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楨
「波波」亂象誰大開後門?牙醫協會點名2人:這綠委女兒就是波波醫師2024-11-12
日前有婦幼診所醫師替患者開子宮鏡手術時造成患者死亡,被起底是「波波醫師」而引發討論。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暨本土小牙醫聯盟今(12)日召開「波波牙醫侵台利益結構圖大解密」記者會,陽明交通大學牙醫系教授林元敏揭露, 許多波波醫師都是政商高層子女,包括這綠委的女兒就是波波醫師,2022年《醫師法》修法時,提案大開波波醫師及牙醫名額的就是這名綠委,以及現任衛福部長邱泰源,現在還砸了24億推行偏鄉計畫,大幅開放波波牙醫實習名額;協會痛批,總統賴清德身為台灣首位醫師總統,反而毀壞台灣醫療。
賴清德回應波波牙醫、綠能民怨 網炸鍋:台南市長會換人 2024/11/13
近日波波牙醫議題再次引發輿論炸鍋。此外,日前有周刊報導外商來台投資綠能,六年後不堪地方勢力與黑道勒索、落荒而逃,也造成熱議。總統賴清德發文回應,針對波波牙醫,承諾不提高國外回台實習名額,針對國外學歷審查會更嚴格。另也將落實靖平專案及《打擊妨害綠能產業發展犯罪激勵措施》,杜絕犯罪。網友直呼「麻煩處理公視」、「台南光電要不要先處理好?不然市長會換人當了」、「勞動部霸凌事件呢?」
回應
呵,爭功諉過的塔綠斑又來了
連醫界都點名邱泰源跟賴惠員是罪魁禍首,門戶大開是2022年的事,塔綠斑還想洗地到馬總統身上喔
而且追根究底,波波醫生的緣由是2004年起,中東歐國家一一加入歐盟,使得教育部一併承認了波蘭等國家的醫學生學歷
這群波波醫早從阿扁的時代就看到這條路跑出國去,畢業回國的時候已經是馬總統
馬時代的衛生署長葉金川等一眾官員官員還主導修法,嚴格管制波波醫生的資格
反觀當年波波家屬大遊行,收下連署書的,還是你民進黨的召委
阿楨
世界大學排名「台大名次曝光」下滑20名 冠軍蟬聯9年 2024/10/09 中時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THE)今天公布2025年世界大學排名,台灣大學排名第172,退步了20名。此外,中國醫藥大學,排名位於第301至第350名區間。亞洲大學、台灣科技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和台北醫學大學等,落在第401至500名區間。
前10是英國牛津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史丹佛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英國倫敦帝國學院和美國耶魯大學。
中國大陸清華大學(第12名)、北京大學(第13名)、復旦大學(第36名)。
回應
這個排名有客觀嗎?英美全包了!
所以亞洲應該有自己的排名,不能讓優秀亞洲學生外移到英美,損失自己人才。
從學生會到校長都綠油油,整天忙著去迎合綠蛆的指令,豈有閒暇工夫去治校?
日媒曝「亞洲十大美味泡麵」!台灣上榜3款 它勇奪亞軍2024/11/09 中時
《日本經濟新聞》發起亞洲泡麵評選,評審包括文化推廣大使、泡麵專家、烹飪研究員,記者、飲食文化研究員、泡麵愛好者等7人。他們選出的第一名是新加坡叻沙泡麵Prima Taste,湯頭呈橘紅色,由椰子粉熬成的,再搭配蝦肉。第二名是台灣熱「滿漢大餐:蔥燒牛肉麵」。第四名是泰國的Yum Yum奶油冬蔭功麵。6到10名分別為韓國八道的炸醬麵、農心的浣熊麵、台灣的曾拌麵「香蔥椒麻口味」、泰國iMee綠咖哩雞肉麵以及台灣KiKi推出的蔥油拌麵。
回應
要以銷售量排名
不能以銷售量排名,不然中國多第一
阿楨
世界大學排名「台大名次曝光」下滑20名 冠軍蟬聯9年 2024/10/09 中時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THE)今天公布2025年世界大學排名,台灣大學排名第172,退步了20名。此外,中國醫藥大學,排名位於第301至第350名區間。亞洲大學、台灣科技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和台北醫學大學等,落在第401至500名區間。
前10是英國牛津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史丹佛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英國倫敦帝國學院和美國耶魯大學。
中國大陸清華大學(第12名)、北京大學(第13名)、復旦大學(第36名)。
回應
這個排名有客觀嗎?英美全包了!
所以亞洲應該有自己的排名,不能讓優秀亞洲學生外移到英美,損失自己人才。
從學生會到校長都綠油油,整天忙著去迎合綠蛆的指令,豈有閒暇工夫去治校?
日媒曝「亞洲十大美味泡麵」!台灣上榜3款 它勇奪亞軍2024/11/09 中時
《日本經濟新聞》發起亞洲泡麵評選,評審包括文化推廣大使、泡麵專家、烹飪研究員,記者、飲食文化研究員、泡麵愛好者等7人。他們選出的第一名是新加坡叻沙泡麵Prima Taste,湯頭呈橘紅色,由椰子粉熬成的,再搭配蝦肉。第二名是台灣熱「滿漢大餐:蔥燒牛肉麵」。第四名是泰國的Yum Yum奶油冬蔭功麵。6到10名分別為韓國八道的炸醬麵、農心的浣熊麵、台灣的曾拌麵「香蔥椒麻口味」、泰國iMee綠咖哩雞肉麵以及台灣KiKi推出的蔥油拌麵。
回應
要以銷售量排名
不能以銷售量排名,不然中國多第一
阿楨
安排10兆為地方政府減負,對中國經濟又意味著什麼?
2024-11-08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近年來力度最大的化債措施: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6兆元,用於置換存量隱性債務,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兆元,為地方政府騰出空間更好發展經濟、保障民生。2028年以前,地方需要消化的隱性債務總額從14.3兆元大幅下降至2.3兆元,化債壓力大減。
此次化債對地方政府有四重意義:
其一,債務置換實現了部分隱性債務顯性化,債務更加公開透明。
其二,以利率更低、週期更長的政府債券置換舉債成本高、週期短的隱性債務,以時間換空間,因此債務置換的過程也是降低風險的過程,體現了化債的本質是化解風險。
其三,債務置換減輕了地方政府化債的壓力,地方政府能騰出更多的財力和精力用於發展經濟和提供公共服務。
其四,債務置換有利於地方政府更好落實減稅降費,部分地區「亂罰款亂收費」等現象將明顯緩解乃至杜絕,有利於改善營商環境。
對於城投公司而言,債務置換有助於城投公司剝離歷史債務包袱,輕裝上陣,為城投公司的轉型發展提供堅實基礎。長期以來,城投公司作為地方政府投融資的重要助手,在推動基礎建設、促進城鎮化過程中扮演了不可取代的角色。
從國際比較來看,我國政府負債比率顯著低於主要經濟體和新興市場國家。2023年,國債30兆元,地方政府法定債務40.7兆元,隱性債務14.3兆元,政府負債比率為67.5%。
中央財政還有較大的舉債空間和赤字提升空間,中央財政在未來還有很多可以實施的方向,要將其同改革緊密結合起來,透過財政資源的投入推動改革(例如農村的土地制度、戶籍制度、醫療保障等),最終達到提升消費、促進投資的目的。
近兩年來,國家已經連續推出多項支持房地產的相關政策,包括降低首付比例、降低貸款利率等等,針對供給端的政策包括房企的「白名單」制度、用專款債券支持回收閒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儲備,以及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等。今年10月,少數一線城市和個別二線城市的房地產銷售市場已經有些起色。
回應
盡快化債,才能讓地方輕裝上陣,也能讓地方經濟再現活力,這是對全國人民都有好處的事。這個與發錢不同,是透過化債推進發展,再用發展的紅利來補償債務。而且從目前中的態勢來看,中國的科技離全面爆發最多五年時間,等到科技一爆發產業紅利會大增,到時候這點債不是多大的問題。
阿楨
新課綱實施5年 文理補習班增966家 2024-10-11
108課綱實施後補習班家數不減反增!教育部統計,108課綱實施5年多,「文理補習班」增加966家,招收國小生的補習班更占所有補習班的61.88%。學者對此表示訝異,因為補習班數量增加,與教育政策應緩解學生學習壓力的方向背道而馳,而若小學生補習是為了進入私立中學,問題更嚴重。
教育部統計,相較於2019年,現在全國文理補習班1萬2395家,增加966家;外語類補習班3035家,減少490家;技藝類補習班2134家,減少167家。輔導學生功課及升學的文理補習班,這5年多來增加近千家。
以招生對象來看,現在收國小生的補習班有1萬0869家、占所有補習班的61.88%;其次是招國中生的補習班有2400家、占13.66%。國內補習班逾6成是招小學生,這種現象值得關注。
教育部表示,因為少子化,家長更願意投注資源讓小孩進行能力的補強及提升,而補習班業者以客製化或小班教學回應需求,致現在文理補習班數量較2019年增加約8%。此外,國小生除課業學習,有更多餘裕學習外語、音樂、繪畫等才藝,所以補習班招收對象以國小生為大宗。
新竹市教育處長林立生說,108課綱實施後,各版本教科書多元,考試沒有固定內容,希望學生學習增加廣度與深度,但也造成家長對學習內容不確定的恐慌,因為市場有需求,文理補習班數量就增加。
教育部國教署前署長、台北市立大學名譽教授吳清山表示,他看到這樣的數據感到訝異、覺得反常,因為補習班數量的增加,跟教育政策應緩解學生學習壓力的方向,是背道而馳。
吳清山說,現在許多私立中學以學科成績來篩選學生,每年3、4月都可看到招生盛況,而如果很多國小生補習是
相關新聞
中國為啥中小學教育減負,越減負擔越重?
回應
因為人類社會是金字塔結構,越往上,位子就越少。
多元學習 就是更多補習
越改越爛,學生的負擔越來越重。
阿楨
清華北大聲譽排名再上升 專家指美英正在失去優勢2024/02/14 旺報
根據泰晤士高等教育網站公布的2023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聲譽排名結果顯示,哈佛大學連續第13年蟬聯該排名榜首。同時中國大學排名也持續上升,共有15所上榜。泰晤士高等教育首席全球事務官菲爾·巴蒂表示,全球精英高等教育的影響力平衡明顯正發生變化,中國兩所領先的清華與北京大學越來越接近世界大學聲譽排名的榜首,「總體而言,美國和英國正在失去優勢」。
據介紹,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聲譽排名結果,是通過全球最大規模之一的邀請制學術問卷調查評選而出,根據發表過論文的資深學者意見,提供了全球最強大的200所大學品牌的最終名單。
據中新網引述2023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聲譽排名,哈佛大學連續第13年蟬聯榜首,麻省理工學院連續第八年穩居第二位,史丹佛大學連續第二年排名第三。整體看到美國有52所大學進入榜單,較2022年減少了4所。英國數量居次共20所大學入選,也同樣較2022年減少了4所。
同時中國大學聲譽持續上升,共有15所上榜,其中8所進入世界前100名,清華大學最新上升至一位到世界第8名。北京大學也上升兩位到第11名。
菲爾·巴蒂表示,全球精英高等教育的影響力平衡明顯正在發生變化。雖然美國和英國可能仍然擁有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大學,但中國兩所領先的大學越來越接近世界大學聲譽排名的榜首,總體而言,美國和英國正在失去優勢。這對全球人才流動以及知識創造和創新的地緣政治具有真正的影響。
阿楨
德國從小學四年級就開始分流了,中國中考分流是太早還是太遲?
目前全世界的學制分為這幾種:1.單軌(如美國,高中之後再分,表面看似公平,但地區間的教學品質差異很大,而且越向上越貴,貧富差距帶來的教育差距過大)。2.雙軌(如德國,學術與職業分開,學術線歸經濟、金融等高端行業走,主要是給權貴的,職業線歸藍領等中低端行業走,主要是給平民的。但是,德國的藍領工資並不低,所以大家能接受)。3.分支型(如中國,基礎教育單軌,高等教育雙軌)。
回應
德國製造業培養人才的方式非常好。中國企業招人太重文憑等外在的條件。
少些德吹吧,德國經濟負增長。
歐盟宣佈將對中國出口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中國商務部高度關切和強烈不滿。
相關新聞
外媒評歐盟玩火自焚
中國車企撐起慕尼黑車展!比亞迪打響價格戰首槍|中國成世界最大電動車市場 去年銷量590萬 占全球58%
回應
其實不但電動車便宜,基本上凡是中國制的都比外國便宜。根本原因在於,中國想賺的是薄利,即便外貿品已經比內銷的貴了幾個價位。
物美價廉供大家使用也不行. 這些所謂資本家也太離譜了.
資本主義就是掠奪世界資源保障資本家的利潤不管人民生活問題。
中國電動車之所以價格低是因為完整的供應鏈和先進的技術 不願意承認自己已經落後了 不虛心學習而動用政治力量打壓 最後只能是越來越落後
美歐也對企業補貼 馮德萊恩怎麼不查呢
你看下歐盟區評價,全部在罵歐盟,自己的補貼比中國還多,競爭不過就加關稅,坑的還是歐盟區人民
阿楨
相關新聞資料
八股文(英譯:Stereotyped Writing;Eight-Legged Essay),是明清科舉考試的一種文體,指文體有八個格式: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題目一律出自四書五經中的原文。進入21世紀,八股文現象仍然存在。比如很多英語作文,採用固定的範本來寫。甚至一些考試中,如果不採用推薦的格式和範本,閱卷老師就會對此作文打低分。還有學生畢業論文,很多都是固定的。如有些學校就要求學生寫畢業論文“第一章緒論,第二章背景知識,第三章理論基礎,第四章實驗設計,第五章實驗結果,第六章結尾”。這也是八股文現象。
王士禎《池北偶談》:余友一布衣,甚有詩名,其詩終格格不通,以問汪鈍翁。曰:此君正坐未解為時文故耳。時文雖然無關詩與古文,然不通八股,理路終不分明。
寫八股文、試帖詩,其思維鍛鍊,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能達到如此縝密的程度,以此思維、以此文字,加以真情激動之時,去寫詩寫詞,自然如《儒林外史》中馬二先生所說,要詩是詩,要詞是詞了。這就叫過得硬的功夫。
《儒林外史》中對儒林的諷刺對象,也還是考不中的假名士為多,但對八股文本身,卻未有半點否定之意,反而在第十一回中,寫了魯編修沒有兒子,如何教女兒讀《四書》、五經,講書開筆作八股文: 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隨你做甚麼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講究,任你做出甚麼來,都是野狐禪!
(洪秀全的《述志》和黃巢的《賦菊》雖同是落第造反詩,但黃詩更佳,將菊花的陰柔秀美與黃金甲的鋼強壯美之意象對比的殺氣騰騰。)
《不第後賦菊詩》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述志》洪秀全
手握乾坤殺伐權, 斬邪留正解民懸。
眼通西北江山外, 聲振東南日月邊。
展爪似嫌雲路小, 騰身何怕漢程偏。
風雷鼓舞三千浪, 易象飛龍定在天。
阿楨
今人深信不疑的“科舉最公平”, 隱含一個關於分配的嚴重曲解 2023-08-19 田方萌
【導讀】近期,無論西安中考“回流生”,再到美國社會爭議不斷的“平權法案”,都指向教育資源配置這一根本性問題。以配額制干預教育中的選拔過程由來已久,鑒於其應用廣泛,爭論也相伴而生。作者對歷朝選官制度的考察表明,配額制的出現早於科舉制,漢代的察舉制就已採用;元清推行干預力度更大的配額制,宋明則偏於憑才取士。本文指出,關於統治集團為何照顧落後省份,“保護弱勢群體”這一當代認知解釋力有限。就科舉制而言,為了拉攏邊遠地區的士人,也為了防止東南省份的政治勢力坐大,明清兩朝採取“地區平衡”的區域配額制。科舉制中配額制的實施大都是政治性的,以按照統治者更為合意的方式分配資源。相比之下,現代國家更多出於意識形態而採取配額制,並為其提供正當化的理由。
配額制的功能
一種觀點認為科舉制具有代議制的功能。19世紀末的美國觀察家丁韙良即認為科舉是“人民的投票箱和權利的特許權”,民國政治學者何永佶也將它看作“中國式的代議制度”。然而,歷史學家吳晗早就批駁了這種觀點:進士們滿足于做官,既不“代”,也不“議”。他們效忠于皇帝,而不是家鄉百姓。余英時也承認:“這(區域配額制)當然談不上是代議制,但不能否認科舉制有時也發揮了一點間接的代議功能。”
另一認為照顧邊疆地區的配額制有利於加強帝國的統治,將進入精英階層的通道保留給地方士人。不過,皇權時代的政治威脅來自邊疆地區的分裂,也來自內地省份的叛亂。從黃巢到洪秀全,歷代都有因科舉落第而揭竿而起的人物。
在現代政治中,意識形態更多地促使政府採用配額制,隨著反種族主義和女權主義興起,多個國家的平權運動推動 “教育公平”的配額制。
配額制的代價
破壞了普遍主義的選擇標準。
不重視成本和效率損失的代價。
假冒身份的問題。
減方不滿甚至憎恨增方。
受惠於配額制的增方考生都進入了超過他們實際報考能力的大學,使增方受害的錯配效應,實證研究,學生在學業和職業發展方面都受到了很大傷害。
回應
八股已經把科舉的公平性拉到了極致,公平對生產力發展有利只存在於理論上。
沒有絕對完美的制度,科舉相對是最公平、最接近完美的取士制度
阿楨
全球平均智商「台灣排第二」 2023/05/22 中央社
「世界人口綜述」依據學者林恩(Richard Lynn)和貝克(Gregory Becker)2019年的著作「各國智商」。全球平均智商前3位是日本(106.48)、台灣(106.47)和新加坡,末3位是獅子山(45.07)、賴比瑞亞(45.07)和尼泊爾(42.99)。
另外,平均智商排名4到10的國家或地區分別是:香港(105.37)、中國(104.1)、韓國(102.35)、白俄羅斯(101.6)、芬蘭(101.2)、列支敦士登(101.07)、德國和荷蘭(100.74)。
回應
以對世界局面的判斷,台灣人的智商應屬於下等的
聰明才智應該運用到科技,民生...而不是專動歪腦筋詐騙!
下次做全球平均詐騙智商吧。
恭喜,臺灣詐騙水準排世界第一!
是低智商吧!不然怎會有塔綠斑詐騙集團的存在
阿楨
本人去年去米國待了半年,感覺在美國中等收入的華人的生活和國內中產相似
房子的開銷和中國類似,一般都貸款,首付20%,還要交仲介費3%。房貸和房產稅每月交,還有清潔費,垃圾費,水電費燃氣費網路費。
房產稅高的公校好,不收學費。私學學費2w以上/年。華人子弟在美國卷的一樣卷,鋼琴,漢語,數學,音樂,籃球,網球等等。星期天家長送孩子去補習和國內一樣。
稅務總局:房地產業2023年1-2月份銷售收入由負轉正,同比增長2.3%
回應
房地產不坍塌,泡沫不被刺破,老百姓只能越過越窮。
俄羅斯人當年也以為“休克療法”符合老百姓的長遠利益
發展房地產是為了人民嗎?
買了房的不是人民嗎?改善了居住環境的不是人民嗎?
經濟不好,又想讓房地產也拉一把,這就是當前飲鴆止渴的當前利益。
不要忽視了房子的財產屬性,房價下降會導致老百姓的財富縮水,然後又導致出現一系列其他經濟問題。
房產稅還是有必要徵收
富人避稅方法五花八門
阿楨
德媒:教育進步——德國可以向中國學習什麼?
德國《世界報》2023-04-06 德國已經失去對教育的渴望,輟學率保持在高位。另一方面,中國成功地激發了學習的熱情,教育在那裡同聲望相關聯。
回應
可惜,作者沒聽說過清北留學預備班!
英媒:更多留學生選擇新西蘭和中國,而不是美英澳
英國“國際留學”網站2023-04-06 國際教育市場完全被掌控在美英澳手中的日子一去不返。隨著有關費用上升、生活成本高企和仇外情緒加劇,許多國際學生選擇前往中國或新西蘭求學和生活。中國具有吸引力的就業中心,外籍人士和國際學生正蜂擁赴華工作、學習、生活。
“孔乙己脫長衫”改送外賣,癥結在哪兒? 2023-04-08
本周,“送外賣的碩士想結束北漂”沖上網路熱搜。
“大學生收入沒有倒掛,你願意吃建築工人的苦嗎?”
有媒體圍繞“學歷通貨膨脹”之說展開了討論。
回應
“孔乙己脫長衫”有很大的誤導性:1. 孔乙己是秀才,研究生含金量能不能類比秀才?清朝秀才錄取率2.5%,人口比萬分之0.067;22年研究生錄取率24%,人口比萬分之七。2.秀才是平民身份,需要自己混飯吃,考上舉人方是官身。
癥結在於:學歷是敲門磚,只是敲門磚!沒有能力,敲門磚不是階級劃分的泰山石敢當!
隨著招生規模越來越大,高學歷的水份也越來越多,另外,學生也不能只顧舉頭看學歷,不知低頭看職業,經濟發展更需實際技能。
年輕人為什麼寧肯送外賣也不進廠?
【本文來自《“孔乙己脫長衫”改送外賣,癥結在哪兒?》評論區】
大學生也可以很願意進入工廠。但怎麼保障藍領40歲後的職業生涯?怎麼確保藍領和白領的收入和社會尊重?
年輕人為什麼寧肯送外賣也不進廠。因為 “時間自由”以及“計件,可被直接剝削的勞動力少”而工廠,是一個明顯需要剝削你勞動力賺錢的地方。
中國現在很多的勞動關係問題,其本質:變相降薪
【本文來自《經常加班者達76.1%,僅1成人敢下班後不回消息》評論區】
中國現在很多的勞動關係問題,比如不給足繳社保,加班文化,其本質只有一個:變相降薪。說的簡單點,就是沒有發達國家的利潤,卻得了發達國家最大的病--房價。
想讓企業足繳社保,它能選擇的就是降薪,按照工資數實繳社保,它用人成本不變,國家也滿意,問題是你滿意嗎?加班的道理一樣。
回應
房價是現在一半,你看內需振不振。
中小城市房價也沒有太貴,而且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房子的。
工作是為了什麼?為了老闆多買棟美國別墅嗎?
阿楨
為什麼現在的風氣是罵公務員,不罵老闆 2023-02-15
工人的待遇高低,是根據市場經濟的規律來確定的,這沒有什麼可以罵。但公務員的薪酬來自國家財政,待遇卻高的出奇,比如單位建房。帳面工資很低,但補貼,甚至年終獎10幾30幾萬的。
回應
現實情況是,利潤高了,擴產能,只是招的人多了,但工資不變。
公務員基本薪酬約三千多,三十萬年終獎,包括縣委書記都是不可能的。哪裡單位還自建房,現在都是自己買房。福利待遇早就是基本工資+績效考核+工會一年不超過兩千的的粮油了。
我所瞭解的大多數公務員都是比較忙的,加班是家常便飯。
做IT的哥們上岸當了公務員,幾年了還非常不適應,因為實在太閑了。當然也有認識一些比較忙的公務員,但比例太小了。
俺認識的某公務員,區委辦主任,從2020至今基本沒有完整休過雙休和法定假日……
公務員裡面的鐵飯碗太多了。
中國年輕公務員工作輕閒的不會超1%
相關新聞資料
女子留学8年花268w,回国月薪1w2四年没涨,如何衡量留学的价值?
“公務員課程”進西南大學 是教大學生考公嗎? 2023-03-22 中國新聞網
我村扶貧幹部都是縣城老師,每次都是上面有要求填表了才會來
【本文來自《當官僚主義遇到客觀規律》評論區】
回應
你亂說,我參與過四川的扶貧調查,我見到的都是事業部的三方人員參與,這個措施是防止當地造假。
順德課外輔導死灰復燃 2023-03-22
國家開始放鬆監管了? 幹啥都是一陣風。
回應
人才的選拔制度是源頭是起因,歷朝歷代都沒誰搞過禁止校外補課。不用考試選拔,用什麼選拔?
周邊認識的幾個孩子也在外面補課:1.原因無他,市場需求。2.政府管理人力有限,且知擋不過社會大潮,除非有人舉報,否則不會去查。3.由公開導改成私下輔導後,費用大幅度上漲。4.補過課的成績超過不補的。
阿楨
丘成桐反對宣傳奧數冠軍:培養孩子數學別只顧著刷題
2023-03-12,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先後在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初中部、汕頭金山中學和聿懷中學舉辦講座,並與師生一起交流座談。丘成桐說,學習數學的意義在於瞭解數學歷史,瞭解數學的宏觀思想、從古到今的走向,而不只是關注數學中的一些小問題。他反對對奧數冠軍的宣傳,“做數學比奧數要長遠得多”。
華附知識城校區:初一開“丘成桐少年數學班”招生方式類似“奧校”
另外,華附傳統的廣東奧林匹克學校,今年繼續招生100人。
回應
丘成桐回國遊說中央上馬電子對撞機,美國人都不搞的東西,想拖中國人入坑。
丘成桐2018年就在搞“丘成桐數學英才班”,丘本人就是首席教授,成績要求有一條:入圍學生中的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國家集訓隊成員無需參加高考即達到我校錄取要求。結果教了快兩年,在他自己的主場,清華迎來了自創立比賽以來最大的敗績,然後丘說合著教學啦,跟“首席教授”一點關係都沒有。稍微瞭解一點的人都知道丘成桐跟北大有點私怨,為這丘成桐甚至還找過南方系媒體給自己助陣,然後2020丘成桐自己“私家弟子”被北大學子碾壓,他能不跳腳嗎?
這人近期一直在詆毀中國科研,被周圍媒體吹捧成所謂的“數學皇帝”。奉勸他少PUA 多做些實際有效的工作,用有效的成功來證明自己觀點。
他的履歷基本都是在哈佛任職。是給美國培養了不少人才。至於國內,拉倒吧!一個終身效勞燈塔,退休了過段時間就爆出指點江山,這也不對,那也不對。
他如今就和跑江湖的一樣,憑藉自己早年成績一路招搖撞騙,但這也就算了。這廝還在大對撞機這種非他專業的重大科研議題上其他混子勾連,相互拉抬,其心可誅。
張口就來,奧數冠軍沒意義?能在奧數到這個級別的能靠刷題刷出來嗎?可以肯定的說,奧數冠軍就是選拔出來的數學基礎科學潛在的苗子!
阿楨
美國卡中國14項技術與中國領先美國的29項科技 2022-04-27
美國; 一、高端光刻機——中國自主生產中端光刻機。 二、晶片製造——已達3納米,中國中芯7納米。 三、電腦和手機作業系統——穀歌(Google)、蘋果(Apple Inc.)、微軟(Microsoft)等。四、核心軟體幾乎被歐美企業壟斷。五、觸覺感測器——工業機器人製造的核心部件。六.高壓柱塞泵——中國2017年成世界第二,35兆帕以上90%依賴進口。 七.透射式電鏡和掃描電鏡——中國國產只占市場10%。 八、高端電容電阻,日本MLCC可以做到1000層,中國300層。九、ITO靶材,高端被美日壟斷。十、高端銑刀、高端軸承鋼。 十一、微球——面板中的關鍵材料,只有日本可以提供。 十二、高端焊接電源仍被國外壟斷。 十三、超精密拋光工藝被美日企業壟斷。十四、iCLIP單核苷酸分辨實驗技術。
中方的超級電腦、太空站,飛船,反導反衛星導彈,高超聲速導彈,五代戰鬥機、航母軍艦、核武器、神盾艦等軍備技術都是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制裁中發展起來的。 在29項高科技領域甚至已超越美日。一,中國華為的通訊設備領先。二,合成航空煤油。三,量子技術。四,光伏太陽能發電技術占世界70%市場。 五,無人機。 六,火箭振動臺,美國才20噸,不得不向中國購買50噸級別。七,高超聲速導彈及反艦導彈。 八,中國壟斷無水氟化氫提取技術。九,世界第一的超50%熱效率柴油機。十,中國稀土加工技術第一。十一,光纖技術領先。 十二,艦艇全電推進系統。 十三,雷射技術領先。 十四,高鐵技術。 十五,核處理科技。 十六,超級風洞技術。 十七,煤制油技術。 十八,特高壓電網。 十九,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FAST。 二十,非線性光學晶體。 二十一,煤炭轉化技術。 二十二,三D鐳射成型技術。二十三,造島神器“天鯤號”。 二十四,微電子電晶體 二十五,單原子銥催化劑,可用于衛星推進劑。 二十六,盾構機。 二十七,自動化碼頭裝卸設備製造、海工機械特種船舶、集裝箱成套設備製造技術領先世界。 二十八, 6S50ME-B電控船用柴油機! 二十九,世界首創的潮流能CHD海洋發電站在浙江舟山建成 三十,稀土。 三十一,美軍七成武器零配件依靠中國。三十二,美大公司對中國的依賴。 三十三,美國螺母等緊固件零件靠中國進口。三十四,美國八成藥品依賴中國。
阿楨
英媒:亞洲虎風光不再——日本科學家準備離開
英國TechHQ網站2023-02-23文章,日本科學家正在離開該國,前往中國的大學尋求更好的機會。中國在研發投資方面為其他國家樹立了榜樣,科學家們紛紛離開日本以逃避限制性的工作環境和缺乏資金的狀況。日本要提高其國際研究地位,就必須營造能讓科學家自由投入工作的工作環境。
過去20年,日本科學家持著“宿命論”的態度,對工作失去熱情,抱怨預算太少或沒有時間進行研究。相比之下,一名日本科學家記得2019年在美國參加會議時,看到一名中國教授吸引了一群中國學生,教授說服學生去他的研究中心。這名日本科學家找工作好幾年了,希望能去日本的大學當副教授,但一直沒有空缺職位。後來他得到了一份教職,並在2022年搬到中國。他說,中國的科學家們積極性很高,很少錯過發表研究文章的機會。
與日本相比,中國社會更加尊崇科學和學術。另一位科學家說,日本和中國實驗室的顯著區別在於交流。他也經歷了艱苦的求職,不得已移居中國,最終得到了比5年前高5倍的薪水。
在中國,研究人員似乎與實驗室的同伴和主管都有交流,而日本僵化的等級制度使社交變得困難。也許正是中國實驗室的互相交流而不是資金增加了他們的產出。這是笹川和平財團理事長、研究中國科學方法的專家角南篤的看法。他說,制度安排是關鍵所在。中國的大學改革給了大學管理層相當大的自主權。這使得年輕的科學家也可以自由研究,有機會贏得資助和晉升。
過去20年,中國和日本在科學影響力方面互換了位置。中國還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研究論文發表最多的國家,而日本已降至第12位。據稱,日本排名下降是“選擇與集中”政策的結果,由於資金有限,日本只對少數研究領域進行投資。這意味著預算集中在某些大學。要獲得長期職位非常困難,政府的補貼要麼被削減,要麼數額太小。
日本每年獲得博士學位的人數在2006財政年度達到了17860人的高峰,近年來一直在15000人左右徘徊。而在中國,獲得博士學位的人數從2005財年的26506人猛增到2020財年的65585人。
相關新聞資料
日本經濟新聞2023-02-20稱:日本高端外國人才66%來自中國,遠遠領先於印度韓國
日本高科技有多強?全球十大核心技術,日本都能主導! 2023-02-20 網易
半導體,光刻機,光學設備,精密儀器,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石化設備,發電用燃氣輪機,工程機械,關鍵材料。
回應
這麼牛逼為毛連個火箭都射一個炸一個
阿楨
而且他們也很努力,有的人在國內已經成名,每天只睡4-5小時,一邊打工一邊讀書,還比我還讀得好。這讓我才有了危機感,覺得自己以前不過是小聰明而已。為了不落後,我就得更加努力,於是讀書就讀得很辛苦,覺得一輩子讀書最努力最苦的就是在博士期間。
所以總結,這個世界的聰明人是一座金字塔,金字塔有很多層次,你覺得自己聰明,是因為你還沒有達到你的極限,沒有見到更聰明的人。如果你努力,就可以在聰明的基礎上更進一層,更上一個檔次,你努力的結果就是和更聰明的人為伍。如果你自滿了,放任了,你就只能停留在較低的檔次,沒有將自己的聰明才智用到極致。什麼時候你覺得自己再怎麼努力都做不到的時候,那就是你才智的頂端位置,再也上不了更高的層次了。即使如此,在你的上面仍然是有更聰明的人在努力向上攀登。
回應
我在荷蘭讀書,一個數學方面的論壇,來了一個德國博士,一個英國博士,說是歐洲的青年新銳,他解決問題的數學工具那個水準遠超我的理解程度,隨便什麼問題很快就能找到對應的數學模型,交流起來處處碾壓。去公司實習來了一個愛爾蘭據說是數學第一的人,工作起來水準完爆我們什麼模型演算法都是信手拈來。
中國可能整體來說數量是很厲害的,整體都到了一個水準,但是頂尖的人跟西方都有差距,科學很多時候都是靠天才的火花一閃,我們這方面不擅長,我們擅長是靠大規模的人才作戰規模優勢。
相關新聞
美國《對話》網站2023-01-10文章:中國目前在高品質科學研究方面世界領先。2000年,美國還是中國的數倍。筆者驚訝地發現,2019年中國作者發表的最有影響力論文占比最大,達到8422篇文章,而美國有7959篇,歐盟有6074篇。2022年中國人工智慧論文數量是美國的3倍,在被引用最多的前1%,中美比例為2比1。還發現,中國的研究具有驚人的創新性和創造性,並非簡單地模仿西方。
日本文部科學省研究所報告:中國科學論文數量占全球23.4%,躍居世界第一2022-08-11
南京理工和哈佛大學研究:中國科研文獻產出超過美國 品質也在不斷提升 2018-09-14
阿楨
我到了美國,進了頂尖名校讀博士,才終於見識了什麼叫做學霸、天才
【本文來自《老婆是學霸,她認為天才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超出常人百倍》評論區】
985的放到大專裡,那就是大神;但若放到科大少年班裡,他可能跟不上。
有天才,還有“天才當中的天才”,更還有“天才中的天才中的天才”,……最上面的可能就只有那麼一兩個人了,再若放到歷史的長河裡之後,那又可能渺小到讓人看不到了。所以,天才往往是個相對的概念,一旦絕對化,那會造成認知錯誤的。
我小時候家境尚好,父母工作忙,根本沒時間輔導功課,把我丟到外婆家。外公外婆都是文盲,根本不可能管我們學習,我每天玩到困得要死,都是第二天早上上學前用半個小時把功課做完。從來沒拿考試當回事,考試前一晚上我照看電影看小說不誤。就這從來都沒跌出前班上三名。而且我考不到第一名不是因為腦筋不好使,而是因為覺得太簡單,然後粗心大意地被扣了分。在中學時學數理化,往往是老師在黑板上寫出公式,列出例題,準備講解時,我就已經演算出答案,剩下的時間就把自己無聊得要死。
上了大學也沒有感到壓力,只是上課時把老師說的記下來,課外時間就是看自己想看的書,然後考試的時候讀幾遍筆記,就能考到前三名。因為學了文科,所以看書比較多,而且可以做到一目十行地看,目光不是從左到右,而是從上到下。我看書時常常是同時看五六本書,都在屋子裡攤開了,隨便走到哪裡,撿起一本書,就能從上次看到的地方接著看,而且五六本書的內容從不互相干擾,許多那時候讀的書到現在還記得。
在讀碩士時,同班有不少聰明人,但對我還未形成壓力,而且最後我寫的碩士論文受到導師的讚賞。導師是本領域的大咖大牛,桃李遍天下,在我答辯時,請的答辯委員會都是導師的前學生,導師對我的論文大加稱讚,於是其他委員都順著導師的話,我在下面坐著根本不用回答問題,只是傻笑而已,碩士學位就這麼到手了。
後來到了美國,進了頂尖名校讀博士,才終於見識了什麼叫做“學霸”、“天才”,他們往往讀書比我更快,還讀得深,讀得更細,往往能夠說出卓絕的見地,我卻挖空心思也從未想到,讓我常常有挫敗感,感到人比人氣死人。
阿楨
央視網評年輕人越來越反感“專家”,問題出在哪兒? 2023-02-09
近一段時間,一些專家頗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意味,比如“年輕人沒工作可以先結婚生子”“專家建議年輕人不要為了錢而工作”“拿出三分之一存款買房子”“懲罰不生孩子的年輕人”“給00後增加工作強度”等。這些觀點,看似為年輕人好,實則惹年輕人厭。
“專家”作為一種身份,帶有“知識權威”屬性。專家之所以能讓年輕人信服,除了深厚的理論知識,還有共情心理和堅定的職業操守,他們的建議在客觀上起到了普及知識、彌合矛盾、引領輿論的作用。
但有的“專家”很不瞭解年輕人的生活狀態,從未考慮過年輕人的經濟壓力、健康壓力、就業焦慮和婚戀焦慮,每每以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紙上談兵”“站著說話不腰疼”“何不食肉糜”的姿態指點江山。
專家群體本身構成複雜,一些草根“偽專家”、“三無”研究機構的“專家”通過包裝,戴著五花八門的頭銜,湧向互聯網平臺,冒充權威之聲,甚至“跨界”對自己專業領域外的現象大肆評議,目的是為博知名度、最終實現“影響力變現”。還有個別專家,過度為商業利益代言。
“建議專家不要建議”,不是讓專家閉口不言,而是希望專家“從年輕人的利益出發”,少一些嘩眾取寵,多一些人文關懷,在理性溝通的基礎上,建立相互尊重的“公眾—專家”關係,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真知灼見。
回應
媒體和資訊的亂象,很大程度是媒體和自媒體過度追逐流量、製造焦慮,製造對立,以謀求生存。
媒體和自媒體是沒有匹配的能力從專業上進行吹毛求疵的,只能通過斷章取義甚至是歪曲和誤導才能引起爭議。其他包裝出來的“專家”,說話好聽,通俗易懂,或者語出驚人,能夠激發受眾的各種共鳴和情緒,這恰恰是媒體和大V的最愛。於是,所謂的“專家建議”,很多要麼是媒體加工出來吸引眼球的,要麼是包裝出來的“專家”。久而久之,專家已經被汙名化。
阿楨
春節後百業忙開工 直擊大陸首條量子晶片生產線 2023-01-31 中天直播
回應
傳統光刻機太貴了,量子晶片及碳晶片將主導未來的世界,矽晶片將走入真空管、電晶體的時代,所以台積電的矽晶體將在近兩年會被量子晶體所取代。
到商用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的晶片事業一定會彎道超車,中國半導體產業未來無可限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DFPbtxzlzo
相關新聞
中國首條量子3納米悟空晶片生產線亮相,首台量子晶片光刻機問世
中國”悟空”出世!晶片不久的將來可能換道,美國要制裁條毛嗎?
取代荷蘭!華為公佈超導量子晶片專利!徹底擺脫美國卡脖子!
美國《晶片法案》解析:地緣政治焦慮與令人生疑的效果 - 端傳媒
法國回聲報:美國的晶片法案重創中國- RFI
分析:中共對美晶片法案跳腳但無還手之力 - 大紀元
美“晶片法案”損人害己終將反噬自身 - 新華網
王棟、孫冰岩:美國「晶片法案」損人不利己 - 思考香港
拜登簽署晶片法案遇冷業界憂10年來最大衰退- 香港文匯報
量子晶片生產線、量子計算與量子電腦 2023/01/31 波新聞
安徽合肥首條自主化量子晶片生產線,曾經被國外「卡脖子」的一些設備(光刻機)已自主化 。目前萬億次的經典電腦,大約需要15萬年,而使用量子電腦則只需要1秒。而後摩爾時代,這一技術有望説明傳統晶片性能極限突圍。據BCG測算,3-5年內,量子技術價值有望達50-100億美元;15-30年, 4500- 8500億。
回應相關新聞
中國超算天津中心首席科學家孟祥飛:中已突破了新一代的百億億次,算力總規模超過每秒1.5萬億億次,並已建十所國家超級計算中心。
中突破美禁運,小晶片(晶粒)4nm封裝開始量產。大陸發明專利有效量已居世界第一。阿里雲斬獲四項第一,美科技巨頭備受壓力。台積電等晶片代工廠2023年銷售額同比下降4%比2019年1.9%更糟。2023年全球晶片業又爆掉!兩大記憶體廠三星和海力存天數高達20周。 2022年5月韓對中出口半導體晶片134億美元進口149億美元。 全球記憶體掀10年最大自救潮:鎧俠(Kioxia)2022年10月起減產3成,三星、SK海力士等韓廠跟進。 美2022年10月升級長江存儲禁令。 Micron美光 2022年12月推出232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但長江存儲已量產。中國晶片2022進口(4580.2億個同比減13.2%/23107.8億元同比漲3%)出口(2303.8億個同比減10.8%/8511.5億元同比升8.1%)世界第一。
阿楨
美媒:中國的這個“世界第一”,美國該擔心嗎?
美國《對話》網站2023-01-10文章:中國目前在高品質科學研究方面世界領先。2000年,美國還是中國的數倍。然而,20多年,中國發展國內科研能力,派遣學生和研究人員到國外學習,並鼓勵中國企業轉向製造高科技產品。2017年首次超美。西方研究人員一直指責中國的研究品質低下。筆者驚訝地發現,2019年中國作者發表的最有影響力論文占比最大,達到8422篇文章,而美國有7959篇,歐盟有6074篇。2022年中國人工智慧論文數量是美國的3倍,在被引用最多的前1%,中美比例為2比1。還發現,中國的研究具有驚人的創新性和創造性,並非簡單地模仿西方。(作者卡洛琳•瓦格納)
相關新聞
日本文部科學省研究所報告:中國科學論文數量占全球23.4%,躍居世界第一2022-08-11
南京理工和哈佛大學研究:中國科研文獻產出超過美國 品質也在不斷提升 2018-09-14
阿楨
中國的學校在基礎教育階段,過於重視知識的記憶和訓練,非常輕視情商的培養 2023-01-06
【本文來自《我堅決反對基礎教育階段把數學搞的過難,而是建議全方位的培養,尤其是情商的培養》評論區】
事實證明,一個人的成就,很大程度取決於情商,而不是智商。至於智商的培養,可以在孩子們15歲以後,對自身特長和人生規劃有了一定的認識後,再根據他們的專業理想,安排適當難度的數學教育,其實一點也不晚!
回應
高中就常在《知音》雜誌中,看到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但是我不明白情商是什麼。34歲前,領導都會通過各種方式提醒我,要注意委婉一些,也就是通俗的說:情商低”。34歲後,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我要對“情商更重要”的人說,去NTMD。以後我會對我閨女說,學好數理化,培養好智商,情商是你成為獨特的你的一部分,不需要改變什麼或者培養什麼。中國文化的影響,到了一定年齡的中國人,不缺情商,缺的真TMD是智商。
美國教育培養孩子們的情商,是通過寫作,演講,辯論,社會實踐,才藝展示,組織各類文娛和體育比賽,才讓孩子們潛移默化地培養出情商。書本的東西,都叫“知識”。行為,實踐,動手,才是情商的源泉。
這個還是別學了...這種培養訴棍、政客、寄生蟲的教育模式已經成災了
美國人情商這麼高,也沒見他們國家幹件人事啊?光看老美教育出來的,算個乘法連腳趾頭都用上了。沒事都在天天撒謊吸毒,拿槍突突突,0元購什麼的實踐,這我們是沒法比。
曾仕強說過,美國人一生只幹兩件事:talk and show
然則歐美貴族學校玩的就是填鴨式教育,給平民才是快樂套餐。結果就是大英500年以來,能從底層爬到上層只有0.04%。
好笑的是,美國人這會兒正在痛駡自己的教育系統呢…… 建議作者有時間泡泡美國的論壇開下眼界
阿楨
《2022研究前沿》報告發佈:我國52個研究前沿世界領先
2022-12-27,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等單位聯合發佈《2022研究前沿》報告和《2022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報告。在11大學科領域的110個熱點前沿和55個新興前沿中,中國排名第一的前沿數為52個,穩居世界第二。
《2022研究前沿》報告遴選展示了在農業科學、植物學和動物學、生態與環境科學、地球科學、臨床醫學、生物科學等11個高度聚合的大學科領域中,較為活躍或發展迅速的110個熱點前沿和55個新興前沿,較為客觀地反映了相關學科的發展趨勢和重點研究問題。比如在臨床醫學領域,2022年入選的17個新興前沿研究中,有15個與新冠疫苗有效性、疫苗副作用、藥物治療和病毒快速檢測等研究主題相關。2022年生物科學領域的熱點前沿研究,強化了新型新冠疫苗、通用中和抗體和有效藥物的研製。在化學與材料學領域,熱點前沿主要分佈在催化、電池、新興交叉等方向。
《2022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在《2022研究前沿》基礎上,評估了不同國家在上述研究前沿中的表現。報告顯示,2022年,在11大學科領域整體層面,美國仍最為活躍,中國繼續穩居第二,英國、德國分列第三和第四。在11大學科領域的110個熱點前沿和55個新興前沿中,中國排名第一的前沿數為52個,占將近三分之一。從科學領域具體熱度指數得分來看,中國在農業科學、植物學和動物學領域,生態與環境科學領域,化學與材料科學領域,物理學領域這4個領域均排名第一。
回應
現在頻繁的這種自我捧殺,反倒不如前些年埋頭苦幹來的讓人踏實。
這樣做是對的,在西方又當運動員又當裁判的比賽中,中國排第二已經不容易了,繼續努力吧。
既要幹也要宣傳,西方放個屁都要吹一吹,一幫人跟著跪舔,這是我們的弱項
阿楨
非洲「738兆大寶藏」差點被大陸搶光!拜登緊急回防 2022/12/28 中時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電動車成為未來一大趨勢,坐擁豐富鈷礦財富的剛果民主共和國,成為美中在先進半導體領域之外的另一大戰場,幾十年來,大陸已經掌握剛果大部分主要礦源,反觀美國在該國影響力衰退,如今正極力的收復失土。
能源新聞網站「Oilprice.com」報導,鈷是手機、電腦和電動車等設備鋰電池的關鍵原物料,其中電動車銷量預估將從去年的650萬輛,成長至2040年的6600萬輛,展望未來爆發式的需求,佔全球約70%鈷產能的剛果也被稱為「電動車時代的沙烏地阿拉伯」。
除此之外,剛果也是非洲最大的銅生產國,並佔全球70%的鈳鉭鐵,亦對手機和電腦設備製造至關重要,估計剛果還有約24兆美元(折合新台幣約738兆)的未開發礦產資源。
本月中旬,美國與剛果,以及銅、鈷生產大國的尚比亞簽署協議,為後兩者提供資金及技術上的支援,支援兩國發展電動車供應鏈。
在這十幾年來,大陸斥資數十億美元大量收購歐美礦商,以獲得該國19個主要鈷礦源中的15個。大陸有60%的鈷需求來自剛果,全球有約80%的鋰電池鈷加工在大陸作業,但來自政治上的壓力卻讓大陸採礦業遇到障礙。
報導指出,在美國的「鼓勵」下,剛果總統齊塞克迪(Felix Tshisekedi)稱,前總統與大陸礦業公司簽訂不平等合同,要求重新評估這些合同。而大陸則表示,該國協助剛果完成多項建設,增加稅收及創造就業機會,也投資許多道路、醫院等基礎設施項目。
西方長期批評大陸提供非洲國家貸款,目的是透過這些貸款扣押非洲的資產,但報導補充,非洲國家積欠西方的債務,實則是大陸的三倍之多。Paul H. Nitze高級國際研究學院中非研究計畫主任布羅蒂坎(Deborah Bräutigam)質疑西方說法,「我們研究表明,大陸銀行願意重組現有貸款條款,且從未扣押過任何國家的資產」。
回應
歐美帝國殖民掠奪完跑了,不再販賣黑奴,鬧獨立後,沒油水可撈了!現在又發現好處,禿鷹又出現了!
阿楨
王文:中國智庫需要什麼樣的鬥爭性? 2022-12-17 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
【導讀】王文在《智庫理論與實踐》2022年第1期發表《論中國智庫鬥爭性:以十問美國民主研究報告為例的實踐研究》一文,羅列美國智庫對“鬥爭性”的看法及中國智庫“鬥爭性”的建議。
第一,中國學者需要認識到20世紀中葉以來美國智庫“鬥爭性”與其霸權護持密切相關的客觀事實。
第二,中國學者需要吸取美國智庫為過度追求“鬥爭性”而導致美譽度與國際口碑急劇下降的慘痛教訓。
………
回應
我從來不相信,那些在美國哈弗,耶魯大學喝了點社科洋墨水的人,回到中國就能解決中國本土問題。
中國智庫最好的鬥爭性就是自己敢於鬥爭,別一邊怕的要死,有什麼鬥爭性?只有投機性。
中國有智庫嗎?熱衷解讀、喊話、表決心的不是智庫...
阿楨
三代機:1300架。SU-27SK/UBK 50架,SU-30MKK 295架,J-11A:100架,J-11B/BS190架,J-15/15S18架,J-1612架,J10/10A/10S290架,J-10B/C280架,JH-7A260架。蘇35:24架。四代機殲20:70架。
預警機,加油機:空警2000、空警200/500:19架。轟油六機:23架。特種機;基於運-8/9的高新機約30架;4架TU-154; J8II的JZ-8F約48架;40多架JH-7掛載電子戰吊艙的電子戰飛機;J-15/16專用電子機。運輸機:運7/8:181架。大運:伊爾76:36架,運20:30架,伊爾78加油機19架。教練機:352架。無人機部隊裝備翼龍,彩虹等無人機。防空高炮:7700門。防空導彈:1000部。空降部隊:3個空降師(第15空降軍):3.8萬人。
美國;………
中美主要是存量上的差距,增量上,中國遠遠領先於美國;
表面上,2018年美軍費7160億,中國只有1800億美元,但中國人工武器成本都大大低於美國。
中國一個兵年費3萬元RMB,而美軍達4萬美元。155毫米遠端制導炮彈,美一發5萬美元,中2萬RMB。部分裝備的採購單價對比
1主戰坦克:美m1A2坦克800萬~中99A300萬
2驅逐艦:美伯克級18億~中052D艦6億。
3護衛艦:美瀕海戰艦4.8億~中054A艦3.6億(056衛艦1.3億)
4航母,美一般航母40億,新型福特級140億。中國22億人民幣。
5重型戰機:美國f15/5000萬-7000萬~中國殲11/3000萬
6多用途戰機:美f16/3000-5000萬~中國殲10/2500萬。
所以說,中國能支援長期的戰爭而美卻不能。21世紀後,美軍新武器頻頻失敗;DDG1000、瀕海戰鬥艦失敗,F35問題百出,福特還爬在窩裡好多年了。
1)美軍的技術優勢已弱,失去代差優勢。
美軍現用F22、F35、伯克3、航母、M1A2坦克、精確制導彈藥和30年前沒什變化;中國卻變成J20、055、山東艦、T99A、除艦母其他都失去優勢。中國長劍10/20/100及東風17高超音速滑翔體導彈全面領先于戰斧。
2) 美軍新概念武器:無人機美軍沒有領先,高超聲速武器已經落後。動能武器、鐳射武器也落後的水準。
3) 民用製造業的空心化嚴重影響美軍戰時補給能力。
4) 主力裝備已經逐漸老舊,特別是海軍。
5) 戰術落後。近30年美軍戰爭不斷,美吹總以實戰經驗豐富來吹噓。但天天和遊擊隊,小國弱國。
6) 美軍已經打不起仗了。由於美國軍火商兼併成壟斷,裝備越來越貴
從政治,經濟,工業,科技,軍事上,美已失優勢,我們正在看到中國的全面趕超。
回應
中國直升機已1780架。轟六已231架。
阿楨
中美經濟,科技,軍力對比 2020-08-22
1.土地:中1045萬平方公里(陸945萬,陸水18.6萬,領海60萬)。美982.6萬(937/20/20,五大湖17萬)。2.人口;中13.95億,美3.28億。3.自然資源;俄1美2中3(90%是稀土和煤炭)。4.中國世界第一產糧,糧自給90%。5. GDP:中14.22萬億美元,美21.34萬億。PPP:中24.449萬億,美21.482萬億。6.2018年美工農產值3.9927萬億,資訊軟體業9319億。中6.4894萬億/9116億。7.人均:GDP中1.027萬,美6.16萬。PPP:中1.794萬,美6.169萬。8.外匯:中3.114萬億,美1532億。9. GNP(國民生產總值):2016中11.37萬億,美18.4萬億。10.政府收入:中國2.672萬億,美3.336萬億。黃金:中1857噸,美8133噸。11.2018年商品零售額;美6.364萬億,中5.7551萬億。12.2018年WTO進出口總額排名第一中國。
13.科技;科研工程師數量,中470萬、美56.8萬。指數自然論文指數為美60%但年增4%,美年降4%。專利:中國連續四年第一。科研投入:中第二,美第一。五百強:中119家,美121家。獨角獸:中206家,美203家。
14.軍力;
中現役:200萬人。預備役:85萬人。武警:66萬-98萬人。民兵800萬人。
軍費:1800億美元(美估2100億美元)。
戰略核潛艇:092級2艘,094級6艘。093/AB攻擊核潛艇6艘。
洲際彈道導彈:東風3/4/5/31/41等共200枚。中程:東風21ABD/26:300枚。短程:東風11/15/16/17導彈1200枚。巡航導彈:長劍10/20/100:300--500枚,高超聲速巡航導彈已試7次/中段反導試驗3次。轟炸機:轟六H/K160架。核彈頭:300-500枚(美估1200枚)
戰略支援部隊:2019年衛星403顆,軍用百顆。紅-19(KT1)/動能KT2反衛星導彈已試射數次。天波相控陣預警雷達數部,地波雷達2部,神光地基鐳射站三座。
陸軍140萬人,轄13個集團軍,1個空降軍。112個合成旅,2個山地旅,11個特種兵團/旅,3個獨立首都衛戍師。主戰坦克:8500輛。裝甲步兵戰車:6700餘輛。身管火炮:1.1萬餘門。火箭炮:2608餘門。直升機:1100架。
海軍:航空兵2萬人,海防2.3萬人,陸戰隊7個旅3.5萬人,艦隻754艘。航母2艘。驅逐艦:29艘。護衛艦:58艘。潛艇70艘(常規艇55艘,核潛艇15艘) 巡邏艦:400艘(其中022雙體艇83艘)。水雷艦:53艘。登陸艦:71艘。7艘2萬噸071型兩栖登陸艦。10餘艘072/072II型坦克登陸艦,3艘075直升機登陸艦。氣墊船;野牛級:4艘。大沽級(722-2) 70艘。726A型10艘。海軍航空兵:飛機700架。
空軍現役39萬人,飛機3200多架。作戰飛機:二代機1000多架。
阿楨
鄭強稱“二十幾歲年輕人沒資格享受五十多歲人的待遇”,如何看待買車買房難?
太原理工大學鄭強教授2022/11/19在亞洲教育論壇上,評某些年輕人“你有什麼資格說你寒窗四年,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出來就想享受五十多歲人的待遇,還抱怨買不起車是社會對他不公,買不起房是他爹媽窮?”“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我們沒有教我們的國民以平靜的心態欣賞自己的勞動和生活。”
回應
觀網評論,今天讓我很意外,我以為會有很多罵鄭強的。
他們年輕的時候,結婚難嗎,買房難嗎,看病難嗎,養老難嗎?
你瞭解過八九十年代的人都過的什麼生活嗎?你有過結婚三五年連房子都沒有,夫妻二人各過各的,只能在別人都走後偷偷跑到一間宿舍裡過夫妻生活的日子嗎?你有過一家三代人住十幾平米,全靠一個人的死工資,不敢吃肉、不敢生病,有病只能硬挺著不敢去醫院的日子嗎?今天年輕人是上一代人,甚至上幾代人做夢都不敢夢到的幸福生活。
主要還是對比之下年輕人的心理失衡,他們沒有那麼高的收入,沒有那麼優渥的工作,天天被老闆挑刺的同時還得大量加班。
日媒:日本Z世代對華好感來自“對等”
日本東洋經濟線上網站2022/11/22,日本18-29歲的“Z世代”對中國的好感度達40%以上,與其他年齡層的人有明顯差異。從Z世代開始掌握選舉關鍵的世界潮流來看,只依靠“反華輿論”和“右派”的岸田外交岌岌可危。
河南鶴壁市科技中等專業學校16歲女生遭霸淩續:校長等多人被處理,涉案學生被開除 2022-11-22
回應
由這個就會想到55分流,在這些技校,以前霸淩不知道有多厲害
55分流就是一個巨大的錯誤,是把更多中等學生逼去垃圾的職業學校,跟最差垃圾學生在一起,慢慢也讓更多中等學生也變成垃圾學生了。
說句現實的話吧,讓孩子好好學習吧,不好好學習就得跟這些人同學。
好學校也有霸淩行為,我鄰居的一個豪門初中女生也被霸淩了,有些霸淩不是用暴力打人,而是用語言歧視。
阿楨
人才回歸!著名科學家顏寧宣佈 自美回陸任職
2022-11-01,在2022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上,知名結構生物學家顏寧宣佈,即將辭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職,全職出任深圳醫學科學院創始院長。學院由市政府設立,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不定編制,不定級別,實行社會化用人制度,面向全球招聘人才。
拜登報應來了?美國驚爆人才危機:大陸科學家掀回流潮 2022-10-21
中美關係漸趨對立,根據美國幾個著名大學調查,2021年至少1400名駐美華人科學家離開所任職的美國大學,轉投中國大學效力。表明美國政府的「中國行動計劃」政策阻礙了華裔科學家的研究和學術活動,引發了「寒蟬效應」。另一方面,中國赴美留學的人數也持續下滑,赴美中國留學生人數,2015年占比超過4成,去年僅剩2成5,美中對抗勢必延續,加速兩國的學術脫鉤。
回應
美國沒讀過李斯的諫逐客書!自己斷送來自華人的人才
相關新聞
寒冬來了...亞馬遜等19家美國科技巨頭裁員4.4萬名「科技人」失業 2022-11-04
阿楨
中國科學論文排名躍居全球首位 日專家:蛻變科技大國還差一樣 2022/10/27 中時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文部科學省下屬的研究所8月發佈排名顯示,引用次數前1%、論文總數與引用次數前10%篇數,全部都躍居全球第一。不過,産業競爭力上躍居世界第一,還要能創造與之相稱的科技成果。中國一直存在輕視基礎研究的態度。按「基礎、應用、研發」投資比例,日本分別約15%、20%和65%;美等基礎研究投資比例為15~20%,而中國僅為約5%。
陸科技論文3大指標世界第一 2050年與美並列科技強國 2022/08/11 中時
此前只有美國達到過的科學技術論文數量和質量的3大指標上,中國不僅是太空站等大型科學技術項目,還在基礎研究産生自主成果的體制下脫穎而出。日本鈴鹿醫療科學大學的校長豐田長康預測:「由於發表頂尖論文的研究人員不斷擴增,中國的諾貝爾獎獲獎者遲早會穩定增加」。
中國2020年研發費用同比增加7.5%至59兆日元,在10年內增至約2.5倍。美國是72兆日元,居世界首位,但中國正在迎頭趕上。研究人員,中國為228萬人(2020年),多於第2美國的159萬人(2019年)、第3日本的69萬人(2021年)。
回應
中國甚麼也沒説,標準由你定?
哈哈大笑,日專家報導和有無諾貝爾奬,根本擋不住中國前行的步調!
阿楨
清大輸亞大?全球大學排名的局限 2022/10/19 中國時報 廖元豪
最近,「泰晤士高等教育」公佈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結果讓許多台灣人既傷心又驚訝:台灣排名最前面的「自然」是眾望所歸的台大。但台大的世界排名一下子從113名滑落至187,這是因為台大的學術、教育水準真的一年內掉了這麼多嗎?與國人所知的「排序」有很大差異。尤其一向被認為是「頂尖大學」的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成功大學等校,都被私立亞洲大學超越。台灣前4名分別為台灣大學、中國醫藥大學、臺北醫學大學、亞洲大學;輔仁大學排名全台第12,遠遠超出眾多國立大學。這些結果是不是很奇特?
其實「排名」是一種參考,也是某種遊戲,而不是「普世價值」。什麼叫做「好」大學?「優良」大學?全球這麼多國家,這麼多大學,種類特色以及目標如此多樣,能夠用一把尺普遍衡量嗎?「排名」之目的是什麼?是要幫助各國擬訂適當且符合國家需要的教育政策?還是要讓已經具有聲望的大學更容易募款?或是要提供學生選擇學校有清楚的指標?甚至是創造一個「評比排名產業」來獲利?不同的評比排名,會採取不同的標準,而得出差異很大的結論。我們該做的,是瞭解自己的目標,然後看看那個「排行」與我們的目標相關之處,藉此檢討、學習。而不是看「世界排名」、「全球評比」這類字樣就興奮得要去蹭。
這類全球排名,本質上就有一些學術圈都知道的局限,甚至可說是偏見。凡是以人文社會學科為主的大學,通常在這種排名遊戲中比較吃虧。更根本的問題,是「學術聲望」或「學術影響」其實不只是來自學術本身,更源自學術機構所屬的國家之國力。
留日留德的新進教授可能被迫要開設「全英語教學」的課程,社會科學的學者只想撰寫英文論文去投稿。學術的在地性、批判性,大幅被「蹭國際」取代。偏偏教育部與學界本該最有冷靜思考與看穿排名假像的能力,卻還一直以大學「排名前進」為目標,用各種補助指標去促使大學教授們做虛工。(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回應
妳/你還在看那個英國鬼扯唬爛瞎掰放屁的大學排名喔?「英國研究」,笑笑即可。
活在這個群體世界. 自古以來不管妳樂不樂意. 自然總有比較存在. 好壞. 強弱. 美醜. 大小. 窮富...相互競比. 比東比西. 甚至死後還逃不過比較的標籤. 貼來貼去!
阿楨
美國高考成績跌至30年來最低,42%的考生掛了全科 2022-10-14 觀察者網
今年美國高中畢業生在ACT大學入學考試(與SAT同為美國高考)中創下30多年來最低成績,其中有42%的考生在所有考試科目中都沒有及格。
回應
美國90%都是缺知識少文化的人!快樂教育的後果!
他們成績變差了,但是他們擁有了自由!
美國的快樂教育,是從體制上毀人。
考得好有什麼用,你黑嗎,你gay嗎,你跨嗎,你lgbt嗎?有這些才管用!
日韓這種都是典型的勤學苦練亞洲發達國家,然而那麼努力人均還差歐美一大截,日本工人世界出名的認真努力的工匠精神,結果呢,收入倒回30年去了,人家都不想努力了 只想在家裡躺著。
你說日本製造可以吧,是可以,但是可惜精力沒用對地方
【本文來自《老朽去過日本,人家一線工人的認真工作的確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評論區】
以前的日系製造還是可以的,但是工匠精神在很多領域就是令人不齒的一種自大傲慢。索尼的pspgo,製造精良,卻大大落後於同時代的ipad2,可以說做出來精緻的廢品
回應
有一說一,這個跟工匠沒啥關係,應該是跟公司的決策有關係
你怕是對工匠精神理解有點狹隘了。沒有決策上的支持,工匠從而養成?
學習是消化前人的最強智慧和成果。快樂教育只適合啟蒙階段。
【本文來自《真正的快樂教育,不是玩,而是在玩中學,學中玩!》評論區】
學習從來不是個輕鬆愉快的事,極少有人能在學習中得到快樂,或者說,在高密度學習中不可能有快樂可言。
回應
你理解“大多數人”是什麼意思就行了。
阿楨
科舉在唐宋確實是一個好制度,但到了明清明顯已經不夠用了
【本文來自《中國人要是老早就反封建,至於封建社會長達1300多年?》評論區】
中國的科舉固然害人不少,卻是世界至今最“民主”的選賢制度!拿封建、獨裁、民主幾個由後來人發明的詞來定義豐富多彩的人類社會,無異於盲人摸象!
科舉在唐宋確實是一個好制度,但到了明清明顯已經不夠用了,當然放在歐洲依然是好制度,現代公務員選拔制度,都是脫胎於科舉制度。
南宋或晚明的資本主義萌芽,但是都被戰爭打斷了,晚晴資本主義又要發展了,結果還沒起來,帝國主義就進來了。
回應
唐代科舉制度缺陷不少,文壇裡基本上誰出名誰就會中式,直到宋代中期把學子的名字遮蓋了,主考官不預知試題,批改試卷的官員和考官都是集中封閉的,這些措施才完善了科舉制度
我不這麼認為,明清不行了,不是因為考試內容有問題,而是皇權太過強大,文官集團毫無牽制力。
科舉一直是個好制度,問題出在考試內容上。
阿楨
漢語英語哪個使用更方便?2020-10-13
首先,漢字和英文從字形結構上講,漢字屬於二維碼,英文屬於條碼。二維碼天生就比條碼蘊含更多的資訊,例子很簡單,聯合國同一決議五大語種中漢語版決議列印頁數最少。
第二,英語有複雜的語法,時態,詞性轉換,單複數,而漢語通通沒有,言為心聲怎麼想怎麼說。這種學習難度的增加是否帶來英語對於漢語特別的好處和優勢?很遺憾,答案是否定的。這是因為成熟而完善的語言,都能夠準確清晰的表達其要表達的含義,不存在某種語言在交流傳播中明顯更精確更精准現象。至於網上很多文章指出歧義和準確性的問題,主要是使用者自身語言文字能力不足造成的,而不是語言本身的問題。例子還是聯合國決議,聯合國同一個決議不會出現不同文字版的決議內容不同的情況,各種語言都能精確精准表達同一個決議內容,不會存在差別和歧義。
第三,漢字數量統計總共約9萬多,而英文單詞數量超過100萬。因為漢字發音為單音,而英語單詞發音絕大多數是多音,結果就是新詞彙漢語以組詞為主,英語以創造新單詞為主。
舉一個簡單例子:豬pig,肉meat,漢語很簡單豬+肉組詞為豬肉;英語沒有選擇簡單組詞pig+meat為pig meat而是創造了一個新詞pork。因為豬肉是日常使用的常用詞,而pig meat要發四個音,非常不便於日常的語言交流,太囉嗦了,為了提高語言的交流效率,英國人不得不創造一個隻發兩個音的pork來代替pig meat。
pig cattle sheep pork beef mutton 豬,牛,羊,豬肉,牛肉,羊肉,這就增加了英語學習記憶的難度,實際日常生活中文常用漢字3000個就可以覆蓋日常使用漢字的99%,而英語要做到這樣程度據說要2萬到3萬詞彙量。中國學生在小學就基本學完常用漢字,而英國學生甚至到大學還在學習單詞。
第四,英語屬性拼音文字,在掌握拼讀規律後,一個陌生的單詞不知其含義也可以進行拼讀,而很多漢字看字面是看不出讀音的。
另外個人認為在書寫方面,英文可以進行拼寫以及條碼的原因,應該比漢字更方便更簡單。在這兩點英語比漢語有優勢。
綜上所述,漢語英語在使用中各有優勢,但漢語優勢更多,使用更方便。
回應
雖然漢字不是表音文字,但漢字通過形聲字(占了多數)讓你也可以直接拼讀。
現在是電腦時代,書寫變成打字了。漢語與英語誰打字更快。
阿楨
雙十國慶青春無敵的橘高校,反思台灣功利主義至上的教育 2022-10-11 聯合報 林宜蘭
今年雙十國慶邀請到有著「橘色惡魔」之稱的日本京都橘高校吹奏部來台演出,以他們活力四射的演出形式,驚豔台灣,但也使得網路上許多網友開始比較一同演出的北一女中與台中曉明女中。
撇開團隊形式不同無法比較之外,即使在所有條件都一樣的狀態下,編制、人數、表演形式等,日本中學生也可以完勝北一女。如此說或許可能誇大點,但我認為這應該是事實。日本管樂實力非常強,第一是發展歷史悠久,從明治維新開始就帶入的西方管樂合奏,以振奮軍隊為目的,多少人才汲取西方精華歸國,累積、貫徹後逐漸推廣至民間,唯有時間別無他法。加上日本獨特民族性,職人精神的展現,造就了日本管樂對基礎功的重視。在每個拍點、動作與音色都會控制到整齊劃一,訓練扎實,精確又科學。硬要說這有什麼缺點,整體而言就是少了一點靈魂(至於台灣的風格不是有靈魂,應稱隨性。)
回應
笑死,講的好像全日本都是橘高校,完全忘了日本更多被雙親逼到精神異常,最後殺弒父母的案例…
日本就沒功利升學主義嗎?更嚴重好不好!京都橘高校有大學部, 在日本排200名左右的大學,就不是個走文理升學為主的學校。
因為一場國慶表演,把日本教育上台到神殿之上,真的是日本人!完全日本DNA!
作者應該沒在教育現場當過老師,1.我的職場中,早已沒見過和音樂、美術、家政借課的事。2.台灣的高中社團青春無敵,各校都精彩萬分。3.所謂不鼓勵社團,大多指的是投入社團後荒廢學業,身為教師,當你看見學生因為社團練習疲累,整堂課幾乎都趴著睡,就會感到心疼。4.許多國家的學校社團與球隊仍會要求成績,因為學習是一種生活態度。5.認真讀書不等於就是升學主義。6.我個人以為,校園中,興趣、娛樂與學習三者不要偏廢。這次橘高校的同學們在演出完立刻返回日本考期中考,媒體也捕捉到他們在台灣也是拿著書本埋頭苦念的畫面,這也是他們精采表演以外,另一個感動人心的時刻。
阿楨
我的體驗是,鼓勵式教育,失敗的概率超過80% 2022-10-10
我有孩子。我的體驗是,鼓勵式教育,失敗的概率超過80%。為啥?因為鼓勵式教育,需要口才和情商,缺一不可。你得學會把握時機,選用恰當的語氣,合適的措辭,得體的口吻,還要一言誅心,正好說在點子上,基本上,至少是處級領導的口才,才會有用。你有這種才能嗎?我的感覺,越鼓勵,孩子越自滿,越沒有危機感,能學好才怪。所以,鼓勵式教育,是一句“真實的謊言”。總的來說,鞭策和激勵,結合著懲罰,立竿見影,效果明顯。不愛念書的孩子,除了此法,其他方式毫無用處。
回應
鼓勵還是批評得看孩子的情況的。還行的水準獎懲分明才有效。一塌糊塗同時士氣崩潰,那只能鼓勵了,說壞話只會更差。如果表現很好那最好閉嘴,不做干涉。
小孩為什麼不想學習只想打遊戲?因為現實裡都是挫折 2022-10-10
孩子不想學習,只想打遊戲,怎麼辦?不打、不罵、講道理?他也不聽,就覺得天天打遊戲翹課挺舒服。
小孩為什麼不想學習只想打遊戲?因為小孩想逃避現實,現實的世界裡學習考試沒有成就感,都是挫折,只能在遊戲裡面找了。如果孩子實在不是讀書考試的料,可以培養其他興趣,體育,音樂等等,多耐心尋找,家長還是要付出巨大的耐心和關愛的。
還有一種是孩子學習不錯也聰明但他發現遊戲裡面的樂趣遠大於學習的成就感,這屬於自律性差的,可以和孩子協商控制好遊戲時間,還是要家長花足夠的時間精力來管理孩子。
回應
我打遊戲充滿了挫折,老是死,幾乎沒有樂趣。
其實打遊戲最不“挫折”的地方是可以無限重啟,而每次重啟又給人帶來“希望”,然後就沉淪於這種“希望”之中——本質跟吸毒沒有區別。
遊戲確實比現實更容易有滿足感,也有成癮性,完全指望說服教育讓孩子不打遊戲是很難的。
阿楨
退不了、進不來 中小學「老」老師惡化 2022-09-27 聯合報
中小學教師年齡結構持續「老化」,四十歲以下教師占比已剩不到三成,「新陳代謝」緩慢。教團分析,少子化讓專任職缺大幅減少,年金改革則進一步讓教師退休意願降低,甚至被迫延退,導致年輕老師更進不來,教育部應正視並提出解方,否則將成台灣國教重大危機。
根據教育部統計,近十年中小學教師年齡結構出現劇烈翻轉,一百學年時(含長期代理教師)有約一半老師年齡在四十歲以下,但最新一一一學年,四十歲以下教師比率已剩不到三成;五十歲以上教師十年來占比則從一成上升到近三成,全國六十歲以上的國小教師超過千人。
以往教師年滿五十歲、年資達廿五年即可退休,但年改後,教師必須「年資+年齡」達一定基數才能退休,以今年來說,加總要八十才能退,明年還會增加到八十一,一直要到一一六年變成八十五為止,也就是所謂「八五制」;有些教師即使目前達到退休基數,但因退休金變少,退休意願也降低。
國教危機 解方在哪 2022-09-27 聯合報
師資培育開放後,非師範學院出身的大學生也能擁有成為教師的入場券,但師培制度實施廿多年,教育現場受少子化影響,已不再需要這麼多教師,正式教師缺愈來愈少,不僅流浪老師多,連既有教師也要擔心自己成了「超額教師」被頻繁調動。
儘管教團長年疾呼降低師生比,既保障教師工作權,學生也能擁有更精緻的教學品質。無奈政府調降師生比的魄力,遠不及生源雪崩式減少的速度。
年改更讓中小學教師新陳代謝更加「怠速」。過去大部分中小學教師,多在五十五歲前就辦理退休,但年改後,大部分老師的教學年資與退休年齡加總還不到基準,想退休也退不了。而年輕教師只能蟄伏於一年一聘的代理教師與教師甄試中不斷輪迴。
多個教團早在年改期間就預言,年改將造成教師延退、人力老化,影響教學品質,教育部當時雖曾喊話支持年改,但也承諾會研議校園師資結構改變後的職務運用,讓每位教師不論年齡都能為教育做更好的貢獻。但年改四年過去,仍不見政府對教師年齡結構問題提出具體因應作為。
無奈早就可預見的教學人力結構性問題,多年來卻未見教育部有實質解決,甚至昨天連回應相關議題都省了,教育部消極以對的態度恐更是國教危機。
阿楨
華爾街日報:越來越多華人學者放棄美國終身教職,回到中國 2022-09-24
9月23日發佈的報告《捲入交鋒:華裔科學家的恐懼》,通過對比學術期刊上作者通訊位址的變化,2021年有超過1400名在美國接受培訓的華人科學家放棄了在美國學術單位或企業的工作,轉而回到中國,比前一年增加22%。
特朗普時期啟動的“中國行動計畫”已經公開調查了大約150名學界科學家,並對其中逾20人提出了刑事指控。
與此同時,中國對於留學人員的吸引力越來越大,從2012至2022年已超80%破百萬,提高12%。
相關新聞
美國司法部取消中國計畫 華人教授仍被調查 2022-09-12
“海歸”光環褪色 中國留學生人數增長明顯放緩:自2018年中美關係惡化,以及2019年冠病疫情暴發以來,海歸光環褪色,中國留學生人數近年增長明顯放緩,從2019/2020學年的47萬人降至2020/2021年的37萬人,2021新學年同比減少18%。
阿楨
日媒:胸懷大志的日本科學家趕赴中國
日本《朝日新聞》美國歐亞網 2022-09-01為何日本科學家接連前往中國、胸懷大志與對日本的危機感 最近,前往中國大學任教的日本科學家逐漸增加。《朝日新聞》採訪了7年前從東京大學前往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服部素之先生。服部教授說:“中國大學學習美國高校的運營模式,重視年輕人的自主性,在中國能比在日本更早進行科研,評選上教授的時間也更短。雖說年收入與在日本相差無幾,但校方給予的科研經費豐厚。”他說,目前他所在的研究室有7至8名研究生,“在中國想讀博的學生很多,競爭很激烈。跟日本不同,中國企業在招聘時看重學歷。”
隨著中國經濟增長,大學入學人數20年增長10倍左右,對大學教師的需求隨之增加。服部教授說:“我所屬的生命科學學院,這10年來教授人數翻番。日本研究人員來華的一大理由是有編制。據我所知有十多位日本學者都因為這個理由。據說此種現象在理論物理、天文、生命科學等基礎領域突出。”數次獲諾貝爾獎提名的日本著名科學家藤島昭及其科研團隊去年加盟上海理工大學。儘管日本國內紛紛表示惋惜,但尋求更好的研究環境才是最佳選擇。
根據日本的《科學技術指標2022》,從2018至2020年的平均值看,中國的論文數量和受關注度排名前10%、受關注度排名前1%的論文數量超過美國躍居首位。而日本分別排名第5、第12、第10,排名持續下跌。在研發費用總額方面,中國是日本的3倍。即使在中美對立的背景下,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的外國人中仍是中國人最多,是日本人的50倍。
雖然在論文等方面中日差距顯著,但日本社會仍看輕中國科技水準,仍存在許多針對中國的毫無根據的誹謗中傷。但與此同時,日本國內也擔憂人才向中國流出。服部教授說,中國為招攬學術人才而實施的海外計畫,此前遭到日本抨擊,“而我來到中國後也享受到相關政策的福利。”近年中國還加大對各地區大學的扶持力度。在世界大學排行榜中,不僅北大、清華等頂尖中國高校排名上升,上榜的中國高校也在增加。(作者吉岡桂子,嚴格譯)
阿楨
美媒:魯班工坊,把中國技術帶到中亞
美國歐亞網 2022-09-01中國將職業培訓中心擴展到中亞 今夏,在塔吉克斯坦技術大學的體育館內,中國工人在安裝最新的管道、供暖和通風設備等。不過,來自中國山東省某公司的工人來這裡並非是為運動員改善條件。他們正將該空間改造為中國在中亞設立的首個魯班工坊,未來幾代的塔吉克斯坦學生將在這裡接觸到最新的通風和綠色能源技術。
魯班工坊是中國軟實力的更新發展,著眼職業培訓領域,從而幫助遍佈全球的“一帶一路”專案配備人員。2016年以來,中國已在19個國家開設20個魯班工坊,大多數位於全球南方,也已在幾個歐洲國家落地。
對中亞東道國來說,該項目是受歡迎的創造就業的機會。就在這些中國工人在杜桑貝(塔吉克斯坦首都——編者注)安裝設備之際,5000英里外的南非德班理工大學內,講師蘇萊曼•派特爾正擴大該校的魯班工坊,成立於2019年的工坊為學生提供物聯網碩士學位。德班理工大學的負責人表示,魯班工坊的獨特之處在於中國提供設備,而西方國家專注於提供資金。他說在開辦魯班工坊前“我們沒有3D列印設施”。
首個魯班工坊6年前在泰國掛牌成立。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和當地學院合作聚焦自動化和機器人,之後擴展到服務于高鐵專案的技術。魯班工坊可被視為“一帶一路”的第二階段。進軍海外的中企意識到沒有足夠的當地技術人員來運營相關項目。於是,北京鼓勵中國的技術院校建立外國合作夥伴關係。有學者表示,中國企業走到哪裡職業教育就辦到哪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就到哪裡。
開辦工坊要比建大學更實用。對於“僅會說一點中文且無特殊技能”的當地工人來說,很難被中資企業聘用。可一旦他們掌握技能,就將有利於就業。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有助於外界瞭解中國。對於南非德班理工大學的講師奧盧格巴拉來說,魯班工坊是福音。他的學生除了為中企工作,一些還去了亞馬遜和微軟。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員德克•範德克裡預計,西方決策者將把該專案視為北京正改變全球重心的另一種方式,但塔吉克斯坦等許多國家“不會在意(西方)批評。他們需要有利於本國經濟的技術工人。坦率地講,富裕西方國家並沒提供多少支援”。這點在南非顯而易見,奧盧格巴拉知道他們在未來的大國對抗中可能被要求選邊站,“倘若美國與中國爆發(衝突),你覺得我會支持美國嗎?”(作者Jiahui Huang,崔曉冬譯)
阿楨
政府不給力,名師兼職補習班成公開祕密,為何很少抓到?
違法開班兼課/打著名校光環 教師補習兩頭賺 2022-09-04 聯合報
台中一中教師違法在外補習,其中化名「劉○」的劉姓化學教師,也曾是台中一中科學班老師。本報掌握,劉師除自己開家教班,也在合法補習班授課,該補習班今年貼出榜單,有廿一人錄取台中一中科學班,占總錄取學生數七成,引發家長質疑。
台中一中澄清,劉師近三年來都非科學班任教教師,也未涉及科學班入學命題。台中市教育局表示,已請台中一中研議科學班命題方式,以國中教材為範圍,邀集其他設有科學班學校教師聯合命題,以求公平多元。
「補劉○老師的課,考上科學班就沒問題。」有家長透露,劉姓教師在南屯區大墩路一家補習班開課,業者會向上門洽詢的家長、學生推銷這名「王牌教師」。因科學班高三會到大學先修,加上新課綱重視在校學習歷程,聽到該師扛著一中招牌,對於想讀科學班的學生或家長,有很大誘因。
有高中校長表示,補教業會針對升學需求開班,想考科學班的人屬於少數菁英,專攻這方向的補習班也少,考取率自然也高。且補教業要開專攻科學班的課,一定得找到相關師資,才能說服家長、學生。不過,該校長坦言,教師頂著一中招牌去補習班開課,如果太光明正大,難免會被人眼紅檢舉,有時家長不滿意成績也會投訴,「已經違法在先,自然引來爭議」。
教育界表示,教師去補習班開課違法,多轉為私下開家教班,很難證明是兼職,成為灰色空間;通常老師私下指導幾名學生,業界多半能接受,若涉及公開招生,或家教班學生數過多,就會踩到紅線。
台中市家長會長協會理事長余海倫說,教師在外兼職補習,校長、主任或同事常心照不宣,但教師應負起身教、言教,不該睜一眼、閉一眼。
阿楨
一邊不想發一邊不想去 美核發陸生留學簽證數量較疫情前腰斬 2022/08/12 中時
張留學生簽證,相較於新冠疫情前的6.4萬張減少了一半以上。據美媒指出,2020-2021學年,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總數出現了20年來首次下滑的現象,這也是觀察中美關係變化的重要指標。
香港《經濟日報》引述美國國務院公佈的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美國一共向中國留學生簽發了3.1萬張F-1學生簽證。這一數字較2019年同期的6.4萬張減少了一半以上。這意味著,在美國新入學的中國留學生或減少半數以上;2020-21學年,在美的中國留學生總數出現了過去20年來的首次下滑。
美媒《華爾街日報》對此報導稱,實際上在疫情之前,中國學生就開始在考慮把其他國家當作留學的優先選項,因為他們擔心在美國不受歡迎,或其他國家可能提供更好的條件;而疫情發生之後的旅行禁令、美國報告的新冠高死亡率等因素進一步加速了這一趨勢。
報導還提到2020年川普政府時期的一項命令,即禁止有軍方背景的學生入境美國,這項命令甚至導致一些沒有軍方背景的學生申請美國高校遭到拒絕,但是到拜登擔任總統後並沒有取消這一命令。有中國學生擔心,他們如果到了美國,可能成為美國政府針對的目標。
報導分析說,疫情發生之前,中國留學生是美國高校重要的資金來源,現在中國留學生的數量大幅下降,很多美國高校可能面臨經濟上的窘境。
獲發美國F-1簽證的學生一般是新入學的赴美留學生,F-1簽證的簽發對象為參加美國學術項目(Academic Program)的外國學生,包括小學生、中學生和高校生。
相關新聞
美硬實力危機 最新研究:2025陸理工科博士將為美2倍
大學分發缺額暴增 只是雪崩開始:受到考招制度改變和少子化衝擊影響,台灣2022年大學分發,有51所學校,出現1.4萬多個招生缺額,比去年大增5倍,也創下新高!公立大學部分,缺額最多的前三名學校,分別是嘉義大學、東華大學和屏東大學。另外,清華大學也有兩個幼教系缺額。私立大學部分,文化大學缺額2378個,也是全台缺額人數最高的學校,校方表示,未來招生人數 會做瘦身,也會以國際生來填補缺額!
阿楨
“馬菲博士”就是“水博”?走出學歷鄙視怪圈 2022-07-27中國青年報
近日,湖南邵陽學院斥資1900多萬元引進23名菲律賓博士一事引發熱議。國內的高校教師去馬來西亞、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的“注水大學”轉一圈,再以“海歸人才”的名義被原校引進,類似操作並非個例。但是,去東南亞讀博就一定是“水博”嗎?
比起去歐美國家留學,不管是從資金、語言要求還是地理位置上來說,去東南亞讀博的成本都相對更低,被視作是提升學歷的“權宜之計”。因此,有學歷要求的高校教師、學歷一般的高校畢業生、想提升簡歷的職場人,是前往東南亞地區讀博的主力。一條產業鏈也應運而生,從留學諮詢仲介、語言考試甚至到論文發表都有了比較成熟的運作模式。
但是,我們也不能一概而論。有人想提升學歷,但也有人想潛心鑽研學術,受家庭、資金和語言能力等限制而選擇東南亞地區的學校。更何況,“馬菲博士”專案也絕不是“水博”的代名詞。來西亞排名前五位的公立大學,博士並不是那麼容易畢業,需要在全英文的環境下學習,也需要發表一篇S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收錄文章或者是兩篇Scopus(全世界最大摘要和引文資料庫)收錄文章。
回應
SSCI根本不能作為博士水準的評判標準。內行人都知道,多花點錢發篇SSCI一點都不難。
“馬菲博士”不一定是“水博”,不過湖南邵陽學院的一定是水博,這是學校有組織的出錢去訂購的啊。
鉅資“批發”東南亞博士,四線城市高校走不出的怪圈? 2022-07-25 教育觀察員常松
7月24日晚,湖南省教育廳,認為邵陽學院沒有結合學院發展實際科學制訂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在博士人才引進等方面存在不當做法。省教育廳已責成邵陽學院糾正不當做法。邵陽學院黨委書記彭希林被免職。
邵陽學院作為一個四線城市二本高校的縮影,肩負著當地高等教育發展大業,但其人才吸引力有限,在國內博士越來越嚴格的情況下,“投資小、見效快”的亞當森大學們,就必然成為“理想之選”。
此事給正在飛速發展的中國高校敲響了三聲警鐘:警惕教師為了“帽子”搞學歷注水;警惕學校搞突擊式沖業績;警惕學歷提升背後的利益輸送。
回應
指責和批評是最簡單的,不需要思考,不要費力氣。但是你要提出一個解決方案
方法就是,定位清楚,你是什麼水準的學校就做什麼事情,不要,中專變大專,大專升本,本科變大學,大學申碩,申博,所有人都往一條路上沖,所有大學都千篇一律,毫無特色。
阿楨
中國參與國際奧數史上最佳成績 6名選手全部滿分強勢奪冠 2022/07/17 中時
參加63屆國際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6名大陸選手以全部滿分的6金成績奪下團體冠軍,這是中國代表隊第23次取得團體冠軍,同時也創下中國參賽史上最佳成績。這項榮譽在16日晚間的微博很快地就衝上熱搜排行第一。
數奧始於1959年,旨在激發青少年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提供相互交流和學習的機會。從1985年起,中國科協每年組織中國優秀中學生參賽,共累計選派218人參加競賽,獲得金牌174枚、銀牌36枚和銅牌6枚,23次取得團體總分第一名的優異成績。
奧數熱--維基百科
奧數熱,是對21世紀初中國大陸學生、家長和教師大規模參與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及其他類似競賽有關培訓這一群體性事件的代稱。這一事件前後持續長達二十餘年,而其是否完結、何時開始及有無必要至今尚有較大爭議。
2019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中國代表隊無一人獲得金牌,「舉國奧數體制」失效了嗎?
今年的比賽結果公布後在網上引起爭議,不少網友把中國隊在RMM上的失利,和之前教育部取消奧賽和升學掛鈎聯繫到一起。2001年,教育部發布奧數禁令,規定「奧賽」成績不得與招生掛鈎;2010年,北京、廣東、河北、浙江、江蘇等地也陸續禁止舉辦奧數班、叫停「奧賽」。 2015年起,各地逐步取消奧數高考加分;2016年初,北京市教委要求公辦學校「不得將各種競賽成績、奧數考試成績、獎勵、證書等作為學生入學的依據」。2018年,中共教育部、民政部等四部門,通知嚴禁校外培訓機構組織中小學生等級考試及競賽,並嚴禁超綱教超前學等「應試」培訓行為。
一些和培訓多有掛鈎的競賽已被叫停:32年來共4000多萬學生參賽的「華杯賽」決賽被暫停、華羅庚金盃少年數學邀請賽被暫緩、「學而思杯」不再舉辦,甚至連長期參與培訓的家長微信群,為了防止被查,都連夜改了微信群名,刪掉「數學」、「牛娃」等敏感詞彙。
然而,五大學科奧賽獎項和科技創新競賽獎項依舊是高校自主招生最關鍵的指標,北大、清華還幾乎同時發出了「奧賽生召集令」。家長們對於官方「一刀切」的「減負」行動也並不領情。
阿楨
未成年人保護法施行一年了,校園霸淩者們還囂張嗎? 2022-07-05
前幾天,連續兩起校園暴力事件登上熱搜。6月25日,網上流傳一段“漢濱區大河中學學生被扇耳光”視頻。同一天,上海市閔行區教育局在官方微博回應“童星邵一卜疑遭校園欺淩跳樓”一事。
提到校園暴力,大家都不陌生,80後、90後的童年更是我國校園暴力最猖獗的時代,近年來,多起校園暴力事件憑藉其手段之殘忍,後果之嚴重引起廣泛關注,在互聯網上大範圍傳播,刷新了很多人對校園暴力的認識。
校園暴力古今中外都是頑疾,至今都沒可以值得借鑒的治理經驗,比如日本成立了很多幫助受欺負孩子的民間機構團體;政府專門成立了檢查小組,監督教育那些無視甚至縱容校園欺淩的教師,文部科學省還制定了防止校園暴力問題的指導方針;還開通了24小時對話熱線。效果怎麼樣呢?僅在2017年日本全國發生的校園欺淩事件超過54萬件,比我國要嚴重得多。
德國採取預防性的措施,學校霸淩也是一個嚴峻問題,特別是在5-8年級,20%-25%的學生遭到過霸淩。
美國有各類預防欺淩、研究欺淩的機構和計畫,早在2000到2002年,加州等15州就通過了禁止校園欺淩的法案。至於效果嘛,只看美國的校園暴力有多嚴重,還時不時有青少年槍支暴力犯罪,其規模和烈度,堪稱獨步天下。
這麼,中國,能成功嗎?
回應
現在的14歲比40歲的人還懂鑽法律漏洞。訓誡有毛用。
2018年,女兒深圳公立小學,搞了快樂教育,成績讓學校心都涼了 2022-07-05
我們前幾年某些人大聲嚷嚷的快樂教育,減負,就是走的美國公立教育方向,只是程度還沒到那樣而已。最近揭露出來的毒教材問題,本質就是全面向美國學習。希望能早點撥亂反正!
