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30 21:14:20半月

我的薩克斯風之路--刻板

"刻板印象"..是一種深植人心的概念,用來堅定自己的種種意志和信仰,比方說,吃飯要用筷子,拿筆拿筷子一定要用右手,左撇子甚至於在這個時代還被許多父母不認同,規定自己的小孩子不能用左手拿筷子..

再比方說..台灣的主體音樂.."小調",因為地方小,所以在個人的想法上,台灣從古到今傳送久遠的創作曲風都以小調為主,很少有用多重和弦架構出一首交響樂主體的曲,當然現在的許多樂團都會演奏並改編一些以前的曲來演奏,如雨夜花,六月茉莉,桃花過渡..等,並加入了交響樂的感覺,因為是整個樂團在演奏嘛..

雖然聽起來很"豐富",但在每個人心中的迴響一定不一樣,而我聽來就是比較多聲音的小調,因為主旋律就是以小調的方式所創作的,就算是兩百人的樂團在演奏也還是小調,並不是說這樣不好,而是..這就是刻板印象!!

小調是很適合一個人Solo的曲,其他聲音都是伴奏,就算改編過,主旋律刻意降低一點意境,也只是讓整曲的味道變得模糊而已,我相信聽見的人心中想起的還是曾經聽過的那個原唱者吧..!!

小調的曲風也成為了台灣音樂走向的主軸,所以一堆人只要練點音樂,懂點音樂就想當主唱,當首席..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別人才聽得到他的聲音!! 所以台灣的音樂界始終掌握在一小撮人的手上,無法大鳴大放,因為不符合他們的期待和利益就會被打入非主流..

偶有佳作但隨著社會形態的改變,音樂的內容慢慢趨向"淺顯易懂",市場化的關係吧,好像以刺激感官的重音樂已彌漫了整個流行音樂市場,也正因為如此我將常聽的音樂轉成了台北愛樂電台,而不再聽所謂的流行音樂電台,確實古典樂會讓人心情平靜,那才是我喜歡的旋律..

這就是刻板印象..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人會被環境中不斷發生的事"制約",認為那樣就是對的,偏離便是邪道,不聽流行音樂的原因在於旋律實在寫的太差,沒有咀嚼的意義,有時會有不錯的旋律,但也只是少數,大部份都是..嗯...怎麼說呢? 就是他們那些流行音樂創作者自己所說的"芭樂歌"吧..

我喜歡聽聲音,但不喜歡聽噪音,所以過大的聲響對我來說是一種很恐怖的事,也不喜歡黑暗的環境,更不喜歡空氣不好的地方,而這三個加起來就叫作.."KTV".當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吸收聲音時,會覺得這是個不好的習慣,很好玩..但不好.

此刻才進入主題,學習音樂的刻板印象,當某人說他拿手的是什麼曲風時,我會在心裡問著.."什麼是音樂?" 當然每個人都有喜歡的自由,因為某種曲風會跳動他的靈魂隨之舞動,這也是很好的,但...是否就因此而停在了原地?

一個人喜歡流行音樂,他的心被就刻上了"流行樂"這三個字,從此以後其他屬性的音樂都被排斥在外,就好像面前有一桌子菜,你只吃其中一盤,而事實上每一樣菜中都有許多共同點,比方說鹽,糖,醋,胡椒..等等的調味料,它們都看不見卻分布在你吃到或是沒吃到的菜中,這些調味的基礎只是因為處在不同的盤子裡,而被你選擇了接受或是不屑..

每一種曲風都是好的,包括流行樂,雖然不見得有多喜歡,但我也接受它的旋律組成,但因為構造太簡單,所以遇到空洞的旋律時會覺得它的存在可有可無,不過還是會去分辨之後才下判斷,而在這過程中也吸收了它的旋律,因為實在太簡單了,難怪最近抓音抓到有點麻木..

確實在接受的同時也在選擇,選擇這盤沒看過的菜要不要多吃兩口? 這不變的多變支持著持續練習的心,不否認自己也有所謂的刻板印象,且正努力地跳脫出自我的觀念,希望能以更大的視野去咀嚼眼前的音樂世界..

P.S. 吃流行樂的旋律時,會覺得可有可無,但吃古典樂的時候,可能是因為它的架構很棒,所以常常會有"玩味"的感覺..

P.S.2. 一首和我纏鬥已久的曲,在某個電影中聽到的,一個大概十歲的美國小男孩和父母親來到了中國上海,剛好遇到日軍侵華,與父母失散的他被抓到了收容美國人的戰俘營,小小年紀就在那裡努力求生存,經常會站在集中營的鐵網邊,看著日本人的飛機起降,並哼著這首曲..

曲很簡單,類似民謠的曲風,聽一次就記了起來,每當和某人一起散步或是打掃時特別容易哼起這首曲,每哼起一次,就會想在下次練習薩克斯風把曲抓出來,但練習時間一到,不是忘了要抓這曲,就是拿起薩克斯風忘了旋律怎麼唱..=_="..老年癡呆嗎?

今天..總算完成,並且寫了下來,旋律不算困難,但我真的很喜歡,是首有著思鄉情懷的曲,並從曲中聽出了翠綠的山巒,蔚藍的天空和蜿蜒的小河..作者將思念的心情完全放進了曲中..

P.S.3. 視譜練習進入了第二天,比昨天好多了,但還是覺得生疏,雖然隱約中有某種進步的感覺,也就是對四降或五升降的譜比較沒那麼怕,但手眼協調還是不夠快,重練真是一件辛苦的事啊..

P.S.4. 台灣的流行樂不管那種語言還是以小調曲風為主體,所以旋律變化往往就是那幾個,難怪以前念書時學長說學吉他很簡單,你只要會幾個和弦就可以去騙女生了,因為流行樂就是這樣而已啊...沒辦法..這也算是我們的文化.

P.S.5. 整篇寫完才發現,我對和弦的"慾望"好像增加了!!!!!

P.S.6. 簡單的旋律未必就是不好的旋律,是創作者的能力讓其作品產生了所謂的層級,就像作菜一樣,相同的食材在不同的廚師手中就會出現不一樣的風味..

P.S.7. 好幾次..當我用手機拍那兩個小ㄚ頭並引起她們注意的時候,會把手機的拍攝畫面調整好交給NANA,讓她學著捕捉畫面,因為那是學習繪畫的第一步,這是她第一次拍照,我在逗著小CC,她應該是差不多兩歲,而NANA大她四歲,六歲的孩子拍的照片,雖然我有點出鏡,但她已經退到櫃子邊沒辦法再退,至少把她妹妹拍的很完整,看起來很自然..可以接受了..

很崇尚一種論點,學習是隨機的,不一定只是正襟危坐地坐在椅子上才叫學習..當她們產生興趣的時候,我就會讓她們去嘗試,那是最佳的學習機會,在這張照片中我不但在測試NANA對畫面的捕捉能力,也在測試小CC的節奏感..誰會把相機交到一個五六歲的小孩子手上??...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