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28 10:04:28Katle and Joe

創造真實的生命悸動──聽福特萬格勒的舒曼交響曲 / 福特萬格勒心得(四)


聽福老的舒曼交響曲
1號和4 (29.10.1951, 維也納愛樂 / 14.05.1953, 柏林愛樂 / Andromeda);完全驚訝、震懾、啞然於那全新的、源源生發的音樂。就在那當下,每一分每一秒、每個樂句、每一個音符,都是剛剛出爐熱烘烘燙耳的;一個個音符像會呼吸的細胞,融匯為巨大有機的海洋,無歇止地朝整個人翻湧過來。這就是活的、創造的音樂!──第一次體會、經歷了福老的音樂本質,才明白為什麼巴倫波因和阿巴多會為福老的舒曼四號折服不已。*1

他是怎麼做到的!?
福老1954年最末的幾條筆記之一,給了一半的答案:
「…我這一輩子的指揮就是以“作曲家”的身份來完成的;而且我只指揮給我喜悅的音樂,有喜悅我才能和音樂融為一體。
而帶給他喜悅的音樂,反過來說,就是他可以透過這音樂抒發情意和心志,把他當下的想法心念藉作品說出來。就像他所說的:這件作品在今天這處境要對我們說什麼(見福夫人訪談錄)*2。換言之,他不但不是再騰寫和複製,而且不只止於一般的詮釋,更是進一步重新創作 ()。對藝術家而言,唯有創作 ()帶來喜悅。

這在某一方面也回答了《筆記》編撰者 Michael Tanner 在序裡對福老的質疑:為什麼不進一步探究莫札特的朱彼特交響曲,或不多指揮海頓的其他交響曲?對福老來說,他已經在某種程度滿意上充分表現和發揮了包括作者和他自己的意圖。是還有其他諸多可能,他揭示在那兒,同時匆匆趕向下一個里程。

那另一半答案呢?在作曲家舒曼身上吧。
是舒曼創作的特色,給了福老發揮的契機,也給了我們迅速沉溺的漩渦。我覺得,舒曼的作曲有一種不受拘限、隨心所欲的即興成份,其情感的波盪起落和對比極為強大劇烈。這非常合於福老的氣性;再加上兩人在時代上的鄰近,因之一拍即合 (外加Andromeda對待母帶的方式),讓整首曲子活了起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釋】:
*1. 為什麼威廉‧福特萬格勒 至今依然感動我們〉本文倒數第二段:「我們這些年輕指揮家現在發現一些錄音…發覺比實際的原作(指原來的作曲)更好:福特萬格勒指揮的舒曼第四號交響曲,就是這樣一個很好的例子。
*2. 見〈福特萬格勒的戰火餘生錄 ──讓我們慶賀偉大的 威爾漢‧福特萬格勒 吧!()倒數第二段問答:「…他重視的是:今天有什麼問題。巴哈的馬太受難曲,今天要如何傳達給我們──這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