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30 16:32:17Camille

電影面面觀3

台灣電影類型的舵手–李行

工於倫理與鄉土寫實的藝術

李行是中影健康寫實電影的奠基者之一,但他的鄉土寫實電影和官方提倡的健康寫實路線,有著本質的區別。李行電影中描寫台灣外省人有濃厚的中華民族情結,而這種情結是從整個民族利益和情感出發。企盼中國民族的統一、繁榮、昌盛和發展。作品題材擴及兩岸歷史和現實,並以紀實手法和鄉土化的色彩,刻劃小市民階層的喜怒哀樂人生。

李行導演的作品具有以下特色:

一、作品深蘊中國的情結和寫實的電影風格

李行導演的《秋決》,就進行此虛與實相生的意境追求。

二、遵循中國傳統倫理道德觀

70年代正是台灣社會轉型期,倫理觀、價值觀混亂的時候。李行導演在電影中尊重、反映民眾要求,恪守那種屬於中國傳統文化倫理,道德的主流本質和價值,表現了中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如:《小城故事》。

三、建構影劇情節劇敘事美學

李行的電影民族化和通俗性結合,造型與敘事結合、和諧、互補,未出現遠離觀眾的純粹風格化作品。任何一種鏡頭剪接的技巧,總在一條總的線索上,保持全劇鏡頭內容的連貫性和聯繫性。

李行還通過拍攝系列鄉土電影和培養人才,帶動了台灣鄉土寫實電影的紮根和發展。影評人廖金鳳在《邁向「健康寫實」電影的定義》ㄧ文中,曾客觀的論述李行的鄉土寫實電影和台灣新時期電影美學的意義:「他培養和造就了戰後台灣早期的電影創作人才,使其成為日後70年代,以至於80年代台灣拍攝的中堅份子.....『台灣新電影』之嶄新意義,與其說是反省並悖離於70年代的僵滯電影文化,不如說是奠基於健康寫實的電影傳統,在電影創作上『寫實』美學實踐的全新出發。它們在台灣電影的發展上,無疑地有著承製開創的足跡。

李行導演在1963年首部執導的國語片《街頭巷尾》中,開創了鄉土寫實國語電影,是台灣健康寫實主義的源頭。《街頭巷尾》的有趣內涵和風格,基本上在李行之後的《蚵女》(1963)、《養鴨人家》(1964)和《路》(1967)中得以繼承。60年代的鄉土寫實電影,富有生命,而李行70年代的都市文藝路線,內容意識和技巧方面墜入了虛假、封閉的框框。1964年《婉君表妹》、1965年《啞女情深》、1974年以後《彩雲飛》、《心有千千結》、《海鷗飛處》等六部瓊瑤片,多反映了中下層人物之間婚姻和愛情生活。

但1971年在《秋決》裡,李行以自己電影中一貫的倫理為題材,確立主題和結構,運用豐富的象徵和對比,來表達「人之初、性本善,但卻受後天環境的影響」,以及「一年四季對一個生命將終結的人,心理上的影響」。李行欲把我們帶回古時傳宗接代的宗法觀念和自我犧牲的婦德,如此自我滿足的處於一個封閉的道德的世界。香港重要影評人劉成漢先生,認為李行電影的主題大部分是建立於傳統的倫理道德之上。不過他作品的最大問題是只能把倫理道德孤立在家庭內,而忽略了現代文明對家庭倫理的衝擊和動搖。需以道家的無為和超脫,來將他的儒家倫理的境界提昇。

到了1977年,李行導演結束瓊瑤時代,以《汪洋中的一條船》、《小城故事》等鄉土電影,重回嚴肅創作,並敏銳地將此一時期逐漸浮現的「本土反思」率先帶入電影裡。強調在資本主義競爭的現代社會中,當社會價值觀念發生驟變時,要珍惜中國傳統中兄弟朋友之情、夫妻之情,和中華民族拋棄省籍歧見的血緣和非血緣之情,還重新審視台灣與中國大陸的地緣、血緣、文化血脈相承的不可分割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