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27 21:11:47冥界

心無罣礙、無有恐怖

最近重讀了好幾遍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內有一段:

菩薩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

人生在世只要活著,或多或少都會有罣礙,不管是個人私慾、家庭、親子、工作、財富、健康等,不管是什麼都會是我們人一生中的一些罣礙。 

但罣礙並不是不能處理,其重點在於我們自己的心,這裡我用一個小故事與大家分享~~~

在某間佛堂裡面有一個師姐,平常都很認真的打坐禪修,以及修習準提法門,但因其先天的感應能力稍為強一點,所以不管是不是到了不淨之地,她都會感到不舒服。

更甚者連聽到有人講到『鬼』這個字,都會產生不良反應,其實就是其心中有了罣礙,這罣礙了什麼呢?

通常這一類的人,都會以此感應為傲,甚至那些能跟鬼神溝通者,他們都常自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好像就他們自己懂得最多,了解的最為透徹,絲毫沒有謙卑之心來看待萬物。

而這就是會產生了罣礙,這罣礙只會愈來愈重,很難徹底根除,唯有用謙卑的心,才能根除這樣的一種罣礙。

相對的父母與子女之間,這二者的關係也是一種罣礙,這是一種親情上的罣礙,這是天生無法取代的東西,尤其是子女對父母親而言,子女就是父母親的一種罣礙,直到父母親離世都還無法割捨的一種罣礙。

但父母親對子女而言,有時反而會是一種可有可無的東西,會這樣說是因為子女的罣礙東西,可能來自於朋友、同學、情人、工作、金錢、玩樂........等等,父母親將會是最後一項罣礙的東西。

所以要心無罣礙,不是說要拋棄這些東西,而是要懂得放下這些東西,因為罣礙的愈多只會讓自己心裡負擔更加沉重,內心的煩惱也只會愈來愈多。

學會放下,只是告訴我們:就算我們不去罣礙那些事,那些事也會依照天地循環的天理而行,不會因我們有無罣礙而有所改變。

換個角度上來說:就好比看電視裡的連續劇一樣,就算我們一直為那裡面的男女主角罣礙那麼多,節目還是依照既定的劇情在演,不會因我們有所罣礙而改變。

只要我們能跳脫我們現在思想的框架,罣礙也將隨時消失,想要得到真正的解脫快樂,不是獲得大筆財富,也不是努力打坐禪修去獲得感應,而是要『心無罣礙』啊!

上一篇:靜心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