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30 07:06:28jsoujsou

中國智庫

(又非人海戰術,智庫量多何用?

話語權之爭,中國不論軟硬實力、皆從量變到質變!

另參【圖博館】中國大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11788646"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11788646"排名  中國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92180656"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92180656"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92180656"  《中國模式》  《柔性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4360514"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4360514"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4360514" 2013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8558113"年中國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8558113"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8558113"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8558113"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8558113"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8558113"世界第一 共軍質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8642935"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8642935"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8642935"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8642935"世界第一?)


陸智庫崛起 七家列全球百大2018-05-20經濟日報

  大陸經濟崛起,原先不受重視的智庫產業也跟隨經濟起飛而蓬勃發展,包括最近成為話題的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在內,2017年大陸已有七家智庫名列全球百大智庫名單;在政治和商業環境影響下,大陸智庫的獨立性和功能,仍受到外界懷疑(楨:西方又獨立?) 。
  根據美國賓州大學編寫的《全球智庫報告2017》顯示,2017年,全球共有至少7,815家智庫,其中北美洲最多,擁有1,972家(25.2%);歐洲其次,擁有2,045家(26.2%),也就是全球接近51.4%的智庫,都集中在歐美國家。
  大陸智庫產業受限於政治和歷史因素,出現的時間非常短暫。一直到21世紀初期才開始有規模性的發展。近年來,大陸智庫發展邁入新時代,2017年大陸擁有智庫512家,位列世界第二大。印度和英國智庫數量位列大陸之後。
  根據這份報告,2017年大陸有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全球化智庫和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等七家,登上美國賓州大學製作的全球頂級智庫百大榜單。
  業內人士指出,除了大陸知名的民間智庫包含了盤古智庫、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察哈爾學會等,但獨立於政府部門之外的商業類、或是非營利型的獨立智庫仍相當稀少。外界仍將大陸的智庫體系是為是公部門的延伸,不少智庫的獨立性,還是令人感到懷疑。
  對此,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理事長王輝耀在受訪時表示,大陸民營企業家崛起的時間比較短,對公益類的出資,多半還停留在捐助的層面,包含物資上和金錢上的捐助。在此情況下,大陸獨立智庫的融資會顯得比較困難。他認為,根本上還是應設法讓大陸企業家,養成出資的習慣。
  他舉例,大陸的企業家現在已經願意出資做希望小學,如果有企業家願意捐助一、兩個智庫,做一些有政策性的研究,政策推行後,效果可能會惠集千千萬萬人,至少是一座希望小學上千倍、上萬倍的效果。
 

陸最大民間智庫理事長:推動全球化 陸比美積極
2018-05-20聯合報

  大陸最大民間智庫「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理事長王輝耀受訪時指出,美國現在推動全球化上乏力,不再像以前那麼積極,而大陸站出來、變得積極是件好事。目前國際上需要新的服務貿易,大陸也應設法保護陸資企業在海外的利益。
  美國華府智庫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九日舉行一場有關中共統戰部在美國進行政治活動的研討會,邀請王輝耀等多名學者專家與會。但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盧比歐質疑王輝耀具有中共統戰部官員身分,王輝耀最後未出席該研討會。但當日他仍按原定計畫參加九日美國傳統基金會、十日至十一日參加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等智庫活動。
  而針對有美國參議員懷疑其統戰官員身分一事,日前回到北京的王耀輝接受本報記者訪問,再次重述此事為「躺著也中槍」。他還舉此次訪美期間照片和相關文件為證,表示其參與美國傳統基金會、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百人會等機構舉辦的研討會等交流活動都沒有問題,但並未正面回應身分疑雲。
  王輝耀說,經濟全球化會把大家綁得更緊,而台灣政府也應該意識到,大陸跟台灣會隨著經濟全球化更為融合。「新南向政策」實際上也跟「一帶一路」有關。而且台灣這方面起步更早,未來在保持全球大趨勢不變的情況下,「一帶一路」應該要從亞洲做起,讓整個大中華的兩岸四地,甚至是東亞的經濟圈能夠整合,最終達到一個類似於「歐盟」的「亞盟」關係。
  全球化智庫二○○八年成立於北京,致力於研究大陸的外交政策和全球化議題,對包括全球移民、對外關係、國際人才開發、對外貿易和投資、本土跨國公司和全球治理等範圍廣泛的社會科學都有所研究,並納入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大陸前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和香港恆隆地產董事長陳啟宗等政商人士。
  全球化智庫定今天(五二○)在北京舉辦第四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而對於未來與台灣的合作方向,王輝耀說該智庫已聘請了一位台籍研究員,未來也考慮在台灣策畫一些活動。去年該智庫曾邀請包含中央研究院院士朱雲漢、吳玉山等學者就「一帶一路」和全球化議題開展探討。今年全球化智庫也在三月時,再度邀請朱雲漢等台灣學者到香港舉辦座談會。


