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04 20:38:46Niki 的鄰居
德國印象
下星期,我即將背起行囊,展開暌違十年的歐洲大旅行。當然住在法國的時候我也出遊過幾次,不過時間最頂長多兩個星期就跑回波爾多/巴黎/亞維農休息幾天,然後再度出發,而且幾乎都在法國境內跑,只能算是小旅行。1995年我跟表姊兩個人從英國到法國再到瑞士,兩個月橫跨三國;而這一次即將利用一個月的時間走訪德國、比利時及荷蘭,所以我說是十年之後的大旅行。
如果不是大學好友嫁到德國去,我是不會想去德國的,因為我嫌德文難聽難學,也沒有特別喜歡德國的什麼東西,甚至沒有太好的印象,所以就算在德法邊境亞爾薩斯省看到金髮碧眼的帥哥時稍微心動了一下,那也只是覺得德國人好像比較帥而已,光想到那又長又饒舌的地名,我就舉雙手投降,興趣缺缺。不過話說回來,就是因為有朋友住在德國,我才因此有機會去這個國家看看,還得感謝人家呢。
教科書裡音樂課上接觸到的德國歷史事件或是音樂家這種共同的經驗我就不提了,我想說說自己的德國印象。
大學歷史系二年級的時候,我開始在語言中心教外國人中文。我的第一個學生是Kim,她算是潮州人,這是指外表,全家本來居住在越南後來由於情勢緊張,他們一家人打算逃到西方國家,Kim的爸爸不喜歡美國,於是選擇德國作為避難與重新開始的地方。所以Kim會說潮州話跟德語,學中文是覺得自己身為中國人應該要會說中文才開始的。我很慶幸她是我的第一個學生,因為她非常活潑開朗,也很認真學習,彼此很投緣。也因為如此,偶爾有其他的德國人來找Kim聊天的時候,我也有機會認識其他德國人。有一次Kim和他的朋友說要教我德文,我們試著從早午晚安簡單的問候語開始,不知道學到什麼字的時候要捲小舌,很重的喉音一起出來,我馬上就發現這個很難,決定到此為止。雖然Kim一直說我有天分,可是還是放棄,我是我與德文的第一次接觸。
Kim後來跟我要好到一起出遊,跟當時歷史系的同學到高雄去探訪古蹟,她的德國朋友因為會講日文,還因此跟古蹟的主人聊了起來,有趣的經驗。後來因為Kim回德國,我們的師生情緣沒有繼續,但是當她再度回來語言中心學中文的時候,她的老師是我歷史系的同學兼室友,她們兩個後來也成為好友,很有緣吧。
Kim之後我又再度遇到另一個德國學生,這個傢伙不得了,我們每天是拿著報紙上課的,程度相當的好,尤其名詞解釋的時候幾乎都是以英文進行,所以英文當然也沒問題,我算是真正見識到德國人的認真態度。
插個題外話,德國人在語言中心普遍都是這樣認真學中文,說不上親切卻也絕對不失禮的模範學生,不過說到中文程度好我就一定得提到這個至今仍印象深刻的荷蘭人。話說我教中文的第二年遇到了人見人愛的美國人麥達凌,剛轉入外文系的我常常就跟麥達凌的朋友們玩在一起,經常都是只有我一個台灣人跟一堆外國人混,有一次我們不知道是去唱歌還是去看MTV,一樣是幾個跟麥達凌交情不錯的幾個外國人加上我這個「老師」一起,照理說有我在的話跟店員交涉或是問事情應該都會讓我出面,不過那一次我卻變成隱形人一樣,所有溝通的工作都由那個荷蘭女孩子一手包辦,線路有問題冷氣不強她拿起通話筒就直接反應,超強!我當時就很羨慕她也立志希望能跟她一樣把外國語說得呱呱叫,可惜…做不到。這個荷蘭女生同時還跟語言中心的韓國學生學韓語,聽說也是很厲害,是個狠角色。
當時由於我正迷戀著法國人,所以德國人德語的事情全都不看在眼裡。後來有聽說外文系上教德語的教授(後來當上系主任),竟然只會講德語而不會講英語,以致於在系上活動致詞時一律用德語時,我心裡想這實在是太酷了,只會講德文的系主任。
之後就再也沒教過德國人中文了。麥達凌利用寒假去了一趟中國大陸,原本總共是三個外國人結伴去,其中包括一個德國女生,聽說玩不到幾天就拆夥了,原因是德國女生堅持一定要依照出發前的行程表走,進度不能落後,比較隨性的美國人就有點受不了了,由此可見德國人一絲不苟的性格。
當我聽說外文系的同學跟德國人結婚時覺得很意外,怎麼會在美國唸書卻找到一個德國老公?不過我這個同學很厲害喔,現在德文已經說得很溜,這次去就得靠她了。當初我們學歐洲語系的都還在台灣,她這個學日文的卻去了德國,人生的境遇真的很難說,不過在異鄉見面也別有一番滋味吧。
出發前寫下這篇我的「德國印象」,回來後看看會有什麼新的發現或轉變。德國,我來囉!
