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5 11:23:37Katle and Joe

維多·皮凱森 —— 平實樸素、自我探掘的小提琴家



最近又翻出久未聆聽的一套CD,是俄國小提琴家維多·皮凱森的演奏集。其中包括了巴哈無伴奏和帕格尼尼的作品。這套到手多年了,記得當初聆聽時不甚了了。如今擴大機修回來後再聽,果然皮卡森的琴藝一清二楚,特色鮮明。

我沒聽過這麼平實樸素、絕不抽象超離的小提琴演出。他運弓像操弄利刃般精準冷酷,完全專注於自我對話、貼著樂譜貼著每一個意符具體的意指,一絲不苟地表達、呈現。不是表現,而是具體實在的,以相對均一的緩慢速度和反差不大的強弱變化,像工筆畫的鐵線描一樣,仔細進行勾勒。對於文本或文本象徵的實在界,沒有逃避或閃躲,敢於直面、敢於照實描述。
這讓我想起朝比奈隆的指揮演出和陳必先的琴藝。他們都有共同的特點:把每個音符和音符間的轉折交代得一清二楚。

這是寫實嗎?不免想起雕塑家陳夏雨所謂「超越寫實的寫實主義」,就是這樣的意思嗎?他們共通在看似寫實的技法中,引領觀賞者超越表面寫實的世界進入作品內裡。因此當我們進入他們的藝術世界,開始接收到最初無感的細差微別時,便跟著深深地湧動起來,那是一種抑制著淚的湧動。因為他們拒絕廉價的感傷,只著眼於事實、真相和具體的存在當下。

皮凱森就是這樣在某些創造的聲音空間中,讓我們奔騰澎湃,即使是終曲小小一段尾聲餘韻,照樣令人激亢難抑。

不知為什麼,我想起米開朗基羅的雕塑和壁畫中那些結實而僨張的人體肌肉。但皮凱森卻出之以平凡老實、不失赤子之心的弓法!

__________
參考:
關於維多·皮凱森
http://www.atstrings.com.tw/tw/?sid=atsstory&d=ff&t=1&p=17
皮凱森演出集錦:
https://dukesoftware.appspot.com/violinist/Victor_Pikaiz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