全球權威智庫排行發佈 中國智庫表現亮眼、數量位居全球第二 2017-02-06鳳凰國際

  2017-1-25,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智庫研究專案(TTCSP)研究編寫的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智庫報告《全球智庫報告2016》中國北京發佈會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中國中心舉辦。北京發佈會是該報告全球系列發佈活動之一,也是中國乃至全球範圍內的首發。據悉,該報告將分別於美國華盛頓戰略、紐約等全球60多個國家、86個城市同時發佈,是國際上一年一度最權威和最有影響力的全球智庫報告。 
  《全球智庫報告2016》是由詹姆斯•麥甘(James G.McGann)博士領銜的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智庫研究專案(TTCSP)”連續第十年為全球智庫進行綜合評價的權威報告。該報告項目十年來建立了一套客觀公正的研究體系,通過每年對全球智庫進行綜合排名,實現研究全球各國智庫在政府與社會中的作用,描繪出全球智庫發展的主線圖,宣導智庫為搭起社會與政府間的橋樑付出努力。其全球智庫排名也因評選過程的廣泛參與度和過程設計嚴謹、公正成為當今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智庫排名體系,因此《全球智庫報告》也被譽為“智庫中的智庫”。今年報告認為“在這十年中,全球智庫共同體正在逐步確立,為應對國際新環境群策群力。” 
  隨著資訊時代和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全球化進程不斷加速,當今世界的國際競爭已經不僅僅體現於經濟、科技等“硬實力”的競爭,以思想、觀念、文化和智庫等為核心的“軟實力”競爭已越來越受到重視,而作為創新思想的源泉,智庫正成為各國“軟實力”競爭的新焦點。同時,當今國際形勢紛繁複雜,各國政府在國家治理、國際交往中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各國政府都愈發重視聽取智庫的觀點和政策建議,以不斷提升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的水準。在此背景下,智庫的地位更加重要,已經成為全球治理中不可或缺的政策建議源泉。不管是西方發達國家,還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智庫整體呈現出蓬勃發展狀態,全球已進入一個嶄新的智庫時代。
  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中國中心主任張忠教授和國務院參事室交流合作司司長孫維佳就該報告的發佈發表了祝賀致辭。賓夕法尼亞大學智庫研究項目主任詹姆斯•麥甘教授通過遠端視頻對報告研究背景和發佈做了介紹。他說:“自2006年起,我們致力於發現當今智庫所需要面對的全球趨勢以及政策環境。在2016年度智庫排行的提名過程中,我們邀請了超過51,000個組織和個人加入到評審過程中。這5萬多人包括媒體記者、政策制定者、公共及私人捐款方、智庫以及專家。” 隨後,賓大沃頓中國中心副總經理何育萍對《全球智庫報告2016》進行了發佈。
  國內最新的智庫研究著作《大國背後的第四力量》隨後也在賓大沃頓中國中心發佈,中信出版集團副總編輯喬衛兵主持了發佈式。本書由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主任王輝耀博士和秘書長苗綠博士研究撰寫,作為中國最大社會智庫的創辦者與實踐者,王輝耀博士、苗綠博士在考察、研究幾十家國際頂尖智庫的運作與管理基礎上,結合創辦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的運營管理經驗,勾勒出當代智庫建設路線圖,對如何建設與運營智庫進行了實踐總結與理論昇華。與會嘉賓表示,這是中國智庫領域研究難得的一本重頭著作,對中國新型智庫的建設與發展有許多新的參考和啟示。
  全球智庫發展概況:中國智庫數量位居世界第二
根據賓夕法尼亞大學智庫研究專案(TTCSP)研究編寫的《全球智庫報告2016》,2016年全球共有智庫6846家,其中北美洲智庫數量最多,擁有1931家;歐洲其次,擁有1770家;亞洲緊隨其後,擁有1262家。美國依然是世界上擁有智庫數量最多的國家,有1835家。中國依然是世界第二智庫大國,擁有智庫數量達到435家。英國和印度智庫數量位列中國之後,分別擁有288家和280家。
  2016全球智庫排名的方法介紹
今年的《全球智庫報告2016》全球智庫報告向全世界6846家智庫發送了智庫提名的邀請,評分標準參考超過4750名新聞記者、政策制定者、公共或私人捐助人、以及各類區域專家的意見和建議,最終評選出全球智庫綜合排名的175強。在智庫排名評價流程中,《全球智庫報告》向這些同行及專家發放調查問卷,由他們推薦入選,並針對在公共政策研究領域擁有卓越貢獻的智庫開展平評估排名工作。
