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07 19:59:09半月

我的薩克斯風之路--次景

首先要對某人先說聲抱歉,我不該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妳學習的腳步,那是不對的!! 妳的視譜能力無法進步不是妳的錯,當然也與我無關,但說出來的話口氣不對就是不對,每個人都有特別擅長以及比較不拿手的部份,我不該因此就認為妳根本沒練..微微的淚光隱藏在脹紅的臉龐裡,我看到了..

"次景"..在最近的練習中所體會出的某種意境,從以前到現在都有某種習慣,看人的長相時我會看他全身的搭配是否有美感? 而不是只專注於某個部份..看電視或電影時,會在武打鏡頭尤其是一大堆人的打鬥時,主角背後的那些臨演在瞎比劃,或是帽子頭盔和衣服穿戴的歪七扭八,什麼強兵悍將其實仔細看是一堆老頭和黑黑瘦瘦的無神年輕人..

把對主角的注意力分一些出來看到整個畫面,這是很習慣的事,直到練了音樂,老大要我去聽除了主旋律的聲音,這個建議對於分解聲音有著極大的幫助,經常訓練自己如何拿捏這樣的注意力之後想出了"次景"這個名詞..

它不是主角,卻是整個架構的一部份,這樣的想法反應了我龜毛的個性,不是只有主角好就行了,一起展現的東西,不管是音樂,建築,或是其他各種各樣的行業和藝術,都不應該只把主角弄得漂漂亮亮..

說我完美主義嗎? 我覺得這個名詞不妥...比較喜歡用"完整"來當作心中的念頭,或許就是這種對細微處的要求吧,讓薩克斯風之路備感艱難,很多小細節都在慢慢調整中,而且又不斷出現新的問題,雖然每次練習只用一個小時,但往往要好幾天甚至於幾個星期才能完成一個小小的突破,有時想想都不知道自己哪來的耐性????

一個人的練習,閉上眼吹奏著心中的旋律,我是主角,也是配角,更是旁觀者,聽著自己聲音其中的音色音量隨著心情轉折而變化,許多可以挑剔的地方也不斷地被記憶了下來,等著"秋後算帳"的那一天..

音樂會讓我的腦海中不由自主地產生畫面,但我想看的不只是主景或次景...而是"全景".


P.S. 停了好久的體能訓練在前兩天又開始恢復,但只做了三個基數之後就發現右手的三個關節又開始痛,當天的訓練只好作罷,思考了兩天問題出在哪? 得到了個結論就是右手撐在地上的位子不對,所以在施力時讓那條筋產生了異常的扭曲才會讓手不舒服..

有了這個想法,今天又再做了一次實驗,將右手的位置往後移一些,果然做了五個基數之後手就不會痛,不過一個多星期沒做伏地挺身,在第四個基數開始時,胸口有快要炸掉的感覺..

P.S.2. 沒辦法告訴妳視譜練習的心得,不是藏私..當初怎麼練的都跟妳說了,妳看我的文章寫到現在就知道我什麼時候藏過私了? 視譜..就是突然間就會了啊!! =_=" 我真的也不知道為什麼...

現在才了解到有時同樣一件事,對某些人來說很簡單,但對另一些人來說卻很困難..

嗯...讓我換個方式表達吧,請用.."累積"的心態來面對,舉個例子..伏地挺身好了,在這幾年裡,薩克斯風和伏地挺身的練習都一直持續著,目的相同..發洩發洩心情!! 但這兩件事似乎已和我密不可分..

且先不談薩克斯風,只論伏地挺身,練出了一點點肌肉,妳"試用"過覺得還可以,但那也是許多汗水的累積,如果沒記錯,一個基數保持著90下已經快一年了吧,就當它一年好了..一天六個基數,一個星期保守估計練五天..(90*6)*5..一個月算四週..然後再以一年的數量來算,將一天做的次數再這樣乘上去..也就是一年要"強姦地球"十二萬九千六百次..

這還只是調整到一個基數90下之後的加總次數喔,之前從二十下都做不完且慢慢往上加的訓練數量還沒加上去..幾十萬下的伏地挺身只是讓胸口多厚個一到兩公分而已,感覺很像是鐘乳石的形成方式吧,因為從小就覺得手臂無力,所以伏地挺身曾經是我最討厭的運動,小時候的體能訓練大部份都是仰臥起坐!! 這也是為什麼一直認為學習一件事並沒有所謂天份差別的原因..

堅持就能完成!! 沒有去過健身房,但還是能練身體,沒參加過正式的樂隊或音樂教育,但就算是沒有聽過的曲,拿譜給我就能演奏,不拿譜給我也沒關係,我自己抓..這些都是累積的功夫啊!! 和天份根本無關吧..

什麼叫學習環境? 你的意志力才是真正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