18年,我女兒在深圳一所新開的公立學校讀3年級,學校試著搞了一下快樂教育,語文學到13課了生字只寫到第9課,期末全班語文成績平均60多分,學校慌了,解聘了那批老師,換了一批嚴格的,也開始搞留堂,新的老師批改作業非常認真,標點符號,拼音注音,一些字的細小錯誤都被發現,4年級就好了。
回應
只有好的結果才能讓人快樂,過程永遠是痛苦的,只能苦中作樂。所謂快樂學習就是不學習,快樂教育就是不教育。
西方快樂教育都破產了。快樂教育帶來的分數和學習水準的貧富差距。美國精英都花大價錢送孩子去私立學校,學習壓力不比國內的高中生小。
阿楨
移植了豬腦細胞,人會變蠢嗎? 2022-03-25 新浪科技
移植豬器官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了,畢竟豬的器官大小、運作方式和人的相近,加上豬比較容易得到。
生物技術公司LCT,正致力於開發用豬腦細胞治療帕金森病。
2013年,科學家把小豬的腦細胞(脈絡叢)移植到了恒河猴的腦子裡,這些猴子都有帕金森病。
2017年,科學家用同樣的方式將120個帶有豬腦細胞的膠囊植入了病人腦部。一共有18個病程至少5年的老年人參與了實驗。植入手術18個月後,根據受試者的主觀感受,帕金森的各項症狀得到改善。最重要的是,沒有發現患者變蠢。
LCT目前共進行了兩輪臨床試驗,第三輪正在準備中,所以想要知道豬腦細胞移植到人腦的療效究竟如何,能不能上市,還得過一陣才能知道。
2020年,科學家給美國加州一隻患有癲癇症的海獅做了手術,在它受損的海馬體處植入了豬腦細胞。經過一年多的觀察,這只海獅的癲癇症不再發作了,食欲和體重也恢復了正常。
至於這項移植豬腦細胞的技術什麼時候用到人身上,科學家說至少還需要幾年時間。
看來啊,未來說某個人是“豬腦子”還真不是罵人了。
相關新聞
中國農大田間試驗,敲除KRN2基因後,玉米和水稻產量增加10%和8%。2022-03-25 新浪科技
阿楨
揭開塵封“成長史” 迄今最清晰銀河系形成演化圖繪成 2022-03-25 科技日報
3月24日,《自然》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佈了一項銀河系研究的重要進展。基於中科院國家天文臺運行的郭守敬望遠鏡(LAMOST)和歐洲航天局蓋亞太空望遠鏡(Gaia)的巡天觀測資料,研究人員獲取了迄今最為精確的大樣本恒星年齡資訊,從130億年前到80億年前的早期階段和80億年前至今的晚期階段。早期階段形成了銀河系的厚盤和銀暈,晚期階段形成了銀河系薄盤。
厚盤的形成從130億年前一直持續到80億年前,共約50億年,其間金屬元素含量增加了30倍。雖然這個週期持續了50億年,但是我們發現,大多數厚盤恒星卻形成於約110億年前的一次集中爆發。
大約110億年前,百手巨人恩塞拉都斯(GSE)矮星系曾與青少年時期的銀河系發生過碰撞。“這比前人認為的早了10億年。這兩個時間高度吻合,絕非偶然,矮星系GSE撞擊事件對厚盤的恒星形成活動影響顯著。形成厚盤恒星的氣體大約在80億年前耗盡,厚盤形成停止。差不多與此同時,新的氣體開始從銀河系周圍聚集到一個更薄的盤上,銀河系薄盤逐漸長成今天像夾心餅一樣向兩端不斷變大、變胖的樣子,薄盤形成過程一直持續至今。
阿楨
在中美科技競爭中,中國理工博士“產量”大的意義何在?2022-03-10觀察者網
美國喬治城大學研究報告,2000年美國大學在STEM領域授予博士學位的數目是中國大學的兩倍,但到了2007年,中國的理工博士人數超過了美國。預計到2025年時中國每年的理工科博士畢業生要比美國多將近一倍;扣除國際學生,實際上,中國與美國的比例更接近三比一。
肯定會有人急著指出:中國理工博士的品質不行,數量不等於品質。這有三個誤區:
1、美國理工博士的品質也是參差不齊的;
2、理工博士的數量與其說代表研發產出,不如說代表研發投資;
3、在大部分應用研發中,人力優勢是有用的。
當然,假定中國的理工博士為美國的2倍,而美國理工博士的品質是中國的4倍。投入到理論研究的時候,服從線性律,中美同行攻克難關的數量相當。投入到應用研究的時候,服從平方律,400名中國理工博士和200名美國同行可以達到相同的難關攻克率。
然而實際上,中國理工博士的數量真是兩倍於美國,但美國理工博士的品質卻不是四倍於中國,兩倍都是“料敵從寬”了。
回應
美國相信天才,中國相信團隊。天才不常有,但團隊能數量引發質變
不是要團隊就不要天才個人了,兩者是並行不悖的。
你們理科生沒學過經濟學,我來告訴你:大規模提高供給,可以壓低價格,從而讓下游節約成本。
相關新聞
2021中國自然科學論文全球第一數量超美國
2020年國際論文被引次數,中國在這四個領域(材料、化學、電腦、工程)排名世界第一,在農業、生物、環境等10個領域第2。
2020年中國國際專利申請全球第一首超美國,華為連續3年成申請最多企業
中國6G專利申請量占比40.3% 全球第一
阿楨
以色列學者:美國執迷於錯誤的對華認知 2022-01-21 中國日報
以色列前外長阿米2022-01-18說,美不應像對待前蘇聯試圖“打敗”中國,美國霸權時代已經結束。
隨著美從阿富汗匆忙混亂撤軍,美國民主“十字軍”不光彩結局。
另外,拜登鼓吹民主峰會也暴露了意識形態的局限性。事實上,美民主已被兩極分化、功能癱瘓和民眾不滿所困擾。美是全球新冠肺炎致死人數之冠,所謂山巔之城已失光彩。
美正遭吉朋《羅馬帝國衰亡史》的“過度偉大的自然和不可避免的影響”。修昔底德所說,雅典的崛起,以及斯巴達的恐懼,使得伯羅奔尼薩斯戰爭不可避免。艾利森教授《注定一戰?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也指出,在過去500年裡,類似情況有16起,其中12個戰爭。
相關新聞
中以領導人互慶建交30週年 中2021年超美成以最大進口國
德新社:中成為阿拉伯世界新夥伴
美日擬建新框架(中國版巴統COCOM出口共黨國家管制統籌委員會1950-1994年)管制對華高技術出口。
習近平重組大陸半導體產業,想在三年內拿下十至二十幾奈米晶片70%的自主生產能力 (另參【圖博館】島中對)
美國司法部灰頭土臉,放棄起訴中研院士陳剛(美「中國行動計劃」3年多來共起訴約20人)
美媒:美排名第一的公立中學在招生中歧視亞裔
哈佛歧視亞裔生案最高法院採拖延術 (2014年訴訟,最高法院2022-01-24受理)。
美媒:中在向拉美提供美獎學金超美。
《印度教徒報》印中+疫情2021年中印貿易1250億美元(印進口975億)對中依賴激增。
馬來西亞交通部長:中助馬東鐵施工
泰媒:泰國將通過中老鐵路將農產品運往中國
RCEP是中國和東盟共同進步的新基礎
CNN稱:最近,從俄烏、台海、伊核、到朝鮮問題,中俄這是趁拜登病,要拜登命 (回應:CNN:俺顛倒黑白的本領有沒有嚇到你們?)
俄新社:西方“聯俄抗中”是空想
保加利亞學者Krastev《歐洲的黃昏》:阿拉伯之春以來,美歐輸出民主造成大批難民湧向歐盟。讓許多歐美人懷疑,自由民主還是不是一個好東西。
不為刀俎、即為魚肉,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稱美對中應掌握主動權(回應:典型的強盜邏輯+做賊心虛。)
700/40歐洲議員僅5.7%聲援立陶宛對抗中國,歐洲議會根本沒在討論。(回應:道義放兩邊利義擺中間。)
CNN:美日海上大秀拳頭,中陸近40軍機逼近台灣,F-35南海降落碰撞航母。
歐亞評論研究結論:中非經濟交往(2001-2018中對非投資410億美元)比美非軍事接觸(2001-2012美向非投資563億而反恐高達9萬億)更有效。
阿楨
美國政府「中國行動計劃」大挫敗!司法部灰頭土臉,放棄起訴中研院士陳剛 2022-01-21
隨著美中貿易戰、科技戰與新冷戰漸次升溫,美國司法部特設「中國行動計劃」,全面加強調查中國在美國的經濟間諜犯罪活動。去年1月14日,麻省理工學院重量級華裔科學家、中研院院士陳剛因為「對能源部隱瞞自身與中國機構的關係、詐領270萬美元研究經費」遭聯邦調查局逮捕,隨後被麻州聯邦檢察官起訴,成為司法部計畫的指標案件。
然而20日,全案以「雷聲大、無雨點」畫下句點,司法部灰頭土臉宣布放棄起訴陳剛(Gang Chen),理由很簡單:缺乏證據。這也是「中國行動計畫」(Chinese Initiative)從2018年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啟動以來的最大挫敗。
其實陳剛案從一開始就頗受質疑,批評者認為「中國行動計劃」的檢察官求功心切,將單純的「申請經費揭露違規」與嚴重的間諜罪或智慧財產權罪行混為一談。連當初逮捕陳剛的前聯邦檢察官雷林(Andrew E. Lelling)後來都坦承司法部做得太過火,在學術界製造恐懼氣氛。
當時25位MIT的現任與前任教師發表聯合聲明指稱:「質疑陳剛對美國的忠誠實在惡劣,而且令我們想起歷史上幾個黑暗時期⋯⋯許多有華裔血統的MIT教師與學生,覺得自己被鎖定,深感恐懼,受到威嚇。」陳剛的女兒凱倫(Karen)為父親設立的GoFundMe網頁,3天就募得40萬美元,後來全部捐給幫助科學家的慈善機構。
「中國行動計劃」3年多來共起訴約20人,陳剛之外,第一個被「中國行動計劃」祭旗的田納西大學諾克斯維爾分校(University of Tennessee, Knoxville)教授、奈米技術專家胡安明,去年9月獲法院判決無罪。胡安明在調查期間被拘留了18個月,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全靠GoFundMe募款支付法律費用。
阿楨
電子書行業正蓬勃發展,並成為中國最大的智慧財產權市場
新加坡《海峽時報》2021-11-27, 2020年中國網路小說作者人數從2015年的893萬增至2130萬。中國網路小說行業的最大企業閱文集團通過IPO募集到鉅資。至8月,它已擁有2.327億月活躍讀者和940萬網路作家。
去年中國網路文學的市場收入250億元人民幣,讀者達4.6億,一些網路作家每月能掙到約合1萬多美元。
網路小說是中國智慧財產權市場中規模最大的行業,許多電子書已被改編為影視劇,至2020年中國網路文學共向海外輸出作品1萬餘部,其中既有實體圖書也有線上翻譯作品。
相關新聞
電商網站誕生二十多年之後,紙質書和實體書店仍未走向消亡,而是書店的2.0轉型:獨立向左,商業向右打造“咖啡+” 連鎖等新業態,線上線下新零售等複合模式。
留學生“哀歎”洋文憑不吃香了
香港《南華早報》2021-11-27,隨著海外高校的學歷逐漸喪失競爭優勢,尤其是申請本土企業或小企業的職位時,招聘者更熟悉985和211大學,就讀英國布裡斯托大學的吳文茜(音)說,國內外大學之間的差距正縮小,“一些國內企業甚至認為赴海外讀研究生的人是想逃避中國研究生考試,因為能力不足或不具備相關條件。”
法國諮詢企業Emerging和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開展的2020就業力排名調查顯示,過去10年來中國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在全球排名第五——與2010年相比提升6位。
1968至2019年共有650多萬中國人赴外留學,其中近90%學成後回國。除了海外學歷的競爭力在下降,一些學生還因得知其他人的不愉快留學經歷等原因而選擇留在國內求學。此外,西方一些大學把國際學生當成搖錢樹,卻並未提供同等價值的服務(和教學)。很多像陳和吳這樣的中國留學生說,在國內他們感到更舒服,這促使他們決心回國發展。
阿楨
雙減新政策,騰訊禁止12 歲以下兒童玩遊戲!
農村老師工資並不低,但很多因素影響農村老師留任
兒子的同學去雲南偏遠貧困地區支教一年:結束後他非常失望,覺得自己做了無用功
職業教育搞了幾十年了,水準還是這麼差,為什麼?
多地政策頻出,學區房降溫了嗎? 2021-07-08 新華社
杭州2021-08-10禁止仲介炒作學區房、惡意哄抬房價(回應:學區房是客觀事實,和仲介宣傳沒太大關係,不讓宣傳學區房,可以換個名稱照樣價格飆升!)
台灣育才警訊 5成5大學生自認選錯系 2021-08-19(回應:教改/快樂學習/減負/學測/基測/會考指考/繁星錯在哪裡?)
回應
中國當今社會三大矛盾:家校/醫患/房產矛盾,都是極其複雜,醫改/教革/房革,一定要徵求各方意見,才能達成。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另參【圖博館】 習中國夢
相對於江澤民的「右」(海派文化)「南」(出生和文化性格皆屬江南),習的文化屬性「左」(習乃清大馬克思主義法學博士+中共的反資本反封建之本質)「北」(習和國母彭麗媛都出生北方)。江的海派文化雖開放包容,但也奢華、易生貪腐,民氣「仇官仇富仇名」。習上台後,民氣可用,先反貪肅腐、樹立官威,再私心自用「殺猴警雞」打壓各行各業。各行各業的猴王猴后再怎麼「狡兔三窟」---「虛薪」「虛職」「虛籍」,也無所逃於(習的)天地之間,若習有美帝惡霸長臂執法的硬實力、則全球難逃。故馬雲「以范(冰冰)為鑑」,不領薪、卸下阿里所有職位、在美上市,並在電商扶貧等政策配合習,但當螞蟻金服的數位私銀傷及習的傳統公銀利益時,仍慘遭「殺猴警雞」。
https://mypaper.pchome.com.tw/souj1/post/1380555972
阿楨
台灣育才警訊 5成5大學生自認選錯系 2021-08-19
三三會昨邀請台大校長管中閔演講「未來大學與未來人才培養」,管中閔語出驚人指出,根據最新統計,有5成5以上的大學生認為唸錯科系,導致1/7大學生離開,這對大學來說無疑是一大警訊。
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更感嘆,在公司選任下一代(幹部),以前只要學校畢業、頂多EMBA就很夠用,但是現在單單學校畢業根本touch不到企業想要的。凸顯「產學落差」亟待解決。
台大新鮮人休學率近15%
管表示,2019年大學休退學人數超過18萬人,占比15%,有1/7的大學生進入大學後離開。統計也顯示,有5成5的大學生自認為選錯科系。另根據台大統計,大一休學的比率達到14.98%、退學比率9.26%,大一升大二申請轉系超過10%,轉系核准比率也達到6%。
104獵才資深副總晉麗明表示,台灣IC設計、半導體瞄準國際市場,技術具世界領先地位,但薪資卻無國際競爭力,外人早已虎視眈眈,要不是海外疫情起起伏伏、阻擋部分人才外流,否則,台灣科技人才的缺口恐怕更為嚴峻。
104人力銀行2021年半導體人才白皮書資料顯示,半導體平均每月人才缺口近2.8萬人,創6年半新高;五年前理工科系畢業生7.7萬人,現在恐只7.1萬人,下滑速度比少子化還快。
回應
教改/快樂學習/減負/學測/基測/會考指考/繁星錯在哪裡?
習近平2021-08-17在第9次中央財經會議定調財富「三次分配」重提毛澤東「共同富裕」
會議稱,要加強對高收入的規範和調節,合理調節過高收入,鼓勵高收入人群和企業更多回報社會。要清理規範不合理收入,整頓收入分配秩序;要確保經濟金融大局穩定等。要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係,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
有評論質疑無異是新「打土豪 分田地」時代回歸。
早前,阿里巴巴、騰訊、地產公司SOHO中國等中國巨企,接連成為監管部門的整頓目標,施以巨額罰款之餘,再加以嚴厲規管。近日,高收入的娛樂圈人士亦受到針對。
回應
名為回報社會,實則搶劫捐錢,富人未來要嘛設法脫身閃人或出國,要嘛則是失去再創業動力.
相關新聞資料
馬雲演講:窮人鬥地主把地主鬥死農民不一定富來 2018-07-14
留學生上海機場排長隊赴美 票價10萬人民幣
北京華爾街英語破產居欠12億家長退費難
雙減(減輕學生作業和校外培訓負擔)政策出臺後,全國20多萬家教培機構(北京9萬教培人全國千萬教師恐失業)2億多學生深受影響,老師更不敢負責了,各種盜版網課成了搶手資源。
阿楨
日本報告:被引次數前10%的科技類論文中,中國首超美國位列第一
日本《日經新聞》稱,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研究所2021-08-10報告,在全球被引次數排名前10%的科學類論文中,中國論文的數量首次超越美國。而日本的衰退則進一步惡化,已被印度超越,退居第10位。
文部省根據英國Clarivate公司資料,中國論文總數2018、2019年連續兩年位列第一,超越美國。2019年,中國為471367篇,美國為393794篇。
在被引次數全球排名前10%的科技類論文中,中國2018年(文中指2017-2019年平均值)相關論文數量達40219篇,而美國為37124篇,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第一。和2008年(文中指2007-2009年平均值)的論文量相比較,美國相較2008年增加了3%,而中國卻是2008年的約5.1倍,實現了大幅增長。從比例來看,在被引次數全球排名前10%的科技類論文中,中國佔據24.8%,美國佔據22.9%,第三名的英國只占到5.4%。
中國在材料科學、化學、工科、電腦•數學、環境•地球科學5個領域超越了美國。在材料科學領域,中國佔據48.4%,遠超14.6%的美國。化學和工科領域同樣,在化學領域,中國佔據39.1%,遠超美國(14.3%);在工科領域,中國佔據37.3%,也和美國(10.9%)甩開了差距。
尤其是在人工智慧方面,中國相關論文在20年首次實現逆轉,超越美國,占到20.7%,而美國為19.8%。在物理學、臨床醫學和基礎生命科學領域,美國依舊佔據領先地位。
中國為何能成為第一?
中國2019年的科研開發費用約為54.5兆日元(約4926.4億美元),十年間增長了2倍以上。美國為68兆日元(約6146.7億美元),依舊位列第一,但中國增幅明顯高於美國。
中國2019年的科研人員數量超210萬人,世界最多,相較2018年增長了13%。世界一流的學者數量也在保持增長。而2018年美國科研人員數量為155萬人,中國大幅領先。
中國“十四五”規劃主要目標包括: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7%以上。
日本的衰退在進一步惡化
日本高品質論文的數量已被印度超越,退居第10位,與10年前相比減少了約10~15%,,韓德法英等國與10年前相比都有所增加,但日本卻沒有太多變化。日本科研人數約為68萬人,位列第三,但是增長率0.5%。日本博士人數在2006年達到頂峰,此後不斷減少。
《日經新聞》指出,沒有抑制長期的研究能力退化的“特效藥”,很難阻止衰退。
阿楨
CNN:美收緊陸生簽證 反幫助中國實現人才歸國目標 2021/08/08 中時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說,美國情報部門多年來一直警告稱,「中國正在利用學生間諜竊取美國機密」。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同樣執著於這一話題,聲稱招收留學生是中國軍民融合戰略的一部分,即利用平民來增強軍事實力。
2020年5月,美國白宮發佈公告,禁止「與中國軍方有關」,持F簽(學生簽證)和J簽(訪問學者簽證)的中國留學生和學者入境美國,但並不包括本科生。此舉影響了大約3000名在美中國研究生和研究人員的簽證。在這項政策公佈4個月後,美國國務院聲稱已撤銷1000多中國學生、學者簽證。
受到此一政策影響的丹尼斯.胡(Dennis Hu)表示,「我認為這是一種基於國籍的歧視政策」,他已經在波士頓讀了數年大學,但卻因突如其來的簽證限制無法返美。著有《中國千禧一代》的美國記者埃里克.菲什(Eric Fish)同樣認為,川普的政策過於武斷和「一刀切」,很多受到影響的中國大學本身與軍方並無聯絡,擁有數千名大陸學生的民辦大學,其中絕大多數學生也與軍方無關。
目前在美國有超過37萬的中國留學生。美國專家認為,川普時代的政策不僅讓美國大學失去了中國學生,還可能對美國自身研究造成不利影響。據統計,美國有16%的理工科研究生是中國人。總部位於芝加哥的智庫馬可波羅(Macro Polo)表示,約1/3的頂尖人工智慧研究人員是在中國獲得的本科學位,但其中超過一半的人在美國學習、工作和生活。
CNN認為,「最優秀的大學吸引著頂尖人才,在開放和國際化的基礎上,才是美國最大的力量來源之一」,一旦美國失去了學術優勢,那麼就會導致國際上的人才流向中國,而這正是中國多年來一直試圖實現的目標。
儘管遭到多方反對,但拜登政府至今仍未扭轉這項政策。共和黨參議員湯姆•科頓(Tom Cotton)近期提出了一項法案,要求限制所有就讀理工科的中國本科生和研究生,他聲稱這將「確保美國免受中國間諜活動的影響」。
據了解,今年7月美國副務卿雪蔓前往中國訪問時,中方遞交二份糾錯清單當中,就重點要求美國取消對大陸留生的簽證限制。
回應
早該做了,現在才做太慢了,這些人回過頭來和美國競爭,對美是「飼老鼠咬布袋」。
每年從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和物理系研究所畢業的學生有幾個是美國本土學生? 所以你不算是美國人養的老鼠?
哈哈!美國怕成這樣子 心中已經認輸了
阿楨
農村老師工資並不低,但很多因素影響農村老師留任 2021/08/05
一,師資不足,我女兒從四年級轉到城裡讀,領的課本還是在原校領,只有語、數、英三本,其它的因為沒那麼多老師教,砍掉了,弄得我還要在網上買課本。
二,學生流失嚴重,往往幼稚園時還有三十多個同學,到了上小學一年級,往往只剩下十幾個,最低時只有個位數學生。
三,老師隊伍不穩定,學生流失嚴重,對很多老師來說教學毫無激情、農村工資低,學生很多無心向學,難教,學校隨時有撤並的危機,很多老師都在縣城買了房,孩子在縣城讀書,多數都想調到縣城。珠三角發達城市也經常來挖走山區縣的老師。
四、農村學生缺乏學習氛圍,比較注重學習的父母都送孩子進縣城讀書,留在農村的多數是家庭經濟比較拮据的或者對小孩學習持放之任之態度。
五,教育不均衡是客觀存在的,農村中拔尖去到縣城也就中下游水平,同樣縣城區域整體與地市省城相比也是一樣。我女兒在農村20多名學生中考第一,三科294分,去到縣城全班60多人中只排到第四十之外。
兒子的同學去雲南偏遠貧困地區支教一年:結束後他非常失望,覺得自己做了無用功
很少有孩子有強烈的學習欲望,基本上都是玩、混,盼著初中畢業後打工掙錢。
職業教育搞了幾十年了,水準還是這麼差,為什麼?未來的出路又在哪裡?
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還要培訓大量教師,給學校投資買大量新設備,至少需要二十年的持續大量資金投入才有可能達到這個水準。
回應
職教是實踐技能。讓一群有學歷,缺乏實踐的人去教,能有什麼好結果?
相關新聞資料
孩子沒有電子遊戲就專心學習啦?這是極其荒唐的想法
雙減新政策,騰訊禁止12 歲以下兒童玩遊戲!
回應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另參【圖博館】 習中國夢
育:習的教改建立了全球最大量的義務、技職、高等教育體系,但高級技師、高等研究之質不足,更有「重理、輕文、貶藝」之傾向,其雖有「士農工商」排序和鄙視戲子之傳統,但更有文科畢業生掌握話語權、藝科則名利雙收之「仇富仇名」民氣可用,故可見習不時打壓掌握話語權的公知、對藝人更是「殺猴警雞」。
https://mypaper.pchome.com.tw/souj1/post/1380555972
相關新聞資料
德國電視:警方拘留吳亦凡,為中國政府對加拿大外交反制措施的組成部分。
吳亦凡粉絲揚言要劫獄!
阿楨
陸磁浮列車技術引德媒眼紅 德政黨互批要為落後中國負責 2021/07/30 中時
中國大陸最新磁浮列車在青島下線試行後,其先進技術性能受德媒追捧,還引爆德國朝野政黨相互攻訐。
回應
中國抄襲仿造還可以,但共産黨專制獨裁禁錮人民心靈無法創新,這是為什麼諾貝爾獎得主多是歐美民主國家….
誰發明的紙火藥印刷術和指南針,只要做得比原創者要好,創新就在裡面, 而且諾貝爾本就是西方的….
百年前德國大學每年理工畢業人數世界第一,二戰後美國最多,今年中國約500萬人、佔世界半數!聯合國2018年專利申請,中1,542,002件,美597,141件,歐洲174,397件.
V2火箭是德國人發明的,後來呢?美國抄襲仿造
可憐的美國,拜登還在規劃高鐵項目,基建撥款仍然在國會噴口水。
諾獎得主指中國「霸凌科學界」 中駐美使館:無理指責 2021-07-30 德國之聲
聲明稱,4月26日會議疑遭網路攻擊,無論是否與中國大使館有關,我們都十分不滿中國政府試圖審查和霸凌科學界,企圖阻止兩位獲獎者(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及台灣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發言。
回應
諾貝爾和平獎就是政治獎!
美國還霸凌及強佔全世界各行各業!
德國之聲跟台灣三民自都是製造假新聞的基地組織,呵呵!
又失敗 美極音速飛彈試射結果令人失望 2021/07/30 中時
美國空軍28日再度試射AGM-183A「空射快速反應武器」(ARRW)原型,發動機無法點火, AGM-183A於4月首射,飛彈無法投出。
回應
最大問題在美國理工人才缺乏!
老美的工業製造能力已經無法撐起一個強國。
要不要派CIA去中國偷技術?
阿楨
女科學家到底去哪兒了?|十三部門發文支持女性科技人才發展
近日,科技部會同全國婦聯等12家部門印發的《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發揮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提出,建立有利於女性科技人才發展的評價機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評審中,執行同等條件下女性科研人員優先的資助政策。
消息一出,引發網友的激烈討論,最多是要求一些招人單位消去“僅限男性”“適合男性”的條件。另有指出,應看重科研能力,而非性別。
中國科協資料,2013年兩院院士只有5%是女性;長江學者中,女性是3.9%;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女性占8.4%。統計到的超過1000名教授,女性只占兩成。即使人文社科類院系,女教授也不超過三成。調查發現,“生命週期”影響了女性科研人員的表現,生育是其中的重要節點。生孩子的年均為30歲。上幼稚園(3歲)之前,照料主要是由女性承擔。
回應
區別對待合理,女科學家又不是不行。
區別對待就是實質歧視!
搞科研講不得半點政治正確!
大部分女碩士、女博士就是為了提升文憑好找工作,他們畢業後不會投入到科研領域。看看這些年公考吧,大部分是女生考進去各個機關單位,值班、下鄉、站崗基本都不會排女性,所以最後男同志忙的反而更多。男女平等在招聘是喊得最凶,工作時就是男性優先了。
阿楨
蘭德智庫:中國武器研發雖有進步,但抄襲模式使之難以躋身世界前列
蘭德公司2021-07-15公佈《俄羅斯與中國的國防採購》報告對俄中武器研發特點、以及優勢與缺陷進行了系統的介紹和分析。
中國的照抄模式很容易助長逆向工程而犧牲基礎性的研發工作。不過,中國已經開始彌補這一缺陷,從2010年大幅度增加研發經費,每年的增幅接近15%。
從總體上看,中國的努力解決了一些研發方面存在的老問題,在某些領域,如彈道導彈方面,取得了實質性的成果。但在另外一些領域,如飛機等,不過是延續過去幾十年抄襲模式得到的自然積累而已。
解放軍解決了許多技術障礙,但是這種進步基本上是通過盜竊智慧財產權、採購和合資企業等方式來吸收外國經驗和外國技術的結果。中國在高端晶片、潛艇靜音和飛機發動機製造等許多方面依然難以有所突破。
回應
試問蘭德,航空發動機是材料工程結晶,要怎麼抄襲啊?去看看商用CFM,RR發動機早已賣遍全球多年,至今哪一款被人抄襲的。
各式東風導彈丶99A主戰坦克丶055大型驅逐艦、J20第5代殲擊機,那一個是偷的?跟誰偷的?
隧道鑽探機、高鐵、高速公路,以前歐美都以高價格刁難,現在呢?大陸出口產品壓低了以往高價格的歐美機械,功能更是青出於藍。半導體呢?過些時,就可知道華人的智慧無上。
DF-17超高音速導彈美國還沒開發出來,要從哪裡盜竊技術?美國還活在"世界第一"的心態,可憐
中國太可惡了,把美國技術,像是5G,給偷走了,害得美國沒有了5G
米國從來靠偷竊,靠抄襲,這是人盡皆知的事。
日本戰後的工業就是靠抄襲起家!
付了學費的學習,就是合理的進步過程,無論怎麼污蔑,也是後進者的正當和必經之路,...
美國人有創造力但是整體工業實力衰退過度沒辦法用合理的成本造出實物來就不要牽托那麽多。
科技靠理工人才,今年大學畢業人數,中國909萬人、理工生約500萬,美國200萬、理工生約60萬!
研發創新能力可從專利申請數衡量,聯合國世界智產權組織(WIPO)公佈2018年審核通過專利申請,中國1,542,002件,美國597,141件!
阿楨
梁建章建議取消中考,大家覺得有道理嗎? 2021-06-27
梁建章認為,每個孩子的成熟期不一樣,過早分層會導致那些晚熟的孩子遭遇錯誤的評判。另外,分層考試的壓力是十分巨大的,因為分層考試而產生的標籤,會跟著孩子好幾年甚至是一輩子...
弊端之一 :評價太早
弊端之二 :評價太單一
弊端之三:加劇擇校考試壓力
弊端之四:加劇貧富差距
弊端之五 :學生後勁不足
回應
1.首先,梁建章為什麼認為現在的中學和大學教育資源已不再稀缺?名校是人人可進了嗎?
2. 各地區發展、尤其經濟發展是不平衡的,也就註定了其師資力量、物質條件等也絕對不會公平、均衡分配。
3.取消中考和高考,與美國推薦制實質一致,都有利於富人更容易獲得優質教育資源。取消中考和高考,表面上是減少競爭,實質上還是有利於富人獲取優質教育資源,例如購買昂貴的學區房獲得優質中小學、以及大學入學名額;例如通過人脈進入清華北大等名校,接受優質教育資源。相反,窮人在沒有提供競爭機會的情況下,只能無奈接受各種命運安排。
阿楨
在去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我們從武漢封城、湖北封省,很快就將疫情控制下來,控制下來以後我們復工複產,並且給很多國家提供醫療物資,到現在為止我們對將近20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醫療物資。儘管西方污蔑我們是搞“疫苗外交”,但我們強調的是“人道主義外交”,對此很多國家都是非常正面的反應。但是,現在中國跟西方之間互相叫駡、互相妖魔化,各種民調都顯示中西方各自的軟力量都在下降,美國的軟力量在下降,中國的軟力量下降得更快。新冠疫情以來我們行動上做得非常好,但言論上做得不夠好,。我們辛辛苦苦從行動上得來的分都在這種互相對罵和妖魔化中被抹掉了。
鄭永年:假裝100%中立不可能, 做智庫的關鍵是說真話
(本文摘自2017年上觀新聞對鄭永年的採訪稿)
【導讀】近期,在中南海召開的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香港中文大學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等9位專家代表先後就中國“十四五”規劃編制等提出意見和建議。鄭永年提出:
其一,不盲目相信教科書,因為中國的現實和書上說的東西,相差太大。其二,在學術研究中,即使沒有政治影響,也會有文化差異,假裝100%中立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儘量爭取價值中立。其三,做智庫的關鍵是要說真話,否則就可能誤導決策,更重要的是自己不能是利益相關者,否則就會屁股指揮腦袋。其四,中國的大學有時比美國的還美國,我們的學術不能照搬西方,更不能比西方還西方,否則我們的學術研究就沒有自己的聲音了。其五,中國歸根到底最核心的問題還是政治問題,事實上,探索好的政治體系,並不只有中國在做,西方也在探索制度重建。
鄭永年:我對中國所謂的智庫很悲觀 2017-01-31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在其最新兩本著作《中國模式:經驗與挑戰》和《未來三十年:改革新常態下的關鍵問題》中,對中國學界的現狀及發展做了深入的探討。在談到智庫的時候,鄭永年認為,中國當然需要大量的智庫,而且現在有幾千家機構自稱為智庫,但對那些所謂的智庫他並不樂觀。鄭在2015年12月接受FT中文網採訪時談道:我最失望的就是知識界。改革開放30多年來,有沒有提出某種自己的思想。左派、右派整天照抄照搬西方的概念,有沒有自己的東西。
阿楨
馬修•羅簡斯基:為什麼美國智庫越來越不受尊重? 2021-06-09
【文/馬修•羅簡斯基 譯/觀察者網】
上個世紀,智庫被認為是一種能將科學原則和嚴謹規範引入政策制定過程的機制。各種各樣的智庫將相互挑戰,創造出一個競爭性的、甚至是對抗性的、但仍然是基於事實的政策審議過程,以開發政策理念。
智庫的所有這些職能直到今日仍在不同程度上發揮著作用。但現在已沒有一項智庫的職能可以真正反映出智庫的主要作用。事實上,智庫的商業模式已經在朝著令人不安的方向發展,一些智庫變成了遊說組織。政黨需要的是忠誠的宣傳者,而不是吹毛求疵、模棱兩可的學術跟班。潛在的捐贈者希望老練的神槍手們能在正確的時間將他們的政策子彈射向正確的目標。
《紐約時報》在2014-2017年進行的調查顯示,智庫的商業模式令人不安地向出售准入權和影響力的方向漂移。這是一樁明目張膽的買賣,而且早就司空見慣了。過去30年來,隨著私營部門、富人、甚至外國政府求助於那些華盛頓的“旋轉門權力掮客”,以幫助他們在對自己重要的議題上購買影響力,華盛頓的遊說業務迎來了爆發期。
當一些機構無時無刻不在販賣影響力和搞遊說宣傳,而幾乎所有機構又都會在某一時刻從事這些活動時,那普通的民眾就不可能把誠實的智庫和不誠實的智庫區分開來。因此,政策圈就變成了一個大沼澤,在這個沼澤裡,影響力販子的胡說八道甚至能影響到最博學和最獨立的政策研究專家。這就是為什麼智庫存在一個形象問題。(譯自美國《外交政策》)
鄭永年:中國正在面臨西方的知識圍堵 2021-06-05
現在美國全方位圍堵中國,在政治、經濟、技術、軍事等等方面圍堵中國。但還有一個甚至更為重要的“圍堵”,即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知識界對中國的知識圍堵。
最近西方尤其是美國利用新疆問題、宗教和民族問題詆毀和妖魔化中國,這對中國國際形象損害是非常大的。反華力量希望借此使越來越多國家的政治人物、社會組織參與抵制中國的冬奧會。歐盟也已經推遲表決中歐投資協定。臺灣問題上,西方一些國家紛紛試圖把臺灣塑造成一個民主的形象,企圖用“民主臺灣”的名義讓臺灣成為一個實際上的主權體。
阿楨
台灣國中生6/10,高中生1/3瘋補習!每年人均5萬新台幣 2021-05-02 聯合報
12年國教 補習班更擠了 2015-12-25 聯合報
12年國教上路兩年,家長一窩蜂把孩子擠進補習班、考私校國中部,甚至小三就惡補,壓力向下延伸到小學像倒退50年,回到仍要拚命考初中的6年國教時代。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張旭政問總統候選人,如何加強監督私校,讓國高中真正免試入學,挽救崩潰的國教理念?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吳福濱也問候選人,如何推動高中職入學真正全面免試?如何看待明星高中存廢?少子化帶來的國中小廢校、私校退場等問題,如何解決?他希望新總統修法推動教師評鑑、積極淘汰不適任教師,維護學生公平受教權。
為上私校 不計成本 台灣學生補習成瘋 2017-06-16 人民日報海外版
位於台北車站附近的南陽街俗稱補習一條街
招牌林立的補習一條街,五花八門的補習班,講課眉飛色舞的補習名師……在台灣人的記憶中,補習班是從童年時代開始陪伴他們一路走來的伙伴。從小忙補習是台灣教育的一大特色。
2015年小學生7/10校外補習,支出總額601.1億新台幣,人均6萬元。
由於12年國教制度紊亂,導致很多家長一窩蜂想考私立高中附屬國中(初中)部,這樣可以不用通過中考,一路往上讀到高中畢業。
台灣從1954年到2001年,一直實行大學聯考制度,錄取率很低,一些專門針對升學惡補的補習班應運而生,補習風氣也愈演愈濃。
到2002年,台灣開始實行多元入學制度,即不光是文化課,特長生和藝術類學生照樣可以考大學。
之所以補習班能有那麼多學生追捧,原因在於這些名師不管學術功底如何,但至少都能說會道。因為可能學生課堂上聽不懂的問題,在名師們手上就會化繁為簡,清晰易懂。如教數學的名師一般都會掌握口訣、速算方法等等。同時,他們也在講課的同時也會講笑話、說段子,讓課堂更有趣味性和生動性。
阿楨
文科生太多會掉進中等收入陷阱?歷史的無知! 2021-04-16 任大剛
最近,四名文科博士發表《關於我國人口轉型的認識和應對之策》論文,得出:應全面放開和鼓勵生育,切實解決婦女在懷孕、生產、入託、入學中的困難。
論文中提到,文科生收入低,甚至找不到工作,。東南亞國家之所以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中國不重視理工科教育。
四位不知,中國高等教育脫胎于蘇聯模式。上世紀50年代,中國成了全世界文科生比重最小的國家:1949年33.1%,1953年14.9%,1957年剩8%。
其實,粗通地理的都知道,東南亞地處熱帶,穿衣吃飯和居住也要比溫帶和寒帶易解,熱帶基本都不是工業發達的地帶,更應發展旅遊度假等第三產業,需要更多的文科生,而不是理工科生。
回應
要辯駁四博士說法,需要看採用的資料和推論的邏輯是否合理。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中國是否適用。
四博士說的是文、理科比例不太合適,文科比例偏大莫非文科能直接種出糧食、造出機器、建設成世界工廠?
中國古代科舉,100%文科生,還不是搞舊中國搞得GDP全球第一。
中國教育改革必須建立跨學科,才能克服文理分科的工匠體制 2021-04-17 陳平
回應
沒有一個擅長的學科,跨十個都沒用。
優生優育,最終結果是不生不育 2021-03-30 風聞
無論任何政策,都無力扭轉中國生育率日益下滑的現實,很多東西不是單純靠政策激勵所能實現的,太多的人把生育率低歸結於種種物質性因素,比如說:房價高,育兒負擔重,收入低,過度競爭等問題,實際上這些東西很難成為生育率中決定性的因素。以房價高為例,即便是全世界房價最為低廉的新加坡,生育率全世界倒數第一。
回應
生育降低的主要原因:
(一)社會要求更高,延長了受到教育年限,推遲了婚育年齡,造成生育能耐困難。
(二)社會福利保險制度建立,養兒防老的傳統需求消失。
(三)思想解放,個人的發展擺在第一位,主觀生育意願大幅下降。
(四)高度的專業化、分工、客觀減少了婚育年齡男女一起的時間。(長期加班、出差,兩地分居。)
結論:除非劇變,人口就這樣,慢慢的下滑。
阿楨
一線教師:為了公平,不宜盲目壓縮在校學習英語的時間 2021-03-10 觀察者網
“英語怎麼學”,又成了今年兩會熱議的話題。
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許進建議,將英語等外語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不再設為與語文、數學同等的主課,不再將英語或外語設為高考必考科目。
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則認為,在當前國際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贊成高考取消外語科目,外語不能退出高考。但高考外語科目採取社會化考試、等級考試等新方案,一年多考,是完全必要的。
當前,是否有必要壓縮學生的英語在校學習時間?弱化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會帶來哪些影響?圍繞相關問題,我們與一位一線教師進行了交流。
"英語焦慮”,成了家長和學生的心病
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越早學,以後就越輕鬆。也有不少學生提前學好了英語之後,就把時間挪去搞別的科目,或是數理化競賽。如果說小學的時候不好好學,但是你高中又要考,那越到後面確實越吃勁。初中的英語課和高中的英語課是存在脫節現象的。現在高考英語的難度基本上就和大學四六級考試差不多了,如果你在初中只學習課本上那些東西,你到高中是會感到有壓力的。我們平時也會遇到很多家長說,“我家小孩初中的時候英語挺好的,怎麼上了高中就不行了?”就是因為初高中之間的英語教育脫節了。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面對的是小升初,英語的重要性或許不那麼明顯。但是你初中升高中的話,所面臨的就是選拔性考試了,在現行的考試體制下,如果你的英語基礎不好的話,會比較吃虧。這些也是學生切實面對的問題。
在學校裡不教或者少教英語,會導致學生間的差距越來越大。畢竟家境殷實的學生也會利用課外時間去接觸外教和各類優質的教育資源,提升自己。可無法負擔課外培訓費用的學生,又該如何呢?
阿楨
給家長“減負”為何成社會話題? 2021-03-01 環球時報
近日,教育部表示,學校不得以各種形式給家長佈置作業,不得要求家長給學生檢查、批改作業。實際上,即便崇尚“寬鬆教育”“不留作業”的一些國家,也常有類似的爭議。
韓國奉行“寬鬆教育”,結果反而帶來家長負擔增重和課外教育盛行。在日益激烈的升學競爭中,寬鬆教育遠遠滿足不了家長和學生的需求。2019課外教育月均32.1萬韓元,創史最高,市場達21萬億韓元,大有超越公立教育的趨勢。
在國內很多人都會聽過傳言,“外國(歐美)學生,尤其是小學生放學後沒作業”。然而並不屬實。英國1998年曾出臺過一個參考指南,規定小學生每天作業量上限,結果卻遭到家長抱怨。最終,英國政府2012年取消了這項規定。
然而,這並不代表英國家長就能在家裡參與輔導孩子的學習,英國家長平均每週僅花費3.6小時。除了工作和家務外,超過一半的家長沒有信心幫助孩子完成作業。文科出身的家長抱怨說,自己連化學元素都認不全,更沒有醫學經驗,想陪孩子在一個晚上完成作業,實在是不容易。
歐洲不少學校會留給學生在校寫作業的時間——德國中小學通常在下午一兩點放學;法國、義大利等國家也在下午三四點放學。學生可以在學校完成家庭作業再回家,有困難的話還有老師輔導答疑。
阿楨
中國科技超過日本例證 2021-03-01
1,2019聯合國創新排名:中第14位。日15。
2,專利;2017年中 48,875第二。日48,206第三。
3,自然指數;美第一,18643。中二,5206。德三,4077。四到十是日英法加西瑞韓。
4,中2016年研發費用1.54萬億元,占世界超20%,僅次於美,超過歐盟28國總和;日排在美中歐之後第四。2006-2016全世界被引用次數排在世界前1%的頂尖論文,中國占12.8%,美第一,中二,英三,德四,日五。
5,2019世界五百強;中119家。日:52家。
6,中是第一工業國,產值5.59萬億美元,日只有8200億美元。
7, 2017年的最具價值品牌100強。中13家。日5家。
8,獨角獸企業國217家,日2家。
9,千億美元營收公司;中13家,日5家。
10,中國外貿第一,日本只排第三。
11,中國高端科技產品出口額從2000年9.4%升至2014年43.7%,位居亞洲第一。日本從25.5%降至7.7%。
12,從2010年始,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中國隊獲6次團體冠軍,日本只第八名。
13,泰晤士高等教育2019世界大學排名發佈:中國72所大學上榜,清大第22,亞洲第一;北大第31。日本只有兩所入200強:東京第46,京都第74。
14, 2018年度八家中國軍企進入世界軍企前22強;日本8家。中國武器出口567億美元,世界第二,日本出口零。
15,中國是第二軍費國,日本排不上號。
16,中國是擁核武器,聯合國有否決權的五強之一,發展航母導彈不受限的強國。日本被佔領,無自主權,給美治外法權的半殖民地。
回應
日本的技術,九成引進西方的專利,再自已延伸改進,一包裝就成了日本原創,新幹線就是例子。
只要商業能成功,能夠引進吸收再創新就行了……技術的發展本來就是這樣的!
日本科技方面吃老本還行,但是創新是真的落後了,我在日本做科研的朋友,說日本大學的科研經費是砍了又砍,教授老闆手裡項目少,基本只能維持實驗室運轉很難出什麼新成果了。
阿楨
新冠疫情正改變全球智庫格局?德媒:中國智庫數量躍居世界第二
德國《焦點》週刊2021-02-02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2020全球智庫報告》控制疫情較好、經濟復蘇較快的亞洲地區智庫數量首次超過歐洲,其中中國全球智庫數量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
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智庫研究專案”(TTCSP)列出的1.1萬家智庫中,亞洲智庫共有3389家,歐洲和北美則分別有2932家和2397家。亞洲此次超越歐洲也與中國入選該榜單的智庫數量大幅增加有關。
以國別來看,美國以2203家智庫遙遙領先。但就像在經濟、科技等領域一樣,中國正在追趕美國。中國上榜智庫數量達到1413家,比前一年(507家)增加近兩倍。智庫發展水準被視作一個國家軟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標誌。中國近年來加大了對智庫的投入。今年,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等8家智庫入選全球百強智庫榜單。24家中國智庫入選“亞洲大國(中、印、日、韓)智庫百強榜單”。
這份報告還列出50個細分榜單,中國智庫大多“榜上有名”。今年還新開設了“全球最佳政策及系統性應對新冠疫情”榜單,有5家中國智庫上榜。
阿楨
如何破解社科研究的學八股問題?目前有兩個主要思路。首先,革新科研邏輯,探索多元評價,回歸學生中心。不再堅持讓論文成為教師發展的唯一評價標準,讓大學教師回歸科研和教學的雙輪驅動機制。比如美國開展了30多年通過政策、基金支持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大學改革和大學教師發展專案的高等教育改革探索。其次,改造科研機構,宣導交叉科學,橋接真實問題。不再堅持讓各個學科涇渭分明,讓各學科的想法、方法以及資料充分流動起來。比如探索建立交叉科學研究機構,如麻省理工學院1985年創建媒體實驗室、東京大學2000年創建情報學環,多個學科的研究者可針對跨領域難題組建團隊,進行攻關研究;再如探索建立交叉科學研究課程,如大阪大學2013年開展的跨專業複合型人才指向的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專案超域創新博士課程。(作者是東北師範大學傳媒科學學院副院長、教授,日本大阪大學客座教授)
阿楨
張海:如何破解社科研究學八股現象 2021-02-02 環球時報
社會科學研究承載著基於社會實踐經驗進行總結,形成理論體系,並進一步指導實踐的重要任務。但一些社科研究停滯化、同質化、返祖化、官僚化,問題缺失、關注失焦、對策模糊、結論空洞,已經產生嚴重的“學八股”現象。社科研究中的學八股現象因何產生,又應如何破解?
首先,從組織機制角度看,協力廠商評價機制和科研內卷導致大量低質社科研究的湧現。哈佛大學出版社主編在《不發表則滅亡如何導致學術的衰落》中,對學術界可信性危機的產生機理進行了深入分析。他發現這起因於二戰時期各國大學預算迅猛膨脹,市場機制和市場經濟運作的要素引入大學,績效與問責、競爭與壓力等產業邏輯逐步滲透到大學教師的工作評價、職務聘任和學術晉升中。教師的研究評價外包給協力廠商評價機構進行量化評估,研究者科研至上的行為邏輯成為行業共識,由此帶來研究的文化通脹和價值衰落。
另一方面,激增的快速發表需求、有限的學術發表平臺,導致學術語言越來越精緻、越來越複雜,但在同一水準重複、缺乏創新,呈現科研內卷化態勢。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學位授予國,累計招收博士生約115萬人,而國內高水準論文發表平臺相對不足。當前全球有超過4萬種學術期刊,中國只有179種被SCI收錄,僅34種在同類期刊中影響因數排名前25%。按照這些期刊的學術口味快速製造論文,缺乏時間通過真實問題驅動開展研究,通過流水線方式製造論文,成為力圖上進的科研人員的最優化選擇。
其次,從學科發展角度看,學科過度細分化構築了堅實的學科壁壘和組織壁壘,產生真問題缺失和充斥空洞學術語言的學術空心化現象。英國科學協會在1873年只有化學、動物學、生理學和地理學幾個部分。社會科學的細分化尤其快速,1892年美國心理協會成立時只有1個分部,2007年已經擴大到54個分部。學科壁壘,通過專業語言把學科領域的內部人和外部人分割開來,把學術研究變成小圈子的自娛自樂。同時,這種學科的過度專業化導致了研究的碎片化、不連貫和空心化。
科學哲學家庫恩則稱之為學術團體共有的範式,意思是學科是範式,規定我們和誰來往;學科也是容器,規定我們能知道什麼,能想什麼。
阿楨
5.2016年以來,科學出版物數量排名世界第一,排名前10%和前1%也在增加。
6.高中生數學、科學和閱讀能力排名世界第一。
7.5G領域排名世界第一(中國擁40%的5G專利)。
8.人工智慧領域,投資、初創公司和出版物數量排名世界第一。
9. 2019年中國研發支出排名世界第一。
10.軌道/空間衛星數量排名世界第二。
五.結 語
面對這樣的中國,美國該怎麼辦?試圖“遏制”中國?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以維持全球霸權?還是變得沮喪和偏執?但,上述所有問題的答案都是“否”。美國可以,並且應該,做更有建設性的事情,來為未來做準備。
阿楨
30.在國際旅遊支出中排名世界第一(2010年,中國遊客消費額是美國人的一半;到2017年,已是美國人的兩倍)。
二.社會總體幸福感、樂觀程度及對政府滿意度
1. 93%民眾幸福感排名世界第一。
2.蓋洛普民意測驗,中國在世界法律與秩序板塊排名第三, 90%的中國人說一人走路時有安全感(在美國為75%)。
3.哈佛大學一個持續13年之久的研究,95%的中國人對中央政府感到滿意。
4.埃德曼信託投票2020,90%的中國人信任政府,而82%的人信任商業領袖。在這一領域中國排名世界第一。
5.益普索民意調查,2016年,有90%的中國人表示自己的國家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6. YouGov2017年的調查,93%的中國人對未來充滿希望。41%中國人認為世界正變得越來越好,只有6%的美國人這樣認為。
7.皮尤調查,82%的中國人認為孩子的經濟狀況會比自己更好。近90%的中國人認為中國經濟“非常好”或“總之不錯。”
8.73%中國人認為中國是民主的。同時,只有49%的美國人認為美國是民主的;84%的中國人認為民主很重要,而只有73%的美國人認為民主很重要。
三.科技大國
1.互聯網用戶數量排名世界第一(1998年只有200萬用戶;2008年3億;2020年9億)。
2.獨角獸公司(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公司)數量排名世界第二。2020年中國227家,美國233家, 16家是華裔美人創立的。
3.獲得風險投資資金總額排名世界第二(2019年,2,900家中國初創公司獲得1,000億美元投資金)。
4.電子商務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市場的42%。
5.4G數量排名第一,擁有10億用戶。
6.互聯網使用者和光纖寬頻使用者數量世界第一,分別為8.3億人和3.2億人。
7.中國智慧手機占全球市場份額的50%。
8.太陽能、風能和水力發電能力世界第一。
9.電動汽車製造和銷售量世界第一
10.無人機占全球市場份額的70%。
11.世界前500台超級電腦中有227台是中國的。
12.移動支付市場規模比美國大50倍
四.基建巨人
1.摩天大樓數量排名第一——世界超過一半都在中國。
2.國際基礎設施項目擁有量排名世界第一。一帶一路倡議涉及152個國家和國際組織。
3.專利數量第一——占世界一半!自1978年以來美國一直排名第一, 2019年中國擁有58,990項國際專利。
4.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大學生第一(是美國的4倍)。
阿楨
美國人眼裡中國有多可怕?中國在哪些領域取得領導地位
本文作者是印裔美國人Chris Kanthan。Kanthan總結中國全球領導力清單,強調美國應務實於更具建設性的事務發展自身,而非試圖遏制中國挑起國際爭端。
以下是有關中國全球領導地位的一些快速統計資料,共分為:經濟及製造領域、社會總體幸福感、樂觀程度及對政府滿意度、科技大國、基建巨人四部分。
一.經貿及製造領域
1.自2014年,中國的購買力平價(PPP)GDP位居世界第一。
2.名義GDP世界第二(2019年為14.4萬億美元),中國之後的四個國家總和。
3.2009年超過德國後,一直是世界第一出口國。
4.集裝箱輸送量世界第一,占全球市場份額四成。世界十大港口中七個在中國。
5.世界第二大進口國,進口額為2.1萬億美元。
6.製造業增加值位居世界第一。雖新冠肺炎疫情,中國製造業依然增長,且占世界28%,是美日德三國製造業之和。
7.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至少3萬億美元)。
8.世界第二大美國國債持有者(至少一萬億美元)。
9.擁有世界最大銀行系統, 2016年超越歐盟成為世界第一,是美國的兩倍。
10.成為全球130個國家的頭號交易夥伴和37個國家的頭號出口對象國。
11.在過去十年中全球GDP增長貢獻率最高,達25%-35%,是美國的兩倍。
12.鋼鐵、水泥和鋁產量世界第一。
13.發電量世界第一。
14.原油進口量世界第一。
15.工業機器人採購量世界第一,占2018年全球市場的近40%。
16.常規汽車產量世界第一(每年超過2600萬輛)。
17.世界第二高科技產品製造基地。
18.億萬富翁人數占世界第二(2020年有415名億萬富翁)。
19.百萬富翁人數占世界第二(約五百萬人)。
20.按照市值計算,是世界第二大股市(2014年超過日本)。
21.第二大債券市場,市值達16萬億。
22.在2020年超越美國,全球財富五百強企業,中國大陸124家,而美國121家。
23.大米、小麥、土豆、啤酒、茶葉、蘋果、草莓、葡萄和眾多其他農產品、蔬菜、水果的世界頭號生產國。
24.中產階級人數世界第一,在2015年超過美國,且在2018年達到3.5億人。
25.在世界最富有的前10%家庭中,中國人占比最高,超過美國。現在有一億中國人身價超過11萬美元。
26.脫貧成就世界第一。8億人脫離赤貧,到2020年基本消除絕對貧困。
27.電商零售業規模世界第一,是美國的三倍。
28.世界最大個人奢侈品銷售市場,占世界總額的35%。
29.約在2019年成為世界第一大零售市場,零售額達5.6萬億美元。
阿楨
別再逼青少年“陽剛”了 2021-02-02
這兩天,關於“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以及“陽剛之氣”再次成為熱議話題。起因則是教育部不久前發佈的,去年5月份的一份政協提案,原題為《關注和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趨勢》,這份提案中指出,現在中國的青少年有柔弱、自卑、膽怯等現象,追求小鮮肉式的奶油小生,並將這種現象或行為稱作男孩子女性氣質化。中國青少年的女性化趨勢,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理,必將危害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
復函中則主要宣導加強青少年體育鍛煉,保證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以及更多注重學生“陽剛之氣”的培養。
有評論直接指出,防止男性女性化的論調,潛臺詞便是強化性別等級秩序,承認女性性別的次要性,並且將女性氣質視作是負面的、消極的。
也有網友評論到,如果所謂陽剛之氣指的是果敢、自信、有擔當以及責任心,那麼這些都應該是作為一個人的基本教育,而不應該強調男女之分。
不斷吹捧和強調男性化以及男性氣質,要求男性必須要強、勇猛、自我,其實不僅僅是對女性的剝削,對於男性而言,這也是一種對其基本權利的腐蝕與傷害,而且還很可能助長各種危害暴力的發生。
回應
才出了一個提案,就讓某些恰爛錢的無良媒體坐不住了,看來我們的方向是找對了
先整治娛樂圈吧,不整頓媒體、電視臺、網路平臺,光靠學校有什麼用?就像學校天天講你長大了要為國做貢獻,做科學家;然後一出校門,父母社會電視手機網路全都在宣傳做明星天天上熱搜多風光,科學家都窮死餓死了。
阿楨
【「十三五」成就巡禮】夯實基礎研究 中國科技創新取得新進展 2021/01/31 央視
「十三五」期間,中國科技夯實基礎研究、攻關核心技術,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新動能。
在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的實驗室里,科研團隊正在研發新的鈦合金材料。2016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立項之後,金屬研究所牽頭聯合國內多家單位,研發出一種同時具備高強度、高韌性和可焊接的全新材料,成功建造了世界最大、可搭載3人的全海深載人艙。
「十三五」期間,我國把基礎研究和底層技術研發作為科技創新的關鍵突破口。從「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到「奮鬥者」號;從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到嫦娥五號實現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我國瞄準關鍵「卡脖子」核心技術,在若干戰略領域實現「後發先至」。
「十三五」期間,我國不斷強化基礎研究頂層設計和系統布局,基礎研究投入從2015年的716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335.6億元,年均增幅達16.9%。2019年,基礎研究投入占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首次達到6%。量子信息等前沿領域湧現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創成果。
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圓滿完成三大科學目標;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研製成功,使我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中國天眼」FAST建成啟用,今年4月將向全球科學界開放;「人造太陽」實驗裝置實現1億度20秒等離子體運行,為核聚變發電奠定了堅實基礎。
五年來,我國部署建設了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支持建設了20個國家科學數據中心、31個國家生物資源庫、98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顯示,我國排名從2015年第29位躍升至2019年的第14位,並在2020年鞏固排名,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經濟體。我國已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正向建成世界科技強國穩步邁進。
阿楨
參與千人計畫 NASA資深科學家面臨最高5年徒刑,最高可罰25萬美元 2021/01/15 中時
回應
“在美學者暗助大陸在全球廣徵科學人才並竊取智慧財產權的「千人計畫” 是什麼混帳話。全世界都在向其他國家招收科研工作者,教授,研究人員,學術是無國界的.
重點是【虛假陳述】吧!不過,就算據實陳述,大概還是會在【危及國安及所謂竊取智慧財產權】的大帽子下,被抓起來!更重點是,美國正對大陸發動展開各種【無硝煙的新形態戰爭】吧?!所以【非戰時期】(以前)不是罪,【戰時】(現在)都是罪?!
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維基百科,
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俗稱千人計劃)是中國2008年12月起實施的計劃,圍繞中共發展戰略目標,重點引進在海外學習工作的高層次人才。2018年9月29日,評審小組因考量到海外人才的安全保障,而要求有關單位不得對外公開提及「千人計劃」字眼。
2010年千人計劃名單
阿楨
河南大學將與少林寺合作培養武術國際生:從普通進修生至博士
河南大學與少林寺2020-12-28合作培養武術國際生簽約儀式:百年老校千年古寺強強聯合,在全球範圍內招收漢語授課武術專業國際生,包括普通進修生、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河南大學與少林寺的合作由來已久:
2009年6月,少林寺方丈釋永信成為河南大學體育學院名譽教授。
2012年5月,河南大學/少林寺與美國體育學院在本科、碩士、博士開展廣泛的國際合作辦學,聯手打造國際知名教育品牌。
2018年,河南大學武術學院受少林寺委託開始進行《少林功夫段品制》的研究。2019年11月,《少林功夫段品制系列教程》于河南大學舉行首發儀式。
2019年12月27日至30日,來自海內外174名少林弟子完成少林功夫初段位學習,158名學員通過。迄今,舉行了四期初段位培訓班、二期中段位培訓班,共有近1000人次參加了少林功夫段品制的培訓班。
很多清北博士不也就考公務員當老師,如果別人本科就考上,難道多讀幾年書就更優秀?2020-12-28
回應
清北博士當公務員,入職一般就是正科副處,或者中央機關,升職是快車道,三年一提,十年就正處了,外放就是縣長書記。一般本科考公,進去科員,十年才到副科,二十年才到正科。退休也到不了正處。一輩子就是聽命行事,壓根就談不上抱負。這就是區別。
真酸。互聯網上很多的噴子的特點就是這樣。
阿楨
為什麼大多數孩子從小學了很多東西,但長大就平淡無奇? 2020-12-26 西方朔
大多數孩子從小學了很多東西,但長大就平淡無奇,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大家特別喜歡給孩子報“短期收益大”的東西。比如跳舞、滑冰、游泳、下棋、模特、沙畫、XX突擊班。
回應
不是“跳舞、滑冰、游泳、下棋、模特、沙畫”沒有用,而是絕大部分小孩學了個兩三年就不學了,這才導致了作者認為的“平凡”.任何一個技能,沒有個十年八年的訓練根本看不出價值,就是自娛自樂。
大多數就是平淡無奇啊.如果大家都不怎麼讀書,那麼你九年義務教育就已經人中龍鳳了.如果大家都博士畢業,那博士畢業就平淡無奇啊.這玩意兒是比較出來的,所以你學了很多東西,別人也學了很多東西,那可不就一起平淡無奇嘛. 統計出來也是這樣,因為各行各業能夠出類拔萃的畢竟是少之又少,絕大多數人都是平淡的一生!
全球學校上課時間比一比 網一看大嘆:台灣根本血汗學生 2020/12/27 中時
近日有網友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議國、高中生到校時間從7點半改為9點半,引發網路激烈論戰,對此也有網友翻出世界各地學生的上課時間,直呼台灣真的是「血汗學生」。
其中德國與墨西哥上課時間為早上8點至下午2點;日本與加拿大9至3點;美8點半英澳9點;南韓8點半到4點半;大陸8點到5點。
但也有人反駁:「這篇文章有點刻意誤導,重點應該是在讀書時間,其他國家學校上課時間短,但花在圖書館的時間比台灣學生長很多」、「美國給學生自主空間,但也造就學生能力落差極大,不是好學生就是廢X」。
回應
何不改中午12點到校,下午3點下課?
已經很爽了還要更廢當廢柴!
晚上不睡覺,早上日曬屁股才起,難怪台灣年輕人庸庸碌碌壽命短,稍加壓便猝死。
阿楨
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目前,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
教育部2020-12-22發佈,“十三五”期間教育對外開放工作情況。全球參加HSK(中文水準考試)、YCT(中小學中文考試)的人數達4000萬人次。中國新簽11份高等教育學歷學位互認協議,累計覆蓋54個國家和地區。
截至年底,中國共有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2332個,其中本科以上1230個。目前,中國國內本科以上中外合作辦學在讀學生超過30萬人。
2019年在中國學習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占比達54.1%。同年,來華留學學歷生比例達54.6%,比2016年提高7個百分點。
2016至2019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251.8萬人,回國201.3萬人,學成回國占比約八成。
十三五期間教育部持續拓寬港澳臺學生來內地(大陸)就學管道,具備港澳臺學生招生資格的院校超過400所,其中具備研究生招生資格的院校225所,高校共培養港澳臺學生約4.5萬人。
阿楨
教育部:國外經歷不得作為高校招聘限制性條件,人才稱號不享有學術特權
教育部2020-12-18印發《關於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通知指出,堅持人崗相適原則延攬人才,不將人才稱號作為硬性指標,不針對人才稱號獲得者發佈“明碼標價”的招聘廣告。要統籌用好國內外人才資源,不將國(境)外學習或工作經歷作為人才招聘引進的限制性條件。
回應
該改了,否則話語權全在外國
有毛線用,你部裡自說自話,具體還不是各高校。
國內基礎教育非常出色,但和國外差距巨大,外來和尚好念經是事實
我不贊同。美國大學分兩類,一類是精英大學,那是培養國家統治階級的。第2類就是糊弄平民百姓的三流大學和社區大學。你不能拿國內的普通大學去和美國的精英大學比,如拿清華北大去和美國的名校比,其實並不遜色多少。
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立項名單公佈,66個專案入選 2020-12-19 觀察者網
回應
除了古文獻整理,我看不出意義所在
所有知識建立在文獻基礎之上,今天不做,未來都是“廢紙”
今年絕大部分都是對中國古代和近代的研究。而去年174項,其中有相當的部分是涉外研究。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20_12_19_575096.shtml
學者論文《康得的倫理學其實很爛》惹爭議,“很爛”是髒話嗎?
《江蘇海洋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12-19發佈《<康得的倫理學其實很爛>作者韓東屏聲明暨編輯部徵集商榷稿件啟事》。
回應
以前我讀康得時也覺得晦澀,當時只覺自己水準有限。
我也是,因為自己水準低不敢大聲質疑,哈哈。
為什麼不能批評?而在於學術批評。比方說,醫生給人看病,說一句,你的身體很爛。悲觀的人可能不想活了,樂觀的人可能不當回事,大部分人一頭霧水。很爛這個詞的問題不在於是口語還是書面語,而在於學術批評不該用,尤其是題目中用這個詞。
阿楨
“極目”遠眺引力波,這顆科學衛星有何超凡本領?
2020-12-10,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十一號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成功。
這顆衛星的大名為“懷柔一號”,由中國科學院與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命名,昵稱是“極目”。
“極目”將對引力波伽馬暴、快速射電暴高能輻射,特殊伽馬暴和磁星爆發等高能天體爆發現象進行全天監測,從而研究黑洞、中子星等緻密天體的形成和演化,以及雙緻密星併合之謎。此外,“極目”還將探測太陽耀斑、地球伽馬閃和空間粒子事件高能輻射現象,為進一步研究其物理機制提供科學觀測資料。
“極目”的兩顆衛星上天后會分開作業,搭載的多隻伽馬射線探測器讓“極目”實現了全時全天的視場覆蓋,能夠看得廣、看得多。
中科院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裝置退役
2020-12-12,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裝置舉行退役儀式。至此,這個自2003年開始,經過4年醞釀、4年建設和9年運行取數的中微子實驗裝置,實現了原定科學目標,完成了科學使命。是中美兩國在基礎研究方面迄今最大的國際合作項目,俄羅斯、捷克,中國香港和臺灣都對實驗建設和科學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取得了豐碩成果,為未來研究指明了方向,新一代的江門大型中微子實驗裝置因此得以建設,期待在中微子振盪參數的精確測量、天體中微子、地球中微子、新物理尋找等方面取得更多科學成果。
阿楨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2019年數據
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20-04-07公報,2019年中國提交了58990件專利申請,超過美國的57840件,成為專利合作條約(PCT)最大用戶,1999年中國276件,20年間增長了200倍。日(52660)德(19353)和韓(19085),來自亞洲的申請已佔全部PCT申請的半數以上。
2019年PCT前五大用戶除中國和美國外,還有日(52660件)德(19353件)和韓(19085件)。中國華為以4411件申請連續第三年成為企業申請人第一名。位居其后的是日本三菱(2661件)、韓國三星(2334件)、美國高通(2127件)和中國歐珀移動通信(1927件)。
在教育機構中,加利大學470件榜首,清華大學265件第二,之后是深圳大學(247件)、麻省理工學院(230件)和華南理工大學(164件)。
阿楨
教育部:我國現有職業學校1.15萬所,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職教體系
2020-12-08,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全國共有職業學校1.15萬所,在校生2857.18萬人;中職招生600.37萬,占高中階段教育的41.70%;高職(專科)招生483.61萬,占普通本專科的52.90%。累計培養高等學歷繼續教育本專科畢業生5452萬人,開展社區教育培訓約3.2億人次,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
與此同時,我國創新開展起現代學徒制試點,先後布局了558個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覆蓋1000多個專業點,惠及10萬餘學生(學徒)。
全國職業學校開設1200餘個專業和10餘萬個專業點,基本覆蓋了國民經濟各領域,每年培養1000萬左右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另在現代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一線新增從業人員70%以上來自職業院校畢業生。
在服務區域發展上,推進「東西職業院校協作全覆蓋、東西中職招生協作兜底、職業院校全面參與東西勞務協作」三大行動,累計投入幫扶資金設備超過18億元,共建專業點683個、實訓基地338個、分校(教學點)63個,共同組建職教集團(聯盟)99個,就業技能培訓14萬餘人,崗位技能提升培訓16萬餘人,創業培訓2.3萬餘人。
在促進教育公平上,我國中職免學費、助學金分別覆蓋超過90%和40%的學生,高職獎學金、助學金分別覆蓋近30%和25%以上學生。用三年時間擴招300萬人,服務「六穩」「六保」,踢出了中國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臨門一腳」。
阿楨
外媒:被美國打壓激發?中國重大科技突破迎井噴期
新加坡《聯合早報》2020-12-07稱,中國重大科技突破迎來井噴期。
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單位宣佈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12月6日,攜帶月球樣本的嫦娥五號上升器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成功交會對接後,又成功分離,準備擇機返回地球。
12月6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高分十四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可高效獲取全球範圍高精度立體影像,測制大比例尺數位地形圖。
中國近期重大科技突破還包括新一代“人造太陽”放電,第三代核電技術的“華龍一號”反應堆並網發電,“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深達10909米的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等。中國科技成果似乎迎來了一個井噴期。
在全球飽受新冠疫情困擾,尤其是美國全力、全方位打壓中國的背景下,中國科技仍能頻繁發力。難不成,美國的打壓反而激發了中國科技更大的潛力?
這個問題未必有確切答案。但,中國過去幾十年經濟和財力的高速增長為其科技進步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中國的舉國體制,也助推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專案的成功。
中國曾經依靠舉國體制,成功研製出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等當時的高科技產品。近幾年,隨著外部環境惡化,中國重新提出要構建新型舉國體制,以應對在高科技等領域遭遇的外部“卡脖子”問題。
今年10月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重申,要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回應
美國說中國科技人員竊盜美國重要科技資訊,但就本人所知,近二十年華人科學家在美國的各項科技領域中貢獻極大,現因主觀政治意識形態,限制打壓華人科學家在美的研究,這結果不僅削弱美在新科技的研發,也激發大陸在新科技上的突破,真是敗筆。
阿楨
港媒:中國優秀高校畢業生為何紮堆國考
香港亞洲時報2020-12-02今年中國有近158萬考生參加國考,這標誌著人們(就業態度)的一種轉變:更傾向於在安穩的國有單位求職,而不是到被認為風險較高的私營企業。“鐵飯碗”除政府提供的住房補貼、醫保和高額養老金繳費外,2019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90501元,同比增長6.8%。
新冠疫情打亂了許多人的海外職業規劃,隨著西方國家經濟和就業市場出現萎縮,今年估計有至少80萬名留學生返回中國創下新高。
相關新聞
英日緊隨美國限制中國留學生
德國2019年最大留學生為中國,印、義列二、三位
《2020中國留學白皮書》2020-06-28發佈,“疫”時代留學將何去何從?
留學國家:美國依然是中國留學生最多的國家,排名靠前的依次是美、澳、加、日、英。中國香港、韓國、德國、法國、新加坡等歐亞國家興起,對中國留學生的吸引力上升。
阿楨
全國超千萬人承受60分鐘以上的極端通勤,你每天通勤時間要多久?
2020-12-04,中國城市規劃院發佈《2020年度全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通勤時耗增刊》
一、全國主要城市單程平均通勤時耗36分鐘
二、全國主要城市45分鐘以內通勤比重76%
三、超千萬人承受60分鐘以上的極端通勤
回應
我在美英德研究型大學和研究所的親身和訪問經歷,都在中小城市或鄉村,通勤用自行車,遠的開車不超過30分鐘。世界各超大城市的老城區都早晚成為貧民窟。
中國即便四五線小縣城都交通擁堵不堪,各行業的公司沒法設在郊區。老城區變貧民窟、歐美貴族富豪都住在莊園牧場,是族隔離政策、階級固化和政府治理不善所致。群聚總有原因,即便政策往內陸不發達省份搬遷,中國一流大學也不會願意去。
阿楨
日媒:咋回事?日本科研人才紛紛"投奔中國"
《日本經濟新聞》2020-11-23日文章,原題:日本研究人員持續流向中國 日本研究人員尋求在中國開展研究活動的動向引人注目。一方面,中國政府在全世界招攬優秀人才;另一方面,日本研究人員難以在國內大學等機構找到工作崗位。
在中國浙江大學任教的高畑亨從事靈長類腦基因研究。他說:“我也曾打算在日本工作,但沒找到職位。”2005年高畑在日本綜合研究大學院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自2008年起在美國作為博士後繼續從事研究工作。他2013年開始為回日本就業做準備,但沒有找到工作。
高畑之後開始在其他國家找工作,並於2014年被浙江大學錄用。他在浙江大學的研究環境非常好。在新設的研究所有自己的研究室。雖然浙江大學在研究成果方面提出的要求很嚴格,但高畑表示,在中國取得成果的研究人員所獲得的報酬遠高於日本。
不僅年輕研究人員投奔中國。日本國立天文臺教授梶野敏貴(64歲)是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大爆炸宇宙學與元素起源國際交叉科學研究中心的主任。他作為理論物理學權威接到來自中方的熱情邀請,中方還為其提供豐厚年薪。梶野一半研究工作是在中國進行的。他說:“中國學生幹勁十足,讓我覺得指導工作很有價值。”
在中國從事研究工作的日本人不斷增加。據日本外務省統計,截至2017年10月旅居中國開展研究工作的日本人約為8000人。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統計,在中國停留時間在一個月以內的日本研究人員2018年度約為18460人,比2014年度增加約25%,連續四年增加。
熟悉中國招聘人才情況的日本科學政策與社會研究室代表理事榎木英介表示:“研究能力很強的人卻總申請不到研究經費,崗位數量少導致研究者難以找到工作,而此時中國向這些人拋出了橄欖枝。”
2018年日本的科學技術預算大約是中國的七分之一。2016年日本大學教員中40歲以下的人所占比例為23.4%,是歷史最低水準,年輕人難以獲得職位。
阿楨
分數走低的美國
如果說多年前我出國的時候,美中就像是“100分”和“70分”。
如今將近十年過去,現在的美國不僅面臨著內部的撕裂,還因為疫情期間的表現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極大的信用危機。它幾乎是釜底抽薪的移民政策也讓很多外國人才寒了心,無論是已經在美國的,還是曾經嚮往美國的。
失掉國際信用,失掉外來人才,美國的實力會被嚴重削減。
回應
總結:在美國不好混了,所以我得去找個好混的地兒
哪裡好就往哪裡去,人之常情,這就是人性.
澳媒:中國不完美,但又有哪國是完美的呢?
2020-11-19,《今日西澳》報導,在議會的“告別演講”中,即將離任的西澳大利亞州財長本•懷亞特(Ben Wyatt)在議會的“告別演講”中指責“一些評論員和民選代表”攻擊中國,是“毫無幫助”的,澳應與中建立相互尊重的聯繫,維護好雙方強勁的貿易關係。
“中國不是一個完美的國家,但幾乎沒有國家是完美的。”懷亞特說。
在懷亞特看來,此前中澳關係是良性的,但近些年來變得不同了。在TikTok、華為5G、南海問題及貿易調查等問題上“找茬”,給中澳關係的發展製造出巨大雜音,付出巨大的經濟代價。
回應
土澳終於有人出來說了句人話嘞
因為要離任了……
阿楨
“我為什麼離開美國?”90後中國留學生發長文流露心聲 2020-11-22 中國日報
今年9月,北京姑娘欒奕從紐約回到她從小生活的城市,這也意味著她6年美國生活的結束。
我在紐約一共生活了6年:在紐約大學讀研2年,工作4年。2017年拿到美國工作簽證,原計劃在明後年完成綠卡申請。
讀書時做過很多兼職,工作後做過公立學校教師,自媒體博主,紐約知名餐飲品牌PR經理。就職期間幫公司三登《紐約時報》並獲得過近百篇主流媒體報導,個人也上過一些華人報紙。
對我來說,離開美國是一個幾乎要前功盡棄、成本極高的決定。
但我還是回來了。原因概括來說有四個:
➤ 美國疫情以來的行為,完全站在了它所宣揚的那些價值觀的反面。
➤ 在美國我無法獲得我所看重的共鳴共情與社會參與感。
➤ 美國綜合得分日益走低,中美差距顯著縮小,中國在我有生之年甚至有可能實現反超。
➤ 同等條件和同等努力下,我在中國獲得快樂和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2012年我開始準備出國的時候,美國宣傳的主流價值觀大概是這樣的:崇尚科學、人人平等、民主法治、自由多元。
對於一個有點人文情懷的文科生來說,這簡直就是“理想世界”的定義。
而在紐約這個“最不像美國”、最激進多元的地方,我曾經一度覺得世界真的還挺美好。
直到疫情、特朗普和“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這記組合拳,徹底打碎了所有的美國濾鏡。
她從三個角度寫了自己對美國社會的觀察。
1.民主與法治:“看不見的手”突然看見了
美國政府對華為、Tiktok、微信明目張膽的制裁,“看不見的手”突然能看見了,還連扇了我們三個嘴巴。
這讓我對美國的民主法治和市場經濟屬性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政治體制沒有優劣之分,哪個體制能讓自家國民踏實發展、國家穩步向前就是好的。國民幸福感和社會生產力的提升才是王道。任何拋開歷史階段和國情空談體制都是耍無賴。
2.反智與傲慢:“反疫苗”的美國人
這使我對美國人“崇尚科學”的濾鏡破滅了。
3.有條件的自由和開放
口罩這件事本質上是高度崇尚自由民主的國家和東亞文化圈的社會責任感的觀念區別。
我們都沒錯,只是觀念不同,不必強融。
中國老百姓這種心照不宣的社會責任感,對我來說更加熟悉,也更加有安全感。
4.促使我做出回國決定的導火索,是“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
阿楨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家長代批次工作,最開始是家長要求的 20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家長代批次工作,最開始是家長要求的 2020-11-06
2018年出臺了《進一步推進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實施方案》簡稱減負30條!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得佈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每天家庭作業總量控制在60分鐘以內,初中每天家庭作業總量控制在90分鐘以內,還有就是第18條家庭履行教育監護責任。
方案實施後,學生成績大幅度下滑,最開始從上海開始的,學校和家長達成一個共識,就是老師還是以過去的作業量佈置,但家長要配合監督和落實!之後這一模式迅速在全國蔓延開來!
到了2020年,因為疫情,要居家隔離上網課!人也比較情緒化等等因數,矛盾開始激化,最後延變成現在這樣!
本來這一模式就是典型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事!見光死的!當地市局確定了重新回歸到減負30條!
改回原來的,又對誰有利!
本來老師就不需要佈置怎麼多作業量,家長支持還是反對有很大差別的,比如收入,城鄉,閒置時間,工作壓力等都不一樣!事實上對校外培訓機構最有利…
換句話說,家長還是要面對這個問題
①花錢上輔導班②走回減負模式!③自己花精力去輔導孩子!④擺爛,讓孩子真的快樂!
回應
我倒希望老師壓根就別佈置家庭作業,讓大多數孩子快快樂樂的成長比什麼都重要,真要那樣,我的孩子以後競爭就少了!
對,這才是那些喊減負的精英家長主力的想法.家長們一邊喊著減負,一邊給孩子報滿了各種培訓.老師們一邊支持減負,一邊課後掙外快.最後的結果就是國家整體完蛋,你的後代也好不起來。
一些老師老抱怨工資低,但從不考慮當地的工資水準,直接要跟一線城市比 2020-11-05
經常說工資三四千,麻煩你看看自己當地工資才多少,不要在內地十八線城市要跟沿海比,內地公務員跟老師也一樣的工資,怎麼沒看別人來抱怨,而且基層公務員加班不少。
回應
以你的理論,教師醫生這類高知的收入都低的合理了。
我什麼時候說工資低是合理了,我都說了兩個地方工資不同關鍵是財政收入.
中國醫生非要跟美國醫生比收入怎麼說?
他們可以去美國,沒人攔著他們。
我倒是十分期待你希望的醫療制度完全西方化,實話實說,市場經濟下,某些階級的人本來就看不上病早該病死了,不過是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下強制的醫療制度壓低了醫療成本而已,難道你真覺得治病這件事,是理所應當天經地義的?
阿楨
日媒發問:為什麼優秀的研究人員都跑到中國去了
日本《朝日新聞》2020年10月31日《為什麼優秀的研究人員跑到中國去了?》摘編如下:
仿佛已是很遙遠的事了。“我們的經濟規模可以被人口眾多的國家超越,但我們的科技實力必須在亞洲佔據絕對第一位,要讓中國和印度等亞洲國家的優秀研究人員都到日本來學習。”這是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的觀點。他是在2009年底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出這番話的。第二年,中國在經濟規模上超過了日本。山中一直強調要改善日本研究人員的待遇。
自那以來過了約10年時間,日本的經濟規模(按美元計算)略減,而中國的經濟規模卻增加到原來的近3倍。
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公佈的“2020科學技術指標”,2016年至2018年中國學者年均發表的自然科學領域論文數已經超過美國,首次躍居全球首位;而受關注度較高的論文數也逼近長期獨佔鰲頭的美國。根據英國機構的排名,在世界大學百強中,中國大學的數量也已經超過了日本。
中國從2008年開始實施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目的在於引進在國外活躍的研究人員,無論國籍。
最近我在網上採訪了一位在中國知名大學擔任教授的日本骨幹研究人員。他從事基礎科學研究,是上述計畫的成員。
這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研究人員說:“我的年薪是40萬元,雖然比不上日本的教授,但這裡的設備和工作團隊等軟硬體都很好。”
他表示:“骨幹和年輕研究員跑到中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的研究水準在不斷提高。拿我研究的領域來說,過去日本佔據了絕對優勢,但現在從論文的排名來看,與中國的差距已越來越大。”
日本大學的教員編制是有限的,但中國錄用的編制人員在增加。據他介紹,近年在基礎科學領域,每年日本有不少骨幹和年輕人到中國大學從事研究工作。很多人也向日本和歐美等國家的大學提出了申請,但在進行比較後選擇了中國。
為了確保人才,中國政府迄今出臺了各種各樣的鼓勵政策。高科技城市深圳市制訂了旨在吸引頂尖人才的“孔雀計畫”,各地也都在爭先恐後地網羅人才。
日本要從世界各國吸引和挽留人才,必須確保工作崗位和改善研究環境。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長期以來,包括日本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很多科學家一直在敲警鐘,但真正能對日本起到警示作用的卻是中國的做法。
阿楨
我在日本某末流“帝國大學”讀博士,日本科研下降,根本還是在於沒錢 2020-10-11
我現在在日本某末流“帝國大學”讀博士,類比一下大致相當於國內的top10末端學校吧。總體來說,日本根本還是在於沒錢。在國內讀研究生,甭管多少,國家有一筆補助、老闆多少要發一點,雖然依然不夠生活,但是至少能解決一部分問題,加上宿舍、食堂比社會化的生活成本低很多,學生生活相對單純的多。在這邊,學校老闆一分錢不發,甚至要自己貼錢;住宿所有人都是租房;食堂並不是一天三餐一周七天的供應。我在國內上過幾年班的,感覺在這邊照料生活上花的精力,一點不比上班少,投入科研的時間,也就是上班族的每天10小時。從科研硬體來說,國內至少有經費更新設備、雇傭技師;而我們實驗室的設備是30年前的了,沒錢換,所有工作也是學生老師來做,雇不起人。在這邊,高學歷出去以後的收入,相對於本科畢業,並沒有特別顯著的差別,上學還要花一大筆錢,這導致不少日本學生一旦有機會工作,就不會繼續讀書了。我們專業博士生絕大部分是外國人,我們課題組未來兩三年不會有日本博士。這些外國博士大部分是要離開日本的,這樣下來,科研能力的衰弱是必然的。應該說,科研上,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錢是萬萬不能的。我國科研的發展、日本科研的下降,其實是和國力的變化息息相關的。
回應
諾貝爾獎趕上日本了?
日本現在的諾貝爾獎,研發年代都是二十年前開始的了
十個諾貝爾獎能換來一個於敏一個錢學森?印度那麼多諾貝爾經濟學獎又怎麼樣了?
相關新聞
王元豐:諾貝爾獎越來越“過時”了? 2020-10-09 環球時報
人大教授翟東升:孩子在碩博階段才出國為宜,不然可能“白養”
阿楨
美國的厚黑史:從東芝事件到肢解阿爾斯通 2020-09-30 環球網
從打壓華為,到強奪TikTok,美對中國科技企業赤裸裸地展現出其無賴與霸道。一面標榜自由市場、公平競爭,另一面動用國家力量對外國優秀企業“圍獵”,美國在此領域早有劣跡。過去的幾十年裡,日本東芝、法國阿爾斯通等知名企業都曾成為美國打擊的目標,只不過相比之下,現在針對中國找的藉口更加意識形態和政治化。
上世紀80年代初,日本迎來其半導體行業的“黃金年代”,一躍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半導體晶片供應方。
雷根政府指責日本竊取智慧財產權、向美市場傾銷商品,迫使日本於1986年簽訂《日美半導體保證協定》。
1982年,美國政府以產業間諜罪逮捕日立及三菱員工竊取IBM的技術,而真相是美方通過釣魚執法打壓日企。1985年,東芝秘密向蘇聯出售四台精密機床,成為美國收拾東芝的絕佳理由。
二戰後,西方發達工業國家成立“巴黎統籌委員會”限制成員國向社會主義國家出口戰略物資和高精技術。
除東芝外,巴統成員國如法義德等的公司,也曾向蘇聯出售過精密機床等先進軍工設備,但未像東芝那樣受到美國的嚴厲制裁。
肢解阿爾斯通,美國人設的局
去年5月,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辦公桌上的《美國陷阱》以法國名企阿爾斯通(Alstom)的遭遇為例,揭露美國對外國企業巧取豪奪的黑幕。
阿爾斯通,曾長期在水電設備、核電站建設、交通運輸和能源等多個重要領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2013年4月鍋爐部負責人弗雷德里克•皮耶魯齊赴美公務旅行時,在紐約機場被美警以2002年阿爾斯通在印尼涉嫌商業賄賂逮捕。隨後,美司法部以“認罪就能很快被釋放”“坦白從寬”或“牢底坐穿”等威逼利誘,認罪後,重罰阿爾斯通7.72億美元。緊接著,電氣收購與阿爾斯通電力設備,將這一世界工業巨頭“肢解”。
回應
不要忘了還有德意志銀行 也正在被整殘的路上掙扎
阿楨
餐標18元一人?現在幼稚園的餐標都沒這麼低了,一個幫廚小工如都4000收入,一個孩子一個月伙食費360?這比例正常麼?
上海的公立初中一頓才12元,基本很難吃。18已經很高了好吧。以前更低,才8塊,增加了沒幾年。
從我這麼年的經驗來看,食堂不好,只能是競爭不夠充分,但凡食堂數量超過四個的企事業單位(包括學校),食堂的服務品質和外面的店家沒啥差距。
學校食堂顯得緊張的問題是學生用餐時間相對集中而且做好的飯菜保溫和保持口感的難度大。做過餐飲的都知道,出現在新聞裡的,經常是些地方上的學校,關係戶承包的食堂,價格比外面貴,食材還特別差。
營養午餐國產肉 農委會:擬免產銷履歷 2020-09-25 聯合報
萊豬將開放進口,為了避免流入學校午餐,中央下令學校營養午餐未來都必須吃國產肉,要從食材登錄就開始追溯,但除了產業界認為要全面做到吃國產肉並不容易而不看好,團膳業者也認為成本提高,紛紛喊漲或增加補貼。
教育部國教署從一○七學年起,每年編列十二億元補助國中小每人每餐食材費三點五元。不過團膳業者反映,政府要求學校午餐要非基改,現在又要求全數採用國產肉,餐費不漲價恐難以承受,盼提高每餐獎勵補助。
廠商說了算 學校:肉品登錄 表面工夫
中央下令學校營養午餐必須吃國產肉,要從食材登錄就開始追溯,午餐肉品登錄「產地」已讓不少基層學校午餐秘書、營養師哀號;他們認為縣市政府要求學校營養師要確認,無限輪迴登錄卻不要求源頭頭管理,只要求末端去稽核,做這些文書工作表面工夫對食安毫無幫助。
此外,也有營養師抱怨,如果以為是國產,最後卻發現是進口的,「要把我們抓去關嗎」、「這些循環很瘋狂」,擔憂最後就跟蔬菜一樣,只能淪為「廠商自己貼」。
阿楨
又一個!山東一學校將學生外賣扔垃圾桶,校方回應:接受批評
2020-09-20,安徽亳州宏志中學保安將學生外賣丟進垃圾桶的行為,讓網友們怒了。
同日,山東省萊陽衛生學校也通過學生會沒收學生所點外賣,再全部丟進垃圾桶。該校學生表示,學校不允許訂外賣,但食堂又貴人又多,很麻煩。9月22日,校方承認該工作方法簡單粗暴,並承諾會完善相應管理辦法。
回應
食堂是學校的財源,學生敢動學校的錢袋子,小小年紀不知道斷人財路更甚殺人父母嗎!
高鐵都可以訂外賣,難道鐵路不怕吃壞肚子?
後果不一樣,高鐵上定外賣吃壞肚子自己負責,學校定外賣吃壞肚子家長會找學校滴。
作為食堂管理人員談學生餐:沒有盈利餐標得壓低,有投訴就給老師做好點 2020-09-24
我是北京的學校食堂管理人員,和大家說一下集體食堂的困境。
盈利問題:社會說學生餐不能盈利,所以餐標必須壓低,壓低後利潤更少,就減少菜的品質。學生投訴,承包方就要想辦法活下來。那就給教師做好些,教師吃的好,回去做工作,就解決了。
物質條件:食堂是公立學校投資建設用的是財政的錢,一間大食堂,設備齊全還附帶冷庫庫房等,投資不小,我所在的城市學餐沒補貼。
以我為例,23名員工(小工4000 廚師6000 領班7000)支出就10萬,燃氣水電20萬。餐標18元一人,一月20天計算360一個月伙食費,2000人,收72萬。菜金62萬,一人一餐10.5元,8塊錢,能吃到什麼?