  為了進一步完善並驗證該智庫排名,《全球智庫報告》多次籌畫專家座談會,邀請上百位在不同領域及學科工作的成員共同進行深入討論。同時,新媒體(網站以及社交媒體)的介入也讓《全球智庫報告》更快速有效地與廣泛受眾群體進行交流並擴散當年智庫排行榜的評價標準。
  2016年全球智庫指數(GGTTI)提名和排名標準包括智庫領導層的才能和責任感;智庫員工的品質和聲望;研究成果的品質和聲譽;招募和留住精英學者、研究員的能力;學術表現和聲望;出版物的品質、數量及受眾範圍;智庫的總體成果;網站和數字平臺的展現;媒體聲譽和智庫的社會影響力等近30項評估標準。《全球智庫報告2016》並不將研究成果作為衡量智庫影響力的唯一方法,而是考慮了資源指標、利用率指標、成果指標、影響力指標等。
  2016全球智庫排名榜單解讀
  1.中國智庫全球排名呈現新亮點
根據區域分佈、研究領域、特殊成就三類標準,賓夕法尼亞大學智庫研究專案(TTCSP)研究編寫的《全球智庫報告2016》共列出52個分項表單。其中,中國智庫上榜的表單數量達到41個,與2015年相比增加了13個,反映出中國智庫發展呈現的良性態勢。2015年,中辦國辦就加強中國智庫建設發出重要檔、提出明確要求。在中國政府重視智庫建設的背景下,中國智庫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在全球智庫175強榜單中,有9家中國智庫上榜。亞洲大國智庫(中國、印度、日本、韓國)智庫排名60強中,18家中國智庫上榜。在最佳社會智庫、最值得關注的智庫、以及多個研究領域如教育政策、環境政策、國防和國家安全智庫排行榜單中,中國智庫均列名次。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社會智庫在過去一年中發展迅猛,在該報告中表現亮眼。其中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在三個分榜單中排名中國社會智庫第一,在全球最佳品質保證和完整策略及程式的智庫、全球最佳互聯網應用智庫兩項榜單中,CCG作為唯一入選的中國智庫名列其中。
此外,新興智庫中不乏優秀者湧現,受到國際關注。在今年的《全球智庫報告2016》的“全球最佳社會智庫排名” 120強榜單中,有7家中國智庫上榜;而在“全球最值得關注智庫排名”100強榜單中,有5家中國智庫上榜,相比去年均有所增加。
  2.全球頂尖智庫175強榜單,9家中國智庫上榜
《全球智庫報告2016》的2016全球智庫綜合排名榜單共列及175家世界智庫。其中美國的布魯金斯學會蟬聯榜單首位。這已經是布魯金斯學會連續5年排行第一。英國查塔姆社和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分列第二、第三位。布魯金斯學會還被報告選為2016年度全球最佳智庫。美國入選全球十大智庫的數量最多,達到6家,與去年持平。
2016全球智庫綜合排名榜單175強中,有9家中國智庫入選,分別是: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第33名)、中國社會科學院(第36名)、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第39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第52名)、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第73名)、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第79名)、天則經濟研究所(第104名)、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第111名)、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第149名)。
  3.亞洲大國智庫(中國、印度、日本、韓國)智庫排名,18家中國智庫上榜
《全球智庫報告2016》發佈的亞洲大國(中國、印度、日本、韓國)智庫排名60強榜單中共有18家中國智庫上榜,分別是: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第4名)、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第8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第10名)、中國社會科學院(第13名)、卡耐基中國中心(第19名)、布魯金斯中國中心(第20名)、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第22名)、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第24名)、天則經濟研究所(第27名)、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第30名)、上海社會科學院(第35名)、九鼎公共事務研究所(第41名)、財團法人國策研究院(臺灣)(第45名)、中國金融40人論壇(第48名)、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第51名)、盤古智庫(第57名)、新華社瞭望智庫(第59名)、團結香港基金(第60名)。
