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札記 2014/11/15
Autumn Rhythm /Pollock, 1950
藝術札記 2014/11/15
***
意在筆先、筆不到意到,這是傳統的藝術表現和筆法美學。
新的表現美學,該是筆在意先,意未到而筆到。
這是什麼意思呢?── “無意識”的作用。不可有意,不可先有意念。而是泯除意念作用的畫和書寫,在無意識作用下,自發性的繪畫與書寫,也就是超現實主義的 “自動性技法”。
然而,意識是人後天陶冶而成為必然的人之特性之一,無法絕對消除。因此,所謂的 “無意識作用”下的繪畫或書寫方法,其實是意識和無意識相互牽引拉扯的結果,不可能是純粹無意識的結果──這情況只有夢才算數吧。但夢經醒來後的整理與解釋,便又有的意識的參與了。
筆在意先,是一場冒險之旅。彷彿涉入無人的蠻荒之境,卻又有開疆闢土的可能。
其實,再怎麼說,筆仍然脫離不了 “人”,主要看這個人要達成或處在什麼位置、什麼境地,那麼,那隻筆、筆畫、筆觸、筆法等等,也就在那裏。
***
藝術,最好不要去考驗人性。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但退一步來看 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的創作(1974年在義大利發表的《節奏0》) ,她正是把這一人性客觀呈現在人們眼前──旁觀者、採取涉入行動者、和所有事後閱聽觀眾的眼前。讓我們去咀嚼思索那難解的人性之謎。
Marina Abromovic on Rhythm 0 (1974)
***
羅塞里尼(Roberto Rossellini) 的《路易十四的崛起》,幾乎從頭到尾以既寫實又諷刺的手法刻畫那時代王公、貴族與宮廷的生活形式。路易十四的選角與演出,就是一絕!
***
Keith Jarrett 在1996 和 Dennis Russell Davies 指揮的司徒加室內樂團合作的莫札特鋼琴協奏曲 (以及Dennis Russell Davies 指揮的莫札特40號交響曲),所想像的古典主義,相當感傷 ( sentimental ) 而抒情。速度上緩慢許多,戲劇性也減低了。自始至終如一部慢板長鏡頭的電影…
難道是世紀末傷逝與徬徨的產物?
***
筆不可能在意先?
筆在意先的意思,不是完全沒有 “意”的存在,而是 “意” 後於筆。否則筆根本不可能存在。
附錄一:
《路易十四的崛起》片頭部分
附錄二:Keith Jarrett / Mozart piano concerto K. 488
上一篇:藝術是什麼? ( 札記 )
下一篇:空的符碼——對”餘韻“的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