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6 10:15:37Camille
成道取巧
柏拉圖跟亞里斯多德,是不同的
就如同惠能跟神秀,也是不同的
他們之中誰才是唯一的真理嗎?
怎單一選擇,都於己不妥
世上沒有「絕對」這件事
永遠是取巧方便種一切智
智慧的開展,單一邏輯的接受與執行
恐怕,達不到完善,永遠有漏洞可鑽
若問我會選誰?
此存在,此即在
只能在「漸」悟(理解)的過程中,福至心靈,某天當下「頓」悟
嘿,答案不假外求,反求己心
所以,問問當下的自己想「住」什麼吧?
(悄悄話)
2021-06-06 13:39:04
何方
2021-06-06 12:39:06
畢竟,人大都是被動去看經典,被動吸收二手知識,被動接受了教授者的方法。
自己還沒「持修」之前,被人教導說要「見性」,於是才踏入三寶山中尋寶呀。
只是每個人心性才性悟性不同,接受當下的吸收程度也分多寡之別,很難比較。 2021-06-06 12:47:25
是呀啊!
你的心跟別人的從來不會是一樣的
所以有可能兩者都不是
而「漸悟 」
會不會是「見性起修」前的功課呢
版主回應
也有可能喔!畢竟,人大都是被動去看經典,被動吸收二手知識,被動接受了教授者的方法。
自己還沒「持修」之前,被人教導說要「見性」,於是才踏入三寶山中尋寶呀。
只是每個人心性才性悟性不同,接受當下的吸收程度也分多寡之別,很難比較。 2021-06-06 12:47:25
其石山人
2021-06-06 11:12:21
修,是個實踐修行的儀式,選擇自己適合的就可以,如同看醫生都有醫緣般。
學佛跟佛學,是不一樣。但聞道哪個要先攻,看各人。
想通再進行,少走錯路。沒想通,一直死修,也可能白走冤枉路。 2021-06-06 12:29:27
我學到的是:漸修,頓悟。
覺悟無法今天悟一點,明天悟一點,後天再更悟一點,終於有一天百分之百悟了。悟的時候是頓悟的,佛陀舉的例子是,悟就像進入一間千年暗室,突然光亮一閃,看清室內情形(照見五蘊皆空)。因為佛所說的悟,不是想清楚,不能用想的,而是:無明→有明。
漸修不一定能悟,悟也不一定要漸修,但一般的例子大多是漸修到一定程度,因緣成熟的時候,花開見佛。
版主回應
悟,就像看佛經,今天看一點,消化吸收了進去,每天日積月累,故謂漸悟。修,是個實踐修行的儀式,選擇自己適合的就可以,如同看醫生都有醫緣般。
學佛跟佛學,是不一樣。但聞道哪個要先攻,看各人。
想通再進行,少走錯路。沒想通,一直死修,也可能白走冤枉路。 2021-06-06 12:2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