畢竟生活著更多的人口,那麼“卒子過河”的人生哲學究竟是當代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嗎?老胡還是有“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困惑和不解。求年輕人幫老胡解惑。
另外,全世界的人口都在越來越朝著大城市集中,歐洲很多美麗的小城市人口不斷減少。中國會有一個什麼辦法讓人口的分佈變得更合理嗎?
經常出差的老胡也發現,無論走到哪,從司機到當地新聞同行、學者,一說當地房價,幾乎都以當地房價高為榮,說得眉飛色舞。如果當地房價低,他們會覺得沒面子,唉聲歎氣的。這與互聯網上旗幟鮮明的反高房價態度形成反差。
各地老百姓,有多少支持房價穩中有升的,有多大比例支持穩中有降的,又有多少支持穩定不動,或者支持大升大降。他們的理由哪些是合理的,應當被關注、回應。這對政府制定宏觀政策顯然很重要。
房價的問題非常複雜,幾乎“難倒了世界”。據我瞭解,世界很多大城市都被房價高企困擾,最大的問題是高房價阻礙了最活躍年輕建設者的流入。那些年輕漂族增加了城市的價值,卻被高房價“反噬”,這不利城市長遠發展。
  回應
先把大中院校遷到三四線城市,再把科研部門遷到二線城市。以前我們幹過,那時叫三線建設。(楨:三線建設由於低效率,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成就卻非常有限。)
老胡是真不知道,還是裝不知道哈?城市人口的集聚效應,能帶來規模化成本降低和知識外溢,比如人多就可以修地鐵了,可以修漂亮的公園、更多的公園,可以開更多的公司、大公司,可以給更高的薪水、更好的發展空間...反之,如果在低密度人口的城市,就很難。人群聚集產生的效應還會不斷自我強化,雖然可能會帶來交通擁堵、房價高企、空氣不佳、工作壓力大等問題,但就看每個人如何抉擇,想選擇那些好處,就可能要忍受下面這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