  4.最佳政府智庫排名6家中國智庫上榜
在特別成就分類下的最佳政府智庫排名中,中國在全球75個入選名單中,共有6個智庫上榜,其中5個智庫位列前20名。包括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第7位)、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第9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第13位)、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第16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第20位)。
  5. 6家中國智庫入選全球最佳社會智庫
全球最佳社會智庫排名120強榜單中共有6家中國智庫上榜,分別是中國(海南)改革與發展研究院、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察哈爾學會、天則經濟研究所、中國經濟改革研究會、應用國際貿易研究所。
  6. 中國5家智庫最值得全球關注
在全球最值得關注智庫排名100強榜單中共有5家中國智庫上榜,排名分別為:上海高級金融學院(第31名)、天則經濟研究所(第51名)、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第54名)、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第63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第91名)。
  7.5家中國智庫上榜全球傑出政策研究專案智庫
在全球擁有傑出政策研究專案的智庫排行中,共有5家中國智庫上榜,排名分別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第31名)、中國社會科學院(第41名)、天則經濟研究所(第58名)、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第62名)、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第80名)。
  8.最佳高校智庫榜單6家中國智庫上榜
在最佳高校智庫90強榜單中,中國智庫上榜6個,有三個入選前20名,分別為第11名的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第14名的卡內基-清華全球政策中心,以及第16名的清華-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9. 3家中國智庫上榜最佳新銳智庫排名
在2016年最佳新銳智庫榜單中,有三家中國智庫機構上榜且入選前40,分別為排名第23位的阿裡研究院,第29位的21世紀絲路合作中心,第34位的前海創新研究院。
  10.4家中國智庫報告上榜最佳研究報告榜單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的《世界華商發展報告》,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的《中國-東盟海事合作:過程、動機和前景》, 中國科技交流中心的《G20科技和創新發展》,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的《2016 G20高峰論壇關於T20的政策報告》等上榜最佳研究報告榜單。
  此外,中國智庫在其他榜單上也表現突出: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上榜最佳品質保證和完整策略及程式的智庫榜單,在前70名裡排名第28名。
兩個中國智庫上榜智庫最佳創意和模式創新排名,分別為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第43名)和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47名)。
中美專家解讀中國智庫的軟肋2017-10-28 大紀元 (楨:法輪功) 

