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22 14:08:21澎湖妹妹

水仙宮

水仙宮為澎湖4大古廟(天后宮、觀音亭、城隍廟、水仙宮)之一。創建於清康熙35年(1696)為澎湖右營遊擊薛奎建宮祀之。內祀有5神像,大禹、伍員、屈原、項羽、魯班等5水仙尊王,俗稱水仙王,為浮海營生之商船、漁民所敬拜。



乾隆15年(1750)位於媽宮古渡口之水仙五王廟,因年久失修,磚瓦坍塌。時任澎湖糧捕通判何器和邱有章乃倡儀重修,並於同年10月竣工。至乾隆45年(1780),澎協副將招成萬率同海澄監生部志達勸捐重修。道光6年(1826)左營遊擊阮朝良興議,會同通判蔣鏞、護理協鎮沈朝冠、協鎮孫得發、置左營遊擊黃步青、溫兆鳳、右營遊擊蕭得華、守備周天成。吳國彩等倡捐改造。至光緒元年(1875)媽宮街商民黃鶴年等鳩資修建,並充為臺廈郊會所,以為行商棲止之處。日治時期,明治33年(1900)改稱為臺廈郊實業會館。昭和4年(1929)由媽宮街人士高恭、陳壁、呂旺、許波等13人發起改建,將水仙宮拆建成一棟2層樓建物。樓上祀神,底樓做為店業承租。



澎湖行郊亦稱臺廈郊,簡稱澎郊。由臺郊金利順、廈郊金長順合組而成。創立年代未詳,但於清乾隆、嘉慶年間已有所聞,而同治、光緒年間為業務往來繁盛時期。當時相對貿 暢口岸有福建的廈門、同安、泉州、漳州,輸出品為花生仁、花生油、魚乾等。輸入品為布帛、磁器、瓦料、紙札、杉木等。對廣東南澳港則輸入糖、米、薪炭、雜糧、竹籐,輸出仍為花生仁、魚乾等特產。



臺廈郊之會所,早期設於天后宮後進之公善樓「清風閣」,光緒元年則遷至修建後的水仙宮。其組織採爐主制,逐年2名輪流辦理商務及祭祀事宜。惟乙未戰爭後,日治時期改稱為媽宮仲立商會,後再改為臺廈郊實業會。至中日戰爭時期,由於施行禁海令,致商務一落千丈。光復後民國35年(1946)重新整合澎湖商家,組成澎湖縣商會。會務及會址也已脫離臺廈郊之體制。今臺廈郊已轉型為金長順神明會,僅負責祭典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