出現食品安全事故,校長和其他相關領導都要撤職了。但是光撤職,光輿論罵。是解決不了的。
我能想到的就是,真的推動學餐市場化,讓大企業進來,用大食品工廠生產標準化的半成品,或者淨菜,淨肉。讓有能力的大企業壟斷,以擴大規模,壓低成本,給他們利潤空間。
回應
好多地方的學校已由大規模後勤公司統一配送的食堂了,實際上還是一塌糊塗。總有人說市場問題市場解決,但這種東西不搞集體化或國有化解決,都要完蛋。
這是一篇標準的知乎式標榜自己是個業內人士。一個月的水電費你以為做兩個好菜就能免?減免是要白紙黑字寫在承包合同上的,而且要上報審批的。
阿楨
農村教師的待遇要比城市的高,那為啥還是缺老師呢? 2020-09-24
農村教師的待遇現在比城市的要高:一、城鄉教師工資同步,包括績效工資和績效增量部分。二、農村教師每月有兩項農村教師專有的補貼,各地發展水準不同,同一薪級、同一崗位的教師要比市區的教師高600左右。
那麼為啥農村教育還那麼欠缺教師?我個人覺得有以下一些因素影響:
1.交通不便利。
2.農村學校學生少,編制的教職工較少,只有10-15名教師,每週大約要承擔17節課時,而市區則12-16課時。
3.農村學校也要像市區學校一樣建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82盒台賬制度,無形中,又增加了農村教師的工作量。
4.農村學校的生源品質相對城市來說偏弱,所以有些志願教師職業的寧願報名市區學校也不願意去農村(畢竟投入的精力精神要比市區高等於變相提高了工作量)。
5.農村學校的家長比較難溝通。很多農村學校的本地家長都覺得,讀書學到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捱到義務教育結束就成年了,可以工作了。
6.教師榮譽獲得感太少。很多學生競賽活動的指導獎,這是教師評聘職稱的重要依據。市區學校,小型學校競爭不過大型學校,而農村學校則根本不參與。為啥?缺錢!像我們這裡現在每個學生每個學期政府撥款600元的教育經費。市區大的學校一間將近1500人,也就是90萬元左右的財政撥款。而農村學校,一間一兩百人,財政撥款也就幾萬乃至十萬元。
所以,解決農村教育問題,根子是在教師待遇上嗎?我覺得並不是!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這個議題,重點是均衡!怎麼才是均衡?教育資源的配置均衡、師資力量的配置均衡、教師工作量額定均衡、向弱勢地區傾斜!這些才是均衡。
【本評論由風聞社區撈取,來自《教育部:全國義務教育輟學人數由去年大60萬人降至2419人教育部針對60萬輟學學生建立台賬,每一個孩子都有一條記錄,實行銷號制度,勸回來就銷號。20萬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基本完成勸返。2019年全國小學淨入學率99.94%,初中毛入學率102.6%。》一文
回應
太艱苦,而且賺不了補習外快,也沒有家長送禮,反正再高我也不去。
相關新聞
八部門2020-09-24不得以中高考成績或升學率片面評價學校和教師
回應
扯淡,不用成績怎麼平均,家長學生會用腳投票
生源分配不均衡,好學生都擠到一個學校去了,這個學校能不好嗎?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兩級分化,無解
阿楨
港媒:創紀錄“海歸”回國就業
香港南華早報2020-09-21,80多萬近來從海外大學畢業的中國學生已回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加入原本就已擁擠的國內就業市場。在新冠疫情和海外收緊移民及就業規定的雙重影響下,今年從海外回國的中國學生人數同比增加70%,還須與國內的874萬應屆大學畢業生進行競爭。
海歸中,約28.6%曾留學美國,英澳留學占26.3%和13.2%,碩士學位60%。 40%在金融或科技行業找到工作,僅有3%從事製造業,5.7%就職於學術界或政府機構。約5%獲得了30萬元或以上年薪,近40%年薪不到10萬元。2020年中國國內大學畢業生的月薪7839元,年薪9.36萬元。報告顯示
近年來,選擇畢業後回國的中國留學生已大幅增加,從2011年的18.62萬驟增至2015年的40.91萬,又上升到2018年的51.94萬。
德媒:中國學生的“美國夢”正在消退
德國《法蘭克福彙報》2020-09-21,中國學生到美國大學“朝聖”已有40年的歷史。如今,許多人更喜歡留在自己的國家。
自1978年以來,已有近600萬中國人到美國學習。去年,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達到了創紀錄的36萬人。
但自從美國的大學陷入美中兩國的地緣戰略衝突以來,“美國夢”已經破滅。
一家留學諮詢公司的調查顯示,40%的受訪學生有這種打算。
阿楨
高校獎勵新生一個人報到?網友卻吵翻了 2020-09-14
近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迎來了10000多位“萌新”,學校特別設置“獨立新生獎”,規定凡是學生一個人無家長陪同報到的,可獲得一個獎狀和學校發的文化衫,此次共有2000位穫獎。
網友:獨自一人報到並不能和獨立劃等號。
相關新聞
讓新生獨立報到是好,但對落後地區沒出過遠門的孩子,真的是很大挑戰
回應
還我上大學時,爸媽死都要送我去,然後到學校把學院系裡全部老師請飯送禮都過了一圈,宿舍食堂阿姨都沒放過,大學的時候我基本上被各個老師領導像是個小公舉一樣寵著,畢業時一個朋友都沒有,畢業照都不想去。等我小孩要去大學了,行李都不准帶,自己去大學要,去買,去打工,交朋友。
時代變了,我上大學時我父親送我去的,被班主任嘲笑了四年。現在上大學一家人來送,跟獨立不獨立沒關係,我覺得是因為現在人有錢了,家長要過來看看,順便旅個遊。
阿楨
華坪女高校長張桂梅2020-09-10回應填鴨式教育的質疑:沒有辦法的辦法
2020年高考,全國第一家公辦女子高中華坪共159人參加,其中150人考上本科,9人專科,70個一本,17個六百分以上。但是對於這樣的好成績,張桂梅卻並不滿意。“我的目標是人人都上一本,有個10%左右去上全國重點,有那麼一兩個能夠鑽進清華北大。”
是不是填鴨式,我們需要先界定概念2020-09-11
填鴨式:不管學生懂不懂——實際上大多情況下是不懂,只管硬著頭皮往下講,甚至讓學生死記硬背,尤其是理科的東西,又尤其是數學。文科,坦率的說,是需要一定的“死記硬背”的;當然學生年齡越大,越應該強調理解,這個另論。
很難想像華坪女高老師的好成績是在沒給學生講明白,繼續日常的課堂教學。我個人判斷,這真不是填鴨式,是講的清晰透徹,孩子都消化吸收了,效率很高。
回應
填鴨式可以培養一群80分的人才,啟發式可以培養1個120分的天才和一堆20分的傻瓜。
你想多了,120分的天才,不管填鴨還是啟發,都是120分
其實很簡單,鋼琴是不是素質教育,是,學鋼琴是不是填鴨式教育,是,那好了,大家別去學鋼琴。其實,人在世界上真的想學一樣東西,你都可以是“填鴨”。看看那些提倡“素質教育”的東西,馬術,高爾夫,西洋樂器,哪個不是“填鴨”?但是,你幾乎看不到誰去批判這些東西是“填鴨教育”。
法國理工教育就是“填鴨式”,意不意外?2020-09-11
我是從法國的大學校畢業的,法國19世紀至今大部分數學和理工科精英人才,都是通過這種高效“填鴨式”教學開始培養的。這個體制從拿破崙創設開始,直到今天都沒有變過。
高中畢業,成績前3%的學生,可以得到推薦,進入預科學校,每週32-35小時,每週六考試,累計成績,每年20%末位淘汰。兩年之後,全國競考,最好的大學校淘汰率90%.這兩年被法國人形容為“暗無天日”,比國內高三還可怕。進入大學校之後,前二年仍然要全校考試,排名決定你可以申請的M2和博士專案,乃至是否能進入工程師團。可以說過五關斬六將之後,你才有機會接受“啟發式”的教育,更多的把重心放在科研上面。
現代教育體系下,沒有填鴨式的奠基,人才就不可能在腦力最旺盛的年齡得到最好的教育機會。一個天才,如果不知道複分析,不知道群表示論,不知道流體力學,哪怕再啟發式的教育,也只是浪費聰明才智。
阿楨
世界大學排名出爐!中國提升了 美國滑了
2020-09-02“2021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英國牛津大學連續5年蟬聯榜單第一名,美國大學整體排名下滑,清華大學成為2011年後第一個進入排名前20的亞洲大學,中國大學排名獲得歷史性提升。疫情過後,英美中等院校長期下滑,亞洲大學特別是中國大學正在崛起這一趨勢將更為明顯。未來英美大學將面臨失去國際人才和收入損失的風險,再加上經濟衰退以及對大學資金影響,可能預示著全球知識和教育經濟開始新一輪洗牌。
2020全球創新指數報告出爐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2020-09-02發布「2020全球創新指數報告」,疫情對全球長期創新增長產生了嚴重影響,中國大排名第14名,也是前30名中唯一一個中等收入的經濟體。中國在專利、實用新型、商標、工業品外觀設計申請量和創意產品出口等重要指標上均名列前茅,中國大陸擁有17個全球領先的科技集群。
全球創新指數由WIPO、康乃爾大學、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共同發布,它透過對各個經濟體制度和政策、創新驅動、知識創造、企業創新、技術應用與知識產權等因素的評估,衡量一個經濟體廣泛經濟創新能力的指標。
相關新聞
美國科技股慘遭拋售 道瓊09/04狂瀉807點 納指跌近5% 原因:基本面跟不上股價+中國十四.五計劃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回應:中國5G技術與專利均獨占鰲頭,美國打壓無效,陸股5G指數EPS成長超過3成狂勝全球科技指數)
阿楨
中科大學術委員會回應“情侶送禮研究”博士論文:不評價好壞 2020-08-29 中國青年網
一篇研究“情侶送禮”的博士畢業論文最近引發爭議,論文作者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8屆工商管理專業博士畢業生叢日飛。
這篇論文的標題是《情侶關係中禮物形象一致性的前因及其對禮物收送體驗的影響研究》,總計121頁。作者叢日飛稱,論文彌補了該領域研究中的三個空白點,一是發現送禮人和收禮人的依賴程度能夠反映相應的關係權力,二是探究了“禮物形象一致性”對感激度的影響,三,該文是“唯一一篇研究送禮人形象衝突給親密關係帶來負面影響”的論文。
這篇博士論文最近在社交網站引發了討論。一些網友認為論文無用,不理解一位博士為何要用如此長的篇幅研究這個課題。有網友表示,論文說的是最簡單的道理,卻在製造學術話語障礙。例如,論文結論稱,“如果收禮人具有低依賴程度,且他們之間的親密程度較低,送禮人應該最大程度投其所好,以避免使收禮人失望。但隨著關係越發親密和收禮人依賴程度的提高,送禮人可以不再謹小慎微,並可以嘗試進行適度的自我表達。”這段話簡言之就是,不熟時要送對方喜歡的東西,熟悉後可以隨便送禮物。
同時,也有網友對這篇論文表示支持,稱送禮研究確實是一類學術研究方向,不該用實用與否來衡量學術研究。
對此,中科大學術委員會表示,當師生的論文存在學術不端行為,被人舉報,學術委員會才會介入調查。學術委員會並不評價某一個人論文的好與壞,論文的審議與發表也不在學術委員會的職責內。
阿楨
區街道辦招8人,全是清北碩博!屈才了?先看看待遇... 2020-08-26
這幾天,杭州市余杭區的一份招聘公示火了,這份長長的公示名單裡,清一色是來自清華、北大的碩士和博士,其中有8位的入職崗位是最基層的街道辦事處。
有人質疑,基層的街道工作需要招清華北大的碩士和博士嗎?
其實,余杭早在2017年就開始向清華北大畢業生拋出橄欖枝,定向招聘高層次人才,而且待遇優厚,真的優厚。政府中級雇員年薪博研約38萬元,碩研約35萬元。海外招聘,政府高級雇員年薪約50萬元,政府中級雇員博研約38萬元,碩研約35萬元。此外,提供生活安家補貼、人才公寓使用、租房購房補貼等方面的優惠政策。目前,在崗清北人才76名、海外‘雙十’雇員20名,他們在各個崗位上都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事實上,並不是每個人都有科研的興趣,也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選擇科研的條件,尤其是支撐自己的經濟實力。而且,我們國家每年有那麼多的碩士和博士畢業生,如果都留在高校做學術,高校系統也無法消化這麼多人。
大學教給本科生、研究生的除了專業能力之外,更多的是一種學習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學生們帶著這些內化于心的素養、知識和技能走向社會,走向適合自己的每一個崗位。所以,這些清華北大的學生選擇去余杭的基層崗位工作完全沒有問題。
相關新聞
哈佛博士到深圳當街道辦副主任引關注:系選調人才、處級領導
回應
街道需要高科技人才嗎?這是一個嚴重浪費!國家培養一個碩士要多少錢?在現在國際形勢下國家現在多麼急需科技人才,許多難題需要科技人才破題呀!
急需?沒看到。不然為什麼科研機構會競爭不過一個街道辦呢?
人家是博士,去哪裡工作、做什麼崗位肯定會有自己的想法,我們就沒必要為她操心了吧。
這些人才都是重點培養對象,是浙江的儲備幹部,他們現在在基層是為了歷練自己,有了好成績隨時晉升,現在在街道過幾年可能去市里甚至省裡工作了。
阿楨
抖音創辦人是福建人TikTok是「七逃」「𨑨迌」的閩南音好玩的意思。
回應
沒用的, 台蛙根本不知道有福建同鄉人這事, 他們只認台蛙始祖倭奴。
川普08/07禁微信(wechat) 陸iphone銷量或慘崩9成(回應:美國還是民主自由的國家嗎? 美國就是流氓國家!)
大陸自然科學領域論文數量首次超越美國 躍居全球第一
中國在經濟、科技各方面追趕美國,引來美國近年來對華掀起圍堵、封殺等行動。不過,據日本官方科學技術學術政策研究所2020/08/07調查,40年以來,中國自然科學論文數首次超越美國,躍居全球第一,第三四是德日。20年前,中國僅列第九。2000年以來,中國大學經費增長了10.2倍,美國1.8倍。此外,大量留學生回中國後產出了大量論文。
回應
怎可以說大陸好。不符合台灣價值,會被綠油油圍剿。
中國產品大都是仿冒三無產品,舉國以欺騙為統治手段,世人竟然相信其論文世界第一,真是為虎作倀。
聯合國世界智產權組織(WIPO)去年報告專利申請:中國1,542,002件/美國597,141件.
阿楨
人大教授金燦榮:TikTok離開美國,誰是最大受益者? 2020-08-05
金:我是84年研究美國,那個時候美國不僅技術領先,而且商業模式領先。但現在還真是發生了很根本的變化。美國現在整體上講想打壓中國的科技進步,打壓華為其實是打壓中國的5G進步。打壓TikTok是打壓中國商業模式的拓展。
金:其實美國是一個政治化很強的國家,誤解他是自由市場的天堂。一旦美國人對你有政治上的懷疑,他是無所不用其極的,而且一定用政治手段幹預經濟。
我們看到了美國政府不守商業信用、不尊重市場規則、人為幹預、扭曲市場。Facebook能不能真從中獲利,現在沒有結論。
相關新聞
推特只針對中俄媒體帳號貼“官媒”標籤,線民戳破“雙標”
TikTok瘋傳《這就是美國》MV週點擊率逼近一億諷美國歧視黑人
特朗普制裁TikTok,紐約街訪美國用戶:TikTok被禁是因人們在這上面反對特朗普.
川普選情告急06-18路透:拜登領先13%,為扭轉情勢不顧衛生單位警告06-20晚在奧克拉荷馬州杜爾沙舉行造勢大會號稱百萬人參與實際入場不到6200人(抖音青少年惡作劇?)
川普稱禁TikTok恐失青年票,改口:9月15日前沒人買TikTok就封禁(回應:抖音遭禁與國安無關,而是青年用戶故意放鳥川普! 流氓國家赤裸裸的搶劫抖音的幕後黑手微軟/臉書現形了. 美政商強買TikTok像極了紐約芝加哥黑手黨的行事作風. )
阿楨
國防部:“雙一流”在校生士兵免試攻讀軍校
國防部2020-07-30表示,為貫徹落實軍委改革決策意圖,拓寬從士兵中選拔生長軍官管道,吸引高考成績優異、具有發展潛力的士兵,今年開始試點對“雙一流”(國家一流建設大學、一流建設學科)的在校生士兵(保留入學資格或保留學籍入伍)免試攻讀軍校。此類士兵的高考文化成績需達到本省份一本控制線,軍事共同科目考試成績優秀,所學專業符合軍隊建設需要,且滿足軍隊院校招收學員政治條件、身心條件,以及士兵報考軍隊院校的其他條件。
阿楨
胡錫進:支持不能因為是少數民族學生就給予特殊照顧的主張
近日,浙江大學對該校一有強姦罪行的少數民族學生從輕處理——給予留校察看處分一事引發網上關注,2020-07-22,浙大回應稱,學校緊急召開了會議,正在研究處理此事,後續情況會再公佈。
胡表示,“這件事應當在各民族學生一律平等的原則之下就事論事地加以解決,不要圍繞它發酵出不同民族之間的對立情緒,這最符合我們這個有14億人口和56個民族超級大家庭的整體利益,也更符合道義。希望所有互聯網上的討論者在表達意見的同時保持這一理性,促進事情最終有一個公正結果,也讓我們的輿論場通過這個事件增加一分成熟。”
回應
教育面前不平等就算了,法律面前還不平等。越是照顧,就越容易造成矛盾,受到照顧的不會滿足,漸漸的變成了理所當然的福利,沒受照顧的心生怨氣,最後就漸漸的變成了族群對立,真心建議國家慢慢的收回各種少數民族照顧政策。
我也是少數民族同樣我也支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為是少數民族就這樣縱容
浙大:強姦、吸毒都不算個事,留校察看就行了,別為難孩子們。
哈工大:替考、作弊於社會而言不是刑事犯罪,於學校而言則是違紀,開除學籍沒商量,這不是為難孩子。
哈工大2名應屆生因作弊被開除學籍 2020-07-22
近日哈工大威海校區一份處分決定引起網友熱議。該校電腦科學與技術學院大四學生楊某,在兩門考試中找大四學生黃某某替考,兩人因考試作弊被開除學籍。網傳楊某考試前已獲得某互聯網公司offer,在深圳實習。
回應
當事人在深圳實習,覺得這種選修課沒啥意思,沒必要專門回來一次,所以找同學幫一下忙。沒必要開除吧 不能通融?
兄弟。這是哈工大。不是浙大。
我是工大人,支持。
阿楨
三、誰在美化民國教育
大多數是作家、業餘的歷史愛好者等。他們對於民國教育充滿著想像、浪漫描述,但那些是否就是民國教育的真相呢?
舒新城1924年曾就內地湖南所見聞的教育行政的混亂情形做過批判:內亂對於教育顯明的影響列下:(一)省教育經費積欠至十個月;(二)指定為省教育經費的鹽稅附加稅為軍人提去四十余萬;(三)地方教育經費隨時被軍人提取,致各地欠費自數月至十餘月不等;(四)地方教育機關,隨時被軍人佔據,學校常不能如期開學;(五)內地交通權完全為軍人佔據,學生不能按期到校,甚至於被危險;(六)教會學校特別發達。
進入國民政府時期,教育的情形並未得到根本改變。教育社會學家盧紹稷在1931年出版的《教育社會學》一書中曾說:我國教育,因承數千餘年“偏重個人”積習之故,所以近年以來,雖嘗聞有“適應社會”之呼聲,而學校畢業生尚未能皆為社會上實際有用之人物。試觀我國現今學子,除少數外國留學生與國內中等以上學校畢業生講求實學外,大都徒冒虛名,以“文憑”為目的,學非所用,用非所學,無所裨益於社會。小學畢業生,知識幼稚,姑置勿論。中學畢業生,往往學農不農,學工不工,學商不商,甚至有在家賦閑,成為社會上之寄生蟲。至大學與專科學校畢業生,對於學問雖算有一點門徑,但嘗見有畢業於紡織專科,而為普通中學圖畫教員者;有以畢業於農業專科,而為普通行政機關助理員者,甚至有以留學歐美各國大學與專門學校畢業,歸而應考試於書業機關,充普通編譯員者。所用非所學,滔滔皆是。
1931年國民黨中央機關報《中央日報》的主筆陶希聖感歎說:“從小學到大學的幾層等級,逐漸把貧苦子弟剔除下來,最貧苦的農工子弟們沒有受初等教育的機會,其中升入中學的少數青年,大抵出於中資或富裕的工商業、地主、官僚家族,大學則是所謂的上層社會,即大地主、金融資本家、工業資本階級的領域,他們的子弟是最能住進大學的。”
回應
民國吹的主要是灣灣和其出資支持的要麼裝傻要麼壞的阿貓阿狗。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345497
阿楨
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王家範:晚明江南士大夫的歷史命運 2020-07-12
晚明江南的社會經濟已躍居全國首位,經濟的發達,城鎮的繁榮,都為該地區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越環境。不用說富有資產的官僚、地主,即使僅有瘠田十畝的一般農家,也總勉力讓子孫入泮,冀望其跳躍龍門。明代各地有府學、州學、縣學以至社學、私塾,江南又盛行書院,實則都是科舉預備學校。書院轉向科舉,學校與科舉並為一途,使明代學校教育更是走進死胡同。
江南生員舉子眾多,在顧炎武看來,何以不是文化繁榮、歷史進步的標誌,反成了社會公害呢?
中國生員的唯一出路是科舉——仕途,產生“人才過剩”現象,大量生員被擯斥於仕途之外,又皓首白髮以待“金榜題名”,別無所事。它既是文化教育方面的一種病態,又成為加深政治惡化的病灶,惡性循環,幾成不治之症,到晚明竟成了深伏著亡國滅族的一個禍患。
晚明科場的競爭,已經不純是個人間的命運之戰,而是擴大波及為集團間的廝殺肉搏。為此,晚明江南士大夫的結社之風極盛,這種以文會友的結社或明或暗正與科舉——官場的角逐緊相攀染。
…..
回應
宋朝通過完善政治制度,早就完全解決的問題!
正是宋朝“完善政治制度”導致政府被士大夫階層利益裹挾,土地兼併嚴重,社會階層貧富差距嚴重。而王安石變法所採取的極端做法又招致士大夫階層的報復,終兩宋均是在這種溫水煮青蛙的態勢裡緩慢自殺。
1946年三名女孩考清華落榜,真相竟然是?
2020-07-08,有“大V”發佈微博稱“這三位大學者大專家的女孩因為差幾分沒有考上”,並配上一張四名女性圖片標注為“【教育的公平】1946年有三個女孩考清華落榜,這讓人看到了那個年代中國教育的公平和良心。”有“大V”附和“看這些也感動不了那些今天的高考腐敗者”。
民國時期的教育真的是這樣嗎?
一、照片中的女性並非梁再冰、馮鐘璞、梅祖芬,而是林徽因(右一)和她的表姐王孟瑜、王次亮和曾語兒。
二、三名女性落榜清華的真實情況是抗戰勝利後大學第一次招生,考生眾多,競爭激烈。大後方和收復區的應屆高中生,加上多年抗戰積壓下來的往屆沒有考學的高中生,還有大量的復員軍人,使得考生一下子變得特別多。清華不得不擴招新生八百七十人,錄取率也不足5%。
阿楨
這一年,還有1500餘人次在藝術、體育、科技、社團等各級大賽中勇奪828項省級以上榮譽獎勵,突破60余項賽事紀錄。
學校開設禮儀學堂等100多門選修課程,不少課程均有100余名學生選修,拓展視野,張揚個性。衡中還有50多個社團,涉及藝術體育、科技創新、模聯商賽、作文大賽、命題演講、學科能力等。
普遍後勁不足?
目前粗略瞭解到,有一批衡中畢業生已經嶄露頭角,如2015屆畢業生王泰,喜獲浙江大學竺可楨獎學金、十佳大學生兩大獎項;2010屆畢業生竇琪獲香港科學會青年科學家稱號,全港當年所有博士畢業生僅評選一人;2003屆畢業生姜長青,所參與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衡中前些年的畢業生,已成為各行業的中堅力量,相信再有10年、15年,衡中畢業生在全球各地、各個領域一定會有領軍人才。
回應
神奇的高考工廠。還有毛坦廠中學。都神啦。高分實低能,低分反高能,北清有啥好?
葡萄太酸了!
相關新聞
秋季只開線上課程的大學 美國將不發給國際學生簽證
澳媒調查:計畫返澳學習的中國學生不到一半 啥原因?由於中西關係緊張+新冠疫情,家長對孩子在國外的安全以及可能遭受的歧視越來越擔心。
回應
美英加澳留學含金量太低了,研究生讀一年就可以畢業,和批發有啥區別?
阿楨
還原真實的衡水中學:不“神奇”也不“暗黑” 2020-07-06 新華網
高考工廠、題海戰術、高分低能、後勁不足……每年高考前後,衡水中學總被熱議
近日,記者帶著備受社會關注的問題走進衡中蹲點調研,希望還原一個真實的衡中。
外界一些人說,衡中半軍事化管理,學生太苦、太累、壓力太大;也曾有媒體報導,衡中學生吃飯時間只有2分鐘,學校規定學生上廁所不能過3分鐘……其實,這都是對衡中的誤解。
衡中學生全部實行寄宿制,每天淩晨5:40起床跑操,校領導只要在校也按時陪伴,6:10晨讀,上午4節課、1節自習,12:00午飯,午休1小時,下午2節課、3節自習,下午6:15晚飯,6:40至7:10觀看新聞集錦,7:15上3節晚自習,晚上9:50回宿舍洗漱,10:10熄燈睡覺。
每天確保有8個半小時睡眠、1個小時體育鍛煉、半小時觀看新聞節目。高一二年級每天都有2次跑操,每週都有3節體育課,2節體活課,每兩周放假回家一次。
別人在打遊戲的時候,衡中學生在午睡;別人逛街追逐潮流時,衡中學生在看新聞聯播;別人點燈熬夜時,衡中學生睡得正香;別人課堂上睡覺的時候,衡中學生正在專注地聽課。“從外界看衡中很辛苦,可學生感覺不到辛苦,反而很充實。”
衡中每課時從50分鐘壓縮到45分鐘,再到40分鐘,這樣更符合學生成長規律,使學生上課更專注,而且還增加了課時數,保證每天至少有一半課時是自習,讓學生進行充分地自主學習。
同時,深入推進教學改革,鼓勵個性化教學,課堂上宣導教師連續授課不能超過五分鐘,每節課至少向學生提出五個有效問題,允許學生出錯、質疑、爭辯。
近年來,老師們先後有100余項教育教學科研成果獲國家、省級獎勵,200余位教師在省級以上教學大賽中獲特等獎或一等獎,1000余位教師赴全國各地講學或做公開課,許多教師已成為“科研型”“專家型”教師。
批量“高分低能生”?
衡中從2004年組建奧賽培訓興趣小組,2008年成立奧賽班,僅最近一年就斬獲全國金牌29枚、銀牌31枚,19人進入國家集訓隊並直保清華、北大。特別是鄧子傑同學,以總分世界第二、理論成績第一勇奪國際化學奧賽金牌。
阿楨
相關新聞
順我者昌、逆我者被嫖娼?中國警方公佈鄭文傑「嫖娼證據」
港版國安法7.1實施,英國駐香港領事館前僱員獲英國政治庇護
"香港眾志"解散醜聞:黃之鋒等3人卷錢跑了
港媒爆料:黃之鋒曾謀劃卷款逃到美領館求庇護
回應
人家都公佈錄影帶了,鄭還掰?無恥漢奸洋奴走狗
來台灣啦!在台灣嫖妓,817會讓你高票當選議員哦!
一不小心,《紐約時報》把美國政府反華陰謀給說漏了 2020-07-06 環球時報
雖然咱們中國人都知道美國政府一直在保護和資助著許多年前被我們政府取締的邪教法X功,讓這個謀財害命的邪教組織給其充當反華宣傳的馬前卒,但一直缺少一些更充分的證據。
不過,一貫反感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紐約時報》,在其最近一篇攻擊特朗普政府的文章中,卻“不慎”將美國政府和這個邪教組織進行噁心交易的實錘給抖了出來…原來,在1個月前,特朗普給這個機構任命了一個新的領導人,而此人一上臺便開始對這個美國政府的“外宣喉舌”進行了“人事清洗”,將四個下屬部門的領導都給撤掉了。這四個部門中包括常年與美國多個反華勢力勾結,為美國政府進行反華宣傳的“自由X州電臺”;在中東和歐洲為美國政府進行宣傳工作的另外兩家電臺,以及一個名為“開放科技基金”的組織給了法X功840萬美元的政府經費。另外,“美國之音”這個同隸屬於“美國國際媒體署”的反華外宣喉舌,也發生了領導層的變動。
阿楨
張維為:這次疫情把中國公知虛構出來的美國打回原形 2020-07-06 觀察者網
這次中美抗疫模式的最大差別就是,中國模式從一開始就明確,人民的生命高於一切,用習主席的話說就是,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所以我們把疫情防控作為全黨全國頭等大事來抓,實行拉網排查,應收盡收,應治盡治。相比之下,美國乃至整個西方國家的做法,都是經濟利益和商業利益高於一切,抗疫結果也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次疫情大戰襲來,把中國公知們虛構出來的西方世界、特別是美國,一仗打回原形。美國不是所謂的“民主社會”嗎?不是最強調人權嗎?他們編出美國人命是世界上最值錢的,美國護照上印著:不管你到哪裡,美國政府和軍隊永遠保護你。
回應
方方之流出來走兩步繼續對你祖宗美爹歌功頌德
公知,就是吃了美國狗糧的賣國賊
公知多少天都不敢出來說句話了
頻批習近平 清大教授許章潤被捕 友人:被官方誣為嫖娼(楨:?) 2020-07-06 中央社
中國知名自由派學者許章潤今天被警方帶走,引起外界關切。他的友人透露,許妻事後接到四川警方來電,指許是因為「在四川成都嫖娼」被捕,中國官方這種作法是「毫無下限的誣陷」。
過去3年來,許曾多次公開發表文章,點名抨擊中共乃至於總書記習近平。其中,他在2018年7月發表題為「我們當下的恐懼」的文章,批評習取消國家主席任期制,讓中國向毛澤東時代倒退。2019年3月,許便遭任教的北京清華大學停職、停課。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不久,許以「憤怒的人民不再恐懼」為題發表文章,直指中國處於「壟斷一切、定於一尊的組織性失序」,並直指習「疫癘猖獗當口,所謂『親自』云云,心口不一,無恥之尤」。
阿楨
深高南學位之爭:臨入學卻因房屋屬性被“踢出”學區房陣營 2020-06-13 華夏時報
記者瞭解到,義務教育階段積分入學的第一類才可獲得80分,其要求住宅用途商品房。而王先生所在的浩銘財富廣場,今年被劃分為第三類特殊房產,只能獲得70分,王家總分減少了10分,再加上家裡獨生子女1分(去年是5分)、住房4年5分、社保繳納超過二十年的10分,總分才86分。而若按照一類積分80分來算,今年他家現在已經有96分了,是有一定把握上學區內學校的。深高南入學積分近年來不斷上升,去年入學分數已經達到98.7分。按照目前這個情況,王先生的小孩今年無望就讀深高南。
官方通報回應業主並不認同
6月1日兒童節當天,涉事的8個社區數百名業主為孩子上學問題集體來到福田區教育局門口,希望能得到明確回應。其中多位業主,跪在福田區教育局門口,希望能夠獲得轉機。
6月12日上午,通報表示,在6月1日所謂“跪求學位”的7人中,也沒有一人今年有孩子需申請學位。
業主表示,此次變動,不光影響今年申請學位的家長,對明年、後年申請學位家長影響更大,他們面臨更多變數。買學區房申請深高南學位,家庭至少要提早4、5年,都是為了積學分。
與此同時,通報還表示,部分房產在甄別核實後確定的性質和類別與往年出現變化,但這只是回歸該物業本身應有的積分待遇,而不存在所謂因今年“政策變化”而“降低待遇”或者“損害權益”的問題。由此要求所謂“討還學位”或“恢復權益”的依據不足。
對於通報中提及“甄別核實”的依據,以及為何不提前發佈“變化通知”等情況,《華夏時報》記者多次致電深圳市福田區教育局官方電話,但都以“正在通話中”、或者“無人接聽”而告終。
相關新聞
中國教育部回應學區房價格大漲:正在推義務教育優質均衡
新竹「八大學區」從小學念到大學家長400萬就能入籍卡位
學區-維基百科
學區制(district system),狹義上來說是盛行於英美的教育制度。廣義上來說指國民教育或義務教育階段招收學齡兒童的居住範圍,即所謂的入學學區。房地產業因此產生學區房的概念。
美國的學區,是美國公立初等教育與中等教育體系里地方政府對市、鎮居民區的一種劃分,以利於對各學校的管轄、撥款,並對哪些地區居民子女可以進入附近的公立學校作出規定。
阿楨
最高800萬元!30多地買房給補貼,你心動了嗎? 2020-06-14 中國新聞網
這個消息不知打動了多少購房者的心。今年以來,各大城市的“搶人大戰”不僅在落戶政策上發力,在購房補貼政策上更是不遺餘力。初步統計,年內至少已有30多地發佈或調整購房補貼政策。
其中,杭州榮登“大手筆”“砸錢”地區的榜首。今年2月,杭州推出“戰疫引才、杭向未來”八大舉措,提高高層次人才購房補貼,A類頂尖人才最高800萬,B、C、D類人才分別給予200萬元、150萬元、100萬元購房補貼。
…….
回應
貧富差距就是這麼產生的
人類也屬於生物圈,有生命必有階級。
人才是可貴,但是納稅人的錢這麼用,呵呵了!
一路之隔房價落差10萬 由學區撐起的房價“等高線”處處可見 2020-06-13 華夏時報
素有“深圳版海澱黃莊”之稱的深圳百花片區名校雲集,目前百花片區二手房均價超過14萬/平方米。很多家為自己的下一代購買學區房,也讓北京、上海、深圳的一些老舊社區房子,因為優質學位而成為“千萬豪宅”。
記者注意到,與百花片區僅一路之隔的園嶺片區二手房均價為9.9萬元/平方米,二者均價相差4萬多/平方米。
中國城市經濟學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宋丁對記者表示:深圳人口增長特別快,特別是中小學生在全國已經超過北上廣,它的總量是最高的城市,人口密度大,但是學位供應又遠遠不足,尤其是名校資源被瘋搶,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從根本上來講,還是現有的教學制度,以及學位資源的嚴重缺失所導致的。”
深圳市教育局資料顯示,2020年將確保完成新增3萬個學前教育學位,公辦幼稚園在園兒童占比達到50%的任務。同時,新改擴建公辦義務教育學校30 所,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4萬個以上。新改擴建普通公辦高中學校2所,新增普通公辦高中學位6150個。
阿楨
QS世界大學排名公佈:清華首進前15,中國內地6所高校進前100
2020-06-10,英國QS發佈了2021年QS世界大學排名。麻省理工學院連續第9年第一,斯坦福和哈佛第二、三名。
清華從世界第16名上升到15名,在亞洲排名第三。北大23名,較去年降1名。復旦(34名)和上海交通(47名)也創下了各自的歷史最好成績,其中,交大首次進入全球前50名。浙江大學(53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93名)
今年亞洲大學表現強勁,但英美大學似乎展露出疲態,不少學校的排名都出現了下滑。
美國高校依舊佔據了排名前三的位置,在排名前30名的大學中也獲得了14席,位居全球之首。不過,美國153所參與本次排名的大學中有112所排名下降,而入圍前100名大學的數量也從三年前的32所降至27所。
英國,牛津(4名)、劍橋(7名)、帝國理工學院(8名)、倫敦大學(10名)躋身全球前10名。84所排名最高的英國院校中,有62所的排名出現了逐年下降的情況。不過,英國在前100名中依舊占了18席,這一數字近五年來始終保持不變。
今年,有26所亞洲大學進入世界前100名,是有史以來最多的一年。前兩名分別為新加坡大學(11名)和南洋理工大學(第13名)。
此外,本次共有83所中國高校入圍QS榜單,包括內地高校51所,香港高校7所(港大22名),澳門高校2所(澳門大學367名),臺灣高校23所(臺大66名)。
和往年一樣,2021年的QS世界大學排名指標共有6項:
(1)學術聲譽40%:基於超過94000名學者的調查問卷回饋;
(2)雇主聲譽10%:根據超過44000名雇主;
(3)單位教員論文引文數20%:衡量學術研究的影響力,通過五年內大學研究論文的引用總數除以大學的教師數量得出;
(4)師生比例20%:代表教學規模,將學生人數除以教職員工人數得出;
(5)國際教師比例5%;
(6)國際學生比例5%:表明大學吸引世界各地人才的能力。
2021年QS世界大學排名前100名榜單如下:
…….
回應
前49名,德國一所大學都沒有,香港有3所大學,哈哈哈,這榜扯的
這個排名也就看個熱鬧。學術聲譽和雇主聲譽都是主觀評價,更傾向於歷史印象,很難反映大學最新的發展。國際教師和國際學生的指標,基本是給英語系國家送分的,也難怪英美新港的排名普遍較高。
阿楨
為什麼以東京大學為首的日本大學國際排名在下降? 2020-05-24
至於下滑的原因,很多人為東大抱不平,說那些排名老注重什麼國際生比例呀,英語環境什麼的,排名本身就有bug,還有人直接說原因就是排名垃圾,配不上東大。
說白了,不在他們自己。老牌資本主義強國的科研基礎都在,淳樸務實的學風還在,嚴謹踏實的態度也還在,基本把研究室當成家的日本學者們也都在。
問題在哪呢,在經費,在錢,在money。
搞研究,特別是理工科的研究,特別是基礎科學,沒有錢,沒有資金,其他,基本都是空談。
這個問題,日本的學者們都明白,日本的各種大咖學者,都在不斷警告日本政府,再這樣下去,不僅日本大學排名和實力會繼續下降,諾貝爾獲獎者可能也會急劇減少。
咱來看幾組資料就知道了。
假如把2000年每個國家的研究經費預算標記為100,日本18年間,只增長了14.9%,但中國16年間,便增長了接近14倍。再看研究經費的絕對值上,日本也已經被美國和中國遠遠甩下。
從論文數量來看,2004-2006年,日本為第二位元,中國是第三位;但到了2014-2016年,中國成為第二,日本掉到了第4位;我知道很多人又得說,中國垃圾論文數量多,那我們只看top10%的資料。2004-2006,日本第4,中國第5;到了2014-2016,中國第2,占比從5%升到了17%;而日本從第4降到第9,占比從5.1%到2.9%。
回應
我早就說過,有錢就有高科技,高科技是靠錢堆出來的。尤其那些說中國教育有問題、沒有創新精神的言論,我一直認為是扯淡。
阿楨
中國邁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國務院2020-05-19新聞發佈會,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表示,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評估顯示,我國創新指數位居世界第14位;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發佈的國家綜合創新能力指數,我國排在第15位:2019年,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居世界首位;國際科學論文被引用數位居世界第二。全社會研發支出達2.17萬億元,比2006年增長6倍以上,占GDP的比重達到2.19%,與歐盟相當。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9.5%。
過去一年,積體電路實現14納米工藝產業化,5G研發應用和產業化全面推進。169個高新區生產總值達12萬億元,經濟總量占全國的十分之一以上。全國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2.5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超過15.1萬家。
同時,數十萬名科技特派員領辦創辦了1.15萬家企業。近年來,我國推進科技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科技評價體系,成果轉移轉化機制不斷完善。2019年全國技術交易額達到2.2萬億元,超過了2019年度全社會研發支出總額。
推進重大疾病防治科技攻關,新增18家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科技部會同12個部門組成科研攻關組,設立藥物研發、疫苗研發、檢測試劑等10個重點工作專班,聚焦臨床救治和藥物、疫苗研發、檢測技術和產品、病毒病原學和流行病學、動物模型構建等5個方向,部署83個應急攻關專案,形成了全國一盤棋的科研攻關格局。
阿楨
研究生疑因被導師刁難墜亡,中傳回應 2020-05-10 觀察者網
2020-05-09晚,自稱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碩士黃靜怡家屬的網友發帖稱,因薛姓導師不同意送審畢業論文,致黃靜怡精神崩潰自殺。
@中國傳媒大學10日發佈相關說明,內容如下:
我們對靜怡同學的離世表示最深切的悼念,對她的家人表示誠摯的慰問!
學院懷著悲痛的心情立刻成立了善後小組,與靜怡同學的家人保持聯繫並關心慰問,希望能夠與家人一起度過最痛心的時刻。
按照學校的要求,學院於事發的第二天就配合學校相關部門,啟動了對此事的核查工作。我們會針對家屬提出的一些情況,認真、負責地瞭解、核實,並將實事求是地回應各方關切。
一直以來,學院始終關注全院學生的學業與身心狀況,關愛每一個生命的健康與成長。
再次對靜怡同學的離世表示最深切的悼念,也感謝社會各界對我們的關心。
回應
必須嚴查!這樣的事不是一次兩次了,當學生的命運被一些人所掌握,那這些人必須要是負責且端正的人,對其中的一些渣子絕不能放過!
導師不同意送審就是刁難?這標題是不是帶節奏啊?現在碩士畢業生的畢業論文品質一塌糊塗達不到送評閱和答辯標準的難道少嗎?導師要把握學生畢業論文品質,合格的才能送外審,這是教育部對導師的要求,不履行教育部要事後追責的。這節奏帶的,未經調查就判斷是導師刁難?
導師有卡住學生論文的權利,而學生卻無處申訴,這令人遺憾。
垃圾論文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你以為翟天臨博士只是個例嗎?心理承受能力這麼差,做啥研究工作,新聞換個標題:導師答應送審論文,學生收回跳樓決定。
一個碩士論文導師不給送審便去跳樓,這件事情本來就很扯。二者的嚴重性壓根兒不對等。心理問題是主要誘因,可能是心理疾病,可能是各種壓力匯總的合理,也可能只是幼稚。哪怕因為非主觀原因,人力不可控的天災原因而導致整個碩士階段白讀,跳樓在這時也遠擺不上檯面。他論文不送審就自殺,那們這些讀博的一天到晚揪著腦袋上所剩無幾的頭髮,一個課題或一個方向可能弄半年發現是死胡同,是不是就得天天抹脖子了。
阿楨
“SCI”神話早該破了!2020/02/26 瞭望智庫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印發《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強調,要準確理解SCI論文及相關指標,深刻認識SCI至上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時,積極探索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推動高等學校回歸學術初心,淨化學術風氣,優化學術生態。
SCI是目前國際上流行的科技文獻檢索工具,通過統計大量引文得出期刊的影響因數等量化指標來對期刊進行排名。按目前的國際慣例,一般用學術期刊的影響因數值來測度期刊的學術水準和論文品質。庫叔觀察到,學術界普遍存在對影響因數的崇拜現象。
…..
回應
那我問你,不靠SCI靠什麼評價科研水準?反對一件事卻提不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就是為了反對而反對,最後把事情搞砸搞亂。
靠中國國內期刊?國內能好到哪裡去?
靠科研經濟轉化?那大家都去做賺錢的課題,請問那些不賺錢的基礎科研,你讓誰去做?
靠同行內部評價?都是圈內人,沆瀣一氣?甚至一個方向上只有一個團隊做,你讓誰去評價?
靠給學生上課?那教學成果怎麼評?你上的課簡單,學生基本上都考90分,他上的課難,學生就算認真學都很難學好,最後成績60多,所以你教得就比他好?
最後一年教授名額就這麼多,一堆人爭,你說給誰?
論文門又有新爆料!?網看傻:出大事了! 2020/02/26
總統蔡英文的論文議題從選前燒到選後,資深媒體人彭文正的網路節目「政經關不了」中,不停揭露蔡英文論文祕密的神秘面紗,讓網友佩服不已,而這次又出現新的證據,讓人看傻了眼。
阿楨
鳥屎+石墨烯=SCI論文,華人學者用實驗資料硬核諷刺,學術期刊灌水何時休
2020/01/14,一篇新鮮出爐的鳥屎論文登上了納米材料權威期刊ACS NANO。
因為材料學界有大把的石墨烯論文,拿各種物質摻進石墨烯測一測性能提升,就能發SCI……
於是作者憋不住了,要吐槽也要去頂刊!
最終,作者給出了結論:鳥屎處理過的石墨烯,確實比未摻雜的石墨烯有更好的電催化性。
談到實驗結果未來的展望,作者不忘表達對世界和平的渴望。
用便宜的鳥糞來摻雜石墨烯,明顯比用其他化學原料更便宜。
希望各個國家不要因為鳥屎而發動任何戰爭,連貿易戰也不行。
這篇文章共有三位元作者,通訊作者是布拉格化學與技術大學的Martin Pumera教授。
馬雲:非常反對湖畔大學同學之間做生意
2020-01-15,在第六屆湖畔大學候選學員最終面試時,馬雲向所有150名候選企業家進行了演講。馬雲認為,最重要的是學習精神,希望發現、培養企業家。不是教大家怎麼去創業,而是教大家怎麼把企業活得更久;湖畔也不是教大家怎麼做企業,而是教大家如何做更好的企業家。
在談到“圈子”時,馬雲表示,湖畔時一個互相學習的地方,特別反對湖畔大學同學之間互相做生意,少做生意、多做思想交流,同學之間借錢、同學之間互相做生意,都不靠譜。同學之間做生意往往時同學成不了,朋友也成不了。
公開資料顯示,湖畔大學成立於2015年,申請學員需要創業滿3年,公司人員30人以上,年營收超3000萬、企業納稅3年以上、3位推薦人,今年最終能夠通過面試的僅為40人,有搜狗CEO王小川、獵豹移動CEO傅盛、米未傳媒馬東、UCCA尤倫斯美術館館長田霏宇等。
回應
馬雲聲明,屬實此地無銀三百兩。就是個拉幫結派的場所,和長江商學院性質類似。
不但在商界拉幫結派,還有政治野心!
阿楨
為什麼香港建科技城失敗,合肥卻成功了? 科技袁人Lite第96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nhSg5nocJk
導讀
一提起合肥,大家對它的第一印像是什麼?提起合肥,小猿最先想到的是袁老師所在的學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合肥現在折騰的研究技術含量有多高? 聽聽這三個項目:量子通信、人工智能和可控核聚變。實際上,合肥將自己定位為“綜合國家科學中心”還是近幾年的事情,相比合肥的快速反應,我們不得不想起最近很引人注意的香港,曾經香港也一度有計劃發展成“數碼城”,可是各方掣肘,最終不了了之。 香港在人才、科研基礎等等方面都非常有優勢,最終卻變成一個經濟中99%都依靠服務業的城市,這也反過來說明了要下定決心做出正確選擇是多麼重要!
.......
這完全符合我和外國學術界人士交往的經驗。 對他們來說,USTC(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經常在身邊遇到科大的留學生和科大出身的科學家,經常看到科大和科大人的研究成果,許多人跟科大有合作研究。
最近,科大又出了一個喜報:在新當選的64位科學院院士中,科大校友有14人。我的朋友、風雲學會會員陳經本科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碩士在香港科技大學, 他告訴我,相比之下,香港就成了一個反面典型。
同樣在2019年11月,香港的8所大學,不僅沒有為城市增光,反而因為本地學生鬧事,搞到全部要停課。 雙11的時候,大陸人民忙著購物,香港卻交通癱瘓。 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大學紛紛取消學期的剩餘課程,改為網絡函授;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更是被暴徒佔據大肆破壞。這些大學能否復課先不說,本地學生不愛學習只愛搗亂已經出名了,許多大公司拒絕招收香港大學生。
合肥的大學能為城市增光,香港的大學卻成為城市黑點,根本區別就在於學生的學風。
香港的大學教職員工待遇極好,教授是全球招聘的,水平很高,可以說教師水平不比中科大差。 區別在於,中科大是全國所有大學中學風最好的,號稱“不要命的上科大”。 而香港的本地學生,可以說是風氣全國最壞,不僅自己不學習,還把內地來的好學生也弄得沒法學習了。
下面,讓我們回顧一下合肥的歷史。
.......
https://xueqiu.com/4826147079/136763111
阿楨
事實上,艾華特並不是被強硬退休、因而狀告牛津的第一人。牛津大學聖約翰學院(St John’s College)的莎士比亞權威學者皮契爾教授(Prof John Pitcher),也曾因為類似緣由在67歲時被牛津大學逼退,並且控告牛津大學違反英國《平等法》(Equality Act 2010),涉嫌年齡歧視與不當解雇。只是皮契爾的指控與賠償要求,卻都在2019年5月的一審判決中遭到駁回。
當時法官援引資料指出,英國高教確實存在男性、年長者、白人等優勢群體把持高等學術研究職務的現象存在,作為國際領航學術機構的牛津大學,透過EJRA以實現「建構大學職場的多元環境」,屬合法合理的措施。
但又是為什麼,這次艾華特卻能夠打贏這場可能動搖EJRA存廢的關鍵訴訟呢?其中重要原因便是,艾華特向法院提交了一份數據報告,「打臉」了牛津宣稱「EJRA能讓大學學者組成更世代公平、更多元」的說法。
「如果一項嚴重的歧視措施,只是為了創造出2-4%的新職缺,這完全不成比例。」法院在此次判決中表示。
在艾華特案極具指標判性的判決出爐後,目前上訴中的皮契爾,更有望援引艾華特案例與HESA的報告,做出更加有利的司法反擊。此外,不少同樣遭遇「被退休」危機的資深教授們,也受到艾華特案的激勵,決定拒絕配合EJRA,受限年齡而被強制退休。
不過,輸掉這場關鍵司防戰的牛津大學也透過發言人語帶保留地表示:「校方不排除持續上訴。」
阿楨
英國大學的「老人歧視」?牛津教授「強制退休」的關鍵判決 2020/01/04 轉角24小時
「只因為年紀就逼學者退休,太蠻橫啦!」英國牛津大學的資深教授艾華特(Paul Ewart),因為在2017年時,遭牛津以極為爭議的「強制退休政策」解雇,不滿之下一狀告上法院;在漫長的司法攻防戰後,本周英國法院判決:牛津大學因為年紀「不當解雇」艾華特,明顯構成「年齡歧視」。牛津大學的強制退休政策,遭法院認證為「職場歧視老人」,艾華特案的關鍵勝訴,更再次點燃了英國高教界的「強制退休年齡」之爭,以及學術圈的世代資源分配問題。
現年73歲的艾華特教授,過去長達38年,都在牛津大學知名的克拉倫登實驗室(Clarendon Laboratory)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是原子與雷射物理學界的權威學者。但儘管在牛津任職的最後2年,研究生產頗豐的他,發表了15篇期刊報告,主導研究也取得重大進展,但仍在2017年因為年齡限制遭牛津大學「強行退休」。
牛津大學的「強制退休政策」,指的是校方於2011年擬定生效的《僱主判斷合理退休年齡》(EJRA)機制。根據校方政策:學術以及有關職員若年滿67歲,則必須從牛津退休。
牛津這項政策的推出,主要是為了因應同年,英國政府因高齡化與退休金儲備不足等問題,宣佈將逐步撤銷《常規退休年齡》(Default Retirement Age),使得雇主原則上將無法再援引DRA,強制員工於65歲退休。
然而階段性撤除的同時,英國政府也彈性放寬,「若雇主確有需求、且在客觀合理證明的情況下,個別單位依然可以擬訂強制退休的年限」。在此情況下,牛津大學的EJRA規範,也就在校方與學界激辯下爭議上路,並於2017年將退休年限往後延一年,調整為68歲。而艾華特教授就是在69歲時,被牛津依EJRA強制退休。
當前在英國對學者採取強制年齡退休的大學,一共有3間。除了牛津大學以外,另外2間分別為劍橋大學及聖安德魯大學(St Andrew’s,蘇格蘭最古老大學),都是英國拔尖的名流大學。
以牛津大學為例,校方聲稱之所以透過EJRA制定強制退休年齡,主要是為了平衡校內學術人員的組成結構,希望年長學者「適時騰出機會」,讓不同種族、族群的後進年輕學者,能獲得更多職涯發展與學術機會。然而這項政策是否真能達成「世代正義」與「族群資源」的平衡?還是淪為學術職場的年齡歧視?引發各界爭論。
…..
阿楨
實驗成果無法重現!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撤回論文道歉 2020-01-04 聯合報
阿諾德與美國科學家史密斯(George P. Smith)、英國科學家溫特(Sir Gregory P. Winter)因酵素方面的研究共同獲得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2019年5月她與Inha Cho和Zhi-Jun Jia,在《科學》期刊共同登出β-內醯胺類酵素合成研究(enzymatic synthesis of beta-lactams)。
但是這篇論文被指,經驗證無法得出相同實驗結果。《科學》指出,「仔細檢查第一作者的實驗筆記發現,缺少關鍵實驗所需的同期條目與原始資料」。複製成果是驗證科學實驗的重要部分。如果一項實驗成功,每次實驗理應會獲得相同的結果。
阿諾德2日推文承認錯誤並撤回論文,她表示:「雖然痛苦,但這麼做很重要,我要向大家致歉。我在倉促下交出這篇論文,沒有盡好我的職責。」
BBC指出,阿諾德的聲明反映了科學研究的「可複製性危機」。2018年10月《自然》期刊提出警告,有越來越多研究無法透過複製得出相同的實驗結果;一項早期問卷顯示,高達三分之二的研究人員試圖重現不同科學家的實驗,皆以失敗告終。
然而,學界對於阿諾德坦承論文出錯多半抱持正面回應。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研究人員胡格蘭(Dominique Hoogland)表示,「任何人都會犯無心之過,努力修正錯誤是最好的回應」。
回應
有錯就改不像有些人(韓春雨)嘴像鴨子嘴一樣硬
美國人造假又不是頭一次,美國人咋弄都有理。
後面出一個亞裔實驗員是什麼意思?
跟漢族研究者就會出事, Volkswagen排廢氣造假的軟體工程師就是漢人!
是Volkswagen白人經管高層的指示。論文造假的事件在每一個國家民族持續地發生著,不只漢族。
阿楨
大學何必追求虛假排名 2019/12/24 黃丙喜
全世界學術界日前熱門討論的話題之一是,一篇由AI人工智慧寫的學術論文居然通過了SCl的審查。這意外引起了另一個高等教育的嚴肅議題一由論文、資料和真真假假的數字堆疊起來的大學排名真的那麼重要嗎?兩岸的大學教育真的要有新的思維和作為。
兩岸大學追逐世界排名由來已久,近年並且愈來愈走火入魔。台灣有些大學,例如,台灣科大、雲林科大和屏東科大的合併,本來是好事,卻因合併後一時之間的排名勢必退後而深受框框的阻礙。而在大陸,不少大學居然鼓勵有些新進博士做論文製造機,只要寫論文不用教書,薪資和升遷也以論文的多寡為唯一考核指標,不但誤解了大學教育的真意,對於學生的受教權和教師的職業倫理更是不公平的對待。
以商業利益搞排名
世界風行的大學排名種類繁多,很多是大外行的新聞媒體所為,奈何大部分大學卻隨之起舞,進而深深左右著治校的政策和治學、教學的精神。大學排名評比的可議之處在於,影響它的三個關鍵要素,一是量,師生的數量和師生比;二是質,論文的數量和被引用的次數;三是聲望,學校的社會聲望和校友的企業聲望。評比項目看似公平而且周道,其實,裡面卻充滿著各種商業利益的算計。
商業算計之一是,雖然世界大學排名的機構都公佈所採用的各項指標與比重,卻從不公開如何計算出數字,這於是成為這些排名機構的重要獲利來源。其二是,排名機構經常舉辦各種不同的研討會,參加的費用都不便宜,動輒萬元美金,他們三不五時就會送出一些推銷訊息,教你怎樣瞭解排名和提升排名。每年除了研討會,販售書面參考資料、專人諮詢與軟體等都是他們提供的商業服務。一年軟體的費用近乎上百萬台幣。
還有各式各樣的活動,例如,全球MBA機構參訪,QS Stars評級系統,都是廣為人知的商業手法。至於聲望調查,有付費的學校可能就會出現在下拉式選單,沒付費的就沒有,或排得較後面。(作者為芬蘭Aalto大學客座教授)
相關新聞
中國2020研究生招生開考341萬人報名創新高
中國近30所高校清退1300多研究生:讓嚴進嚴出成高校常態
中國教育部嚴管品質武漢大學近3年來退學474名留學生
阿楨
日女為何不敢讀東大? 2019-12-12 聯合報
東京大學是眾多日本學子夢寐以求的第一志願,但要不要進東大卻讓一些日本女生遲疑,原因之一是日本社會長期歧視女性,認為女性最好當個賢妻良母,不用在教育和事業上追求太高成就。
●女生能力太強 日男會怕怕
許多日本男性也不喜歡比自己能力強的女生,連一些東大男生都排斥同校女生,偏好和其他學校女生交往。過去20年東大女生比率一直不到兩成,原因之一可能是這類不利女性的壓力和社會潛規則。
相較其他亞洲國家頂尖大學,日本名校的女生比率明顯偏低。大陸北京大學女生比率將近一半,南韓首爾國立大學為40%,新加坡國立大學則是51%。
在重視社會地位的日本,東大文憑很吃香,是通往政壇、企業、法律與科學界的門票。東大校友出任日本首相的人數最多,最高法院法官一半以上是東大畢業,東大出身的國會議員或諾貝爾獎得主人數也最多。
●說出性別歧視真相 男性會反彈
●奇怪的觀念:女孩不該功成名就
●「女生要當賢妻良母」 多數父母的願望
日本女生對追求高學歷也感到矛盾。
●「東大女生有點可怕」 同校男生不愛
男性起薪為何高於女性 紐約女性領袖發現是這個原因 2019-12-13 聯合報
一份針對工商管理碩士畢業生的研究顯示,男性的起始薪資平均高於女性7.6%。然而這並非男性能力高於女性,而是議價與否。這份調查顯示,半數男性畢業生在獲聘第一份工作時會商議自己的薪資,但女性畢業生卻只有八分之一會這麼做,近九成的女性根本放棄談判。
為什麼女性這麼少議價呢?她認為,這一切仍與討好他人的心態有關,女性為此對於開口議價倍感壓力,許多女性擔心會被視為盛氣凌人、霸道或甚至貪婪。
這便是男女不平等的地方—女性如果議價的話可能會為此受罰,但男性不會。法蘭認為,這正是為什麼那麼多女性不替自己議價的原因─女性清楚知道自己面臨著不公平的評斷,因而決定不要與之背道而行。
阿楨
美國精英大學的青年,怎麼成了容易受傷的“巨嬰”?
華東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田雷
《文化縱橫》2019年12月刊
導讀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開始關注精英教育中出現的問題:為何擁有最好教育資源的常春藤大學,會培養出許多內心脆弱、容易被冒犯、拒絕不同觀點的年輕人,以至於連刑法教授在課堂上講解關於強姦的法律,都遭到學生以情感安全為由的抗議和投訴?為何享樂學習成為時代潮流,大學生的抑鬱症現象卻反而氾濫了?
通過譯介《嬌慣的美國心靈》一書,分析了美國新中產教育的“過度保護”和社交媒體時代“資訊繭房”對青年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
……
從前,孩子們的經典讀物是各種“歷險記”:擺脫大人看管,獨自一人在流浪途中結識朋友,解決問題,現在則是安全主義當道。
大學也慫了。漢娜•霍爾本•格雷,從1978年至1993年擔任芝加哥大學校長,是美國歷史上男女兼收大學的第一位女校長。她有一句名言:
“教育,就其本意而言,不是要讓學生感到舒適;它意在教會學生如何思考。”
學習從來不是雲淡風輕的事,快樂教育的表述本身即包含不可調和的矛盾,難以成立。但現在是公司化辦大學,資本主義模式管科研,行政管理的邏輯首先要免責,而學生作為高等教育的消費者,永遠是對的,享樂學習已經成為時代潮流。
書中指出,美國大學近年在生活設施方面的開支大增,遠遠超出對科研和教學的投入增長,成為豪華的“鄉村俱樂部”。安全主義當道,有教授甚至發明並不斷推廣“微侵犯”的概念,把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摩擦或碰撞解釋為他人的侵犯,放縱年輕學生以最大的惡意去揣測身邊的人和事,但問題在於,當你戴上了“微侵犯”的眼鏡後,你就會發現這種侵犯如影隨形,安全主義在此意義上是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
正是感覺著校園危機四伏,校方才開始大張旗鼓地建設“安全屋”,專門辟出一塊空間,配置專業人員,把牆壁塗成粉色,裡面放上甜點和玩具,播放著舒緩的音樂……在作者看來,這些近來搞出的新花樣,壓根就不是教育的進步,而是大學的墮落。
回應
所以說快樂教育是看不清教育的主要目標了,學習的本質決定學習不會是一件快樂的事。
阿楨
中國四省市2018PISA測試三項第一,專家:值得慶賀但要保持清醒
巴黎時間2019-12-03,世界經合組織(OECD)發表了第七輪國際學生評估結果(PISA 2018):北京、上海、江蘇省和浙江省組成的中國部分地區聯合體分別在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三項測試均位居第一。在共有來自79個國家和地區約60萬學生參與的測試中,中國在閱讀(555)、數學(591)和科學(590)三項測試中遙遙領先,新加坡緊隨其後。OECD國家在上述三項上的平均成績分別為487分、489分和489分。
從2009年、2012年連續兩年排名第一,到2015年的排名第十,再到如今的回歸第一,閱讀、數學、科學三大基礎學科都取得了第一。即使是代表中國大陸參與測試的這四個省市中最弱勢的學生,其閱讀能力都超過了OECD國家/地區的平均學生水準,這與中國近幾年持續推進的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和優質均衡發展不無關係。但不是中國教育的全部,我們的基礎教育還面臨著地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
2021年的PISA測試會增加創新能力測試,中國學生能否繼續拔得頭籌,值得期待。
閱讀進步、數理退步…台灣PISA成績背後的喜與憂 2019-12-05 聯合報
正面成效有三項:
一、素養教學:閱讀成績2015年497分,排名23,2018成長到503分,進步6名。
二、性別平等:在閱讀方面,女生雖優於男生22分,卻低於各國的平均值(30分),相對於2009年女生高於男生37分;此外,在數學和科學方面的成績,也無顯著的性別差異。
三、城鄉均衡:和2009年對照,都會工商區的學生表現進步7分、新興與傳統產業區進步4分,但低度發展與偏遠地區則大幅提高20。另外,有12%的弱勢學生在閱讀表現上,達到前1/4的成績,也略高於OECD的平均值(11%)。
仍然存在兩項隱憂,值得警惕:
一、名次停滯:數學始終維持在前5名(2006年第一名最佳),閱讀除2012年的第8名,都在20名上下徘徊,科學兩次第4名,其餘三次都在十名以後。同一時期,大陸、新加坡、澳門和香港盤踞各領域的前四名。
二、數理落後:數學排名不錯,卻以每年下降兩分左右。同時,今年七月揭曉的2019年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我國排名第21,歷年最差。
阿楨
國台辦:目前台灣72專家 加入千人計畫 2019-11-28 聯合報
大陸國台辦新任發言人朱鳳蓮昨表示,台灣目前已有七十二名專家學者加入「千人計畫」,在大陸大專院校任教的台籍教師有一千六百多人。另外,大陸國家體育總局已修訂相關辦法,預計明年初符合資格的台灣運動員、教練與裁判等體育從業人員將可在大陸「持證上崗」。
朱鳳蓮昨介紹大陸近兩年對台措施落實情況表示,去年大陸開放一百卅四項職業資格考試,約有八百餘名台灣人考取相關職業資格。其中,五百七十三名台灣人去年九月報考大陸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八十一人通過考試取得資格證書;去年有一百卅三名台灣人報考導遊職業資格考試,其中四十八人拿到導遊證。
至於對台廿六條措施中涉及台灣運動員赴陸發展,朱鳳蓮表示,大陸國家體育總局正修訂「運動員技術等級管理辦法」,台灣運動員參加大陸體育賽事、達到相關技術等級且提出申請,大陸單項運動協會就會頒發運動員技術等級證書。
朱鳳蓮表示,台灣運動員也可參加大陸相關部門和協會的培訓考試並獲得相應證書。台灣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等在內的廣大體育從業群體以後都可以在大陸「持證上崗」,尋求更好的發展。
較受注目的是,七十二名台灣學者專家參加「千人計畫」,「千人計畫」是大陸吸引海外頂尖人才的重大計畫,曾遭美方質疑,並將參加「千人計畫」的專家學者列入重點調查對象。
相關新聞
學校赴陸交流須報備!綠色恐怖 政治之手返校
阿楨
世界醫學院校名錄:“除名8所中醫藥大學”並非評價中醫品質
澎湃新聞2019-11-20報導,近日,北京中醫藥大學等八所中醫藥大學被《世界醫學院校名錄》(WDMS,下稱《名錄》)除名的消息,激起千層浪。
《名錄》相關工作人員在郵件中向澎湃新聞表示,1953年至2000年,由世界衛生組織管理發佈的《世界醫學院校名錄》(WDMS)中,列有中、韓等國的傳統醫學院校。而當前的世界名錄將“醫學院”定義為能夠提供完整的指導課程,以獲得基本的醫療資格,即培養獲得臨床醫生或醫師執業執照資格的教育機構。今年11月1日,8所傳統中醫藥院校被《世界醫學院校名錄》除名,是因為它們未能提供培養在中國之外有普遍認同的醫師資格的指導課程。除名決定並不是對傳統中醫品質或重要性的評價,“我們的目標是提供關於所有滿足通常理解、全球公認的醫學院定義的院校的準確、最新的資訊,這些資訊對全世界的醫學生以及醫療監管機構具有高度重要性。”
但教育部強調,“中醫藥院校是中國高等醫學院校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中醫藥院校的畢業生被授予相應的學位,按照國家相關法律規定,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取得相應類別醫師資格。這一事實,不會因為一個非政府組織管理的院校名錄沒有收錄這些中醫藥院校而受到影響、發生改變。”
根據《中國新聞週刊》報導,目前,8所中醫院校被除名已經對畢業生海外執業產生影響。
據《中國新聞週刊》報導,何心怡是北京中醫藥大學2013屆的畢業生,所學專業為中醫,2011年、2013年先後獲得醫學學士、臨床醫學碩士學位,今年9月底,她報名參加美國執業醫師資格考試(USMLE),這是通往美國臨床執業的唯一途徑。美國國際醫學生的考試事宜由外國醫學畢業生教育委員會(ECFMG)負責。但11月1日,她卻收到了ECFMG官方發佈的郵件,郵件稱,參加ECFMG組織的考試的必備條件是其畢業或就讀的學校必須位於《名錄》之中,但北京中醫藥大學已被除名,因此她不具備參加考試的資格。
回應
這件事真正原因是,中國自己另外搞了一個認證,世界醫學院名錄機構肯定不爽,相當於現在有兩個山頭,你拜了其中一個山頭,另一個肯定要將你除名。這也算是好事吧,畢竟中醫是咱們自己的,標準也得咱們自己定,只是咱們的話語權和中醫在世界範圍推廣還有待進步。
阿楨
禁補習、小考、能力分班!教改逼瘋家長 台灣拜託別去這考察 2019-11-02 聯合報
事件的起因是,南京市教育局正在推動的教改,希望讓中小學生能全面發展,降低學生不合理的課業負擔,讓孩子能快樂、健康學習。為此,南京要求學校不許補課,不許考試,不許公佈分數,不許按成績分班。
但卻讓南京的家長們陷入一片恐慌,過去幾天「刷屏」的網文章:「南京家長已瘋」,反諷說,「來啊,一起做學渣啊!」
南京市教育局趕忙滅火表示,「存在對督查工作理解不準確、執行規定簡單化的現象,引起了社會和部分家長的誤解。」當地教育局承諾,將會防止和糾正執行簡單化、形式化、機械化現象,持續推進規範化辦學。
回應
台灣自己的教育制度就搞出一堆屁孩、學渣了!
王曉燕:日本“寬鬆教育”失敗的啟示 2019-11-02 環球時報
日本實施寬鬆教育政策時的教育發展階段與我國當前實施的減負政策非常相似,如果只是一刀切式的政策減負,但是課堂形式、教學方式、考試制度、招生錄取方式和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不改變的話,家長和學生會依然在追求分數的跑道上奔跑,就會造成“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的嚴重現象。家長和社會培訓機構對政策的不理解、不配合是日本寬鬆教育失敗的最主要原因之(作者是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首席專家)
希望工程30年,受助者成為資助者 2019-10-31 中國青年報
截至2018年年底,全國希望工程累計接受捐款150.23億元,資助困難學生594.9萬名,援建希望小學20110所,援建希望工程圖書室31109個,培訓鄉村教師114306名,促進了貧困地區基礎教育工作的全面發展。
教育部質疑學貸免息套利 韓國瑜:把孩子當賊嗎? 2019-11-03 聯合報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深夜臉書分享他近來所提出青年政策,包括「政府讓您出國交換一年」、「就學貸款免利息」。面對教育部質疑恐有學生套利,韓批評這完全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想法,「是把我們台灣孩子都當成賊嗎?」
阿楨
這些985、211高校,正在被城市“拖後腿” 2019-08-30 城市進化論
開學季來臨,又有800多萬新生即將開啟自己的大學生活。迎接你的,將是哪座城市?
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40多年間,已有超過1億人實現大學夢。而專業、學校以及城市的選擇,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之後的人生軌跡。
與近年愈演愈烈的“搶人大戰”類似,觀察考生流向,就像觀察人才流向一樣,也是洞悉一座城市吸引力的途徑。
可以看到,一個趨勢正變得越來越明顯——即在考生填報志願時,“城市”成為越來越重要的砝碼。以至於,“城市第一,學校第二,專業第三”的說法,已然成為不少人的共識。
在這樣的背景下,寧要北上廣“二流”高校,不要二三線城市985、211,成為眾多考生的共同選擇。那些正在“失血”的二三線城市一流高校,還有希望嗎?
復旦大學高達73.86%選擇在上海就業,而吉林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本省就業率不足20%。
中國城市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而能不能吸引人、留住人,關鍵要看是否能提供合適的工作崗位、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
應該看到,目前,互聯網、金融等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幾乎都集中在以北上廣深為代表的少數核心城市。這也是為什麼,雖然深圳一直被稱為高校“窪地”,卻源源不斷地收割著來自全國各地的高校畢業生。
另一方面,高校畢業生薪酬也反映出日益嚴重的地區差異,均薪排名前40位的高校中,超過一半不是985高校。而這些“逆襲”高校,無一例外都位於北上廣等一線城市。
回應
就業機會是個很現實的問題,我與這個城市的感情再深,找不到好工作怎麼辦?有些城市能提供的機會與一線城市真的不能比
985大學是教育部出錢,培養的是為國家服務的人才,自然哪裡機會多就會去哪裡。如果把考察的角度放到檔次低一些的學校,這些學校大多是省財政,市財政支持,培養出來的人才基本都是留在了省內,比如每個省會都有的衛生學校,員警學校,師範學校。基本上每個學校都會有自己的定位,如果空泛的討論畢業生去了哪,人才流失,沒有意義。
之前不是還推崇美國不少的好學校在小鎮嗎?
美國大學在小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小鎮的地皮便宜。大學給的工資很低,如果在大城市,教授員工和學生都活不下去了。美國大城市都特別特別不安全,即便是小鎮,很多也都不安全。。美國已經沒有實業了,所以城鄉差異比較小了。在中國實業還在還能從工資上體現出差異,所以有產業的地方吸引力就大。
阿楨
國際數學奧賽中國隊4年後重登第一,6名隊員均獲金牌 2019-07-20 觀察者網
2019-07-20,IMO官網公佈了各國數學大神的2019年第60屆IMO競賽成績,中國隊在4年後重登冠軍寶座,以227分的總成績與美並列世界第一,中國誕生了2名滿分選手,且6名隊員均摘得金牌,這也是8年來中國隊員再次全部摘金。
2019年2月,數學大賽中國隊全軍覆沒,不少網友對此結果表示不滿,甚至把失利的原因,和之前教育部取消奧賽和升學掛鉤聯繫到一起。
針對我國此前連續四年沒有拿到IMO第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教授、在中學時期滿分獲得第41屆IMO金牌的惲之瑋向觀察者網表示,短期內成績有起伏也是正常現象。美國近幾年在奧賽上著力較多,訓練系統性更強。很多美國華裔的孩子投身于數學競賽的訓練之中。
回應
前5名分別是中國一隊、中國二隊、南朝鮮、北朝鮮、泰國,西方是真的墮落了。
這麻煩了,中美並列第一。那到底是該“奧數無用論”上場還是“中國崩潰論”呢
想洗地還不簡單,中國是集中營訓練,是體制對童工的酷刑,掐滅了孩子創造力的火花。美國是系統性訓練,是教育對天才的培養,點燃了孩子邏輯力的火花。
2015-2018中國隊拿不到第一是受到“快樂教育”的負面影響,希望能儘快糾正過來。
施廷懋三米板三連冠 中國隊實現十連冠偉業
2019-07-19,韓國光州2019年國際泳聯世錦賽結束了跳水女子三米板決賽爭奪,11個跳水專案裡,中國隊全包攬11金,達成中國跳水隊在單屆世錦賽上最高奪金數。
回應
跳水隊,太不像話了,誰都贏不了…要是奧會像限制乒乓球一樣打擊我夢之隊怎辦?比如限制體重必須超過多少公斤,或年齡不小於25歲~
不一定非得包攬,弄得跟乒乓球一樣,到處受人堵截。
這樣說吧:只要組委會敢設(金牌),我就能拿走。
阿楨
中國CSSCI 刻意收錄台灣學術期刊 2019-07-16 中央社
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11日在官網宣布,由其主辦的中國權威學術期刊目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確定納入15個學科、30種台灣人文社科類學術期刊。
根據公告,本次納入的期刊中,由國立台灣大學發行的學術期刊有7種、中央研究院5種、政治大學4種、台灣師範大學3種。
對學界而言,在權威資料庫所收錄的期刊發表文章,是學術人員升等、學校國際排名的重要指標。但CSSCI突然逕自宣佈收錄台灣期刊,自然備受關注。
有長期往返台灣與中國大陸講學的學界人士便認為,這是陸方透過學術領域,遂行「兩岸融合發展」手段的行徑。
事實上,台灣也有由官方開發的引文索引資料庫,分別為台灣社會科學核心期刊(TSSCI),以及台灣人文學核心期刊(THCI)等。
相較於英語學界最為著名的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中國大陸自1998年開始,由南京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等學術機構合作,共同研製開發CSSCI資料庫。
根據CSSCI截至今年3月公布的最新資料,CSSCI「正式版」共收錄568種期刊,「擴展版」則收錄了214種期刊。除此之外,中國大陸還有「北大核心期刊」與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文核心期刊目錄」等體系。
陸方近期透過學術領域操作「一中」的小動作頻傳。例如其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6月24日在線上刊登一篇中國研究,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等機構發表,其中便將台灣納為「中國一省」加以比較。
相關新聞
副總統陳建仁不隨蔡英文競選2020連任,李遠哲力拱陳問鼎中研院
李無所不在 昔拱陳選台大校長
回應
一看標題就知道是中央社。每天抄一篇反華的文章
不要臉的東西,中研院變成民進黨的養老院啦?韓總統上任後應將這些人全數剷除,並修法刪除李遠折退休金
李遠折不死,台灣教育難活!
阿楨
白人至上,其他人種只能受你奴役?強盜邏輯,人家讀書,你可以不批准,別人讀書讀得好,讀完回國工作,研究成果就俾說盜用技術。
這些美國白人都是雜種,滿口種族歧視,白色恐怖又在美國出現,全世界應該團結起來打擊美國恐怖主義,特別是美國特朗普政府裡面的白色恐怖分子
臺灣人說,我們有言論自由,於是夜問打權關了。
開放的也是你美國,關閉也是。說清楚就閉關鎖國算了。
美國現在的膽心就是二戰前的英國。怕世界第一強國被中國趕上。中國幾千年來不都是世界最強大的,現在只不過是從新站了起來。你們八國聯軍不要怕,當年搶燒了多少中國文物國寶金銀。會有那麼一天要你們自己送回中國來。
狗屁的民主國家。美籍華人要小心點,美國從來沒把你們當成同胞,處處提防和懷疑你們。
炎黃子孫是打不挎的,終將會回到他該有的位置上,打壓只能促進我們更加團結,更加拼搏,中華民族必將迎來波瀾壯闊的復興,重回世界之巔!
美帝開始閉關鎖國了。
失去自信,國家開始衰敗的前兆
你看華為被打壓就知道誰的科技比較強,明顯美國擁有主導權而中國根本稱不上是對手。
去看看華為事件的真相和美國司法黑幕與霸權吧。只是當年日本東芝和法國阿爾斯通的翻版罷了。
反對人才流向中國,為什麼流向中國呢,因為美國經濟弱了,但是自由民主呢?
只有民豬在港臺
二戰前昔?所有在美國日本人,都是間諜?現在的美國連綠狗也是間諜?
印度人?你想多了額…印度人真的是被奴化的奇葩民族
美國的雞吧邏輯:打了你,還不准你還手!
美國以前就是這樣的啊,亞洲日韓臺灣就是一動不動給他打,打完還得問他手疼不疼,慣壞了,碰上硬茬子美國就不行了
畢竟拳頭大說話嘛
阿楨
2019.07.14【文茜世界財經週報】美國「紅色恐懼」 在美華人尷尬的政治氛圍
回應
沒有麥卡錫主義,就沒有中國的兩彈一星,所以在這個層面上,麥肯錫是共產黨的好朋友
中國這幾年高科技爆發就靠美國麥肯錫主義了,我希望來的更猛烈些吧
美國的情報戰全世界都知道,中國跟美國比實力相差十萬八千里。
大陸真金白銀想請這些專家回國,人家都不答應,哪裡又會冒著喪失名譽和身家的風險給我們做間諜。還得謝謝美國人幫了咱們。
所以說,川建國並非浪得虛名啊
川建國同志要好好保重身體,還有照顧好你妹妹菜菜子,革命尚未成功,二位同志任重道遠。
知道華裔學者為美國貢獻了有多少嘛?所有控制學術交流的行為都是在拖國家前進的後腿,真的懷疑川普是不是雙重間諜?真的是為美國好?美國繼續偉大?
白人要你讀不了書,你給錢給到一半就全無意義了。 中國政府應歡迎人才給予避護和空間。
我只是覺得那些人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回來當然好,對國家有幫助,但不值得我個人尊重
只要能回國,統統歡迎來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
美國應該是“藍色恐怖”才對,這是民主自由的恐怖,好好享受吧
千萬華人替美國科學界賣命的幹了大半背子,沒謝字還打壓。無恥貪婪的美國人
科技開放,然後中國學生學習研就是竊取,什麼他媽的邏輯,然後別人有點科技突破,就要求
總體來說,留學生對美國的貢獻遠遠大於對於大陸的貢獻。這種事永遠是雙刃劍,不可能優點都占盡,缺點一點都沒有。
來學校是幹嘛的?學習,學習是用來造福社會的,連醫學社會學的人都殃及,美國的自由平等嗎?
美國的專家來自全世界,美國豈不是偷竊全世界的技術。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美國會因為他們的某些機構成功,也會因為這些人失敗!以前的美國之所以讓人為之嚮往是因為高度的自由和開放,現在好了,快趕上朝鮮了!準備關起來自嗨了!
看到老美這麼慌張,我就知道土共做對了,走對路了!小老百姓一名,我就好好上班,照顧好小家,不信謠,不傳謠。
阿楨
創新高!台90%大學生暑假選擇打工 2019-07-09 環球時報
暑假來臨,也是島內學生打工最旺的季節。有統計顯示,今年高達90%的大學生暑假都有打工計畫,創歷史新高。但也有專業人士擔憂,很多學生並非是為了增加工作能力、累積職場經驗,而只是單純為了賺錢。
受到物價上漲、父母薪資增長不易等因素影響,臺灣大學生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中國時報》8日援引“yes123求職網”的調查稱,高達90%的大學生今年暑期有打工計畫,比例創調查以來新高。他們打工多半沖著“錢”去,平均每週工時達33個小時,希望在短短兩個月能拼到5.5萬元(新臺幣,下同)收入。有學生直言,暑假打工就是為了賺取生活費、學費、零用錢或降低學貸壓力,辛苦工作兩個月要吃半年。
該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觀察發現,大學生暑假找工作,真正為了累積職場經驗、替未來履歷加分的比例少之又少。他建議大學生工讀若能與未來職業生涯規劃有關係,有錢賺又積累工作經驗,才是創造雙贏的機會。不過,臺灣政大勞工所教授成之約認為,學生打工值得鼓勵,尤其男性服役期縮短,而企業最在乎的條件之一就是求職者的工作態度,即使只在超市、速食店打工,對客戶應對、人際溝通以及配合度上,履歷表都有加分效果。
《環球時報》瞭解到,一些技術門檻低的工作,如賣場、加油站打工等,幾乎只能領到基本時薪。在臺灣的加油站和超市,經常能遇見一些大學工讀生,他們每小時大概只能賺150元(新臺幣,下同)。為了賺取高時薪,一些新興打工職業也陸續出現,如才藝家教、陪讀、展場模特或直播銷售員成為熱門行業,像才藝家教的時薪一般在500-1000元,學科家教250-550元,直播銷售員250-1000元,另外還有提成。本月初,跨國軟體公司趨勢科技更宣佈推出“2019暑假最強打工計畫”,年滿16歲的高中職或大專院校在校生都歡迎報名。他們將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防護軟體及遊戲測試工作,表現優異者,薪資加獎金最高上看10萬元。
楊宗斌提醒,打工賺學費之餘也要小心陷阱,當雇主要求預繳保證金、訓練費、材料費等,統統不合法,更不要輕易簽署奇奇怪怪的合約或留下個人證件等,以免得不償失。(張雲峰)
阿楨
朱熹不是狀元 2015-08-12 文匯報
關於高考狀元的話題,可謂延綿不絕,高考則在廢除了科舉之後方才出現,此兩者原本風馬牛不相及,人們還是樂此不疲,硬要將它們拉在一起,而且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高考狀元,每個省有,每個市有,每個縣有,文科有文科的狀元,理科有理科的狀元。
自有科舉以來,金榜題名的狀元出過不少,狀元們之文治武功實有建樹或文章詩賦流芳千古的,實在不多。朱熹不是狀元,就像魏徵不是狀元,馬周不是狀元,李白不是狀元,陸游不是狀元一樣。
朱熹不是狀元,就連榜眼、探花都遠遠不是,這原因肯定很複雜,我們只能分析,只能推測:或許因為他沒有以科舉考試為目標去做學問,沒有去研究去琢磨科舉考試的路數,並千方百計去強求自己適應;或許因為他沒有太把諸如狀元、榜眼、探花之類的名次當一回事,沒有去猜測去揣摩可能出現的考題,去打聽試官的人選以便迎合試官的口味,只求如實訴說自己對於經史的見識以及對於現實的思考;或許因為試官只按常規閱卷,看不出朱熹的策論高在哪裡妙在何處,當然,也可能朱熹考前根本沒有充裕的時間複習,或者臨場失手作文偏題——我已經說了,這都只是分析與推測。只有一點是肯定的,“狀元”不能說明一切,不能預定一生。朱熹不是狀元,但與他同科的進士卻要因朱熹而得以留名後世,連狀元故里之石碑也要借朱熹之名,沾朱熹之光,豈不發人深省?
北大清華去外地招生,因為爭搶“高考狀元”而弄得紛紛揚揚。“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乃人生一樂,可以理解。“搶天下英才而炫耀之”卻大煞風景。人生的道路很長,高考只是其中的一個節點。是否“天下英才”,不是一次高考就能定論的。與其多搶幾個准“天下英才”進來,不如多教幾個日後真能成為“天下英才”的學生出去。不少市縣的一中,都是當地的名校,新生入校之時,都有一言代代相傳,叫做“今天我以一中為榮,明天一中以我為榮”。這是此類一中作為名校對于新生的鼓勵,也是此類名校教職員工對於自己的鞭策。在招生之時就想以“狀元”學生為榮,是否過於急功近利?
阿楨
第二次參選總統大選的民主黨桑德斯2019-06-24提議立法:免除1.6萬億美元學生債務(相當於美國2018年GDP的8%)
根據桑德斯競選團隊的說法,為了給上述計畫買單,對華爾街的徵稅將在未來十年中超過2萬億美元。具體的實現方法是——對金融交易徵收一項新稅,包括對股票交易徵收0.5%的稅和對債券交易徵收0.1%的稅。根據聯邦政府的資料,在大約20年的時間裡,千禧一代的債務從900億美元激增至1.6萬億美元。
立場偏左的智庫世紀基金會的一份報告顯示,這種徵稅將抑制華爾街投機,同時減少收入的不平等。不過保守派人士警告稱,這將阻礙經濟增長和投資。
此類提議招致部分人群的強烈反對,其中還包括一些溫和派民主黨人。反對者們認為,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會因此得到納稅人的補貼,而收入較低的、只有高中學歷的人群卻是稅收的一個來源。
葉雙幫女兒還了幾十萬貸款發現被騙,媽媽拿出領養證:你不是我親生的
葉雙的女兒李玫,今年28歲,是成都某公立醫院的護士,陷入小額貸款中無法自拔。葉雙曾拿出23.8萬元幫李玫把小額貸款還清,以為從此女兒可以遠離網貸,然而“沒想到這是個謊言。”
掙扎良久,2019-06-20,葉雙作出決定,準備幫李玫所欠的40萬元貸款全部還清,再將其逐出家門。“我老了,再也沒有能力幫她改正,只有讓她走,看到社會上能不能改正。
回應
小孩是蠢,但是高利貸+黑社會才是最大的元兇該被嚴懲
這女兒不是蠢,是壞!明明是自己為了透支消費大肆借貸,非要把每筆貸款記錄偷偷刪掉,謊話連篇偽裝成是被騙了讓母親為她買單。你看明白,都是銀行的信用卡.不是高利貸. 錢自己花了.