<圖片:去年同學寄來的德國雪景,很美吧。今年我想應該還來不及看到就要回家了。>
如果不是大學好友嫁到德國去,我是不會想去德國的,因為我嫌德文難聽難學,也沒有特別喜歡德國的什麼東西,甚至沒有太好的印象,所以就算在德法邊境亞爾薩斯省看到金髮碧眼的帥哥時稍微心動了一下,那也只是覺得德國人好像比較帥而已,光想到那又長又饒舌的地名,我就舉雙手投降,興趣缺缺。不過話說回來,就是因為有朋友住在德國,我才因此有機會去這個國家看看,還得感謝人家呢。
教科書裡音樂課上接觸到的德國歷史事件或是音樂家這種共同的經驗我就不提了,我想說說自己的德國印象。
大學歷史系二年級的時候,我開始在語言中心教外國人中文。我的第一個學生是Kim,她算是潮州人,這是指外表,全家本來居住在越南後來由於情勢緊張,他們一家人打算逃到西方國家,Kim的爸爸不喜歡美國,於是選擇德國作為避難與重新開始的地方。所以Kim會說潮州話跟德語,學中文是覺得自己身為中國人應該要會說中文才開始的。我很慶幸她是我的第一個學生,因為她非常活潑開朗,也很認真學習,彼此很投緣。也因為如此,偶爾有其他的德國人來找Kim聊天的時候,我也有機會認識其他德國人。有一次Kim和他的朋友說要教我德文,我們試著從早午晚安簡單的問候語開始,不知道學到什麼字的時候要捲小舌,很重的喉音一起出來,我馬上就發現這個很難,決定到此為止。雖然Kim一直說我有天分,可是還是放棄,我是我與德文的第一次接觸。
Kim後來跟我要好到一起出遊,跟當時歷史系的同學到高雄去探訪古蹟,她的德國朋友因為會講日文,還因此跟古蹟的主人聊了起來,有趣的經驗。後來因為Kim回德國,我們的師生情緣沒有繼續,但是當她再度回來語言中心學中文的時候,她的老師是我歷史系的同學兼室友,她們兩個後來也成為好友,很有緣吧。
Kim之後我又再度遇到另一個德國學生,這個傢伙不得了,我們每天是拿著報紙上課的,程度相當的好,尤其名詞解釋的時候幾乎都是以英文進行,所以英文當然也沒問題,我算是真正見識到德國人的認真態度。
插個題外話,德國人在語言中心普遍都是這樣認真學中文,說不上親切卻也絕對不失禮的模範學生,不過說到中文程度好我就一定得提到這個至今仍印象深刻的荷蘭人。話說我教中文的第二年遇到了人見人愛的美國人麥達凌,剛轉入外文系的我常常就跟麥達凌的朋友們玩在一起,經常都是只有我一個台灣人跟一堆外國人混,有一次我們不知道是去唱歌還是去看MTV,一樣是幾個跟麥達凌交情不錯的幾個外國人加上我這個「老師」一起,照理說有我在的話跟店員交涉或是問事情應該都會讓我出面,不過那一次我卻變成隱形人一樣,所有溝通的工作都由那個荷蘭女孩子一手包辦,線路有問題冷氣不強她拿起通話筒就直接反應,超強!我當時就很羨慕她也立志希望能跟她一樣把外國語說得呱呱叫,可惜…做不到。這個荷蘭女生同時還跟語言中心的韓國學生學韓語,聽說也是很厲害,是個狠角色。
當時由於我正迷戀著法國人,所以德國人德語的事情全都不看在眼裡。後來有聽說外文系上教德語的教授(後來當上系主任),竟然只會講德語而不會講英語,以致於在系上活動致詞時一律用德語時,我心裡想這實在是太酷了,只會講德文的系主任。
之後就再也沒教過德國人中文了。麥達凌利用寒假去了一趟中國大陸,原本總共是三個外國人結伴去,其中包括一個德國女生,聽說玩不到幾天就拆夥了,原因是德國女生堅持一定要依照出發前的行程表走,進度不能落後,比較隨性的美國人就有點受不了了,由此可見德國人一絲不苟的性格。
當我聽說外文系的同學跟德國人結婚時覺得很意外,怎麼會在美國唸書卻找到一個德國老公?不過我這個同學很厲害喔,現在德文已經說得很溜,這次去就得靠她了。當初我們學歐洲語系的都還在台灣,她這個學日文的卻去了德國,人生的境遇真的很難說,不過在異鄉見面也別有一番滋味吧。
出發前寫下這篇我的「德國印象」,回來後看看會有什麼新的發現或轉變。德國,我來囉!
<圖片:去年同學寄來的德國雪景,很美吧。今年我想應該還來不及看到就要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