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28 09:51:43迷路百貨

豐饒之道 ─《美學的經濟》

美學的生活
就是把自己的身體、行為、感覺和激情
把自己不折不扣的存在
都變成一件藝術品

──傅柯 Michel Foucault


周遭愈來愈多人談創意、談行銷、談時尚、談風格、談美...
弔詭的是從這些交談中,竟然鮮少嗅得到真正的創意、行銷、時尚、風格及美的精神,反而是一種對上述辭彙流行化盲從的人云亦云、以及似懂非懂的內在焦慮。

每次去咖啡廳,鄰座交談中不難發現到處都是做行銷、做網路、搞創意的人。台灣從事相關行業的人愈來愈多,為何企業仍然苦無創意人才?就我觀察所得出一個概括性的結論是:

創意人員「多」,除了因全球化趨勢影響而使相關行業變得熱門,更加上入行門檻低所致。而人才「少」的原因在於大環境﹙如:學校、企業﹚提供的教育資源不足外,市場對專業的要求、企業對人才投資的遠見、個人自我要求及跨學科的涵養都非常薄弱,導致人員「多」而人才「少」的濫竽充數情況普遍發生。

想很用力的推薦這本書:《美學的經濟─台灣社會變遷的60個微型觀察》
作者詹偉雄除了分析全球化競爭中台灣社會所欠缺的條件,並比照中外許多實例,從政府、企業到個人,以跨領域的多重角度進行反思,試圖從已知的現象及諸多理論中,思考出適合台灣現狀及特色的可行方向。

在「知識」與「創意」力量壯大的時代,創意生活的優先性不應低於創意工作
風格競爭靠的不是服膺群體價值,而是「私創作」勇於逆流衝撞的自信與堅持

以書中提及的安藤忠雄風潮為例,任何的「經典」若不假思索,只一昧帶著朝聖的心態去跟隨去拷貝,學到的不過是沒有靈魂的皮毛罷了!滿街充斥的「皮毛」不但對美感經驗毫無助益,反而有喪失自發性「創造」本能的危險。

人手一台iPod,就能提昇這群人的音樂層次嗎?
物質生活的富裕,是否就能和心靈及文化的豐饒劃上等號?
也許會有人說:「沒錢的時候,哪還有心思去談美不美!」必然如此嗎?
當然我認同生存有其先決重要性,但美感的日常落實並非完全建立在金錢上。

卡通「小丸子」雖然只是個小康家庭,甚至有些寒酸拮据,但還是小學生的他們,也懂賞櫻、品嚐新茶、納涼...種種不花什麼錢的生活情趣。「暑期問候信」除了表達人與人之間關心互動的傳統,更從中看出季節轉換與日本人生活樣態的緊密關聯和「集體的美感養成」。

畢竟像花輪那樣好命的算是少數,市井小民還是能在柴米油鹽的現實無奈中啟動心智及感官,活用有限的資源,實踐屬於個人的日常美學,創造個人的「風範」。

習慣性藉由「購買」來發洩、來找快樂自由的人,有沒有勇氣挑戰一下,讓自己不靠「商品」及「Shopping」,一樣創造出理想化的生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