  現代社會中,有人將智庫稱為與立法、行政、司法並立的第四大機構,智庫可以體現出一個國家的軟實力。中國的智庫近年來增加很多,但專家認為,建殼容易,塞滿有作為的人才難。
  2017年9月,全球第一智庫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的首任華裔主任李成博士的新書《思想的力量:智囊和智庫在中國的崛起》發布,受到學界關注。
  《金融時報》中文網10月27日登載哥倫比亞大學法學博士劉裘蒂關於該書與中國智庫的評論文章。劉裘蒂認為,這本書捕捉了當前中國所面對的挑戰:中國智庫如何能夠成為中國「軟實力」的一部分?
  李成認為,中國的智庫風生水起。根據賓州大學的2017年全球智庫研究,目前全球有6846個智庫,其中美國占了1835個,中國則有435個。
  「體制內」智庫
李成表示,中共許多重要的決策,已經受到「智庫」的影響。2005年胡錦濤的「中國和平崛起」,是由鄭必堅和中央黨校提出;習近平的「一帶一路」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成立,基於金立群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的研究。
但是劉裘蒂注意到,這些智庫都是中共「官職」。這表明能夠在重要決策上產生真正影響的「謀士」,還是必須在「體制內」。
文章援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的觀點說:「目前我國有近2000家各類政策研究機構,約90%是體制內的。」也就是說,主要設立在各級黨政部門、社科院、黨校行政學院、高校、軍隊、科技系統和企業。文章稱,智庫如何能夠影響決策,保持一定的獨立性,而不成為政府的喉舌?這是中國智庫面對的挑戰。
  「旋轉門」的出口
劉裘蒂認為,智庫為中共政界的「旋轉門」提供了「出口」,讓退休的官員有「用武之地」。但是這個「旋轉門」很少反方向旋轉。
文章稱,李成在2014年接受《文匯報》訪問時曾表示,在中國從智庫步入官場的例子不多,這跟西方有別。在西方,每四年的總統選舉都會帶來一些人事變動,一般統計約4000個聯邦行政部門的位置出現更替,其中至少四分之一來自智庫,或是有學術背景和研究能力的人士。
在西方,非官方智庫獨立於政府,是建立智庫公信度的要素。但是,中國的智庫卻往往爭取與政府掛鉤。中國智庫成為政治家、企業家和學者互動的場景。
西方的主流媒體,強調內容製作與商業贊助之間必須涇渭分明。商業媒體缺乏新聞獨立與核實的機制,這些在中國沒有形成約束的機制。
此外,書中還總結了許多觀察家對於中國智庫的「嘲諷」態度:中國的智庫熱是浪費資源:中國的智庫只是為政府的政策背書;中國是「有庫無智」或是「庫多智少」;最近的《網絡安全法》、《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和《國家安全法》是對於智庫文化的打擊等等。
  海歸的角色
李成表示,許多海歸的國外經歷只是為期一年的訪問學者身分,大都是在教育機構的象牙塔裡。他們和美國社會的接觸不全面,對於美國政治、意識形態和美國人的思維方式並沒有真正的認識,所以導致對於美國外交政策的誤讀誤判。
劉裘蒂則認為,任何涉及在國際舞台上凸顯軟實力的部分,必定要涉及傳譯的問題,包括對於國際受眾群語言文化的了解,這正是中國出國人潮和中國智庫裡面最弱的一環。
劉裘蒂也認為中國還需要更多的人文智庫,能夠區分「政宣」和「藝術」的智庫。其軟肋在於:建立殼兒容易,塞滿有作為的人才難!

