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31 12:11:16Katle and Joe

聽 蕾菲布 的鋼琴錄音 隨想


依鳳·蕾菲布,1898-1986


朋友到訪,把2016 年 Solstice 發行而擱置一陣子的蕾菲布全集拿出來聽。朋友覺得她的琴藝表現似乎偏種形式和結構。我回想起以前對她的印象,尤其她的狄亞貝利變奏曲,其氣勢和結構簡直就是變奏曲本尊般,幾無人可取代。加上看過影片中她在大師班的解說和示範,一直給我形式結構剛硬宏大的印象。講到剛硬,立即想起另一位女鋼琴家尤季娜。尤季娜的琴音給人剛硬如苦行般的精神向度。而蕾菲布在剛硬之下,卻有宏大豐富的聲音色彩。這也許出於 mono 和 stereo 錄音的差異吧。

因為這契機,我嘗試進一步聆聽蕾菲布。首先,她在形式上無懈可擊:句法的結構、強弱的變化、速度的拿捏,幾乎到了完美的程度,可說是形式上的完美主義。再加上音色與音響的豐富性,往往這種形式上的美和吸引力,就令人陶然忘我,進而忘了她琴藝所含帶的內容。恐怕這樣的形式中涵融著更為深刻的內在意涵,需要我們突破形式美的誘惑/阻隔,而探入形式間/內的細微變化所隱藏的情感起伏暗示的內容。

就以她在1977年1月底到2月初所錄的貝多芬最後三首奏鳴曲來說,她沒有用情感來蠱惑我們。幾乎其他大師,一聽就可藉由琴音的感情投射而進入其傳達的意義之中。唯蕾菲布那堅硬不破的形式,使我聆聽時如蚊子叮鐵牛,無論如何都不容易掌握她到底在說什麼。偶爾專注聆聽,便會為她琴音所帶出的一段樂句,莫名其妙地眼眶潮熱。那裡面有感人的東西,但我不知道是什麼;一段樂句、一顆顆音粒輾轉承接得強弱恰到好處,其中某個音或幾個音的小小變化,就足以打動人心。這堅定了我的想法:這鐵牛還是可以用我們的心和耳鑽進去甚至融化的,可以從中掏出藏在裡頭的演奏者暨作者心意。

蕾菲布手下的貝多芬最後三首奏鳴曲,沒有對死亡的多情想像。反而像是一次次勇敢地探索,以意志力和生命力努力叩敲那通向死亡的大門。沒有欣喜、悲哀和傷逝之感,全是勇敢堅強的面對和涉入。有點像波里尼,又沒有波里尼的革命浪漫情懷,而是像殺活自如的禪宗大師。面對我們稱之為的「死亡」,恐怕在她那裡給了另一個我們不知的名字,其意義與生命的茁壯無異。

參考閱讀:被遺忘的美麗─依鳳 蕾菲布 (文/林主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