阿楨
《自然》指數發榜 中科院奪冠 2019/06/24 旺報
根據最新發布的「2019自然指數年度榜單」(Nature Index 2019 annual tables)顯示,國家排行前三為美中德,機構排名則由中國科學院、哈佛大學及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
《自然》2014年11月首次發布的自然指數,為一個統計高水準論文發表資訊的資料庫,共計收錄68本(2018年6月起增為82本)獨立評選出的高品質自然科學期刊,所發表原創性論文的作者及所屬科研機構的相關資訊。
排在大陸前10的尚有北大(全球排名第10)、清華(第13)、南京大學(第15)、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17)、中國科學院大學(第24),以及浙江大學(第27)、復旦大學(第34)、上海交通大學(第41)、南開大學(第51)。
台灣排名最佳的機構首推中央研究院的第211名,台灣大學(第217)、新竹清華大學(第301);香港除以第111名排頭的香港科技大學外,香港中文大學(第155)、香港大學(第207)、香港城市大學(第272)也都排在300強之內。
整體而言,化學仍然為大陸實力最強的學科,包括中國科學院、南京大學、北京大學、北京清華大學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共有5家大陸機構列入化學科研產出全球前10。
中澳科研產出正成長
根據調整後的2018年分數計量值(FC),排名前10的國家中,唯有中國、澳洲雙雙實現科研產出的正成長。過去3年FC值增幅最大的50家機構當中,大陸不但囊括43家、且包辦前10名,位居前五依序為中國科學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及四川大學。
「2019自然指數年度榜單」並首度推出經過歸一化計算的大學科研機構榜單,著眼於衡量一家機構已發表高品質科研論文的數量,在其自然科學論文總產出中所占的比例,結果排名全球前三位的大學研究機構分別為:美國冷泉港實驗室、奧地利科技學院、以色列魏茲曼科學研究院。
按照歸一化的計算方式,南京大學(第22)、香港科技大學(第23)、山東師範大學(第26)、南開大學(第27)及南方科技大學(第30)等,為大陸與香港名列前茅的大學研究機構。
阿楨
2020QS世界大學排名:清華北大取得歷史最高排名
2019-06-19,英國QS全球教育集團發佈了2020年“QS世界大學排名”榜單。12所中國高校進入世界百強,其中清華大學名列第16位。
這份榜單總共囊括了1000所高校,橫跨82個國家和地區。排名前十的高校均出自歐美,麻省理工學院連續第八年蟬聯榜首,依次為斯坦福、哈佛、牛津、加州理工學院等。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並列第11位,成為排名最高的亞洲高校。
清華大學在2015年QS採用新排名演算法後,去年排名第17,今年16力壓美國耶魯和哥倫比亞。北大也進步了8名,排在第22;而復旦、浙大、上海交大、中國科技大學等也都殺入百強。
值得注意的是,QS總共評估了中國大陸排名前十的大學中過去五年間發表的42萬8192篇研究論文,與此相比,美國排名前十的大學總共發表了44萬3996篇論文。這意味著差距不斷縮小,QS官方認為,中國大陸排名前10大學的學術實力已可與美國相媲美。
從榜單整體來看,中國共有66所高校上榜,其中內地42所、香港7所(香港大學25名)、澳門1所(澳大387名)、臺灣16所(臺大69名)。另外,中國有12所入選百強,僅次於美國(29所)和英國(18所);中國也是擁有世界百強大學最多的亞洲國家。
“QS世界大學排名”與“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以及“世界大學學術排名”被認為是世界三大最有影響力的全球性大學排名。
目前QS使用六個指標來編制排名——
(1)學術聲譽(40%):基於來自94000多名學者;
(2)雇主聲譽(10%):根據44000多名雇主;
(3五年內)每個教師的論文引用數量(20%);
(4)教師/學生比例(20%);
(5)國際教師比率(5%);
(6)國際學生比率(5%)。
2020QS世界大學排名百強榜單如下:
回應
我實在不明白為啥新加坡香港的這些大學排名能這麼靠前。
這還用問?這榜單就是意識形態混合物,擅長輸出西方經濟學。袋鼠國7所,真是個強國。俄羅斯只有1所,原來俄軍工、航太、空間站、反導彈系統、衛星系統、核武器都是原始人造的。
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19_06_20_506371.shtml
阿楨
政治成熟的可能性:以“工業黨”和“小粉紅”的話語行動為例2019-06-17北大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吳靖/盧南峰
前言:理解新社會階層崛起及其話語模式的理論框架
當代中國活躍的網路政治生態催生了“公知”“自幹五”“小粉紅”等諸多邊界模糊的網路群體及與之配套的話語體系。近年來,在圍繞《臨高啟明》等網路小說形成的亞文化中, 在軍事論壇、知乎、觀察者網等言論平臺的知識生產中,在各種涉及科技和產業的自媒體公眾號中,在關於中美貿易戰的公共討論中,甚至在某些影像作品的文化表徵裡,比如《厲害了,我的國》《大國工匠》《戰狼2》《紅海行動》《流浪地球》等等,我們能識別出一支將工科和工程實踐領域的知識方法、生產力和技術至上理念、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立場相結合的網路話語力量,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和觀察者根據一些活躍的核心人物的自我命名, 將這樣一個崛起的話語群體稱為“工業黨”。
首先,“工業黨”和“小粉紅”的話語風格、語彙與邏輯體系,相對獨立於學院派的人文與社會科學、公立學校教育中教條的政治常識,以及政治官僚系統中的檔式話語。他們利用市場化出版、網路論壇、網路文學寫作、自媒體、專欄寫作等方式,持續穩定地生產有關國家發展方向、歷史敘事、產業政策、國際政治、意識形態鬥爭等宏大敘事層面的內容,並且積極地參與到社會共識——包括社會精英共識的生產之中。
…
接下來比較兩者的文化生產與社會行動策略的異同,分析兩個群體在中國當代思潮光譜中的不同角色、位置和未來變化的可能性,借此理解當代中國不同都市中產階級新主體的生成與分野邏輯。
回應
唯一不同就是工業党是自己自信的稱呼,小粉紅是扣帽子貼標籤的惡意。
https://www.guancha.cn/wujing/2019_06_17_505894.shtml
阿楨
學生很珍貴 文大取消雙二一 老師苦笑 2019/06/14 中國時報
又到期末打分數時節,文化大學本學期起取消大學部雙二一制(連續兩學期不及格學分數達該學期的二分之一),教師私下苦笑表示「學生很珍貴」;另淡江大學今年秋天起大一生也將不納入雙二一規定。 愈來愈多大學放寬退學規定,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梁學政說,這是大學自主範圍,尊重各校決定;但也希望各校一定要有配套,譬如提出其他輔導措施,以管控畢業生的品質。
私校工會理事長批高教沉淪 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則痛批,大學不是義務教育,且現在要學習專業知識技能也不一定要讀大學,既然選擇上大學,就應努力符合學校的要求,部分私校以少子化為由取消雙二一,這是高教的墮落與沉淪。 文化大學近日校務會議決議取消大學部雙二一。文大教務長王淑音解釋,文大不是第一個,靜宜大學、台師大都有前例;其次從校務研究的觀點,二一早已失去以前的警惕和品質保證功能,「現在被二一的學生一點都不在乎,他們變成一個pool(池塘),在各校之間轉學轉來轉去;要不然就是重新考回原校,因為現在考進大學也很容易!」過去收到的轉學生品質都很棒,現在卻千篇一律是被他校二一退學;若不准被退學學生轉學,又影響他們受教權,再者生源減少,這麼做也不實際,因此文大才決定改弦易轍,加強及早預警和輔導。
實踐認少子化更應有堅持 但也有學校堅持雙二一。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表示,該校6月11日校務會議修改學則,由「累計」雙二一略放寬為「連續」雙二一,「在少子化的今天,有所堅持才能讓台灣高教健康、永續前行。」 台師大早已取消 但有配套 台師大早在2011年就取消雙二一退學,該校教務長陳昭珍表示,有分析過學生表現,並沒有因為取消雙二一致學生程度下降,反而表現愈來愈好;且取消雙二一要有配套,「預防勝於事後處理」,台師大實施雙導師制、專業輔導社群等,學生心態正確,就不會荒唐度日,也就不需要二一退學制。
阿楨
中國成亞洲最大留學目的國
人民日報記者2019-06-03從教育部獲悉,2018年,共有來自196個國家和地區的49.22萬名留學生,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004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它教育機構學習、研修、培訓,中國繼續保持亞洲最大留學目的國地位。學歷生總數25.81萬人,占來華留學生總數52.44%,同比增長6.86%;研究生人數達8.5萬人,比2017年增長12.28%。同時,留學生的專業結構不斷優化。學習工科、管理、理科、藝術、農學的學生數量增長明顯,同比增幅超過20%,顯示出我自然學科專業教育越來越具有吸引力。
2018年共有來自182個國家的6.30萬名中國政府獎學金生在華學習。其中學歷生共計5.66萬人,占比89.86%,研究生共計4.40萬人,占總數的69.75%。中國政府獎學金對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力不斷提升,引領來華留學向高層次、高品質發展。
相關新聞
美媒:中國留學預警令美高校忐忑不安
英媒:英國超美國成中國留學生留學首選地
日媒:中國留學生比日本學生優秀
回應
不僅要吸納外國留學生,還要學習美國,把那些特別突出的人才保留在國內,為我所用。
阿楨
韓媒:大學畢業生創業率中國是韓國的10倍
韓聯社2019-06-03韓國貿易協會《韓中大學生創業生態圈比較研究》報告顯示,去年中國大學畢業生創業率為8%達63.7萬名,而韓國為0.8%僅4740人。
有意創業的中國大學生占比89.8%,韓國僅為17.4%。最近中國的獨角獸企業(成立10年以內、估值超過10億美元)劇增,大學生對創業的關注度大幅提升。截至今年1月,全球310家獨角獸企業中,中國企業有80家,韓國僅有6家。這主要因為,與高度依賴政府的韓國初創企業不同,中國支持初創企業的民間創業基金豐富活躍,韓中兩國大學生對創業的看法也大不相同。諸如清華、北大等中國高校均設有為創新創業項目提供實質性支援的民間創業基金。
中國通過民間合作等方式積極籌募創業基金,而韓國大學生創業基金有75%源自政府母基金,難以自主投資。
另外,中國的創業友好型文化逐步擴散,不少大學生將成功企業家視為偶像,而韓國大學生對企業家的負面看法仍較多,害怕創業失敗,偏好穩定工作。(作者高恩智)
相關新聞
中國大學畢業生創業率升至3%成功率不足5%西方成功率20−30%(楨:?) 中國經濟週刊 2017-10-09
大學生創業三大短板:資金缺乏、管理能力弱、社會資源不足
香港青年創業成功率不到1%
經濟部統計:台灣青年創業五年成功率約1%(中國約7%)
阿楨
一班47名學生有45人被打 真的只是“磕磕碰碰”? 2019-05-24 觀察者網
節目《法觀天下》在5月22日播出的內容裡,講述深圳某小學四年級某班的學生家長聯名請求學校勸退一名學生,原因是該生從一年級就開始打同學,幾乎所有人都被他打過。學校表示已成立工作組,正在進行處理。涉事學生家長稱孩子只是溝通方式不同,是孩子們之間的“磕磕碰碰”,並拒絕帶孩子到醫院檢查。
從小學一年級,該學生就已經有打人的行為,不論男女,在沒有任何衝突的情況下突然襲擊,無緣無故對同學吐口水更是常有的事。同學拿他沒有辦法,向老師舉報又只會落得更慘的下場,但更令人意外的是連老師也拿他完全沒有辦法。有家長表示,該同學在上課的時候,不定時想離座就離座,想搗亂就搗亂,而且還會跑到黑板前把老師正在寫的知識點擦光,老師也控制不了這位“充滿自由意志”的學生。
校長則向記者表示,目前學校也存在困惑,該學生處於9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有義務接納每一位適齡的兒童就讀,校方正研究如何平衡個案學生與其他學生的權益問題,因為怕惡化問題,校方現階段未作出具體的處理方案,如孤立該個案學生。
對此,大部分網友認為無法理解學校的處理方式——
回應
一個班45名學生的正當權益被一名學生侵害,老師、學校竟然束手無策,不知道究竟是哪個地方出了問題。
制度就是這麼設計的,不管學校和老師的事。我之前就說過:家長不想管,老師不敢管,員警不能管。結局是大家一起買單。
太講道理也是一種隱患,大到國家,美國現在和中國講理嗎?小到校園,校園惡棍要打你會和你講道理嗎?沒有對等的制衡手段,往往是惡人得利,講理的倒楣。
那麼問題來了,另外那個他不敢動的牛人是誰
我告訴大家,這是教育系統故意為之,廟堂之上亦有呼應,就是要讓所謂政治正確束縛手腳,搞垮公立教育體系。私立學校這種學生早開掉了。現在教育體制不改要禍害中國人百年不止!
瞎扯。這事簡單的很,這打人學生的家長就是個大流氓,兒子當然就是個小流氓,普通人怎可能跟他們正常溝通?!我小時候就被學校一個小刺頭欺負得差點不敢上學,開始不敢告訴老媽,後來老媽知道後馬上殺到那個小刺頭家,當著刺頭的家長,把刺頭狠狠臭駡一通,然後指著他鼻頭告訴他:“你下次再敢欺負我的孩子,我先把你結結實實打一頓,再把你拖到派出所讓員警叔叔收拾你!”從此小刺頭見了我就繞路走,OVER!
阿楨
韓國大學成大陸「博士學歷工廠」?12天可讀完一學期課程 2019-05-21 香港01
韓國媒體《東亞日報》20日(週一)報道,近幾年赴韓以短期研修形式讀博士學位的中國人激增。其社評指出,「韓國大學為了爭奪生源,確保財政收入,不惜淪為中國人的學歷工廠」。
報道更指,部分韓國大學為遷就中國留學生的水準,還會開設用中文授課的課程,或起用有中文溝通能力的教授,更有「12天讀完一個學期課程」的現象。
韓國教育部19日(周日)公佈的資料顯示,去年赴韓攻讀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共計3636人,相比2013年的1906人幾乎翻了一倍,這些人中的大多數是擁有碩士文憑的中國大學教師。分析稱,中國政府目前正推動「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雙一流」政策,在此背景下,中國很多大學都致力於提高教師的學歷水準,而這種需求正好讓一些苦於找不到生源、收入捉襟見肘的韓國大學看到希望,雙方「一拍即合」,便出現了眾多中國大學教師赴韓留學攻讀博士的現象。
內媒《環球時報》訪門一名目前正在韓國延世大學攻讀博士的中國留學生,她指「速成拿學位」現象主要出現於地方大學,在韓國首都圈內的大學較少出現,但即使以此方式拿到博士學位元,回中國國內辦理博士認證也很難通過。
去年9月,韓國多家媒體相繼報道稱,以全州大學為代表的韓國地方大學積極招收中國大學教師來韓攻讀博士課程。與全州大學同屬全羅北道地區的圓光大學也是「中國博士留學生大戶」。截至2018年10月,共有150多名中國大學教師在該校攻讀博士課程。據悉,該校校長曾多次前往中國各高校做宣傳,並成功拿到「大單」。
回應
韓國人真卑鄙,偷學我們的新南向,還搞到博士班;厲害的是,韓國政府不需花半毛錢補助,大學只負責開開心心收錢,兩國政府的能力高下立判;不過韓國人基本上應該比較笨,因為韓國總統只會自殺,台灣總統過得爽的咧。
龜笑鱉無尾,台灣有多少大學為政治人物或公營事業主管人員提供免試易讀的碩士學程。
美國也有很多野雞大學只要寒暑假上個幾次也不用PAPER發表就拿到博士學位了! 可是畢業時連英文也不會說! 就回台灣升副教授了!
阿楨
復旦研究員沙燁:誰在供養中國的大學生?
我身邊有很多朋友對美國的教育系統推崇備至。的確,很多美國大學擁有積累數百年的資源。他們的校園基金往往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美金,能夠為學生提供卓越的學習條件和慷慨的資助。但是被很多人忽視的是,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的中國大學,才真正為每個學生提供了普惠的支持和幾乎免費的教育。用一些簡單的數字分析能讓我們清晰地看到這一點。
美國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學,同時也擁有全美最大的校園基金,金額高達三百八十億美元。哈佛能夠用校園基金每年產生的巨額投資收入,支持學校的運營。但即使如此,哈佛學費收入仍占每年預算的21%。美國公立大學中最頂尖的伯克利大學校園基金為四十六億美元。作為最好的公立大學,伯克利每年獲得大量的政府撥款和研究支持,但伯克利學費收入占每年預算比例接近35%。
美國大學生中70%畢業時背負學生貸款,人均貸款額高達三萬七千美元平均二十年的時間才能還清,美國學生貸款總額已高達一萬五千億美元,相當於美國GDP的7.5%。
相比之下,中國的大學雖然從1997年開始實行收取學費制度,但是學費標準由國家統一規定,金額很低。學費收入占學校預算比例要比美國大學低得多占比一般在百分之十幾。拿上海交通大學為例,每年近一百五十億的預算裡,約占2%。
從另一個角度說,我們的學生都在以接近免費的成本享受著最一流的教育,我們每個大學生都從國家獲得了遠超過我們學費支出的獎學金。是國家和人民在培養我們,讓我們能夠輕裝上陣,全身心投入到我們的事業中。
得到如此多的支援,我們學生對公共服務的熱情和美國學生比卻少很多。哈佛大學的畢業生中有22%進入各種非盈利組織和政府部門。耶魯大學的比例為35%。而上海高校畢業生僅有3.74%就業於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阿楨
研究:每天午睡1小時 大腦年輕5歲 2019/05/20 中時電子報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刊登在「美國老年醫學學會雜誌」上的研究稱:每天午睡1小時,可使大腦年輕五歲。分析結果顯示,與每天午睡1小時的人相比,沒有午睡習慣的人記憶和認知能力得分更低,其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增加了4至6倍。
研究小組招募了3000名65歲以上的中國參試者,通過問卷、測試瞭解了他們的午睡習慣和記憶、認知能力。分析結果顯示,與每天午睡1 小時的人相比,不午睡的人記憶和認知能力得分更低,其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增加了4 - 6倍;與午睡1 小時以上的人相比,午睡1 小時的人在各項測試中成績更好。1個小時的午睡不適合大多數工作場所,但是卻最有益於改善大腦認知記憶。
阿楨
“怨士”李彥宏 2019-05-11 中國經濟週刊
假期前一日,4月30日,中國工程院公佈了2019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在長達531人的名單中,候選人之一的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引發輿論廣泛關注和巨大爭議。
網路上反對聲音不斷。有自媒體撰文《旗幟鮮明地反對李彥宏當選院士》,其力申之重要依據是《中國工程院章程》第二章第五條明確要求“品行端正”方可被提名並當選為院士,而該文認為李彥宏領導的百度曾經歷“魏則西事件”、通過競價排名售賣虛假醫療廣告等道德敗壞行為,不符合“品行端正”的要求。該文末發起投票“你支援李彥巨集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嗎?”結果顯示,16.2萬余網友參與投票,不支持者超過90%。
李彥宏被提名主要是因為他在人工智慧領域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他這些年來堅持不懈在國內外進行人工智慧佈道所形成的影響力。2018年,《哈佛商業評論》發佈“全球最受關注的十大AI領軍人物”,李彥宏名列第三,成為唯一上榜的中國面孔,被稱為“中國AI行業的啟蒙者與設計師”。
1.當年“煙草院士”的爭議與結果
2011年時即有煙草院士之爭議。彼時,在學術界已經對香煙降焦不能減害形成共識的背景下,謝劍平仍憑藉捲煙“減害降焦”法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近百位元院士、專家達成共識:謝劍平作為煙草業的研究人員,其所謂“降焦減害”研究成果為煙草業利益服務,刻意隱瞞低焦捲煙對公眾的健康危害,其所言所行,違背了科學倫理和科學道德,強烈呼籲中國工程院儘快撤銷謝劍平院士資格;敦請科技部再審查謝劍平既往所獲的3個國家科技進步獎,是否存在方向、倫理、學術造假問題。
不過,儘管學術界如此公憤,謝劍平還是一路過關斬將獲得院士殊榮。
而這一次,針對李彥宏評選院士的爭議,會否將產生新一位“煙草院士”或網友所調侃的“研究怎麼做廣告賺錢”的“莆田系工程院院士”?
回應
“與世界接軌”,有問題嗎?世界是資本主義控制的社會,有問題嗎?
在中國,就是有問題
莆田系院士
這麼搞,整天進行道德綁架,國家很難成為創新型國家。莆田系的問題是哪個部門給他發的合法手續,誰發的拍照誰負責。百度和很多AI行業一樣,有合法手續,就可以做廣告有什麼錯
中國人的價值體系裡,選拔人才的標準就是德才兼備,以德為先。
誰授權你做道德裁判的?
阿楨
2、雖然公務員的薪水是限死的,醫保和牙醫保險都是挑好的買的,配偶及家屬也可以享受,另外加錢就行。
3、穩定。美國公務員雖不是鐵飯碗,但比其他行業穩定得多。財政赤字的時候也會被裁員,不過通常是從下往上裁,從低學歷開始裁。
4、“社會地位”。“work for state”在美國是好聽的,大多數人聽到了都會說你的工作不錯呢。
5、假期充足,特別是病假。請假極其容易,先上車後買票都可以。
6、工作輕鬆,真的輕鬆。每天工作時間差不多3小時,其餘的時間都是在閒聊和等下班。
說下公務員的壞處吧。
1、晉升管道窄,大部分人職業生涯一眼能看到頭。
2、工資不會有大幅度的提升,生活富足,但不會大富大貴。
3、萬一美國政府倒了,全得失業,不過這個萬一真是小概率事件了。
網友@崔磊 的回答:
六年前我就關注過這個問題,以下數字都是2012年美國統計局的。
基本結論就是,平均13個美國人就有一個受雇於美國政府。你說這“美國沒有公務員熱”,恐怕是不成立的。
如果把紮堆報考公務員作為“公務員熱”的標準,那美國確實可能比不了中國。以下為2012年的文章:
今天有個話題比較火熱,那就是美國政府公務員的數量和薪資。
中國總是有那麼一批人和一批媒體,以美國為首是瞻,實在令人不齒。
按照美國駐華使館說法,2010年聯邦政府雇員約200萬(事實上超過280萬)。還有州和地方政府19605283人,美國軍隊1477896人。美國郵政雇員574001人,2010年每13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個人受雇於美國政府。
他們掙多少呢?
2009年三月,美國聯邦政府雇員平均月薪約為6144美元,2010年三月,美國州政府雇員年薪53655/地方政府雇員49976美元。50%美國人的中位收入是46326美元,看起來,政府雇員日子總體上還是比較滋潤的。
…..
總之,如果找工作,不考慮入職工資的話,選富地方>聯邦>財政有富裕州>財政負債高州=窮地方。
回應
中國的公務員承擔的工作要比美國普通公務員承擔的工作內容多多了。
阿楨
中國公務員和美國公務員有什麼區別?答案是... 2019-04-28新浪財經-
只有中國才有“公務員熱”嗎?其他國家是怎樣的情況?前不久,在知乎上就出現了這樣一個問題:“美國有沒有公務員熱?”
看看一些比較瞭解美國相關情況的網友是怎麼說的吧!
美國實行的不是“取仕於民”的政策,而是“任人惟親”的舉薦制度。
雖然局部也有少量的從民間招聘政府職員的案例,但美國的絕大部分政客、政府職員來自于任命。不要光看川普以前沒在政府部門當過值,直接上來幹總統。川普手下的關鍵人物,很多都缺乏政府工作經驗。美國各州、市在完成了州長、市長選舉後,州長和市長都會大規模任用親信擔任要職。
美國的基層政府職員主要來自于招聘,招聘的過程中,如果親戚朋友中有政府職員、祖輩上有軍功、開公司向政客捐過款、 或想盡各種辦法搞到一封議員的推薦信,被接納為政府職員的可能性遠遠高於普通的應聘者。
而美國絕大多數的普通社會成員,跟政府職員基本沒有關係。所以社會上也不可能形成公務員熱。
美國的行政系統是政務官,事務官兩個序列分開的。公務員是事務官,鞭子往哪舉,就把車往哪拉,沒什麼前途,當然不那麼熱門了。“精英”們自然不太願意往這裡擠。
在美國熱門的是議員和政務官,要選舉的那種,但實質是貴族制的延續,政治世家的自留地,很多人都有JD的頭銜,門檻很高,相當於對老百姓不開放,這要怎麼熱門?
封建制殘餘就是這樣,好比在美國上軍校需要議員推薦信,畢業生少尉起步,這是軍官序列。當兵就是當兵,極難當軍官,就算當上了也沒地位。
比方說有個候選人是匹茲堡某“世家”出身,賓大本科,法學院,去部隊做軍法官混了個退伍老兵身份,34歲就選上國會議員了。普通人怎麼和他爭?
當然,在經濟不發達地區公務員仍然是好位置……因為經濟不發達地區工作機會少,公務員能保證不裁員並提供很好的醫保。
網友@Yihong Ning 的回答:
沒有那麼狂熱,但還是有的。先說下公務員的好處吧。
1、除了紐約這種大城市外,其餘地方公務員的收入在當地都是中等偏上的,大多是超過平均線的。在美國,超過平均線就意味著買得起BBA(即寶馬,賓士,奧迪,被稱為豪華車三強),住得起學區醫療條件都不錯的社區,至少生活還算富足。
阿楨
清華博士畢業無需發表論文?誤讀! 2019-04-25 新浪網
前幾天清華修訂了博士的培養計畫,大家一看新培養計畫,那都是驚呆了,因為在新的培養計畫裡,沒有了“學術論文”這一硬性指標。把原來的方案,改成了申請的博士生,達到本學科的學術創新成果標準。大家一看都激動了,清華大學的博士難道不需要論文也可以畢業?很多人都在說這事,可惜的是真相並非如此。
清大說,博士在就讀期間不是不需要發表論文,這是徹底的誤讀。
原規定顯示:為取得清華大學博士學位,博士生應該完成所在學科培養方案,撰寫博士學位論文,由同行專家評審,並通過論文答辯。同時,根據學校和所在學科有關規定,博士生在學期間要發表一定數量的學術論文。
新規則顯示:清華大學不再從學校層面統一、強制要求博士生在學期間發表論文,而是將權力下放到各學科,各學科和院系有了更多自主決策空間,制定衡量博士生的畢業標準。
清華大學對博士學位無論文要求應屬矯枉過正 2019-04-28 中國科學報
根據最近幾年面試清華博士的經驗,我發現現在清華畢業的博士,一般都能發個5篇左右SCI,比較厲害的能發10篇左右SCI,特別厲害的甚至能發20~30篇SCI。
一個一篇論文也不能發表的博士對論文寫作和論文投稿等環節都不能熟練掌握,談何高水準原創成果。
愛因斯坦也是在著名物理期刊上發表了經典論文,科學界才認識到一顆新的物理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除了科研的深度,論文的寫作、論文的投稿、論文的修改等也是博士階段的基本科研訓練。做出好的研究成果,只是完成了一半科研,論文寫作、投稿和修改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現代互聯網時代,不同於以前的時代,資訊傳播速度太快,大部分科研工作者都有被推著走的感覺,不會再有牛頓和萊布尼茲獨立發現微積分的佳話了。
如果牛頓和萊布尼茨生活在現代,因為是萊布尼茨先發表,應該是牛頓剽竊萊布尼茨。
在當前國際學術界,科學家們不僅要發表論文,而且要抓緊發表論文,因為發表晚了等於白做,等於剽竊。
阿楨
台校比心酸 7頂大加總不如1所武大 2019/04/29 中國時報
大學預算,比心酸!大陸直屬教育部大學預算近日出爐,「百億人民幣俱樂部」大學共有8所;相較之下,台灣包括台大等7所頂尖大學的預算加起來不到「百億俱樂部」吊車尾的武漢大學,台大2019年預算更不到大陸「首富」北京清華297.21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364億元)的1/6。
台灣大專校院收入包括教育部補助的每生經費、學生支付的學雜費、競爭型計畫如高教深耕,以及校方產學合作、校務基金投資、捐款等自籌經費。不過一來教育部補助並不多,台灣大專校院學費又長年「凍漲」,加上台灣也不像香港有企業家捐款給學校的風氣,因此各校多是「自力救濟」,努力向外「找錢」。
記者搜尋幾所頂尖大學官網首頁的「校務財務公開資訊」欄,2019年各校預算如下:
台大205.86億元(業務預計收入+業務外預計收入)、成功大學62.38億(預計108年期初現金及定存)、新竹交大57.84億(106年度)、台師大55.4億(業務預計收入+業務外預計收入)、政大39.13億(106年度)、新竹清華年36.12億(108年期初現金及定存)、台科大28.62億。
總計7所頂大2019年預算485.35億元,甚至比大陸2019年「百億俱樂部」最後一名武漢大學106.44億元人民幣(約合488.72億元台幣)還少一些。
「這就是目前台灣各校面對的困境!」新竹交大教務長盧鴻興表示,如何有足夠資源培養人才、留住人才,以免被大陸、香港、新加坡等搶走優秀生源以及教師,一直是台灣大專校院長久以來的問題。
阿楨
中國知網(CNKI)文獻總量超過2億篇,覆蓋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學術資源,是全球最大的中文資料庫,也是國內學術研究繞不過去的資料庫。早在2011年,有西電網友爆料,知網“向國外資料庫商學習”,要求陝西高校購買費用漲價10%左右。談判未果,知網就停掉了西電的存取權限。知網對不同學校機構報價不同,但報價不公開。據瞭解,武漢理工大學圖書館2010—2016年的報價漲幅高達130%以上,一度“用不起”。連北大也因為“資料庫商漲價過高”,在2016年考慮不再續訂知網。和大學哀嚎一片不同的是,知網2017年毛利率超過60%!
有專家估計,目前,我國每年發佈的外文論文約50萬篇,占全球的1/5左右,光發表費用就數以億計,同時,又為訂閱各種外文期刊和全文資料庫花費數十億元。學者為了在學界混出名堂,贏得教職、聲譽、社會地位,大學為了滿足教職人員的要求,都不惜把大量科研經費用在了發表和購買文獻上。最終,這些納稅人的錢,卻源源不斷流入出版商的腰包。
出版學術期刊,製作學術資料庫,初衷其實是促進知識傳播和學術交流。更深一層來說,拿出越來越多的錢供養學者、研究人員,從事那些可能永遠或者近幾十、幾百年都不會用到的科研、試驗,是人類社會文明發展進步的重要體現。這個時候,也許需要我們考慮一下,學術出版為什麼變成了一門利潤驚人的生意?
回應
評職稱與工資掛鉤,職稱與發佈論文掛鉤,這個是根源!
這個漲價不是國內國外都在漲價麼,居然還把原因歸到國內模式。
國家已經出臺評審只需核心期刊一篇,但已經蠻長時間過去了,各個單位內部刪選、課題初審還是唯SCI論文分值一票決定。
美國的助學貸款也是,本來是為了助學,現在成了貸款為主。貸款畢業後十年都不一定能還清。
阿楨
更“損”的是,一旦發現有新的學術資料庫出現,出版商們就千方百計地去買下來。比如,愛思唯爾2016年收購了全球最大的開放獲取知識庫“社會科學研究網路”(SSRN);2013年買下跨平臺文獻管理免費軟體和線上學術社交網路平臺Mendeley……
可以說學術界苦出版商已久矣,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國外,不少學者聯名不在付費的期刊上發文章,不為它們審稿。
還有更加理想主義的做法,當時年僅22歲的哈薩克斯坦女孩亞曆珊卓•艾爾巴金(Alexandra Elbakyan),創辦了一個叫Sci-Hub網站,從出版商的資料庫裡盜取了5000多萬份學術資源,放在網上免費供全世界下載。每天提供的下載次數超過20萬。這無疑動了出版商的乳酪,它們自然會花大力氣去“追殺”。愛思唯爾、美國化學學會兩次把她告上法庭,前者提出1500萬美元賠償,後者也提出480萬美元索賠。法院命令封殺了網站,為了避免被引渡,艾爾巴金還不得不躲藏了起來。
連哈佛大學也叫苦
中國更是出版商們眼中的香餑餑。
出版巨頭開始以低價進入中國市場,培養中國科學家的閱讀、使用習慣,形成“外刊依賴”,等像“吸毒上癮”,欲罷不能時猛提價格。還拿愛思唯爾來說,中國用戶2007年下載一篇論文平均價格只有46美分,還不到當時全球均價的17%。隨後,它逐漸減少對中國用戶的高折扣,最後和全球定價持平。比如,北京大學圖書館購買愛思唯爾科技期刊電子資料庫的費用,2008年是54萬多美元,2009年漲到57萬,2010年又漲到61萬。
連美國證券交易所Nasdaq都在感歎:學術出版是個大生意
一次,中國高校抱團採購談判時,愛思唯爾提出漲價15%,中國代表不同意,對方高層很不客氣地說,你們沒錢可以不買。中方一位女士當場被氣哭。目前,我國300多家機構訂購愛思唯爾期刊全文資料庫,2017年大連理工大學採購費達280萬元(近3年內每年漲價12%),國家智慧財產權局是648萬元,中國科學院達千萬元級別。十來年,中國大學圖書館平均電子資料庫購買費用增長了3倍多。像北大一年花出去了4900多萬。
其實類似的苗頭,在中國學術出版界也已經出現。
阿楨
比視覺中國更野:壓榨全球學術界,哈佛北大教授都在給他們打工 2019-04-16
這兩天,“視覺中國”濫用版權牟利,成為落水狗,人人喊打。不過,還有比“視覺中國”更野、更暴利的路子。這就是:學術出版。比穀歌、蘋果等高科技公司還賺錢。遍佈全世界一兩千萬名大學學者、研究人員為他們打工。哈佛、耶魯等全世界的大學和學者們都不得不低頭,更不要說國內幾乎所有大學和研究機構了。但最終買單的卻是,每一個納稅人。
在大部分普通人印象裡,出版是個“夕陽產業”,出版專業學術期刊、書籍更加小眾,肯定更是沒錢可賺。實際上,學術出版不僅賺錢,而且能夠賺到大錢。據估計,僅僅科技、醫學出版的市場規模一年就超過250億美元,比全球音樂市場要大1/3以上。據估計,全球學術出版市場規模可能超過500億美元。
但更神奇的是,這個生意模式十分奇怪,奇怪到大多數人看起來可能都不可思議。德意志銀行在一份研究報告裡,概括為:三重買單模式。
簡單來說,目前學術研究的大部分投入來自政府。學者拿著公共財政投入做研究,寫出論文。論文要發表,必須通過出版商掌握的期刊。通常,作者不僅拿不到稿費,而且還需要向出版商支付一筆不菲的版面費。不少SCI期刊發一篇文章要5000美元,也就是3萬多人民幣。據統計,僅英文期刊每年發表文章就約有300萬篇。中科協調查發現,2015年中國在SCI收錄完全OA期刊共發表論文近4.4萬篇,支付了7200多萬美元(超過4.8億人民幣)的論文費用。
更神奇的是,即便論文是你發表的,如果你要從出版商的資料庫中下載自己的這篇論文,你還要交錢!
這個生意到底有多賺錢?
位於荷蘭的全球最大學術出版商愛思唯爾(Elsevier),2018年收入達到25億英鎊(近220億人民幣),利潤率高達37%,相比之下穀歌只有20%左右。
為了生意不擇手段
學術出版其實已經有三四百年歷史了。很長一段時間裡,學術出版也完全由非盈利學術團體來組織。但是在1970年代,不少出版商看到其中的商機,開始收購學術期刊。到目前,全球已經形成五大學術出版商集團:Elsevier、Taylor&Francis、Wiley-Blackwell、Springer、Sage。在1973年這些出版商只控制了20%的期刊,到1996年上升到30%,而目前五大學術出版商已經控制了一半以上的學術出版,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醫學等領域這種集中趨勢十分明顯。
阿楨
「如果它說有影響係數,那一定是收錄在Web of Science資料庫,一查就知道真的假的,」長期研究掠奪性期刊議題的台大圖資系主任林奇秀說。
當然,並非所有期刊都會收錄在知名資料庫裡,此時新進學者可以請教領域內的前輩,有哪些業內的優質期刊。
雖然目前坊間知名的黑名單如Beall's List、Cabell's Blacklist等等,都無法斷言羅列出的一定是掠奪性期刊,但一家期刊如果上了這類榜單,仍不失為一個警訊。
招式3 觀察網站
除了檢查收錄的資料庫,從機構網站也能略窺是否為正派經營的期刊或研討會。
「剛成立的出版社,一下就經營幾十個期刊,官網點進去有工程、醫學、生物,有問題的機率就很高,」詹盛如說。
不只領域繁雜,還有些劣質研討會的首頁看起來像是旅遊網站,為的就是吸引學者前去開會。
「一個正常的期刊會花很多精神找編輯,所以我通常先看它網站的編輯委員會(Editorial Board),」台大機械系教授陳炳輝說。陳炳輝目前也擔任國際期刊MDPI的編輯,他點開自家網頁示範,「作者指南都會寫編輯群是誰,還有他們的信箱,投稿者就可以去確認。」
在作者指南中,通常也會說明審稿流程與時程,「正常期刊審查時間少說3、4個月跑不掉,你發現它異常快速,就要有警覺了,」朱曉萍建議。
招式4 直接看論文
許多新興的OA期刊(Open Access,開放取用),是以作者付費投稿、讀者免費閱讀的模式來經營。因此學者若想投稿,可以直接從網站上瀏覽過去發布過的論文來判斷期刊品質。
除了細讀全文,還可以觀察引用文獻是否都來自同一家出版社的期刊,「很多不好的期刊會這樣亂搞,才能增加影響係數,」陳炳輝提醒。
其他作者的研究水準,也是重要的參考判準,「問自己想不想跟這些人並列在一起,你會做出比較好的決策,」林奇秀語重心長地說。
掠奪性出版防不勝防,唯有持續跟進領域內最新資訊,才能避免誤闖雷區。
其實,花錢或損失一篇論文,都還只是暫時的苦痛,曾投稿劣質期刊的歷史紀錄,才是優秀研究者一輩子揮之不去的惡夢。
阿楨
國研院科政中心主任莊裕澤建議,用台灣佔全球論文比重1.57%做基準,這是科技部衡量台灣在全球學術圈活躍度的主要指標。台灣學者佔OMICS會議人次比例達1.92%,遠高於論文比重,顯見台灣學者涉入掠奪性會議的積極程度。
《天下》的另一個研究,搜尋2010年至2017年間,台灣學界刊登在22家疑似掠奪性出版集團期刊的論文數。下載PDF檔案、耗時仔細比對後,發現至少有469篇論文刊登在期刊上,這些文章來自114所大專院校,15家醫院。這些期刊都沒有影響係數(impact factor)——影響係數是學界用來衡量期刊品質與重要性的指標。
前五名分別是:南榮科大、台大、成大、清大、高雄科大、中興大學與嘉義大學。(見下表)
「這是一個很高的數字,在德國,(2010年至2017年)我們也只找到1千5百篇,」洪納說。德國每年畢業博士生是台灣7倍。
而且,這絕對是低估的保守數字。一來,《天下》為了查證,僅僅下載有PDF檔案的論文。二來,疑似掠奪性期刊與會議有地域性。
義守大學企管系教授彭台光以疑似掠奪性期刊《非洲商業管理》(African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期刊為例,2007年至2011年間,這本期刊刊出1968篇論文,台灣貢獻462篇,比重最大。
3年前,美國管理年會(IACMR)討論到這本期刊時,就特別點名台灣。「當場,我覺得顏面無光,」彭台光回憶。
劣質出版商「奧步」全揭露!學者自保靠這4招 2019-04-08 天下雜誌
招式1 從收信開始提高警覺
收到邀稿信,首先可以留意寄件者身分,「優秀的作者會是優秀的編輯來邀稿,」中正大學教育系教授詹盛如說,如果是助理、甚至不具名的邀請信,原則上就可忽略。
「其實現在一直主動寄信叫我投的,我都不會考慮,」台科大研發長朱曉萍表示,高品質的期刊通常不會這麼積極。
此外,如果是研討會卻要求交完整論文(Full Paper),也別急著按下送件,很可能參加完會議後,會被不肖廠商自動轉投掠奪性期刊,「想撤回還要交一筆贖金,」朱曉萍說。
招式2 善用資料庫與學術社群
如果期刊宣稱收錄在哪個資料庫、Impact Factor(影響係數)多少,學者可以進行查證。
阿楨
2.部份大學提供研究獎勵
以淡江大學為例,獲EI、THCI、TSSCI學術期刊索引收錄者,每篇每月會發給1千2百元。疑似掠奪性期刊的WASET,過去就曾收錄在EI資料庫裡。
3. 研討會補助經費,順便出國旅遊
例如義守大學規定,不含大陸港澳,至少有3國以上學者、專家參加就是合格國際會議,學校會給予1萬元旅費與論文註冊費。科技部專題研究計劃也會補助學者出國之交通費、生活費、辦公費等支出。多位受訪者表示,若非科技部出資,並不會想出席那些研討會。
4.以為能替學術履歷加分,受誘上當
一位國立大學教育系教授表示,剛升上副教授那年,研究就被國際期刊編輯注意到,邀請出席會議當主席,「心裡真的是飄飄然的,我這麼努力終於被看見了。」
在《天下》對台灣學者出席疑似掠奪性會議OMICS,與台灣學界論文刊登於疑似掠奪性出版集團期刊的調查中,成大分別位居一、二名。(見下表)
這是《天下》第三度與國際媒體合作。
2017年11月,德國公廣集團成員的北德廣播電台發起名為「偽科學工廠」的跨國報導,透過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CIJ)的平臺,德國最大報《南德日報》、法國《世界報》、美國《紐約客》雜誌、奧地利國家廣電公司與《Falter》雜誌、挪威最大報《晚郵報》、斯洛伐克電視台、《印度快報》、韓國《打破新聞》等八國媒體,運用假論文匿名投稿、參與會議臥底採訪、蒐集黑名單等方式,共同調查22個疑似掠奪性出版集團,其中有13家有來自台灣的投稿論文。(台灣投稿最多的前10名出版集團請見下表)
去年9月13日,《天下》第一次與北德國家廣播電台調查記者洪納(Peter Hornung)取得聯繫,「下週,我要去羅馬參加WASET一個研討會,裡面就有好幾個台灣學者參加,」他第一封回信寫到。(編按:WASET曾接受德國記者的造假論文,被認為疑似掠奪性出版集團,見上表)
出版逾780本期刊的OMICS,是國際間最知名的掠奪性出版社,因為它已在2017年遭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控告詐欺。《天下》爬梳其公司網頁。2016年全年,全球共1萬34人次出席其舉辦的會議,其中台灣學者有193人次,在主要國家排名第九。(見下表)
被學界點名,台教授:顏面無光
如果再將學術界規模納入考量,台灣當年博士生畢業人數4千人,只有韓國三分之一。但參加OMICS會議的人次幾乎一樣多。排名在台灣之前的國家,人口都遠遠超過台灣。
阿楨
記者實地演練 瞎掰的論文6天直送國際會議發表 2019-04-08 天下雜誌
號稱國際學術研討會,竟完全不審查論文品質?前臺北大學商學院院長方文昌創辦的「國際商學策進會」(iBAC),15年來在星日韓等10個國家與地區舉行國際研討會,卻被日本學者踢爆是「掠奪性學術組織」。掠奪性研討會是如何運作?《天下》記者親自投稿查訪,帶讀者一探究竟。
只要4百美元,任何人都可以在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任何東西。
為了證明這件事,記者花了20分鐘寫了一頁論文摘要,並選了一個荒謬的主題〈印度捷運系統訂價模式的口齒不清現象研究〉,送給「BAI 2019」(國際商業與資訊研討會)審核,申請參加會議。
BAI 2019研討會將於今年7月在東京早稻田大學舉辦。發表論文的經歷,對博士生畢業或教授升等時很有幫助。
6個工作天後,記者收到來信。號稱經過兩個審稿者的雙審查(學術界普遍的同儕審查方式),記者花20分鐘寫的論文摘要被接受了。
但這場研討會和早稻田大學可說無關。實際收錢、審稿、營運,其實是台灣的「iBAC」(國際商學策進會)。
《天下》調查發現,商策會在國際學術圈知名,是因為它舉辦的國際研討會,還真不少。
一串又一串的英文單字,堆疊出令人混淆的集團網絡。
集團開枝散葉,網絡化經營
記者投稿的BAI,過去由「台灣資訊系統研究學會」(ATISR)舉辦,2009年後才與商策會合辦。2015年商策會又與「台灣知識協會」(KAT)合辦IET、ISEP等研討會。
讓人看不懂誰辦了什麼研討會,是他們的優勢。
這些互相合作的學會,在過去15年,擁有近20個會議品牌,舉辦百餘場研討會。光在2018年,就辦了28場研討會,發表論文近千篇。
除了商策會的BAI,《天下》也以另外一篇假論文〈用ADID模型檢視台灣股市債務訊號〉,投稿台資會的NETs 2019、台知會理事自己辦的的IconEGS 2019,分別在八個及兩個工作天被接受。
為何有學者投稿掠奪性期刊?
1. 可獲得升等點數,也可應付教師評鑑
例如嶺東科技大學升等研究記點標準之一,「合乎期刊規定之其他國內外學術期刊或有ISBN碼之國內研討會論文可算點數。」由於掠奪性期刊經常也會有ISBN碼,因此就可能誤觸雷區。
阿楨
美國人的科學素養啥水準?調查表明科學知識水準與教育密切相關
據《中國科學報》2019-4-9報導,皮尤研究中心調查顯示,美國人的科學知識水準因教育、種族和性別而異。
白人在11個正確答案中平均得7.6分,西班牙裔平均得5.1分,黑人平均得3.7分。
不同種族掌握科學知識的差異可能與幾個因素有關,如受教育程度和獲取科學資訊的機會。然而,即使在回歸模型中控制了教育水準,種族之間的科學知識差異仍然存在。
此外,男性參與者平均答對7.4道題,女性平均答對6.0道題。大約有一半的男性(49%)得分較高,而女性只有30%。
回應
中國的平均科學素養確實遠比美國低,這是事實。
美國人的科學素養兩極分化,牛×的特別牛×,傻×的特別傻×。
米國邪教相當有市場,大大小小多如牛毛,最最著名的就是那個科學基督教,這個也是民眾科學素養的一種真實表現吧
不光邪教,反疫苗盛行也足以證明民眾科學素養水準。
相關新聞
好萊塢女星認罪 曾為邪教招募性奴
阿楨
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 慈濟大學67台灣之冠 2019-04-05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3日發表「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University Impact Rankings),台灣有12所學校上榜,慈濟大學以第67名為台灣之冠,台大排名第70。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Times HigherEducation,THE)這項排行榜今年首度舉行,以17項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SDGs)當中的11項作為評核標準,包括學術自由政策,校方對於兩性平權和氣候變遷的努力等,和一般針對學術研究等標準評核的結果有很大不同。
排行榜涵蓋全球76國、462校。紐西蘭的奧克蘭大學(University of Auckland)以總分97.2高居全球第一,加拿大的麥克馬斯特大學( McMaster University)第2,加拿大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和英國的曼徹斯特大學並列第3,倫敦國王學院第5。
奧克蘭大學在健康與社會福祉、促成目標實現的夥伴關係這兩個項目上排名第一,在性別平等方面也取得高分。2017年有將近三分之一(31%)畢業生就讀的是健康相關專業,更有將近半數(48%)的女性大學生是家中第一個上大學的成員。
台灣以慈濟大學以67名排名最高,其他依序為台灣大學(70)、成功大學(80)、亞洲大學(101-200)、彰化教育大學(101-200)、雲林科技大學(101-200)、朝陽科技大學(201-300)、中國醫藥大學(201-300)、中央大學(201-300)、高雄大學(201-300)、清華大學(201-300)、臺北大學(201-300)。
THE主編巴堤(Phil Baty)表示,這項排行榜「以另一個觀點評估大學的傑出程度」,並發展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看待大學在更廣闊層面形成的影響。
都柏林大學教授、「聯合國永續發展方法網路」顧問華爾希(Patrick Paul Walsh)表示,這是第一份對社會、環境、夥伴關係等影響力進行評估的大學排行榜。
回應
Harvard? Yale? Oxford....?
這個排名有點讓人納悶
英國人發神經病
阿楨
在德國學術成果被掠奪,當事人:回國後進展更順利 2019-04-04 觀察者網
2019-3-29德國《明鏡週刊》報導了中國學者楊蓉西在德國海德堡大學工作期間,被海德堡大學醫學院高層聯手排擠並掠奪其發明貢獻及創業項目的經歷。4月3號,觀察者網聯繫了楊,對她進行了採訪,瞭解了更多的細節。
楊於2006年起在德國海德堡大學留學,於2015年憑藉對“新一代乳腺癌早期體外分子篩查技術”的研究成功申請到了德國聯邦經濟與能源部設立的高科技創業扶持基金,成為該校醫學院唯一的華人獨立課題組組長。在楊的帶領下,將乳腺癌一期的篩查準確率提高到95%。
2006年下半年,國內企業博愛新開源公司找到楊,希望能夠投資。
專利是屬於海德堡大學專利管理公司的,這一點和國內的情況是類似的,在國內也有“職務發明”這個概念,研究人員利用高校的資源、資金和人力研發的專利,同樣是屬於高校的。
但海德堡卻從中作梗,要求擁有30%的股份,而業界慣例通常在2-5%,國內大多是把專利直接授權或買斷,如果是占股也很少會達到10%以上。
合作失敗後,楊被撤銷了負責人的職位,學院高層還將楊和同事隔離開,並要求她向院長的秘書當面報告上下班甚至連午飯時間都要報告。
楊被迫交出了所有的實驗資料,也被盤問是否私藏過資料。工會在表示無法提供幫助。楊設法聯繫了律師,在律師的幫助下簽訂了離職的合同後選擇了回國。
相關新聞
海德堡回應中國學者成果遭掠奪:由獨立委員會調查
回應
回國後進展挺好的,而且比在德國時候快了很多。因為中國政府特別有遠見,中國是唯一一個把癌症早篩列入國策的國家。
問題的關鍵是不明不白的被清除出團隊,其發明成果被後繼者霸佔。
才兩年還是很好調查的嘛,又不是上百年證據都湮滅了的懸案,考驗德國人良知的時候到了
德國人的良知可不好找,掘地三尺挖出一個油紙包興許在裡麵包著。
洪晃說過“德國投資理財把她變成無產階級”。我看德國銀行也是有意為之,就是看中國人傻錢多,有德吹忽悠崇拜德國,用技術操作把中國投資者的錢黑掉。和侵吞這個科研項目一樣。
所以別信歐美終身教授這種說法,校方有一百種方法讓你主動辭職。
弱肉強食是西方國家的終極生存準則,真當西方人是文明人不會吃人就是犯了幼稚病了。出國千萬條,安全第一條,人財遭侵犯,親人兩行淚。
阿楨
英媒:美式招生醜聞在華不會發生
英國大學世界新聞網2019-03-31:美國招生醜聞不會在中國發生 美國近來被曝光的高校招生賄賂醜聞在中國見諸報端後,中國民眾紛紛搖頭表示不敢相信。見不得人的金錢交易、賄賂教練、名校招生持續受腐蝕,這些都沒有發生在當今中國。在中國,高考仍是大學的“守門人”。
在中國,防止美國式大學入學賄賂同樣適用於出資為學校建大樓等方面。2012年筆者在中國某高校任教的教室位於“10號樓”。中國大學也接受捐助,但有關建築統統被編號,捐贈人無法從中“獲益”。
20世紀初,妻妾成群的中國富人紛紛把眾多子女送到“學校”混文憑。在西方,此類學校被稱為“文憑工廠”,在中國則被稱為“野雞大學”。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再沒讓此類學校死灰復燃。
令中國人困惑的是,越來越少的美國院校要求申請人必須參加ACT或SAT入學考試。若美國大學繼續對學業要求越來越寬鬆以維繫學費資金流,“野雞大學”將再次肆虐美國。(作者理查•施洛克是美國恩波利亞州立大學生物學榮譽教授,王會聰譯)
陸名校推甄不收文組! 家長大罵歧視 理組卻都笑了... 2019-03-31聯合報
近日,大陸多所大學先後發布2019年自主招生簡章,不過,與去年相比,許多大學嚴格控制招生科系,大幅縮減人文社科類招生人數。
•文科標準難統一 不若理科可量化
理科網友這麼說:「但當今強國之間的競爭,本質上真的就是理工科的競爭,華為就是我們的榜樣。」
文科這麼說:「理工人士只知道鑽研技術,缺乏人文素養,缺少社會擔當。」
甄試過篩人數爆量之亂 台大教授:逼高中生出走 2019-03-31 聯合報
大學個人申請一階篩選27日放榜,各校系個人申請通過一階篩選的暴增,國教行動聯盟、全國十二年國教家長聯盟今(31)日在教育部門口抗議「同分亂象」,要求增加「學測鑑別度」。
相關新聞
申請、繁星同分暴增 家長淚訴同分增額亂象
阿楨
日本學校為何允許女生穿褲裝校服 2019-02-19
近日,日本媒體報導稱,東京都中野區政府出臺決定,從今年春暖花開的4月開始,允許區內公立初中女學生選擇穿褲裝校服。另外,還有消息稱,東京都世田谷區政府也計畫從今年4月起,允許區內29所初中女學生選擇褲裝校服。
裙裝還是褲裝的校服,從來都不是兩個選擇中何者更優的問題,而是關乎自由選擇的問題。而這裡的自由,一方面是個人喜好的自由,一方面則是性少數群體的自由。只是,考慮到性少數群體學生,尤其是性別認知障礙的學生(生理性別為女性而心理性別為男性)傾向於選擇褲裝,也就可能會給所有選擇褲裝校服的女生帶來懷疑,未必不會導致欺淩。因此,在給予學生這樣的自由時,同樣要在校內開展教育普及對於這種自由的和自然的正確認知。
2015年4月,日本文部科學省就已呼籲全國的學校考慮學生們對於性別認知的不同,給與選擇選擇校服的自由。基於這一號召,日本有越來越多的學校正在將女學生的水手服更改為男學生的校服。
人們都說日本是一個自由的國家,但這種自由是指集體之外。在一個集體之內,成員就會受到這個集體的各種束縛,而正是這種束縛和條條框框,讓日本社會的方方面面都被評價為“高素質”。但是,時代正在變化。正如原文部科學省副大臣鈴木寬所說,日本和歐美國家一樣,都面臨著近代化以來前所未有之變革的臨界點。
不久前,日本有的學校要求天然茶色頭髮的學生必須將頭髮染成黑色,有的學校甚至不允許不染黑髮的學生上學,關於學生裙下必須穿著白色內褲等“校規”也頗受批評。人們看到時代變化帶來對自由的追求,這無關乎校服是否好看,而是關乎學校在適應時代與社會的變化。相信今後,日本的校園內也會有更多的自由,而這種自由會伴隨著日本走向一個全新的時代。
回應
中國部分學校要求在指定的日子穿正裝或運動裝,統一著裝,老師巡查,違者扣班級分,已經很麻煩了,沒想到日本的校規比中國還嚴。
阿楨
管中閔稱18%建中生出走 教育部:占比不到3% 2019-03-25 聯合報
台灣大學校長管中閔日前在校務會議上表示,建中每年都有15-18%的人選擇出國深造,是「可怕警訊」。管中閔上週六首度主持台大校務會議他說,據他瞭解,建中去年有一成多畢業生到國外念大學,北一女出國念書也超過5%,「這是非常可怕的警訊」。建中校長徐建國也證實,指建中一年畢業生約1100人,前年至少58人、約5%出國念書,去年倍增為126人、至少1成3。但教育部統計,建中出國實際人數僅32人,管將申請人數誤會成出國人數。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朱俊彰分析,去年建中生赴海外,以美國12人最多,接著是香港11人、新加坡4人、英國3人,赴陸則有2人。反而是師大附中最多,畢業生899人,有62人出國,占比6.3%;北一女917位畢業生,也有57人,占比6.2%,皆以赴美、赴港為多。
「其實私立高中出國念書者也是大宗。」朱解釋,部分私立學校如康橋中學、華盛頓中學、常春藤雙語中學等,因設立國際部,採全英語教學,是俗稱的「貴族學校」,目標就是讓學生畢業後,赴歐美念書;另駐外、海歸及台商子女常就讀的竹科實中等,也有不少學子畢業後出國。
朱認為,國內高中生出國人數,隨著高教國際化市場,確實逐年上升,但去年24萬應屆畢業生,僅2142人出國,占比不到1%,非所有優秀學子都往外跑。
回應
愚蠢的教育部竟然還自我安慰人數不多,一成多的學生採取了行動還不知警惕,難道要等到人都走光了,才知道事態嚴重嗎?
好消息!劍橋大學承認中國高考成績 要求全省排前0.1% 2019-03-24 中新網
近日,又有一所重量級英國名校宣佈接受中國高考成績,據英國劍橋大學官網資訊,劍橋大學在“入學要求”裡明確指出,中國高考是劍橋大學認可的考試。
回應
沒覺得是好消息。第一,否定中國大學的教育水準。第二,搶奪頂尖人才,18歲依然處在可洗腦的年齡。
這思維也真是奇怪,劍橋認可中國高考,不正是認可中國的教育水準嗎?中國的優秀高中生去劍橋留學,也不是從今日起,只是以前不是以高考成績做考核標準而已。這次改革不過是個程式問題。去留個學就怕被洗腦,能不能有點自信。
掐尖中國學生,不付出任何成本,收割中國尖子生,打的好算盤。
中國發展得好,這些人會回國的,中國發展得不好,不回來了。就目前來看,歐洲會越來越亂
阿楨
學外語是必要的,現在的問題是把學英語當成了全部外語,應該把英法德拉丁西班牙語等並列,讓學生選學其中之一,而不是現在這樣把英語當成外語本身。
全民學英語是巨大的資源浪費。英語產業應當精英化。現在國內、國外有很多人以英語產業為生,當然捨不得國家改變縮小英語教育的規模。曾記否,初中英語教材一年一換,就是為了配合老外賺錢。
如果公立學校為了某些理由,不再教授英語,那麼這個市場必然會由私立培訓機構所填補,而這會進一步加速階層固化,實際上是“增負”。
英文學習給那些需要專業化的人學習,大多數人是沒有必要的
現在不是學不學英文不英文的問題,是學英文通吃天下的問題,英文真的有那麼重要嗎,這才是要反思的
很多年前我就認為全民學英語完全是浪費時間資源,讓那些有興趣的人去學就可以了,其他人可以把省下的時間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不是更好嗎?
我正好相反。我認為越是家庭條件不好的越應該學一些外語。無他,一是可以給自己增加一門技能。二是多一個瞭解和認識世界的視窗。
對於整個國家教育體系來說,在初、高中階段分辨出哪些人有興趣學英語,哪些人沒有興趣,哪些人以後的工作會和英語打交道,哪些人以後工作了與英語無緣,這都是強國家所難的,所以為了保證少部分人在以後大學期間跟得上進度,不會後悔以前沒學過英語,在初級教育階段開展英語教學是有必要的,以學習IT行業為舉例,英語都不會搞什麼程式設計?其他一切基於電腦的科技,除非發展出成熟的,能夠被廣泛應用的漢語言程式設計,否則搞這個行業的人英語都是非學不可的。
按你這麼說的,全球學英語才是必然趨勢了吧。真香。
是啊,現在英語是事實上的世界語言啊?
再過10年,在AI技術的發展下,你們就會發現學英語真的是一個廢物技能,現在吃香的外語翻譯這個職業很可能就像現在的計程車司機一樣面臨被技術淘汰的命運。
阿楨
學校要求學生必修英語,是廢物技能、思想上自我矮化嗎? 2019-03-18
微博大V花千芳最近連發了幾篇微博,認為學校讓學生都要學英語是不合適的,英語是一件“廢物技能”,犧牲了孩子寶貴的童年。而“為英語呐喊”的人,有一部分更是“思想上自我矮化的奴隸”。
@花千芳 的這種觀點,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有過,大體上是說,學校裡學英語沒什麼用,耽誤工夫。有意思的是,很多民族主義者(在當時)持同樣的觀點,認為中國人學英語,容易導致崇洋媚外,而學校裡讓所有人學英語,更是會促使中國孩子從小就喜歡外國的文化,是“崇洋媚外”思想的推手。
上世紀末很多人面對外國沒有什麼自信心,原因是因為學了英語嗎?顯然不是,而是因為當時中國的國力遠不如西方,當看到外國人舊電視機都能扔垃圾箱而自己買電視機還要托人的時候,普通人是很難有太強的自信心的,無論他們學還是不學英語。事實上,當年很多老牌恨國公知,英文水準都不怎麼樣,這並不妨礙他們用二手三手得來的對西方世界的蹩腳理解來咒駡中國。反之,現在出國留學的很多年輕人,在國外求學生活,外語水準並不低,但仍然能夠客觀看待中國和世界,甚至有的人更是“出國之後才愛國”。
隨著中國和世界的聯繫日益緊密,英語對普通人來說,就是一項技能而已。它是否能承擔意識形態的功能,那要看中國國力如何,中國人的生活水準如何。如果還是像上世紀八十年代那種對比,不用說英語了,任何來自西方世界的東西,比如可口可樂、肯德基、星巴克,都會“自動地”承擔上意識形態和文化入侵的功能。除非你能把西方世界和中國完全隔離開,才能斷絕掉這種“文化入侵”。反之,以現在的中國國力,像肯德基這些曾經被視為“西方文化的象徵”,如今也正在變成普通的飯館,甚至還不是什麼高檔飯館。
我們的義務教育免費教授英語,是一項德政。因為它在就業市場和實際工作中是有客觀需求的。如果公立學校為了某些理由,不再教授英語,那麼這個市場必然會由私立培訓機構所填補,而這會進一步加速階層固化,實際上是“增負”。
回應
學英語肯定有必要。但是在高考占那麼高比重的分就未必合適了。高考總分480分英語120分,占四分之一。而物理化學這些專門選的科目卻不直接計入總分。
阿楨
紐約頂尖高中放榜亞裔學生占一半,政客:考試不公平
紐約市8所頂尖高中頭上,被扣上的“種族隔離”帽子,估計一時半會兒還是摘不掉。
紐約市高中錄取結果已於當地時間2019-03-18出爐,資料顯示亞裔學生仍獲特殊高中最多錄取名額,比率為51%;其次是白人學生,占29%;非洲裔和西語裔學生的數量仍然很低,比率僅為4%和7%。
為了不讓亞裔學生“獨領風騷”,呼籲特殊高中“人種多元化”的美國政客們又坐不住了,要開聽證會繼續推動廢除特殊高中入學考試,提高非裔和西裔學生入學特殊高中占比。
這項被認為是針對亞裔學生的提案,遭到紐約同源會會長陳慧華怒批——“21世紀排華法案!”
1971年開始,紐約州為確保紐約市特殊高中公平錄取優秀學生,推出不涉及人種、種族、優待和家庭收入的特殊高中入學考試(SHSAT)。
紐約特殊高中屬於公辦高中中的頂尖高中,錄取流程類似於我國的省/市重點高中通過中考成績選拔新生。
今年特殊高中發出的4278份錄取通知書中,亞裔學生仍獲最多錄取名額,比率為51.1%,白人占28.5%,非裔和西裔學生被錄取比率繼續走低,分別為4%和6.6%。最受歡迎的史岱文森高中,在近900名學生中僅向7名黑人學生發出了入學邀請。
回應
確實不公平,真公平的話能占70%起
NBA招球員也不公平,黑人比例遠超一半,其他人種太少。
什麼考試不公,實際就是誰都不願承認的智商不平等導致。不過倒是支持他們搞平權,把好的拉下來,把次的拉上去。
支援美國不以分數作為錄取標準。強烈支持美國常春藤高校只錄取黑人及拉丁人入學。
相關新聞
美國大學招生醜聞,傷不到富二代的“安全網”
回應
如果我是真正的貴族,超級富豪,我寧願選窮人但是要真材實料的學生陪讀,也不願意與這些只會開PARTY的偽中產們混一起,這不像是窮人和富豪的對教學資源的爭奪,更像是超級富豪不滿中產拉低了教育品質罷了
所以你不會是富豪貴族,你的思路培養的就是個中產孩子。權貴富商上大學學習知識並不是主要目的,而是搭建上層的交際網路。人脈帶來的財富遠比知識多。
阿楨
不要誇孩子“你真棒”! 斯坦福教授:請用以下12種語境表揚孩子! 2019-03-18 新浪育兒
讚揚比批評更容易使人進步,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但誇獎孩子,也要講究方法。
我們常見的讚揚用語可能成為了口頭禪,比如“你很聰明”、“你真棒”、“很好,繼續努力”等等,但其實真正的表揚不是體現在這些泛泛誇獎上。
是表揚努力 毅力 細節 創意 態度 合作精神 領導能力 勇氣 細心 信用 謙虛 選擇
回應
MB,為什麼老外啥都TM對?
沒這麼講究,這些人吃飽撐的,這種日常語言也要琢磨來琢磨去,不見得按你的12句話,孩子會更優秀
一幫沒有孩子的出的書
美國年輕人心理健康狀況惡化 文化潮流或是誘因 2019-03-18 新華網
美國心理學會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過去10多年間,美國年輕人心理健康狀況惡化。與2005年時相比,在2017年自述過去一年裡有過重性抑鬱症狀的青少年人數增長近52%。
研究人員分析美國“全國藥物使用和健康調查”資料得出上述結論。“全國藥物使用和健康調查”始自1971年,是美國關於12歲以上人群藥物使用和飲酒行為、心理健康和其他健康相關因素的一項長期調查。研究人員此次分析資料涉及2005年至2017年間超過20萬青少年以及2008年至2017年間大約40萬18歲以上成年人的答覆。
研究顯示,自述在過去一年裡有過重性抑鬱症狀的青少年人數2005年時為8.7%,到2017年時增至13.2%;18歲至25歲年輕人中,自述在過去一年裡有過重性抑鬱症狀的比例從2009年的8.1%增至2017年的13.2%。另外,2008年至2017年間,自述過去30天出現過嚴重心理困擾的年輕人比例從7.7%增至13.1%;同期產生過自殺念頭或與之相關想法的年輕人比例從7%增至10.3%。
阿楨
有錢家長行賄幫子女進名校 耶魯、史丹福等都中招 2019-03-13 世界日報
美國聯邦司法部12日對50名大學教練及有錢家長控罪,指控這些教練接受來自包括知名美劇演員費莉希蒂•赫夫曼(Felicity Huffman)、蘿瑞羅夫林(Lori Loughlin)在內的家長賄賂,換得不計其子女能力,就能作為「體育生」進入菁英大學;史丹福大學、喬治城大學等名校均在列,這將是聯邦法庭史上規模最大的入學行賄案件。
檢方表示,這些有錢家長在2011年至2019年2月間,向一名入學顧問支付2500萬元美元,用來賄賂各名校教練及行政人員,將其子女標記為「已招募的運動員」,以增加錄取機會。涉案人員也為學生編造虛假運動員檔案,即便他們並不從事某項運動,也通過作假讓他們看起來更像強壯的高中運動員;顧問公司還賄賂主管大學錄取考試的行政官員,讓一名佛州男子代替學生考試,或在考試結束後,用他的答案替換學生的答案。
由於被告還包括出演「絕望主婦」(慾望師奶)而家喻戶曉的赫夫曼,以及出演熱播情境喜劇「歡樂滿屋」的路格林,此案更顯位高權重者透過犯罪來讓子女進入菁英大學的醜陋嘴臉。
羅夫林與時尚設計師的丈夫吉安諾裡被控行賄50萬元,以讓從未參與相關運動的兩名女兒,進入南加州大學賽艇隊。
赫夫曼則被控偽裝慈善捐款,向Key Worldwide Foundation基金會行賄1萬5000元,以便讓協力廠商修改大女兒的SAT考試成績;其大女兒的SAT成績為1420分,比早一年參加的PSAT考試高出400分;赫夫曼也想對小女兒「故技重施」,但未能得逞。
回應
美國沒有大學聯考或會考。招生全由學校決定,有很大機會黑箱作業。美國大學是漢朝制度
還是聯考比較公平,多元入學=多錢入學+拚爹(媽)入學。聯考會有遺珠之憾,那就再加一部份的甄試。
民主的燈塔會有賄賂?人家是合法操作。你知道吧?嘿嘿嘿嘿嘿
公開的秘密.在美國,這還算是個事?
阿楨
政協委員建議:禁止將“雙一流”作為高校畢業生就業門檻
澎湃新聞2019-3-5消息,自2017年教育部公佈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以來,“雙一流”已然繼“985”、“211”後,悄然成為人才選聘的新標準。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南通大學校長施衛東對澎湃新聞表示,此次他帶來了多個提案,其中就有一條關注雙一流的人才就業選聘。他認為,這會帶來比以往更為嚴重的就業不公平,因此建議禁止將“雙一流”作為高校畢業生就業門檻。
我國現有高校數量2914所,其中原211、985和“雙一流”高校僅占總數的3.4%,而這些高校大學生數量之和僅占全國高校大學生總數的不足8%。因此,支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大量專門人才仍然是非“雙一流”高校的畢業生。
當前多地以“一刀切”的方式在政策制定中只關注“雙一流”高校;多地機關僅僅面向“雙一流”高校招納畢業生作為黨政儲備人才,拒絕了其他高校畢業生參與公平競爭;多地政府僅僅為“雙一流”高校畢業生的配偶就業、子女入學、人才綠色通道等方面設計各種優惠措施,剝奪了其他優秀人才享有良好待遇的權利。
回應
用雙一流這種標準來選擇人才就是懶人的做法。愛迪生、法拉弟、愛因斯坦、馬雲、馬化騰等都不是名校畢業的,但他們對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相反,近年來,一些名校畢業的官員坐牢的倒是不少。
企業沒你們想的那麼傻,不然早死了。不要把快樂教育擴展到快樂招工上。
即使沒有“雙一流”“211”“985”,社會也會自行找一套方法對高校劃分檔次的
人才不應分等級,應該是分工。不能所有崗位都一個調。
只能說是現實,一個崗位,應聘的太多,用人單位只能先按學歷排個檔,雖然不能說好學校的人一定是牛的,不好學校的人就是不牛的,但是概率上還是好學校出優秀的要大一些。雖然應聘最後看的還是能力,但學歷已經很大程度上成為一塊敲門磚。另外,中國學校太多了,有的我都沒聽過名字,上哪兒辨別。只能說,你說的確實對,但對企業來說,制定新標準所消耗的代價太大,況且,也沒那麼高的需求。又不是大規模招聘,只要招來的人他能用就行了。
阿楨
教育部:整治校園周邊“五毛食品”,排查安全隱患 2019-03-04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3月4日從教育部網站瞭解到,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進一步加強學校和幼稚園食品安全工作,防範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件發生,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開展2019年春季開學學校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工作的通知》,切實保障廣大師生身心健康。
《通知》要求,要落實主體責任、全面開展自查。
一是查管理制度健全情況。
二是查管理工作執行情況。
三是查場所物品清潔情況。
四是查設施設備運轉情況。
五是查食品原料合規情況。
六是查從業人員健康情況。
七是查人員規範操作情況。
此外,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以學校食堂、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和學校周邊的小超市、小食品店、小餐飲店等為重點單位,以畜禽肉及肉製品、蛋及蛋製品、乳製品、食用油等大宗食品原料及“五毛食品”等為重點品種,以食品進貨查驗、食品貯存、食品加工製作、餐飲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樣等為重點行為,組織開展春季開學學校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同時,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會同市場監管部門以近3年發生過學校食物中毒或食品安全事件的地區和學校為重點,開展春季開學學校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工作情況進行聯合督查。
回應
我小時候好多5角的零食,每天帶兩塊錢上學,就很滿足了,當然也會羡慕每天帶五塊錢的土豪,簡單的生活還是挺快樂的!
現在還有五毛錢的零食?貨幣貶值多少倍了大兄弟
這新聞每年都能看到,說不清楚多少年了,這個問題還沒解決好?嘖嘖這效率。
那些五毛的三無產品你覺得對學生身體健康好嗎?爆發多少次食物中毒了不知道?
1 學校周圍還是會有小賣部還是會有零食賣.2 5角的沒有了以後都是3元5元的了。3 無非就是監管加強讓不正規的作坊產品逼著轉型正規小廠經營.4 學生的的消費水準被逼著提升呢。
阿楨
DNA納米機器人等入選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克隆猴、能治腫瘤的智慧型DNA納米機器人、最高精度的引力常數G值……2019-02-27,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發佈了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基於體細胞核移植技術成功克隆出獼猴、創建出首例人造單染色體真核細胞、揭示抑鬱發生及氯胺酮快速抗抑鬱機制、研製出用於腫瘤治療的智慧型DNA納米機器人、測得迄今最高精度的引力常數G值、首次直接探測到電子宇宙射線能譜在1TeV附近的拐折、揭示水合離子的原子結構和幻數效應、創建出可探測細胞內結構相互作用的納米和毫秒尺度成像技術、調控植物生長-代謝平衡實現可持續農業發展、將人類生活在黃土高原的歷史推前至距今212萬年等10項重大科學進展入選。
“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遴選活動由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牽頭舉辦,至今已成功舉辦14屆,旨在宣傳我國重大基礎研究科學進展,開展基礎研究科普宣傳,促進公眾理解、關心和支持基礎研究。
“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遴選程式分為推薦、初選和終選3個環節。《中國基礎科學》《科技導報》《中國科學院院刊》《中國科學基金》和《科學通報》5家編輯部推薦了353項科學研究進展,所推薦的科學進展須是在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11月30日期間正式發表的研究成果。
2018年12月,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召開初選會,按照推薦科學進展的學科分佈,分成數理和天文科學、化學和材料科學、地球和環境科學、生命和醫學科學等4個組,邀請專家從推薦的科學進展中遴選出30項進入終選。
終選採取網上投票方式,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973計畫顧問組和諮詢組專家、973計畫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部分國家重點研發計畫負責人等2600余名專家學者對30項候選科學進展進行網上投票,得票數排名前10位的科學進展入選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圖博館
以本人經歷為例,去年我家小孩高二摸底考試分數剛剛過一本線,小孩自己說文化課分數已經到天花板了,無論怎麼努力就這個樣子了,她還想上個比較好一點的大學,於是決定高三改美術(在此之前根本對美術不感興趣),對了本人也是高三文改美,本人極其夫人都是美術專業科班出身,都有送美術高考的經歷,專業水準至少是不會誤人子弟的,當年給學生點評作品,學生當年還不理解直到研究生畢業以後才明白當年我為啥要這樣點評他的畫兒,按理說我們的孩子根本不用參加所謂的考前班,因為我們兩個專業水準輔導絕對夠用了,但是今年還是花了五萬參加了考前班,原因很簡單,我們要上班嘛,不可能全天候陪伴孩子。從九月份到十二月份雜七雜八一共十萬左右,因為孩子高三落下三四個月的一輪複習,寒假又給孩子一對一補習每天五百到一千二,總結一下一個美術生高三一年,應該在十五萬左右,再加四年大學二十萬左右,一個美術生從高三到本科畢業,四十萬左右。
受教了,真沒想到啊,現在學藝術這麼燒錢啊,考進去還要砸幾十萬,一套三四線城市房子的首付都出來了,真不是一般人家玩得。作為業內人士,能說說這些孩子畢業後都幹什麼嗎?除了那些頂尖走專業路子出國深造的,還有那些在拍賣行、畫廊做藝術品管理的,或者綜合院校畢業去一些與美術沾邊的動畫、包裝、UI設計的,這些我都能想到,那其他芸芸眾生呢,難道繼續從事培訓市場的美術教育割下一茬學生來賺回這些成本?還是去了那種量產油畫工廠?
可以從事影視方面的工作,例如三維建模、三維動畫、二維動畫後期特效、工業產品設計、還有就是室內設計、網頁、APP平面設計等,總之無論是影視後期,還是大芬村的那些畫工都是純體力勞動,大多數都是幕後的沉默的大多數,你說的純美術創作是另外一個話題了,純美術圈跟演藝圈基本一個德行,你能想像的演藝圈有多爛純美術圈就有多爛!
圖博館
藝考最後的價值指向大部分仍然是拿到一個好的文憑,以再次參與到利益的再分配當中。正如萌萌所言,其所學的美術專業分為純藝和設計,設計本身就是現代職業結構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在設計當中又分為專業設計和設計管理,“我上了研究生發現哪怕是藝術專業做管理也要求文憑,企業招聘的時候管理崗位就非常看重這個,就是門檻要求,早知道應該上你們華科這種985綜合性院校了,牌子要硬一些。”
激烈的社會競爭、家庭資源的有效傳遞、市場的無縫對接還有公立教育的不斷式微,這些都構成了我們認識當前整體教育制度的方方面面。從藝考的教育制度來說,其有特殊的一面,但同時也需要放在當前整體社會大背景中來看,無論是高考還是藝考最為現實的考量還是文憑本身,因為文憑的價值序列和職業中收入分配的價值序列是匹配的。
三、何去何從
對藝考本身並無應有什麼價值評判,但是在藝考過程中既要看清這些問題,同時也要規範考試過程,突出考試的公平性與相對的客觀性,畢竟我們的教育體制無論是高考還是藝考,都不是以發現天才為第一標準。作為社會經濟分化壓力的穩定器和蓄水池才是最為重要的,在快速轉型的國家當中,保證教育公平尤為關鍵。
回應
我外甥小學四年級,學了一年繪畫,速寫好像考了個什麼業餘幾級,還在少年宮辦了個人畫展,他個人愛畫,別人暑假作業都要逼著畫,他來我這玩,隨手就畫幾張,老師建議走專業路線,我估計我把這文章轉發給我妹,你們美術界又要少一個苗子,呵呵,唉,沒想到哪個行當都不易,與美為伍的也不快樂。
這麼說吧靠美術出名跟去當演員出名的幾率差不多,很多美術專業畢業的學生畢業就等於失業,我家小孩學了美術將來最穩妥的就是考研然後考編制,去打拼就如現在的碼農,被老闆榨幹青春,然後拋棄。當然不否認有成功的。
圖博館
二、文憑社會中的教育製圖
我國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社會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原本整體性的社會系統開始不斷的分層,無論是政府還是普通的家庭都在尋求釋放經濟分化壓力的空間,因為經濟分化背後是利益的分化以及發展的分化,而教育及其結果——文憑是天然的社會絕緣體。中國是一個高度篩選型的社會,無論是普通高考還是藝考都是為了獲得更高層次的受教育機會和文憑,其最終的指向都是上一個層次教育的區隔效應,可以說在現代化的過程中,我們與柯林斯筆下的文憑社會越來越相近。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藝考與高考的價值取向並沒有實質性的差別,都是為了進入更高層次的更好的大學進行深造,獲得正式參與的權力和能力,即幾乎所有的教育都是為了正式參與,無論這種參與是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還是文化的,因為在現代社會當中家庭的階層優勢如何通過精英主義的方式傳遞下去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簡單的身份繼承已經不可能,所以教育稱為了更為合法和根據有操作性的途徑,藝考的熱度居高不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優勢階層的孩子們從他們的家庭環境中獲得了並且投入到正式教育中去的一系列文化、觀念和傾向形成了某種便利,這種便利讓很多參加藝考的考生和家長越來越相信這條途徑,在這裡,我並不是指藝考就是輕鬆的、全靠關係的,而是說當前藝考已經是非常成熟且能夠被部分家庭所把握的,藝考不再是迫不得已,而是有意為之。
審視藝考制度,不僅要看到藝考內部差異化的主觀標準所生髮的利益市場,我們還不得不正視教育系統自我擴大化與職業結構之間的關聯,這涉及物質生產和文化支配兩個領域之間的關聯,教育所能獲得文憑,越來越不代表知識、能力和技能,而更多的被看作是一種地位。這是在一個發展中國家,財富的增長是一個絕對性的問題,但是財富的分配則是一個相對性的問題,而只有工作和職業才能進行財富的分配。如果說可以在概念上進行商品服務市場和文化市場的區分化,他們之間的區別並不是作為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而區分開來,而是一者是手段,而另外一者是目的,恰恰是作為分配性勞動的工具,決定了人們在組織政治和利益分配中的排列順序。
圖博館
2.藝考中的家際競爭
藝考並不是考生一個人的戰鬥,其原生家庭的經濟、社會以及文化資本同樣非常關鍵。
在以前大部分普通高中內部還有藝術班的時候,學生還可以在學校相對低成本的進行專業的基礎訓練,然後再去校外培訓機構進一步的提升技能,但是當藝考制度中各個學校的校考標誌、風格習慣越來越差異化和細碎化以後,藝考生的專業訓練就只能在市場培訓機構中來完成,並且這種訓練也很難做到全面,只能針對性的作出取捨,不然花費的成本就會太高。這對藝考生家庭的經濟實力來說是一個考驗,藝考前期的投資比較大,對於一般的工薪階層家庭來說是不小的壓力。
其次,藝考已經不再是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迫不得已的歸宿,而是一種家庭優勢效應積聚的理性選擇。在調研中筆者發現,很多家長已經不覺得藝考就是自己的孩子比別人低一等,因為考不上大學才找的一條快速通道,而是說從另外一條比較穩健和成熟的路徑出發,與孩子自己的職業興趣和人生規劃相結合,這以城市家庭的文化底蘊和父母的社會關係網作為條件的,其實參加藝考已經不是個體興趣催化下的一時衝動,而是多方面考量的結果。比如考生家庭中一般都有親屬或者熟人從事相關職業,知曉其中的竅門,或者是自己家人就有專業素養,能夠從小對其進行文化薰陶。
之所以如此還是因為藝考本身包含很多主觀性的評價標準,這些主觀性的評價標準相當部分需要市場化的購買,還有部分則需要社會化的去打通,所以有人脈在藝考過程中也幾乎是必不可少的。無論如何,從現在來看這行是找關係還是很重要的,哪怕是考生自己的專業實力過硬,也需要找人進行前期的鋪墊,這似乎已經不再是黑幕而是正常的程式,正如萌萌所說:“畢竟校考主要看考官個人的喜好,不是那麼很客觀的。”
暗箱操作並不值得大驚小怪,關鍵是要認清其背後的機制。藝考經過多年的發展,其考試制度和運行模式在各方面都趨於成熟,大部分的技能和考試資訊都可以在市場中被購買,而家庭社會關係網路的疏通也變的越來越重要,藝考已經不僅僅是個人興趣與努力的線性競爭,而變成了家際之間的整體性競爭,這種家際競爭的明顯特徵是優勢資源的積聚效應,因為藝考市場的利益迴圈當前來看還相對封閉,所以這種優勢資源的傳導和集中就是比較容易的,藝考的火爆情景可能會慢慢只屬於部分特殊的優勢家庭。
圖博館
還是以美術專業的藝考為例,全國排名考前的幾所美術專業院校被行業內稱為“八大美院”,每一所美院都有自己自主命題的五輪校考,儘管考試內容還是繞不開水粉、素描和速寫三大類,但是不同學校的專業風格、審美習慣就是不一樣的,這需要考生在培訓機構中得到專門的訓練。
比如在我國繪畫市場中就有兩種隱然存在的風格:南北畫派。其中北方畫派整體硬朗、厚重,部分效果失真、缺乏靈動,以中央美院和清華美院為代表。而南方畫派氣質清新、色調不飽和,整體偏向靈動,以國美、廣美和川美三大美院為代表。考生想要通過心目中學校的校考,就必須要瞭解他們的選擇偏好,並購買市場化的專業培訓,這些都不是可以免費得到的。
甚至於在這種大的分派之下,每個美院還有屬於自己的“小秘密”,比如湖美雖然整體排名不高,但是其水彩專業第一,在湖美校考的水彩考試中,會用到專門的繪畫工具,這需要考生進行專門的訓練,而美院的老師也會一眼就看出你下的功夫,可能心有靈犀的給你加分,而如果你參與的培訓學校不能給你這樣的資訊和訓練,那麼你就可能失掉這些分數,在美術專業的藝考錄取比重中,高考成績占40%,而藝考成績則占到了60%,綜合性院校一般是對半開,藝考成績本身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應該看到藝考及其需求背後的複雜關係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行業市場,在這個市場中分佈著多元化的利益主體,在習以為常的交換中各取所需。從本質上看,將藝考制度和高考制度相對比就可以發現,正是藝考中主觀評價佔據招生標準的相當比重,從而衍生出差異化的培訓市場。
這些培訓市場中的藝考教育商品都是藝考生所必須支付的教育成本,這種教育成本尤其是資訊對接成本的提高,進一步推升了藝考教育私有化的動力,造成藝考培訓與專業院校之間形成封閉的利益迴圈,這種利益迴圈依靠藝考生及其家庭在技能市場中的支付購買所推動,如此一來,家庭背景和家庭實力就決定了其能否支付特殊的藝考制度所外溢出來的資訊成本和交往成本。藝考過程中的差異化規則塑造了考生的靶向訓練,這種靶向訓練背後附著著灰色的利益市場。
圖博館
可以看出,藝考最後的目標分為兩類,一類是各大藝術類院校,還有一類則是綜合性院校中的藝術系,進入藝術類院校更看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性技能,而瞄準綜合性院校的考生則更看重其含金量高的文憑。
藝考從考試時間表上面來分,可以分為全國統考和各個專業院校或者藝術系自主命題的校考,全國統考則是藝術考生的基本門檻,統考達不了線的學生是沒法參加校考的,尤其是對那些想報考綜合性大學的藝考生來說很關鍵,但是一般而言全國統考成績對意向報考專業性院校考生的篩選意義並不大,只需要過線即可,有時候沒有過線也能通過其他的途徑參加校考,校考成績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能否被心目中理想的學校錄取,而其中門道最多的還是在校考這一環。
筆者的一位朋友萌萌就是一名美術專業的藝考生,其2012年參加藝考,最終被武漢美術學院錄取,並又自己考上了武漢理工大學設計管理的研究生。萌萌是從高二分科之後才決定走藝考這條路的,加上自己家有兩個表姐也都是學美術的,所以父母跟自己在決策的時候並未有太多猶豫。
當時的萌萌幾乎是零基礎,只有一些畫畫的興趣,而別的藝考生大多是從高一就開始了專業訓練,但是萌萌還是毅然報了外面的培訓機構,她上的是湖美內部的老師班,當時一學期的學費就大約在兩、三萬左右。
美術培訓班主要訓練兩個東西,一是短時間內打好學生繪畫的專業基礎,二是對各個專業院校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就平均水準而言,學習能力還不錯的普通人在校外培訓機構需要三個月的時間打基礎,萌萌說這與天賦和興趣無關,僅僅是時間和汗水,每個畫室的訓練安排甚至都高度一致:上午水粉,學習調色、質感;下午是素描,從幾何圖到靜物再到實物;晚上則是速寫,是對線條和控形要求很高。其實藝考生並沒有想像中的輕鬆,一般畫畫是三到六個小時起步,站著很累,學習的東西也很多很雜,剛開始就是枯燥的訓練,天賦和風格養成都是後面的事情。
參加藝考的考試不可能不報培訓班,除了因為對於專業技能的短時間培訓之外,更關鍵的是在於藝考生需要借助培訓班來獲取不同專業院校有價值的考試資訊,這種考試資訊的獲得對於藝考生尤其是有針對性考試的學生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圖博館
易卓:火爆的藝考市場上,利益是如何分配的 2019-02-25 觀察者網
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博士生,研究人員
近日,翟天臨博士學位論文造假問題被炒的沸沸揚揚,成為全國吃瓜群眾熱議的焦點,更是惹怒了一幫為學術研究與髮際線發愁的博士生群體,高等教育中的學術誠信與自覺被再次強調。于此同時,一藝考生因航班延誤,錯過浙傳學院二試被人性化安排補考的新聞,也再次把火爆的藝考招生拉入了人們的視野。
一直以來,社會輿論把藝考當作競爭激烈的高考制度之外的一種調味劑,對於藝考種種不足和火爆也簡單歸因為考生急功近利的單一取向,然而這並不能充分解釋這一日趨成熟和系統化的專門教育和招考制度。
經過調研和對部分藝考生的訪談,筆者發現,與人們理解的將藝考作為文化成績較差學生被動選擇的“捷徑”不同,藝考已經越來越精准對接某些特定優勢家庭和考生。事實上,藝考處於教育和市場的交叉地帶,既要看重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更重要的是考生家庭的經濟、文化以及社會政治資本。更進一步,藝考整體升溫背後是個體如何在現代化的文憑社會中再次參與利益分配,這是最大的動力。浪漫主義色彩之下的藝考制度越來越順從市場與關係中的灰色邏輯,這需要我們從社會結構分化與教育制度變遷的角度對其回歸理性的認識。
一、藝考不是你想考想考就能考
可能大部分人對藝考並不太熟悉,或者只是有一些碎片化的感性認識,比如參加藝考的學生一般都是文化課成績不太好,所以就走藝考的路子來減輕文化成績的壓力好考個好大學;亦或者說藝考就是富人家庭孩子的“特權遊戲”,大概就是物質生活條件滿足之後的個人興趣發展;再者就是認為藝考中有很多黑幕,需要找關係、走後門等等之類的猜測和感覺。
不可否認這些判斷中包含很多事實性的東西,但是如果不放入藝考制度和實踐的經驗統中關聯,就可能造成對藝考認知的失真。
1.藝考運作的真實邏輯:浪漫與市場的共舞
藝考簡單來說就是,國內比較權威的及由教育部備案的各大藝術類院校,或者綜合性院校內設的藝術系,對高三藝術類考生舉行的綜合專業考試,考試合格者持專業合格證書參加高考,待高考成績公佈後,各藝術類院校綜合高考和藝考成績進行擇優錄取。
圖博館
教育部:“孔子大學”組建須納入山東高校設置規劃統籌研究論證
據澎湃新聞2019-02-21報導,教育部近日在其官網公開了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3921號建議的答覆。答覆稱,依託曲阜師範大學組建孔子大學的問題,須納入山東省高校設置規劃統籌研究論證。
作為孔子家鄉的大學,曲阜師範大學頻頻傳出更名為“孔子大學”的消息。山東媒體《齊魯晚報》2014年6月曾有報導,曲阜師範大學官方網站掛出《關於學校新校名徵集工作的通知》,但不久即被刪除。該通知顯示,從上世紀90年代起,學校積極聯繫協調,就更名事宜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上級部門和領導的大力支持。該校相關工作人員稱,此次征名中“孔子大學”的呼聲最高。
2014年11月,曲阜師範大學前校長傅永聚接受人民網採訪時坦承,確有改名一事,“啟動一兩年了,還在路上”。教育部有規定不以人名為大學的名字,但傅永聚認為“孔子不是人名,孔丘才是人名,孔子是文化的符號,代表中國文化”。
最近兩年,依託曲阜師範大學組建“孔子大學”一事又多次被各級政協委員提及。
“不知道什麼考量,(更名)現在沒有辦成。但是我們全校都是對改成孔子大學都有很高的期待。”傅永聚在上述報導中透露,更名一事得到孔子後人認可,山東省政府也極支持改名的設想,曾經多次與國家教育主管部門溝通。“關於同意將曲阜師範大學更名為孔子大學的函,省政府同意了,報給教育部,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做成。”傅永聚稱,學校已用專利將“孔子大學”保護起來,別人不能再申請。
回應
打著孔子旗號復辟已經進歷史垃圾堆國學。
毛主席為什麼批孔?搞復辟沒有好下場!
那遍佈全球的孔子學院怎麼算……
圖博館
某些科研領域的學術不端很可能危及生命。在“撤稿觀察”的榜單上以96篇撤稿量排名全球第二的,是德國麻醉研究者約阿希姆•博爾特,他的一大“發現”是含有某種膠質物的羥乙基澱粉可用於靜脈注射。在相關論文沒有被發現造假前,一些醫學機構曾將此寫入注射指南。但實際上人體腎功能可能因此受損,嚴重時可致死亡。
從更深層次看,學術不端損害社會誠信和人們的信任,以各種手段“輕鬆”獲得學業成績或學術榮譽的造假者會成為壞榜樣。美國也有類似案例。2010年,在北卡羅來納大學就讀的運動員馬文•奧斯丁發了一條推特,引發人們對其學業成績的質疑。媒體順藤摸瓜發現,從1999年開始,在北卡羅來納大學就讀的許多運動員就沒有正常上課,卻獲得了不應有的學業成績。輿論譁然,有關機構對這項醜聞的調查一直持續到2017年,大學進行了多項整改。
治理尚需協力
對於學術不端問題的治理,人們往往止步於關注對曝光個案的處理而忽視了全面的治理體系建設。美國國家科學院院長馬西婭•麥克納特等人在14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發表文章說,過去在學術醜聞之後,常有人提議建立一個全面協調的治理體系,但往往又隨著新聞熱度的淡化而被擱置。
文章指出:“在美國,過去70年裡保護著研究品質和誠信的系統是破碎的、低效的、不協調的,”美國應建立一個全國性的、跨越各個相關領域的“科研政策董事會”來維護科研誠信。
在中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去年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協調,明確科研誠信建設各主體職責,加強部門溝通、協同、聯動,形成全社會推進科研誠信建設合力。
奧蘭斯基認為:“學術不端問題源於人性的缺陷,所以很難完全消除。我們能做的是通過制度建設來儘量減少問題發生的可能性。比如在論文撤稿方面,如果一些地方不過度獎勵論文,可以減少論文造假的動機,也許有助於減少撤稿數量。”
治理學術不端還要形成制度化的管理體系,比如從科研評價體系方面減少造假動機、加強科研誠信的教育和宣傳等。
圖博館
去年全球論文撤稿1400篇 約六成與學術不端有關 2019-02-18
近日,演員翟天臨涉嫌學術不端事件成為國內輿論熱點。國際上,在翟天臨公開致歉的同一天,美國國家科學院院長馬西婭•麥克納特等人在英國《自然》雜誌發文,提出維護學術誠信機制的低效問題,呼籲建立專門機構維護科研誠信。
案例之外還有資料。因揭露學術不端而全球著名的“撤稿觀察”網站共同創始人伊萬•奧蘭斯基告訴新華社記者:“我們統計的全球論文撤稿量已從2000年前的每年不足40篇,上升到2018年的約1400篇,其中約60%與學術不端有關。”
國際上學術不端醜聞連年不斷。最近的重磅醜聞則是2018年10月,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宣佈曾在該機構任職的皮耶羅•安韋薩有31篇論文因涉嫌造假而要撤稿。由於安韋薩曾被認為開創了心肌細胞再生的新領域,這一消息震驚了全球學術界。
再往前追溯,還有連累導師自殺的日本“學術女神”小保方晴子事件、2005年韓國曾獲“最高科學家”稱號的黃禹錫事件、2002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科學家舍恩製造“物理學界50年來最大的造假事件”。國內也有受到廣泛關注的韓春雨事件等。
“論文撤稿是學術不端的常見後果。‘撤稿觀察’網站中主要收集了來自英文國際期刊的超過1.8萬條撤稿資訊。有些撤稿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甚至有一條在1756年。”奧蘭斯基說。“撤稿觀察”是目前國際上最大的撤稿資料庫,它顯示全球撤稿的數量一直在上升,不過由於論文總量也在增長,撤稿量在論文總量中的比例近年來維持在萬分之四左右。
雖然撤稿並不一定意味著學術不端,但奧蘭斯基表示,分析顯示從2000年至今,因各種學術不端問題導致的撤稿在撤稿總量中比例維持在60%左右,這說明學術不端一直是個困擾全球學術界的麻煩。
跟其他作假行為相比,學術不端的危害往往得不到充分認識。有些人覺得,無非是發了幾篇假論文,獲得“注水”的學位或榮譽,浪費了一些科研資金,不值得“大動干戈”。還有的機構諱疾忌醫,不願意公開和處理所屬人員的學術不端行為。
圖博館
雙層動車組車瞄準國際市場,以時速160公里為基礎技術平臺,車體、轉向架等核心部件按照高速動車組的標準設計、驗證,可以根據不同需求進行技術升級,達到時速160公里以上多種速度等級。同時整車採用輕量化設計,複合制動控制,安全節能環保。
“雖然是雙層動車組,但其車輛限界與單層一致。“張衛華說,現有線路和接觸網都適用。
https://news.sina.com.cn/c/2019-02-19/doc-ihqfskcp6386099.shtml
為什麼高鐵沒有雙層的? 2017-9-12 知乎
回應
因為鐵路有限界啊,接觸網高度是有限的啊。雙層的話,整條線路的接觸網都要拉高啊。再說了,雙層高鐵各方面的技術要求安全要求成本太大不合算啊
知乎的答友素質越來越低了,主問題是為什麼你們中國沒有
國家對技術的使用也是很保守的,看看高鐵就知道了,不過保守的也有保守的好處,比如民航方面,畢竟安全還是第一。
法國搞過雙層的TGV列車,日本也有雙層列車,不過那速度慢,我國也有雙層列車,比如SYZ25B,定員174人,普通25B是128(其他25型客車都是118人,25B比較特殊)。但是國內現役的動車組好像沒有雙層的。雙層的上層舒適性較差,造價也會變高。還有一個原因,高鐵上的接觸網高度比普速線路上的要低一些。
我曾經京津城際跑過雙層列車,但感覺壓抑
我現在就坐在雙層列車上,重慶北開往秀山的。
中國雙層火車少,是因為雙層火車太高,重心不穩,容易側翻。現在都是電氣化鐵路,雙層火車車頂離接觸網太近。乘務員在車廂內走動也不方便,發生危險逃生也不方便。關鍵是雙層火車坐的人不比單層火車多多少,最多多坐20人。
沒意義,就像空客A380一樣,帥氣是帥氣,但市場不好,只能被淘汰。
圖博館
中國未來雙層高鐵動車曝光:時速350km沒問題
2019-02-18,由中國科學院研製的中國未來雙層高鐵動車組概念模型被媒體披露,引發關注。雙層高速動車組目前在世界上的研發情況如何?什麼技術最經濟安全?
