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7 09:15:52Katle and Joe

《隨筆》2022/7/26


盆栽速寫

忙了一陣子後,終於雜事減少——沒有俗務,再加上無力思考、音樂聽而不入、閱讀散漫⋯⋯ 在這一片茫茫然的空洞下,突然覺得莫所適從。

生命是什麼?如果沒有那些病痛、人際交往、投身的工作和興趣,以及友情、愛情和親情,那麼人生是什麼?而在此條件下,生命又是什麼?人生等與生命嗎?

也許,人生等於一連串的生活,這是指比較表面的一層,而無疑連繫著內面所謂較為抽象的生命。這生命,從世俗的一面來說,有所謂的境界之分——端看生活層面如何轉化、提煉並充實到生命的內涵中。
豐富的生活不代表豐富的生命,因此,貧乏的生活也不表示生命的乏善可陳。尤其這兒指的是涉及生命的內在經驗或體驗,它需要我們從表層潛入底層捫心自問——對深部的感受和反省。

就如我們看夜晚的星斗,覺得很美,並深為感動。如果我們進一步問,為什麼這漫天星斗使人我感動,那就要進入到生命的底層,它過往的經驗和烙印過的一切悲、喜、哀、樂。是的,是那些埋葬在記憶中的秘密,躲在一顆顆閃爍的星光背後;是一時無法言說的悸動,使我們感嘆不已:或自覺渺小、或比賦偉大、或迷惘、或驚愕、或無由地憂傷、警惕⋯⋯。

所以,面對當下不知何來的空茫,我頓時跌入生活的罅隙之中,逼得反省、思索當前的現狀和生命的意義何在⋯⋯。而此刻,只能說:我正處於驚愕的空白中,徬徨、踟躕、徘徊、猶疑⋯⋯


_____________

附筆一:從一切事務脫身,則仍有生命嗎?或言,仍有生命的意義嗎?
           譬如隱修的僧侶。
           他們擺脫了俗務,獻身於宗教的內在生命——祈禱、修行、勞作。

附筆二:大珠慧海禪師的公案:
       有源律師問:「和尚修道,還用功否?」

           師曰:「用功。」

           曰:「如何用功?」

           師曰:「饑來吃飯,困來即眠。」

           曰:「一切人總如是,同師用功否?」

           師曰:「不同。」

           曰:「何故不同?」

           師曰:「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須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
也。」

        照這個公案,大師的生活即生命,生命即生活;兩者匯而為一,沒有分別。
日常生活
        被提昇到超越的層次,所顯示的是平凡中的平凡,而這平凡被賦予了特別
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