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2 21:09:23眼神

尊重環境的結果

  此語其實是早期現代主義建築 師路斯(又譯為盧斯,Adolf Loos)的名句。出身於當時稱 為捷克斯洛伐克的布爾諾,職 業生涯活躍於維也納。他認為 建築的外表要呆,內部要豐富 多彩。晚年著名作品為老家附 近的 0Muled勒住宅。建於 8世紀20年代’ 1如他的風 格,外觀簡潔素白。)但是, 人性喜歡乾淨又不能太乾淨, 太乾淨違反自然,因此,「我 的東西是允許裝飾的,只要是 有助於人文的、自然的,都是批評現代主義違反自然,強調 這個空間是尊重環境的結果。 水泥板、玻璃及鋼鐵是現代的 建築材料,而,整個採訪過程 中,他不斷地提醒著,「自 然、和諧與軟化」。
  個樓層的書店,入口在 臺北市建國南路,面對著高架 橋及橋下停車場,後方是巷 弄。程紹將建築體前、後方的 磚牆去除,運用玻璃與鋼鐵向 大環境借景,僅保留2樓前方 實牆,在外觀的立面上挖出一 個長方形的孔並嵌上玻璃作出造型。
  「建築體前方的立面是屬於 城市的,(後巷)則向社區借 景。前後領域被破除而全一化 (unis,這個書店是 in-belween-space (過渡空間)。大自然是 最大亂數,沒有邊界,不璃 飾,極其珍貴。『我的書房』 是師法自然的結果。」人類經濟必須回到自然人 文,必須重視和諧。程紹補 充,社區書店必須成為,「地 方居民與城市文化的交集、核 心(core)。」設計師給予空間 向您推薦:新莊海鮮餐廳  中和包膜  板橋電波拉皮  

更美好的社區書店
中國女工 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