西南交通大學教授張衛華介紹說,德國、法國的下一代高速列車均提倡用雙層動車組技術,其目標是提高旅客乘坐能力,提供運能,提高經濟性。
“就速度來說,只要解決了低重心和大容量等設計技術問題,單層速度跑時速350公里,雙層動車速度也應該沒問題。”
“德國下一代高速列車,希望用獨立旋轉車輪技術,可使整列車實現低地板,以保持良好的雙層空間。”
所謂獨立旋轉車輪,是將兩輪通過滾動軸承安裝在車軸上,車輪相對于車軸能夠自由轉動,而車軸不必轉動。
“與軌道車輛的剛性輪對相比,獨立旋轉車輪的輪對搖頭和橫移動不再耦合,實現了左右輪的解耦,理論上不存在縱向蠕滑力,因而不會產生蛇行失穩。”張衛華解釋說,沒有蛇行臨界速度的限制,使得採用獨立車輪的車輛可以達到較高的運行速度。同時,由於運行時車軸不轉動,故可以取消公用車軸,或者將車軸做成下凹型,以降低地板面的高度。
除低地板技術外,還包括車體佈置總體技術,包括客室與座位(或臥鋪)佈置,原來車下設備的上車問題,以及除低地板外的大容量車體技術(結構設計與製造)。
在傳統的高鐵強國,雙層動車組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了。例如,法國的TGV Duplex動車組,經歷了長時間的運行和多次改進,能提升50%客運量,持續運行時速能達到時速320公里。
日本20年前就有了雙層的高鐵動車組。新幹線E4系列車於1997年就上線運行,時速 240公里 ,有16節車廂、定員1634人,是世界載客最多的高速車輛。
我國目前16節長編組的“復興號”動車組,每列定員為1193人。春節前剛剛發佈的17節超長編組“復興號”動車組,每列定員為1283人。
我國雙層動車組研製也在進行。2018年11月,為由中車株機研製的動力分散型鋁合金雙層動車組首次公開亮相。該車採用流線型車頭,全車採用模組化設計理念,能夠實現4/6/8節編組;8節編組車型全車共有坐席820個,最大載客量1708人。
圖博館
曾指習近平「小學程度」 毛澤東前秘書李銳去世 2019-02-16 聯合報
據法廣報導,李銳此前在病床上接受境外媒體訪問時表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台以來,展現文化水平低劣,直言「我那時不曉得他文化程度那麼低,你們知道吧?他小學程度」。李銳同時暗批習近平剛愎自用,聽不進中共元老的忠告。
報導說,李銳文革時期曾入獄,獲平反後曾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十二屆中央委員等。他晚年主力研究毛澤東的為人、處事風格和歷史等,提倡民主憲政,被視為黨內自由派代表人物。
李銳之前接受訪問時,被問到他和習近平的關係。李說,1980年代初他擔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當時身負考察中共第三代領導人的重任,曾到河北省和時任正定縣委書記的習近平會晤。
據報,習近平的父親、中共元老習仲勛當時要求時任河北省委第一書記高揚「關照」兒子,然而高揚卻公開此事,令習近平尷尬,難在河北繼續工作,最後李銳安排習跨省升級,調到廈門市當副市長,李銳從而可被視為習仕途的半個「恩人」。
李銳曾在接受港媒訪問時,公開批評習近平搞終身制,在該次訪問中,重提他和習最後一次見面的印象。
李銳說,習近平當上浙江省委書記後,一個人獨自宴請李銳一家三口,「一桌好飯,好得很。就四個人。」他說,因為習近平是習仲勛的兒子嘛,他就講話隨便一點。
李銳在席上提醒當時已貴為浙江省第一把手的習近平,向上級大膽進言,但習散席時卻對李銳說,李可打擦邊球,但他(習)本人卻不敢造次。李銳在2013年出版的《李銳口述往事》亦提過這一段往事。
有記者曾問李銳對習近平有沒有忠告,李銳突然沉默:「做不到,我也做不到嘞……這個人他現在能接受。(搖頭)不可能,不可能。」
而在《李銳口述往事》會見習近平章節中,李銳曾寫道:「人有權以後是會變化的。這樣的人我接觸多了。」
毛澤東文革期間號召知青上山下鄉,習近平1969年響應下放陝西延安學習。翌年中共恢復大學聯招,但仍禁高考,習近平透過推薦等,1975年考入北京清華大學,俗稱「工農兵大學生」。中共新聞網資料顯示,習近平清華大學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法學博士學位。
回應
能做到毛澤東的秘書,也不是什麼好鳥!活了一百多歲也沒有學會做人。
蘭陵王翟天臨的北京電影學院博士學位,就跟習近平的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法學博士一樣,都是找人頭上課提論文而完成的.”
這個所謂"境外媒體",與自由時報等反中反華媒體一樣,都是造謠媒體,聯合報要想想自己名聲!
圖博館
對於高校或圖書館等團體客戶,知網則採取按年包庫的方法。以山東大學為例,中國政府採購網顯示,其2017年12月21日成交的中國知網中文資料庫採購專案,最終成交金額為117.9萬元。平攤下來,全校師生一天下載知網論文的費用,就是3200餘元。而事實上,在2016年前,山東、雲南、湖北等地多家高校,就曾因知網資料庫續訂價格過高,而停用知網。2016年1月,武漢理工大學發佈了知網停用的通知,武漢理工大學圖書館稱,2000年以來CNKI公司對該校的報價每年漲幅超過10%,從2010年到2016年的報價漲幅為132.86%。就連北京大學,都曾於2016年發佈通知,稱“知網資料庫漲價過高,隨時可能中斷服務”。
“高價”的收費下載服務,同時造就了知網的“高利率”。據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發佈的財報顯示,同方知網2017年全年營收達9.72億元,毛利率61.23%;2018半年度營收則超過5億元。國內資料庫類似萬方等,如單純提供文獻服務,保持在10%的合理利潤即可。
版權爭端
檢索中國裁判文書網,涉及知網的版權糾紛案件多達數十件。多數原告認定,自己的作品在不知情且未收到稿酬的情況下,被中國知網所收錄,並提供有償下載。
其中,2008年79名碩博士聯合起訴同方知網,稱其侵犯學位論文著作權。最終,21起案件獲法院判決支持,獲賠金額在2000元至3500元不等。
知網對版權糾紛及稿費問題持否認態度。知網表示,已與入編期刊編輯部訂立著作權授權合約,通過期刊編輯部在徵稿啟事中與作者約定,許可中國知網在《中國學術期刊網路出版總庫》等CNKI系列資料庫中使用。
在不少期刊的徵稿啟事中,也看到有以下條款,“為適應我國資訊化建設的需求,擴大學術交流管道,本刊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等資訊服務系統,作者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次性給付。如作者不同意將文章編入該資訊服務系統,請在來稿時聲明,本刊將作適當處理。”
類似的,學位論文一般也由學生與所屬學校簽訂授權協議,知網再和學校簽約,一篇論文就“順流而下”到了知網資料庫中,以供公眾下載。
回應
原來是大名鼎鼎偷偷摸摸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網站呀,難怪博士論文按斤賣!
知網CNKI是從事研究性工作最基礎的工具應用網站,它是國內所有研究成果的最權威檢索平臺和匯總平臺,任何研究工作都繞不開這個網站。一位取得了博士學位的人不知道知網,這可能涉及極其嚴重的學術造假和學術不端。
圖博館
中企獲"金鼻子剽竊獎"被質疑 組織方:無法律效力
近日,一則中國製造商包攬德國“金鼻子剽竊獎”前十名的消息引發關注。中國設計是否存在山寨外國設計再次引發熱議。
2019-02-15,活動組織方德國“反剽竊協會”(Aktion Plagiarius)新聞發言人克裡斯汀女士(Christine Lacroix)向新京報記者介紹,這份獲獎名單由專家評委會確定,其中也包含大量歐洲分銷商。這一獎項的設立時間已有42年之久,獎項旨在譴責仿冒者肆無忌憚的商業行為。但她同時表示,儘管獎項曾經對一些商家起到威懾作用,但其實並無法律效力。
針對今年頒出的獎項“前十名”均是中國企業的情況,克裡斯汀女士回應表示,協會此前已向全世界400餘家公司頒過獎,涉及很多國家的企業。“在今年的獲獎名單中,也有大量售賣仿製品的歐洲國家被提及。”
回應
好產品中國推廣速度快而已!這些產品也沒多少技術含量,創新啦多少?別怪中國,中國的需求太大。
要正視,不要回避。這一獎項的設立時間已有42年之久,獎項旨在譴責仿冒者肆無忌憚的商業行為。
網到底是個什麼網站 為何風波不斷 2019-02-15 錢江晚報
在知網官網介紹中寫到,中國知網最早源於國家知識基礎設施的概念,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發起,在多個行政部門的支持下,為全社會提供最豐富的知識資訊資源和最有效的知識傳播與數位化學習平臺。但伴隨著“中國知網”一步步壯大的,還有不絕的質疑聲與指責聲。從百名碩、博士聯合起訴知網侵權,到近年包括北大在內的多所高校一度宣佈停用知網。
據知網官網介紹,其旗下資料庫僅《中國學術期刊(網路版)》一類,目前就已收錄自1915年至今出版的國內學術期刊共8千餘種,其中更不乏大量獨家期刊資源。因此,憑藉豐富的學術資源,知網成為了不少師生的論文寫作必備工具。
與此同時,知網資源的收費標準也越來越為人詬病。
針對個人用戶,知網採取按篇收費與按頁收費兩種標準。按篇收費價格在7.5元-25元/篇,而按頁收費則在1元/頁左右。換言之,100元只能購買幾篇動輒數十上百頁的論文。
圖博館
學測愈走愈偏 傷弱勢、損技職 2019-02-14 聯合報 張瑞雄/台北商業大學校長
今年申請入學管道以採計三科最多,有七四四個系組,占三成八;其次為採計四科,有六八八個系組,占三成五;還有一些系只採計一科,大部分是國文或社會,亦即高中三年只要念好國文就有大學可念,造成投機考生增加,這就是為什麼今年屆齡考生(二○○一年出生)比去年少三萬多人,但今年共有十三萬八千多人報考學測,反而比去年增加一萬多人,顯然很多高職學生也來報名學測,這對招生已岌岌可危的技職科大將是雪上加霜。
學測改為最多參考四科最少可以一科後,社會組可以不用準備自然科,自然組可以不用準備社會科,甚至有的只要念國英數就可以有很多的選擇,這對考生知識的廣度受傷甚深。近年來各大學一直強調通識教育,但因考試領導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那些只參考一科的學生,進入大學後如何再補強其在其他各方面的知識和常識?高中課綱或許很完整,但學生的學習絕對是四分五裂了。甚至還有頂尖大學的材料系不參考數學成績,真不知這是愛學生還是害學生,數學不好的學生進材料系念得下去嗎?
大學對申請學生判斷的因素可分為主觀的成績和客觀的成績,學測科目的考試成績可說是客觀的,至於自傳、讀書計畫、面試的表現等則是主觀的,現在將學測的參考降至一科,最多限制四科,等於是將主觀的分數擴大,將客觀的分數降至最低,這對弱勢生絕對是非常不利的。因為弱勢生在資料的準備和面試表現也都比較弱勢,如果陳水扁生在現在是否還可以進台大法律系呢?
多元入學已被詬病是多錢入學,現在愈改愈複雜,學測改為「選考制」,美其名是因應十二年國教課綱的變革,讓學生可適性選擇考科、專注準備,但犧牲的絕對是學生學習的深度和廣度。未來若加上高中學習歷程的採計分數,等於在高中階段也時刻不得放鬆,任何考試成績都會影響到大學入學,快樂學習變成錙銖必較,同學關係也會受到影響。
現在任何入學制度的改變都是大學端在那裡協商怎樣對大學最好,完全沒考慮高中家長和學生的意見,難怪學生往大陸和外國跑的愈來愈多。
圖博館
美稱中國領跑東南亞人才爭奪賽 用教育爭取年輕一代
據美國世界政治評論網站2019-2-8報導,教育和吸引年輕一代的競爭在東南亞最為明顯,因為這裡有年輕的人口、快速增長的經濟和一系列地緣政治熱點。
越南、印尼、泰國和菲律賓等國家——這些國家的中位數年齡在30歲上下——正尋求利用其年輕且受過良好教育的勞動力大軍來促進經濟增長,並憑藉自身實力成為創新中心。
報導稱,伴隨這一創業趨勢而來的是對投資的需求。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預測,未來四年東南亞地區的年經濟增長率為5.4%。日本是在政府、私營企業和地方大學之間建立夥伴關係的先鋒,這種合作不僅增加了東南亞的技術知識,還為日本企業提供了進入它們的供應鏈的現成勞動力。
報導稱,美國大學雖然在該地區保持著經久不衰的吸引力,但美國的努力一直停滯不前,而且資金不足,只有少數例外。2017年,卡內基-梅隆大學和泰國拉卡邦先皇技術學院宣佈在資訊技術、計算和自主技術領域進行長期合作,開展聯合研究和教育專案。麻省理工學院的全球創業研討會——去年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企業家、學生、投資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來到曼谷——也是一所久負盛名的美國大學利用其號召力提升東南亞創業者的事業的一個重要例子。
報導稱,如果說中國大學在東南亞日益擴大的存在是一種跡象的話,那就是表明北京正迅速試圖將自己重塑為高等教育的頂層源頭。隨著中國深化與該地區的關係,包括通過“一帶一路”倡議的基礎設施和發展項目,它將越來越多地利用教育來爭取年輕一代。除了致力於提高本國的教育水準外,中國還發起了一場多個層面上的運動,向東南亞輸出其教育模式。中國已在老撾、馬來西亞和泰國建立3個大學校園。2017年4月,北京的清華大學啟動了亞洲大學聯盟,最初成員包括東北亞和東南亞的15所大學。通過這種方式集中資源並加強亞洲各大學之間的科研合作可以鼓勵學生留在該地區,而不是向美國申請獎學金。
相關新聞
中美貿易戰讓陸生返不返國兩難:2018年42%陸生對美印象很差2016只29%,在美陸生36萬人,占美國際的30%,貢獻美經濟420億美元。
圖博館
全球最快樂的25個國家名單出爐 中國人幸福感飆升 2019-02-05 新浪新聞
近日,知名財經網站Visual Capitalist引用了聯合國《2018年世界幸福報告》的資料,列出了全球幸福指數最高的25國家,這次中國躋身第20名。
相關研究指出,當一個人的收入越多時,錢可以給他的幸福就越少,而其他主觀因素變得更加重要。
在這份榜單中,全球幸福指數最高的前10名都是發達市場國家,芬蘭傲居第一,挪威、丹麥、冰島、瑞士分列第2~5名。第6~10名分別為荷蘭、加拿大、新西蘭、瑞典和澳大利亞。不過,美國卻排名第18名,英國還落後美國一名。
有分析指出,2005年以來,隨著經濟增長和市場化的不斷推進,失業人數逐漸減少,同時,社會保障體系逐漸完善成熟,養老、醫保制度覆蓋率也大大提升,中國人的幸福指數出現了明顯提升。
雖然芬蘭被評為2018年全球最幸福的國家,但芬蘭的人口老齡化速度比大多數國家都要快,這也給芬蘭政府帶來了很大的壓力——要讓更多的人找到工作,還要支付退休金。北歐的福利模式使我們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但這種模式的資金來源依賴于更高的就業水準。
回應
這個排名准嗎?呵呵……我從來不相信西方的排名。
此表不可信。墨西哥與美國相差無幾,美國無需建牆!
主觀感受有什麼准不准的,這個東西評的是感覺,假如每人每天糧食供應增加2斤,朝鮮的排名估計能進入前十。
https://news.sina.com.cn/c/2019-02-05/doc-ihrfqzka3887667.shtml
圖博館
最後看新智庫。在今天中國的體制下,新智庫不僅冒起不易,出生都難,所以看新智庫,主要看各間大學,目前家家大學都在辦智庫,而地方智庫辦得好的不多,地方官府也開始重視所地大學的智庫,於是有了一些資源的扶持,這令研究區域問題、地方經濟,看地方智庫反而會有些收穫。
全球頂級智庫百強 大陸7家上榜 2019-02-01 聯合報
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智庫研究項目編寫「全球智庫報告2018」2019-1-31在北京發布,2018年全球共有8162家智庫,其中北美擁有智庫1972家,歐洲2219家,亞洲1829家。在2018全球智庫最多國家排名中,美國以1871家智庫位列第一,擁有509家智庫的印度排名第二,中國大陸以507家智庫排名第三,英國、阿根廷、德國、俄羅斯、法國、日本、義大利分列第四至第十位。
百強中,7家中國大陸智庫榜上有名,分別是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全球化智庫、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
亞洲90強榜單中,共有24家中國大陸智庫上榜,除上述7家智庫外,還包括上海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察哈爾學會、中國國際戰略學會等。有關中國大陸智庫的其他排名也值得關注。其中,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4家智庫入選2018全球傑出政策研究智庫,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等6家智庫上榜全球最佳外交政策及國際事務智庫,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等4家智庫上榜全球最佳國際經濟政策智庫。
此外,全球化智庫等4家中國大陸智庫入選全球最值得關注智庫百強,「一帶一路」百人論壇研究院入選全球最佳新興智庫。
圖博館
智庫排名榜 三大看點 2019-02-03 經濟日報 李春
中國改革開放40年過去了,這40年中有諸多變化,其中一個變化是最高領導層對專家學者取態(採取各方的意見及態度),由過去較重視名流的建議和上書,現在較重視智庫的報告,所以才有在2015年開始,高層部署的一個「建設國家高端智庫」行動。
三年過去,中國的智庫現在已多到難以分清,哪些是真正的高端哪些還比較低檔,哪個真正能影響到中共頂層決策,哪個又只懂胡吃海塞(意指胡亂收集資料)吹牛皮,還真的不容易弄明白。但好在有人幫忙,最新有一個智庫排行榜出臺,對認識中國的智庫及其變化,有不小幫助。
拿出這個排行榜的,是上海社科院智庫研究中心。雖然這個智庫排行榜打榜已打了四年,但關注度不是特別高,因大概一是中國講政治站位和部門級別,論英雄的方式標準不同;二是智庫也有文人相輕的毛病;三是時勢變化太快智庫起落盛衰也快。
這回智庫排行榜,前十名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巨集觀經濟研究院、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等十大智庫。這十大智庫,排行大多數難以撼動,比如中國社科院、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中共中央黨校,就是官定的中央頂級智庫。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作為國務院智庫的角色、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作為「小國務院」智庫的身世,都不會改變。
第二看智庫盛衰,今年一大特點,是兩個智庫的進入前十,一個是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一下子進入綜合影響力排行前十之第六。這家智庫是當年溫家寶批准合併成立的,現在也掛在國家發展改革委下面,但排行榜追貼上國家發改委親生兒子宏觀經濟研究院,是由第11位升到第五位,跟中美貿易戰有極大關係。第一家冒升的,是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升進前十,成為第九位,大概與北大國發院的成員去年捲入多場爭議,以及在多個敏感經濟問題上發聲有關,這也說明智庫越敢言影響力越大。有盛就有衰,而且有的智庫排位低得疑問重重,比如五十人經濟論壇,創辦人主事人都叮噹馬頭,五十名成員個個都有份量,但在排行榜上,竟排在爭議性人物胡鞍鋼主持的清華中國國情研究院之後,就出人意料。
圖博館
年輕人為啥理解接受手機支付?馬雲答案紮心了
中國青年報2019-01-25消息,昨晚,一則“馬雲說年輕人愛手機支付原因”的微博話題火了!
1月23日,在2019冬季達沃斯論壇上,馬雲表示:“互聯網誕生的第一天,它就是個普惠的技術,它覆蓋了年輕人、窮人,信用卡剛面世時只有有錢人才有。但手機支付剛出來時,有錢人是不相信它的,他們相信信用卡,倒是年輕人立刻就接受了手機支付,因為大家沒啥錢,在乎那麼一毛兩毛。”
網友炸鍋,雖然很紮心,但也有道理……
不少網友覺得贊同,當初選擇用淘寶不就是因為便宜嗎?
還有人說,窮也要窮得理直氣壯!
還有人說,你們曲解馬雲的意思了:
@小婄:僅僅是因為最新接受事物的都是年輕人,而大部分年輕人都在奮鬥階段,大多數打拼的父輩都很有錢,但是他們不太容易接受新事物;
@燕舞鶯飛520:個人認為馬雲的意思應該是為什麼手機支付可以在中國普遍的用起來,那麼快的讓年輕人接受,是因為手機支付對於有錢人來講不夠安全,本來就沒錢,所以也不會去太介意安不安全的問題。
2018年移動支付人均月消費達2600元,中國手機支付使用者規模已達到了5.7億。
回應
因為方便吧,以前我是選擇貨到付款的,很多次下了樓忘記拿錢後……
你為什麼會覺得每月淨收入1954的人是中等收入群體?
國家統計局局說了,月收入2000-5000屬於中等收入
相關新聞
統計局:月收入2000-5000元為中等收入群體
回應
說實話;這個調查我認為是符合中國現實的,網上大家看到的都是高調炫富,月入8000都算低收入,真正的低收入是沒時間沒條件也不可能更不願意在網上嘚瑟的,就好比全中國天天喊房價高;其實他們指的都是北上廣深,佔據了互聯網99%的喧囂.全國平均收入也就4000,中位數最多3000,把個稅抵扣提高到2萬這不是成心要擴大貧富差距麼?
圖博館
美聯儲:學生貸款已損害美國住房市場 2019-01-17 觀察者網
據《華爾街日報》2019-01-16報導稱,近年來美國圍繞學生債務對經濟的影響爭論不休,目前學生債務總額已經飆升至1.5萬億美元,超過美國人信用卡和汽車貸款。美聯儲指出,從2005年到2014年,24歲至32歲的人群房屋擁有率從45%下降到36%。儘管有很多因素影響了擁有房屋者的比例,但美聯儲表示,下跌的這部分中有2%,即大約五分之一與學生債務直接相關。這意味著,到2014年,有40萬本該擁有住房的人由於學生貸款而未能擁有住房。
美聯儲指出,這帶來了至少兩個影響,首先,很多借款者因學生貸款逾期導致信用受損,繼而影響了他們申請抵押貸款的資格。其次,很多人即使擁有良好的信用,但也可能因為要將收入的很大一部分用來償還學生貸款,不能或不願存下買房首付款。
美聯儲研究發現,農村地區借入學生貸款的人中有一半在背負債務的六年內移居到了都市地區。該研究使用一家信用評級公司的資料樣本以及社會保障號來追蹤借款者。近兩年美國經濟中兩個最大的難題——住房市場的復蘇處於歷史低谷、農村財富落後於城市。
不過,關於學生債務對住房擁有率影響的研究眾說紛紜,一些經濟學家就發現,即使背負債務,獲得大學學位所帶來的工資增長仍然會讓許多借款人更容易買房。
在美國,比起只有高中文憑的人,大學畢業生更容易找到工作且掙得也更多。紐約聯儲的資料顯示,2017年,22至27歲、擁有學士學位的美國人的人均年收入為4.2萬美元;而一個只有高中文憑的普通工人是2.8萬美元。
學生貸款、高昂的房租和不斷上漲的房價,讓年輕家庭更難存下買房首付。
回應
我國的大學學費真的是良心價,一年學費5千多,連住宿費就七千左右,當然民辦,中外合作的會貴很多。
主要是沒有話語權啊,老被人埋汰,昨天我老弟還跟我說美國教育公平,你說中國好人家根本不願信
美國的大學平均一年的學費雜費超過4萬美元,再加上生活費,一年沒有5-6萬美元想都別想,再加上美國大學7成以上的學生都是6年才能畢業。算算大學讀完基本需要30-36萬美元,合人民幣200萬以上。中國什麼大學四年生活費+學雜費也不用20萬吧,只要你有心上學,我就沒聽過誰因為沒錢上不起學的。而且助學貸款那點錢,工作不差的話撐死兩年就還完了。
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19_01_17_487283.shtml
圖博館
洪蘭/失禮不能當率真!總經理親自電話面試 短短幾句話讓到手的工作飛了 2019-01-17 聯合報
台灣少子化情況越來越嚴重,不僅小學關閉,中學招不到學生,連大學也恐慌起來,因為沒有學生就不需要老師,那麼過去費盡心血拿到的教授證就沒有用了(在美國升到副教授後就有終身教書Tenure保證)。
每個學校都很努力去招募新生,連國立大學也不例外。其中研究所受到的衝擊最大,因為收不到學生,連實驗都沒人做了。因此,現在老師還得替學生找工作,只有畢業生有工作,新生才願意進來讀。
我的朋友說,他有個學生成績不錯,就是找不到工作,每次面試後就沒有下文了。他知道我與某公司的人事室主任有熟(是我以前鄰居的女兒),便央求我有機會時,替他問問為什麼?
不久,鄰居嫁女兒,這個主任的妹妹要結婚了,我就抽空去喝喜酒,受人之託要忠人之事。想不到主任一聽他名字,眉頭皺了起來,告訴我,這個學生筆試第一名,因此總經理親自面試。
總經理很珍惜時間,不願年輕人舟車勞頓,而且能力已經確定了,只要應對得體,這工作就是他的了。所以用電話面試。
她是人事主任,也在分機上聽。只聽見這個孩子嘴裡一邊咀嚼食物,一邊接電話。總經理有點不爽,就故意說這電話收訊不好,聽不清楚。這學生不懂暗示,竟然建議「那你換另一邊耳朵試試,總經理不高興,很快就把談話結束了,跟她說:連重要場合都不懂得禮貌,以後怎能代表公司出去接待客人和談生意?
我聽了默然,現在很多學生不懂周公為什麼要一飯三吐哺。嘴裡有東西,講話不清楚,這是表示對他人的不尊重,極不禮貌的。
我們一再告誡學生:品德決定命運,習慣決定機會,當眾剔牙、摳鼻孔這些生活小事,會流失到手的機會,能力再強別人也不要,像這個學生一樣。
以前家長重視家教,教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我在大學教書,上課時常要說:第一排穿迷你裙的女生請你把腿併攏坐,不要讓老師看見你的內褲。我是女老師,如果我的眼睛都沒地方放,男老師上課該如何?(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圖博館
言論惹議致財窘 曾賣諾獎獎牌
他事後受抨擊時曾自稱言論「愚蠢」,強調自己「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種族主義者」。惟他仍被多間機構董事局除名,受科學界排擠,再無接到講學邀請。2014年他更以財窘為由,拍賣諾貝爾獎牌,最後由俄羅斯富豪烏斯曼諾夫以480萬美元拍下,並物歸原主。
現年90歲的沃森在2019-01-14:美國公共電視台(PBS)播放的紀錄片《美國大師:解碼沃森》中,再次強調自己的看法一如從前:「我還沒看到任何改變,智商測試中反映黑人和白人之間存在平均差異,我認為這些差異是遺傳的。」
英國移民後代沃森1928年4月生於美國芝加哥,15歲便以資優生獲得獎學金升讀芝加哥大學,專攻動物學。33歲時他就當上哈佛大學教授,翌年以他25歲在《自然》發表的DNA雙螺旋結構論文,與克裡克(Francis Crick)和威爾金斯(Maurice Wilkins)同獲1953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40歲開始兼任冷泉港實驗室主管。
家屬透露,PBS的訪問是去年6月做的,沃森現未能回應最新言論,因他在去年10月遇車禍後尚住在療養院。其子魯弗斯(Rufus)上週五接受電話訪問,稱其父對周圍的認知「非常少」,其言論「可能會使他成為一個具偏見和歧視的人」,但事實並非如此。他說﹕「這些(言論)只代表他對遺傳學的狹隘解釋……我父親視整個實驗室為生命,但現在實驗室認為他是個麻煩。」
回應
在這個社會說實話也不行
冷泉港實驗室說完全沒有科學依據的數據是啥?這世界所謂的"政治正確"真是令人作噁! 根據英國教授林恩發表引的「全球智商地圖」,根據620份智力測驗結果分析各地區的平均智力。東亞人平均智力(105)最高,歐洲人以99居第二。其後依次為愛斯基摩人(91)、東南亞和美國印第安人(87)太平洋島國民族(85)南亞及北非人(84)。非洲人(67-54)澳洲原住民(62)。 黑人特性是低智商和高體力(包括性能力),這跟黃種人正好相反,而白種人中間。可談論黑人擅長多項田徑運動是種禁忌。
本人主張,不該歧視黑人....人類生而平等 某些人批評我.黑人犯罪率和智商是鐵生生的真實數據.不是你一句種族歧視就可抹滅....迄今為止,主流輿論始終認為:富國和窮國之間的差距僅僅是暫時的,這個差距是由可以改變的種種外部環境條件造成的。
相關新聞
基因人種智商論 禁不起科學檢視
圖博館
英媒發佈全球最聰明國家排行榜:中國第三日本第一 2019-01-14 環球網
英國Vouchercloud門戶網站編制了一份“全球最聰明國家與地區”榜單,排名基於三大因素——諾貝爾獎獲得者人數、人口平均智商以及小學生學習成績,認為分別代表一個國家國民過去、現在、未來一代的智力,前五位的分別是日本、瑞士、中國、美國和荷蘭,俄羅斯排第六。日本以諾貝爾獎獲得者人數第六位、人均智商第六位和小學生學習成績第五位的指數,綜合排名第一;中國排名第三,主要由於民眾的智力水準很高,人均智商105.8位列世界第二,僅次於排名第一的新加坡(107.1)。美國排在了中國後面,且能排到第四主要得益于諾貝爾獎獲得者人數全球第一,達368人,是第二名英國獲諾貝爾獎人數的近3倍。但是美國人均智商僅排第28位、小學生學習成績排名也只有中等的第13名。
回應
日本,韓國充其量也就是耍小聰明,要論大智慧中華民族絕對第一。
可惜我們的高智商都用在了騙自己人身上了
這也信,信了你就輸了
讓那些無聊的人排去,中國人務實,沒時間考慮這些,掙錢重要
我們應該好好的學習人家的生活方式
你應該學學豬的生活方式
中國人普遍比較勤奮,感覺偷懶都像是在犯罪。
美國人的智商不夠但是科技成就高,恰恰說明美國的國家體質好
你是要飯的?美國的體質(制)好,你去美國要去吧,中國人的習慣都是把剩飯喂豬喂狗的。
受訪重申黑人智商遜白人 DNA之父Watso遭褫奪榮銜
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的諾貝爾獎得主、人稱「DNA之父」的沃森早年曾稱黑人普遍智商遜於白人,觸發種族歧視非議,日前重申其立場沒有改變,其服務半生的國際著名生命科學研究機構美國冷泉港實驗室與之割席,批評其觀點「沒有依據又鹵莽」,宣佈褫奪給予沃森的全部名譽銜頭。
沃森(James Watson)晚年開始發表冒犯言論,包括指稱赤道地帶人種暴露於陽光下而性慾較強、胖人比其他體型人士少野心等。惟2007年貶抑黑人言論最受非議——他表示對非洲的前景「悲觀」,指「我們的社會政策全基於他們(非洲人)的智商跟我們一樣,但是測試全皆顯示不是真的」。他還說儘管希望人人平等,但是「不得不讓黑人僱員知道,這不是真的」。
圖博館
精英教育還在一代人身上催生了可怕的世俗態度:盲目的野心、對風險習慣性的回避、霍布斯式的物質唯上的野蠻性競爭。
在精英學生光鮮亮麗的外衣之下,是一雙“害怕失敗”的魔爪。他們最恐懼的事情是:將來自己不成功。他們無法從“我會失敗”的恐懼感中掙脫出來,因為他們一直被不成功的可能性套上枷鎖。對於精英學生來講,哪怕是短暫的失敗,都無法忍受,“贏者全盤皆贏,輸者全盤皆輸”的心態普遍存在。
當你的生活中沒有被給予犯錯空間的時候,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給錯誤任何機會。所以學生們都不願意去上一門自己沒有把握取得優秀成績的課程,因此大家無法拓展並超越自己已經熟悉的領域。所以學生們都選擇“金融和諮詢”作為專業和職業,按部就班地生活,喪失了新生活的想像力,在內心深處,也缺乏勇氣和自由來創造自己的道路。
儘管有一部分人在做出決定之後,不再回頭,持之以恆地去做自己的事,但是更多的人則會長期深陷於選擇的迷茫和壓力之中。就是那些勇往直前的人,也總會在人生的某一時刻,停住腳步思考這一切是否都值得。
第三,它向孩子們灌輸了一種虛假的自我價值,讓他們變得傲慢和自負。
精英教育會告訴精英學生:你根本沒必要在一個沒上過名校的人身上浪費時間——不管他屬於什麼階層。你是天之驕子,是“最優秀最聰明的人之一”,其他人根本沒法和你比,他們沒你優秀,沒你聰明,無論如何,他們都應該生活在你之下。於是,精英學生們自以為高人一等,成為一個與世隔絕、自以為是的小混蛋。
而事實上呢?名校之外還有很多聰明和優秀的人,他們之所以沒進名校,可能就是因為他們的階層。即使一個孩子出生在大富之家,從小受到優待,他也需要明白:不管別人怎麼誇讚他,他都並不比別人更重要。他的痛苦並不比別人的痛苦更值得同情,他的靈魂也並不比別人高尚。
所以,在努力將孩子培養成“精英”的同時,如何避免他受“精英教育”的傷害?我想這值得所有望子成龍的家長們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
圖博館
所有的教育體系都會教出有系統特點的人才,正如一枚硬幣有兩面一樣,精英教育也有其劣勢所在。
首先,它在孩子的潛意識中種下了一顆種子:只有成功才值得被愛。
在精英階層的家長眼中,名校對自己的孩子來講是必需品。他們對孩子的期望不是“盡你最大的努力”,而是“你必須是最好的”。雄心勃勃的父母不斷地向孩子提出高標準的要求,其背後的實質是對孩子的不滿。孩子為了極力消除父母對自己的不滿,一刻不敢停歇地拼搏。我們並沒意識到,這是在孩子的潛意識中種下一顆叫做“必須成功”的種子:只有成功才值得被愛,不成功的人就不應該有快樂。就像猶太家庭的孩子所被灌輸的:倘若你不能給你的父母帶來榮譽,你將深感罪惡。
然而,孩子們為了迎合父母的需求而建立起來的“自我”是一種“偽自我”。當一個孩子力爭滿足父母的要求時,往往會忽視自己的感受和渴望,久而久之,他將失去關懷自己感受和渴望的能力。
同時,如果要出類拔萃,那麼就必須做出犧牲。有多少孩子,為了成績和簡歷,不惜犧牲自己的健康、友情、愛情、好奇心、興趣愛好,而這些犧牲,恰恰是構建一個人內心和靈魂的基石。當你身邊的人都在爭分奪秒地你追我趕,你自然也不敢停下腳步,去關注並滋養自己的靈魂。
於是,我們不難發現:很多精英名校生過得極其不開心,他們患上了成功強迫症,必須成功,而且必須速成;他們的身上寄居著令人窒息的恐懼、焦慮、失落、無助、空虛和孤獨。
我們都承認,學生在高中階段承受巨大壓力會導致精神焦慮,那麼當他們進入大學之後,焦慮症會不翼而飛嗎?不會,只會變本加厲。
名牌大學裡的競爭更加激烈,對手更加強大,孩子們如履薄冰,在自負和自卑之間起起落落。同時,對於大學突然給予的自由,他們並不具備強大的自理、自立和自控能力去承受,難免把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搞得一團糟。面對困境,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依賴興奮劑或抗抑鬱、抗焦慮的藥物來幫助自己,有些學生會選擇中途休學或者夢想著休學。
第二,它讓孩子們恐懼失敗,使他們對風險極力回避。
精英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大都聰明、富有天分、鬥志昂揚,但同時又充滿焦慮、膽小怕事,極度缺乏好奇心,對未來一片茫然,不能定位自己真實的喜好,不清楚自己的目標——他們被包裹在一個巨大的特權泡泡裡,所有人都老實巴交地向著同一個方向前進,猶如一群優秀的綿羊。
圖博館
被過度推崇的精英教育 哪裡是它的劣勢所在 2019-01-03 新浪博客
最近,“用生命陪孩子做作業”、“家委會競選成秀場”等文章爆紅網路,笑Cry之餘,我為這個時代家長們的集體焦慮而深感無奈。同時,想起了曾經給我帶來很大啟發的一本書,“紐約時報暢銷書”《優秀的綿羊》(作者 William Deresiewicz 在常春藤盟校待了24年,2008年辭去耶魯大學的終身教職),推薦給大家。
哈耶普,看得見的階層堡壘
哈佛、耶魯、普林斯頓,我曾經以為,它們離學霸們並不遙遠。直到看到它們的本科錄取法則:學術標準(SAT、GPA、AP等)、金光閃閃的推薦信和個人簡歷(特長、課外活動、社會服務專案)、昂貴的學費、偏向校友子女、偏向體育健將、偏向巨額捐贈者、強調家庭背景(例如限制猶太申請者)。
在這種情形下,富裕家庭無疑占盡了優勢:聘請SAT私人教師、雇用自薦信導師(代筆者)、以校友名義捐助,更不用說,提供學習多門特長、參加多項課外活動、參與跨國社會服務專案所需的時間和財力支援。
於是,學生的課外活動列表成為申請大學的“個人炫富名單”,如果你有10項課外活動,那我需要有11項;於是,社會服務專案越來越標新立異,你去印度教英語,我去秘魯蓋學校,你去知名博物館當 docent(講解員),我去投資銀行寫 PitchBook (專案建議書);就連SAT,本意是摸清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實際上摸清的卻是學生們的家庭收入。
所以,僅憑你是學霸,拼爹拼不過,也難以踏進哈耶普的門檻。(相比之下,咱中國的清華北大只看高考分數,是一件多麼公平的事!)
頂尖大學招收上層階層的孩子,這些孩子畢業後從事上層階層的工作,將來他們的孩子再去上頂尖大學,如此反復,階層就此固化。
不同社會層級的學校教學理念不同,工薪階層的孩子學習如何嚴格遵守紀律,學習機械式勞動,訓練死記硬背功夫;職業階層的孩子學習如何創造,如何表達自我;而商業階層的孩子學習掌握權力、統治和自我掌控。
一箭穿心。
然而,這並不是《優秀的綿羊》,也不是我,最想談論的主題。
精英教育的劣勢
何為“精英教育”(superior education)?
簡言之,就是培養精英階層的教育。按照公認標準,適齡人口入學率<15%稱為精英教育,從入學率而言,名校(小學、中學、大學),當屬精英教育的第一梯隊。
圖博館
中國在眾多產業普及的人工智慧也是用了5到10年時間使研發開花的領域。論文數量從2010年前後開始增長,面向翻譯、自動駕駛和醫療等領域的應用研究迅速推進。
此次調查中國位居前列的電池領域也是一樣。因便攜終端和純電動汽車而普及的鋰電池於1980年前後取得最初的成果,之後論文數量快速增長,2000年代正式普及。
獲得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京都大學特別教授本庶佑在1990年代發現的研究成果也在2014年作為抗癌藥走向商品化。可以看出,任何領域在研發階段擁有專利等技術實力的企業等機構在產業化階段也能夠發揮實力。
報導稱,日本在新一代技術領域存在感很低。在全部30個主題中,論文的份額基本上全部在10%以下。2016年的研究費總額為18.4萬億日元,與超過40萬億日元的中美兩國相差甚遠。研究費中的政府負擔比例為17.4%(2016年),低於中美的20%以上。為了保持國際競爭力,日本有必要擴大支撐新一代技術開發的政府預算。
中國的論文數在10年間迅速增加
在對研究開發實力進行國際比較之際,相關研究論文的篇數是一個代表性指標。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與學術政策研究所發佈的“科學技術指標2018”顯示,從2014~2016年各國發表的論文篇數占整體的比例來看,美國為25.1%,中國為19.9%。均大幅超過居第3位的英國(7.1%)和第5位的日本(5.5%),可見中美的存在感突出。中國2004~2006年僅占8.0%,低於日本的8.6%,但在10年裡迅速增加了論文數。
中美從論文的品質來看也力壓其他國家。觀察引用次數多、被評為優秀的論文數的各國論文占比來看,2014~2016年美國為37.9%,中國也達到21.6%,緊隨其後。一方面,日本僅為4.6%,降至整體的第11位,存在感正在下降。
中美的研究人才也在明顯增加。中國2016年的研究人員數量達到169萬人,多於歐盟(EU)15個主要國家的研究人員總和(165萬人)。與5年前的2011年相比增加了近40萬人,顯示出確保專業人才、搶在世界前頭推進重點領域研究的意圖。美國在2015年擁有138萬研究人員,大幅高於居第3位的日本(2017年為66萬人)。
相關新聞
紐約時報:《限制人工智慧出口中國的措施?矽谷擔憂失去優勢》
https://mil.news.sina.com.cn/dgby/2019-01-03/doc-ihqfskcn3627380.shtml
圖博館
另一方面,美國在“寨卡病毒(Zika Virus)導致的傳染病”(第5位)、“基因編輯”(第7位)和“免疫療法”(第10位元)等7項主題上排在首位。日本在“免疫療法”和“二氧化碳的有效利用”(第21位元)等3項主題,國別排名僅次於中美,排在第3位,但按國別來看,排在第1~2位元的主題日本一項也沒有。
中國的論文一直被諷刺為“粗制亂造”,但最近品質也一直在提高。在中國2014~2016年發表的論文中,作為引用數較多的優秀論文獲得一定的積極評價的論文比例達到10.9%。雖然低於美國的15.1%,但高於日本的8.5%。
愛思唯爾分析稱,“與日本和美國相比,中國將實用化納入視野,正展開集中投資”。材料科學的論文比例較高,愛思唯爾稱“正積極推進考慮到電子元器件和純電動汽車的應用研究”。
中國在重點尖端領域加速投資研發
報導稱,按電池、生物等尖端技術研究主題排名,在80%的領域位居首位的中國正在加速推進研發投資。尖端技術研究關乎未來5~20年的產業競爭力,中國注力的研究主題與高科技產業培育政策重疊。
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的科學技術與學術政策研究所統計,2016年中國的研發投資額達45萬億日元左右,逼近美國的約51萬億日元。據愛思唯爾公司(Elsevier)調查,論文數量方面,2017年中國為51萬篇,較5年前相比增長27%。美國為56萬篇,較5年前相比增長5%。
電池相關的研究將為純電動汽車(EV)、便攜終端、支撐未來基礎設施網路的感測器和設備等提供電源。半導體研究將有助新一代通信標準“5G”通信設備的開發。
新材料的研究將支撐航空航太等製造業的低成本化和高功能化,醫療研究將推動劃時代的癌症治療。可以說中國為實現製造強國的目標,著重在電子設備、醫藥品和航空航太等高科技領域推進研發。
不少觀點認為,雖然中國現在是生產家電和汽車等產品的“世界工廠”,但是零部件等核心技術仍握在歐美和日本手中。瞭解中國政策的大和綜研主席研究員齊藤尚登表示,“中國為了在進口依賴度較高的領域也實現自主採購,正在集中向高科技產業的研發投資”。
中國之所以如此注重研發是因為大學和企業推進的研發將成為新產業的萌芽。從學術性的基礎研發入手,經過旨在推向實用化的應用研究,最終作為產品和服務普及。中國力爭通過長年的研發獲得專利和技術實力、積攢力量,從而為產業化打基礎。
圖博館
世界30項尖端領域論文中國領跑23項 美國僅占7項
據日經中文網2019-01-03消息,日本經濟新聞與荷蘭學術資訊企業愛思唯爾(Elsevier)合作,為探索各國的研究開發能力,匯總了世界研究人員最為關注的尖端技術的各研究主題排行榜。成為新一代純電動汽車(EV)和機器人等新產業關鍵的電池和新材料等表現突出,按國家來觀察論文數,在前30項主題上,中國在23項主題上高居首位,美國居首位的主題只有7個。
調查根據2013~2018年愛思唯爾發行的學術雜誌等的論文資料進行分析。根據閱覽數等,將論文的關注度形成分數,按研究主題統計得分。匯總了得分最高的30個主題的排行榜。將主題細化為約10萬個,沒有設置涉及各個領域的人工智慧(AI)等主題。
納入調查對象的論文總數約為1720萬篇,其中中國為約290萬篇,美國約為390萬篇,日本約為77萬篇。
關注度最高的是名為“鈣鈦礦”的新一代太陽能電池材料。與屬於現在主流電池材料的矽半導體相比,具有實現高效低價的可能性,在全世界範圍內,研究開發都很活躍。其次是有助於節電化高速處理半導體的“單原子層”和被視為低廉的電源的“鈉離子電池”。
觀察前10位,電池相關為5項主題,數量最多,背景是這些尖端技術能對從便攜終端到純電動汽車等廣泛產業作出貢獻。其次較多的是醫療和生物技術。自由剪貼基因、有助於動植物品種改良的“基因編輯”(第7位)、榮獲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京都大學特聘教授本庶佑作出貢獻的“免疫療法”(10位元)等3項主題入選。
此外,就30項研究主題調查哪些國家的大學和研究機構發佈論文,匯總了基於論文篇數的國別排名。結果,中國壟斷了前4位,同時從前30位來看,在23項主題上高居首位。尤其是“光催化劑”(第12位)和“以核酸為目標的癌症治療”(第14位)超過全球的7成。
圖博館
光明時評:王詩齡的課程表,無法定義每個人的成功 2018-12-29 光明網
曾經一度被炒得沸沸揚揚的“王詩齡課程表”,最近再次成為社交網路上的熱門話題,為此,光明網-時評頻道12月29日刊載評論文章《王詩齡的課程表,無法定義每個人的成功》。
在知名主持人李湘女兒王詩齡的課程表上,從週一到周日,鋼琴、大提琴、油畫、書法、瑜伽、國際象棋甚至織毛衣,各種學習安排擠滿了她的課餘時間。對此輿論不吝讚譽,還不忘一個勁地給其他家長和孩子們打勵志雞血:“王詩齡課表曝光,你是985都輸她”,“看吧,比你聰明、條件比你好的人,還比你拼命十倍!”
同樣一張滿滿當當的課程表,在普通家庭父母那裡可能備受質疑,到了名人李湘和王嶽倫那裡卻獲得讚譽。有人還拿出更“成功、大牌”的英國王室來說事。英國小王子、年僅5歲的喬治,在他一年級的課程表上,就排滿了數學、英語、法語、科學、歷史、地理、電腦、戲劇、藝術、體操、游泳、擊劍、高爾夫、陶藝、芭蕾等十幾門科目。觀點還是一樣——他們出生時就在羅馬,卻仍比你努力。
這兩種看似截然相反的輿論意見,其實都屬於同一套話語體系——成功學的話語體系。只不過,因為普通家庭的父母和孩子都“不夠成功”,所以人們還有探討和質疑成功標準的勇氣。王室、名人“足夠成功”,甚至直接定義了何謂成功,跟他們探討、對他們質疑的人自然就少了很多,變成了一面倒的讚譽和宣導。
在相當長的時間段裡,那麼多人都為育兒問題爭論不休,那麼多家庭都為孩子的教育成長焦慮不已,甚至彌漫成為一種全社會的焦慮。要不要“王詩齡的課程表”,要不要喬治王子式的苛刻教育,恐怕在短時間內都無法形成共識。也許首當其衝的,是家長和全社會都應該反思一下價值觀問題——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何為健康的成長;對於一個人來說,何為成功?
回應
精英這些琴棋書畫所謂培養氣質的課程學得越多,就離現實越遠。
對大多數人來說,高中數學、物理、化學,甚至初中的部份數學、物理、化學都是無用的。
學習本身並不是只是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培養人的能力,認知,理解,邏輯思維等能力。
琴棋書畫也是
圖博館
這個世界真的需要具體被監控到個人的,只有三種:病人,敵人,罪犯。
我能罵你嗎?跟蹤器裝在校服上,回到家你還穿校服嗎?這跟帶個項圈是天涯之別,你舉的例子真噁心。而且能知道你位置的人是你的監護人和學校,這都是為你行為負責的人,針對到個人你就接受不了,那現在給兒童買的帶追蹤功能的兒童手錶你是不是也要抵制?你想反對就拿出合理邏輯,不要舉個誇張的例子然後拿論點當論據。
台州“偷拍上司通姦”民警因侵犯個人資訊罪一審被判兩年
據澎湃新聞2018-12-28,浙江臨海市人民法院對池文侵犯公民個人資訊案進行一審公開宣判,對被告人池文以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浙江高院微信公眾號“浙江天平”發佈了此案相關判決資訊。
回應
呵呵 , 那央視那麼多偷拍怎麼說 ?
本案的問題不在於偷拍,而在於私自給別人安裝跟蹤器,非法使用內部網路查閱人員車輛住房資訊,非法調用監控。記者要是這麼幹,照樣抓他
不使用這些手段,他能發現他的領導有貓膩嗎?
法律就不允許你私自使用這些手段,無論你打著什麼旗號。如果一個員警可以無視法紀的跟蹤、偷拍,不知道司法隊伍還能有什麼不能做的。
圖博館
“智能校服”:大資料時代下隱私權的保護 2018-12-29 觀察者網
近日,《環球時報•英文版》發佈了一則報導,在貴州和廣西等地的十多所中小學的學生穿上了“智能校服”。這種校服在左右肩的位置裝有兩個晶片,與學校和宿舍門口裝有人臉識別攝像頭的人工智慧系統協同工作,可以自動識別學生資訊,判斷學生是否為本校學生,並語音播報給門衛。同時,記錄學生進校、離校、進出宿舍的時間以及進出時20秒視頻,並推送到家長的手機相應app上。同時,通過佩戴定制的含有GPS模組的校徽,可實現對學生的即時定位。如果任何學生違規離開學校,該系統就將發出警報。
該“智慧校服”研發公司的負責人提到,未來還會有一系列全新的功能可以提供,比如包括“檢測”到學生打瞌睡時,會自動響起警報;可建立“無現金校園”,學生通過智慧校服、指紋、指靜脈,及人臉識別在校園內支付各種消費,家長也可通過手機查看子女在校的消費情況,並控制消費上限。正在開發的功能還包括監測學生的體溫和運動量,出現異常時將自動報警。
隨著事件被報導,“智慧校服”在網上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微博上大量留言都在質疑這種全程監控學生行為的管理方式,也提出這樣的“智慧校服”是否侵犯了學生的隱私。甚至有人提出這等同於“電子鐐銬”。
回應
這確實侵犯了隱私權,被監護的未成年人也有隱私權的。
那麼,孩子的電話手錶算什麼?電子手銬嗎?
極度的贊成這個校服方案,畢竟學生都是未成年人,自己還要被人監護,討論什麼隱私。
這麼多網友反對,很奇怪啊.這就是一個包括定位的簡單身份識別系統而已,在學校裡,學生能夠被定位,很平常吧?現在很多教室都安裝監控了,這裡面既沒有對個人的視頻偷拍,也沒有語音偷錄,就是一個RFID的校園身份識別和一個校園內GPS定位,有何隱私保護問題?
圖博館
工作人員很同情地看看我,“現在還有一點名額,但不知道一個月後怎樣,只能wish you good luck!”
就這樣忐忑不安地熬過了一個月,到了新房子可以入住的第一天,我們壓根就沒去公寓辦交接手續,而是一大早8點多鐘就守在學校辦公室門口給憨憨報名。
到了學校辦公室,老師接過我們的報名表,在她們的系統裡搜索著。老師每敲擊著一次鍵盤,我的心就會顫抖一次。雖然時間很短,但我仿佛感覺過了一個世紀那麼長。
老師溫柔地告訴我們,你們很幸運,正好還有最後一個位置!過段時間來上學吧!
以前在國內的時候,老是聽到外面傳說美國學校有多麼多麼的好,美國孩子有多麼多麼的輕鬆,家長有多麼多麼的省心。可是等來了之後才發現,這不是和國內一樣嗎!我們國內有天價學區房,這裡也是一樣;我們國內為孩子進入好學校殫精竭慮,這裡也是少不了操心;我們國內看重學校裡家長的素質和氛圍,這裡也同樣看重。
在兒子上學之前,我其實挺佛系的,對“好學區”的概念也嗤之以鼻,教的東西不都一樣嗎,就看孩子自己的悟性了。可等孩子上學之後才發現,好學校還是很重要,我不求教育水平頂尖,但至少教學品質要過得去吧。特別是看到美國那個學校評分,當一所學校的學術教育品質只有5、6分水準的時候,很難保持一顆平常心,真不忍心將孩子放到這種學校沉淪下去!
前段時間收到憨憨學校寄送的成績單,這是上學期加州教育局對每個孩子做的測評報告,兒子的英語和數學在這裡面都是TOP的水準。
看到這份成績單,老婆長長地舒了口氣,雖然生活不易,但這或許這就是對我們孟母三遷最大的回饋吧!
圖博館
來美國追尋快樂教育,沒想陷入學區房的悲劇 2018-10-12
前幾天上海一個老同事過來出差,他悄悄告訴我,說老闆問他想不想來美國工作,他老婆一聽到這個消息超級興奮的,說這下子可以解脫了,不用糾結於天價的學區房,不用糾結於幼升小的考試,不用糾結于孩子的學習壓力了!雖然老婆很high,但是朋友卻有點猶豫,美國學校有傳說中那麼好嗎?這邊的生活有傳說中那麼輕鬆嗎?
當初我們也是頭腦一熱來的美國,反正年輕嘛,闖一闖沒什麼不好的,可是來美國的第一天就傻眼了,因為,這裡的房租好!貴!啊!
後來我才知道,美國的房子也是分學區的,在國內一直都覺得美國學校怎麼好怎麼好,看到對口學校竟然這麼低的分數心裡真是吃驚的不行,完全出乎我們意料之外。
也就是說,學校好壞的評判標準很大程度上是看學校裡面的學生組成,現實一點來說也是看學生的家庭情況。如果亞洲人多的學校,對學習很重視,考試成績好,自然把學校的成績拉高。但是西裔、非裔家庭收入普遍都不高,常年在溫飽線掙扎呢,當然顧不上什麼教育了,所以學校如果西裔、非裔孩子比較多的話,那麼學校的學習氛圍肯定很一般,而教育品質一定會降低的。
當時看到這個分數後,心裡瞬間涼了半截。憨媽經開始焦慮了,“沒想到,我們進了一所墨西哥學校 ... 快搬!快搬!憨憨明年就要上幼稚園了,我們要換學區房!”
於是等一年合約到期後,我們趕緊搬離了那個地方,因為憨憨正好到了美國Kindergarten(幼稚園)入學的年齡,我們要搶著開學前趕快給孩子報上名。
我們物色了一處學校,綜合分數高達9分,尤其是學術教育那一項,竟然是10分的滿分。憨媽看得笑不攏嘴,簡直太適合我家娃了。
老婆想都沒想,就它了,然後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在圈子的範圍內找房子。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學校是很好,可是學區房的價格也是很“美好”。
第一次老婆給我看價格的時候,我還笑笑,說不貴,不就20多萬嗎。結果憨媽冷冷地提醒了我,“大哥,你少看了一個零 …”。原來好學區的房子基本上都是200W美元起步的!
好吧,買不起,那麼我們租吧!
雖然房租很高,但是房子卻很緊俏,當時我們去看房的時候只有一套房有剩,還得一個月後才能入住。工作人員好心提醒我,“最好現在就得決定,否則遲點這套房也會被搶走的!”,於是看在學校的份上,我們咬咬牙,當即簽了合同。
我很忐忑地問,“那報名緊張嗎?”
圖博館
來美國追尋快樂教育,沒想陷入學區房的悲劇 2018-10-12
前幾天上海一個老同事過來出差,他悄悄告訴我,說老闆問他想不想來美國工作,他老婆一聽到這個消息超級興奮的,說這下子可以解脫了,不用糾結於天價的學區房,不用糾結於幼升小的考試,不用糾結于孩子的學習壓力了!雖然老婆很high,但是朋友卻有點猶豫,美國學校有傳說中那麼好嗎?這邊的生活有傳說中那麼輕鬆嗎?
當初我們也是頭腦一熱來的美國,反正年輕嘛,闖一闖沒什麼不好的,可是來美國的第一天就傻眼了,因為,這裡的房租好!貴!啊!
後來我才知道,美國的房子也是分學區的,在國內一直都覺得美國學校怎麼好怎麼好,看到對口學校竟然這麼低的分數心裡真是吃驚的不行,完全出乎我們意料之外。
也就是說,學校好壞的評判標準很大程度上是看學校裡面的學生組成,現實一點來說也是看學生的家庭情況。如果亞洲人多的學校,對學習很重視,考試成績好,自然把學校的成績拉高。但是西裔、非裔家庭收入普遍都不高,常年在溫飽線掙扎呢,當然顧不上什麼教育了,所以學校如果西裔、非裔孩子比較多的話,那麼學校的學習氛圍肯定很一般,而教育品質一定會降低的。
當時看到這個分數後,心裡瞬間涼了半截。憨媽經開始焦慮了,“沒想到,我們進了一所墨西哥學校 ... 快搬!快搬!憨憨明年就要上幼稚園了,我們要換學區房!”
於是等一年合約到期後,我們趕緊搬離了那個地方,因為憨憨正好到了美國Kindergarten(幼稚園)入學的年齡,我們要搶著開學前趕快給孩子報上名。
我們物色了一處學校,綜合分數高達9分,尤其是學術教育那一項,竟然是10分的滿分。憨媽看得笑不攏嘴,簡直太適合我家娃了。
老婆想都沒想,就它了,然後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在圈子的範圍內找房子。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學校是很好,可是學區房的價格也是很“美好”。
第一次老婆給我看價格的時候,我還笑笑,說不貴,不就20多萬嗎。結果憨媽冷冷地提醒了我,“大哥,你少看了一個零 …”。原來好學區的房子基本上都是200W美元起步的!
好吧,買不起,那麼我們租吧!
雖然房租很高,但是房子卻很緊俏,當時我們去看房的時候只有一套房有剩,還得一個月後才能入住。工作人員好心提醒我,“最好現在就得決定,否則遲點這套房也會被搶走的!”,於是看在學校的份上,我們咬咬牙,當即簽了合同。
我很忐忑地問,“那報名緊張嗎?”
圖博館
陳平原:被排名坑慘了的中國大學 2018-12-21 中國科學報
[導讀]近期,因高校排名(特別是科研排名)而引發的爭議事件引發廣泛關注。例如江西、湖北等地的一些高校強力推行科研淘汰機制,某名校推行的“3+3”聘用制,更是被傳出大比例淘汰未完成科研指標的新進教師的驚人消息。這再次引發了人們對於高校排名問題的反思。
前不久,在北京召開的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五屆年會暨“重構教育評價體系高峰論壇”上,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陳平原在談及他眼中大學排名的是非功過時,直言“大學排名害慘了教學,也害慘了人文學”,學者不該做“深宮怨婦”,而應當積極介入排名規則、標準的制定中。
早在十年前,我就專門談到大學排名的問題,那時我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大學排名對於中國大學的發展弊大於利,對於大學排名的合理性和科學性也存在質疑。目前,高校排名只靠數位,而數位是很容易做假的。即便數位不作假,也會有些數位有效,有些數位則無效。而人往往都會趨利避害,儘量生產對自己有利的有效資料。這種用“數位”的衡量方式,會使得大學的教學、科研等各個領域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損害。大學校長對排名也是又愛又恨,明知這樣的衡量方式有問題,但迫於整個大環境,又不得不參與這樣的排名。
損害最嚴重的也是人文學科。這是因為自然科學成果的評定和社會科學成果的評定,雖然標準不一,也受到很多人的詬病,但是相對來說還算是“靠譜”。然而,這種標準在人文學上就很不“靠譜”,人文學裡的特異性、精神性以及思想性最容易在排名中被抹煞。在社會更喜歡用數字和金錢等看得見、摸得著的指標衡量學科價值的今天,人文學科顯得更加脆弱,也更易受傷害。
回應
不排名,龍蟲如何區分?
不排名又怎樣?不排名,社會自有公論,學生報考和就業單位招聘自有其考慮。
確實如此。現在大學排名前十全是英美,前三十裡面歐洲大陸一個都沒有。平心而論,很多專業還是德國厲害的多,但現在就看排名,德國的大學甚至還比不上港大。
理工科技術發展的成果,往往是能夠客觀衡量的,而人文則不然,人文成果的衡量更容易被話語權所左右,因此同樣是號稱與國際接軌,放在人文領域往往是喪失話語權的表現。
文科整天翻譯西方華裔,整天忙著照本宣科教訓中國,你們的聲譽不是別人損毀的,而是你們文科自己。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65626
圖博館
問下觀網的大家認為考研的意義是什麼? 2018-12-21
大三年在思考畢業去向的時候,我也曾經在就業和考研中糾結過。但當時覺得自己之後不會走學術道路,也不想為了考研而考研,所以最終還是選擇了就業。
就我周圍同學的情況而言,有人考研是真的出於熱愛,不管是對學術、對專業還是對興趣的熱愛。我一個同學跨專業考了英國文學的研究生,就是因為自己的興趣。
還有人單純的就是為了逃避就業,她還暫時不想走上社會工作的道路,所以選擇了讀研,現在正在期末考複習中。她的原話是,對工作感到害怕,還是想在學校多待幾年。
但絕大多數,都是為了鍍金。不管是認為研究生比本科好找工作,還是想要靠考研去個排名更高的學校,都是為了之後的就業鋪路。
但就目前整體的就業形勢而言,研究生也沒有之前吃香了,文憑也不再代表著金飯碗了,就想問下大家覺得考研過程中吃的苦,和最後回報相符嗎?現如今考研的意義大嗎?
主要是,我媽最近嫌我本科學歷低了,還攛掇我考研來著,正好是考研日,想來觀網問問大家的意見。
——來自週末加班、且暫時沒有辦法辭職的我
對了,這裡有篇文章一定要分享給大家——《對不起,北大畢業的我還是失業了,除了文憑,我一無所有》。我想說的是,這個作者除了文憑,還有矯情啊!
回應
對於考研的,原因很多了,想搞科研,但保不上本校/外校;專業太爛,想換;學校太爛,想換;不想找工作,找緩衝...有個萬金油說法,“嗯,當研究生好不好,關鍵是是否適合你”,這完全廢話好嘛,因為一般都是入學一、兩年後才能看出自己是否適合當研究生(有沒有成果)。
其他科我不知道,我只說一下理工科 2018年:本科生四千到六千,碩士生八千到一萬二,博士生一萬二到兩萬。一般情況下,本科生六千,碩士生一萬二,博士生兩萬。住房補助碩士生三萬,博士生十萬。從工作性質上來說,本科生一般進車間,主管機器的正常運行,研究生進科研樓,開發新產品,且每申請一項專利獎勵二十萬元。你們自己覺得,讀碩有用嗎?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65592&s=syfwjxbt
圖博館
但是記者同時也目睹了令人不安的一幕:在教室裡,一名體型魁梧的女生突然開始尖叫,狠狠地咬自己的手。一個工作人員沖過來控制住了她,把她的頭猛地撞向一面鑲有鏡子的牆,“下手重得仿佛整個房間都在顫抖”,三四個工作人員隨後沖過來給掙扎的學生套上了頭盔和有墊料的馬甲,把她束縛在了一把面向牆的椅子上。
在視頻網站YouTube上,一名叫做Jen的女子,自稱2002年被從一家公立醫院轉送到這個學校,在那裡呆了七年之久。在她的陳述中揭示了更多關於這所學校“電擊療法”的細節。她說,這種被JR中心稱為“厭惡療法”的電擊是她最恐懼的部分。“15年過去了,到現在我每晚都在做噩夢。”
回應
JR中心是楊永信開的分校?
公知們表示,這是徹頭徹尾的造謠
沒毛病,美帝可是一直拒絕簽署聯合國的《兒童權利公約》!
本人吸煙多年,後來戒煙很順利,原因就是因為疼。吸煙的時候經常上火,牙齦會腫好多天,疼的要命。後來戒煙了,嘴裡很少上火了。再有想吸煙的時候,就想到滿嘴起泡、疼痛難忍的後果,然後就不想吸了。吸煙跟疼痛這種不良體驗聯繫起來,最終讓我戒煙成功。從自己的人體試驗來看,電擊療法應該對有些人有效。
教育界的聖母們考慮過一點嗎?動物進化為什麼會有痛覺?而不是只有快感?因為痛覺讓動物知道規避,快感是激勵性的,兩者缺一不可
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18_12_20_484015.shtml
圖博館
人權組織呼籲美國禁止特教學校對學生實施“電擊治療”2018-12-20 觀察者網
這是美國最後一所“電擊治療”學校,自1988年起它對學員施以“電擊治療”長達30年。它常年飽受民眾和媒體譴責卻仍“屹立不倒”。
據英國《衛報》12月18日報導,一個在美洲範圍內宣導人權的國際組織IACHR日前呼籲美國政府立即發佈禁令,禁止波士頓郊外一家殘障兒童學校對學生採用“電擊治療”。這家機構再一次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這所學校名為“羅登堡法官中心”(JR中心),是目前美國唯一一家常規化對學員施以電擊懲罰的學校。學校稱,這種引起疼痛的“電擊療法”是用來矯正學生的暴力傾向和自殘行為。《衛報》稱,目前該學校有47名學員正在接受這樣的“治療”,而通向他們身上的電流比一般的警用電擊槍還要強烈。
佩戴電擊裝置的學生(圖片來源:《衛報》)
IACHR是“美洲國際組織”的一部分,美國是這一組織35個獨立成員之一。在申請中,該組織請求特朗普政府在15天內發佈禁令,停止JR中心的電擊行為,他們還寫信給了美國國務卿邁克•彭佩奧以及“美洲國際組織”美國代表卡洛斯•特魯希略(Carlos Trujillo),呼籲他們關注“電擊療法”。
“作為美洲國際組織的一員,無視這一針對美國國內的人權問題的呼籲將會使美國遭到國際的譴責目標”,前為止,該組織還沒有收到任何回應。
在JR中心,你可以看到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華盛頓郵報》的記者曾經在2016年到訪過這所學校,看到了學校重點宣傳的“黃磚大道”:“這裡就像一個屬於孩子的樂園,走進大道兩旁的一個個房間,有一個房間塞滿了最新式的遊戲機,被明快的顏色裝點得像一個嘉年華;其中一個房間有一個髮廊,還有被裝飾成夏威夷風格的網吧;這裡還有一個商店,學生們可以用他們帳戶上積攢的獎勵購買包包、首飾和衣服”。在JR中心的網站上,公眾可以看到學校承諾這裡的學生可以享受豪華單人公寓、健身房、游泳池和豐富的娛樂活動。
圖博館
兒盟調查:偏鄉童6成未跟爸媽住 都市童7成補習 2018-12-17 聯合報
兒福聯盟與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昨天公布偏鄉與都會貧富孩子生活現況調查報告,結果顯示,都會孩子有逾八成與雙親同住,但偏鄉孩子卻有逾六成父親或母親不在身邊。近七成都市孩子至少補習一科,但偏鄉孩子有逾七成沒補習。至於都會出國一次以上的近九成,偏鄉逾七成沒有出國經驗。
這項調查今年十月二日到廿六日,從民國一○五年綜合所得稅平均稅額的統計資料中,分別挑選倒數卅名和前六名的鄉鎮市區,作為偏鄉和都會區對照組,各回收四○九份和三三七份問卷。
統計顯示,偏鄉童有六成一未與雙親同住,其中單親占逾三成八,雙親皆未同住有兩成三,都會孩子有近八成七皆與雙親同住。偏鄉七成四的孩子沒補習,也沒學才藝,都會區近六成八的孩子補習一科以上。在補習科目方面,偏鄉大多加強學科,都會區學習各項才藝。
課後活動方面,統計顯示,偏鄉孩子在沒人一起玩、幫忙家裡工作及一直玩3C這三項所占比率皆比都會區高出許多。兒盟指出,顯然是因偏鄉孩子放學後得負擔家計,或因沒人陪伴只能與3C為伍。但都會區富孩子下課後一直寫功課,一直都在補習或學習才藝的比率偏高。
假日活動方面,統計結果顯示,偏鄉近五成孩子會打電動或上網,都會則有逾六成三和家人出去玩。偏鄉近七成四孩子沒出國經驗,都會孩子出國一次以上的有近九成。
圖博館
擴容城市的同時應完善兒童教育機制
“大城市不應限制人口流入,而是應該加大土地供應、基礎設施和教育設施的投入。不僅讓農民工能在大城市工作,也能讓他們的子女在大城市接受教育。要知道,要達到同樣的教育水準,大城市的人均成本要低得多。”
讓農村的孩子可以跟隨父母居住,順利進入從托班、幼稚園、小學、初中、高中就學,並進一步實現外來務工者向城市的永久性舉家遷移,這不僅在短期內有助於解決農村留守人群的家庭團聚問題,還可以在中期內緩解城市勞動力市場的短缺,並在長期推動中國未來一代人力資本的提升,最終實現中國從中等收入國家向高收入國家邁進。
“我呼籲加強農村及城市流動人口子女早教的研究和投入,加大土地供應、基礎設施和教育設施的投入,讓外來務工者的子女在大城市接受教育。”梁建章說。
本文來源於2018兒童早期發展國際論壇演講。
(本文作者介紹:攜程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局主席)
回應
只有中國大陸有?中國台灣有!
圖博館
梁建章:為什麼“留守兒童”這一名詞只有中國有 2018-11-19
中國人力資源的數量與品質是這次演講的啟動話題。梁建章認為,創造力被高考制度約束,農村教育問題無法徹底解決,是人力資源品質提升的兩個痛點。
本次論壇的主題是兒童早期教育,此次活動主講嘉賓之一,斯坦福教授羅斯高(Scott Rozelle)的調查結果顯示,占比超過一半的農村孩子因為在0-3歲沒有得到好的教育,導致未來接受高品質教育的能力下降,中國未來的人才品質和競爭力會因此出現更大的斷層。
羅斯高教授對此提出的解決辦法是在農村建設早教中心。初步的實驗結果證明,這些早教中心可以明顯提高農村孩子的認知能力。
對比農村留守兒童的早期教育憂患,城市更需要針對外來務工者子女的早教中心。中國未來的工作機會將主要集中在城市而非農村,外來務工者將逐漸成為城市人口。
“如果城市不能為他們的孩子提供包括早期教育在內的教育便利,導致的後果是城市化進程變慢。”梁建章說。
城市化率低是造成留守兒童的直接原因
梁建章認為,中國的城市化率過低,是中國人力資源發展和教育的關鍵問題,也是造成中國留守兒童過多的直接原因。
根據世界銀行的相關資料,中國城市化率低於60%,在全球位於中低檔位置。人均GDP高的一些國家,如美國、英國、日本城市化率已經達到80%-90%,而與中國人均GDP相近的國家,如土耳其、俄羅斯、墨西哥、巴西等,城市化率也已超過70%,就連人均GDP低於中國的印度城市化率也超過50%。“可見,中國的城市化率遠遠滯後於中國的經濟發展水準。”梁建章分析說。
城市的人口容積,對比日韓的資料,日本約1/3的人口住在東京;韓國近1/2的人口居住在首爾。設想中國14億人口的1/2平均分佈在20個一二線大城市,每個城市可以有3500萬人,如果按1/3計算,每個城市可以有2000多萬人口。梁建章看好中國未來至少有幾十個一兩千萬人口的超大城市。
他強調,因為存在經濟學意義上的規模效應,在當前經濟形態下,大城市既集聚了服務業和創新行業的創新型人才,同時也產生大量的勞動密集型工作,如保姆、保安、裝修工人和司機等等。他們對城市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城市對外來務工者提供子女教育及其他社會服務方面有待提升,這也導致更多人將孩子留在農村。
圖博館
“近親繁殖”的“界”“術”之辨
多年前,英國《自然》雜誌曾有一篇報導稱,如果將學術“近親繁殖”率定義為大學師資隊伍中本校畢業生所占比例,經過統計,科研生產率與學術“近親繁殖”率呈負相關。
不成立的“負相關”
今年,獲得此項殊榮的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共計38項,浙江大學教授華中生團隊的“服務科學與創新管理”項目、復旦大學教授趙世民團隊的“代謝生物化學”項目名列其中。
更有代表性的一個實例來自於合肥工業大學。
2015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合肥工業大學教授楊善林團隊的項目“互聯網與大資料環境下面向企業的決策理論與方法研究”同樣入選了創新研究群體專案。此外,該團隊近年來還連續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項目7項、國防重點項目6項,獲得了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在內的眾多獎項。然而,在楊善林團隊的9位核心成員中,有7位曾就讀於合肥工大,6位畢業後直接留校,其“近親繁殖”率將近80%。
……
目前國外科研團隊的構成,多以跨學科領域、交叉融合的組合形式存在,這不僅能夠有效避免“近親繁殖”現象的產生,同時又能提高團隊創新能力,無疑是較為理想的團隊構成模式。事實上,在國內,類似的跨學科團隊也在逐漸增多。
相關新聞
美國研究型大學學術“近親繁殖”防範制度
台灣學術近親繁殖之研究
台大要避免學術「近親繁殖」危機
印度高校學術“近親繁殖”現象嚴重
https://tech.sina.com.cn/d/i/2018-12-04/doc-ihmutuec6017390.shtml
圖博館
學術“近親繁殖”,沒那麼簡單 2018-12-04 新浪科技
不久前,一篇題為《國內高校近親繁殖統計表》的文章,讓很多人想起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詞——學術“近親繁殖”。之所以說它“熟悉”,是因為早在十幾年前,人們就已經開始討論國內高校的“近親繁殖”問題;而之所以說它“陌生”,是因為除了“國內高校學術近親繁殖嚴重”這樣的論斷,除了“大量本校畢業生留校導致近親繁殖”這樣的概念之外,您對它還瞭解多少?
三問學術“近親繁殖”
提起學術上的“近親繁殖”,相信每一位學者都不陌生。近十幾二十幾年來,也不斷有學者發出“要摘掉這顆大毒瘤”的聲音。
2014年,隨著“湖南大學出臺相關規定,本校博士畢業生不能直接留校,須以助教身份在海外研究2年以上並通過考核”的新聞成為熱點,國內對學術“近親繁殖”的關注度也達到了白熱化。
不過近些年,國內高校的引援目光開始瞄向海外,以至於某些地方院校都“敢於”到世界名校招聘畢業生。伴隨這股潮流,“本校生”似乎不再是高校人才引進的重點,學術“近親繁殖”話題好像也偃旗息鼓了。
一問:什麼是學術“近親繁殖”
二問:誰是學術“近親繁殖”的“最大分子”
三問:“客觀因素”究竟有多重要
是什麼造成了如今“近親繁殖”居高不下?節省磨合成本、看不上外校人員、製造名師效益鏈、當權者行使留人特權……專家們對此早有定論。但撇去這些主觀原因,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一些現實的無奈。
學術“近親繁殖”現象的氾濫,究其原因,還是高層次人才的數量比較少,特別是一些欠發達地區,吸引人才更困難一些,留用自己的畢業生對學術研究隊伍的穩定有好處。短時期來看,這種作法對學術隊伍的建設能夠起到一定作用。
“與‘近親’問題相關聯,中國高校一個更現實的問題是‘師承’‘宗派’問題。”盧曉東提醒道。
近親繁殖的學術好比江湖,在一個門派中不允許有不同于“師傅”的左見,然而,沒有不同聲音也就無所謂爭鳴、創新;師弟、師妹的排位不能超越師兄,因此,即便師弟、師妹對論文的貢獻大,署名卻只能在師兄之後……
這樣的學術生態是灰色的,顯然任誰也無法欣然接受。
圖博館
大部分孩子小的時候,總有因為頑皮搗蛋、不用功讀書等緣由,被父母賞過一頓“竹筍烤肉”的時候。
“小孩子,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大概是中國孩子小時候聽得最多的幾句話了。
有網友戲稱,小時候如果不挨幾頓打,那童年都是不完整的。
只是那些童年不缺少“遺憾”的網友們,怎麼回憶起往事,就覺得頭皮一緊腦門直冒冷汗呢……(禁止模仿,世界和平)
回應
打屁屁其實也是人類數萬年進化過程總結出來的教育熊孩子的經驗結晶,身體其他部位更容易受傷害,打屁屁手心實際上是最安全的,最有效的。法國的“禁打屁屁法”是反人類的矯枉過正。
說白了就是愚民政策,如果放任孩子自由玩耍,那會被社會淘汰。
我同事在網吧找到他兒子(高二),那一次真是往死裡打了,後來孩子再也不敢去網吧,然後順利考上重點大學,大二的時候,他給他爸寫了封信,要感謝他爸的這一頓胖揍,離開了網吧,見到了新的世界,現在應該碩士畢業了。
打屁股有危險?吃飯還有會噎死的危險呢!不吃了是吧?孩子各有不同,有些孩子是需要打的,只是家長要注意打的方式,即便是打屁股,也不能太過分。雖然我是個不打孩子的家長,因為我孩子很乖,聲大點他就嚇得不敢了。可很多孩子是需要有點皮肉教訓才能記住的。我小時候也從沒有被父母打過,但是我弟弟就經常被打。
圖博館
法國通過“禁打屁股”法 中國網友的反應亮了
據法媒《歐洲時報》報導, 2018-11-29,法國國民議會通過一項關於禁止體罰兒童的法案——新版“反日常教育暴力法”,即俗稱的“禁打屁股法”,法國就此成為了世界上第55個禁止“日常教育暴力”的國家。該法案擬禁止父母對孩子打屁股、拍打、威脅、吼叫或者發表羞辱性言論。新法案純屬民事範疇,並沒有提出刑事上的制裁措施,以免過分打擊父母。
教育暴力在法國很普遍,85%的父母在孩子5歲之前就打過他們,超過半數家長在2歲前就開始打孩子。就在國會準備出臺新版的“反日常教育暴力法”時,法國還發生了一起9歲男孩因為不想寫作業而被家人暴打至死的案例。小男孩是因毆打導致心臟驟停致死,其身上被發現多處毆打所留下的傷痕。
在這一法案通過後,法國部分家長表示支援,但也有家長表示,這一法案有矯枉過正之嫌。
身為孩子母親的卡裡瑪•馬勒姆在接受街頭採訪時表示,"當我還是孩子時,(打屁股)對我很有用,挨幾巴掌讓我意識到我表現不好。"
有意思的是,在法國的一項街頭採訪中,幾乎每一個被問到“是否曾經打過孩子屁股”的家長,都表示否認。
但當同時詢問家長和孩子這個問題時,孩子們紛紛“打臉”家長,怯怯地表示:“明明就打過……”
看到這則新聞,中國網友感受頗深。
圖博館
回應
小學教的東西跟數學無關,僅僅交了一些自然數的簡單運算規則。這根本不是數學。
建議你翻一下一年級數學書,裡面不僅僅是算術,數學的好幾個分支都涉及到了。
以前有研究討論,說是1、2年級孩子認知思維不完善,學數學很吃力。但三年級的時候大腦發育會有一個躍進,低年級學的吃力的加減法這時老師一點就透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小學階段的學渣,哪怕中學沒上,但成年後一般加減乘除也都會算的原因。
教育學有個格塞爾雙生子爬樓梯實驗比較有名。大概是說雙胞胎,一個提早訓練爬樓梯,一個先長幾個月再學,發現後學的反而速度快效果好。早教有早教的好處,晚學有晚學的優勢,不能看的太絕對了。
忽悠,繼續忽悠,豈不知,發令槍聲還沒響,早就有人跑出去了。更絕的是,你的終點是別人的起點。
這個實驗不錯。如果證明效果好,可以推廣。
居然有這麼多點贊的!你知道一年級到三年級是孩子認知打基礎的時候!數學邏輯的初步形成非常重要!你不能因為認知不完善,吃力就不進行科普和養成!我孩子所在的學校,老師們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和實際操作,她們認為,一到三年紀,一個孩子的成績好壞基本上就定型了,而語文和數學邏輯也是這個時候建立的!你的這種邏輯和理論就是,我現在不學習,等我成年了,學起來肯定非常快!因為我腦子已經成熟了,我認知思維已經完善了?!這是什麼邏輯?為不學習,為不努力找藉口嗎?哪些點贊的觀友們,就沒有一個想清楚的?如果這些研究有效果,為啥國家沒有大規模推廣(根本就沒有推廣好吧!)?你當教育體系和國家中央都是吃乾飯的?當年可是從幼稚園開始學數學,小學1年級已經會做100以內加減乘除根本沒有壓力,為何現在的小孩就不能做到了,人種退化了?
在知乎看到過一個評論。三年級班主任留言,他只希望期末考試他的班別在全市墊底,為什麼呢?因為一、二年級的時候這個班不佈置家庭作業,學生們開開心心上完課就沒事了。過得不要太開心了。到了三年級他接管發現小孩子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開始還債了,比其他學校的差一大截。基礎和學習效率跟不上。
圖博館
“孩子在不認識字的情況下學習數學,很難掌握,在學校,老師讀題、講題意,在家裡,家長讀題、講題意。這就加重了學生負擔,耽誤了教學時間。”
“小學形象思維形成和發展時間,不適合學抽象思維的數學,具有初步的抽象思維再學就更好。”
“這麼多年招生來看,招一年級的學生,學生20以內的加減法都會了,數學書裡有重複學習的嫌疑。”
“一到小學,面臨兩門主課(語文、數學),壓力很大。小學二年級不學數學,多的課時怎麼辦呢?就加強語文教學,增加科學課,增加書法課,增加閱讀課。”
這項改革不是簡單地推遲上數學課,而是“小學課程整體優化”實驗,將一、二年級騰出的數學課時,用於學習語文、音樂、美術等學科。三年級採用正揚小學自編數學資料,到四年級後再採用教育部門編寫的教材。此次實驗目的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開發學生潛能、打好素質教育基礎,提升綜合素養和核心素養。
實驗進行了3年多。首批實驗班的孩子在前不久的三年級期末統考時,數學平均分比普通班高11.5分;語文平均分高15.3分。在其他方面,實驗班的學生也表現得更優秀。該校舉行的“詞語聽寫大賽”“默寫競賽”“迎十九大主題朗誦會”等活動中,實驗班學生的獲獎率、高分率都高於普通班。
家長看法各異
該校多名參加實驗的孩子說,一、二年級學習很多語文知識,到了三年級數學題目都能理解,學起來很快,感覺和其他從一年級學數學的小朋友比起來沒什麼不同。
學生家長楊向玉說,孩子原來讀幼稚園常帶回一大堆作業,夜晚有時做著做著就睡著了,看了十分心痛。剛開始聽說一、二年級不學數學,心裡直打鼓,但信任吳震球校長的能力,最終將孩子送入實驗班。低年級不學數學,孩子沒啥作業負擔,課餘時間學習鋼琴、游泳、跆拳道,孩子變得積極開朗。到了三年級,孩子也很少帶作業回家,前不久三年級全市數學統考,孩子考了92.5分。“一打聽,這一分數在實驗班只算中等,但我已十分滿意了。”
也有家長擔心孩子在學習中掉隊。一位孩子說,自己的父母擔心他數學跟不上,在二年級時專門送他到校外學習了一年時間數學。
赤壁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這場實驗還有可完善的地方,比如實驗班與普通班是不同老師教學,以後可嘗試同一老師教學,評價指標會更有參考性。
不少網友肯定。
專家贊許
圖博館
江蘇“史上最嚴”懲治有償補課等行為 37所學校50名教師被處理
上游新聞記者從江蘇省教育廳獲悉,2018-11-30是全省中小學老師簽署《江蘇省中小學教師拒絕有償補課公開承諾書》的最後一天。此前,江蘇省教育廳公佈了“史上處罰力度最大”的 “有償補課等違反師德師風行為查處情況通報”,13個市的37所學校被點名,50名教師被處罰。
此次被通報中,部分學校負責人被給予行政處分、訓勉談話,50名教師被處罰。其中,在對35名有償補課的在職教師處理中,除要求退還違規所得外,還被分別處以了停職反省、取消評優評先資格、扣發學年績效工資、黨內警告、記大過、公開通報等處理。而淮安市清江浦區北京路中學、淮安市清河開明中學的10名教師因違規在班級中推銷英語教輔產品、收受好處費被分別給予行政警告、黨內警告、黨內嚴重警告等處分。另外,徐州新沂市塘店中心小學3名代課教師被辭退。
5名教師因體罰學生也受到處理:泰興市實驗初中一教師被給予降低崗位等級、調離教學一線;常熟市淼泉中學一教師被給予行政記過處分;宿遷市沭陽縣華沖實驗小學一教師被給予停職反省,接受調查,目前其已自動離職;沭陽縣實驗小學一教師體被給予停職反省、公開檢討、取消年度評優評先、職稱晉升資格的處理;宿豫中學一教師被給予解除聘用並扣發學年度績效工資的處理。
回應
老師不准補課,那就社會機構跟進。有區別?
湖北一小學三年級才開數學課,用4年學完6年內容 2018-11-30 荊楚網
竟然有學校三年級才開數學課?
原來,從2015年秋季起,赤壁市正揚小學做了一次挑戰性嘗試:對小學課程優化,一、二年級不開數學課,學生從三年級起上數學課,用4年時間學完6年制小學數學內容。
要知道
在中國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下
不少家長在教育問題上都認為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更何況還是
具有嚴謹的邏輯性和高度的抽象性的數學!
那可是不少同學
學習上的“攔路虎”啊
三年級才開始學,還跟得上嗎?
校長回應
湖北這場教育實驗的宣導者是75歲的正揚小學校長吳震球。校長在接受採訪時稱,一二年級不開數學課有4個理由:
圖博館
萬喆:幼稚園新規下的思考 2018-11-17 環球時報
日前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由於對民辦幼稚園和學前教育發展給出新規,令一些上市的學前教育機構股票發生大幅波動,引起外界關注。
借著此次《意見》的發佈,我們應該梳理並找出過去在學前教育行業發展過程中的不足和缺陷。
第一,民辦幼稚園資質的審批制度似乎容易形成事實上的行政壟斷。《意見》提出民辦園一律不准單獨或作為一部分資產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營利性幼稚園,不得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營利性幼稚園資產。應該說,其政策針對性是非常強的。能夠拿到“資質”的幼稚園便可以拼命擴張,轉而用這種無度擴張來上市圈錢。
第二,必須解決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的不足。幼稚園在中國變成稀缺資源也就是近十年的事,由於過去大量街道、行業、單位內部幼稚園被關停並轉,再加上近些年城市人口增多,導致學前幼兒出現入園難。曾有相關部門解釋稱,這是因為幼稚園不屬於義務制教育,因此相關部門沒有義務、責任建立更多的公辦幼稚園。這次《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普惠性幼稚園覆蓋率(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80%;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偏低的省份,逐步提高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到2020年全國原則上達到50%;鼓勵支持街道、村集體、有實力的國有企事業單位,特別是普通高等學校舉辦公辦園。上述目標如果能落到實處,應該會大大改善學前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
第三,提高對學前教育的管理水準。從攜程親子園等案例上看,不僅審批的透明度、公開性、標準化程式存在缺失,不少民辦幼稚園的管理水準也堪憂。甚至,目前社會上仍有大量的無資質民辦幼稚園。
綜合來看,民辦幼稚園所牽涉的種種問題,其核心是明知供給跟不上需求,卻不去改善供給,只重“跑馬圈地”。筆者認為,要解決民辦幼稚園的“見利忘義”,不是要切斷其盈利,而是要提供更加充分的公共服務,進行更加嚴格的公共管理。這也是供給側改革的要義。(作者是盤古智庫學術委員)
圖博館
清華超算團隊獲國際大學生超算競賽總冠軍
2018-11-15,2018國際大學生超級電腦競賽(SC18)在達拉斯落下帷幕,清華大學電腦系超算團隊摘得總冠軍,總分88.398分(滿分100分),高出第二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11.518分。
至此,在2018年三大國際大學生超算競賽ASC、ISC和SC中,清華大學超算團隊包攬了全部三項競賽的總冠軍,實現了繼2015年後的又一次“大滿貫”。 這也是清華大學超算隊伍在此三大國際性大學生超算競賽中累計獲得的第11項冠軍。
本次競賽共有來自全球15所高校的本科大學生組隊參賽。清華大學作為唯一一所內地高校參賽。比賽要求參賽隊伍在總功率3000瓦的限制條件下,自行搭建計算集群並在集群系統上進行6個應用程式的性能比拼。在48小時的競賽中完成超算集群的性能基本測試HPL和HPCG,大規模機器學習,核裂變鏈式反應的穩態求解與模擬,論文複現——特大地震模擬,現場公佈的神秘應用等內容。
全球超級計算大會(SC)是國際超算領域的頂級會議。作為會議的重要組成部分,SC比賽是超級電腦領域的頂級賽事,每年舉辦一次。
回應
祝賀留美預備隊!
