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19 23:35:32中東

社團報告-電影研究社



班級:二年55班

座號:43號

姓名:楊雅嵐





一、 不喜歡看國片的原因:
1. 多數認為國片劇情單調沉悶、不吸引人或內容粗俗、誇張胡鬧。
2. 影展得獎國片個人風格、藝術性太強,看不懂或太沉悶,無法引起共鳴。
3. 喜歡看好萊塢電影、港片、歐洲電影。
4. 國片題材貧乏、風格雷同,缺乏多元創意。
5. 國片品質如攝影、燈光、音效與美術設計等不佳。
6. 國片沒有大場面、缺乏大卡司、演技差。
7. 國片產量太少、宣傳做得不好。
二、 如何改進國片的攝製方法?
1. 應加強劇情張力,改變電影敘述方式。
2. 導演的拍片技術應加強,表現手法與風格應更多樣化。
3. 影片題材應更寬廣、多元化。
4. 應提昇影片製作品質。
5. 應加強演員卡司及演技。
三、 好萊塢被受歡迎的原因:
1. 故事情節吸引人、題材多樣化,可看性強。
2. 場面大、電腦特技效果佳,娛樂性強。
3. 演員陣容堅強,演技較佳者。
4. 影片攝影、聲光、美術設計等品質較佳。
5. 宣傳行銷手法高明。
四、 影片公司應該加強之處:
1. 應以現代企業管理方式經營電影公司,由專人作市場調查、企劃與宣傳
行銷,導演須盡量配合公司的市場企劃拍片。
2. 應擴展影片題材,提昇劇本品質。
3. 應加強導演的拍片技術、演員演技以及技術人員的培養。
4. 應增加影片拍攝資金,加強演員陣容,改善影片攝製器材與設備。
五、 不到戲院觀賞國片之原因:
1. 多數認為國片品質不佳,不值得花錢到戲院看。
2. 次為認為到戲院看電影,要看聲光音效佳,場面大的好萊塢影片才划得來。
3. 找不到戲院觀賞國片、映演時間太短。
4. 國片下片沒多久,就可租錄影帶、影碟或在電視台觀賞。
5. 映演國片設備、地點不佳或檔期不佳。
六、 國片市場低迷的環境因素:
1. 受好萊塢影片與新興多元娛樂媒體環境影響。
2. 文化性影片沉悶,商業影片粗俗,兩者兩極化的結果,切割了電影媒體兼具文化與商業性的本質。
3. 電影業者缺乏市場企畫觀念,未以現代化企業管理方式經營公司、培養人才及攝製影片。
七、 如何突破台灣電影的困境:
1. 電影公司須加強改善經營方式,以現代化的企管理念投資拍片培養企劃、行銷、編導演與技術人材,更新改善電影器材設備。
2. 導演須改變影片的表達方式,要有影像的特質,並加強拍片技術。
3. 政府須仿效韓、法、澳等國家,增加預算,提出完整的電影政策,改善國內投資、製作環境以及打通海內外合作拍片與行銷通路。
4. 台灣與韓、澳、法等國家國情不同,政府介入太深未必有同樣效果,僅需加強現行輔導機制即可。
5. 應設立電影藝術學院,並提昇目前大學院校電影科系的師資,改善更新設備器材,提供學生更多學習拍攝影片之機會,以及加強與電影公司的建教合作暨編劇、演員與技術人員之培養訓練。
*結論:
國片最不吸引人的地方是劇情與表達方式,其次是攝影、燈光、音效等影片品質問題,最後才是演員卡司、場面等,可見影響國片票房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影片故事及導演的敘述手法,資金多寡並非決定性因素。好萊塢影片吸引國內觀眾的主要原因也是劇情,場面大小、聲光音效等並非影響票房的最重要原因。
觀眾認為國片題材不夠多元化,劇情沉悶單調,誇張胡鬧、不合邏輯,其主要原因不是導演個人風格太強,就是手法粗慥,藝術與商業兩極化的結果,割裂了電影媒體兼具文化與商業的本質。
業者必需以現代企管理念經營公司,抓住觀眾口味,擴展影片題材,請專人作好市場調查、規劃與行銷,導演並應配合公司的企劃拍片,改變其敘述手法。加強大學電影基礎教育方面,第二部份民意調查受訪學生雖未置可否,惟多數認為電影公司需培養編導演、技術及市場企劃行銷人才。
受訪民眾與業者對振興國片看法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消費者對商品的直接感受是與其生產者息息相關的,此乃自由市場的特色。國片作為市場競爭的眾多商品之一,消費者在乎的是生產者是否提供了好的產品,是否滿足了其消費慾望,多數人並不會去探討背後的生產環境如何、政府的政策是否得當等結構性因素。反之,國片業者作為生產者,自然希望政府能規劃提供一個良好的產銷環境供其營運發展,對政府期望因而甚高。因此,社會大眾與業者立場、角度不同,對政府的期望自然有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