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21 10:51:43Katle and Joe

十九吟 ── 悼幸婉 ── 尾聲

一、風中的信息
二、推敲死亡
三、越獄
四、互勉
五、迴顧
六、遠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 風中的信息 〉

天為蓋
地為覆
我躺著
聽綠茵匍伏蔓衍
看白雲過隙
淚水滲過眼角
世界水平的遠離

這一生的豐足
雖苦猶甘
無論數十寒暑或眨眼之一瞬
我盡興的生命
何需算計

我躺著
化為骨灰塵泥一灘血水
悄悄暈消
還大地一個乾淨
哭泣與怨悔是無聊的悲傷劇
喜劇的饗宴更獲我心

這世間我愛過恨過掙扎攀登
猛然回頭如履平地*
已言未盡的話語
將寄予四季的風訊
似水柔情涓滴在心
旖旎纏繞未嘗稍離

別了,摯愛的人們
明年此時
請留意嫩綠枝頭輕微的顫意**


* 婉過世前數日告知二姊,即使病體孱弱,返台搭機如履平地。
** 婉過世於3月16日,適值早春。此詩寫於七七過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 推敲死亡 〉

可曾想過
死亡是上天的禮物
給亡者本人
和眾親友

這饋贈太奧妙太神奇
既是接受又是捨棄
豈不令人臨谷涕泣

淚是禮物第二層
無以言說的象徵
奧秘的結晶
內含作為種子的鹽
灑向萬物

第三層禮物
收授於集體潛意識的深處
運作更純良的情愫
──民胞物與
霎時擴及流浪狗及籠中鳥
更何況
那埋於塵土歸於灰燼的軀靈

我們不是餘生者
死亡茁壯我們
豐富我們
無論何時
我們將預告自己的死亡:
一場凱旋的慶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 越獄 〉

終於可以逃離
這座龐大的監獄

時機難得:
冬末春初冰雪未融
以打坐和氣喘作掩護
鋪陳健康的幻象
同時和魔鬼及上帝共謀
俐落的了結
令雙方都無法推遲

趁黎明越獄
作出最叛逆的行徑
一路風動草偃
悉悉嗦嗦避人耳目
施展最拿手的幻化魔術
現身於各位看不見的舞台後方
窺伺台前驚愕的觀眾
竊笑

最靈敏的鼻子
隔著忘川
無法偵測迷霧中的幽冥世界
我在渡船上揮別眾生
陣陣霧潮湧向離岸幢幢的黑影

彼岸亦在霧中
請安心
這是我熟悉的旅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 互勉 〉

且顧著此世
顧著活人吧
死亡或者稍許把時間停頓
此刻 該重新上緊發條
啟動下一段航程

我們生命的某部份
已隨同亡者消逝
但有另一部分滋生再長
夾帶潛沉於過去和未來的所有夢幻
衝破層層關卡
實踐、學習、鍛鍊
並被好心的提醒和告示
種種光怪陸離的面貌下
死生一貫的原委

效莊子鼓盆而歌
絕非冷漠反諷灑脫無奈
是流露亙古的真情
足以振奮天地…
鼓盆而歌
振奮天地:
死亡於我何有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 迴顧 〉

妳是我心中恆溫的痛
隨時間消褪
有如薄紗覆蓋
最終
只敢靜觀

總有海濤般的淚水
亟於奪眶
強抑於澎湃的胸臆:
妳的死
令我們變得如此凡俗猥瑣
不堪聞問

物質的世界喧囂甚張
冷硬地四處反射迴盪
一吋吋鑽揪我們的心

我的哀傷更深
當沉靜無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 遠眺 〉

此刻遠眺晨曦或夕陽
逆光俯瞰台北巴黎或任何鄉鎮城市
愛與死輪流給予扶持與關懷
以變幻不定的瀲豔與氣韻
一則則抒情的敘事詩篇
寫在風雨光影中

無論妳或我的吟詠
都將消逝於廣邈的宇宙
連帶蘊含的痛苦和快樂
沾染著整體的聲息
在心念中變幻調適
直到某一個恆定的泛音底襯空無的聲響
──緘默出現
心靈的舞蹈終止
風平浪靜

可能的激盪與洶湧
都在幽深的海底顛覆翻滾
終於釋放為涓細的氣泡
回歸自由無物的時空

悲傷的無
源於憂傷的有
源於快樂的無
源於撕裂的有
源於一個意念
一個智性的假設
一個想像
無數想像堆砌成的
源於人
無可避免的條件
源於那一滴點
駭然晶瑩的眼神

緘默與沉寂
吶喊與狂笑
都不足以命名、抒發或奈何
只好返歸每日細瑣的生活
返歸最真實
切頭去尾的當下

如旋轉中的的銅幣
無所謂正反
翩飛中的蝴蝶
無所謂生死
只有四面八方的旋轉翩飛
以及繞舞的時空中劃過的無形軌跡 和
變異不定的位移

如實境般的夢
瞬間飄縱的煙
映射在澄清的眼眸
跌入
更深遂的宇宙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