贊一個,希望最終不是為美國培養了人才,謝謝
現在top500超算,中國站45%,美國才109台,而且每次更新中國都在新增,很明顯超算事業的發展空間在中國,對於現在的頂尖學生,基本判斷力還是有的。一直都在說識時務者為俊傑,俊傑更能看清時務,當年往國外跑定居入籍也是當時形勢判斷。要知道現在國內有些職業院校引進個博士都是幾十萬年薪了。
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18_11_16_479969.shtml
jsoujsou
日本學生校服既是撐臉面也是添負擔 2018-02-13
日本社會一直有著“幹什麼活穿什麼衣”的規範意識。比如在學校就必須穿校服,出社會就必須穿西服,連自衛隊的組織機構裡也要分個“西服組”和“制服組”。這種著裝“常識”可謂是日本社會等級森嚴的封閉文化的代名詞。
日本基礎教育長期以來注重集體養成模式,培育學生的團體意識和向心力。整齊劃一的校服又是學校塑造學生集體意識的有力載體,多年來也算“功德無量”。但最近,社會上反對校服的聲音越來越多。其主要是來自學生家長們。校服在為學生撐“臉面”的同時,正逐漸成為家長們沉重的經濟負擔。日本文部科學省都不得不下達通知,提醒各學校不得進行校服攀比,為家長造成過重的負擔。
然而就在2018年2月,擁有140多年建校歷史,地處銀座繁華地段的公立小學——中央區立泰明小學校,就要求從今年4月入學的新生全部定制由阿瑪尼品牌設計的學生校服,冬天和夏天的兩套下來,需要8萬5千多日元。
說實在的,跟私立小學兩套校服10多萬,一個書包動輒8萬多相比,阿瑪尼的校服才要8萬多,的確不算貴了,甚至稱得上是性價比超高。但問題是,泰明小學校是一所公立學校。一般公立學校校服的平均價格在2到4萬日元左右。何況,在日本讀公立學校最大的好處就是省錢。更直白一點的說,日本的公立學校的定位,就是要服務于平民階層,讓條件不好的孩子也有書讀。家庭條件好的日本人都更願意將孩子送去教學品質高的私立學校。
阿瑪尼校服事件曝光後,社會輿論一浪高於一浪,甚至被拿到了國會上探討。泰明小學校校長和田利次也被迫召開了記者會見。校長宣稱,學校需要一個明確的定位,要體現銀座的時尚感,為了維護銀座的品牌形象,也為了從小培養孩子們美的意識,所以這次的校服要特別定制。而是否購買,可以由家長們自行判斷,學校不會強迫的。
說到底,這次的阿瑪尼校服事件,都是校長“濫用職權”,自己“作”出來的。在廢除校服的呼聲越來越高的日本社會,這件事無疑給廢除校服的一方又穩穩的送去了一票,簡直“神助攻”。
jsoujsou
東京醫科大學壓低女考生分數背後 2018-08-10
近日,東京醫科大學被曝出在高考考試時故意壓低所有女性考生的分數。是的,沒有看錯,是所有女考生的分數。校方對這樣的潛規則解釋道,日本醫療行業的現狀是,很多女醫生會在結婚或生子後選擇辭職,為了防止將來出現醫生數量不足的情況,學校有意減少招收的女學生人數。這不禁讓人感慨,東京醫科大學還真是從“源頭”上解決醫生人才流失的問題。
新聞一出,毋庸置疑,對不公的抗議是遍及全國的,因為這一件醜聞揭露出日本社會當中典型的幾個陰暗面。
首先,是女性在社會中受到的歧視。日本社會男女地位不平等已是老調重彈的問題,但我們過去更常在職場中審視。因為相當比例的日本女性在結婚生子後選擇退隱江湖,因此公司在一開始便更器重男性——哪怕他們的工作能力可能比不上同期的女性。為了不浪費公司培養人才的成本,便把更多的機會給男性。
在這一次女生高考成績被扣分的問題上,大學方面則站在了“老闆”的角度,枉顧平等和公平肆意按照自己意願調配資源。退一萬步而言,哪怕所有女醫生在結婚後都選擇辭職在家相夫教子,大學也不能侵犯合格者進入校門的權利。歧視發生的地方不同,卻是一樣的卑劣。
要談“禁止歧視”的大道理,校方的高等人才不會不懂。在“政治正確”了然於胸的同時仍然能侵犯女性考生的權益,更說明了在高校內部是由男性主導的勢力圈,這個勢力圈又正在從源頭方面扼制了女性的地位。若非偶然因文部科學省官員為孩子走後門之醜聞導致東京醫科大學被徹查,沒有人知道未來還有多少女性考生為此落榜。
一個案件暴露了日本的教育公平到性別歧視的問題,目前我們無法確切知道這類事件從何時開始,讓多少女考生就此落榜,也不知道有多少高校也在採用這樣的手法把社會塑造成他們想要的樣子。希望日本政府、日本媒體會追究到底,把這個社會塑造成真正的“能力大於性別”、“公平、平等大於權力”的社會。
jsoujsou
日本名校女畢業生緣何淪為“第三類人” 2018-01-09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大學本科階段的女性比例正在增加,連優秀大學如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和慶應大學的女生也越來越多。高學歷名校女生在外人眼中應當是日本大企業就職,薪水可觀,男友高富帥,也就是我們說的“人生大贏家”。
從學歷和工資的相關性上來看,的確如此。日本某機構統計了全日本160所大學的畢業生的終身工資。所謂終身工資,指的是從就業到退休的,包括月工資、獎金、退休金在內的收入的總和。
終身工資最高的,其實不出大家的所料,就是被稱為亞洲最高學府的東京大學。東京大學畢業生的終身工資達到了4億6126萬日元。排在第二位的是私立雙雄之一的慶應義塾大學,畢業生的終身工資達到了4億3983萬日元,排在第三位的是京都大學,畢業生的終身工資達到了4億2548萬日元。中央大學以3億9368萬日元排在了第四位,早稻田大學以3億8785萬日元排在了第五位。
但是,很多時候,工資高並不是名校畢業生的唯一標籤。尤其是女畢業生,她們有時候甚至不敢自報家門,當別人問及她們在哪裡上的大學,只好含糊其辭——畢業於東大,卻只敢說是澀穀那一帶的大學。
她們可能會面臨工作上的尷尬狀態。名校畢業的女孩子在找工作的時候,常常會聽到“我們沒辦法給出和你能力相當的薪水”,“我們公司沒有準備和你學歷相匹配的職位”這樣的話。甚至,在大學裡,非編制講師職位上,80%坐著的是女性。很多高學歷或者名校出身的女性求職屢屢被拒絕之後,只能放棄去日本大企業就職的夢想,在小公司拿著和自己能力差好幾截的薪水度日。這種高學歷卻生活不幸的現象,一直被成為高學歷名校女性的魔咒。
高學歷名校女生還會面臨戀愛中的尷尬狀態。東大女生更容易成為單身女青年。很有趣的是,很多東大女生失戀之後更容易陷入無邊苦海。因為對於很多從小一直努力念書考試的她們來說,失戀就是人生第一次重大挫折,完全猝不及防、手足無措,失戀苦境無邊無涯,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無法振作起來正常生活。
圖博館
深圳大學給部分專業學生家長寄成績單 學生們慌了 2018-11-01 中國青年報
近日,深圳大學給部分專業的學生家長寄了學生成績單,快遞含有所有學期的成績單、績點換算說明、《致家長一封信》以及輔導員班主任聯繫方式!
此前,江西省內包括南昌大學、江西財經大學等多所高校都會把部分或者全部學生的成績單寄給家長,以便家長瞭解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
華東交通大學的這一做法已經堅持了二十多年,學工處處長楊東明表示“如果學生成績不太理想,家長收到成績單後,學生肯定會有一定壓力,但大學生都是成年人,我們相信這種壓力會轉化為他們學習的動力,激勵他們在大學期間真正學有所成。”
學校給家長寄成績單,你怎麼看?
回應
這完全是應該的也是十分必要,學校與家長們勾通及時反映學生的情況,這完全是正確的,就象中小學生時老師到家庭進行家訪一樣。
為什麼有人反對呢?因為你成績不好,因為你沒好好學,所以害怕所以反對。
侵犯隱私人權!
這與人權有什麼關係?學校對學生負責,家長為自己的孩子負責。
呵呵,成年人的隱私,麻煩你做個成年人,學費自己出吧!
圖博館
王鵬:非傳統留學國為何火起來 2018-11-03 環球時報
說到“出國留學”,人們往往首先想到“哈耶牛劍”等歐美發達國家的百年名校。然而,近年來,情況似乎正在變化。有中國留學市場風向標之稱的“中國國際教育展”日前在京開幕,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捷克、芬蘭等國家和地區的逾500所院校參展。而在展覽現場,捷克、西班牙等非傳統留學國展區吸引了不少諮詢者。這種情形在五年前是不可想像的。
造成這種變化的原因有很多。歷經四十年改革開放,尤其是經歷過去十多年的留學熱潮後,中國家庭視野更開闊、消費更趨理性,以及中外交流的順暢、頻繁,共同造成了上述結果。
改革開放初期,出國留學僅僅是國內極少數精英學生的人生機遇。2008年後,隨著中國國力的持續提升、人民生活水準和收入的穩步增高,出國留學逐漸開始從“奢侈品”變成國內中等收入以上人群的“日常用品”。不過,當時人們的眼界還比較狹小。一方面,對外國知之甚少,除了哈佛、牛津等頂級名牌大學如雷貫耳外,很多海外名校,國人並不知曉。另一方面,那個時候的中國家庭,在相當程度上還把送子女出國留學視為一項“面子工程”。因此,他們往往不惜傾全家之力,也要送子女前往收費高昂的歐美名牌大學。
最近十年來,上述情況正在悄然發生改變。中國家庭的眼界越來越開放。除了少數歐美頂尖大學,中國家庭也逐漸開始關注一些在名聲上或許沒有那麼顯赫,但在專業領域同樣出類拔萃,甚至在業內享有“隱形冠軍”美譽的非傳統名校。近年來,東歐大學“熱”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於這一變化。歷史上,捷克工業發達,尤其是精密儀器、軍工等產業長期執歐洲之牛耳,絲毫不亞於我們耳熟能詳的“瑞士製造”。與此同時,中國家庭的虛榮心在下降,求“實惠”成為家長和子女的共識。在精算“性價比”後,越來越多的家庭把目光鎖定在學科有特色、業內口碑好、收費較划算、就業有保障的非傳統高校和非傳統留學目的國。
當然,坊間對此也頗有疑惑:沒有美歐頂級名校的文憑,從這些非典型名校畢業出來的中國學子們,能夠在國內外就業市場上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嗎?筆者認為答案是肯定的。事實上,很多非名校的畢業生無論是在職業技能,還是交際能力上,都絲毫不遜色于那些傳統名校的同齡人。今後隨著學生和家長對於留學的認識更加理性之後,相信市場、用人單位、企業雇主也會逐漸調整自己的用人偏好,以便通過最高的性價比招募到最適合本單位的人才
圖博館
世界400大台灣只剩一校 高教改革還不警惕?2018-11-03 聯合報 劉廣定/台大名譽教授
日前教育部表示,不同意公私立校院同步減招,理由是還未到啟動同步減招的時間點。然從最近泰晤士高等教育(以下簡稱「泰晤士」)發布的二○一八-一九年世界大學排名結果看,教育部官員完全不瞭解現實狀況;台灣的大學早該減收學生,提高水準。
九月底,「泰晤士」發布最新世界大學排名,全球共一二五八校入選,台灣卅二校。該評比顯示,就全球而言,台灣整體高等教育已嚴重衰退。卅二校中只有四分之一在「前段班」(六百名內),卻有約三分之一(十校)在後段班的後段(千名之後)。
最需注意的是,世界前四百名中,台灣從二○一一-一二年占八校,減少到二○一八-一九年只剩台大一校!但大陸有十二校,香港五校;連澳門大學和馬來亞大學都由後段班升入四百強。台灣能不警惕?
台灣國立大學多在後段班,甚至不列名。最令人惋惜的是中山大學。筆者八年前為紀念中華民國建國百年,編寫「百年來的化學發展」時得知,該校化學系在復校之初應邀前來創系的資深人才,和民國八○年代及以後加入的優秀新血有很好的研究表現。這與該校二○一一-一二年世界排名二五一-二七五名,在台灣僅次於台、清、交的結果一致。然二○一七-一八年且已連續三年列在六○一-八百名之間。
「泰晤士」評比指標,包括教學、研究收穫、研究影響力、國際化、知識轉移等五項,最能表現大學教育本質。評比結果顯示,台灣的大學在全球競逐中已衰退,在兩岸四地亦處於劣勢。更可慮者,台灣南部大學只有成大排在前段班之後段(五○一-六百名),入選排名榜的也只有成大、中山、高醫、義守和高雄大學五校。但中、北部多所私大反而榜上有名。
造成高等教育嚴重衰退原因,廣設大學的錯誤教改固為其一,經濟與社會因素亦不能排除。近日廣泛討論的青年北漂問題,或許不限於就業。許多南部優秀學子競相北上,反向交流則少,也可能是導致南部大學更快衰退的重要因素之一。
台灣高教改革刻不容緩。各校減招學生並加強淘汰,以降低生師比,提升水準,應盡速進行。
回應
沒有關係!台大沒有校長也不是一天兩天!世界排名算什麼?民進黨政府根本不介意!
圖博館
小學生作業把爹媽氣死 網友卻笑了 2018-10-30 人民日報
近日,一張圖刷爆朋友圈!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還有家長“哭訴”:現在最怕的不是上班辛苦,而是要回家教娃做作業,血壓分分鐘飆升!陪娃寫作業是影響家庭關係第一殺手
陳女士
有一天晚上教兒子組詞填空,“abcc”格式,舉例“小心翼翼”。我心想這個肯定難不住他,果然兒子開始發揮了,很認真地看著我說:小心媽媽、小心爸爸、小心姐姐……難道家裡人都是危險分子嗎?
唐女士
女兒萱萱今年三年級,一直都是我自己教。有一天我激情澎湃地上完英語課,她笑著偷偷告訴我說,這節課上過了……然後還唱了句:“該配合你演出的我視而不見”,第二天我就把她送輔導班去了。
談先生
暑假那段時間,兒子每天都有固定作業,但從他第二天買幾份早飯就知道作業有沒有完成:買一份就是寫完作業了,買三份就是沒寫完。還笑嘻嘻地說:“爸爸媽媽,你們餓嗎?一起吃早飯吧。”
……
這才開學一個半月,就有辣媽感歎:
“天天陪孩子寫作業,夜夜這樣咆哮、怒吼,除了肺活量飆升,其他都衰退了!傷不起啊”
專家:因輔導作業發脾氣反而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
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殷飛告訴記者,大多數家長更關心孩子學業問題,但是其教學方法往往不夠專業。“教師經過專業訓練,教學方法符合孩子的認知規律,所以不建議家長在學科教育上對孩子過多干預。”殷飛說,因為輔導作業而發脾氣,反而會對孩子們產生負面的影響。
殷飛表示,家長們更應注重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比如孩子有沒有及時複習、有沒有邊寫邊玩等等。
同一個世界,同一種父母,給所有陪娃寫作業的父母們點個贊。
回應
其實不要那麼認真,就當是陪孩子玩吧。一次不會就兩次唄,兩次不成就三次唄……總是有會的那一天啊。要想輔導孩子,首先自己就要變成個孩子。
http://lx.huanqiu.com/cooperation/2018-10/13396822.html
圖博館
壓力過大 德國110萬青少年患身心疾病
德國有越來越多學生因為壓力大而面對頭痛、長期疲憊等生理和心理疾病。據新加坡《聯合早報》2018-10-30報導,在德國全部900萬名6歲至18歲的青少年中,約有110萬人存在這種問題。
據報導,學校和父母給予過高的壓力,加上網路社交媒體上的霸淩,以及對失敗的恐懼,讓德國學生面對許多無形的壓力。
位於漢諾威的醫保公司KKH統計,2017年,在該公司入保的青少年中有約2.65萬人出現失眠、崩潰、抑鬱等問題。其中,13歲至18歲的青少年中,就醫問診的人數比2007年翻了一番。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的資料則顯示,德國少年兒童約16.9%有心理疾病症狀;保險公司DAK的資料甚至高達26%。
維爾茨堡大學醫院青少年精神疾病診所的負責人羅馬諾斯說:“德國的孩子們處在壓力之下。”
KKH委託調查機構Forsa對1000名家長進行的問卷顯示,13歲至18歲的孩子中有1/4因壓力感到疲憊;22%抱怨頭痛。6歲至12歲的孩子中則有13.5%有肚子痛和感到疲憊。該機構的心理醫生克雷姆鼓勵家長對孩子多多予以支持,對孩子們付出的努力予以讚賞與肯定。他說:“根紮得越深,樹就越有抗壓能力。”
德國心理醫生聯合會認為,社會生活節奏的不斷加速以及複雜性增加,讓這些成長中的孩子面臨了更大的壓力。該聯合會的心理醫生阿夫齊•韋寧認為,休學一段時間後重返校園的孩子特別需要幫助,無論是因為抑鬱、吸毒還是受到性虐待。他說:“學校心理醫生有相關的方案,在這方面,學校通常還需得到進一步的支持。”(實習編輯: 周思敏 審稿:譚利婭)
回應
我認識一個德國人,當我說中國對德國人的看法就是嚴謹的時候他告訴我,中國需要對德國再理解點。
圖博館
美國康大突然與人大“斷交” 環球時報:跟風白宮 2018-10-29 環球網
據《金融時報》報導,美國康奈爾大學宣佈中斷與中國人民大學的交流合作專案,理由是人民大學缺乏學術自由。這被認為是近年來國外大學因政治原因與中國大學中斷合作的首例。
據《環球時報》向人民大學瞭解,康奈爾大學對人大的具體指控子虛烏有,顯然受了網上傳聞的誤導。
人大與世界上兩百多所大學有合作,遭遇康奈爾大學的這種“斷交”是頭一遭。這是美國同中國打交道方式非理性變化的一部分:美國社會中的更多機構可能被對中國的錯誤認識感染,自覺或不自覺地加入到美國新的對華戰略動向中,我們不該感到意外。
然而這是逆全球化風潮而動。僅就大學來說,中國高校生源充足,發展迅速,是全球高等教育的重要活力源。外國大學同中國大學合作多數時候是互利共贏的,遠離中國大學或學生是給自身發展關上一扇門。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新興市場,這裡有整個人類社會發展所需面對的緊迫課題,有各種科研的動力和用武之地,是全球化的支柱之一。繞開中國是個天真的想法,對這一點中外都應該清楚。
中國人常說,做好自己的事情最重要。這句話在當下尤其值得銘記並且加以實踐。我們要自信,有主心骨,不受外部聲音的干擾和牽制,這包括既不被外部壓力任意塑造,也不能出於警惕,亂了我們自己節奏,放棄我們原本規劃中就該有的改進。
對中國的大學和各行各業而言,改革開放是根本,加強治理的目的也是要進一步推動改革開放和發展。
對中國的偏見和同中國交往的實際需求正在西方一些國家同時上升,只要中國處理得當,我們相信後一個現實一定會壓倒前一個。中國的路必將越走越寬,拒絕與我們合作的一些力量只會越走路越窄。
相關新聞
人大教授金燦榮:美國無法接受中國崛起,以後會經常吵架
圖博館
楊永信憑“電擊”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18-10-30
最近看了一個早年央視柴靜採訪楊永信的節目,節目名字叫《網癮之戒》。節目不僅採訪了楊永信本人,還採訪了已經接受過“治療”的孩子,正在接受“治療”的網癮少年們,以及他們的家長。
這檔節目對當時社會上議論紛紛的“電擊治療網癮”這一問題對家長進行了詢問。
…
“政府特殊津貼制度”是在1990年由黨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的,由國務院給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發放的政府特殊津貼。據人社部網站2017年資料顯示,截至當時,已經先後選拔20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共計17.7萬人。楊永信獲得了2008年度國務院特殊津貼,而且這個榮譽還是終身制的。
…
楊永信到底是因什麼獲得特貼已經不重要,只要他現在還從事戒網癮這項工作,那他“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榮譽就與他現在從事的“戒網癮”這項工作分不開。而走投無路的家長,面對擁有這樣一個榮譽光環的“醫生”,他們能不信任他嗎?
…
(三)建立有效的跟蹤管理制度,對違背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義造成不良影響者,收回政府特殊津貼證書,以保證政府特殊津貼的嚴肅性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隊伍的純潔性。
回應
該被電的是那幫把孩子送過去的巨嬰父母
有市場需求。即使幹挺了楊永信也會有張永信,王永信,周永信冒出來的。
1,網癮確實是病。2,楊永信的貢獻在於給網癮治療這方面排除了一條死路。3,希望有更好的治療網癮的辦法出現。
你試過電擊被療愈了?
這個沒什麼抬杠的,我家裡有人重度抑鬱症在南京治好了,基本上能正常生活,就是電擊療法。
看完這個視頻,哥竟然對楊醫生有了些正面的看法!事實總是很複雜的!可能有人收到楊醫生電療的傷害,但是可能有很多人確實治好了。從另一方面講: 這些小孩子都是網癮很嚴重的情況,不然父母肯定也不會送他們過去治療,畢竟還是比較貴的。
圖博館
清華總裁班34位同學眾籌開餐廳破產 網友評論亮了 2018-10-27 中國青年報
清華大學總裁班34名學員通過微信群成員眾籌開了一家餐廳,因經營不善,經股東會決議向海澱法院申請破產。申請破產的公司於2014年12月成立,是一家經微信群成員眾籌設立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
據債務人稱,設立公司的想法最初是在微信群裡發起的,群內成員有120人左右,均是清華大學總裁高級研修班2007年至2013年不同班級的同學。現公司註冊資本680萬元,34名股東均認繳出資20萬元,持股比例均為2.94%。公司主要經營位於清華大學東門附近的一家主題餐廳,但自2015年開業經營以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期間雖多次調整經營模式,但仍未能扭虧為盈,目前已經停止經營,經股東會決議向法院申請破產。公司資產目前僅餘帳戶資金五千餘元,所負債務二十餘筆總計三百余萬元,此外還有一百余名客戶辦理的充值卡費未退。
目前法院已經指定管理人,後續將依法對債務人資產、債權債務等情況做進一步清理。
網友評論
…..
回應
通過破產確實是回避債務的好辦法,我就遇到了,這就是如何利用法律來幫助自己坑害他人。常州美吉特五金城通過幾次法人變更,最後宣佈破產,使很多投資人血本無歸,投資有風險,所以勸投資人千萬別盲目。
特朗普最會宣佈破產
所謂“總裁班”只不過是給奸商在學歷上貼金的地方
總裁班不算學歷,各人都有各人的一攤子事,開個餐廳也就是散散心而已,有誰會真正當做一個賺錢的勾當!
http://news.sina.com.cn/o/2018-10-27/doc-ifxeuwws8684660.shtml
圖博館
一方面,由於計劃生育政策,農村小孩越來越少,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小孩,且村民居住比較分散,小孩之間一起玩的可能性較小。另一方面,這也與教育體制改革有關。現在學生的安全重於一切,導致大部分中小學都儘量減少學生在學校的娛樂時間,以免出現安全問題。因此,學生在學校沒有充分的娛樂空間,在家庭和村莊社會內部也沒有合適的娛樂方式,從而導致很多小孩只能玩手機遊戲,並逐漸上癮,沉迷於其中。
三、如何干預?
首先,要強化學校教育的公共性(楨:?),尤其是要加強學校在義務教育階段應該承擔的責任。比如,學校可以稍微延長放學時間,這樣既能保證學生有更多的學習時間(比如可以在學校寫完作業再回家),同時還可以減少學生回家玩手機的時間。
其次,在教育政策中也要賦予學校以主體性,讓學校能更多地參與到對學生的管理上來(楨:?)。當前很多學校之所以在學生教育上保持“底線思維”,一方面在於學校老師在教育任務之外要承擔很多其他事務,如教師要花大量時間做各種各樣的考核報表;另一方面還在於教育中的“不出事邏輯”,過於強調學生的安全,導致學校在管理學生時束手束腳。
再次,家庭(尤其是年輕父母)要加強對小孩教育的重視,即使年輕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也可以通過電話或者網路的方式經常監管小孩的學習。
最後,從社會層面來看,要加強對一些遊戲公司的監管。遊戲公司在開發設計遊戲時應該設置一定的門檻,比如實名制認證等方式,避免小孩沉迷打遊戲。
回應
說來說去,就是夲應由政府承擔約責任都甩給了家庭,就和養老一樣,夲應由政府解決,而政府卻通過立法,把責住完全推給了子女,當年宣傳計劃生育,提倡一對夫妻一個孩的時候,政府可不是這樣說的,現在孩子大了,一對年輕人需要面對四個老人,他們自己還耍面對巨大的工作壓力,還有他們自己子女的輔養,政府這時候失聲了。
在社會管理沒有跟上,而農村教育一再萎縮的狀況下,把隔代撫養當靶子其心可誅,沒有了隔代撫養很難想像會是什麼樣。無論是要父母捨棄工作照顧小孩,還是帶著小孩工作對於大多數的底層百姓都是不現實,而且城市中讓小孩單獨在家中,自己上班事故早已是頻出。作為老人希望能夠帶孫依然是中國社會老人的普遍願望,子女則可以安心工作,還有利於家庭親情維繫,這種家庭分工是有利於個人,社會和國家的。
圖博館
我們可以回憶一下,農村裡的80後以及90後初期的一代人,大部分也是由爺爺奶奶“隔代撫育”長大的,但是這批兒童在教育方面似乎並沒有出現像當前的“隔代撫養”兒童那樣嚴重的問題。
筆者認為,當前農村小孩在教育方面存在的各種問題,不是“隔代撫養”本身造成的,其根源在於教育體制以及相關教育政策本身的變化。
當前教育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在於學校教育的公共性在不斷弱化,學校把很多教育責任推向家庭,導致家庭在小孩教育上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當家庭內部是“隔代撫養”這樣一種育兒模式時,小孩教育的問題就被進一步凸顯出來。
80後及90後初期的“隔代撫養”兒童之所以在教育方面沒有出現太大的問題,原因在於當時學校教育的公共性很強,學校以及教師基本承擔了學生學習上的所有事情,也即小孩學習上的事情基本在學校就可以完成,家庭在此過程中不需承擔太多的責任,只起到輔助的作用。因此,即使是由爺爺奶奶帶的小孩,在學習方面也不會出現大的問題。
而在近幾年,教育改革的整體走向是市場化改革,弱化了學校教育的功能,強化了家庭在小孩教育上需要承擔的責任。
如此一來,家庭在小孩教育上不僅要付出更多的經濟成本,還要付出更多的時間成本。在學校教育功能弱化的背景之下,毋寧說“隔代撫養”,即使是年輕父母親自在家帶小孩也會面臨各種困境。
除了課業輔導,當前在農村小孩教育方面還有一個突出問題,即如何對小孩的娛樂時間和娛樂內容進行管教。
在農村調研發現,很多小孩在學習之外的業餘時間都被各種手機遊戲充斥,農村裡經常可以看到一堆堆小孩聚眾玩遊戲的現象,這對小孩的學習以及身體都是不利的。很多人認為,如果是父母親自在家管教,小孩或許就可以避免過度沉迷於遊戲。這種說法有其合理性,但是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分析,農村小孩為什麼會沉迷於遊戲?難道僅僅是因為“隔代撫養”?
問題似乎並沒有那麼簡單。筆者及團隊成員在農村調研發現,現在的農村小孩,除了玩手機和玩遊戲之外,好像已找不到別的娛樂方式。
圖博館
李永萍:不要將小孩教育問題全部推給“隔代撫養” 2018-10-25 觀察者網
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博士後
在當前農村,“隔代撫養”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大部分農民家庭都是由爺爺奶奶在家裡帶小孩。對此,很多學者認為,“隔代撫養”不僅是對老年人的剝削,而且還對小孩的教育和成長極為不利,其中後者尤其引起了社會大眾的關注。
不可否認,相對於親代自己撫養小孩而言,“隔代撫養”存在一定的弊端,但我們不能據此將小孩在教育上存在的問題全部推給“隔代撫養”,不能將“隔代撫養”過於問題化。實際上,在當前中國社會以及農民家庭面臨劇烈轉型的時期,“隔代撫養”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因此要對之進行具體的分析。
一、“隔代撫養”存在的合理性
在中國,“隔代撫養”這一現象是伴隨著打工經濟的興起而變得越來越普遍。“隔代撫養”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優勢,這種合理性和優勢主要表現為能夠實現家庭勞動力的最優配置,使家庭獲取經濟資源的能力最大化,從而增加家庭的資源積累能力和發展能力。
當前我國農村大部分農民家庭都形成了以代際分工為基礎的“半工半耕”的家計模式,即年輕的子代家庭外出務工,年老的父代家庭在村務農(有的還能在鄉鎮或縣城附近打點零工)、並順便照顧孫代。這樣一來,農民家庭就可以同時獲得務工和務農兩筆收入。
之所以說以代際分工為基礎的“半工半耕”和“隔代撫養”是一種最優的家庭分工模式,是因為中老年父代在城市的就業機會有限,在城市一般超過50歲就很難再找到合適的工作,但中老年父代在村務農卻完全沒有問題,而且他們普遍都是務農的好手。
年輕的子代在城市的就業機會很多,父代幫忙帶小孩之後,年輕的夫妻就可以安心外出務工。如果父代不能幫忙帶小孩,那麼就只能由年輕的夫妻自己來帶,這時年輕的夫妻面臨兩種選擇,要麼是將小孩帶到打工的地方上學,要麼是夫妻一方留一人在家照料小孩,無論是哪一種方式,對於家庭的資源積累能力都是不利的。
二、小孩教育的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隔代撫養”似乎確實會對小孩教育帶來各方面的問題。但是需要進一步深思的是,這些問題是否真的是由“隔代撫養”帶來的?還是說“隔代撫養”只是一個表面原因,其背後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圖博館
江西一中學生校門口拒搜身被保安毆打,校方稱搜身是防帶手機
據江西都市頻道《都市現場》欄目2018-10-26消息,南昌市民楊女士反映,她兒子小歐在少春中學讀高三,學校規定,進校門要過保安搜身這一關,而今天,兒子就是因為不讓保安搜身,被學校保安給打了。
小歐告訴記者,當時保安搶他的包,他不同意,便被兩名保安按在牆上,自己大喊他們這樣做是違法的,卻反被錘了兩拳,之後還被掐住不讓說話。小歐班主任告訴我們,每天搜查學生的書包是學校的規定,目的是避免學生帶手機來學校上課。
小歐說:“保安不承認自己打了人,還說是我動的手,我覺得可以直接調監控,身正不怕影子斜。”
但是學校卻對他們要調看監控的要求,一直沒有答應,現在校方只是先提出讓老師陪同小歐先去醫院做一個身體檢查,後續的情況再和家長協商。
回應
難道連學校都成黑惡勢力單位了……?
那莆田系怎麼算?黑色帝國?
少春集團的前身是高三補習班。是私人高中,又不是義務教育,這不是很正常嘛。大家散了吧。炒作這個沒用的。
既然這個學校這麼不好,母親乾脆直接辦理轉學就好,去一個允許帶手機的學校
我覺得要是校方說搜身是為了防止帶刀或手機入校的話, 基本就可以輿論不敗了。
一般來說,封閉式或半封閉式管理的中學,有一部分通校生就是會往學校裡捎帶啤酒、煙、打火機、充電寶甚至更過分的東西。這種情況每個學校都知道,學校又不傻,但是有幾個管的?學校根本不敢管啊!搜書包搜宿舍查違禁物品的事,一旦做出來,肯定有學生撥打市長熱線、教育局投訴,或者直接找媒體,現在輿論這麼厲害,學校傻了嗎?還往槍口上撞?一般學校就是利用開班會、發宣傳單頁之類的東西不停的向學生和家長們宣傳,不要攜帶校規不允許的東西進學校,力度也就限於此了。別埋怨什麼學校成黑惡勢力了,要真的成了黑惡勢力,學校直接在校園裡賣煙賣酒賣充電寶不是更好?
圖博館
上海私校午餐供應惡性事件升級 校長懟家長:還要怎樣 2018-10-22 新浪財經綜合
這兩天,大家的朋友圈恐怕都被上海中芯國際小學的後廚的爛番茄刷屏了吧?
週三中午,中芯的家長還只是擔心孩子們的午餐吃不飽。因為有人在家長群裡曝光了孩子們的午餐——
兩個速凍baozi,一個巴掌大小的鴨腿,一勺蔬菜,一盒利樂包的純牛奶……
要知道,這可是一年近十萬學費的私立學校,一般公立學校午餐費在11~15不等,而中芯讀書的孩子每天午餐費要24塊錢。就吃些這個?
家長們在群裡要求更換供應商,改善孩子們的午餐伙食
校長說要開溝通會
家長們坐滿了會場禮堂,校長站在兩個baozi的餐盤前,面無表情。
大家要求校方給出方案結果,包括換供應商,設立合理監督機制,家委會要全程主動參與。然而校長說——
他反問媽媽:你沒做過領導吧?我都說過了會監督,你還要怎麼樣!
作為媽媽,她要怎樣?她能怎樣?!校長竟然脫口而出:要麼你們給出整改方案!
這句話真的驚呆了在場的家長。如果有人開工廠出了問題,難道也要問客戶要整改方案嗎?
“沒問題”的後廚全都是問題
溝通未果的家長們提出要去後廚看看,供應商和校長說:我覺得沒有問題。
然而,在後廚,家長們看到的卻是——成筐發黴的番茄、洋蔥和貼了遮羞布的過期五香粉
還有提前三天泡發的黑木耳、速凍的蔬菜,臨期的半成品肉
粘著洗潔精、蔥花和食物殘渣的湯碗
憤怒的家長緊急報警,食品監督局迅速介入
後來,很快就有各路官微,大V,紛紛前來關注支持,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回應
中國的公知大V噴子/家長太迷信私立學校
https://finance.sina.com.cn/china/gncj/2018-10-22/doc-ifxeuwws7063953.shtml
圖博館
捐錢捐樓就能上哈佛?內部郵件:真的
儘管向某些常青藤聯盟大學提供捐贈可以讓一些成績不夠的學生入學,在美國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但哈佛大學的錄取程式在多大程度上偏向這些捐贈者的親屬,在亞裔控告哈佛大學招生歧視案最新的進展中一覽無餘。
據英國《衛報》2018-10-21報導,該案庭審最新資料近日公開,哈佛招生辦官員內部郵件顯示,富裕且與哈佛建立長期關係的階層疑似存在錄取優待。庭審中,一位元申請人的家人向哈佛大學捐贈了110萬美元,為他爭取到了入學資格。還有一名哈佛大學開發人員和招生主任討論他們可能會從一名候選人身上榨取多少錢。特朗普的女婿庫什納學生時期雖然成績平平,卻被哈佛大學錄取。這也許與他的父親曾承諾向哈佛捐贈250萬美元有關。
據《華盛頓郵報》18日報導,根據庭審資料,過去六年,哈佛錄取的體育生、捐贈者相關者、畢業生或教職員工家庭的傳統生中的白人學生達約2680人,超過這一期間錄取的所有亞裔學生人數2460人,而非裔和拉丁裔錄取生人數加起來才2693人。不論該案的裁決究竟如何,“(大學招生)的大贏家都會是有錢的白人”。
回應
哈佛是為統制精英們培養接班人的地方。資本主義階段靠啥篩選出精英?看誰錢多唄
公開的秘密,沒啥好奇怪的。
所以潘十億是一次性買了多少張錄取通知書?
你以為呢?真是以為他去為世界教育事業做無私奉獻?
如果能給我們的學校捐一棟樓,收一個學生又算得了什麼呢?只是這些富豪們看不起國內的大學罷了(楨:?),否則國內的大學會拼了命的要這種學生。
希望以後階級固化加劇後你別又出來抨擊學校的做法,謝謝
22億!清華獲中國大學史上最大筆捐款
2018-10-22,廣東省國強公益基金會未來10年內將向清華大學捐資22億元人民幣,用於支持清華大學的基礎前沿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高端人才引進,助力清華發展。當天,國強樓奠基儀式同期舉行。
八旬老人轉帳鉅款銀行報了警 沒想到事情卻是這樣……
央視新聞2018-10-21消息,今年9月,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木蘭縣,收到了300萬元的巨額捐助,還有700萬預計明年到賬。捐款者是一位老人,叫馬旭,是我國首位女空降兵。但是當老人來到銀行轉帳時,銀行卻報了警,銀行擔心老人受騙報警。民警趕到銀行後,經調查,確認隨行的兩個人確實是馬旭老人家鄉黑龍江省木蘭縣教育局的幹部,捐錢的老兩口是真捐,受捐的木蘭縣也是確有其地。
圖博館
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當一部分教育責任向家庭轉移之後,城市中產階層及以下階層在承擔家庭教育責任時非常吃力,因此我們會在網上看到不少吐槽輔導孩子作業“心酸”感受的段子。
……..
因此不論是城市中產階層,還是城市下層和農村家庭,在承擔家庭教育責任時,要麼是勉強承擔,力不從心,要麼是無法承擔,於是就出現了家長們抱怨作業太多,學生作業做不完的現象。當家長的抱怨和不滿被教育部門注意到之後,可能又會出臺“減負令”,於是又會陷入教育部門要求學校嚴格控制作業量,而家長又要求學習成績,老師不得不讓家長給學生佈置、檢查作業這樣一種怪圈中去。
為解決上述問題,關鍵還是應該加強學校教育。具體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採取措施:
一是給與學校在教育上的主體性,讓教師根據教學規律進行教學安排和作業佈置,保證學生既能掌握所學,也能有充足的時間休息和娛樂。
二是政府和各相關部門應該給學校進行鬆綁,減少不必要的檢查,檢查中更加重視工作實質完成情況,而不是文字材料寫作情況,讓學校和教師能夠有更多精力投入學校管理和教學工作。
三是提高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水準,逐步解決城區學校大班額問題,教師教授的學生減少,才能有精力去關注學生和檢查學生作業。
四是學校自身要保持主體性,開展活動以促進學生素質提升為前提,以提高教師的教育能力和教學積極性為前提,減少不必要的特色創建活動。
回應
所謂的家校矛盾,完全就是一些蠢人或者壞人人為製造出來的,瞎減負,其實把老師、家長、學生的負擔都增加了,只有課外輔導機構喜笑顏開,我上學的時沒有減負,學校裡班額普遍比現在的學校大,家長的素質普遍比現在的家長低,教師的收入普遍比現在低,但沒有這樣的家校矛盾,老師也沒有現在這樣抱怨。時代進步了,各方面條件改善了,反而大家都不滿意。咱們小時候不就這樣嗎,挺好的,避免學生到處玩,還能監督學生在校完成大部分作業。做完作業回到家吃飯,幹點別的,早睡早起,多好。
圖博館
但是學生每天學習完新的知識點以後,需要通過做練習鞏固,否則基礎打不好,考試沒考好,家長又會認為教師沒把學生教好,向學校舉報要求更換老師。於是,教師便採取由家長給學生佈置、檢查作業的方式——教師提出作業建議,由家長指導學生完成,如讓學生默寫今天新學的生字和單詞,給學生出幾道數學題,複習剛學過的公式,等等。
其次,教育城鎮化帶來的城區學校大班額問題,導致教師的工作量增大,也不得不將一部分作業交由家長來檢查。當前農村學生不斷湧入城區讀書,城區在短時間內無法建立很多學校接收這些學生,只能擴大班級容量,導致一個班有六七十名甚至更多。而一個小學任課教師,一般最少教兩個班,特別是語數英教師,每天都會上課、給學生留作業,那麼教師每天就要批改100多名學生的作業。為減輕工作量,會有一些教師將批改作業的部分工作轉移給家長。
再次,當前眾多非教學工作擠佔了教師的精力,使得教師傾向于將批改作業交給家長去做。
教師非教學工作主要是為各種檢查準備各種材料。學校除了受到教育條線管理部門的監督,還會受到安全、衛生、消防、藥監等部門的監督檢查。學校一般將準備各種迎檢的文字材料工作分到各個教師頭上,因此教師除了完成基本教學任務之外,還要花大量時間寫作各種材料。在中部某省的鄉鎮小學調研時,有教師反映自己2/3的工作精力用於準備各種迎檢材料。
此外,當前幼稚園和小學階段,都在推行素質教育,創建特色學校,一方面學校會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另一方面學生的學習內容也會相應增加,學校會給學生佈置不少親子作業,如讓幼稚園學生做手抄報,小學生做手工,並在課堂上用PPT展示。學校開展活動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創建學校特色,一方面是把這些作業變成家長參與的親子作業,增加家長和孩子的互動。越是城市的學校,學校課程越豐富,活動開展越多,家長需要參與的也越多。
圖博館
教育責任向家庭轉移,家庭能否承擔起來? 2018-10-19 南開大學博士生齊燕
近日有網友發微博稱,江西吉安一學校幾名家長因未批改作業,被老師在家長群裡點名批評:“昨晚賺了幾百萬?”“你這樣將來你的孩子和你一樣可悲!”聊天截圖放到網上後引發了關於“作業該由誰來批改”的熱烈討論。教師和家長都出來發聲,不少家長對於家庭作業苦不堪言,認為教師在把教育責任推給家長,不負責任;另一方面,教師感到自己工作辛苦不已,十分委屈。
實際上,據媒體報導,我國已有至少七省市的教育部門發文明確規定,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老師不得給家長佈置作業,不能讓家長批改作業,在作業上簽字,並明確批改作業是教師的事。可見現實中叫家長代勞改作業已是普遍現象。
老師、家長各有苦衷
在當下大多數成年人的記憶裡,自己讀中小學時的作業是由老師來批改的,為什麼現在這任務輪由家長完成?筆者在經過一番調研後,總結出以下幾方面原因。
首先,教育部門要求減輕學校課業負擔和家長看重學生學習結果之間的矛盾,導致教師讓家長參與到學生作業佈置和檢查中來。
教育部和各地教育部門已連續多年下達“減負令”,要求各地學校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控制作業量和作業時間。嚴格要求下,教師不敢給學生佈置很多作業,否則就可能被檢查發現而面臨問責,或者是成為把柄被人舉報。
圖博館
今年,日本科學家的獲獎又一次刺激了國人敏感的神經,也讓我們關於諾獎的討論從學術範疇延伸到了社會乃至政治領域。看過各路關於日本科學家獲獎的討論文章,我的感覺就像是有些東西堵在嗓子眼,咽不下去只能一吐為快。
我所不能理解的是,為什麼誇張地拔高日本科研實力,唱衰或者暗貶中國的文章可以成為主流意見得到各大媒體平臺的追捧和推送?或者說,為什麼這樣的意見可以獲得媒體乃至很多國內科學工作者的認可?提出這些觀點的作者中,又有多少人真的做過長期的切實觀察?我認為,以我在日本科研界包括在日本六年的學習、生活經歷,如果我沒有發出一點微薄的聲音,我會感到非常的不安。
中國在發展,我像所有海外求學的遊子一樣,抓住每一個可能的機會,向身邊的外國友人介紹中國的進步。我同樣希望我的同胞們能夠試著去瞭解中國之外的世界,不光能夠用客觀的眼光去看待其它國家所取得的成績,更能夠用一種理性、超然的態度看待中國的發展和現實中遇到的問題。
我不反對將獲得自然科學類諾貝爾獎視為國家間的一種競爭方式,實際上這本來也是大家心照不宣的暗戰。就算在這場競爭中我們暫時還沒有獲得期待中的結果,我仍然希望告訴每一個中國人,我們的對手不在天上,就在我們面前,而且它一樣有弱點,甚至比你還要膽怯。
最後,在這個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代表我個人,祝願祖國生日快樂。在我心目中,如今的中國正如百年前梁啟超的期許一般:
前途似海催怒馬,鮮衣少年再出發!
大阪大學 張昊
相關新聞
我國2017年研發(R&D)經費17606.1億元,投入強度創歷史新高,比上年增長12.3%;R&D經費投入強度(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2.13%,再創歷史新高,比上年提高0.02%。
回應
那麼到底為什麼日本屢次拿下諾獎,而中國人就少的可憐呢?
積累沉澱,說白了,時間。今年物理化學醫學3個諾獎全是80年代的研究。80年代中國什麼水準心裡沒逼數嗎。
https://tech.sina.com.cn/d/i/2018-10-10/doc-ifxeuwws2862497.shtml
圖博館
在國內的偏遠地區都已經普及移動支付的當下,我在日本仍然要花上五六分鐘才能用手機買上一張電影票。不光沒有便捷的線上支付方式,影院會員卡的資訊也不讓記錄進流覽器,每次都得重新輸入十幾個無意義的數位加上密碼。美其名曰確保使用者資訊安全,其實我想說的是,買個電影票而已,真用不著這麼為我考慮。
至於移動支付、線上支付的推廣在日本為什麼舉步維艱,因素當然很多,沒法一句話說清。不過日本人的保守觀念絕對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面對新事物時,中國人看到的是便利,日本人想到的是安全;中國人願意為了幾毛幾分錢的紅包去學習開通和使用微信支付,日本人會固執的掏出自己的卡包翻出各種實體積分卡/充值卡(用一次帶來的價值其實也就是幾毛錢……);中國的決策機構有大破大立的決心和勇氣,日本的政企高層優先考慮既得利益和法規風險。
再次,日本傳統文化和社會組織形式都與創新的要求背道而馳。我相信如果探究日本人保守民族性的根源,一定可以歸結到他們的語言及文化層面。
想必大家應該聽說過日語有所謂的自謙語和敬語,這在世界上的語言中都是比較特殊的。韓語與日語幾乎類似,所以實際上韓國存在的問題與日本完全一致,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體系化的敬語從根本上描畫了一個充滿階級格差的社會結構。
任何語言都有表達謙虛和客氣的說法,但是日語卻用語法的形式將這些說法明確的規定出來,讓任何人都能明白說話雙方的層級關係,而無需通過對話本身去猜測推量。每一個日本人在成長過程中都必須明白,和上司、導師說話的時候,在內容本身之外,還要從語法上體現出你的尊敬和禮貌。不難想像這樣層次分明的社會關係對創新會起到多大的阻礙作用。
創新應當依循事實而非遵從師長,在東亞文化語境之下,當與權威意見發生忤逆時,很多本來可能誕生的創新成果,也就自然而然的遭到埋沒,這是中日的通病。但綜合來說,如今的中國相對於日本,更加開放包容,也更加銳意進取,在創新這件事情上,中國社會上下展示出的活力絕非日本可比。
我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
國慶期間,我作為一位業餘科普工作者,也參與了今年諾獎黃金周的報導工作。我個人認為儘管圍繞諾貝爾獎存在不少爭議,它在絕大部分情況下仍然具有獨一無二的公信力和含金量。對於獲獎科學家個人而言,這是對他們學術功績的彰顯,對於科學家所屬的國家而言,這是國力雄厚的證明。
圖博館
在科技領域,日本在上世紀後半段面臨的競爭壓力遠小於今天。曾經的日本有資本去按照自己的步伐完成科研探索和產品開發,可是如今面臨來自中韓產業界和科研界的絞殺,日本早已不負當年之勇,更是在多個領域顯現頹勢。
回到這個小結最初的設問,我的答案是我反對一切將日本人獲得諾獎與日本人民族性格強行聯繫的觀點,我更反對這種論調背後對中國人所謂“浮躁”、“投機”的明示與暗示。認真當然是一種特質,甚至可以說是品格乃至美德,但是它與獲得諾獎的因果關係要遠遠小於一個發達經濟體在其後長期的支撐與驅動。
中國和日本,誰才是創新的沃土
既然我們說到了諾貝爾獎,這一最能體現人類創新精神的獎項之一,我們不妨來談談如今的中國和日本,誰才是創新的沃土?我的觀點很明確,日本社會對於創新有著體系化的抗拒,新事物在日本的成長極為艱難,各種創新的驅動要素在日本並沒有形成良好的流轉。
首先,日本式的刻板不光體現在科研,其實體現在日本社會的方方面面。日本人的行為模式和思維方式,總是繞不開如影子一般投射在他們身後的條條框框。
在日本,刺身沾多少醬油和芥末其實是有規矩的;在高級壽司店不按規矩沾調料大廚是可能要發飆的;沾醋吃的炸雞塊和沾蛋黃醬的炸雞塊以及什麼都不沾的炸雞塊在日本人那裡是三種八竿子打不著的吃的;類似這樣的食物/佐料/吃法固定搭配是原教旨主義性質的……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開飯店能一直火其實挺難的,尤其是特色菜模式。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家鄉呼和浩特市先後流行過大盤雞、重慶火鍋、烤魚等等從前幾乎沒有的吃法。即使是我現在每次回去,都能吃到小時候沒有過的創新菜,比如最近印象比較深的是抖音網紅“冰煮羊”。中國人的味覺對於新口味是如此的趨之如騖,以至於餐飲業從業者很難按照眼下的經營狀況預測今後的發展路線。
作為對比,日本人的味蕾跟他們的觀念一毛一樣,難以擺脫舊事物的束縛。日本的料理店,最愛標榜的就是自己是老字型大小,最得意的長處就是做出了傳承幾百年而完全不變的味道。在無數次體會過這些時光流轉恍若隔世的味覺後,我就想問一個問題,你們總吃這個不膩的慌嗎?
其次,日本社會對新生事物的態度從來是充滿疑慮的,日本人從內心深處抵制改變,在新生事物的一百條優勢面前,日本人會用“可能不安全”和“暫時用不慣”來明哲保身。
圖博館
講個故事,我所在的實驗室裡有一部設備,每隔100個小時需要進行一次清理維護。其中的某個部件,形狀十分特殊,是一個筆帽形狀的電極。負責這台設備的A姐姐當時教我清理這個電極的時候,告訴我需要用砂紙伸進電極裡面,把內壁空腔上的積碳清理乾淨,這個過程要耗費一兩個小時!她告訴我的時候,我表示非常震驚,因為我無法想像每週花一兩個小時去做這件事是怎樣的折磨。
於是,我去找了經常清理這個電極的B大叔,詢問他我們實驗室是不是有小型電磨?當他把一套做工精良,打磨頭齊全的手工電磨拿給我的時候,我知道我得救了。在我實驗了三四種打磨頭之後,很快找到了可以在一分鐘內把電極內部清理的乾乾淨淨的辦法。然而,當我“得意”地把這個“喜訊”告訴他們的時候,他們卻面露難色地表示希望我堅持傳統的辦法,因為這是設備廠商教的……
是的,他們可以按照上級的指示埋頭處理某個樣品,無論這個過程多麼的耗時費力。你不需要擔心他們偷奸耍滑,他們都是勤勉律己的優秀勞動者。但是,這種認真卻在很多時候扼殺了人類實施創新時最最本源的動力——偷懶。可以回想一下,我們有多少偉大的發明是為了“偷懶”才誕生的!我知道太多的日本研究機構和公司都在施行著這樣的研發模式:幾個先輩(或者老師,領導)制定好路線和方法,學生和技術人員通力合作,用窮舉法試遍各種可能性,把所有的配方都做出來挨個測試。這樣的研發方式下,的確誕生過無數高品質、經得起考驗的學術成果,也成就了日本製造在世界範圍內安全可靠的良好口碑。
匠人匠心作為日本製造業乃至整個日本社會的代表性精神,的確早已融入日本人的意識深處。甚至在日語裡,“製造業”這個詞比較流行的說法直譯過來居然就是“做東西(物作り)”。我個人非常尊重這種日式哲學,簡單樸素的外殼之下,是精益求精百煉成鋼的熱血硬核。
然而,這樣的套路說好聽一點可以叫踏實穩健,說的現實一點就是效率低下。任何事物發展到極致都很可能向不好的方向轉化。追求工匠精神的同時,如果不能把握好效益和匠心的折中點,必然會陷入刻板、偏執的境地:為了改良某一個並不那麼關鍵的參數耗費大量的人力和資源,為了驗證某種微小的可能性窮舉全部的排列組合,花費大量的時間製作排版精美的實驗報告……
圖博館
說白了,經濟基礎積累超過一定時間,社會發展達到一定高度,誕生諾獎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人類的知識永無邊界,科學家們的探索也不會停止,但是,科學研究所必須依賴的物質條件卻越來越不能缺少。不可否認,中國研究機構目前所配置的先進裝備數量已經非常龐大,但落實到每位研究人員身上仍有捉襟見肘之感。
舉個例子,我們實驗室的一位訪問學者,來自江蘇省某211高校。但即便是這樣地處經濟發達地區而且本身也具有一定實力的學校,仍然面臨實驗機時嚴重不足的問題。據他說,學校預約大型設備的系統在開放時和搶購火車票類似,甚至有學生開發了利用軟體漏洞搶刷設備機時的腳本。這樣的情況在日本幾乎不存在,以至於設備空置機時經常超過有效利用時間。
日本的工業化歷程,歷經近一百五十年,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才成立了不到70年,改革開放也才40年。雄厚的經濟實力,海量的工業化人口,強大的製造業發展水準才剛有雛形,收穫的日子還在後頭。暫時的蟄伏不過是因為屬於我們的時代仍未到來。
日本人的踏實勤勉真的是他們獲得諾獎的主要原因?
認真敬業是很多初到日本的外國人對日本人最初的印象,你所面對的任何一位元服務人員都會將客人至上的理念貫徹到極致,幾乎每個人對待自己工作的態度都是認真到偏執。這種執念確實是日本人勤勉認真、嚴謹細緻的民族精神之體現,然而,這種民族性對於創新這件事而言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從我的觀察來看,這樣的刻板和堅持在很多時候反而是扼制創新的莫大障礙。
在日本,規矩大於天,不守規則的人沒有生存空間。科研這件事,很多時候不少細節也有類似於規矩的事情,比如配製一種溶液的方法,比如某種樣品的製備方式。日本實驗室裡,一旦某種流程被確定下來,就會形成類似指導手冊的檔,然後一代代流傳下去。每一代的後來者只需要做兩件事,學習和繼承。極少有人會對這些流程本身產生疑慮,比如參數是不是不合適,某些步驟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必須,如果不是必須可不可以刪去?
我接觸的所有日本學生和同事,最常聽他們說的就是這個方法是某某桑教給我的,或者是設備廠商的人教給我的,至於這麼做的原因,他們極少考慮,而且任何試圖改變類似既定方法的企圖都會遭到他們的反對,至少是極大的不情願。這種時候,源自他們內心深處的規則意識,在我看來不僅嚴重阻礙創新,更是思想上的懈怠和惰性。
圖博館
為什麼說日本屢次拿下諾獎和所謂工匠精神壓根沒關係 2018-10-10 新浪
國慶黃金周期間,所有的媒體都在追問,為什麼日本人又獲得了諾貝爾獎,言外之意便是,為什麼中國獲得不了,中國和日本的差距在哪裡?
日本新世紀以來屢次斬獲科學類諾獎,奇怪嗎?當然不奇怪,而且在可以預見的幾十年裡,仍然會有多位日本科學家問鼎該獎項。
但是,我認為真正應該奇怪的,是國人,特別是很多科研工作者以及媒體人對日本屢屢得獎背後原因的解讀。在他們的觀念裡,日本人能夠獲得諾獎主要是民族性格中的踏實勤勉,言下之意當然就是中國人浮躁功利,註定無法誕生諾獎成就。
然而,我在日本頂尖學府六年的求學以及工作經歷告訴我,日本人獲得這麼多的科學類諾獎跟他們的民族性格關係極小,甚至可以說,日本的民族性格對日本的科學研究乃至技術開發,可能還有極大的制約作用。而且,日本在科研領域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牛,中國也絕對沒有大家認為的那麼弱。
想得諾貝爾獎,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想要斬獲這項人類科學的桂冠,最大的前提和基礎實際上是雄厚的國力,尤其是平均到每一位研究人員身上的科研經費。自諾貝爾獎誕生一百多年來,科學諾獎幾乎全被歐美日瓜分,完全可以說諾貝爾獎得主數量與該國綜合發展水平正相關。但是,如果細分歐美日三方的獲獎情況,我們還能夠發現另一個非常顯然的規律——諾獎得主的誕生潮要滯後于該國經濟發展的躍升。
舉個例子,在1901到1950年的50年間,54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只有10位美國人,1位印度人,1位元日本人,其餘全部是歐洲科學家。回到當時的時代背景,歐洲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前確實是世界經濟和科研的中心。而美國的崛起從1894年GDP超越英國開始算起,到20世紀中葉已經有半個世紀的時間了。二戰後,美國奠定了在西方世界的領導地位,從那時起,美國獲得科學類諾獎的人數開始井噴,到目前大概占到全部獲獎者數量的一半。同樣地,日本從明治維新起走上工業化道路,最終在二戰後經濟起飛,這才為在進入新世紀後18年16人獲得諾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圖博館
英媒:中國民辦高校迎來整合潮 2018-10-09 英國大學世界新聞網
隨著競爭加劇,高等教育正在全世界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中國,民辦高校正在通過收購經歷一種聚合。
中國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市場,印美隨其後。2015年中國教育產業投資規模為2014年的兩倍,並購和收購總額同比增長165%。中國民辦高校產業已從2012年的696億元穩步增至2016年的954億元,並有望在2021年增至1390億元。
為改善基礎和中等教育入學率與教學品質,中國政府已對此大力投資。但在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領域,仍然需要民辦教育機構提供學生承受得起的優質教育。目前,中國有740多所民辦高校和數千所民辦職業學校。未來10年,這種碎片化的教育產業有望經歷一波整合潮,而此類整合有望進一步促進學生接受優質教育,並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近來,中國民辦高校的收購活動達到新高,各高等教育集團正競相爭奪市場份額。例如,某教育集團在上市3個月後就在鄭州和西安收購兩所院校。
放眼未來,中國市場將需要越來越多具備專業技能的畢業生。資料顯示,應屆高校畢業生在中國待業年輕人口中的比重已從2005年的35%增至2016年的45%。
2019年考研今起正式報名 考研為何越來越熱?
10月10日起至本月31日,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將進入正式報名階段。
近年來,考研大軍不斷擴大,2018年研究生報考人數達到238萬,較2017年增加了37萬人,增幅達18.4%。
其中,應屆考生131萬人,比上年度增加18萬人,往屆考生107萬人,比上年度增加19萬人。
2011年以來,全國考研報名人數除了在2014、2015年有所下降外,其餘年份都有所增加,在2017、2018年增幅甚至都在10%以上。
提升就業競爭力、通過考研進入名校、更換專業、暫時逃避就業壓力等因素是大部分學生選擇讀研的原因。社會經濟水準提升,家長對孩子教育資金投入的增長,追求高學歷、好工作就成了多數人的選擇。
伴隨考研的人數擴大了,考研特別是考名校的困難程度也在增加,分數的角逐其實在變得越發激烈。賀爭說。
圖博館
2018年度《科學技術白皮書》提到,在世界主要科研大國中,只有日本研究人員發表的論文數量減少,從最高年份2004年的約6.8萬篇減少到2015年的約6.2萬篇;全世界引用次數排名前10%的高品質論文中,日本占比從世界第4位降至第9位;在政府科研預算方面,日本2018年的投入只是2000年的1.15倍,在世界主要科研大國中增長最少。
今年2月,日本《東洋經濟》雜誌發表題為“大學崩潰”的特輯,多篇幅多角度對日本大學面臨的危機予以報導,聲稱在過去十幾年間,日本的科學研究無論從質還是從量來說都在急劇下落。益川敏英、梶田隆章等日本諾獎得主也在專訪中敲響“日本科學研究正瀕臨危機”的警鐘。梶田隆章指出,研究資金、研究時間和研究人員數量是決定論文數量的三大要素,如果日本在這三個方面繼續惡化,未來將難以獲得諾獎。
日本還有一個擔心,就是認為對年輕科研人員的培養和支持力度不夠,導致日本年輕人出現遠離科研的趨勢。
2016年諾獎得主大隅良典等諸多日本有識之士多次呼籲,日本社會要創造環境,消除年輕人的後顧之憂,讓他們能夠安心地從事科研工作,“不用顧慮眼前,可以安心考慮5年、10年後的事情”,“如果日本不能形成培養年輕研究人員的體制,日本的科學將空心化”。2018年度《科學技術白皮書》也提出,日本應加強科研投入,並為年輕研究人員提供更好的科研環境。
相關新聞
讓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缺席的人,在同一天強姦罪2年監禁
癌症免疫療法獲諾獎,為什麼獨缺華人科學家陳列平?
回應
科學是中立的,但科學家不一定,評判科學家成果的評委更不一定,和平獎挪威評的不去管這個笑話,文學獎和經濟學獎都是瑞典人評的,現在文學獎爛大街,經濟學獎理論都牛上天實操像棒槌……以前文學獎和經濟學獎得主也是被捧上天的啊……不是我們要質疑諾貝爾獎,實在是它自己把自己玩兒殘了,同樣物理化學生理與醫學獎同樣是瑞典人評的,你說沒貓膩沒政治和意識形態操縱……你真的相信?
圖博館
新華社:又有日本人獲諾獎說明什麼
據新華社2018-10-2報導,又有日本人獲諾貝爾科學獎。憑藉在癌症免疫治療方面的貢獻,日本京都大學教授本庶佑與他的美國同行詹姆斯•艾利森1日分享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本世紀以來,算上少數後來取得美國國籍的日本科學家,獲諾獎的日本科學家已有18人,相當於每年誕生一位諾獎得主。
細觀日本不難發現,日本人連年斬獲諾獎,離不開日本對基礎研究長期穩定的支持、常存的危機意識以及對培養年輕科研人才的重視。
諾貝爾科學獎主要頒發給基礎科學領域的重大原始創新性成果,而基礎研究成果從出現到獲得高度認可通常需要相當長時間。日本文部科學省公佈的資料顯示,20世紀40年代以來,全球諾獎得主取得諾獎研究成果的平均年齡是37.1歲,而他們獲獎時平均年齡是59歲,從出成果到得獎平均等待22年。本庶佑從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研究免疫抗體,他的主要成果是1992年獲得的,從出成果到得諾獎等待26年。
因此,那些追熱點、快出成果的急功近利式研究也許會有很多論文發表,但可能永遠獲不了諾獎,因為是建立在別人研究基礎上。現年76歲的本庶佑獲獎後在記者會上表示,希望他這次得獎能夠進一步加速基礎醫學領域的發展,給從事基礎研究的研究人員帶來勇氣。他說,基礎研究非常重要,但研究成果要回饋社會耗時較長,期待社會能夠更加寬容地對待基礎研究。
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點是,雖然近些年來諾獎大豐收,引起世界矚目,但日本各界卻居安思危,時刻保持危機意識。日本政府每年都會發佈一份《科學技術白皮書》,總結日本的科研實力和存在的問題,並與全球主要國家進行比較。近年來,《科學技術白皮書》多次聲稱,日本科技創新力正出現衰退。
圖博館
1.充分的課堂準備。在大部分課堂上,你都最好能根據課前準備,大膽發言。你可以就某一個問題發表見解或者提出質疑。這對想選擇人文科學類課程,例如政治,社會學等學科的學生尤為重要。
大膽發言不僅能提升課堂成效,也可以鍛煉你的公共演講能力。在某些課上,發表有趣的見解還可以給你的成績加分。
2.評分機制不同。說到分數,大多國際學生比較適應等級模式。比如從A到F的標準,從優秀,一般到掛科。然而美國大多數大學卻用以下標準來評價學生的課堂表現:
你的績點基準一般是4.0,有的學校是5.0. 最小分值是0.01。 如果想要得到接近4.0的績點,你的每門學科都需要達到A。不過這些都是最常見的規則,每個大學的評判標準甚至是每門課都可能不同。
3.小組課題和口頭演講。很多國際學生對於老師佈置小組共同完成課題,並且在班級陳述做演講的教學方式,非常的熟悉。但是可能在本國學習中並沒有這樣的經歷。小組的成績就是你的成績,所以每個人都需為此盡心盡力。
有時候,老師會把評價表發給所有的小組成員,讓他們根據對這個課題的貢獻互相評分,甚至對別的小組進行評分。小組課題一般更有趣,也更輕鬆一些。你可以和同學交流想法,通過團隊合作,你可能獲得更好的成績。
4.充分利用老師的辦公時間。辦公時間是指在課堂外的時間,也是國際學生一個單獨接觸老師的機會。大學老師的辦公時間一般一周兩次,每次幾個小時。在這個時間裡,學生可以對不懂的問題進行提問或者與老師就課堂所學內容進行討論。
如果你覺得自己難以抓住課堂資料的重點,這個辦公時間對你來說就非常重要。大部分老師都很友好,除了能幫助你的學業以外,老師也很樂意在課堂外更多的瞭解學生,解答他們的問題。
5.紀律很重要。 雖然學生有很多機會自我表達以及和教師進行個人互動。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學生可以對老師和同學不尊敬。挑戰老師的權威,在課堂上使用手機或者考試中作弊,在美國大學課堂中都將被視為違紀。
圖博館
1、私立或民辦學校,多無政府補貼。
2、註冊國際學籍需要一定費用。
3、開設國際課程需要費用。
4、開設科目需要費用。
國際學校不僅開設課程需要費用,開設學科科目需要配備師資、設備、原版教材、相關教輔書籍和用具等,如果設備和師資無法達到監督者的要求,就不能開設該門科目,所以學校如果想開設該門課程,也需要有一定花費,來達到相應要求。如果涉及到一些藝術課程的開設,花費就更高了。
5、師資配備需要費用。
與普通學校相比,國際學校的師生配比更小,大部分是8:1,有的甚至達到5:1。外教工資一般都在10k以上,而且學校配備師資後並不是高枕無憂了,如果所開課程體系有更新,還需要安排教師接受管理機構的培訓,這也會產生一定的費用。
6、基礎設施的配備。
與普通學校相比,圖書館的藏書不僅要包括中文類書籍,外文書籍也需要達到一定數量。而運動場館的建設,除了傳統的操場、跑道、籃球場外,還有學校需要根據自設的特殊體育課程的需求,配備例如高爾夫球場、游泳館、擊劍館、馬場等,即使自己不建設,也需要與相關場館進行合作,每年也會產生很多費用。
7、學生生活區設施的配備。
國際學校的宿舍比普通學校的宿舍好很多,空調、獨立淋浴室等是目前國際學校基本都會配備,還有一些學校會為學生提供健身房等設施。
8、其他服務也會產生一定費用。
對比國內普通學校,國際學校還需要為學生提供升學指導、留學規劃、留學申請等服務,留學申請中還涉及到聯繫學校招生官瞭解招生相關要求、幫助整理申請材料、寫推薦信等工作。有些周到的學校甚至還會幫學生提供簽證辦理等服務,這些服務都需要配備專門的老師,這些也是費用。
另外還有招生宣傳運營費用等,也是不小的開支,從這些角度來說,國際學校那麼貴也不是沒有理由。
國際生須知:融入美國學術文化先掌握五大特點 2018-09-30 新浪博客
作為國際學生,融入美國課堂是改變一生的經歷。你可以自由的表達自我、交友、樹立信心,甚至在課堂上挑戰朋友和老師的觀點。但是,在美國的學術文化裡,有五大特點,可能與別國不同。
圖博館
上不了普高才選擇國際高中?你錯得很離譜 2018-10-01 新浪博客
現在有很多家長有這樣的一個認知:
選擇國際高中是因為上不了普高的不得已選擇!
甚至有些人對於上國際高中的有種“看不起”的心態存在,
“那孩子上的國際高中諾,成績肯定不好為,父母還要多花錢,累了父母哦。”
“是的為,將來出個國鍍個金回來不一定就能找到好工作,說不定還沒你家女兒混的好。”
不過能夠點開這篇文章讀的人們,我想你們的內心還是多多少少持有對國際學校好壞的懷疑,畢竟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國際學校,
很多親子類節目和綜藝,明星的孩子都是就讀國際學校的,並且能夠說著很流暢的英文,這讓人一瞬間覺得逼格好高。…
國內的教育為什麼總是被人詬病,我想一大部分原因是大家所周知的,學習知識只是用來應試;而一張試卷則決定了孩子接受教育的未來環境。
國際教育的普及就是中國人民對於“人”這一意識的認知越來越深刻,人們普遍覺得,孩子不應該只是分數高而其他“一無是處”的低能兒。
國際教育給人的第一直觀印象就是教育是開放的:學生可以追求自己的個性、課堂沒有固定答案學生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
國際高中培養出來的很多孩子都上了世界名校,要知道清華北大在世界名校排行榜上是分別是49和72名,所以上國際學校是能夠接觸到更好的學習資源的。不是貶低國內的教育,只是客觀事實如此,中國的教育發展還有很大的空間。
至此,大家可以知道國際高中不是上不了普高才選擇的,而是大部分人是奔著更好的教育去的。
那有人又會說,“既然是為了更好的學習環境和教育去的,那為什麼國際學校收費這麼貴呢?”
當然,也不否定有一部分學校提供留學鍍金這樣的盈利目的,也不否定有一部分家長讓孩子上國際學校是沒有其他選擇,這些也都是客觀事實。
國際學校就是貴族學校?細數學費貴的八大理由 2018-10-01
國際學校費用昂貴。很多人覺得國際學校就是貴族學校,只有家庭條件優渥到一定程度,國際學校才會進入他們的選擇範圍。不得不說,從資料的角度上來說,這種認知有一定的正確性。據資料顯示,中國的國際學校,50%以上的學校學費在15-20萬/年之間,30%左右的學校學費在10-15萬/年之間。有些人就問了,為什麼國際學校這麼貴呢?我們給大家列出了以下理由。
圖博館
當然,各個行業對高學歷的需求也在增加,我們已經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對人才的需求更加廣泛,不僅僅大學和科研院所需要博士,其他崗位也需要高學歷的人,比如現在已經開始出現的博士農民。
但是並非所有博士都適合做中學教師,博士增加也並不意味著教師品質必然提高。
首先,博士經常並不“博”,而是“專”,對專業領域之外的知識,掌握的並不是很多,所以博士多出的那部分知識,並不一定可以直接服務于中學的教學。
其次,中學教師的職責是傳授知識,但是傳授知識需要教育的知識和技能,這在大部分博士培養中都是缺乏的。因此,要成為合格的教師,這些高學歷的博士們還需要學習很多新的知識,這需要他們具有出色的學習能力,能夠適應教師的需求,完善知識結構。
回應
何來浪費一說?願意的,就去,不願意的,人家強迫你了嗎?博士,就一定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還不是柴米油鹽過日子!別看是博士頭銜,能不能勝任中學教師一職,還是個問號呢!
工地扛鋼筋、不敢買肉包 貧生高分考上北京清華大學 2018-09-30 聯合新聞網
大陸一名18歲的年輕人單小龍家境貧困,母親臥病在床,他和父親、哥哥都在外打工,今年他在滿分750分的高考中,以高分676分考取北京清華大學電子工程學系,也是村裡第一個考取清華大學的學生。雖然這是件喜訊,但單小龍卻憂心忡忡,因為他知道上大學後得花更多錢,因此他得更努力打工賺取學費,才有機會繼續讀書學習。
回應
因為沒有言論自由! 所以在中國是無法靠教育公平受教育與評鑑的!共產主義是無法真正翻轉他真正貧窮的地位獲得真正的自由!
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有時間在這裡嘴砲不如多讀點書,怕的是向你這樣人窮智也窮還自以為高高在上的井底之蛙
在台灣這種情況已經不可能再發生了........真是悲哀!
台灣的大學貸奴/流浪教師博士一再發生了........真是悲哀!能考入清華就根本不用擔心學費問題了,清華助學金獎學金覆蓋率之高,連所謂的助學貸款都不需要,光靠獎助學金就能完全免掉學費,還有各種補助
圖博館
博士當中學教師:大材小用還是人才浪費? 2018-09-30 北京青年報
一位理學博士應聘到一所中學任教師引起一些人的爭議,有些人認為博士做中學教師是大材小用,人才浪費,也有人認為博士做中學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結果。早年小學教師大多是初中畢業,甚至小學畢業教小學的事情也時有發生,但是現在小學教師中也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有些地方已經將本科畢業作為小學教師任職的基本條件,如果照此推斷,中學博士老師也應該不算稀奇。
博士做中學教師並非偶然,有一些競爭非常激烈的中學早已經聘用了博士當教師,只是因為那些學校教師崗位競爭十分激烈,所以也沒有引起太多的爭議。博士做中學老師本不應該引起太多爭議,因為博士畢業做任何工作的都有,並非所有的博士都是在做相關的專業研究。如果說博士去做行政和企業管理,去做出版和傳播不是人才浪費,那麼去做中學教師自然也不是大材小用,推而廣之,去做小學教師或幼兒教師,也都是合理的。
博士從事非專業研究的工作可能會越來越普遍,這一方面源于博士的供給,另一方面也源於各種工作崗位對受教育程度的需求。隨著博士學位授予點的增加,博士研究生招生數量也呈直線上升的趨勢,比如2017年博士招生就超過了8萬人,在校博士達到36萬多人,對比1997年當年博士生招生人數僅有1.2萬,畢業僅有7000多人,在校的博士僅有3萬多人。20年間,中國的博士供給數量增長了7倍。1997年碩士招生數量也僅有5萬多,也就是說2017年的博士招生已經大大超過20年前的碩士數量。如果我們再回過去看,1977年全國大學本科招生人數也僅僅27萬,就可以想像現在博士是一個多麼大的群體。中國的發展需要大量的研發人員,但是研發崗位的增加不一定能夠與博士數量增加的速度相匹配,許多博士不可能在專業研究教學崗位就業,必然轉向其他的就業空間,而中學教師越來越成為吸引人的職業,所以博士進入中學可能會越來越多。
除了數量問題以外,品質是另外一個方面的問題。任何產業都會出現不合格的產品,基數越大,出現不合格產品的概率越高。那些缺乏學術研究潛質的博士在拿到學位以後,必然會向其他就業管道分流,可以設想,未來的許多行業可能都會有博士們的進入。
jsoujsou
泰晤士全球大學排名 清華大學躍居亞洲第一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2018-09-26公佈2018-2019年全球大學排行榜,中國清華大學表現搶眼,從去年的第30位連跳8級,今年位列第22位,擠掉新加坡國立大學,首次成為亞洲第一。
英美大學依然佔據該排行榜前列,牛津、劍橋、斯坦福分別位居前三。該排名涵蓋了全球86個國家和地區的1250所教育機構,中國大陸共有72所大學上榜。
製作該排名的編輯巴蒂26日說,由於中國和其他新興國家將大學置於國家經濟成長策略的核心地位,未來幾年有可能挑戰英美大學的主導地位,“中國的成功秘訣在於通過強化國際化與全球合作、持續針對領先機構大量投資、重視吸引全球人才等方式,大幅提升全球聲望,其他新興國家也已開始效仿。”“中國已將高校作為國家經濟增長戰略的重中之重,並逐年獲益。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已經躋身世界頂尖高校之列,而中國南方科技大學僅成立7年,就已經進入了全球前350名,這對首次入圍者來說是一項了不起的成績。”他說,中國高校成功的秘訣在於“提升其國際視野和加強全球夥伴關係,持續加大對頂尖高校的投資,將重點放在吸引和留住全球頂尖人才上”,這些做法已吸引其他國家效仿。他認為,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國家在未來幾年很可能挑戰英美大學一直以來在排名中的主導地位。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以教學、研究、知識轉化、國際視野等多項指標衡量大學綜合實力,被視為最權威的世界大學排名之一。
繼哈佛之後 耶魯大學遭調查是否歧視亞裔學生 2018-09-27 聯合報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美國司法部和教育部已針對常春藤名校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是否非法歧視申請入學的亞裔美籍學生,展開調查,因其族裔背景在錄取過程中給予不同對待,比其他族裔的要求高,並非法設有配額限制亞裔學生入學人數。去年,司法部也對哈佛大學是否歧視亞裔學生展開類似調查。
圖博館
小學生家長深夜12點問老師“睡了沒” 群裡瞬間炸鍋 2018-09-22 楚天都市報
小學班級群,小學生家長在深夜給老師發了一條微信,群瞬間炸了!
微信是這樣發的:
“老師都睡了,作業那麼多,我閨女卻還沒睡覺”。
有不少網友看到以後深表同感,對於這個家長的“壯舉”都非常支援,畢竟,一般情況下許多家長為了孩子都是敢怒不敢言。
有網友說,這家長太牛了,雖然老師也很辛苦了,但是現在小學生作業不僅多,還要求家長檢查、批改,平常老師要求參加課後補習班,也不敢說不參加,孩子苦家長也苦啊。
還有很多網友說,雖然家長發言欠妥,不過心情還是可以理解的,老師的做法有些欠考慮了,都是為了孩子,家長和老師沒必要搞得劍拔弩張。
回應
80後油膩大叔一個,當年小學時,放學後學校繼續開晚托班學習到6:30,回家作業經常會做到22:00,實在做不完早上提早爬起來再做,7:30學校開始早自習。個人看法,快樂教育坑的就是自己,學校裡快樂了,社會會告訴你什麼是殘酷的。很多官二代富二代比一般人學的更拼命。
矯情!做不完就做不完,拿老師撒氣幹嘛?能接受自己孩子不如人就行,做不完別做了,要成績好就儘量刻苦。做不完有些是小孩能力不夠,有些是注意力不夠,甚至有些純粹是家長的責任
將軍無能累死三軍。老師如果沒有好的教學方法,只會加大學習強度,不能提高學習效率,結果就是老師自己很累,學生很累,家長也很累,學生成績還不怎麼好。
當年當學生的時候,天天抱怨老師留作業多,管的嚴。長大之後,歲數越大,越感謝老師當年的嚴格教導,越後悔自己當年沒有努力學習。
那你就別寫作業唄,安心睡覺唄,反正高考不會因為你早睡就給你加分,他晚睡就給他扣分。
上中學時下午直接上到晚自習的時候都有,當時也是各種抱怨!後來也迷信過所謂的快樂教育,當時也抗爭過,不過都被打壓了,直到這幾年才慢慢醒悟,快樂教育就是個坑,所謂的快樂教育就是不負責任的藉口,國外那些牛X的大佬有幾個接受的是快樂教育啊,都尼瑪出身私立貴族學校!幸好咱們公立學校比較類似國外精英教育模式,如果當初也實行所謂的快樂教育的話,中國怎麼可能會有這麼多人才,沒有人才根本崛起不了的!
圖博館
另外,要明確具體處罰的程式。對於課堂教學,應給予教師處罰不遵守課堂秩序學生的權利,並明確處罰的方式。而對於學生違反校園公共秩序,則應該組建學生事務中心(由校領導、教師代表、家長代表、專業人士代表共同組成),負責調查學生的違規行為,舉行聽證會,根據調查結果進行處理。在新加坡,對於未成年的男生也有鞭刑的處罰,但執行鞭刑不是當事教師拿起鞭子就打,而是要經過調查,根據調查結果以及事先明確的處罰規定,決定打多少下、打哪個部位,並在執行時有其他教師、家長監督。這就是對學生進行規則教育、法制教育——讓學生懂得規則、懂得違規之後受什麼處罰以及怎樣被處罰。
具體到上述事件,就不應該由當事教師直接處罰,而應該交給學生事務中心進行調查、處罰。比如,在校內多次違規,根據有關規定應該給學生什麼處罰,就給學生什麼處罰(處罰規定事先告知學生、家長,違規之後嚴格按規定執行,學生、家長也很難有反對意見)。
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不對,放任不管也不對。怎樣適當批評懲戒學生,關係到我國中小學的教學秩序,也關係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對此,不能再模糊處理,必須明確體罰、變相體罰與適當批評懲戒的邊界,以及適當批評教育的具體細節、程式。
回應
看看我們的媒體,教師節期間,報導老師辛苦的幾乎沒有,但說老師體罰和收禮的鋪天蓋地。
現在的孩子都是溫室裡的嫩苗、父母掌心裡的寶貝,哪裡經得起風吹雨打啊,你這學校不是自找麻煩嗎!
老師的體罰明顯沒有超出一般人的認知和限度,學生死因需要調查。
在民國上小學時我受過老師的如下體罰:1,沒能熟背課文遭老師竹教條打手撐;2,指定的毛筆書法字沒寫好,頭頂墨盤對著孔聖像罰站;3,因午間到校前違背校禁幾個同學偷偷下河游泳,在操坪罰站示眾。(偷泳的同學不少)。那年代沒有家長指責老師嚴管學生不該。
現在的學生嬌得很任性得很,不聽話,違反紀律校規,有的還說不得,說了家長
圖博館
湖南某中學體罰學生致死:懲戒教育怎樣合理?
據媒體報導,2018-9-16日下午1點左右,湖南邵陽市新邵縣第二中學高一新生張某宇在被罰“蛙跳”過程中倒地,送醫院後搶救無效死亡。事發後,當地相關部門趕赴現場調查處理,縣紀委監委和縣教育局已對四名相關責任人立案調查。
因教師管教、懲罰學生而釀成悲劇,近年來可謂頻頻發生。每次事件發生後,輿論都會質疑教師的懲罰方式不當,侵犯了學生的人格尊嚴,要求嚴懲教師,加強師德教育;而教師群體卻感慨,今後再也不要管教學生了,誰知道批評、懲罰之後會引出什麼麻煩?但是,如果學校老師都不再管違紀違規的學生,學校教學秩序何以得到保障,而校園的欺淩問題、問題少年問題只會更加嚴重。
針對這類事件,在嚴肅調查追究責任的同時,必須反思怎樣才能既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又維護學校教學秩序,要給教師批評、懲戒學生以正當權利。只是概念化地強調要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或者概念化地說賦予教師適當的懲戒權,都無法走出當前的困境。
當務之急是,國家和地方教育部門要出臺學生違規違法處理的細則,要針對十分具體的校園違規違紀(課堂教學違規、宿舍管理違規、校園公共場合違規)行為做出處理規定,即具體違規情節應受到怎樣的懲罰?誰來執行懲罰?比如,學生上課不遵守課堂紀律,和其他同學說話,教師在口頭批評後無效,教師該怎麼處理?
在發達國家,對這類行為是可以罰站以及請出教室的。但我國現在只有不得體罰和變相體罰的原則性意見,而對於以罰站方式處理違反課堂紀律的學生,通常會被質疑為體罰或者變相體罰,結果是老師乾脆就不管,隨便學生怎麼做。在制定處罰細則後,學校要把具體處罰規定告知家長和學生,並和學生、家長簽訂協定,讓學生、家長知道,如果學生違反了校規,將受到哪些處罰。不像現在,學生和家長會說不知道這類行為會受到什麼處罰,教師也不知道處罰的尺度是什麼,隨意性比較大。
圖博館
那麼在確認這是一條找不到來源與出處,是別有用心的人“打暗槍”編造出來的謠言之後,還能如此“智商不線上”的大肆傳播“推廣”這則謠言的杜猛又是何許人呢?令許多人驚愕的是,此君自稱自己是一位北大的“學者”。他在微博上給自己羅列了一系列“金光閃閃”的頭銜。
例如,他自稱是北大房地產發展研究基金中心副主任博士,著名的獨立經濟學家,經濟學博士,被譽為中國四大財經怪才之一、鬼城博士。還稱自己是在北京大學內擔任北京大學房地產發展研究基金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學房地產校友會副會長等等等等。
這一系列頭銜,特別是那段“被譽為……”聽起來是不是科幻感十足,霸氣側漏。
然而有細心的網友通過百度一下就發現,他給自己加封的頭銜中有多處存疑,至少在北京大學官方網站登出的北京大學官方的研究中心中並沒有他自稱的“北大房地產發展研究基金中心”,與房地產相關的只有一個“北大房地產法研究中心”。
此外,在中國博碩士論文資料庫中也找不到這位元自稱是北大學者的杜猛“博士”的任何論文。所以這位“杜猛”的真實身份十分可疑。
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身邊的確存在有一些素質堪憂的同胞,而近些年來不時爆出的例如高鐵“占座男”、“占座女”事件也不斷挑撥國人的情緒,讓中國人的素質問題成為一個大眾關注的焦點,但與此同時,也有許多人“渾水摸魚”趁機誇大事實抹黑整體中國人,宣揚逆向種族主義。這種人的所作所為也昭示出他們自身本就是國人中亟需提高個人素質修養的那一類。然而這一類人往往能夠通過虛擬的網路把自己包裝的很好,給自己編織出完美的人設來蒙蔽大眾,這一點需要公眾理性面對加以甄別。
與此同時我們更要明白,隨造謠者起舞除了享口舌之快並不能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好,唯有從自己做起,自覺維護公序良德,才能營造出理想的社會形態。
回應
我們的心臟太弱小了,目前已經到了任何批評教育都不能接受了。
白癡,批評和惡意摸黑是一回事嗎?聯合國有這個排名嗎?
這種批評可以有,不要認為你生活在安全的環境中那只是假像!
愚蠢的邏輯。素質低的中國人的確也有不少,應當引起注意和糾正。但是,這和偽造聯合國排行榜是倆碼事!
http://news.sina.com.cn/c/2018-09-22/doc-ihkmwytn5836797.shtml
圖博館
此外,當前美國智庫呈現明顯的跨國化發展態勢,但這卻並不意味著其智庫自主的全球化,相反,眾多智庫實則成為美國在海外推進其國家利益的可用工具。儘管智庫大體構成了美國社會中的一個階層,但當前其與決策群體互動歷程表明,美國智庫本身的自主性正遭受嚴重侵蝕。
第三,美國智庫對長遠、戰略性研究的內生動力明顯不足,這導致智庫學者研究的短效性和碎片化現象。美國選舉政治文化下,決策者缺乏對國家面臨長遠挑戰的關注興趣,往往聚焦於短期議題或眼前危機。儘管有戰略眼光的智庫專家對氣候變化、人口老齡化等長遠議題做了細緻分析和持久呼籲,但其主張多數情況下長期難以被決策者理解、認同,更別說是實施了。大多數智庫研究的仍是決策者關注的眼前議題。
觀察二戰以來的美國史,真正對美國長遠戰略產生持久影響的思想實則來自政府內部或知名學府,前者如確定40年對蘇遏制框架的外交官喬治•肯南,後者如反映冷戰後美國對外戰略思維的學者薩繆爾•亨廷頓。既不能提供切實可行的長遠戰略思想,又“犬儒式”地研究短期議題,智庫自身在美國政策領域內地位的下降很大可能將是不可避免的結局。
第四,美國智庫對國內外重大議題時常缺乏預判,對既有重大議題則經常誤判,本應是預警的“布穀鳥”,但時常成為後知後覺的“笨頭鵝”。在高度相互“聯結”的當今時代,地域性事件往往會有全球性影響,但美國眾多智庫幾乎沒有準確預判到2008年金融危機、2010-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2016年特朗普當選等這些在全球範圍產生溢出效應的堪稱是“政策海嘯”的事件,而其對伊拉克戰爭、敘利亞內戰等事件發展的判斷則時常不準確。確實,在科技革命、人類交流方式發生根本性變革的時代,智庫要成為一個先知先覺、精幹高效、運作出色的政策機器的難度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大。
近年來,美國政府內外政策趨於混亂,智庫功能紊亂、漸顯病態可說是其突出症狀表現。執政以來的特朗普與美國智庫之間幾近“持久敵對”的關係更成為當今美國智庫尷尬境地的生動寫照。哪家智庫對特朗普政府的決策影響大?筆者聽到的美國學者或官員的回答往往是“不知道”。這大概不是敷衍的客套話。當然,美國政治文化傳統為其智庫存在與發展提供了豐富土壤,但如無法克服前述不足,其智庫真正繁榮時代的到來將十分困難。(作者是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
圖博館
李海東:美國智庫如今漸顯病態 2018-09-19 環球時報
當前,隨著我國智庫數量的不斷增多,其社會與政治功能在不斷加強,然而智庫本身發展依然面臨著諸多挑戰。在翻譯由國際智庫研究領域廣受認可的知名專家詹姆斯•麥甘所著的《第五階層:智庫•公共政策•治理》一書過程中,筆者感受到當前美國智庫自身發展中的嚴重困境,對其加以瞭解或許對克服我國智庫建設中潛在發展障礙有所啟發。
首先,當前美國智庫對政府決策的影響陷入迷失狀態。“幫助政府思考”被許多美國智庫認定為首要目標。能否參與政策議題設定、規劃及對其落實施加影響,往往決定著智庫本身的地位與功能。大凡知名智庫,都有與政府權力機構的密切紐帶,是決策者與政策研究者間的橋樑。
然而,冷戰後美國政治領域中間力量的式微,帶來兩黨政治中高度“極化”的現象。這深刻反映到了智庫變化之中:智庫中客觀的偏重探究事實的政策分析少了,而有黨派偏向性的政治分析多了;標榜政治中立的智庫對決策的影響弱化了,公開黨派屬性的智庫反而隨兩黨政治下旋轉門機制而對決策的影響越來越大。
當立場決定結論的現象日益普遍之時,智庫本身也就逐漸喪失其標榜的所謂研究功能,成了激化而非化解美國政治對立的推進器。智庫不是去提出建設性解決美國面臨難題的方案,而是在極力解釋美國不同總統確定的且事實往往證明是失敗了的政策的合理性。這既使得後繼當政者不滿,更使得公眾感到迷茫困惑。當前美國眾多智庫不再像以往那樣當做是紓解公眾與政府矛盾的降壓器或安全閥,決策者和公眾對智庫的認可度或重視度降低也就不奇怪了。
其次,美國智庫的自主性在不斷降低。歷史地看,20世紀上半葉,不論“學術型智庫”還是與政府有合同關係的“合約型”智庫,儘管資助方各異,但大多強調自身研究的客觀性、獨立性。然而自上世紀80年代至今,美國智庫的資助方已出現較大變化,它們往往對智庫提出特定研究議題和明確研究結論,這使得“遊說型”智庫的影響越來越大。
由於有既定的價值傾向或特定的利益訴求,尤其擅長搞政策推銷,此類智庫工作宗旨時常就是“讓資助方高興”。傳統基金會與美國進步中心分別是保守派和自由派主張的代表性遊說智庫。其專家的工作方式越來越像為智庫資助方所持立場作有力辯護的律師,而非平和的理性討論的志士學者。觀察當今美國主流電視媒體中的政策辯論節目,我們會發現多數智庫專家之間進行的往往是鬥嘴式“雞鴨對話”,而非建設性溝通。
jsoujsou
陸銘:中國的房價泡沫,可能比你想像的小得多 2018-09-07 商業進化論
自2015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化解房地產庫存”以來,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持續下降,庫存資料已經跌至50個月以來最低。此前被部分媒體大肆渲染的泡沫、庫存問題,看上去並不難解決。
….
回應
六個上海房地產的市值等於整個美國房地產市值。中國的GDP是80多萬億,而房地產市場總值有300多萬億,你告訴我房地產沒泡沫?糊弄鬼呢
去看看世界銀行中美兩國房地產業產值,中國是7900億刀,美國是23000億刀,到底誰在糊弄?
