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02 16:26:40☎☏豪¥豪☆★
李鴻章
劉銘傳(1836--1895),清末安徽省合肥縣人,字省三,著名的淮軍將領。他十五歲就隨父親販賣私鹽,走遍鄉里。咸豐四年(1854),李鴻章創建淮軍,當時十八歲的劉銘傳被鄉人推為「堡塞長」,相當於團練長官,他招募的兵勇號稱「銘字營」,從此展開殺敵衛民的軍旅生涯。1853年,洪秀全率軍攻破南京,正式建號「太平天國」,同治元年劉銘傳被李鴻章調到上海壓制太平天國氣焰,同治四年再隨曾國藩、李鴻章鎮押「捻軍」,因戰功升任直隸總督。
光緒六年(1880年)劉銘傳上書建議修築鐵路,雖未獲清廷採用,但他深受西洋建設理念的影響自此展開。1884年中法戰爭時受命督辦台灣軍務,再提出十項整頓海防建議,終獲清廷當局採納,漸漸展露治功。在中法戰爭中雖與守軍將領劉璈不合而備受牽制,但仍有效保守台北與淡水,並在基隆戰役中重創法軍。
光緒十一年(1885年),清廷決定在台灣建立行省,劉銘傳擔任首任巡撫。他大膽建設台灣,舉凡兵器製造廠(大砲)、火藥局、水雷局、撫墾局、樟腦局、茶釐總局、礦物局、媒務局、稅釐總局、鹽務總局、郵政總局、電報總局、官醫局、東西向橫貫公路、輪船航線、台灣鐵路局、砲台等都在他的規劃與中央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澴的大力支持下,結合沿海各省的經濟支援中順利展開。光緒十七年(1891年)因基隆煤礦弊案告老還鄉。繼任台灣巡撫邵友濂則因財政困難與理念不同而放棄許多既定政策,使台灣後繼建設宣告中斷。
光緒廿年(1894年),中日戰爭爆發,清廷希望劉銘傳再次督導海防軍務,但被他婉拒,日本據台後的光緒廿二年元月十一日病逝,時年五十九歲,光緒帝追贈太子太保、謚號壯肅。文章合集稱為「劉壯肅公奏議」、「大潛山房詩稿」。
劉銘傳雖然沒讀過多少書,但是他卻是清代少見的「奇才」。一生最大官職是福建巡撫與臺灣首任巡撫。駐臺時期許自己「以臺灣一隅之設施而成為全國之模範,以一島之建設基礎,增益國家之富強」。
他(1)擴大撫番:改善原住民生活,畫明漢山地界,不准軍民侵凌,並於台北設番學堂,贈與衣食、教算學、漢文、官話、臺語及起居禮儀。
(2)增設郡縣:除臺北府外(府城於1884年建成,)又將臺灣府改為臺南府,另於中部(臺中彰化橋孜圖)置臺灣府,並擬定省會,全省增至三府、三廳、十一縣、一直隸州。(臺北府、淡水縣、新竹縣、宜蘭縣、基隆廳、臺灣府、臺灣縣、彰化縣、雲林縣、苗栗縣、埔裏社廳、臺南府、安平縣、嘉義縣、鳳山縣、恆春縣、澎湖廳、臺東直隸州)
(3)清理賦稅:設官銀局,造銀幣每年數十萬兩(這是臺灣自造銀元之始) 。
(4)發展交通:1891年基隆、臺北鐵路通車(全中國第一條運客鐵路) 先後添購輪船八艘,遠達南洋,連接南北電線,及於福建,擴充基隆煤礦。
(5)推廣農業:鼓勵種茶、棉、桑等經濟作物、養蠶並拓展水利灌溉設施。
(6)設新式學堂: 1885年在臺北大稻埕六館街創「西學堂」,是臺灣第一個新式學堂, 1886年在大稻埕建昌街設「電報學堂」。
(7)電燈電報:完成建省工作(1887年),為臺灣近代化奠定相當基礎,臺北府首先有電燈。
因此種種的建設與魄力,劉銘傳遂被稱為「台灣現代化之父」。在清末推行洋務的名臣中,如曾國藩、李鴻章等可以說都是他的老師,但他們若不是進士,就是翰林(讀書人)。反而行伍出身的劉銘傳,少了傳統科舉的包袱,最能吸收西方現代的知識,並能身體力行。
設省後,劉銘傳在努力建設臺灣時,除了要使台灣成為全中國最進步的一省之外,也是為了防止日本在牡丹社事件後再對台灣有野心,他認為「禦侮首在自強,攘外必先靖內,內不靖則根本動搖,一有外憂,是且不攻自靡」。因此,劉銘傳在位臺灣六年,使台灣成為當時中國唯一有系統實施全面改革計劃的省份,說他是「台灣現代化之父」實不為過。
註:台湾省鐵路
清廷派駐臺灣的第一任總督劉銘傳,是建設臺灣的大功臣,臺灣的第一條鐵路便是他督 促修築的。台湾原屬中國福建省。中法戰爭後單獨設省。劉銘傳於1887年奏准修建台湾省鐵路。路線以台北為中心,向東到延伸到基隆港,向西南可到達新竹,分别於1891年和1893年建成,兩段共長约107公里,軌距1,067毫米,軌重每公尺達18公斤。
對於劉銘傳的被任用,有一則發人深省的小故事:
當李鴻章將劉銘傳推薦給曾國藩時,同時還一起推薦了另外兩個書生。曾國藩為了測驗他們三人中,誰的品格最好,便故意約他們在一個下午到曾府去面談。可是到了約定的時刻,曾國藩卻故意不出面,讓他們在客廳中等候,暗中卻在仔細觀察他們的反應與態度。只見其他兩位都漸漸顯得很不耐煩的樣子,不停地相互抱怨;只有劉銘傳一個人安安靜靜、心平氣和地欣賞牆上的字畫。後來曾國藩就考問他們客廳中的字畫,只有劉銘傳一人答得出來。結果劉銘傳被推薦為臺灣總督。
光緒六年(1880年)劉銘傳上書建議修築鐵路,雖未獲清廷採用,但他深受西洋建設理念的影響自此展開。1884年中法戰爭時受命督辦台灣軍務,再提出十項整頓海防建議,終獲清廷當局採納,漸漸展露治功。在中法戰爭中雖與守軍將領劉璈不合而備受牽制,但仍有效保守台北與淡水,並在基隆戰役中重創法軍。
光緒十一年(1885年),清廷決定在台灣建立行省,劉銘傳擔任首任巡撫。他大膽建設台灣,舉凡兵器製造廠(大砲)、火藥局、水雷局、撫墾局、樟腦局、茶釐總局、礦物局、媒務局、稅釐總局、鹽務總局、郵政總局、電報總局、官醫局、東西向橫貫公路、輪船航線、台灣鐵路局、砲台等都在他的規劃與中央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澴的大力支持下,結合沿海各省的經濟支援中順利展開。光緒十七年(1891年)因基隆煤礦弊案告老還鄉。繼任台灣巡撫邵友濂則因財政困難與理念不同而放棄許多既定政策,使台灣後繼建設宣告中斷。
光緒廿年(1894年),中日戰爭爆發,清廷希望劉銘傳再次督導海防軍務,但被他婉拒,日本據台後的光緒廿二年元月十一日病逝,時年五十九歲,光緒帝追贈太子太保、謚號壯肅。文章合集稱為「劉壯肅公奏議」、「大潛山房詩稿」。
劉銘傳雖然沒讀過多少書,但是他卻是清代少見的「奇才」。一生最大官職是福建巡撫與臺灣首任巡撫。駐臺時期許自己「以臺灣一隅之設施而成為全國之模範,以一島之建設基礎,增益國家之富強」。
他(1)擴大撫番:改善原住民生活,畫明漢山地界,不准軍民侵凌,並於台北設番學堂,贈與衣食、教算學、漢文、官話、臺語及起居禮儀。
(2)增設郡縣:除臺北府外(府城於1884年建成,)又將臺灣府改為臺南府,另於中部(臺中彰化橋孜圖)置臺灣府,並擬定省會,全省增至三府、三廳、十一縣、一直隸州。(臺北府、淡水縣、新竹縣、宜蘭縣、基隆廳、臺灣府、臺灣縣、彰化縣、雲林縣、苗栗縣、埔裏社廳、臺南府、安平縣、嘉義縣、鳳山縣、恆春縣、澎湖廳、臺東直隸州)
(3)清理賦稅:設官銀局,造銀幣每年數十萬兩(這是臺灣自造銀元之始) 。
(4)發展交通:1891年基隆、臺北鐵路通車(全中國第一條運客鐵路) 先後添購輪船八艘,遠達南洋,連接南北電線,及於福建,擴充基隆煤礦。
(5)推廣農業:鼓勵種茶、棉、桑等經濟作物、養蠶並拓展水利灌溉設施。
(6)設新式學堂: 1885年在臺北大稻埕六館街創「西學堂」,是臺灣第一個新式學堂, 1886年在大稻埕建昌街設「電報學堂」。
(7)電燈電報:完成建省工作(1887年),為臺灣近代化奠定相當基礎,臺北府首先有電燈。
因此種種的建設與魄力,劉銘傳遂被稱為「台灣現代化之父」。在清末推行洋務的名臣中,如曾國藩、李鴻章等可以說都是他的老師,但他們若不是進士,就是翰林(讀書人)。反而行伍出身的劉銘傳,少了傳統科舉的包袱,最能吸收西方現代的知識,並能身體力行。
設省後,劉銘傳在努力建設臺灣時,除了要使台灣成為全中國最進步的一省之外,也是為了防止日本在牡丹社事件後再對台灣有野心,他認為「禦侮首在自強,攘外必先靖內,內不靖則根本動搖,一有外憂,是且不攻自靡」。因此,劉銘傳在位臺灣六年,使台灣成為當時中國唯一有系統實施全面改革計劃的省份,說他是「台灣現代化之父」實不為過。
註:台湾省鐵路
清廷派駐臺灣的第一任總督劉銘傳,是建設臺灣的大功臣,臺灣的第一條鐵路便是他督 促修築的。台湾原屬中國福建省。中法戰爭後單獨設省。劉銘傳於1887年奏准修建台湾省鐵路。路線以台北為中心,向東到延伸到基隆港,向西南可到達新竹,分别於1891年和1893年建成,兩段共長约107公里,軌距1,067毫米,軌重每公尺達18公斤。
對於劉銘傳的被任用,有一則發人深省的小故事:
當李鴻章將劉銘傳推薦給曾國藩時,同時還一起推薦了另外兩個書生。曾國藩為了測驗他們三人中,誰的品格最好,便故意約他們在一個下午到曾府去面談。可是到了約定的時刻,曾國藩卻故意不出面,讓他們在客廳中等候,暗中卻在仔細觀察他們的反應與態度。只見其他兩位都漸漸顯得很不耐煩的樣子,不停地相互抱怨;只有劉銘傳一個人安安靜靜、心平氣和地欣賞牆上的字畫。後來曾國藩就考問他們客廳中的字畫,只有劉銘傳一人答得出來。結果劉銘傳被推薦為臺灣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