上一篇:中國三農

下一篇:基本所得

阿楨 2024-11-12 02:59:03

世界大學排名「台大名次曝光」下滑20名 冠軍蟬聯9年 2024/10/09 中時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THE)今天公布2025年世界大學排名,台灣大學排名第172,退步了20名。此外,中國醫藥大學,排名位於第301至第350名區間。亞洲大學、台灣科技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和台北醫學大學等,落在第401至500名區間。
前10是英國牛津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史丹佛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英國倫敦帝國學院和美國耶魯大學。
中國大陸清華大學(第12名)、北京大學(第13名)、復旦大學(第36名)。
  回應
這個排名有客觀嗎?英美全包了!
所以亞洲應該有自己的排名,不能讓優秀亞洲學生外移到英美,損失自己人才。
從學生會到校長都綠油油,整天忙著去迎合綠蛆的指令,豈有閒暇工夫去治校?

日媒曝「亞洲十大美味泡麵」!台灣上榜3款 它勇奪亞軍2024/11/09 中時

《日本經濟新聞》發起亞洲泡麵評選,評審包括文化推廣大使、泡麵專家、烹飪研究員,記者、飲食文化研究員、泡麵愛好者等7人。他們選出的第一名是新加坡叻沙泡麵Prima Taste,湯頭呈橘紅色,由椰子粉熬成的,再搭配蝦肉。第二名是台灣熱「滿漢大餐:蔥燒牛肉麵」。第四名是泰國的Yum Yum奶油冬蔭功麵。6到10名分別為韓國八道的炸醬麵、農心的浣熊麵、台灣的曾拌麵「香蔥椒麻口味」、泰國iMee綠咖哩雞肉麵以及台灣KiKi推出的蔥油拌麵。
  回應
要以銷售量排名
不能以銷售量排名,不然中國多第一

阿楨 2024-02-15 03:00:32

清華北大聲譽排名再上升 專家指美英正在失去優勢2024/02/14 旺報

根據泰晤士高等教育網站公布的2023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聲譽排名結果顯示,哈佛大學連續第13年蟬聯該排名榜首。同時中國大學排名也持續上升,共有15所上榜。泰晤士高等教育首席全球事務官菲爾·巴蒂表示,全球精英高等教育的影響力平衡明顯正發生變化,中國兩所領先的清華與北京大學越來越接近世界大學聲譽排名的榜首,「總體而言,美國和英國正在失去優勢」。
據介紹,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聲譽排名結果,是通過全球最大規模之一的邀請制學術問卷調查評選而出,根據發表過論文的資深學者意見,提供了全球最強大的200所大學品牌的最終名單。
據中新網引述2023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聲譽排名,哈佛大學連續第13年蟬聯榜首,麻省理工學院連續第八年穩居第二位,史丹佛大學連續第二年排名第三。整體看到美國有52所大學進入榜單,較2022年減少了4所。英國數量居次共20所大學入選,也同樣較2022年減少了4所。

同時中國大學聲譽持續上升,共有15所上榜,其中8所進入世界前100名,清華大學最新上升至一位到世界第8名。北京大學也上升兩位到第11名。
菲爾·巴蒂表示,全球精英高等教育的影響力平衡明顯正在發生變化。雖然美國和英國可能仍然擁有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大學,但中國兩所領先的大學越來越接近世界大學聲譽排名的榜首,總體而言,美國和英國正在失去優勢。這對全球人才流動以及知識創造和創新的地緣政治具有真正的影響。

阿楨 2023-05-14 07:50:11

全世界的科學家不再前往美國,而是奔向中國

澳大利亞“珍珠與刺激”網站2023-05-10,原題:多年來,美國的“紅色恐慌”導致博士難民湧向中國 美國可能想掐斷對中國的重要高科技設備供應,特別是先進的半導體領域。但由於專門針對華裔研究人員的“紅色恐慌”,美國正將科學人才大規模遣送回中國。這是一群逃難者,但他們擁有博士學位和其他高級學位,許多人甚至在美國有終身職位。忘記北京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吧,美國政府正在為中國招兵買馬——通過選擇性起訴,在某個族裔研究人員中製造恐懼,扼殺許多人的職業生涯。
卡托研究所對經合組織資料的最新分析顯示,2021年美國失去很多研究科學家,而中國獲得超過2408名。2017年美國增加了4292名科學家,而中國只獲得116名。”
當聯邦調查局和美國司法部宣稱已結束“中國行動計畫”時,至少有77起刑事案件和150多名被告,超過半數華裔科學家對於被美政府調查感到巨大的恐懼、焦慮,而非華裔科學家中的比例僅為12%。

美媒:美國大學對中國學生的吸引力下降,為什麼

美國Axios新聞網站2023-05-08,原題:中國學生對美國高等教育興趣降溫 在美國上大學曾經是中國家庭身份的象徵,但隨著許多人考慮其他目的地,美國高等教育似乎正在失去吸引力。
十多年來,中國一直是美國最大的國際學生來源國。2022年,中國學生仍然是美國最大的國際學生群體,但較前一年下降了8.6%。2015年中國約一半希望去美國,但2022年降至30%。
中國留學生年均花費超10萬美元,疫情之後中國家庭對花費更加敏感,,持續的槍支暴力、反亞裔種族主義抬頭、美中關係不穩定、中國經濟放緩、中國大學在全球排名上升,以及許多其他國家的移民政策更加友好,都是導致赴美留學吸引力下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