一說到房子,觀網裡的好多人態度就變了...在觀網其他文章下,都是高呼中國早日重返世界C位,甚至中國已經站在C位.怎麼一說到房子,這麼多人就說經濟要崩潰,要步日本廣場協議後塵.一說到房子,很多人的憤怒隔著螢幕都感覺的到....稍微有人對房地產說點中立或者偏樂觀的看法,馬上群起點踩之...這股憤怒呀,實在令我害怕....我也很疑惑呀,買房,多買房,只要是自己乾乾淨淨的來的錢,難道不是光榮的事嗎?現實中,我身邊的,能多買房都是有本事的人,怎麼感覺在觀網裡有房子就跟有罪一樣?難道沒房沒車沒媳婦,就是光榮?怎麼一說到房子,這裡的評論就跟你們口口聲聲鄙視的養豬場一樣惡毒?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37353
jsoujsou
前國家投入大量資金用於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在逐步改善。但是由於教師和學生流失,留在農村的班級規模小,學生學習動力不足,教師工作積極性也受到很大影響,這又反過來會影響到農村學校的教育品質,學生會繼續向城區流失,如此一來,反而造成資源的進一步浪費。
為了提高農村學校的教學品質,地方政府可以採取集中學校佈局,集中優勢教育資源,以提高教育品質。政府可以將邊遠的村小和教學點撤並,將學生集中到鄉鎮中心小學或片小(幾個村公用一個學校)上學,將鄉鎮中心或片小建設為寄宿制學校,並且配套校車,解決學生的住宿問題和往返學校路上的安全問題。通過集中學校佈局,可以將原來分散投入在各個學校和教學點的資源整合起來,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和教師配置,實現資源投入的規模效應,提升鄉村學校教育品質,留住鄉村學生,甚至吸引一部分進城學生返鄉讀書,這樣也可以緩解城區的大班額問題。
回應
農村的學生越來越少,所以就並校,所以孩子上學就遠,所以孩子需要住在學校,所以花了錢吃的差,所以家長很無奈,所以只好搬進城裡上學,解決了離學校遠吃住都在學校的問題。為什麼不願在農村上學,最大原因是腐敗,孩子都在長身體的時候,卻吃的垃圾食品,根本原因就是官員腐敗。腐敗是罪惡之源,其它的都不是問題。
簡直扯蛋,居然還有人點贊?去問問,現在還有多少人願意去當那個農村小學的教師了,很多地方財政也不負擔這些教師的工資,你讓這些農村小學怎麼弄,生源全去了比較近的城鎮。更何況,你現在就算讓很多農村辦小學,也不會有多少生源的,因為辦學條件太差。
jsoujsou
從地方政府的視角來看,地方政府也希望通過學生的教育城鎮化來推動地方的城鎮化水準,因此會放寬農村學生進城入學的政策。在中西部地區調研,發現縣域城鎮化一般與學生的教育城鎮化聯繫在一起。縣政府看到農村學生對於城鎮優質教育的需求,會適當放寬農村學生進城的條件限制,以吸引農村學生進城。地方政府希望通過學生進城讀書進而帶動農村家庭在縣城買房。這樣政府就可以推動人口城鎮化,提升城鎮化水準。
所以農村學生進城的同時,會伴隨著縣城城市擴張和房地產的發展,政府可以在這一過程中獲得土地開發帶來的土地財政收入。但是由於中西部地區農民家庭經濟條件有限,農民把子女送入城區讀書之後,很多家庭無力在城區買房,所以會出現縣城開發的房地產賣不出去的情況。在西部某省調研時,就看到縣城學校雖然吸引和容納了大量進城讀書的農村學生,但是這些學生家庭在城區買房的非常少,大部分學生家庭的父母在城區租房陪讀,縣政府推動開發的房地產賣不出去,大量樓盤空置在那裡。
當大量農村學生在短時間內大量湧入城區學校就讀,而城區一時沒有更多的學校來容納這些新增學生的時候,就會出超大班額和大班額的問題。面對問題,地方政府一般都會想方設法解決,根據不同地區政府財政能力的差異,在實踐中會出現不同的解決方案。地方政府財政能力比較雄厚的地區,地方政府通過增加建設公立學校,大量招聘教師的方式來解決大班額問題。建設公立學校,除了一次性的基礎設施投資,還需要後續在教師工資上進行持續投入。對於地方財政能力比較弱的地區來說,即使建設起公立學校,但是若無力負擔教師的工資,又為了在短時間內解決大班額問題,就會傾向於與資本進行合作,讓民辦學校來招收一部分學生,解決公立學校的大班額問題。
…
jsoujsou
齊燕:縣城公立學校為何頻頻出現超大班額問題 2018-09-07觀察者網
耒陽市政府為了解決縣城公立學校超大班額問題,將縣城部分公立學校5年級、6年級的學生分流到湖南師大附中耒陽分校就讀,涉及分流學生8000多人。9月1日開學時,部分家長因為對學生分流方案和分流後學費上漲以及分流學校環保不達標等等相關問題不滿,先後聚集到耒陽城區6所學校、市委、城北路與西湖路交匯處及107國道拉橫幅聚集、堵路,表達抗議。這件事情很快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上進行傳播,相關媒體進行了報導,引發了全民關注。
其實超大班額問題,並非是耒陽獨有的情況,筆者在全國各地調研,發現超大班額是當前縣市兩級地區公立學校普遍存在的現象。
超大班額問題的產生與農村學生大量進城讀書有關,但是農村學生大量進城並非是產生超大班額現象的必然因素。農村學生大量進城,但是城區公立學校承載能力有限,城區一時沒有新建學校容納這些新增的學生,於是才會出現城區公立學校的超大班額和大班額問題。
從家長的視角來看,將學生送入城區讀書與三個方面的因素有關:一是城鄉教育差距;二是解決農民工隨遷子女入學政策,三是家長在教育上的跟風。由於城鄉教育差距的存在,對農村家長來說,城區教育優於農村教育是他們的共識,如果有機會都想送子女進城讀書。2012年國家為了解決農民工子女入學問題,提出了解決農民工隨遷子女進城讀書的政策。
政策本身是為了保障農民工隨遷子女的入學權利,但是在實際的政策執行過程中,如何甄別農民工是否真是在本地務工並不容易,於是出現農村家長以該政策為理由送子女進城讀書的情況。當家長們看到周圍有不少家庭把孩子送到縣城讀書之後,擔心自己孩子落後,也把孩子送到城區讀書。當送孩子進城讀書在農村成為一種風氣之後,不把孩子送進城裡讀書,就成為對孩子教育不重視的體現。對於一心希望子女能夠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農村家長來說,就都會爭相將孩子送到城區讀書。在上述三個因素的共同驅動下,大量農村學生進城讀書,也即教育城鎮化。
jsoujsou
中國在美高端人才紛紛回國 港媒:除了高薪還有這原因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2018-9-6報導,現在,隨著更高的薪酬待遇和國內科學家觀念的改變提高了本地工作的吸引力,許多最優秀和最聰明的科學家留在了國內。
報導稱,阻止中國研究人員外流的是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政府,他咄咄逼人的舉動助長了對華裔科學家不友好的風氣。
北京頂尖研究機構清華大學合成與系統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陳國強說:“人才流失問題已經不存在了。一個重要原因是薪酬。另一個原因是特朗普。”
報導表示,根據中國一家政府研究機構8月發佈的招聘啟事,中國博士後研究員的年薪現在達到60萬元,幾乎是美國同一崗位平均薪酬的兩倍。
報導稱,最近從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博士專案畢業的60名畢業生中,只有五人選擇了出國。陳國強說,其中三人已經回國。
報導注意到,今年6月,白宮加大了對華裔科學家的限制力度,美國國務院開始將在敏感研究領域學習的中國留學生簽證停留期限從五年縮短為一年。
報導稱,人才流失的明顯結束正值中國的科學研究跨越多個領域並有可能改變世界之際:治療癌症、愛滋病和阿爾茨海默病等重大疾病的大量新藥正在研發中;能夠利用比傳統電腦更少的能量處理和存儲大量資料的超導和量子電腦正在製造中;人工智慧技術正在企業和工廠中得到前所未有的應用……
報導表示,蓬勃發展的研究領域對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
回應
歷史將會證明,川普對中國人民的貢獻是巨大的,對美國是災難性的。
蘇聯有葉利欽,美國有特朗普。這話不是白說的。
中國正在舉全國之力不斷攀登科技樹,全面超越歐美的科技時代即將來臨!
jsoujsou
這只是序曲。有眼尖的家長發現,兩所學校共用校區,卻多出了三道鐵柵欄,把兩塊區域隔開。
家長們新一輪的擔憂由此觸發:將學生“區別對待”,會讓立新小學的學生有“寄人籬下”、“低人一等”的感覺,可能導致並激化兩校學生相互歧視的心理。而勤惜小學的家長們則將其稱作“不道德的隔離”,讓他們無法向年幼的孩子解釋。
姑蘇區文教委教育處長唐麗豔解釋稱,為了安置學生,政府將其中勤惜小學一棟教育樓的使用權劃歸立新小學,分割為兩所學校,錯時使用一個操場。用門、花架、捲簾門等措施做了空間劃分,是出於保證兩個學校獨立管理的考慮。一邊是公辦學校,一邊是民辦學校,按照原來的招生規則運行,如此也避免家長產生諸如大量民辦學校學生到公辦學校“插班”的誤解。
“我們實在沒有更好的辦法,因為兩所學校必須使用‘物理隔離’措施進行劃分,保障學生的安全,明確兩個學校的責任。”
“在學校或老師的眼中,人人都是平等的,如果有家長認為會帶來歧視,這是他們自身存在錯誤的心理預設,從而讓自己有‘低人一等’的感覺。這是一個社會問題,不應該是由校區的隔離措施來承擔責任。”謝芳說。
謝芳說,未來四年,上述隔離措施應該不會拆除。因為該方案既能解決立新小學學生的上學問題,又能保證周邊按學區招生的規則,“是獨立劃分校區較為適宜的辦法”。
三問:為何勤惜小學家長對校園被佔用事先不知情?
關於把立新小學800多名學生安置到勤惜小學的事,蘇州市姑蘇區文教委8月16日在立新小學原校址上張貼出了相關公告。同時,還向立新小學的學生家長們發短信加以告知。但此時,勤惜小學的學生家長們稱,他們卻一度被“蒙在鼓裡”。
教育主管部門及勤惜小學“先斬後奏”的做法,讓家長們的不滿意。“我們(姑蘇區文教委)也做了反省,如果提前做好溝通,誤會就不會這麼深。”謝芳說。
回應
為什麼要隔離,還拿安全說事,難道孩子裡有潛在的兇手,本身都是獨立管理和教學的還隔離,明顯就是骨子裡的歧視!
一所校園裡兩個學校,各自獨立經營管理,不隔離,若在校期間,甲校的學生在乙校的教學樓內出現事故(墜樓,摔傷)算誰的責任?隔離對兩方都好,免得出了事情推諉扯皮。
jsoujsou
回應
這問題積累不是一天兩天了,當地官場不作為亂作為才是問題根源。
欺軟怕硬,根據輿情處理民生問題,愛鬧的孩子有糖吃。如果不改變這種辦事態度,鬧的人只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大。
說好的義務教育,可是公辦學校學位不夠呃,這是變相的強迫上貴的離譜的私立學校!
蘇州重點小學設柵欄門隔離民校學生 當地文教委回應
澎湃新聞2018-8-31消息,江蘇蘇州一所外來務工子女學校——立新小學因校舍騰退後,800多名學生將被整體安排到當地一所具有百年歷史的公辦學校——勤惜小學的校址上念書。兩所學校共用同一個校園,然而兩校的學生們被用“隔離門”分開。此事經澎湃新聞報導後,引發社會關注。
為何教育主管部門決定把兩所不同的小學放在同一個校園?既然安排兩校共同一個校園,又為何使用“隔離門”?兩所學校共用一個校園,為什麼勤惜小學的學生家長事先不知情?
一問:為何決定把兩所小學放在一個校園?
今年8月16日,蘇州市姑蘇區文教委發佈公告稱,因立新小學校舍不能正常教學經營,原來的在校生將被安置到勤惜實驗小學內讀書。
作為外來務工子女學校的立新小學,是當地一所民辦學校,與勤惜小學的性質迥異。那麼,為何決定將兩所學校“撮合”在一起呢?
立新小學的校舍在2016年已不符合抗震等級標準,存在安全隱患,教育主管部門要求校方採取加固措施,但未果。後來又因為立新小學的校舍租約到期,而校方又說找不到新的校舍,遂將無力安置850名學生的責任“拋”給了政府。
勤惜小學最適合安置立新小學的學生,主要有兩方面考慮:其一,勤惜小學是按照每個年級8個班的標準建設,目前只招收3個年級460名學生。根據事先測算,未來四年只需要每年級設6個班,即可滿足周邊居民的入學需求,而目前招收的班級均未飽和。所以,可以分出一棟獨立的教學樓,達到兩所學校共用校舍、獨立辦學的要求。
其二,姑蘇區內其他公立學校,因學額爆滿、距離太遠等緣故,不太符合整體安置的要求。於是,教育主管部門在“承受巨大壓力”的情況下,最終決定將立新小學的學生整體安置到勤惜小學。
二問:兩個學校共同一個校園,為何使用隔離門?
對於外來務工子弟整體“進入”公辦的勤惜小學,家長們認為,打破了公辦小學之前嚴格“按學區招生”的傳統,進而感到不滿。
jsoujsou
湖南省委省政府要求妥善處理耒陽群眾相關訴求
據紅網2018-9-2報導,湖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對耒陽市部分群眾聚集、反映學生相關訴求一事高度重視,作出批示,要求省教育廳、省公安廳、衡陽市委市政府領導趕到現場調查處理。
9月1日,耒陽市城區部分學生家長因對大班額化解分流方案及相關工作不滿意,先後聚集到耒陽城區6所學校、市委、城北路與西湖路交匯處及107國道拉橫幅聚集、堵路,造成耒陽城區和107國道部分路段堵塞。經現場做工作,堵路人員拒不離開,為維護交通秩序,處置民警依法強行帶離5人,交通恢復暢通。
19時20分,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向陽在市委三樓與上訪人員進行面對面溝通,瞭解訴求,協商解決方案,宣講政策。
溝通結束後,20時許,該群體拉著橫幅從市委非法遊行至市公安局大門口,要求公安機關無條件釋放被帶離的擾亂交通秩序違法人員,部分社會閒散人員參與其中,煽動鬧事。經現場民警反復宣講法律,拒不離開,執勤民警依法強制帶離帶頭人員10人。經核實身份後,考慮到帶離人員均系學生家長,公安機關予以教育訓誡後,由所在鄉鎮辦事處負責人帶回。
22時45分,公安局大門口陸續聚集600餘人,與現場處置的公安民警對峙,期間少數人向執勤民警和現場對話的市領導扔礦泉水瓶、磚頭、鞭炮、啤酒瓶、汽油瓶,造成30余名民警、輔警不同程度受傷,公安局大門受損,多台車輛被砸壞。
9月2日零時30分許,現場民警在多次警告無效後,依法強行驅散非法聚集人群,並控制46名帶頭衝擊公安機關的人員。經初步核實,僅有1人為學生家長,其餘人員均為社會閒散人員,其中涉嫌盜竊逃犯1名,有違法犯罪前科人員6名。事態得到有效控制。
湖南耒陽市教育局5月曾就“消超分流”熱點問題作出回復:
包括分流學生享受公辦學校收費政策,嚴格執行國家關於義務教育免費的規定,學校中途不再加收其他任何費用;分流學生僅按公辦學校學生收取生活費,1500元/生/期生活費。所有分流教師均享受支教教師的相關待遇,對分流教師在職稱評聘上給予一定傾斜。關於學校教學品質方面:一是原校科任教師要隨班上課;二是加強教學常規的跟蹤管理和教學品質的評價,確保教學品質不滑坡。關於鹿峰學校辦學方面:一是租賃辦學期間,要確保鹿峰學校公辦辦學性質,管理要有相對的獨立性;二是要儘快作好規劃選址,建好鹿峰學校新校等。
jsoujsou
美媒:世界低估了中國崛起為科技強國
美國“石英財經網”2018-9-1文章,原題:世界低估了中國崛起為科技強國 中國正崛起為科技強國並不令人意外。但令人驚訝的是,中國做到這點的速度如此之快。據一項最新研究,中國在全球科技產出中所占份額如今已遠超其在全球經濟產出中的份額。
南京大學的謝慶男(音)和美國權威經濟研究機構國家經濟研究局的理查•弗裡曼共同發表的這項研究成果認為,世界低估了中國對科技領域的貢獻。
衡量一個國家對科技的貢獻基於該國科學論文篇數。但這項新研究認為,僅用作者的位址來鑒別,無法包括一些情況,比如中國研究人員在美國大學工作期間發表的論文。調查發現,中國研究人員如今比其他國家科研人員發表的科學論文更多。發表的論文中約1/4有署名作者是中文姓名或地址。若算上以中文發表的論文,這個數字將躍升至37%。相比之下,中國對全球GDP的貢獻約為15%。
批評者稱,單憑論文數量去衡量貢獻是不夠的,因為中國很多論文發表在品質較差的期刊上。但弗裡曼等指出,中國科學研究的品質一直在提高。衡量研究品質的一種方法,是看有多少其他論文引用了源自中國的論文。2000年有中國地址的論文被引用次數約占全球平均水準的30%,“這意味著它們對全球範圍研究的影響甚微。但到2013年,被引用次數上升到70%。
中國的研究品質還可通過它對世界頂級期刊《科學》和《自然》的貢獻來衡量。這兩種期刊中,(中國的貢獻)從2000年到2016年間的增速驚人。21世紀之交,中國還是世界上收入最低的國家之一,但不到20年的時間裡中國成為科學知識超級大國這一事實在科學史上是重大發展。
jsoujsou
河北科大發佈調查結果:未發現韓春雨團隊主觀造假 已取消榮譽稱號
2018-8-31河北科技大學官網刊發了《學校公佈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的調查和處理結果》稱,該校學術委員會成立調查組,本著“依法依規、嚴謹規範、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原則,認真核查了該論文涉及的全部原始實驗資料,並委託協力廠商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展重複驗證實驗,認為撤稿論文已不再具備重新發表的基礎,未發現韓春雨團隊有主觀造假情況。
2016-5-2,韓春雨作為通訊作者在《自然•生物技術》發表了《NgAgo-gDNA為導向的基因編輯技術》論文。2017-8-3,韓春雨團隊主動撤回該論文。學校對此事件高度重視,按照學術、行政兩條線進行了全面核查。
在調查過程中,韓春雨主動要求退回基於撤稿論文所獲得的科研專案、績效獎勵、榮譽稱號、社會任職等。有關方面按照規定已取消了韓春雨所獲得的榮譽稱號,終止了韓春雨團隊承擔的科研專案並收回了科研經費,收回了韓春雨團隊所獲校科研績效獎勵。個別社會任職正在按法定程式辦理。
聲名鵲起
時間回撥到2016-5-2。43歲的韓春雨一夜爆紅。
在這之前,在河北石家莊土生土長的韓春雨本科就讀于河北師範大學,並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完成碩士學業,2003年在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讀完博士之後,回到石家莊的河北醫科大學短暫任教。 2006年,韓春雨轉至河北科技大學的10年間,他作為通訊作者只發表過兩篇中文論文。
直到5月2日這篇論文的出現為韓春雨帶來了榮譽和撥款。他的頭銜多了起來:河北省科協副主席、河北省最美教師,他還是國家“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于2017年1月落選)”和“長江學者獎勵計畫(於2016年12月落選)”的候選人。
與此同時,韓春雨成為媒體追逐的對象。沒有海外留學背景卻取得一流成果,在“小作坊”式的簡陋條件下取得超越頂尖實驗室的科學發現……韓春雨成為“十年磨一劍”“甘坐冷板凳”的典範。
回應
我比較願意相信韓在一種自己也沒有弄清楚的比較特殊的環境和條件下做出了某個結果。
這事吧,還是時間來檢驗吧。一開始我也認為不能重複的就相當於造假了,後來霍然發現近幾年美國的某些研究也不能重複,
兩年了,不造假,實驗又不能重複,難道是神操作?
我大學畢業論文的實驗,為畢業論文花費了半年時間,結果做出來和理論上相反,你說我做實驗造假嗎?如果我改資料改的好看點“改的符合理論”,是不是這樣才是不造假?反而沒做幾天實驗的同學,資料很好看~~是不是該向他們學習?
jsoujsou
相關新聞
北京教委澄清改革後高考成績只占60%:本市2020年高考採取的是“兩依據一參考”依據的是語數外統一高考的成績450分加上三門等級性考試各100分,共750分;綜合素質評價是重要參考。而綜合評價錄取是改革後高考錄取的一個管道,是未來要向教育部申請的一種招生模式,這種模式依據統一高考的成績、學業水準考試的成績、學校的面試成績以及各中學對考生作出的綜合素質評價等多個方面,組成一種新的選拔方式。在這種選拔方式中,統一高考成績占比原則上不低於總成績的60%,“有人理解成所有錄取都以這種方式進行,這是不對的。”
回應
不是大家誤解了新法,而是教委試水失敗,才打圓場。請教委不要侮辱家長的智商,如果辦法裡有小範圍這個定語,不可能所有人都理解錯。
我就不懂了,現在的大學本科有幾家是研究性教育麼,為毛讓高中生不搞學習搞研究,發表論文,搞發明創造,為了幾個極少數的偏才,改革高考方式,搞自主招生就是開倒車,再退步為面試加筆試,國之不國也
有人打算開啟給壞蛋彈藥。給特權開合法通道.最好的改革就是統一試卷,按分錄取,如清華復旦就按34省分名額,這就是最公平的方案.
我曾經擔任過面試專家。面試有題,有全程錄影監控,還是隨機抽專家。即使一個專家打分偏低,最後演算法也會把偏差糾正回來。實際上面試結果對於考生表現是非常公正的。
您說的太理想了。人家搞定的根本不是一個專家。什麼隨機抽專家、演算法糾偏,都是雲煙。
謝謝,我只能說,我參加的面試,至少沒人跟我打招呼。抽籤是電腦派位元,老師和學生都是。我要先到集中點,派位後才知道自己會被派到哪個考場,進去後才知道誰和自己一起擔任面試官,你那些其他問題,我回答不了,但可以給你個接近事實的答案。(1)現在好的生源都在向超級中學轉移,比如河北的衡水中學,石家莊二中和邯鄲一中,次一點的縣城中學不要說北大清華,連985進去的都很少。(2)現在的農村,多數已經在城市安家落戶。(3)現在教育的趨勢是孩子需要家長伴隨學習,家長對孩子學業的輔導和督促是非常重要的。試問留守兒童有這條件嗎?或者農村家長就算想陪著讀,然而自己連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東西都還給老師了,又如何輔導孩子呢? 就這幾點加起來,我敢說即使是裸考,農村孩子上北清的機會也是越來越少。說句不好聽的,要沒有各個高校傾向農村的優惠政策,只有更少。
jsoujsou
考生高考成績必須達到上海市自主招生控制線。被正式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其他高校的志願填報和錄取;未被錄取的考生可正常參加上海市後續各批次高考錄取。
根據《北京大學2018年自主招生簡章》,北大自主招生的條件是,申請報考者須具備以下條件之一:
1、有發明創造或參加科技類競賽全國決賽、國際比賽獲得優異成績者;
2、在我校自主招生專業範圍內有相關學科特長、創新潛質,並在國內外相關專業學習實踐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者;
3、在高中階段參加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資訊學)全國決賽獲得優異成績者。
基本上還是競賽獲獎為主,符合上面的條件,初審通過公示,然後參加北大的自主招生測試,根據測試結果再確定降分優惠。
但北大也有自己的綜合評價,就是“博雅計畫”,主要就不是看競賽,而是看高中怎麼樣,好的高中,往年考入北大生源品質高的高中,就被優先照顧。
《北京大學2018年“博雅人才培養計畫”招生簡章》是這樣描述的:
根據考生報名材料,結合考生所在中學人才培養理念與實踐、近年來考入北京大學生源品質及入校後的綜合表現等情況,我校將組織專家進行初步審核評價,初步審核評價結果分為:A+、A、B、C四檔。初審評價結果為“A+”的考生直接進入面試環節;初審評價結果為“A”和“B”的考生獲得筆試、面試資格;初審評價結果為“C”的考生不再參加後續的選拔環節。
根據測試結果,“博雅計畫”和北大的自主招生一樣都是降分錄取。北京這次試點綜合評價錄取後,未來則可能參照復旦的方案,將面試成績作一定權重,不直接降分,但其實大同小異。
接下來再說這次北京新高考方案,觀察者網點贊數第二高的讀者是這樣說的:
“綜合素質評價主要從思想道德、學業成就、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等五個方面——藝術素養,都知道沒錢沒時間玩什麼藝術,家庭貧困的孩子有幾個有錢有時間搞這個?社會實踐,家裡有國際大公司的高管足不出戶就能開一份高大上的實踐證明,沒什麼人脈的普通孩子能搞到什麼實踐證明。北京啊,之前降低高考分數,現在又搞這些名堂,接下來該學美國人的推薦信了吧。你們一直在開倒車”
這位元讀者是把檔第二部分“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和第三部分“開展高考綜合改革”混淆在一起了。包括藝術、社會實踐的這句話,是檔中描述如何“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和高考的綜合評價錄取改革完全是兩碼事。
jsoujsou
北京高考綜合評價錄取,真的是開倒車嗎?
2018-8-23,北京新高考方案發佈,其中提到“高考成績占比不低於60%”,引起輿論譁然。
《北京市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指出,在部分高校探索開展綜合評價錄取模式改革試點,綜合評價錄取依據統一高考成績、學業水準考試成績、面試成績、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進行錄取,高考成績占比原則上不低於總成績的60%。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擴大試點院校範圍。
對此,互聯網上幾乎一邊倒的反對之聲。觀察者網該新聞下獲得最多點贊的評論說:
“終於倒車到舉孝廉了麼?”
爭議還在繼續,不過有必要先搞清楚,什麼是“綜合評價錄取”。
北京並不是第一個試點“綜合評價錄取”的地區,此前,在浙江、上海、山東等地,“綜合評價錄取”已經試點了。
綜合評價本質上和自主招生沒有太大區別,主要區別是,通過自主招生的優秀學生可以享受相應的降分錄取優惠,而參加綜合評價招生,高校會將考生的綜合素質評價、高考成績和高校綜合測評成績按照比例進行疊加,得出最後的成績,成績優秀者即可被高校優惠錄取。
綜合評價具體怎麼操作?我們先看《復旦大學2018年上海市綜合評價錄取改革試點招生簡章》:
考生參加高考並填報綜合評價批次志願。依據高考成績,按院校專業組招生計畫數的1.5倍確定入圍面試考生名單(末位同分全投),公佈入圍面試分數線。
面試採取專家與考生多輪一對一面試模式。面試專家將在考慮性別、專業等因素的基礎上每天隨機分組,每組包含文、理、醫各領域共5名專家;考生按高考平均成績組間無差異原則,每10人隨機分組;面試當日專家與考生各類通訊方式全部遮罩;專家組與考生組臨場抽籤配對;專家與考生一對一面試,每輪面試時間15分鐘,共計75分鐘;面試結束後每位專家獨立評判打分,對每位考生排序,然後合計每位考生的面試成績。
面試成績=∑[(31-每位專家排名)×2]
高中學業水準合格性考試成績=∑(各科折算成績÷10)
綜合總分=高考成績×600÷660+面試成績+高中學業水準合格性考試成績
jsoujsou
小獅妹隨機調查了杭州主城區幾所民辦小學,基本都有自己的校服。一位一年級學生媽媽剛剛給孩子訂完新一年的校服,她羅列了幾款校服的價格:
棒球衫80元,棒球褲60元,棉襖130元,T恤40元,裙子或短褲40元,長袖襯衫50元,紅背心85元,西服一套209元,總計694。
“有的會定制兩件,總費用不會超過1500元。”這位媽媽說,學校要求週一必須穿,其他重大活動、春遊秋游等活動時穿校服,比較合理。
另一位民辦學校二年級學生家長說,孩子在校基本每天穿校服,一年花費2000元不到,這樣也挺好,別的衣服不用買了,“我算了算,比日常省了不少,性價比還挺高”。
這位家長說:“孩子身體長得快,校服基本一年一換,品質過得去就行,只要生產廠家正規,設計合理,這樣就放心了。”
回應
“基礎學費一年12萬 由人大附中和英國國王學院學校合辦”,這明顯就是貴族學校嘛,既然捨得讓孩子讀貴族學校,居然交不出1萬塊的校服費?這的家長如果沒錢的話就不要混入富人的圈子好嗎,這種學校必然攀比成風,你就是硬把孩子塞進這學校了,到時人家開著幾百萬上千萬的豪車接送孩子,你開著幾十萬的車,讓孩子還有臉去上學?
jsoujsou
杭州一學校家長稱未能如期繳1萬校服費,就視為自動放棄錄取名額
據《都市快報》2018-8-23報導,開學在即,老師們陸續回歸崗位,為新學期做準備。
昨天,有學校已經開始發放新校服了~
為了讓孩子穿上稱心如意的校服,不少學校都動足腦筋。
杭州某知名民辦小學還專門建立校服製作群,由老師、家長一起嚴格把關。經過面料檢測、抽樣送檢等多個環節,最後再交到學生手中。
校服是民辦學校的標配,隨著杭州民辦學校的增多,配置的不斷提升,校服也越來越高大上。
關於校服這件事,杭州一位家長就在論壇吐槽起了孩子學校的校服收費,並貼上了一張學校發來的短信截圖。
短信中,學校請家長將校服定制費1萬元匯到學校指定帳戶,若未能如期繳費,則視為自動放棄錄取名額。
這所“萬元定制校服”的人大附中杭州學校位於未來科技城,將於今年9月開學,是一所15年制學校,涵蓋了幼稚園至高中的所有課程。
人大附中杭州學校官微也隨後發佈了校服的照片,有春夏秋冬四季套裝,包括正裝類、休閒類和運動服等近二十個款式。
對於校服的費用,校方稱,由於校服款式眾多,根據不同的款式,服裝具體的價格將由供應商確定。校服從設計、生產到運輸整個週期需要數月,為了確保校服的順利製作,學校需向家長收取定金並支付給供應商。定金將根據家長實際購買情況多退少補。
jsoujsou
美媒:白人學生在港被內地生“擠出”貴族學校,就讀公立學校創新高
幾代人以來,香港多數的私立國際學校都曾是專門為富有的西方外籍人士子女提供教育。現如今,這些“貴族學校”招收的學生群體正在發生變化,學校也不再只是白人孩子的天下。
《紐約時報》2018-08-22報導認為,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內地家庭越來越富裕,使得這些昔日“貴族學校”的入學競爭變得日益激烈,帶來的入學費用不斷攀升,有的入學費用甚至已經超100萬美元,正成為世界上學費最貴的私立學校之一。這也使得香港學費相對便宜的公立學校正在迎來變化,不斷有更多的外國學生在此就讀。
2017年,香港的私立國際學校學生中,香港學生與內地學生比例占了總數的1/4。
香港私立國際學校的課程通常是仿照美國、英國、加拿大以及法國等西方國家的課程設置。
去年,香港公立學校招收了818名白人學生。這一數字雖然只占了公立學校學生人數的一小部分,但這表明白人學生在香港公立學校就讀的比例從2013年起增長了44%,2013年這一數字是556名。
《紐約時報》稱,1997年香港回歸,長期以來其一直被視為亞洲卓越的金融中心。數十年間,世界上最大的幾家銀行都以優厚的外派合同將這些西方雇員送到香港工作,他們曾經不愁住房與學費。但如今,中國已迅速崛起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意味著大量內地銀行湧入香港,行業的競爭帶來的是自己待遇的相對下降。
回應
有錢就上,沒錢滾粗。這難道不是資本主義的標準玩法?
中國人 香港人 臺灣人 潛意思裡白人要高人一等
這在過去是事實,不過,現在這種事實慢慢開始被動搖了,媒體的報導是對這種動搖的不適應。
https://www.guancha.cn/local/2018_08_22_469190.shtml
jsoujsou
南大用“推薦演算法”分宿舍:幫助新生更快找到志趣相投的舍友 2018-08-21 揚子晚報
還記得去年本報的獨家報導嗎?南京大學通過網路問卷調查,給新生按照生活習慣分宿舍,“早起鳥”和“夜貓子”互不干擾,這項頗為人性化的舉措曾經贏得一片叫好。今年,南大的宿舍分配方案有了更為優化的2.0版,通過校園迎新網的資料調查,學校統計了新生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等,通過大資料“推薦演算法”,量化評估各項資料之間的相似度,幫助新生更快找到志趣相投的舍友,更好的適應大學新生活。
8月初,一張網路問卷在南京大學2018級本科新生中傳開。問卷中,不僅有“作息時間”、“空調使用習慣”、“個人衛生習慣”、“共用物品和消費傾向”等調查選項,還有“興趣愛好”一欄。這是南京大學向18級新生派發的自願參與的問卷調查,調查學生生活習慣的同時,學校向新生們保證,這份問卷的資料統計校方只會在宿舍分配時參考使用,不會外流。
“18級接近八成的新生參與了我們的調查。”南大學工處招辦主任李浩老師介紹,收集完學生的問卷資訊後,學校使用了大資料“LFM推薦演算法”,對學生們的資訊進行了量化處理。他以今年新增的調查選項“興趣愛好”舉了個例子。“00後群體興趣愛好廣泛,分散度高,傳統的匹配方法很難量化評估新生之間的興趣愛好相似度。”而“隱語義模型”演算法就可以恰到好處地給出解決方案。
用“大資料”説明新生更好適應大學新生活
記者瞭解到,這是南大第二年在新生中派發調查問卷。南大17級新生在剛剛入校時,也曾接受過類似的問卷調查。學校根據調查結果,給自願參與的17級學生按照“相似度”分配了宿舍。一年後的回饋調研顯示,參與宿舍分配的17級新生,宿舍和諧度增加了近10個百分點。
此外,記者從南京大學瞭解到,學校不光是宿舍分配用上了“資料採擷”,校園卡的辦理也使用了人臉識別技術。南大學工處招辦主任李浩老師告訴記者,高校在新生入學前,只有考生的高考報名照,所以在很多高校,這張照片不僅出現在高考准考證上,也會出現在錄取通知書、大學校園卡和學生證上。南京大學對18級新生開放了自助式照片替換系統,採用曠視Face++API的人臉識別介面技術,以毫秒量級響應新生上傳的個人身份照片。在規定的時間段,新生可以上傳自己滿意的證件照來替換高考報名照。
jsoujsou
港媒:中國的女博士為何那麼少?
香港《南華早報》2018-8-14文章,原題:中國博士的性別不平衡:為何女性只占三分之一 儘管中國擁有研究生學歷的人群中女性占比過半,但另一個不容忽視的數字是,中國在讀博士研究生中女性只占三分之一——一些學界人士歸因於社會壓力、性別歧視甚至是出於對找不到對象的擔心。
在中國,從初中到高中、大學直至研究生院的每一個教育階段,女性和男性的比例基本保持均衡。但到了博士階段,女性占比就直線下滑至38%左右。而同期美國高校及科研院所中的女博士占比則為52.1%。有觀察者指出,中國婚姻和育兒觀是這一反差背後的原因,也有人認為,中國高等教育的結構性問題才是罪魁禍首。
“(中國社會)似乎對女博士有一種天然的異樣觀感,她們通常被貼上‘第三類人’標籤——既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這種附加在女博士身上的社會烙印導致她們產生一種懼怕‘被剩下’的負面情緒。”堪薩斯大學中國現代文學教授肖輝(音)說道。“對於女博士來說,結婚生育的壓力往往更大。家庭和婚姻會對女博士的學業產生干擾,尤其是我所在的自然科學領域——需要花很長時間泡在實驗室。”北京大學25歲細胞生物學女博士江同學說道。“也許對那些志在投身科學的女性來說,家庭和婚姻並非牽絆。我認識的很多傑出女科學家至今單身,她們並未受此困擾。”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許多多表示,除了家庭和婚育外,學科類別和心理因素同樣不容忽視。博士學位授予大多集中在自然、科技、工程和醫學等主幹學科領域。在中國,少有女性願意攻讀這些學科的博士學位。理學和工學博士中女性占比僅分別為40%和29%。“男女心理的差異才是阻礙女性攻讀主幹學科博士的主因。女性通常低估自身的水準。即便和同齡男性能力相仿,但女性更容易出現學習數學和自然科學的焦慮。”香港大學心理學教授黃嘉寶說道。
回應
不光是中國 整個亞洲都如此。
這是因為女性還有一個重大的任務,那就是結婚生子,作為女性最佳的生育階段應該是在20--30歲之間,超過了定年齡段,並不是最佳生育階段(指頭胎),這就是形勢所逼沒有辦法回避的客觀事實。而讀博士的年齡階段正是在三十歲左右。
正解,這是自然規律,女性需要在那個年齡階段擔當繁育後代的重任,實在是沒有時間精力去讀博士,讀博士的女性因為時間都投入研究當中,自然被剩下,這個沒辦法調和
jsoujsou
赴陸學中醫 600台生爭25名額 2018-08-21中國時報
今年北京中醫藥大學對台招生名額是25人,但竟有600名台灣學生報名,有台生表示「學校都快瘋了」,據瞭解後來招收60人。台生們一來就摩拳擦掌問如何在大陸開診所,台籍醫師給學弟妹忠告,先把功夫練好,以後病患搭飛機、搭9個小時高鐵來看診都是很平常的事情;至於開業要慢慢磨練,大概執業8年後時機才算成熟。
台生透過校內管道得知,今年北京中醫藥大學有600名台灣學生申請,是以往的3、4倍,原來的門檻是前標,可能最後都漲到頂標。
至於爆棚原因,台生認為惠台政策不是主因,因為台生在陸擔任中醫本來就有一些優惠,主要還是「台灣自己的問題」,政策混亂讓學子看不到未來,只好一股腦往外跑。
台籍醫師林峻生說,今年的台生展現很強企圖心,去大陸就是要去發展,但他建議不要太早開業。因為開業遠遠不是只有專業能力,還有很多雜事、人情世故,需要時間磨練,他認為門診4、5年之後,功夫比較穩定,再去學醫院經營,約要花2、3年,所以適合時機大概是執業8年後。
有人說,大陸醫師月入2000元人民幣,林峻生強調,這是10年前行情,他的一個學弟北中醫碩士畢業3、4年,也在北京別人的診所執業,現在一個月光是繳稅就繳人民幣1萬元!以稅率20%來算,推估每月實拿16到20萬台幣。
為何大陸醫師收入變多?林峻生解釋,第一,大陸醫改之後,醫療保險給付已經趕上臺灣;第二,大陸醫療資源極度不平均,踏出大城市之後就是天堂跟地獄的差別,因此診所雖多、好醫師很少,在北京執業的醫師,腹地遍及華北、東北2、3億人口,患者從黑龍江、山西搭飛機來,從甘肅搭9個小時高鐵,或從葫蘆島開3、4個小時車來都很正常。所以,既然不缺病患,也就沒有太大必要開診所。
jsoujsou
再見,免費師範生!你好,公費師範生!
據教育部2018-08-12官網,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通知,轉發教育部等部門《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師範生公費教育實施辦法》,《辦法》適應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需要,改進和完善了相關政策內容。建立師範生公費教育制度,將“師範生免費教育政策”調整為“師範生公費教育政策”。
《辦法》所稱師範生公費教育是指國家在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和西南大學六所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面向師範專業本科生實行的,由中央財政承擔其在校期間學費、住宿費並給予生活費補助的培養管理制度。
公費師範生履約服務期調整為6年
此前,免費師範生承諾畢業後從事中小學教育十年以上.免費教育師範生在校學習期間免除學費,免繳住宿費,並補助生活費。所需經費由中央財政安排。免費師範生入學前與學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簽訂協定,承諾畢業後從事中小學教育十年以上。到城鎮學校工作的免費師範畢業生,應先到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任教服務二年。國家鼓勵免費師範畢業生長期從教、終身從教。截至2017年,已累計招收免費師範生10.1萬人,在校就讀3.1萬人,畢業履約7萬人,其中90%到中西部省份中小學任教,許多中西部地區中小學實現了接收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高校畢業生“零的突破”。
按照《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師範生公費教育實施辦法》,國家公費師範生享受免繳學費、住宿費和補助生活費政策,通過雙向選擇等方式切實為每位元畢業的公費師範生落實任教學校和崗位。公費師範生畢業後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學任教,並承諾從事中小學教育工作6年以上。到城鎮學校工作的公費師範生,應到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任教服務至少1年。國家鼓勵公費師範生長期從教、終身從教。這些政策會增強師範生就讀師範、畢業後當老師的自豪感
jsoujsou
清華北大直接落戶上海|誤把學歷當人才 2018-08-11
各地都在搶人才,於是上海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聯席會議日前制定並公佈了《2018年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申請本市戶籍評分辦法》,提出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為試點,探索建立對本科階段為國內高水準大學的應屆畢業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可直接落戶的綠色通道政策。
什麼是人才?我覺得人人都是人才,每個人都有擅長的天性稟賦,找對領域,都是賣油翁,任才選賢,無所不用。北大、清華的本科生,當然都是人才,是萬里挑一的高材生,但其是讀書的人才,換言之,是應試教育下的會考試的人才,與今後對社會的建功立業,立德立功立言,是兩回事。所以,選撥人才以學歷為標準,而不是以能力為標準,庸俗也。按此,國外的名校畢業生是否可以入戶?復旦、交大畢業生是否可以入戶?馬雲,是杭師院畢業的,是否不能入戶?
回應
招聘單位很難在短暫的時間內去判斷誰才算真正的人才,唯學歷論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能考入知名學校,至少可以判斷這個人的在精神層面是勤勞的!
校友會2017年高考狀元家庭背景調查,教師家庭最出學霸 2017-06-19
2017年6月19日,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最新發佈《校友會2017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這是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連續第11年發佈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在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調查到的2007-2016年中國各地區高考狀元中,來自教師家庭的高考狀元占總數的35.09%,父母中至少有一方是大學教師、中學教師和小學老師等教育工作者。其次是公務員家庭,占15.62%;工人家庭占13.39%;工程師家庭占10.62%,農民家庭占10.16%,其餘為醫生、律師、金融、證券、財務等職業家庭。與其他職業背景家庭相比,教師家庭的學習氛圍重,父母更加瞭解、熟悉教育規律、升學考試趨勢,懂得從小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更能有效地、花更多時間幫助孩子解決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困惑,在面對各種考試時更容易創造出較好的成績。
回應
家庭對孩子的未來影響很大的
jsoujsou
這裡有一個典型的錯誤看法是:如果高考用的知識,在公立學校都能學到,如果培訓機構和學校老師對學生的知識點傳授都是一樣的,那麼願意去私立學校私立培訓機構的人就會大大減少。
前面已經分析了,人和人之間有差距,同樣的知識,學生不一樣,老師不一樣,教學進度不一樣,考試出題的角度又可以靈活變化,最終,想要在考試中脫穎而出,還是需要高過別人的投入(天賦也算一種天生的投入吧),這場焦慮的教育軍備競賽是不會休止的。公立學校教得更深,只會適得其反加劇競爭,高考為了選拔就會出更難的題目(對,不超綱,但更難),課內都把進度提前了,課外輔導還不更加碼?為什麼60多年減負減不下來,應試教育的基本道理從來沒變過(強調一下,我支持高考)。
教育部應該努力的,是既保證高考的公平公正,又盡可能不要讓這種教育領域的“軍備競賽”過度升級,其實也就是減負。減負就是一個度的問題,用行政命令宏觀調控這個度,讓高考的難度控制在一個合理的水準,使得貧困家庭不通過額外學習能夠有足夠的機會,而富裕家庭僅僅通過額外教育投入又無法取得決定性優勢。
衡量一個國家的基礎教育,要看其成果,也就是是否為高等教育輸送了足夠多合格的生源。
這些年,通過財政投入,中國大學的排名上來了(雖然為此在留學生上投入的資源又受到中產階級詬病,確實這裡存在執行上的嚴重問題),這使得高考的含金量進一步增加了,同時,中國培養了世界上最多的大學生,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高於世界平均水準,中國教育為社會提供了足夠的中國產業升級需要的人才,企業對國內文憑的認同越來越高,這些都是促進教育公平的成績,不應該被忽視。
回應
作者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教育部推行的“素質教育”實際上變相加重了學習負擔,導致孩子們課堂上學不到東西,必須課後學習。
作者引用了很多教育部的官方回答,然而始終沒有面對最直接的問題:從城市裡的家長都要節衣縮食把孩子使勁往私立學校送,往培訓班送的現實說明了什麼?說明了城市裡的家長都認為公立學校沒有提供足夠的教育。
jsoujsou
好了。接下來肯定有人會說,是政策的執行層面出了問題。
那麼我們就來假定按照不挨駡的方式來執行,教育部都聽這些批評的家長的,會怎樣。
1 錯誤的“減負”讓校內教學品質變差了,中國奧數連續三年沒拿團隊總分第一了
至於說校內教學品質變差,我至今沒有看到一篇文章拿出令人信服的證據。中國經濟在發展,教育經費占GDP的比重在增加,2012年以後更是一直超過4%,去年,國家教育經費更是首超3萬億,比這些中產父母讀書的時候高得多。居然反而覺得學生在學校學不到最基本該學的東西了,那他們小時候條件更差怎麼過來的?
當然,治不好他們的“教育焦慮症”,原因也簡單,他們就是通過應試教育成功實現了階層上升,他們要的根本不是基本該學的內容,或者說教學大綱內的教學任務,他們要的就是“成績好”,要自家的孩子超過別人家的孩子,但同時又不想出錢出時間課外補習,因為買了學區房,他們覺得國家應該替他們保證子女階層不下滑。
2 如果不搞錯誤的“減負”,富人家的孩子將不再壟斷優質教育資源,窮人家的孩子將獲得更公平的教育機會
不搞任何“減負”,也不可能讓老師僅拿公立教育的工資,一天上班8小時變成12小時,同時讓窮人家的孩子享受低價高質的教育,又讓富人家孩子沒有了課外輔導的時間。
假如教育部硬要這樣做,那麼富人家的孩子就會離開公立學校,這些家長支付更高的薪酬,優秀的教師自然就流動到他們的“貴族學校”,於是更多家長嚮往這些“貴族學校”,離開公立學校的人更多,公立學校品質越來越差。
即便教育部補貼公立學校的教師(注意是拿全體納稅人的錢,不是富人的錢),也攔不住課外補習,如果增加校內學時,這些願意額外投資的家長就會去教育部鬧,他們的理由就是孩子睡眠不足應該減負,這也是實情。
於是,教育部做了今天大家看到的事情,一面喊減負,撫慰這部分家長,一面強調不能課外超前學超綱教,要提升課內教學品質,撫慰另一部分家長,最後還要強調,用課後服務解決家長的接送難,但是課後服務是自願的哦,讓雙方都無話可說。
jsoujsou
在“減負”這件事上,我要為教育部說句公道話 2018-08-09 大包隨筆
《作為中產 我對國家有哪些不滿》這篇文章,可以歸結為一句話“國家欠我一套深圳學區房”。而在減負的問題上,教育部已經承受了過多的駡名,現在我要再來為教育部說幾句公道話。
首先要說明,“減負”政策承擔了太多駡名,其中許多並非政策的本意。
1 “減負”是不是國家為了推行教育市場化的結果?
不是。1955年7月,教育部就發出了新中國第一個“減負令”——《關於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負擔的指示》。這足以證明,出臺減負政策的初衷,並非某些人說的為了推行教育市場化。
據統計,60多年來,國家層面一共頒了9道“減負令”。許多家長說自己小時候公立教育不搞減負,現在開始搞減負是倒退,這與事實不符。
2 “減負”縮短學時,給家長接送孩子造成困難?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將課後服務作為説明家長解決按時接送學生困難的重要舉措:充分發揮中小學校課後服務主管道作用。廣大中小學校要結合實際積極作為,充分利用學校在管理、人員、場地、資源等方面的優勢,主動承擔起學生課後服務責任。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解決校外培訓火爆問題,還需要加強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妥善利用好“三點半”後這段時間。去年教育部已印發指導意見,提出明確要求。今年還將出臺專門檔,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確保課後服務能夠高品質地開展起來。
3 “減負”讓校外輔導超前超綱的學習內容,實際給家長增負
上月,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談減負問題時,首先說的就是:今年初,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校外培訓機構存在安全隱患、證照不全、超前學超綱教等六類突出問題,教育部會同民政部、人社部、原工商總局部署開展了為期一年半的專項治理,全國各地都出臺並向社會公佈了專項治理工作方案,全面啟動摸排整改工作。
4 “減負”是教育部逃避公立教育的責任
大力提升中小學教育教學品質。為切實提高中小學教育教學品質,教育部正在研究起草相關意見,著力解決各種制約中小學教學品質提升的突出問題,不斷深化課程改革,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等,切實提高學校育人能力和水準,更好地發展素質教育,讓學生在學校能“吃飽吃好”。
jsoujsou
這並不難理解,這些留守兒童由於缺乏陪伴與監管,造成了權威與秩序的真空,讓他們變得肆意妄為。另一方面,閉塞的環境也讓他們根本看不到未來在哪裡,久而久之就走向了自閉。
在這時候,手機就只是成了他們發洩的出口,成了一劑致幻劑,讓他們逃避現實,麻痹期間。
就算沒有手機,這些孩子一樣會尋找別的、可能是更糟糕的方式來填補精神的空虛——那就是犯罪。
同樣是一個驚人的數字,有媒體統計,留守兒童犯罪率一度占未成年人犯罪率的70%,並且呈上升趨勢。
廢掉孩子的其實正是大人們
其實,要解決農村兒童的管理問題,更多的目光應該放在學校。
近些年,鄉村學校雖然得到了很多發展,卻在許多方面仍然管理乏力。
一方面,許多農村學校正在面臨大量鄉村教師的流走。
而另一方面,農村地區的地理環境也造成了學校管理的困難。特別在國務院頒佈了“撤點並校”的決定之後,村一級的教學點都合併到了大的鄉鎮或縣城。這使得農村孩子離學校一般有好幾公里遠,學校的教育責任在課餘時間增多情況下也是鞭長莫及。
在這樣的背景下,教育部近些年推行的“減負”改革更是變相加劇了城鄉之間的教育不平等。
減負本來是一件好事,但是在城鄉巨大差異的背景下,這樣的好事卻有可能造成截然不同的結果。
比如,取消成績排名、分數以等級代替、弱化競爭,這些都是為了減少學生的壓力,但是對於農村孩子而言,也有可能讓他們對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又比如,學校實行晚上課、少作業、早放學,這些舉措本是為了讓孩子的空余時間變多,有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
但是,這對於農村孩子就不一樣了。他們沒有這麼多豐富的活動,這多出來的課餘時間就成了放養。
所以,解決留守兒童管理問題的關鍵,是學校發揮更多作用,提高教師的薪資待遇,適當壓縮孩子們的課餘時間,利用課堂更多地進行心理上的積極引導。
回應
遊戲不過是填補了父母不在身邊時的空隙而已,真正的原因是城鄉發展差異化太過於巨大
說的好像城裡孩子不沉迷遊戲一樣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31053&s=syfwjxbt
jsoujsou
對於這些農村的孩子來說,能夠有接受教育的機會已屬不易,更不用說像城裡孩子一樣培養什麼興趣愛好了。
當黃渤問小女孩你有什麼愛好時,女孩說她喜歡跳舞。但是,由於沒有場地,也沒有老師,她只能在小河邊的空地上,自己練習下腰。然而,小女孩所在的小學,已經是國家試點學校。
在那些更加偏遠的地區,可能很多孩子的運動需求都難以滿足。
根據國家體育總局2014年對全國體育設施普查的結果,農村室外體育場地面積僅僅是城鎮的一半,而室內體育場地的面積更不足城鎮的十分之一。有些農村的籃球場地就是黃土地,而籃板也僅僅是幾塊木板搭起來的。
手機或者說手遊帶給這些孩子的是什麼?
身處在物資匱乏、資訊閉塞的環境裡,這一塊小小的螢幕就是他們瞭解外部世界的視窗。他們可能會知道,這個世界不是只有眼前的大山和溪流,它也可以很精彩、很刺激,值得他們繼續去努力。
進而言之,在城鄉差距越來越大的當下,這些手遊可能是這些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唯一能夠平等對話的平臺。這些來自農村的孩子們,一出生便承受了各種各樣的不平等:家境的不平等、教育資源的不平等、醫療水準的不平等、資訊管道的不平等……但是,在互聯網的語境中,他們卻與生在城市的少年們是平等的。他們玩著同樣的遊戲,討論著同樣的話題,還可能與那些城市少年們同場競技。
從這個角度看,手遊反而幫助這些農村少年融入城市的生活,在城市和農村之間架起了一道橋樑,不是嗎?
拿走了手機,這些孩子就會變好嗎?
早在2010年的時候,有人就調查過中國農村的輟學率,結果發現,農村學校在初中階段的累計輟學率高達30%,而初中畢業沒有繼續上高中的學生則超過一半。那時候,智慧手機可還沒有在農村普及開來。
這項調查最後得出結論,這些農村少年之所以選擇輟學,一方面是因為生活壓力的被迫選擇,但另一方面,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問題,包括自閉、焦慮、衝動、挑釁、暴力等等,也可能導致他們學習成績差和選擇輟學。
jsoujsou
廢掉農村孩子的真的是手機遊戲嗎? 2018-08-09 鴕鳥妥耶夫斯基
最近,《中國青年報》發表了一篇題為《農村孩子正在大批被手機遊戲廢掉》的文章,火爆了網路。文章中,作者不無擔憂地指出,如今大批農村的留守兒童由於缺乏管束,整日地沉溺於手機遊戲,因而荒廢了學習。
那些年“被毀掉”的年輕人們
首先,單單是這則新聞的標題,就難以令人苟同。都8102年了,還有人在拿“xx正在毀掉年輕人”的句式造句嗎?
其實,只要在網上搜索一下“年輕人 毀掉”,就會發現這樣的言論就如同月經新聞一樣。
在新聞裡,要毀掉一個中國年輕人也太容易了吧。
事實上,這樣的“毀滅體”並不是什麼新近的“發明”,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有人發出這樣的危言。
正如網上的一個段子說的:
70年代,人們都說年輕人被武俠小說毀了;
80年代,人們又說年輕人被錄影廳毀了;
90年代,年輕人們又被遊戲廳和漫畫書毀了一次;
轉眼到了21世紀,網吧和網路遊戲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而今天,手機遊戲拿過接力棒,成為了毀掉年輕人的罪魁禍首。
於是,每一代年輕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總要碰到某種 “洪水猛獸”,經歷一次“被毀掉”的危險。
然而,雖然這怪物的面貌一直在變,但是幾十年過去,中國的一代代年輕人真的因此而一蹶不振了嗎?
當然沒有。恰恰相反,中國這四十年能夠迅速崛起,經濟體量一躍到全球第二,科技、軍事實現飛躍,靠的不正是這一批批“被毀掉”的年輕人嗎?
再回頭看看,當年那些被痛駡的武俠小說和漫畫書,也早已成為了一代人的美好回憶和時代經典。
其實,人們所真正害怕的並不是新事物本身,而是舊有的事物和格局可能被新事物衝垮的危機感。
然而,事實證明,每個時代所流行的那些新鮮事物從來都不是“洪水猛獸”,它們只是人們用以正常消遣和娛樂的管道,不過變化了面目罷了。它們也從來不會毀掉一整批人,而只會毀掉一小部分人。
也正因為如此,解決問題的關鍵絕不在事物本身,絕不是將這些東西一刀切式地革除便可以一了百了,而是應該往更深處尋找原因。
不去玩遊戲,他們又能去幹嘛?
男孩子們都說去山裡抓魚。
女孩不假思索地回答,去砍柴。
jsoujsou
大陸中產階級焦慮:年收入50萬人民幣活得累… 2018-08-07 聯合報
日前一篇題為「作為一個中產階級,我對國家有哪些不滿意」文章,走紅大陸網路,該文針砭高房價和教育問題,透露大陸中產階級的深層焦慮,引發諸多討論和共鳴。就連「厲害國」的領軍人物、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都支持該文觀點,並建議大陸官員認真讀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是由知名的微博主「寧南山」在知乎發表,作者提出一些「憑個人努力無法改變,寄希望於國家行動」的具體問題,表達自己作為中產階級對中國大陸社會的焦慮。
文章直指高房價和教育問題是目前大陸政府和民眾都知道很重要,也關係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但卻看不到改善的希望,甚至趨勢是在變差。
「如果說房價已讓人不堪重負,那麼教育簡直就是神補刀。」文章指,教育導致房價攀升的原因,一是學前教育產業化,以前是大學最貴,現在變成幼稚園最貴; 其次是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公平,導致教育資源的競爭和階層的固化。
作者認為房價貴和入學難問題無法解決,其原因就是「發展思路」問題。他批判大陸官方將「居住資源和教育資源當成管控人口的手段,用長官意志來決定這個城市有多少人口,而不是靠市場和社會規律。」
寧文直指,「大陸一線城市已經在往『香港模式』(壓榨城市平民實現少數資本家的暴富)的路上,二、三線城市房價這兩年也在猛漲,數億中國人湧入一、二、三線城市,參與永無止境的牢籠遊戲,大量的努力成果在激烈的互相競爭中被白白消耗。」
胡錫進在微博回應這篇長文,表示支持。他認為這篇文章反映那些上有老下有小、在大城市打拚者的真實苦惱,值得大陸官員關注。 不過,他也為官方說話,指大城市高房價有其複雜性,大陸政府已推出嚴厲限制政策控制房價;至於教育問題,他坦言大陸官方尚無有效辦法,只能繼續在實現教育公平方面努力,增大教育投入等。
回應
人心不足蛇吞象!這種人年收入100萬只怕生活更累!
鬼島台灣中產階級焦慮:年收入50萬台幣活得更累!
jsoujsou
周蓬安:真能落實“2030年小學近視率降到38%”?
為全面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共同起草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意見》指出,到2023年,力爭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2018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近視高發省份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
我不相信教育部、國家衛健委制定的這個目標真能落實,還因為他們並未找到造成中國孩子近視率“世界第一”的真正原因:近年來,由於手機、電腦等帶電子螢幕產品(以下簡稱電子產品)的普及,中小學生課內外負擔加重等因素,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居高不下、不斷攀升,近視低齡化、重度化日益嚴重,已成為一個關係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問題。
我想問一問起草該《意見》的專家,孩子使用電子設備,歐美遠沒有中國普及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楨:戶外活動?) 。我在網上搜索,發現“美國德國中小學生近視率低於10%”、“德國學生的近視率一直控制在15%以下”、“歐美國家近視率19%,我國62.3%”、“我國中小學生近視率激增至80%,美國僅為10%”等資訊。
一年前,我在《摧殘一代又一代,教育官員該有羞恥感》一文中就曾直言不諱地提出:目前中國已經是教育理念完全顛倒,近乎變態的地步了。具體表現就在於孩子們在該玩的時候“拼命學”,即初中以下階段的孩子原本應該“玩得歡”,可他們卻在“拼命學”,弄壞了身體,害了自己一輩子;而在最該學習知識的大學階段卻“拼命玩”,弄壞了思維,也會後悔一輩子。
中國教育要想取得真正的進步,要想步入正軌,就必須廢除目前上大學的“嚴進寬出”制度,代之以“寬進嚴出”(楨:?) 。以“能否畢業”作為風險點,即可有效避免盲目“擠獨木橋”,讓孩子從小就自願接受貨真價實的素質教育。改革後,中小學階段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大學階段則通過限制一定比例的學生如期畢業甚至最終不能畢業,逼迫大學生們少玩遊戲,少逛街,多學習有用的知識。
回應
不但教育部門,周蓬安先生也沒有找准造成中國青少年學生近視率畸高的根本原因--數字遊戲。
jsoujsou
英媒:中國超1/3以上兒童近視此比例大大高於西方
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2016.6.6報導,中國兒童室內活動太多,學業壓力太大,該國近視增加。如果不加干預的話,到2020年,近視人口將超過50%,達7億多人。
研究認為,主要原因是能讓眼睛注視遠處物體的戶外活動時間太少,且學業壓力太大,注視屏幕和書本的室內學習更多。
2012年近視的社會和經濟負擔為720億英鎊,佔GDP的1.3%,中國製造商瞄準了這一危機帶來的商機。
回應
死記濫背
現在的孩子確實太苦了,家長也辛苦!我們的教育部門應該想一想如何給孩子減壓,給家長減壓。說實在的,小孩子補課排的滿滿的。這是誰之錯啊!
台學童肥胖盛行率26.8%全球16 上網看電視時間是運動7倍 2012/10/21
看書和看APP對兒童視力影響無大差異2016-07-10
(楨:愈教改愈快樂學習愈懶電玩,故聯考和課業壓力非近視之因!詳參【圖博館】: 教改 快樂學習 兩岸文教界在搞啥 電玩與暴力 3M博視燈 《減肥當然難了》 《愛慾》 《美之偽科學》)
比起中國的義務教育,日本的寬鬆教育輸在哪?
Chivn 慶應義塾大學政策學博士前期 2016-06-08
沒有野心,沒有競爭意識,沒有協調性。
“寬鬆一代”這是世人冠以他們的名字。
2002年的教育改革導入了每週五天制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時間減少、絕對評價的體制。
1987年出生的、被稱之為“寬鬆第一代”的他們今年29歲,面臨著人生的重大選擇。卻遇到美國次貸危機;好不容易進入公司,第一年的三月就發生東日本大地震。“因為沒有一個人是一樣的,所以大家都是最棒的。”明明被這麼教育過,反應過來時才發現:“這是一個優勝劣汰的競爭社會。”以上是日本電視台於2016年4月首播的連續劇《寬鬆世代又如何》的預告簡介。而“寬鬆一代”在日本,基本上就是一個貶義詞。
回應
我只想說先別急著笑日本,我們很多地方都在重複日本教育這條不歸路!
人無壓力輕飄飄,井無壓力不出油
素質教育就是有錢人家孩子搞音樂搞體育上名校,窮人家孩子瞎玩一通後進技校,這樣一來中國漸漸地就可以分成上下兩層啦。
BBC紀錄片中沒敢講的故事:西方寬鬆的教育在偷偷地完成社會分層 是誰在污名化中國普及式的精英教育?目的是什麼?
說真的,亞洲人真心不適合“寬鬆教育”,亞洲人天生追求平等不喜歡階級劃分。
jsoujsou
下大功夫趕走華為後 這個國家“抓瞎”了
英國路透社在2018-7-31的一條報導中揭露了澳正面臨的尷尬境地,及其國內正在醞釀的一場民意危機。
因為建設技術和速度統統跟不上,導致專案進展被拖慢、國內網速被拉低……目前,澳大利亞正遭受來自國內民眾的瘋狂吐槽,和來自南太國家的“悔不當初”……
據香港《南華早報》2016年6月13日報導,貧窮的所羅門群島和華為於2016年底商定,由華為建設一條從澳大利亞到所羅門群島的4000公里光纖電纜,以改善其落後的互聯網和電話服務。
次年9月,所羅門群島與華為公司正式達成了協議,當時有媒體預估,如果順利,電纜項目將於2018年年中投入運營。
但誰能想到,如今2018年早已過半,項目不僅沒有投入運營,還易主了!
所羅門群島突然“變卦”,轉而聯合巴布亞新磯內亞與澳簽署了海底互聯網光纜專案協定——專案主要由澳大利亞提供資金。總成本為1.366億澳元(約合6.73億元人民幣),澳方將支付其中三分之二的資金。
路透社指出,海底光纜項目只是美國及其盟友發起的旨在對中國進行遏制行動的一部分,目的不過是想重新確立自己在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
值得一提的是,將華為從光纜項目“趕走”後,澳外長畢曉普一度辯解稱,南太國家之所以最終選擇澳大利亞,是因為澳為南太提供的是“速度更快,技術上更優越,而且更具彈性的方案”。
一個多月後,畢曉普的誇口言猶在耳,但澳所面對的尷尬局面卻是無論如何都兜不住了。
“這個耗資9100萬美元、號稱將連接南太數國的項目,正在讓澳人困惑不已——因為他們自己的網速還是發達國家裡最慢的。”
路透社毫不留情地如此說道。
報導指出,儘管澳大利亞的國家寬頻計畫旨在提供快速的、民眾可負擔的互聯網服務。但目前,該計畫進度滯後、預算超支、管理也遇到種種問題,因此民眾怨聲載道。
據悉,澳平均網速為11.1M/秒,僅排在世界第50位開外;相比之下,海底光纜速度極快,每秒可以傳輸20T比特的資料。澳網速是經合組織國家裡最慢的,明顯低於俄羅斯、匈牙利甚至肯雅。
而“驅逐”華為後,澳需要面對的“難題”顯然不止如此。
華為在5G的標準制定方面有著非常強大的地位。沒有華為的參與,澳5G網路的建設很可能變得更加昂貴、品質低下。
回應
我就想知道我國網速排第幾?我想看看澳那邊怎麼報導的,畢竟各國的媒體都只選有利的報導。
陰毛論又來了!關鍵它的工程完成了嗎?
jsoujsou
美媒:美國年輕科學家正“逃往”中國?
美國《波士頓環球報》2018-8-2文章,原題:美國能阻止科技人才向中國流失嗎? 就在關稅爭端主導近幾周的新聞標題之際,(美中之間)另一場戰役正醞釀:爭奪一流科學家。
美國科學的巨大優勢在於有能力從全球各地吸引最優秀的人才。這使美國的科技生態體系取得重大突破,由此帶來新技術、新公司、新崗位。但如今,競爭出現在地平線上,從實驗室的長凳能輕鬆看到誰將擠佔我們的位置——中國正做出精明和重大政策舉動提升科技地位。
儘管美國研發支出仍居世界首位,但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預測中國很快將超過美國。但若想成為未來科技超級大國,中國不僅需要資金投入,還需要頂尖科學家。而如今,筆者越來越多的同事都在“逃往”中國。
中國尤其重視處於職業早期階段的科學家。隨著更有前途的年輕科學家紛紛選擇回中國而非留在美國創立實驗室,越來越多理論突破和科技創新將出現在中國。或許最重要的是,中國還在努力成為對非華裔科學家更具吸引力的地方。這些努力從細微之處延伸至重大決策領域。科技界已能感受到此類轉變效果。
中國面臨的一個難題與科學聲譽有關。但北京正在採取切實措施糾正問題。《自然》期刊稱讚中國近來的舉措或將使科研欺騙行為受到迄今全世界最大力度的打擊。
這場爭奪科學家的戰役會產生深遠影響。美國忽視了更重要的問題:若中國獵取的目標是人才,那保護智慧財產權將無關緊要。
近來我與美國一位著名癌症科學家共進午餐,但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在談論中國。他正申請中國綠卡,尋求在華獲得第二份學術職務,並忙著在北京創辦公司。“一切在那裡都能成為現實”,他說,“你不得不去!”(作者亞瑟•蘭伯特,王會聰譯)
jsoujsou
台青掀赴陸求學熱潮 2018-08-02 旺報
和以往赴陸求學的台灣青年多為碩、博士群體不同,今年,受到《惠台31條》磁吸作用,不少台高中畢業生已將眼光投向大陸,希望提前至本科階段就進入大陸高校,使得今年以「學測」成績申請大陸高校人數較往年激增數倍。例如,以往每年報考廈門大學的台生人數約維持在幾十人至百餘人上下。而今年,廈門大學擬招收20名台生,僅進入面試的就高達215人;廣州中山大學擬招收30名台生,卻吸引580餘人申請;復旦大學擬招收15名台生,申請人數已超過600人。
赴陸生源品質提高
隨著申請人數的暴增,大陸名牌高校招收台生的最低錄取分數線也創下新高。幾年前,台高中畢業生以「學測」成績申請北大、復旦等大陸名校需要拿到65級分左右,而如今則至少需要70級分甚至更高。例如,2016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錄取台生分數線為71級分,2017年分別為71級、72級分,2018年則皆為73級分。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今年的面試門檻也分別達到70級分和71級分。
面對更高的錄取標準,來自台灣北、中、南部明星高中的優秀畢業生依舊展現極高的赴陸熱情。今年建國中學有70餘人申請,台中一中近40人,台南一中有近30人,高雄女中則有30餘人。其中,不少人的分數都是足以申請台清交和成大等台灣名牌大學。
以往,台生的志願基本上集中在中醫學以及法律等傳統文史哲專業。今年,除中醫學仍深受台生青睞外,電腦技術、軟體工程、通信技術、人工智慧等理工類專業成為了台生報考的一大新熱門。此外,以往台灣高校的傳統優勢專業,如財務金融與新聞傳播,曾是島內高分考生的夢想科系,也曾是開放陸生赴台之初報考人次最多的前3名專業,而如今,越來越多的台生卻選擇赴陸就讀這些專業。
報考理工人數增多
例如,今年報考上海交通大學的台生即以工商管理類和人工智慧類居多;而廈門大學今年擬錄取的128人中,有24人是電腦通信技術及軟體工程專業,37人是財務金融類專業,新聞傳播類專業則為12人。
隨著越來越多的台生、特別是來自台灣明星高中的優秀畢業生進入大陸高校,他們將有機會親身體驗兩岸的歷史文化連結,用實際行動破除「天然獨」的謠言。同時,每一個在大陸學習、生活的台灣學子,都在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著「兩岸一家親」的生動故事。未來,勢必會有更多台灣學子參與到兩岸大交流中來,與大陸學子一道打拚,成為民族復興的參與者、推動者、獲益者,共同加速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進程。
jsoujsou
結語
“科舉”——這個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的制度,有無數條歷史定論可說明其糟粕,也有很多經驗之談可證明其先進性。但不可否認,這一制度對中國的影響太過深遠,至今依然有著潛移默化的體現。這段歷史無關乎先進,無關乎正確,僅僅只是一條比較特殊的道路。我們的民族選擇了它,並一直走到了今天。它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史的一部分,不容忽視,也不容否認。如今我們爭論制度的公平與效率時,尚覺有種種問題。倘若回頭看看這段歷史,答案可能就在其中。
參考資料:…
回應
中國古代,除了基礎科學這個短板,其他的都是太超前了,比如這個科舉。
相對地想想,也許不是中國多超前而已,也許實際上國外(主要是指歐洲、中東)的那個年代,不像他們現代人所吹噓的那樣先進而已!
中國科舉制的實現其實也是基於夏商對於諸侯的統治經驗和秦漢統一天下並開創郡縣制和中國特殊的,有利於統一國家的地理環境基礎之上,並不是一蹴,其他文明難以複製。就以日本難以複製科舉制為例。日本地緣破碎,國家大致可以分為三個統治核心,一個是土地最為肥沃,最有利於農耕發展的關東平原。另一個是土地較為集中,又有著優良的海運條件以大阪為核心的近畿平原。還有有著發達海運走私條件的安藝長州。日本因為地理的破碎難以形成一個能對整個日本進行有效統治的政府,日本的聚落只能形成氏族強權的莊園經濟,日本的最高統治者也無力觸動全國諸侯的土地利益,利益也只能在氏族間血緣傳承。所以科舉制文官體系替代門閥政治沒有條件實現。西方也是一樣,堡壘林立,只有在中國的造紙印刷術傳遞文明思想,統一了意識形態,中國的火藥大炮轟塌了中世紀堡壘之後形成統一的國家才有了國家考試,任命官員的條件。
https://www.guancha.cn/lisanguang/2018_07_28_465940.shtml
jsoujsou
唐朝前中期的兵制,正是府兵制向募兵制逐漸過渡的時期。加上邊患增加,兵事頻繁,擴充軍備和軍隊平民化都成為了必然;另一方面,武則天創制武舉,正如其改革科舉一般,加強中央集權、豐滿自身政治羽翼、增加嫡系力量的用意十分明顯。這在隋唐兩朝是個敏感問題,很容易引發矛盾,所以後朝的武科發展非常不固定。
及至北宋,武科才發展的較為穩定,但考核內容明顯向軍事理論傾斜。因為“重文抑武”的基本國策,導致武舉的地位並不高,而且越發的不受重視。蒙元入住中原後,需要壟斷軍權,遂廢黜武舉。
明朝前期,因朱元璋對武將權威的忌憚,遂不設武舉。直至成化年間之後,才正式恢復武舉。但與文科舉相較,其依然是不受明廷重視。滿清入關後,對武舉的重視程度大大超過前朝。特別是康熙年間對武舉的改革,改變了前朝憑文取中的武舉弊端。但隨著時代發展,武舉內容已遠遠落後於世界潮流,無法滿足近代化的需求。直至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與科舉制一同走向了終結。
郭子儀是唐玄宗年間武狀元,也是歷史上唯一出任宰相的武狀元,在武舉行列中可謂顯赫至極
武舉本是科舉制的一部分,但卻與文科舉有著迥然不同的命運。兩者本皆為維護皇權、加強中央專制的重要工具,但文科舉一再成為時代的寵兒,歷代皆受朝廷的高度重視。武舉卻越發的不受重視,甚至成為皇帝要提防的對象。
究其原因,還是文武殊途的問題。武科終究是注重實戰結果的科目,縱然有兵法謀略的理論知識,若不能取得戰場上的勝利,一切僅為紙上談兵。但中華自古便是個農業帝國,承平日久才能維護經濟發展。不可能年年征戰,也沒有那麼多建功立業的機會;另一方面,自有科舉之後,中華帝國便逐漸走向了文官治國的道路。為了長期維護皇權,重文輕武是在所難免的了。
jsoujsou
七、窮酸秀才多悲劇?
“百無一用是書生”本是清代文人用以自嘲的詩句,不想卻被世人傳為口頭禪,成了諷刺知識份子迂腐、無用的俗語。類似的俗話也非常多,“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秀才人情紙半張”“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等等,似乎在世俗眼中,書生、秀才這種所謂的低級知識份子,永遠都是社會底層的可憐蟲,正如魯迅筆下的孔乙己那般。但是從原則上講,明清時期的秀才頭銜,可能遠比今天的高學歷更為實在。
秀才這一稱謂,久已有之。漢代即有秀才頭銜,但屬於察舉制的範疇。隋唐行科舉之後,制定了秀才科,屬於常科考試的一種。而我們印象中的窮酸秀才形象,其實大多來自於明清。明清時期,已通過地方院試的生員,即俗稱為秀才。他們可能正在積極備戰地方的鄉試,準備考取舉人。
而遠在京師的會試、殿試以及進士頭銜,可能還稍顯遙遠。如若不能順利通過鄉試,則依然是秀才出身,還需參加每兩年一次的歲試,否則就會被革去功名。
可以說秀才是科舉社會中最底層的階級,他們數量眾多,分佈於全國各地,是地方士紳階層的基礎。古代社會的平民識字率極低,但凡遇到文字工作或與官府交涉,秀才都發揮著最基本的作用,也承擔著教化一方的社會義務。
雖然實際享受的待遇不會太好,但他們也擁有過一些特權,例如:免除徭役、見知縣不用下跪、縣府不得隨意對其動刑、遇公事可稟見知縣、享受額外津貼等。
而且身為秀才,還可以用自己的身份直接賺錢——為他人作保。在地方縣府的童生試當中,每個考生必須有人當場為其作保,考生方能進入考場。作保這種瑣碎的基層工作,一般都是當地的秀才來承包。只需舉手之勞,便可賺得一筆保費。雖說算不得大生意,但也能營得一筆小利。今天的高學歷文憑隨處可見,但有幾個學位文憑可以合法的直接賺錢呢?
八、武舉的存在感?
在我們的印象中,“武舉”是一個熟悉的名詞,似乎與“科舉”可以相提並論,並行不悖。但若翻翻中國的科舉史,武舉卻是一個存在感比較弱的制度。
武舉出現的並不晚,幾乎是緊隨文科舉之後。武周長安二年(702年),女皇帝武則天始置武科。官府可從平民階層中,直接選拔武義超群、智略過人者,堪任將領。
jsoujsou
誠如上文所言,唐代科舉的種種特點,都足以證明當時的舉制何其不公平。這也從側面反映了,隋唐時期的皇權並不強勢,科舉只能暫時為貴族門閥服務。但伴隨著改朝換代,中央集權無限加強,對科舉公平的需求愈發的明顯。“公平”,便成為了皇帝加強中央集權的理由和手段。北宋時期確立殿試製度,便是這種趨勢的集中體現。以“公平”之名,科舉變得更正規、更統一、更嚴格。
但是,這種嚴格的制度足夠公平嗎?唐朝初年進士多出自北方士人,但隨著中唐之後的一系列戰亂,北方士子逐漸減少,南方則發展更為穩定。北宋時期,南方進士的錄取率早已明顯高於北方。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發生了著名的“南北榜事件”,榜上一甲第一名(狀元)為福建閩縣人陳䢿,其餘得中進士者盡為南方士人。這引起北方舉子大嘩,聯名上疏指責湖南茶陵縣籍的主考官劉三吾偏袒同鄉、營私舞弊,嚴重危及了官府形象。
經過一番調查和權衡,朱元璋推翻此榜,親自閱卷,另開新榜,全部錄取北方士子。並且不顧青紅皂白的誅殺了一干涉事官員和進士,牽連入獄流放者無數。經歷了多年殘酷的暴力式矯正,宣德年間才開始實行“南北分卷制”,將會試考卷按全國南、北、中三個大區區分,制定了分區定額的會試錄取制度。
實行分區錄取政策後,“冒籍”考試的現象便屢見不鮮,與今天的“高考移民”十分相似。清末“狀元實業家”張謇就是冒籍考生,為此他曾受盡了敲詐、勒索和刁難。滿清入主中原之初,曾嘗試過修改錄取政策。康熙年間,最終確定實行“分省取中制”,即在明代分區錄取的基礎上,細化為“分省錄取”。朝廷根據各省的實際情況,分配錄取名額。這種“分省錄取”的制度,直今依然影響著高考的錄取模式。
若問公平與否,實在是眾口難調。但可以肯定的是,這種考試制度在維護公平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製造出另外的不均衡。因為有了科舉,全國的人才被牢牢掌控在中央政府手中,導致地方人才資源空虛,發展困難。強大而先進的中央政府與貧窮而落後的地方單位,“強幹弱枝”——成為了國家發展的重要矛盾之一,但這就不是考試能夠解決的問題了。
jsoujsou
五、高端上檔次的殿試
都說科場得中者即為天子門生,但嚴格來講,這必須有一道程式,那就是“殿試”。現在學界普遍認為首創殿試者,為女皇帝武則天(另一說為唐高宗)。中宗神龍革命後,殿試製度被廢除。直至北宋改革科舉制,殿試才得以成為定制。殿試,顧名思義,即為皇帝親自主持,在皇宮內進行的考試。嚴格來講,這才是真正的“皇家考試(Imperial Examination)”。
但這樣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考試類型,終唐一代,僅武周一朝真正實行過,原因在於它嚴重破壞了原有貴族集團的利益。隋唐兩朝都是以關隴集團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帝國。所以朝廷的命運,很大一部分被門閥世族所左右。在這種情況下的科舉制,最大受益者必然為北方士族子弟。唐代舉制會那般奇怪,原因也在於此。
而武則天實行殿試,不免有為自己豐滿政治羽翼之嫌。使得新進士子,經過皇帝親自的嚴格篩選,進而完全效忠于皇帝個人,這是貴族們十分不願看到的局面。所以李唐復辟之後,門閥貴族重新掌權,自然不願保留殿試。
經歷了五代十國的戰爭災難,北宋的統治者深刻意識到文官制度的重要性,所以欽定了“重文抑武”的基本國策。對於科舉的重視,自然也不在話下。一系列正規化的科舉改革應運而生,其中的殿試製度便得到了確立。雖然有時是委派大臣來主持殿試,未必都是皇帝親自主考。但從法理而言,確坐實了“天子門生”的頭銜。
不過這也再度增加了皇帝的個人工作量,同時又產生了不少段子。明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殿試,原定狀元為江西豐城人孫曰恭,永樂帝見此人姓名酷似“孫暴”(古人書寫多為豎版,“曰”“恭”二字疊在一起酷似“暴”),甚為不悅,將其點為一甲第三名(探花);將安徽無為州進士邢寬(有“刑寬”之意),擢為一甲第一名(狀元)。由此可見,殿試製度確讓科舉更為正規,但也並非多麼科學的改進。
六、公平不公平?
有人說科舉制很公平、很科學,讓平民子弟得以正常穩定的進入上層建築,為國家貢獻了大量人才,理應算作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有人說科舉制依然不公平、不科學,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社會底層問題,還將知識份子奴化成了統治階級的奴隸。總之,是否真正促進國家的進步、社會的公平,今天關於科舉利弊的爭論,大多在於此處。其實,這一問題的爭論物件,恐怕僅適用于宋代之後,不太適用于兩宋之前的科舉。
jsoujsou
為了能有更合理的考核空間和更正規的答題格式,以便考生在規則框架內有序競爭,“八股文”便成為了當時沒有辦法的辦法。使得科舉從科目的統一,最終走向了答題格式的統一。
從考試內容來看,科舉從最初開放、多元且不固定,發展為最終的保守、單一且固定,這才形成了“不分科”的刻板印象。
四、史上最強反作弊?
有考試,必然有作弊。從古至今,難以杜絕。
上文中說道,唐朝科舉流行“行卷”這一活動,恰恰反映了唐朝科考制度何其不嚴格、不正規,簡直是在縱容舞弊。今天的中高考都使用電腦閱卷,在古代則有個與之類似的制度,名為“糊名謄抄”。糊名,即為在閱卷時遮蓋住卷面上的考生資訊,以防有人串通考官;謄抄,是由專人將試卷內容完全抄寫一份副本,供考官閱卷使用,以防憑筆跡識人。這種制度為武則天首創,在北宋年間才徹底成為定制,終唐一代(武周一朝除外)並未完全實行過。所以唐代考生的身份在考卷上一覽無遺,使得考官有著充分的操作空間。
北宋開始,科場反作弊措施嚴格了起來,准考證上都要注明考生的面部與身形特徵,謹防冒名替考
另一方面,謹防考題洩露也是一大要點。明代著名畫家唐寅,在參加弘治十二年(1499年)會試前,與人結伴拜訪了應屆考官程敏政,結果遭人參劾,雖不能證明其參與舞弊,終難免被革去功名。但這樣嚴厲的規矩,也是在宋代逐漸形成的,在此之前沒有相應的定制。可想而知,唐代的“行卷”活動是何其繁榮,師生之間的“友誼”是何其牢固。
最常見的考場作弊手段,則非“打小抄”莫屬。所以在進入考前,都要經過嚴格的搜身,謹防夾帶。但歷代科考的安檢規則各異,與我們的印象也有些許出入。以北宋前期為例,進士科考生雖嚴禁夾帶,但可以攜帶《玉篇》《切韻》(相當於字典)等工具書入場。考場內還有專門的帳幕氈毯和茶湯,以供考生使用。
因為當時的進士科多以考詩賦為主,注重考核個人的文學表達能力,不太注重默寫背誦能力,所以相應的規矩會寬鬆一些;與之相對的明經科考生,就要慘的多了。嚴禁任何夾帶自不必說,考場內的毯席飲水一概皆無。因為明經科主要考核經義的默寫與背誦,故監考規則異常嚴格。諸多考生“渴飲硯水,致舉子唇齒皆黑”。
jsoujsou
科舉一詞,本為“分科舉士”之意。但看看中國科舉歷程,只有隋唐時期,稱得上真正的分科舉士。隋煬帝大業年間,開設進士科、明經科。進士科主考內容幾經更改,大致在詩賦、經義、策問之間變動;明經科則以考經義為主。由於考試內容的不同,難度落差很大,享受待遇也不盡相同,故而有了“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之說。
之後有了俊士、明法、明算等科,也算是較為主流的科目。至於唐代的那些奇葩科目,如博學宏詞科、文經邦國科、達於教化科、可以理人科等種類繁多的科目,不僅名稱耐人尋味,且數量遠遠超乎想像。這不難看出,唐朝統治者在開科取士的問題上,敢於在制度上大膽創新,甚至到了不計成本的地步,十分的任性。
及至北宋前期,還是基本延續隋唐舉制。但宋廷逐漸意識到了的種種弊端,所以北宋歷朝皆有對科舉不同程度的改革,考試科目也隨之頻繁變動,時增時減。北宋神宗年間,王安石主持的熙寧變法,主張罷黜科舉諸科,改行“三舍法”。但朝野反彈強烈,新政沒能持久,變法以失敗告終。
經歷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改革嘗試,進士科最終成為了碩果僅存的考試科目,其他科目都因意義不大而被宋廷紛紛罷黜。自此之後,進士便成為了科舉絕對且唯一的主角,“考科舉”基本等同于“考進士”。為後人津津樂道的“狀元”“榜眼”“探花”,都屬於進士範疇內的頭銜。
蒙元一朝雖開科次數很少,但其對科舉改革的貢獻卻十分明顯。最值一提的,是欽定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為經義題目的出題大綱,這一定制持續到晚晴罷黜科舉為止。
後人對於朱子之言,多為迂腐僵化、禁錮思想的惡評。腐朽與否,姑且不論,但規定朱子《四書》為考試大綱,在當時是受到普遍歡迎的。因為,在此之前的進士科出題方向頻繁更改,讓各種偏科的考生叫苦不迭。尤其是寒門士子,本身生活壓力巨大,還要花費巨大的財力與精力去應對考試的變動。如今官府規定了統一的考試大綱,不再更改,且朱子《四書》的內容篇幅適當,這明顯節約了考生需要的花銷與精力,尤其讓寒門士子減輕一些了負擔。
這種“一刀切”的改革確實帶來了相當好處,但後果也是顯而易見的,明朝的“八股文”隨之應運而生。後人對“八股文”的惡評如潮,在此不消複述。但其設計初衷,實為明朝考試科目較為單一,經義考題走入了瓶頸期,沒得可考但又不得不考。
jsoujsou
隋文帝於開皇七年(605年),命各州“歲貢三人”。隋煬帝大業年間,開設進士科。從此,中央政府有了 “統一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但這樣看似公平、正規且高效的選拔制度,在隋唐創立之初,卻並不公平,也不正規,更沒有為帝國輸送絕大多數的行政人才。究其原因,則是隋唐門閥世族依然強勢,皇權並非絕對權威。這種政治環境下的科舉,帶有嚴重的貴族門閥色彩,並未徹底顛覆 “封建舊制”。
及至兩宋,科舉迎來了重大歷史轉折。北宋的數次變法以及黨政更替,大多伴隨著科舉制的改革,以致罷而又複。幾經周折後的科舉制度,更為公平、正規,較之隋唐更為成熟,極大地擴充了宋廷的官僚隊伍。蒙元入主中原後,開科次數較少,且受種族主義政策影響嚴重,使得科舉未能發揮根本作用。
二、一考定終身?
“寒窗苦讀十數載,一張白紙定終身”。一考定終身,是所有中國考生們的無奈。但隋唐時期的科舉,並非嚴格意義上的一考定終身。因為當時的考生在應試前,流行於把自己的作品呈送達官貴人或社會名流,希望這些上流人士能向主考官推薦自己,以期在科場上獲得名次,這種考場外的活動名曰“行卷”或“溫卷”。
這種等同于賄賂考官的行為,在明清時期是要殺頭的,在今天也要記入誠信檔案的,但放在唐朝時,卻是合理且合法的,並不算走後門。王維、白居易、杜牧等等,無數為官的唐代詩人,大都是這種制度的受益者。
另一方面,筆試也並非唐代科舉的全部。省試得中進士者,並不能直接為官,還須參加吏部主持的“關試”。而其重要的考核內容之一,即為面試。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就因三次關試而不過,最終心灰意冷的投奔地方節度使了。唐朝著名奸相李林甫,為閉塞言路,導演了一出“野無遺賢”的荒唐鬧劇,使當屆所有考生全部落榜。
這種制度的後果可想而知,無論是考場外的行卷,還是考試後的關試,士族子弟都擁有巨大的優勢。而寒門出身的考生,缺乏上層人際關係,很難被考官相中;其形象氣質、言談舉止,恐難以和世家子弟相比,也很難脫穎而出。所以,在唐朝的科舉中,考試並不十分重要,因為考試的結果,早已在考場外決定好了。這樣的考試,大抵流於形式,更談不上一考定終身了。
三、沒有科目之分?
“只有文科,沒有理科”“只考四書五經,不考真才實學”,後人這種對科舉“不分科”的負面印象,在隋唐時期並不太適用。
jsoujsou
李三光:從高考開始,說說對於科舉的九大誤解 2018-07-28 觀察者網
今年的高考早已結束,高考成績也早已出爐,隨之又誕生了一批新的高考狀元。不知從何而起,我們沿用了“狀元”這一頭銜,來廣泛的讚美拔得頭籌者。
若刨根問底,這本是一個科舉制的專用名詞。有人說“科舉就是古代的高考”,有人說“高考是科舉的延續”。但無論如何,這個已經被打倒的制度,似乎總是“陰魂不散”,常常被拿來與當今的考試相提並論。其實,回過頭來看看這個影響了中國千年之久的制度,不禁要問,我們真的很瞭解它嗎?
一、千年之久,一成不變?
我們的中學歷史課本中,從周朝定宗法,到先秦獎軍功,到兩漢舉孝廉,再到魏晉九品中正制,及至隋唐才有了科舉制。這大致能梳理出一條,人才選拔制度的發展脈絡。但是,隋唐首創科舉直至晚清廢科舉時,已曆一千多年。這期中的科舉制又作何發展,在課本上卻鮮有提及,這就給我們留下了“一成不變”的印象。
其實縱觀中國後一千年帝王史,由唐及清,政治模式的改變十分劇烈,皇權急速上升,中央集權無限加強。上層建築如此巨變,為政府輸送人才的科舉制度,又怎會一成不變呢?
被大家津津樂道的歐洲中世紀題材、日本戰國題材,都是典型的封建時代。諸侯貴族世卿世祿,代代相傳。各級領主依次附庸,互相權衡。但是科舉的出現,從根本上消滅了這種封建制的基礎。英文中科舉一詞為“Imperial Examination”,即為“皇家考試”之意。通過考試之人,即為天子門生,由皇帝任命為官。
有這般正規而高效的上升管道,知識份子們誰還願做諸侯的附庸?誰還願做貴族的家臣?“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但在科舉制面前,沒有“附庸的附庸”,只有“皇帝的附庸”。沒有了附庸的貴族,不能算是真正的貴族;沒有貴族的封建,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封建。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科舉制瓦解了封建政治的一大基礎,但這個過程並非是一蹴而就的。
因為古代的科技不發達,君主想要維持遼闊的領土,只能通過封邦建國的形式實現,所以封建制才是當時世界的主流
jsoujsou
哪怕真是幸運的拿到了工作簽證,如果想要一直在美國工作和生活下去,就必須要請單位幫忙申請綠卡。金融危機後由於失業率的上升,為了保護美國人的工作機會,美國對於外來勞工的排斥變得更加強烈。社會上願意為留學生辦理綠卡的公司比危機前少了很多。就算真的找到了賞識自己的雇主,還需要向經過5到6年的申請和排期。這期間如果不巧遭遇經濟危機被裁員,整個綠卡申請就會完全作廢。如果移民局在審計綠卡申請過程的時候發現了瑕疵,也有可能造成等待期延長。
在Theresa看來,如果說移民過程是困擾留學生的難題之一,那麼我們華人在美國社會的職業發展就是一個更大的難題。我們中國留學生在美國的發展空間其實非常有限。大多數我們能夠找到的工作都是相對比較技術性或者工具性的,比如程式設計、量化投資。對於熱衷於學習商科、金融的中國學生來說,在美國幾乎很難勝任需要溝通交流技巧的工作。很多非常優秀的畢業生,哪怕擁有名校身份、豐富的專案和實習經驗,也常常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屢屢受挫。
而那些長期在美國發展的朋友,他們還面臨著職業發展上的巨大瓶頸——竹子天花板。這也就是說,大多數華人在美國職場上很難獲得升職的機會。特別在與印度留學生對比時,雖然我們可能更加努力,但是第一代移民當中,華人也較少能夠有機會升任到管理崗位。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一方面,華人的英語口語水準與其他西方民族相比還有差距,也不愛溝通。我們的民族性格相對來說比較內斂和謙虛,遇到機會不太善於表現自己。另外一方面,美國社會也形成了一些對於華人的刻板印象,不太願意接納華人作為管理者。
…
中國這些年的發展快速縮小了與美國的差距。與改革開放之初相比,留學生的流動趨勢早已不再是單向赴美。有些專業的學生在美國發展確實仍存在優勢,但是更多的學生發現在中國可以找到甚至更好的發展前景、創業機會和生活條件。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根據自己的喜好來綜合選擇在哪個國家發展。
臨到最後,Theresa突然問我:“你會為了那一點點乾淨的水和空氣而放棄家人、朋友、熟悉的生活環境和更好的發展機遇麼?”
我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水和空氣也是至關重要的。但人生就是這樣,你想要的東西很多,但你不能什麼都得到。這註定是一個無奈的選擇。沉默了良久,我回答說:“不,我不會!”
回應
哪裡賺錢去哪,這是問題嗎
jsoujsou
畢業了,該回國還是留美? 2018-07-17 新浪財經北美專欄作家 魏欣
時光如梭,我已經回美好幾年了。因為有過海歸經歷,總有不少朋友輾轉發來各校同學簡歷,要麼求助實習機會,要麼諮詢是否回國。每隔一段時間,我也都會收到新老朋友告別感言。在海外的每一個留學生聚會上,海歸幾乎是永遠不會被遺忘的主題。回想多年前大家一同來美留學,有的同學選擇永遠紮根在美國,更多的同學先後回到了中國發展。在後金融危機的時代大潮中,我們這一代留學生相繼走出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能給我一些建議是否海歸嗎?我正在站人生的十字路口”,我偶然收到了來自Theresa的消息。作為少數能夠在華爾街立足的校友,和很多留學生類似,Theresa也是帶著對“世界最發達國家”的嚮往和憧憬來留學的,希望從這裡學到更先進的文化和知識。
剛來的時候Theresa也感覺美國一切都非常好。這裡文化更多元,學術更自由,生活更尊重人性。但是隨著畢業之後進入美國社會,遇到很多各方面的困難,Theresa開始產生很多疑問,並不斷產生是否更應該回國發展的念頭。帶著這些困惑,我和她一起觀察和對比了美中兩國的現狀和發展前景。
“過去10年中國的發展速度太快了,而美國卻一直在原地踏步”,這是Theresa談到美國時的第一句話。不得不承認,凡是經常往返于兩國的同學們都時常有同樣的抱怨。國內的機場、酒店富麗堂皇,高鐵、地鐵方便快捷,各種數位貨幣、手機應用、送餐服務、共用單車眼花繚亂。可另外一邊的美國,這些年幾乎沒怎麼變化。這邊的酒店設施陳舊,價格昂貴,服務品質非常一般。機場、鐵路、公路、大樓、橋樑破敗不堪,常常讓旅客誤以為這是第三世界國家。紐約地鐵更是有名的又髒又臭,冬天還常常被流浪漢霸佔車廂。早期移民的老華僑會告訴你,美國已經數十年沒怎麼變化了。
臨近畢業的時候,Theresa就開始發現其實移民美國的路並沒有那麼好走。人都說,新移民的前10年都是在為身份而奮鬥。商學院畢業後,政府只允許一年的OPT實習期。如果一年之內能夠順利找到工作,就必須請單位説明辦理H1B工作簽證。最近幾年美國經濟復蘇,找到工作的留學生並不在少數,但是每年的工作簽證名額只有8萬5千個。每年移民局隨機從23到25萬名工作簽證申請者中隨機抽出這8萬5千人。可以這麼說,想要順利的在美國工作,不光要拼實力,還要拼運氣。
jsoujsou
教育部要求禁止提前教授中文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 2018-07-16教育部網站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開展幼稚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廳函〔2018〕57號
1。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對於提前教授中文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對於幼稚園佈置幼兒完成小學內容家庭作業、組織小學內容有關考試測驗的,要堅決予以糾正。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結合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予以規範。
2。糾正“小學化”教育方式。針對幼稚園不能堅持以遊戲為基本活動,脫離幼兒生活情景,以課堂集中授課方式為主組織安排一日活動;或以機械背誦、記憶、抄寫、計算等方式進行知識技能性強化訓練的行為,要堅決予以糾正。要
3。 整治“小學化”教育環境。對於未按規定創設多種活動區域(區角),未提供充足的玩教具、遊戲材料和圖書,缺乏激發幼兒探究興趣、強健體魄、自主遊戲的教育環境的,要調整幼稚園活動區域設置,合理利用室內外環境,創設開放的、多樣的區域活動空間,並配備必要的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玩教具、遊戲材料、圖畫書;要充分利用本地生活和自然資源,遴選、開發、設計一批適宜幼兒的遊戲活動,豐富遊戲資源,滿足幼兒開展遊戲活動的基本需要。
4。 解決教師資質能力不合格問題。對於不具備幼稚園教師資格的,要督促其參加專業技能補償培訓並通過考試取得幼稚園教師資格證,仍不能取得教師資格的,要限期予以調整。對於不適應科學保教需要,習慣于“小學化”教學,不善於按照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組織開展遊戲活動的,要通過開展崗位適應性規範培訓,提高幼稚園教師科學保教能力。
5。 小學堅持零起點教學。對於小學起始年級未按國家課標規定實施零起點教學、壓縮課時、超前超標教學,以及在招生入學中面向幼兒組織小學內容的知識能力測試,或以幼兒參加有關競賽成績及證書作為招生依據的,要堅決糾正,並視具體情節追究校長和有關教師的責任,納入規範辦學誠信記錄。
回應
如果能在玩中學到中文拼音、識字、計算、英語,這種為何不可,只要能在遊戲中學習。如果都不在幼稚園學,小學肯定跟不上
幼稚園小學化,小學初中化,初中高中化,…。而且教育部也只能約束公辦學校,民辦根本管不了,何況補課機構多如牛毛,學校不學校外學,小升初說是不考,好的民辦初中沒有不考的,明的暗的一直在考。
jsoujsou
教育部嚴打學位論文買賣代寫行為 要求嚴肅追責
中新網2018-7-18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日前,教育部部署嚴厲打擊學位論文買賣、代寫行為。
為進一步規範學位論文管理,加強學術誠信建設,提高人才培養品質,日前,教育部部署嚴厲打擊學位論文買賣、代寫行為,對有關部門和各學位授予單位提出明確要求:
一是要切實提高認識。要深刻認識學位論文對人才培養的重要性,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嚴厲查處學位論文買賣、代寫行為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增強責任意識、健全制度機制、強化學風建設、嚴格論文審查。
二是要完善工作機制。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與當地網信、市場監管、公安等有關部門協調配合,採取針對性措施予以整治,形成常態化的查處工作機制,學位授予單位要明確工作職責,健全考評體系,完善查處辦法,規範查處程式,加大懲戒力度。
三是要嚴格責任落實。明確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學位授予單位、指導教師分別是查處學位論文買賣、代寫行為的監管主體、責任主體和第一責任人,要承擔各自職責。
四是要加強教育宣傳。學位授予單位要加強學風建設、學術道德和誠信教育,廣泛宣傳典型案例,曝光查處的違法違規行為,引導教師、學生自覺抵制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指導教師要教育和引領學生恪守學術誠信,遵守學術準則。
五是強化監督檢查。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位授予單位要設置舉報電話,主動接受社會監督舉報。要做好學位論文抽檢工作。學位授予單位要利用資訊技術手段,加強對學位論文原創性審查。
六是要嚴肅責任追究。對不履行主體責任的學位授予單位和負責人要進行處罰和問責;對履職不力、所指導學生的學位論文存在買賣、代寫情形的指導教師,要追究其失職責任。對參與購買、代寫學位論文的學生要給予開除學籍處分,已獲學歷證書、畢業證書要依法予以撤銷和註銷。
回應
從大二大三開始做分部畢業課題才有充分時間。又要畢業又要找工作和學位。誰有時間呀。不像90年代以前工作是分配的。
jsoujsou
報導指,若將學科排名位居全球前50的學科視作高校優勢學科,全球第一與第二之間還有不小差距。美國共有132所高校進入各學科前50,上榜次數1151次;而中國內地有63所高校進入,上榜總次數268次。報導指,表明中國內地高校的優勢學科數量相對較少,學科分佈還相對狹窄。
在「數、理、化」等理學領域的8個學科中,美國高校坐了6個「頭把交椅」;在生命科學與醫學領域的10個學科中,美國高校也佔了8個頭牌;在社會科學領域的14個學科中,美國高校更是擁有12項「桂冠學科」。
而中國內地高校所有8個「冠軍學科」均出現在工科領域的22個具體學科中,分別是清華大學的通信工程、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儀器科學、同濟大學的土木工程、上海交通大學的船舶與海洋工程、武漢大學的遙感技術、北京科技大學的冶金工程、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的航空航太工程和北京交通大學的交通運輸工程。
世界一流學科排名項目主管張志輝直言,在社會科學方面,中國內地高校在英文國際期刊上的發文量較低,社科領域的諸多學科上榜高校還較少。當然,這些也是中國內地高校未來上升空間較大的學科。
從內地各校上榜數量看,浙江大學成為今年上榜最多的高校,共計45個學科上榜。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山大學和上海交大分別以44次、43次、40次和38次上榜數緊隨其後。
值得一提的是,清華大學有9個學科躋身世界前十,是中國內地高校中進入前十最多的高校。
「2018世界一流學科排名」細分到54個學科,覆蓋理學、工學、生命科學、醫學和社會科學五大領域,共有來自83個國家和地區的1600餘所高校,按照具體學科進行分類排名,形成多列縱隊。
該榜單使用一系列國際可比的客觀學術指標對全球大學在相關學科的表現進行測量,包括科研規模、科研質量、國際合作、高水準科研成果、國際獎項等。
jsoujsou
加媒:國際留學生正被中國吸引
加拿大“溫哥華商業”網站2018-7-15文章,原題:中國要改變國際留學平衡 過去10年來,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和加拿大高等教育產業大大受益于國際學生激增——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大量中國人出國留學。但觀察人士表示,這種模式不太可能長期維持。未來10年,來自傳統上非英語國家學校的競爭,包括中國積極推動從留學生“淨輸出國”轉變為“淨輸入國”,將使中國拿下更多的市場份額。
據加拿大國際教育局統計,去年在加拿大就學的國際學生為494525名,其中主要來自中國和印度。加拿大並非亞洲大量留學生的唯一受益者。統計數字顯示,從2007年到2015年,全世界留學生約75%流向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等高收入工業化國家。但形勢在變。據《泰晤士報》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報告,專家預測,到2020年中國將有超過50萬國際學生。2015年,北京啟動了頂尖大學“雙一流”工程,要在2050年左右將中國的高校和學科建成各自領域的世界一流。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國際教育協會執行主任蘭德爾•馬丁表示,中國的一些做法已經見效,反映在越來越多亞洲、歐洲和非洲的學生選擇到中國留學,有這樣考慮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本地學生也在增加。馬丁說:“許多人沒有意識到,中國現在是第三大留學目的地國。”
美國教育資訊平臺StudyPortals執行副總裁喬達哈說,從出國留學生的經濟條件和動機看,國際學生大體可分為四類。一類是“有抱負者”,另一類是“探險者”,這兩類不太關心留學對未來職業的好處。還有兩類是“掙扎者”和“奮鬥者”,後兩類學生會受到中國學校的吸引。在亞洲,中國吸引留學生的能力是最強的,希望吸引這些地方學生的加拿大學校會面臨更艱難的競爭。(作者Chuck Chiang,陳俊安譯)
世界一流學科排名 大陸高校奪8冠 2018-07-18聯合報
作為全球高等教育四大排名系統之一,擁有15年歷史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17日晨間披露「2018世界一流學科排名」新榜單。美國在各學科排名上仍然佔有絕對優勢,美國高校在35個學科中奪冠;中國內地高校則摘得8個「冠軍學科」。
中國內地共有202所高校在各個學科的榜單中上榜,上榜總次數達1700次,僅次於美國,位列全球第二。緊隨其後的是英國,有98所高校上榜,上榜總次數達1487次。
jsoujsou
回應
日本學術界以前還是牛逼的,不僅僅是牛在大量產出諾貝爾獎級的成果,人家更牛的是敢於在國際英語為主的學術話語權體系之外發展自己的學術話語權體系,與之相比,中國自己的學術話語權體系建設從八十年代開始就已經徹底爛了,徹底倒向了國際英語為主的學術話語體系,國內的這些期刊失去了權威性,話語權淪陷了,人人都以發外文期刊為榮,中文期刊成了抄襲,劣質,刷論文的代名詞。
日本在1987年人均GDP追上了美國,1995年是美國人均GDP的1.5倍。獨立自主是需要資格的,當你的人均GDP,人均研發經費,科研產出水準只有別人的1成不到的時候,談獨立自主就是個笑話,那叫做夜郎自大。
中國科研的典型特徵是科研成果轉化率奇低,只有歐美日的20%,究竟是虛假成果太多,還是論文灌水嚴重,只能讓業界專業人士去評判了。
自然指數中國是0.69,日本是0.51,然後你告訴我日本比中國強?美國也才1.19,要不你去寫點?
美國的大學難道差異不大,頂尖的哈佛麻省耶魯斯坦福和底層的社區大學難道差別比國內小了?英國劍橋牛津和普通大學差距難道小了?他們怎麼做的,咱們可以參考學習吧.
各不相同,比如英美兩國,選擇了拉山頭,選擇了比分級還嚴重的分別考試/地區聯考。我給的解決辦法本身就是參考他們的,誰如果天才地提出更好的辦法來調和,那是極好的。
這其實是一個很蛋疼的問題。國內大學素質差異大。大學的改進都是一點一滴優化的,百年的工程,急不得。差異大,所以期刊不敢嚴。如果嚴了,很多大學可能連個能晉升的人都沒有。差異大,所以論文畢業不敢鬆口,鬆口低級的院校就會兜售畢業證。
解決辦法也是有的。分級換操作空間,但這樣勢必導致一條可怕的分界線,底層大學只能看著爛了。
另一條就是搞聯合,只是很快就會出現拉山頭,拜門派的舊俗。當然,保守的辦法還是維繫著,從長計議。畢竟怎樣的促進都是需要時間來發酵的。
http://www.guancha.cn/culture/2018_07_14_464102.shtml
jsoujsou
日經調查:清華大學論文“產出效率”超越東京大學
據日經中文網2018-7-13報導,日本各大學的研究能力下降越來越明顯。日本經濟新聞6月以日本國內外209所大學為物件,計算各自的創新能力,東京大學在學術論文的“產出效率”方面被清華大學反超。而日本的大學與歐美知名大學的差距仍未縮小。在前沿研究領域,日本與海外的人際網日漸縮小,創新的土壤也愈發貧瘠。
2012~2016年,東京大學的學術論文篇數比10年前的2002~2006年進一步增加,躋身於繼美國哈佛大學和美國斯坦福大學等之後的前十名。但2012~2016年東京大學的論文產出率下降至第94位。
最近10年的主要變化是清華大學的崛起。2002~2006年,東京大學在所有指標上都佔優勢,但到2012~2016年,清華大學在產出率上反超。競爭格局發生了戲劇性的改變。
6月發佈的2019年QS世界大學排名,清華大學排名17,是2015年QS採用新排名演算法後,中國高校首次挺進世界前20。
日本的大學怎麼了?“沒能充分跟上網路時代”,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名古屋大學教授天野浩如此表示。在美國,穀歌和臉書等崛起,大學也一直在應對產業結構的變化。清華大學在人工智慧(AI)的論文引用數方面躋身世界前列,將重心放在前沿研究上。
日本的大學正在從國際性的知識網路中掉隊。在日本時任首相中曾根康弘的提倡下,日本於1989年啟動了生物研究的國際項目。在接受支援的研究者中,有27名諾貝爾獎獲獎者。
然而,“獲得資助的日本人幾乎已不存在”,作為項目負責人的東京大學特聘教授廣川信隆表示。資助條件是與他國研究人員的共同研究。日本人與海外研究人員合作的情況減少,廣川敲響了警鐘:“無法獲得那些論文中沒有的最新知識”。
日本政府一直在採取向研究人員引進競爭機制等舉措,但招致了糟糕的事態。學術界不再重視研究主題的選擇,年輕研究人員的待遇變得不穩定,導致年輕人更傾向于短時間內出成果的小規模主題來增加論文篇數。
日經中文網表示,如果研究能力繼續全面下降,日本的大學將被企業拋棄。
豐田拋棄日本的大學
豐田為了開發自動駕駛關鍵的AI技術,到2020年將投入5000萬美元,與大學推進共同研究。豐田的合作夥伴是美國斯坦福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豐田表示,“在尋找世界最高水準的研究夥伴時,我們發現的是美國的大學”。日本文部科學省官員感歎:“日本的大學已經不被理睬了”。
jsoujsou
現在的高校教師,誰沒有一兩個逾期的課題呢?別說逾期,就是最後黃了的也屢見不鮮。兩個半月的短時間內要結題這麼多項研究,其對於品質的要求自然是往邊上放一放了的心態。但是這樣的研究成果,有多少稱得上不是為“學術泡沫”加點料,又有多少是不被詬病為粗製濫造的呢?
逾期超兩年多,接近原定期限的兩倍時間,這當然是學者們的問題。但是學者們也很有苦衷。拿課題和發論文一樣,都是有門道的。掌握了門道,課題就常常不是一個了,很多學者身上背著大大小小多個課題,縱向的、橫向的,國家的、部委的、省市區甚至本單位的,主持的、參與的。教授們多忙啊,教學、參會、講座,有些還得做行政工作,拉來課題都是指望著學生做。“青椒們”指望靠課題評職稱,評各種人才,課題自然也是越多越好。申報的時候,跑、要、搶、爭,拿到了就達成目的,結果如何、品質如何,那就任由東西南北風了。再加上很多課題經費管理僵化,錢不好用,造成大家的積極性不高,對於課題取其“名”棄其“利”的情況也很常見。
首先,將課題和職稱掛鉤,將課題和人才評定掛鉤,比如評教授、副教授至少需要幾個課題,評青年長江學者至少需要重大攻關課題等等,這些規定是否科學合理,是否符合中國特色的人文社會科學發展,其實是值得商榷的。
其次,課題管理辦法尚須與時俱進和進一步細化、人性化。事實上,目前使用的《專案管理辦法》仍然是2006年制定的,當時為了管理方便,對於專案的時間一刀切,其弊病已經連續多年呈現。而且對於懲戒描述極為簡略,3年不讓報課題對於學界大佬們來說毫無壓力,追回款項基本上也很難有實操效果。
此外還有課題評價等諸多問題,總之對於課題的管理,十多年之後的今天,亟需更細化更人性化的細則。
文章總結道,課題作為一種組織形式,是加強學術合力的有效形式;課題所附帶的經費和權力支持,是推動學術拓展的重要推力。但是課題本身不等於學術。尤其是在人文研究領域,中國學者更有自己獨立研究的傳統,課題如何促進研究,而不是擾亂研究,從而“讓經費為人的創造性活動服務,而不能讓人的創造性活動為經費服務”,從近半逾期的2013年教育部課題來看,的確到了該系統反思的時候了。
jsoujsou
教育部清理人文社科超期未完成專案 責任人3年內不得申報
據中國青年報2018-7-13,教育部發佈《教育部社科司關於清理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的通知》,將對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超期未完成的有關專案進行集中清理,總計1453個。
據悉,根據《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管理辦法》規定,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專案自批准之日起,研究週期一般為3年,特殊情況可申請延期12年。據此,本次專案清理的範圍是:2013年批准立項的所有未結項、申請結項未通過或經批准延期後到期仍未結項的規劃基金專案、青年基金專案、自籌經費專案。
《通知》要求,上述各類專案須在2018年9月30日前按照《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案成果鑒定和結項辦法》的規定程式和要求申請結項,並提交《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案終結報告書》及有關結項材料。
《通知》指出,上述專案如確有特殊原因需要延期的,由專案責任人提出延期申請。延期時間最長不得超過1年,到期仍未完成者將予以撤項。凡被撤銷的專案,由專案責任人所在學校負責追回已撥付經費,由學校計畫內財務帳戶原管道返回教育部帳戶;被撤銷專案責任人3年內不得申報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各類專案。至今未開展任何研究工作的專案,由依託學校追回已撥經費,並對違反規定濫用課題經費者追究責任。用專案經費購置的圖書、設備等屬於國有資產,按規定全部上交依託學校。
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超期未完成專案一覽表
...
回應
不點進來就知道有很多人黑社科…
社科很重要,甚至是非常重要,但中國目前的社科人才水準就差強人意了。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8_07_13_463917.shtml
1453個逾期科研專案將被清理:觸目驚心還是見怪不怪?2018-07-13觀察者網
教育部社科司近日發佈通知,稱將對研究超期未完成的1453個人文社科科研專案進行集中清理。這1453個專案不僅占了當年(2013)中標的課題的將近一半,其名單裡還涉及北大、清華等名校,以及多位知名學者。
這個數字看似“觸目驚心”,然而,圈外人看起來觸目驚心,但這樣的一條新聞,卻並未在學術圈內引發多大的震動。原因何在?光明網的文章寫道:看多了,也就見怪不怪。
jsoujsou
回應
為什麼要學日本 是不是想多了 日本為毛老是自我感覺良好
美日寬鬆教育就是個笑話
中國教育很好,成就偉大,培養的巨量人才使中國短時間崛起,成為全球性大國強國。中國教育要的是總結經驗,找准方向,不是什麼反思。
鄉村教師為什麼不願當班主任
中國青年報2018-7-9報導了我鄉村教師不願意當班主任的問題,由於現在鄉村教師收入較低,部分教師把工作當做副業,導致鄉村班主任在經濟地位上沒有權威性。同時,鄉村教師怕出事,且管理制度上鄉村教師吃“大鍋飯”,導致大家沒有積極性。此外,學生難管理,家長不重視教育,教師普遍有本領恐慌也影響了鄉村教師的積極性。
...
回應
作者不是這一行的,還是不太瞭解老師不願當班主任的真相。我就是鄉村學校班主任,馬上要退休了,年輕一點的都不願意幹。不願意的主要原因是:
一、責任大。學生的安全時刻要關注,出一點問題吃不了兜著走。
二、身累心累。各種瑣碎的事情都要管,上面壓下來的、學校的各種任務,學生的各種調皮搗蛋,違紀問題、心理問題……忙了還不一定有效果,有時甚至會挨駡。
三、學生素質差,問題多,難管理。單親家庭、留守兒童是普遍現象,有點條件的都進城了,留下的都是成績不好走不了和家庭困難的,家庭教育大多都有問題。學生的學習基礎特別差、學習習慣不好,還有一些品行有問題,管理起來特別麻煩,如果不是有極大的愛心耐心或者極其的嚴厲嚴肅很難有效果。
四、與家長溝通難。離婚家庭的孩子許多有心理問題,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教師難以介入,隔代撫養老人除了保證吃穿根本就無力進行教育,家長疏于管理卻把責任推給學校,認為是學校管理不嚴,好老師都調走了。
當然,錢也不多,比其他老師多做許多事情,一學期多幾百不到一千塊錢。
法院建議衡水一中不錄取老賴子女,一經發現責令退學轉校
父母欠錢成“老賴”,子女入學要遭殃了。
“衡水桃城法院”微信公眾號2018-7-5消息,該院近日已向衡水市第一中學、衡水中學實驗學校等轄區內所有相關學校發出司法建議,對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的子女就讀高收費學校進行限制,一經發現,應責令退學或轉校到公辦學校。
回應
有失公允,難道也連坐,株連嗎,恨恨懲罰老賴就行了,收監坐牢啊,限制人身自由,子女何辜
子女花著賴來的錢就是應該的?再者現在只是讓你轉到公立學校又不是不讓你讀書,看清楚,建議書是發給高收費民辦學校的,老賴不該有任何高消費!
jsoujsou
日媒對比中日高等教育:中國開始反思填鴨式教育,日式“寬鬆教育”不全可取
《日本經濟新聞》2018-6-27:中國高考和日本寬鬆教育 6月7日-9日,中國2018年高考,有的地方甚至出動了裝甲車。廣東省因為遭遇颱風,江門市出動特警裝甲車護送考生前往考場。安徽省也出現了警車為考生乘坐的大巴開道的場景。可以說這是全社會重視高考的體現,另一方面也有人開始反思灌輸式教育的弊端。
一考定勝負
中國的大學入學考試基本上是高考一考定勝負。各大學和學院幾乎不實施自主考試,也沒有二試。雖然有保送生制度,但名額很少。對於考生來說,2-3天的考試將決定一切。2018年全國高考人數達975萬人。能考入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等頂尖大學的只有3000到4000人。中國考生進入一流大學之路比美日考生艱難得多。
筆者多次聽到在日本居住的中國夫妻的焦慮,他們希望讓孩子早點回國,擔憂以日本的教育水準無法應付高考。中國高等教育曾在經濟改革全面啟動的上世紀80年代一度停滯,人才不足令人擔憂。但猶如在打消這種擔憂,在激烈的應試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年輕人支撐了各產業的增長。
反思填鴨式教育
以高考為目標的應試系統,本應是培養均質化優秀腦力勞動者的最佳機制。但是,近年出現了不同的聲音。在中國的媒體和網路上,稱讚日本學校教育的內容越來越多,例如“日本的幼稚園不教學習,只教生活基礎知識”、“日本的高中生有社團活動,在體育、音樂和藝術活動中謳歌青春”。似乎中國也進入了意識到填鴨式教育弊端的階段。
日本在進入高速經濟增長暫退的70年代後,“寬鬆教育”得到重視。這是因為,追隨歐美實現增長的時代已經終結,開始出現提倡向需要創造性的經濟模式轉向的聲音。教育也需要從偏重知識轉向鍛煉思考能力的學習模式。就這樣,寬鬆教育從70年代末湧現。1980年時的日本人均GDP(國內生產總值)約為9500美元,中國2018年的人均GDP也有望達到1萬美元。
中國也將結束高增長時代,需要提高經濟品質。正處於和日本1980年前後相似的發展階段,出現中國式寬鬆教育也不難理解。“高考狂想曲”或許也將進入反思氛圍。不過,事情有些複雜的是,中國看到了日本教育的曲折。進入2000年代之後,有聲音批評日本的寬鬆教育招致了學力下降。在中國,認為不應重蹈日本覆轍的主張也有很多。
jsoujsou
美媒:政策收緊,課外輔導班少了嗎?
彭博社2018-6-14:從中國焦慮的父母身上賺大錢 對於大多數美國孩子來說,週末就是和朋友一起玩耍,進行體育運動或者提高他們的網遊技能。但是對於9歲的北京學生史蒂文來說,週五晚上要在輔導中心上課,週六還要上英語和語文課外輔導課。
在迷戀考試的中國,甚至小學生都知道在令人畏懼的國家考試中取得高分的重要性。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父母樂意在時間和金錢上投資——史蒂文的同齡人每年上輔導班要花費大約2萬元人民幣——以確保他們的後代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這種渴望也把該國一家最大的課外輔導機構變成了一棵搖錢樹。但是這一地位隨著中國政府努力減輕學業負擔和培養孩子創造性而處於風險中。
回應
就是個訓練,有什麼問題?
應堅決取締這種培訓機構,還孩子明媚人童年,死讀書成了磚家和鑽牛角尖的呆子。
政策收緊,課外輔導班確實少了,不過多了2倍的校外輔導班。
jsoujsou
科研人員必看!經費使用自主權更大 薪酬激勵更多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8-7-4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擴大科研人員自主權的措施,更大釋放創新活力。
會議指出,要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深化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按照能放盡放的要求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人財物自主支配權,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激發創新活力,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
一是改革科研管理方式。凡國家科技執行資訊系統已有的項目申報材料,不得要求重複提供。減少各類檢查、評估、審計,對自由探索類基礎研究和實施週期3年以下項目一般不作過程檢查。將財務和技術驗收合併為項目期末一次性綜合評價。允許科研人員通過購買財會等專業服務,從繁瑣雜務中解放出來。
二是充分相信科研人員,尊重人才,賦予他們更大經費使用自主權。對科研急需的設備和耗材可特事特辦、不搞招投標。科研人員在研究方向和目標不變的前提下,可自主調整技術路線。專案直接費用除設備費外,其他費用調劑權下放專案承擔單位。
三是對承擔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任務的科研人員加大薪酬激勵,對全時全職的團隊負責人及引進的高端人才實行年薪制,相應增加當年績效工資總量。
四是建立重結果、重績效的評價體系,區別對待因科研不確定性未能實現預想目標和學術不端導致的項目失敗,嚴懲弄虛作假。
五是圍繞提高基礎研究項目間接費用比例、簡化科研專案經費預算編制、實行差別化經費保障、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等開展“綠色通道”試點,加快形成經驗向全國推廣。
jsoujsou
腦電刺激可能產生適得其反的結果,她說:“它會給大腦一點推動力。如果增強了大腦中已有的想法,可能會讓情況變得更差。”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應當在實施電擊之前,安排人們做一些旨在提升道德意識的任務,她補充道。
研究人員現在希望用更具針對性的腦電刺激方法,在更多人身上開展試驗。他們希望通過提高腹側前額皮質的活動,幫助人們控制導致衝動暴行的情緒。
“如果之後的科學研究證實這種方式能改變人們的行為,那在征得對方許可的情況下將此作為一種選擇,又有什麼可怕的?”雷恩說,“我能預見這種手段的應用,我們要為此做好準備。”
回應
當然有效,我們稱之為條件反射或者馴化,狼就是這樣變成狗,老虎就是這樣子變成貓的。
楊永信平反了!
英國收治首例網路遊戲成癮患者:沉迷遊戲已休學一年 2018-07-05新浪科技綜合
近日,英國國民健康服務體系(NHS)確診一名15歲的少年患有“網路遊戲成癮”。這是NHS首次認定網路遊戲上癮是一種疾病,意味著未來此類“患者”可在NHS體系下接受治療。
據英國媒體報導,這名住在倫敦的少年由於沉迷網路遊戲,已休學一年,因為他“喪失了邁出家門的信心”,只能生活在網路遊戲的世界中。而他的母親此前一直在不停奔走,希望兒子的病症能夠得到應有的認定和治療。目前,這名少年已在醫院住了8個多星期。
在近期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新版《國際疾病分類》中,首次將遊戲障礙列為一種成癮性疾病,這意味著遊戲成癮是一種精神疾病。大量研究表明,過度沉溺於網路遊戲會影響人類大腦的“獎勵機制”,產生類似毒品和酒精對大腦造成的損害。英國NHS對“遊戲成癮”的認定,不僅能夠讓更多人正視這一問題,也有利於對這一人群進行及時的干涉和治療。
jsoujsou
電擊大腦,可以降低犯罪意圖,提高道德水準? 2018-07-09新浪科技綜合
儘管令人震驚,但這種對待潛在犯罪行為的方法正引起科學界的關注。一篇最近發表於《神經科學期刊》的論文指出,對特定腦區的電擊刺激或許可以降低人們的犯罪意圖、提升道德意識。
當然,需要指出的是,這種手段能否減少實際的犯罪行為還有待進一步證實;此外,這項研究中施加電擊的腦區、電擊強度等都有嚴格的限制,電擊療法也絕不可以被隨意濫用。
賓夕法尼亞大學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注意到,大腦中前額皮質遭受的損傷和暴力行為存在關聯,因此他們開始探究通過刺激大腦來抑制犯罪的可能性。
刺激前額皮質
研究團隊招募了86位健康的成年人,並向其中一半受試者施加了持續20分鐘的大腦刺激。隨後,他們要求所有受試者閱讀兩個虛擬的場景:一個描述了人身傷害,另一個是性侵犯。緊接著,受試者需要評估他們像故事主角那樣施暴的可能性。
對於那些大腦被電擊過的受試者,他們表述出的進行人身傷害和性侵犯的可能性,比另一組分別低47%和70%。在第一個場景裡,克裡斯因為喬和他女朋友聊天,就把酒瓶砸到喬的頭上;在後一個場景裡,一晚上親密的前戲,導致了約會時的強暴行為。
預防犯罪的生物學因素
這篇發表於《神經科學期刊》的研究描述了對大腦的刺激如何降低人們的犯罪傾向、讓他們從道德上排斥這種行為。但至少在實驗室中,這種刺激沒有減少實際的暴力行為。在研究中,研究人員允許受試者們在巫毒娃娃身上發洩他們的情緒,結果不管他們大腦有沒有被刺激過,巫毒娃娃都被紮滿了針。
科學家強調,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工作來確認刺激大腦是否對減少犯罪行為有幫助。但如果這被證明是有效的,雷恩相信這種療法可以和其他更傳統的干預措施一同用於罪犯。
“大部分人在想到犯罪時,總是聯想起糟糕的街區、貧困和歧視。他們是對的,”雷恩說,“但我們也相信,犯罪同樣存在生物學的因素,而這在過去往往被忽視。我們的研究表明,可能會有新方法來減少社會上的罪行和暴力。”
能否奏效?
不過,也有科學家對這項研究提出了質疑。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的心理學家卡洛琳•迪•勒夫特(Caroline Di Bernardi Luft)指出,該研究不是在罪犯身上實施的,所以很難證明大腦刺激能減少現實中的罪行。
jsoujsou
“對於學生來說,他們急需獲得的是知情權而不是參與權。”湖北第二師範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法學博士劉永存認為,上課之前,任課教師有義務向學生解釋為什麼選擇這本教材,然而很多教師都忽略了這一環節。他還建議將指定一本教材改為推薦幾本參考書,由學生自己決定選擇哪一本,通過何種方式購買。
劉永存分析,高校教材利用率低的一大重要原因在於“網路時代學生的學習模式與傳統的教育體系產生了衝突”,碎片化的閱讀習慣和“有用即來”的學習理念讓學生們傾向于直接獲得答案,而不是通過閱讀教材建構系統的知識框架。
在劉永存看來,“執法難”也是盜版教材氾濫校園的原因之一,“這類書店和複印店規模小、數量多,違法所得金額難以統計,執法部門監管難度大,即使被查處,違法成本也低。”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財政稅務學院教師、資深律師王敏敏表示,學校附近文印店小規模售賣盜版複印教材主要涉及的是民事追責和行政查處問題,即使情節嚴重,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也只是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複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
“不尊重教材編寫者的勞動成果,會導致教師沒有編寫好教材的積極性,教材由此粗製濫造的很多,這也是我國高校難有經典教材的原因。”談起盜版教材的危害,知名教育學者熊丙奇認為,盜版教材還應當為高校教材品質日益下跌埋單,而教材品質低下又是盜版教材氾濫的誘因,這其中的惡性循環“不單是依靠學生自覺、學校規範就能解決的”。
回應
還不是跟美國學壞了,書越來越貴
別好藉口,書貴不貴,你們都不會看,玩遊戲肯定捨得花錢。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8_07_06_462942.shtml
jsoujsou
但由於老師的教學日誌中要求學生必須攜帶紙質教材,該班最終決定在網上統一購買一本盜版教材。
“實際上老師們上課大多不用教材,期末我們會把課件拷下來複習。”一年半下來,林峰能夠清楚地說出那些沒有用過的課本:“外國文學、現代文學、當代文學,還有兩冊英語書。”
大二下學期過後,李然花59.8元購買的《中文Premiere Pro CS5 視頻編輯剪輯製作精粹208例》和68元的《大師鏡頭:拍出對話場景的100個高級技巧》最終被束之高閣,“除非自己感興趣,有些書4年也翻不了一次”。
15級廣告學專業的阮楠則認為,很多課程在學校的圖書館裡都有大量的相關資料和論文,其豐富且專業的內容比起教材來說顯然有過之而無不及。她說:“我們上學期上的《廣告學概論》,圖書館的相關教材與資料摞起來足足有一層樓之高。完全可以起到代替教材的作用。”
如何扭轉盜版之弊
“希望學校在教材訂購和收費的過程中能夠更加公開、透明。”李然向記者表示。李然的室友劉希也持有同樣的意見,她認為學校應該將書單、費用、訂購流程和收費明細的相關資料公佈出來,讓學生也參與其中,而不是處於一種“除了交錢以外什麼都不知道”的狀態。
在山東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研究生張耀看來,大學生作為使用教材的主體,應該參與到訂購教材的環節中,促使整個制度更加公開透明。
jsoujsou
“雖然通過學校買書會有折扣,但還是比盜版書貴不少。”徐芳坦言,統一訂購正版教材每學期要花費400元左右,買盜版書則會便宜一半。
越是理工科的專業,其教材也就越昂貴
除了價格貴,收費制度不透明也是某些大學生不願意通過學校統一訂購正版教材的重要原因。
李然清楚地記得,大二下學期,每名同學向班委交了265元用於購買本學期所需的4本教材,其中由學校統一訂購的3本教材定價分別是32元、45元和68元,老師要求網購的一本教材價格為61.6元,“怎麼算也沒有265元啊!”
“還有一本書正在加印中,多交的錢是那本書的訂金。”儘管班委努力解釋,但在李然和同學們看來,“教材費這麼貴,至少應該公示明細”。到了大三,該班五分之四的學生都選擇自己購買教材。
類似情況在高校校園裡並不少見。
漢口某學院一名大三的學生向記者透露,該校一專業的教材以往一直是按定價收費,本學期新換了一名輔導員後竟獲得了七折優惠,“同學們都在猜測上一任輔導員‘吃回扣’”。
與前幾所學校的收費制度不同,入學時,武漢某211高校會向每位新生收取1000元教材費,然後根據每學期費用自動劃扣,多退少補,一些院系甚至把大學4年所需課本一次性發齊。
領到教材之後,對照著本專業的培養方案,文學院的林峰發現自己少了《中國近代史綱要》等3本書,教務處的解釋是:“你們學院賬上的錢不夠了。”
“只讓交錢,但從不公示劃扣明細,難免讓人多想。”林峰說,班上同學私下怨言不少。
利用率不高廣受詬病
今年4月,武漢某工程類大學新開設了一門市場行銷的課程,班幹部在班級群裡詢問大家是否願意購買教材,立刻遭到了一致反對。
該班學生表示,根據以往經驗,教材上的內容老師的課件裡都會有,在上完課後,老師都會將講課時用到的課件上傳到班群裡,複習和考試時也都是參照課件和老師提供的相關論文,“現在我們上課基本都是用電子資料了,一學期的課下來,教材都沒用過。”“我都懷疑用了假教材。”
jsoujsou
大學生為何選擇盜版教材? 正版教材太貴
中國青年網2018-7-7關注了大學生為何選擇盜版教材的問題, 中國青年網認為,首要因素是因為正版教材太貴了。除了貴,教材品質下降,教材使用率低,購買正版教材時知情權少也是影響大學生使用盜版書籍的因素。有專家分析認為,學校加強學生知情權的參議權可以部分改善這個問題,但盜版教材現象不單是依靠學生自覺、學校規範就能解決的。
一些大學生為何選擇盜版教材?
王超是武漢某一本院校內一家教輔書店的老闆,店鋪不超過20平方米,多數時候冷冷清清。但每逢開學初和考試月臨近,店門口就會變得門庭若市,學生會隱晦地問:“老闆,××課的教材有嗎?便宜的那種。”
王超從身邊剛運過來的幾個包裹裡翻出一本封皮慘白的書遞過去,“我們這有絕大多數的公選課教材,價錢都很便宜,很多學生用。”
與王超的小店一牆之隔的是一家列印店,同樣不大的門面裡也擠滿了學生,影印機“嗡嗡”地響個不停,灰濛濛的玻璃門上貼著幾個黑白大字“低價教材,量大從優”。
“我們全班同學都使用過盜版。”就讀於該校藝術設計學院的李然也曾多次光臨王超的書店,他告訴記者,全專業50多名學生使用的《市場行銷》和一本思想教育書籍都是盜版,而幾乎全校同學都在複印英語選修課的教材。
正版教材太貴了
“我們這屆150多個學生,只有十分之一在學校統一訂購正版書,其他的同學很多不是用二手書就是買盜版。”在武漢黃家湖大學城一所工科為主的學校,2015級學生徐芳做了一個小調查,她發現,盜版書可能占到班裡所有教材的一半。
武漢某985高校經濟學專業的研究生陳橙介紹,同學們購買的盜版教材還會以二手書的形式流傳到下一屆。
2017年年初,《中國青年報》對2001名在校大學生和研究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2.5%的受訪者曾購買過盜版教材,其中86.8%的受訪者覺得高校正版教材貴,21.5%的受訪者覺得非常貴。
2015級財務管理專業某班的吳柯還記得,大一時,班級的教材都是根據學校開具的書單在圖書館採買正版教材。後來有幾名學長不知通過什麼管道拿到了教材的電子資料,從此他們班的教材都是“複印”版,“我們專業的教材不但多而且貴,複印教材實在比直接購買正版教材要便宜得太多了。”
李然跟記者算了一筆賬,大二下學期,學生自己購買的3本教材中,有本市場行銷的教材定價是120元,複印只要12元;英語選修課的正版教材共有4冊,每冊70元,複印只需11元。
jsoujsou
護航吳茂昆不問是非?來看民進黨最後怎樣自打臉2018-07-05聯合報
7月3日,監察院以13比0的票數,通過彈劾教育部前部長吳茂昆,理由是他在東華大學校長任內投資成立公司,違反兼職規定;並且將學校的研發成果轉給自己公司去申請國際專利,涉及圖利。由於監察院上個月剛通過修改監察法施行細則,必要時可以對彈劾案表決結果具名。吳茂昆也成為改制之後,第一個被監委們具名彈劾的官員。
今年4月16日,行政院記者會宣佈由吳茂昆出任教育部長,接替請辭的前部長潘文忠。4月19日交接上任,然而吳茂昆不斷被爆料各項爭議行為,終於在5月29日請辭下臺,任期僅41日,是目前中華民國任期最短的教育部長。
吳茂昆爭議「連環爆」而下臺,至今一個多月,政院還沒有擇定新任部長。對於蔡政府與賴清德內閣的形象傷害,可見一斑。尤其先前執政黨與「盟友」們對吳茂昆的肯定、聲援與辯護,如今都成為尷尬的紀錄。
……
翁啟惠涉弊 吳茂昆遭彈劾!自肥醜聞頻傳 中研院士光環消退2018-7-6中時
中研院第32屆院士會議昨選出21名新科院士,其中9人任職台灣、12人任職於海外。中研院院士過去在台灣社會享有崇高地位,但從李遠哲涉入政治角力、退休前自肥、再到翁啟惠捲入浩鼎案、楊泮池涉及假論文案、吳茂昆遭監察院彈劾,已造成院士光環消退,他們能否為台灣指引明路已是大問號?
jsoujsou
用等級代替分數,利大於弊嗎?
2018-07-05,一則題為《家長投訴學校不公佈期末分數 校長:鐵律》的新聞,引發了網友的關注。
一位來自杭州的家長表示,全區其他學校的五年級學生都知道自己的語數英成績,只有自己孩子所在學校提供的期末成績報告單上只有優、良、差的等級評定。於是,他撥打了12345市長熱線投訴,要求學校給一個說法。
學校負責人則表示,早在1998年,杭州市就下發了《杭州市小學生等級制學業評定方案的通知》。學校嚴格執行檔精神,淡化分數競爭的攀比意識,為孩子減負,何錯之有?
細看網友們的評論,有人支持學校的改革之舉:
也有人聲援家長,批評等級制:
用等級代替分數,對於評價一個孩子來說是否科學全面?是否更有利於孩子的學習和人際交往?各位讀者朋友們不妨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回應
整天說中國沒工匠精神,百分制就是工匠精神啊,要追求第一名,追求更優秀。而等級制就是差不多精神,只會讓孩子感覺做到差不多就可以了,這是弊大於利
這麼說來,教育部官員,教育家,蘇聯,民國,美國的不少州,都不如你了?哪你去當部長吧!
美國去工業化的結果也好證明這種教育的領先?若不是國外留學生人才輸血美國科技已經滅亡了,還指望美國的教育經驗?蘇聯更別提了,都滅亡了還好意思吹噓先進教育經驗?
人的天賦是千差萬別的,我們的教育總想把所以孩子一個模子刻個完,天性適合他的模子的自然歡天喜地。不似他模子的孩子,天天受打壓。這怎麼成呢?這些孩子有罪嗎?這些孩子就該受傷害嗎?
因才施教,不是你說的混日子不學放羊讓孩子做喜歡的事。而是分層教學,更需要通過考核區別出不同層度的學生,用不用的方式教學。實際上重點班幹的就是這個事。
高考按分數決定生死,你在這玩模糊等級制除了蒙自己還能蒙的了誰?
上層階級總是會弄出一些新花樣來供自己的子女進入到他們的階層,同時又遮罩了其他孩子進入的管道。如果你想要你的孩子以後生活的好一點,那麼就要跟教育專家反著來:他推行減負你就給孩子加負,他推行放棄分數你就按分數要求孩子,他推行綜合發展你就教孩子善待他人即可。
jsoujsou
美司法部宣佈 廢除大學種族平權入學指導方針
美國司法部長塞辛斯2018-7-3宣佈,廢除24項不必要、過時的指導方針,其中包括一項鼓勵大學在招生時將種族納入考量的指導方針。
在司法部發布新聞稿之前,多家媒體報導,美國川普政府將鼓勵美國學校在招生過程中忽略學生的種族因素;此舉將推翻前總統歐巴馬對於「平權措施」(Affirmative action)的政策,歐巴馬政府鼓勵大學在審核入學申請時考慮種族因素,以促進校園多元化。
塞辛斯透過新聞稿宣佈,廢除24項不必要、過時、不符合現行法律、或其它不當的指導檔。
塞辛斯表示,過去的政府機構經常在沒有任何公告或評論期限的狀況下,實施新的規定,只要致函或在網站上發布指導檔即可;這是錯的,這不是好政府的作為。
塞辛斯說,因此川普政府開始廢除不當發布的指導檔,或不符現行法律的指導檔。
司法部的新聞稿列舉廢除的24項指導方針,其中有七項與教育機構考慮種族因素相關,包括歐巴馬政府於2011年提出建議學校在招生時考慮種族因素,以促進校園的多元化,以及2013年、2014年、2016年法院對「費雪訴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一案的相關文件等。
白人學生費雪2008年控告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質疑學校因她是白人而不錄取,最高法院2016年裁決支持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依「平權措施」的招生作法。
jsoujsou
學校和事業單位的科研是不是要以發論文為綱,它會整出其它有利自己的東東。
高校的任務就是探索未知,當然以論文為主!產品化,商品化的任務只能由公司和研究所完成, 高校想完成也沒有那麼多工程師和技工啊!所以,高校、研究所、公司在科技中的角色,大家要搞清楚,大學就是要探索未知!
院士遭羈押審而不判,到底是因為什麼?2018-07-02
最近一起有關院士被超期羈押,審而不判的新聞見諸報端,一名工程院院士因涉嫌貪污公款被“超期羈押”近4年時間仍未獲得法院判決,引得同為院士的同僚不免為其鳴不平。超期羈押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存在,本案為何會產生可能超期羈押審而不判的情形的呢?
所謂超期羈押就是偵查、審查起訴以及審判階段分別對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進行了超出限制人身期限的行為。
本案緣何會超期羈押
在李寧被捕4年多期間內,該案分別於2014年12月23日、2015年1月26日兩次移送吉林省松原市檢察院審查起訴”。兩次審查起訴,說明可能有過一次補充偵查的情形,有過補充偵查的情形,至少說明,曾經有過那麼一次檢察院認為可能證據不夠充分亦或者罪名和證據不符的情形。
李寧不是第一個涉及這類案件的科研工作者,科研經費的管理和報銷一直是一個矛盾的話題,錢不好拿,限制卻層出不窮。尤其在可能涉及產業化的理工醫領域,還涉及到智慧財產權轉移的話題,科研工作者獲得的對價是不是同其付出所匹配,以及如何更高效的開展科研及將科研成果產業化,這些都不是一個簡單的課題。
在本案中,似乎不宜過多的情感介入對李甯院士,即報以先入為主的同情,但至少從可能涉及超期羈押的角度,倘若在審限範圍內無法做出審判的,也不苛求法院直接作出“無罪判決”,至少能否進行新一輪的補充偵查。亦或者由檢察機關撤回起訴,改由公安機關通過監視居住等形式,至少保證其一定程度的人身自由。當然,李甯院士應該不會接受撤回起訴,他應該更加期待一個“(無罪)判決”吧。
回應
我這麼說吧,如果院士是無心之過,那麼這個案子不會拖這麼久,現在檢察院一遍又一遍的補充偵查,正說明案件複雜,那麼挪用公款整得那麼複雜的,只能是有意為之鑽漏洞,檢察院沒辦法找出切實的證據來證明他有罪——越是這樣,越說明這個教授有問題。
jsoujsou
(二)科學設立人才評價指標。突出品德、能力、業績導向,克服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傾向,推行代表作評價制度,注重標誌性成果的品質、貢獻、影響。把學科領域活躍度和影響力、重要學術組織或期刊任職、研發成果原創性、成果轉化效益、科技服務滿意度等作為重要評價指標。在對社會公益性研究、應用技術開發等類型科研人才的評價中,SCI(科學引文索引)和核心期刊論文發表數量、論文引用榜單和影響因數排名等僅作為評價參考。注重個人評價與團隊評價相結合,尊重和認可團隊所有參與者的實際貢獻。引進海外人才要加強對其海外教育和科研經歷的調查驗證,不把教育、工作背景簡單等同于科研水準。注重發揮同行評議機制在人才評價過程中的作用。探索對特殊人才採取特殊評價標準。對承擔國防重大工程任務的人才可採用針對性評價措施,對國防科技涉密領域人才評價開闢特殊通道。
(三)樹立正確的人才評價使用導向。
(四)強化用人單位人才評價主體地位。
(五)加大對優秀人才和團隊的穩定支持力度。
四、完善科研機構評估制度
(一)實行章程管理。
(二)落實法人自主權。
(三)建立中長期績效評價制度。
(四)完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評價考核體系。
五、加強監督評估和科研誠信體系建設
…
科研是不是要以發論文為綱?科研怎麼評價比較合理呢 2018-06-29
這個東西就要說到中國當年大學的一個超級大倒退了,那就是大學合併,合併之後變成四不像,本來美院畫畫好好的,你來個清華合併,文化氛圍格格不入,最好美術自己的風格也丟了。世界各個發達國家,大學都是專業化的,搞什麼綜合性大學本來就是屬於瞎搞。比如德國,亞琛工大,慕尼克工大的理工,哥廷根的理科,柏林的經濟學等等。法國,巴黎理工,理科有巴黎高師,英國,有帝國理工,南安普頓,文科有倫敦大學等等。美國有麻省理工,加州理工,文科有哈佛耶魯等等,只有殖民地國家,香港,臺灣,韓國,之類才搞綜合性大學,因為他們本身就不掌握核心工業技術,不需要什麼專研技術人才。
然而事實上美國大學一科獨大是非主流,綜合性大學才是主流。可能學校有某個學院特別強,但是別的藝術人文一個也不會少
反對科研以發論文為綱,並不是反對發論文,也不是降低論文的學術重要性,而是要改變現有的科研人員評價體系。即對科研人員的評價不能唯論文化。科技成果轉化的技術同樣是科研成果,同樣應該獲得相應的科研地位。
jsoujsou
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深化專案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
據央視新聞2018-7-3報導,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深化專案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提出了“三評”改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並對優化科研項目評審管理、改進科技人才評價方式、完善科研機構評估制度、加強監督評估和科研誠信體系建設、加強組織實施,確保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等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具體要求。
(二)基本原則
——堅持尊重規律。遵循科技人才發展和科研規律,科學設立評價目標、指標、方法,引導科研人員潛心研究、追求卓越。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和精簡“三評”工作,簡化優化流程,為科研人員和機構鬆綁減負,並形成長效機制。
——堅持問題導向。聚焦“三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從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入手,找准突破口,更加注重品質、貢獻、績效,樹立正確評價導向,增強針對性,突出實招硬招,提高改革的含金量和實效性。
——堅持分類評價。針對自然科學、哲學社會科學、軍事科學等不同學科門類特點,建立分類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程式規範。基礎前沿研究突出原創導向,以同行評議為主;社會公益性研究突出需求導向,以行業使用者和社會評價為主;應用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評價突出企業主體、市場導向,以使用者評價、協力廠商評價和市場績效為主。
——堅持客觀公正。客觀、真實、準確反映不同評價物件的實際情況,推行同行評價,引入國際評價,進一步提高科技評價活動的公開性和開放性,保證評價工作的獨立性和公正性,確保評價結果的科學性和客觀性。
(三)主要目標。“十三五”期間,在優化“三評”工作佈局、減少“三評”專案數量、改進評價機制、提高品質效率等方面實現更大突破,基本形成適應創新驅動發展要求、符合科技創新規律、突出品質貢獻績效導向的分類評價體系,科技資源配置更加高效,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創新創業潛能活力競相迸發,科技創新和供給能力大幅提升,科技進步對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二、優化科研專案評審管理
(一)完善專案指南編制和發佈機制。
(二)保證專案評審公開公平公正。
(三)完善評審專家選取使用。
(四)提高項目評審品質和效率。
(五)嚴格專案成果評價驗收。
(六)加強國家科技計畫績效評估。
(七)落實國家科技獎勵改革方案。
三、改進科技人才評價方式
(一)統籌科技人才計畫。
jsoujsou
如何看待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尤盛東教授疑似被舉報離職?知乎
其實我曾經非常非常喜歡尤老師當初跟他相遇,我相信有一見鍾情這種東西,在食堂無意相遇,他望向我的眼睛,我就知道這個人一定很有魅力那時候沒有問他的名字,回去興沖沖跟閨蜜說了,她跟據我的描述告訴我那是一個特別有個性的老師,叫尤盛東
開除啦?喜大普奔,意料之中啊,五年前上過這位老師得選修課,言辭之鄙陋,教風之隨意這都姑且先不談。這位清華大學畢業的老教師,在肆意貶低學生專業,各種形式羞辱學生方面,獨樹一幟。一句話,人品絕對有問題。
沒什麼好爭論的,一個老師的開除不會由於一條舉報,學校就做出決定。如果簡單的就做出決定,學校就從根子上爛透了。學校會開除,就說明這個老師是真的存在問題,至少也是在學校角度上存在問題。請到處轉發的同學保持理智的頭腦。
jsoujsou
政治言論遭學生舉報 廈大教授工作丟了2018-06-30世界日報
福建廈門大學陳嘉庚學院教授尤盛東,因課堂上的政治言論被學生向校方舉報遭到解聘,數百名學生在網上聯署支持尤盛東,痛斥「這是不公正對待」,要求廈大改變解聘決定。
美國之音報導,71歲的經濟學教授尤盛東認為,他是因校方官員所稱的「偏激」言論而遭學生舉報而解聘的,但是校方沒有說明「偏激」具體何意。
尤盛東表示,這是他第一次遇到麻煩。他自80年代以來曾在中國許多大學教書,包括黨校。他說:「我對教學非常認真,因為這些學生來自全國各地,用他們父母辛苦掙來的錢,將青春奉獻給學業。」他說:「我不會宣傳那些還沒有經過檢驗或證明是錯的教條。我認為,違背我的意願做事或昧著良心說話,是罪孽。」
一位學生稱他是「令人尊敬的學者,因為學生的惡劣誣陷不得不離職。這是學校的一個大損失。」另一位生寫道,「我對尤教授的勇氣和敢言感到敬佩」、「尤教授一直敢言,他說的是真情。舉報尤教授是粗暴的。」
報導指出,廈門大學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實施了因對它所稱的「教學事故」的措施,禁止教職員發表被認為是違反憲法或黨的政策及社會主義價值觀的言論,被指控的教職員被允許提出行政復議。
尤盛東是很受歡迎的老師,他的批判性觀點對學生很有啟發。他的一位學生在微博上回應,「每次我聽完尤教授的課,我都希望移民」。 而這類觀點可能對當局來說聽起來很危險。
對於網上要求改變解聘的連署,廈門大學陳嘉庚學至今不做出回應。
香港維權律師何俊仁表示,這種做法將中國帶入一個 「歐奧威爾時代」的荒唐,「每個人都在監視你。老大哥通過小兄弟們時刻監視你,所以其他小兄弟們也相互監視」、「這真的很恐怖」。
回應
美國之音假新聞,先關3天…
比較起來,台灣真的是好太多了,因為只有皇民進黨與綠蠅網軍在監視人民與發布假新聞
不用怕。沒有教師,就是博士.現在全世界的流浪漢,都上中國大學裡面教書了
jsoujsou
畢業不失業!11%陸老闆開始搶人 近3年來最猛2018-06-29 中時電子報
大陸萬寶盛華集團日前發布一份最新報告《2018第3季僱傭前景調查》,針對大陸4231家企業展開研究,結果發現今年年7月至9月期間,有將近11%雇主願意增加員工人數,64%雇主預期增加員工人數,只有1%雇主打算減少員工人數。這個數字是中國大陸3年來最強勁的僱傭預期。
同時,這項指數也是首次在近84個月中,連續6季穩定成長,可以代表大陸經濟景氣的趨勢!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大陸從2011年第1季開始,整體的僱傭前景預期指數就呈現下降趨勢,一直到2017年第2季才開始連續上升。最新的數字顯示,2018年第3季是首次在84個月中,連續6季穩步上升,因此該集團大中華區副總裁張錦榮認為,這是當前經濟景氣的重要指標,可以說明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趨勢已經大致形成。
張錦榮說,官方數據顯示,消費和服務業是帶動景氣上升的兩大行業,佔經濟成長30%,同時,還貢獻城市新就業機會超過70%。此外,服務業還在整個經濟結構中,不斷擴大。
調查發現,針對企業規模而言,各大規模的雇主都預期未來一季將增加員工人數。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以「大型企業」的雇主需求最強勁,僱傭前景指數高達28%。中小型企業的員工穩定成長,僱傭前景指數達18%。微型企業需求最小,僱傭前景指數只有3%。
jsoujsou
扯!年薪650萬的玉山學者 審查竟無需推薦信2018-06-28聯合報
近年大陸等地積極向台灣高教挖角,教育部推出玉山學者和玉山青年學者計畫,祭出年薪最高650萬元攬才。但有審查委員透露,這麼一個重要的計畫,申請資料中居然沒有「推薦信」,很難由手上的資料判斷個案的好壞。不具名台大教授說,連他的學生去申請出國開會補助兩三萬元,他都要幫學生寫推薦信,數百萬的獎金不看推薦信很扯。
「玉山學者」排除國內大學教授,限定國外攬才,每年除學校提供本薪約150萬元,教育部再給至多500萬元,年薪至多650萬元,一次核聘3年。大學若不聘玉山學者,也可轉為聘畢業十年內的「玉山青年學者」,1位玉山學者可抵3位玉山青年學者。玉山青年學者每年學校提供本薪約100萬元,教育部至多再給150萬元,年薪可達250萬元,一次核聘5年。兩者每年都有150萬元的行政支援費用。
有審查委員透露,玉山計畫的審查資料不需附推薦信,對此,教育部前部長曾志朗認為「非常不好」。曾志朗表示,沒有推薦信這個項目,導致學術審查過程不夠完備。如果要爭取某個教職,總是要有原單位同事的推薦信,但玉山學者沒有這項規定,「是很粗糙的方式」。曾志朗說,教育部所做的很多決定都不夠專業,不但倉促,也沒有經過很好的討論,「將來會出事的」。
中研院院士陳培哲表示,推薦信只是細節,可以作為審查過程中的參考,但作用不大,因為大都是申請人邀請的。評審需要自己獨立搜尋申請人的客觀評論,才能公允。
陳培哲認為,重要的是這些玉山學者聘任,想要推動什麼項目,達到何種目的,透過公正客觀的考核,來決定聘任與否。大家關切的是單一外來的學者,可否和大學現在教研團隊融和,發揮加乘效益。「畢竟獨木難支,船過無痕。」
回應
不知道又要肥了誰!
圖利自已人
jsoujsou
亞太大學排名退步4名 台大嘆:資源吃緊 頻被超車2018-06-28聯合報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倫敦時間27日發表「2018亞太地區大學排名」,台灣共有31所大學上榜,雖比去年增加5校,但最高排名的台大拿到第37名,比去年掉了4名。台大研發長李芳仁表示,相較其他亞洲地區的願意投入大量的高教資源,台大的研究資源吃緊。這三年的情況是,大家在賽跑,「台大並不是退後,而是其他國家一直在超前。」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今年是第2年製作「亞太地區大學排名」(Asia-Pacific University Rankings),分析東亞、東南亞以及大洋洲地區38個國家的大學,最後有13國284校上榜。
前10名亞太大學依序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北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墨爾本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並列第6。8到10名依序是澳洲國立大學、澳洲昆士蘭大學、香港中文大學。
其中日本89校上榜最多,但沒有任何1所排名前10,名次最高的東京大學排名第12。其次是大陸63校,且北京清華、北大列為2、3名。接下來依序是澳洲35校、台灣31校、韓國27校及泰國10校。
台灣共有31所學校入榜,8校擠進百強,台大拿下第37名,比去年下降4名。再來依序是清華大學50名、台灣科技大學56名、交通大學67名、成功大學77名、中國醫藥大學88名、台灣師範大學91名、臺北醫學大學98名。
李芳仁表示,每個排名的評比項目不一樣,以國際師生數量,或是論文被引用率等等來看,台大就會掉到160、170多名。但以國際聲望來看,台大就比較有利。這代表著,台大學生在全世界的表現,大家都覺得不錯,但是師生在大學中的表現,例如研究論文量、國際學生數,或是重大研究發現等等就比較少。
李芳仁指出,這三、五年的情況是,「其他國家一直在超前」,關鍵是投入的資源差很多。他強調,研究資源要夠,有儀器和設備,好學生才會願意留在台大念研究所,學生才能無後顧之憂,專心做研究。
「這是一環扣一環的」,李芳仁說,學生的研究做得好,就會創造論文、專利、技轉,好的老師也才願意回來,帶領學生繼續往前衝。
回應
台灣才開始呢!
中國大陸只是恢復他在歷史上的地位
jsoujsou
後來,因為雙方互利的博弈表演,打手板這樣的直接懲戒發生事實上的修正,特別是在三人以上的違規事件中,往往採取交叉懲戒的方法來“長記性”,如第一人打第三人,第三人打第二人,而第二人打第一人。而兩人間的違紀則多採取罰站,特別是在夏日和冬夜,借助于強烈的陽光和寒意,直接懲戒的疼痛往往更利於“長記性”。
...
回應
為什麼現在的老師不敢體罰學生,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想帶節奏就直接承認唄,反正都是中共的錯
反思什麼:反思政府和相關裁決機構和稀泥。到底是為了學生成才還是只是維穩?
家庭是第一教育責任人,對孩子品德、價值觀影響最大的家長。留守孩子的教育,第一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長本身給孩子一種消極、甚至錯誤的價值觀.第二是農村的社會風氣不好。第三才是老師的問題,教育投入少,老師人手就不夠,照顧不過來,農村老師本身收入不高,自家困難就不少,哪有精力做單獨輔導
http://www.guancha.cn/LiTao/2018_06_23_461085.shtml
jsoujsou
181名住宿生卻只有2名生活教師從事住宿管理的現實,使雲鄉學校這些底層的孩子們在白天痛苦的時間、空間、關係、知識多元規訓後,不得不積極地在晚上熄燈就寢後尋找似乎難得的自由機會,而黑夜提供了白天學校空間敞視主義狀態下密集監控所不具備的現實條件,再加上對學校夜間管理人手不足的自信和僥倖,雲鄉學校住宿生晚上違紀率顯著高於白天。
在田野調查中,住宿的雲鄉孩子們悄悄向筆者透露了他們的秘密:“抽煙、喝酒、打牌其實都不算什麼,晚上一幫兄弟偷偷翻學校圍牆出去走10裡路到隔壁朝鎮網吧打遊戲也經常發生……夏天比冬天偷偷翻圍牆次數多,因為太熱就偷偷溜出去到校外不遠的河溝裡游泳,涼快了再翻回來……冬天翻出去會少一些,主要是冷,但也有,前幾天隔壁宿舍九年級的才翻出去爬樹捅了個馬蜂窩下來。”
面對住宿生屢禁不止而烈性強度每況愈增的日常違紀,鄧暢還是會動用打手板、罰站、抄寫作業、面壁思過等常規性的直接懲戒手段,目的是製造直接的肉體疼痛。按鄧老師的話講,叫做讓他們“痛並快樂著,長點記性”。
當然,老師為了防止被學生貼上體罰的標籤,一般都不會直接動手打學生手板,而是讓違紀學生之間展開“自我教育”:違紀學生中的一方扮演教師的角色對另一方展開像秀場一樣的“訓斥”和“打罵”,而另一方則顯然需要積極假意配合,不時發出遠超打手板本身所施疼痛所致的尖叫以示直接懲戒的程度激烈而自己會“長記性”。但事實上,違紀學生雙方都巧妙的達成共識,表演與事實之間的懲戒差往往恰到好處,因為過一會就會輪到彼此角色互換。
jsoujsou
李濤:為什麼留守兒童越被關愛,卻越陷入規訓和抗爭的痛苦中?2018-06-23探索與爭鳴
【當前,寄宿制學校已佔據中國農村教育的半壁江山,在部分農村地區,“能否寄宿”已逐步演變為略帶福利色彩的資格競賽遊戲。作者認為,伴隨事權的無限擴大和財政經費及專業人員的緊缺,學校日常管理從“直接懲戒”走向“間接懲戒”直至“故意無視”,進而出現了由“隱性輟學”到“顯性輟學”的變化。從“懲戒術”的視角切入,可以發現政府主導推動的自上而下分解式留守關愛體系,實際上屢屢受挫。在此影響下,中國西部地區寄宿制學校中的留守兒童往往可能越被關愛,卻越陷入到規訓和抗爭的痛苦中。如何行之有效地關愛這群規模龐大的鄉校學生,需要全面反思和檢討。】
(一)直接懲戒:通過肉體疼痛而達至的規訓
以中國西南芥縣雲鄉學校為本次研究農村寄宿學校的微觀樣本,我們發現在上學距離變遠使底層孩子能否寄宿鄉校日益演變成為一項略帶福利和獎勵色彩的資格競賽同時,“懲戒”也悄悄地與“住宿”搭建起了內在複雜的關聯。中國農村學校佈局結構調整重心上移至鄉鎮使底層鄉校規模日益增大,但學校管理卻面臨現實壓力:
一方面建有教師周轉房的縣更可能將房建置於縣城,其一形成集約效應,其二吸引新教師留任,而沒有周轉房但撤並後校點重心移至鄉鎮的縣,愈來愈多的教師在更為便利的縣級交通和縣城居住條件、更為優越的內在強動機刺激下,居住的縣城化率逐年迅速提高;另一方面,西部鄉校的空編率、教師借調等致學校日常人手不夠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生活教師配備等依然嚴重不足。
筆者所調研的四川芥縣雲鄉學校同樣面臨現實困難,芥縣在縣城建有教師周轉房,一部分已申請到周轉房的雲鄉中老年教師每天往返于鄉縣之間,而另一部分年輕教師則因為戀愛等各種現實因素也在縣城租房,35位教職工中真正留在雲鄉場鎮的僅有4人,其中包括德育主任鄧暢和附設幼稚園教師張麗。雲鄉學校並沒有專職的生活教師,因此,鄧暢和妻子張麗在校長的多次遊說下才兼職做起了生活教師。鄧暢負責男生宿舍區98名男性住宿生的日常管理,而張麗則負責女生住宿區83名女性住宿生的日常住宿管理。
jsoujsou
科技日報斥科研領域“幫派”怪像:占山為王,圈子間不時“火拼”
據《科技日報》2018-6-21報導,當前,科研領域存在著一些帶有江湖氣的“圈子”,雖然不是普遍現象,但也足以引起我們警惕。“占山為王,培植勢力,為爭奪資源,各山頭之間時不時還得火拼。”華東師範大學河口海岸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高抒這樣描述科研“圈子”。
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高抒認為,學術圈裡不應有“江湖”,科學探索同利益、恩怨等人為因素沾不上邊。
高抒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科學界本來有“學派”,即一個理論框架下聚集一群人,有時恰好一個理論是某個人提出的,但大家共同支持的是某個理論而不是某個人。不同學派會有對立,但學派間的競爭和交流是健康的,爭鳴有利於厘清事實。
…
回應
這文章寫的真讓人生氣,西方的家族科研是西方近100年來成功的基礎。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基本上都有血脈聯繫,學生老師博士後。國內正是缺乏這種師承關係,各自為政才總是做不出東西。做實驗也好,理論也好,一個人一個組都是做不出來的,科研圈子都是人脈發展起來的。而且科研圈沒什麼火拼,大家忙著做科研還忙不過來還拼,我們老師有的全年無休幹活,誰去給你搞什麼勾心鬥角。
科學家也是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所以有江湖氣才是正常!江湖氣不僅僅是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爭權奪利!江湖氣同樣也有著江湖義氣,有著熱血情懷,有著為理想而奮鬥的江湖傻氣…我們要提防的是科學界的“匪氣”!哪個圈子都有比拼都有爭鬥,理想化的完全和諧是不現實的!但是如何良性競爭,避免科研圈最後都成了資本土匪、和科技土匪…這才是方向!
jsoujsou
由於我國開展留學生教育的高校,大多為教育部直屬高校,2017年來華留學生規模達到48.92萬,這些學生大部分在教育部直屬高校。因此,部門預算中來華留學教育經費達到33億,是很正常的。而獲得政府獎學金的留學生,按2017年統計資料,只有11.97%,不是自媒體所渲染的個個都拿高額獎學金留學。
4大原因 陸生赴美留學熱潮減 2018-6-5旺報
中國僑網報導,2016年赴美的大陸學生在連續多年遞增之後首次出現下降,原因首先是美國的政治生態紛爭和公共輿論;第二是美國社會愈來愈頻繁發生的槍擊事件、仇恨言論;第三是各國大學吸引留學生的競爭也在加劇;最後是6月11日開始生效的「收緊高科技領域中國留學生簽證」政策讓人卻步。中國留學生已連續7年成為美國留學生最大生源國,約占美國留學生總數的1/3;2016年中國54.45萬留學生有32.88萬人去了美國,但這一年赴美求學的大陸學生也首次出現下降。
相關新聞
赴美留學生1/3來自中國大陸經濟貢獻近百億
jsoujsou
陳寶生強調,寫好“奮進之筆”,建設高水準本科教育,要推動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不斷取得突破。
一是內涵發展更深一些。要著力提升專業建設水準,推進課程內容更新,推動課堂革命,建好品質文化。
二是領跑發展更快一些。要加強新工科建設,加強醫學教育、農林教育、文科教育創新發展,持續深化創新創業教育,努力建設一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標杆大學。
三是公平發展更實一些。要補齊區域發展短板,充分發揮高等教育集群發展的“集聚-溢出效應”,引領帶動高等教育集群整體發展。
四是變軌超車更堅定一些。要推動優質資源開放共用,重塑教育教學形態,緊緊抓住資訊技術變革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推動實現高等教育品質的“變軌超車”。
五是創新發展更緊迫一些。要不斷推動高等教育的思想創新、理念創新、方法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更加自信地在世界舞臺、國際座標和全球格局中去謀劃發展,參與競爭和治理,創建中國理念、中國標準、中國方法和中國模式,建設世界高等教育新高地。
回應
這個我是支持。畢業後就是要進入工作崗位的,太多渾渾噩噩的混4年畢業了還是啥都不會,進了用人單位又要從0培訓,浪費社會資源!
請把那50萬“留學生”的名額留給國人,請把那幾百億預算用於國內扶貧。
留學生是種教育輸出,文化輸出,沒看發達國家都很熱衷留學產業?大家知道中國有很多公知、美分,不少就是有留美經歷,從而接受了美國的價值觀。
“中國花33億買留學生,是國內學生撥款的一倍”是真的嗎?2018-5-26澎湃新聞
資料是真實的,來自於教育部公佈的2018年部門預算,用於小學教育的預算數為41661.72萬元,高中122569.77萬元,留學生教育預算數為332000萬元。可這是對資料的誤讀,把教育部部門預算,故意混淆為中央預算與全國教育經費預算加以炒作。教育部的小學教育、高中教育經費預算,是針對下屬機構包括直屬高校附屬小學、附屬高中的撥款,不是針對全國所有小學、高中的撥款。
文章提到我國義務教育小學、初中生共1.42億人(小學在校生近1億),教育部給小學教育撥款只有4.1億,算下來每個學生4元錢,這怎麼可能呢?根據2018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算表,教育支出預算為1711.22億元,這屬於中央財政的支出。根據2016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全國教育經費當年總投入為38888.39億元。
jsoujsou
教育部長:對大學生合理“增負” 改變輕鬆畢業情況
2018-06-21,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開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在會上強調,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提升大學生的學業挑戰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改變輕輕鬆松就能畢業的情況,真正把內涵建設、品質提升體現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成果上。
陳寶生指出,高教大計、本科為本,本科不牢、地動山搖。人才培養是大學的本質職能,本科教育是大學的根和本,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戰略地位的教育、是綱舉目張的教育。
高等教育戰線要樹立“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不重視本科教育的校長不是合格的校長”、“不參與本科教育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的理念,堅持“以本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學的基礎地位、新時代教育發展的前沿地位。高校領導注意力要首先在本科聚焦,教師精力要首先在本科集中,學校資源要首先在本科配置,教學條件要首先在本科使用,教學方法和激勵機制要首先在本科創新,核心競爭力和教學品質要首先在本科顯現,發展戰略和辦學理念要首先在本科實踐,核心價值體系要首先在本科確立。
陳寶生強調,要推進“四個回歸”,把人才培養的品質和效果作為檢驗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
一是回歸常識。要圍繞學生刻苦讀書來辦教育,引導學生求真學問、練真本領。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提升大學生的學業挑戰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改變輕輕鬆松就能畢業的情況,真正把內涵建設、品質提升體現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成果上。
二是回歸本分。要引導教師熱愛教學、傾心教學、研究教學,潛心教書育人。堅持以師德師風作為教師素質評價的第一標準,在教師專業技術職務晉升中實行本科教學工作考評一票否決制。
三是回歸初心。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促進專業知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用知識體系教、價值體系育、創新體系做,傾心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
四是回歸夢想。要推動辦學理念創新、組織創新、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傾力實現教育報國、教育強國夢。
jsoujsou
私校考招成小聯考 教部要檢討私校法2018-06-17 聯合報
私校招生未受少子化影響,國中生就讀私中比例逐年攀升,私校考招儼然成為小聯考;教育部國教署長邱乾國表示,私校法的思維是,偏向讓學校有自主性,認為辦學績優的私校,應有大一點的辦學彈性。沒有接受政府獎補助的學校,可以彈性採取自己的入學方式,國小升國中就會考試,造成小聯考現象,有些比較學業傾向的家長,可能覺得這對孩子的學習,和未來升學比較有幫助,認為同儕競爭力比較足夠。
對教團憂心在國民教育階段,私校國中部用考試方式招生,可能造成孩子五育均衡的發展偏廢,邱乾國說,這必須在私校法上思考,目前已經在做通盤檢討。
回應
該檢討教育部啦!連台大都會被教育部搞爛,更何況是公立明星高中!
相關新聞
年改案 1萬退休公教警消6.14聲請釋憲 監院7月將提釋憲案
管中閔與台大學生、校方「三路並進」提訴願 呼籲教育部速聘管為台大校長 即使打到大法官釋憲管都會堅定到底
黨產條例有違憲之虞 3法官停審6.16聲請釋憲(回應:2017年三月監察院就把黨產條例有違憲疑義的釋憲聲請書送交大法官,但大法官視憲法崩於前而不急。 這群由綠狗組成的大法官,只有派他的人能指揮,憲法崩於前又如何. )
蔡英文政府民意調查-維基百科:台灣民意基金會6.17民調:不贊同52%,贊同32.7%,下跌6.55。對陸好感比率49%首度超越反感44%.
jsoujsou
諷刺!連公立學校的校長教師 也把孩子送私立國中2018-06-17 聯合報
少子化浪潮下,為何私校國中部能突圍?台師大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教授王麗雲指出,會考制度不確定性較高,多答錯一兩題,可能落到另一個等第,不見得能念理想高中,再加上超額比序項目複雜,不如單純化處理,直接念私校六年一貫,直達理想的大學科系;台灣家長教育聯盟理事長謝國清指出,許多家長不信任公立學校,甚至公立學校的校長及教師也喜歡把自己的孩子送去私立學校,很諷刺。
王麗雲說,國教帶給家長的擔憂是政府對公立學校的規範過嚴,讓辦學失去彈性,無法更為客製化的根據家長與學生需求安排課程。高等教育擴張,就學率普及的情況下,大學就讀的學校才是關鍵,私校提供一貫完整的服務,包括課程安排,學生挑選,編班安排、升學輔導等,協助學生升入好的大學。部分私立學校可以篩選學生,家長覺得對小孩的同學可以放心,另一誘因學生來自中上階層家庭,對於小孩來說是人脈建立的機會。
全教總理事長張旭政表示,家長搶把小孩送進私校附設國中部的原因主要有:管理較嚴格、學校已有安排課後輔導,不用再去補習班、同儕程度較整齊,課程進度較快。加上國中升高中實施免試入學後,就讀明星高中的變數多,許多家長乾脆念私校國中部,並直升高中部,減少升學變數。
全國私立學校產業工會理事長尤榮輝表示,許多家長不認同103年開始實施的12年國教超額比序積分方式,將子女直接送往私立國中就讀,將來有機會「直升」高中部,省去「麻煩的」超額比序。許多私中為求升學績效,甚至在課後引入補習班師資,家長相信讓子女讀私校會比讀公校更有機會考上理想的大學。
尤榮輝說,家長認為就讀公立國中再加上補習費,其實跟讀私中差不多,相較之下,家長當然選擇升學績效較好的私校。有些私中以「醫科班」聞名,像台南港明中學,許多家長讓孩子先讀國中部「卡位」。也有許多辦學別具特色的私中,學費數倍於一般私中,仍受許多高社經背景家長青睞。
謝國清指出,家長還擔心公立學校的孩子容易學壞,私校在管教上比較容易讓家長放心。
七年級生讀私校比率逐年增 專家分析有兩個主因2018-06-17聯合報
少子化下,各級學校學生數逐年減少,但私校招生逆勢而行,七年級新生選私立中學就讀的比率逐年攀升,選擇原私校直升高中部的學生也不在少數。專家分析,國中會考制度不確定性高、家長不信任公校是主因,連許多公校校長和教師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去私校。
jsoujsou
回應
法國人有言論自由,罷工自由,中國人連網上發貼都要嚴格檢查,不拍馬屁基本上是不讓發的。法國2017人均收入38575美元,中國8865美元。法國大學免費,中國...法國醫療免費,中國...
忽悠,接著忽悠!
1、法國有言論自由。例:法國以在社交網路支援恐怖主義為由,逮捕了54人,包括法國著名的喜劇演員;(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118/13/6795100_441771618.shtml)
2、法國大學免費。說明:法國留學費用比美、英、澳都低,但不表示它完全是免費的,學語言肯定是要花錢的。法國只有“公立大學”免學費--University類的,法語叫Universite,這些大學要求有一定法語水準。在法國學語言需要花錢,法國大學語言中心的收費一般在1160歐元/每年--4206歐元/每年。此外商科學校、技術類學校都要付學費;(http://www.aoji.cn/news/176946.html)
3、法國醫療免費。說明:法國的醫療保險有兩種,第一種是基礎的主險,也就是社會醫療保險(Sécurité Sociale),是強制性的,可獲得最高70%的報銷額度,在法生活的人都必須辦理,留學生也不例外;第二種是額外補充的副險,即補充醫療保險(Mutuelle),是自願購買的,完全或部分覆蓋社會醫療保險報銷之後剩下的費用。作者:法國一分錢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247901/ans
jsoujsou
而獨立思考什麼的,聽上過去很美。實際上令人啼笑皆非的狀況比比皆是。
至少在本世紀初以前,幾乎所有的法國人,包括學生和成年人,都堅定地認為西藏是被中國在1951年入侵的,它應該是個“獨立國家”。因為所有的法國媒體、電視、參考書都是這麼告訴他們的,那麼他們獨立思考的結果也就顯而易見了。至於元明清政府對西藏的統治、漢藏交流、農奴制的嚴酷殘暴什麼的,都被媒體很“體貼周到”地過濾掉了,以至於法國學生聽到筆者說歷史上達賴喇嘛的繼位必須得到中央政府批准時目瞪口呆。
有好幾個理直氣壯和筆者辯論中國無權佔有西藏的,當筆者拿了一張空白的世界地圖,讓他們指認西藏在哪兒時,多數人指到了印度,少數人指向了中亞,最邪門的一個跑到了蒙古。筆者給他們看過西藏的位置後,他們大為詫異:“西藏怎麼可能在那兒呢?”
可見,在一個預設立場的資訊環境裡的獨立思考, 就像在鳥籠裡的自由飛翔,無形的屏障已經把你圈在一個固定的區域,而你還毫無所知。
哲學是人綜合了自身的深刻認識與複雜的社會現象的思考。人性如何,怎麼判斷社會真理,讓一幫剛滿十八、人生經驗沒有、社會經歷趨無、連法國自己的歷史都經常不知道的小年輕去表述,那不是隔空起樓嗎?除了照書照媒體誇誇其談一番還能怎麼著? 就像一個對國際關係無知、不懂世界歷史的人去闡述一帶一路的對錯和意義,也只能滿紙荒唐言,讓專家看得一把辛酸淚。
這種讓一個毫無實際經驗的人對某個龐大而複雜的命題作出論述和判斷的行為,中國人稱之為“紙上談兵”,兩千多年前就對它的性質下了結論。
所以,法國會考有自己的特色,某些方面也值得中國借鑒,但是“沒有思想”一類的評語還扣不到中國高考的頭上。與其有時間思考“中法相比,有一種差距叫思想”,還不如去琢磨一下“雞同鴨比,有一種差距叫游泳”,或者“雞同鴨比,有一種差距叫叨人”。
jsoujsou
第三,認為法國試題鼓勵了獨立思考和創新精神的看法,也很值得商榷。
實際上,法國人對於哲學論題的闡述,無論從形式還是手段上,要求得都遠遠比中國嚴謹。首先它只能是議論文,而中國往往是除了詩歌以外的其它形式都可以,記述、評論、散文,還時不時冒出兩篇別出心裁的古文來。
不光是考試文章,即便是日常文體,法國都有各種不同的嚴格要求,某些時候甚至達到了苛刻的地步。各個圖書館裡,幾乎都有幾層的書籍分門別類地講解某一類的文章應該怎麼寫,如何遣詞造句,有哪些禁忌,從信函到論文,從開頭到結尾,甚至連上下紙邊距都有要求。中國在這方面的訓練,說實話還比不上法國,以至於很多學生寫東西,版面和措辭亂七八糟,筆者不得不一一從頭改起,改得心浮氣躁。
其二是分析,法國有一套嚴格的程式(或曰八股),先是定義,然後是組成或性質,接下來是正面推導,然後是反向推導,穿插學者先賢們的理論,加上自己的看法和事例,最後總結要點和結論。
例如試題:說明1+2=3。回答必須遵從一下步驟:
首先,1 的定義,2的定義,加法的定義,3的定義;
然後,1的出處、組成和性質,2 的出處、組成和性質,加法的出處、理由;
接下來,推導1+2為什麼等於3,學者先賢的論述,自己的看法;
再下來,為什麼 1+2不等於0或4,為什麼應該是加法而不是減法,學者先賢的論述,自己的看法;
最後,一小段總結。
長篇大論,反正考試時間四個小時,足夠你寫的。
這一套程式步步緊扣,嚴謹完整,每次哲學作業必須照章辦事。時間一長,自然學生就學會如何分析論述一個話題,實際上它培養的是學生思維的嚴密性和系統性,內容相對反而是不重要的。
在哲學課上,真正能讓學生思考的時間很少,大部分都是老師滔滔不絕地講,學生拼命記筆記,從古希臘哲學一直講到今天,當然學生下課還要自己看參考書,主要是努力記住各個哲學家的觀點評述,因為考試至少要舉出正反四五個先賢們的觀點來佐證你的看法。其實中國學生們應該慶倖,中國歷史課涉及亞里斯多德的最多不過一頁紙,法國學生不看個三本四本他的著作根本過不了關。
jsoujsou
第二,網上比照的實際都是法國哲學考試題,和中國的語文作文考題比較純屬雞同鴨講,而和中國的政治考題比,也有點挨不上。
法國會考哲學向的一些題目:
尊重一切眾生,這是否是道德義務?
政治是否可以不受真相的約束?
我們應否為了快樂而不顧一切?
只要有選擇自由的權利就足夠了嗎?
為何要認識自己?
我們對國家負有哪些責任義務?
沒有國家我們會更自由麼?
存不存在天然/天生的欲望?我們可否不帶偏見?
中國高考的一些政治論述試題:
從經濟文化角度來看,“共用”會給社區帶來哪些改變?
簡要說明特朗普有權退出TPP的理由?
運用已給材料,分析 “一帶一路”建設為什麼能給世界和平發展增添正能量?
國家應如何為“互聯網+”行動計畫的實施提供支持和保障?
屠呦呦團隊的發現對於繼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啟示
分析我國消費品供給存在什麼突出問題?
雖然不甚全面,但也能察覺到,法國的試題抽象而理論,中國的試題具體而實戰。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標準和目的。
法國是一個哲學大國,也是一個極為推崇哲學的國家。光看會考無論文科理科經濟社會科都要考哲學就能體會到了。和中國人一想到法國立刻條件反射出 “浪漫”兩個字不同,法國人自己是以理性主義者自居的,系統、條理和嚴謹才是他們的自我標榜。按照法國教育部頒發的大綱,哲學課是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並建立理性分析座標以領悟時代的意義”。它引導學生學會使用嚴密和系統的分析手段,認知自我和世界,並培養學生的批判精神,使之在精神上達到審慎和自由的境界。
jsoujsou
苗柔柔:法國會考和中國高考,誰“沒有思想”
法國“中國與盧瓦爾協會”秘書長2018-06-11
中國高考跟法國會考的時間差不多,每年高考一完,網上就會慣例性地出現一批比較兩者的文章或評論,比如“有想像力的民族敢於讓孩子去思考”“有一種差距叫思想”“法國會考令中國人感到羞愧”“沒有思想的民族沒有創造力”什麼的。雖然筆者沒有參加過法國會考,但是從法國的學生同事以及朋友那裡也瞭解了不少相關資訊。
總體來說,法國會考和中國高考有相似的地方,但不同遠大於相同,不能一概而論。
第一,法國高中畢業會考(簡稱法國會考),相當於中國的高中畢業考試,它的主要作用是考察學生是否達到畢業標準。儘管大學會以它的成績為重要參考,但不起決定因素,尤其是法國的頂級大學,如Grande Ecole(中國稱之為大學校或精英學校),都有自己的入學考試,往往還需要先上兩年專門的預科。所以法國會考成績遠遠沒有中國高考那樣一分定終身的關鍵性。
儘管判卷老師也會盡力給出準確的分數,但考慮到每科滿分20、10分及格的評判標準,比起中國的150分制來,無疑法國的成績更具模糊性。法國大學眾多,基本會考合格,都能有個大學上,而且法國為了保證學生權益,還禁止大學以分數篩選學生。所有會考合格的學生,只要所報大學還有名額,都能進入心儀的學校。如果大學名額不足怎麼辦?“會考後錄取平臺”會根據某些條件計算優先錄取順序,剩下的則以另一種最公平的方式——抽籤決定。所以只要會考合格,分數高低差幾分其實沒那麼關鍵。
馬克龍上臺,對大學錄取體系實行改革,允許校方查看學生的高中成績,實際是賦予了學校更大的挑選優秀學生的權力,引發了大規模的學生抗議,還包括部分大學老師的參與。抗議者認為“每個人都有平等的上大學的權力”。
中國高考要求以最公平最公正的方式,從高到低排列學生名次,以備擇優錄取,一分之差都可能導致學生的錄取結果完全不同。試卷中,大量基礎知識題考察了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單一答案、不對就扣分的機制保證了得分的公正;縮小自由發揮的考題份額,避免個人主觀意識過多地影響分值。因為此類試題,不同老師的給分就可能出現幾分的差距,學生得分的能力因素會減少,而運氣因素會加大,實際上對學生是不公平的。比如出題“狗和人類的關係”,愛狗的文章很可能會得到愛狗老師的贊許,萬一碰上一個被狗咬過的,少給兩分就很要命了。
「波波」亂象誰大開後門?牙醫協會點名2人:這綠委女兒就是波波醫師2024-11-12
日前有婦幼診所醫師替患者開子宮鏡手術時造成患者死亡,被起底是「波波醫師」而引發討論。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暨本土小牙醫聯盟今(12)日召開「波波牙醫侵台利益結構圖大解密」記者會,陽明交通大學牙醫系教授林元敏揭露, 許多波波醫師都是政商高層子女,包括這綠委的女兒就是波波醫師,2022年《醫師法》修法時,提案大開波波醫師及牙醫名額的就是這名綠委,以及現任衛福部長邱泰源,現在還砸了24億推行偏鄉計畫,大幅開放波波牙醫實習名額;協會痛批,總統賴清德身為台灣首位醫師總統,反而毀壞台灣醫療。
賴清德回應波波牙醫、綠能民怨 網炸鍋:台南市長會換人 2024/11/13
近日波波牙醫議題再次引發輿論炸鍋。此外,日前有周刊報導外商來台投資綠能,六年後不堪地方勢力與黑道勒索、落荒而逃,也造成熱議。總統賴清德發文回應,針對波波牙醫,承諾不提高國外回台實習名額,針對國外學歷審查會更嚴格。另也將落實靖平專案及《打擊妨害綠能產業發展犯罪激勵措施》,杜絕犯罪。網友直呼「麻煩處理公視」、「台南光電要不要先處理好?不然市長會換人當了」、「勞動部霸凌事件呢?」
回應
呵,爭功諉過的塔綠斑又來了
連醫界都點名邱泰源跟賴惠員是罪魁禍首,門戶大開是2022年的事,塔綠斑還想洗地到馬總統身上喔
而且追根究底,波波醫生的緣由是2004年起,中東歐國家一一加入歐盟,使得教育部一併承認了波蘭等國家的醫學生學歷
這群波波醫早從阿扁的時代就看到這條路跑出國去,畢業回國的時候已經是馬總統
馬時代的衛生署長葉金川等一眾官員官員還主導修法,嚴格管制波波醫生的資格
反觀當年波波家屬大遊行,收下連署書的,還是你民進黨的召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