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07 15:48:29文明人

電影就是要搞大---電影和電視的差別



       最近又拍完一部電影了,在這部電影中我才真正認清電影和電視的真正差異是在哪裡,那是不同於以往的表面上的體認,而是更底層的觀念跟想法,這要感謝攝影師的教導,拍片的過程中他不斷提醒著我「電影就是要搞大」。原先我一直以為我懂,我懂的大是,場面大、預算大、人員編制大、畫面大、工程浩大...。後來發現其實這些大充其量只是一般外行人知道的皮毛而已,身為十幾年的影像工作者竟然也僅止知道於此,可真是汗顏。

         一直到拍攝接近尾聲,我才恍然過去自己的井底之見,電影的大是內部操作觀念的大,是思維和專注於細節之處的大。過去一直專注在形式上的大期時只是一種迷思和沒有看見電影裡層的偉大之處,所提出來的淺碟之見。除了對大的迷思之外,還有一種對鏡頭長短的迷思。很多人覺得電影應該大量使用長鏡頭,少用特寫和短鏡。如果一部電影的鏡頭太碎就常常會招來「像電視」之譏,這樣的說法只能說對了一半。其實從整個影像發展來看,早在電視出現之前短鏡頭和特寫早已是電影慣用的影像語言,怎會到電視出現之後變成電視的影像語言呢?其實影像的使用並沒有電視和電影之分,只在於是否用的恰如其分。之所以會有電視和電影之別的說法,主要來自於三部分。第一個是螢幕的大小操縱著語言的使用,電影的大螢幕對於畫面細節的呈現讓導演們勇於使用長鏡頭,也因為特寫在大螢幕裡所產生的壓迫感,讓電影的特寫使用少於電視,這還有另外一個層面是關於演員,這部分留待以後再討論。第二是來自於「台灣新電影」的延伸,台灣新電影慣常使用的長鏡頭,影響三十年來台灣電影語言的使用,使一些後輩或對台灣電影發展了解不夠深入的年輕人產生這樣的誤認。第三是經濟層面的問題,電視因為單位成本比電影低及拍攝效率的要求所以在拍攝節奏上就要加快,為了加快拍攝的效率,導演們就必須多一些機巧的運用,而反映到畫面上就是特寫會變多,借位會變多。講求效率的香港電影就產生其獨特的影像語言,不知所以然的人會以為這是香港電影特異的風格,其實說穿了只是因為產業特質所致。\

       回歸到電影的大,其是就是避掉電視的機巧,怎樣難搞就往哪裡去。以攝影來說,通常在室內拍攝,如果透外時室內的光跟室外的光的反差會比較大,室內的燈就需要補強,如此一來不僅耗時而且燈的使用量大也會增加費用。一般講求效率的電視就會避免這樣的鏡位產生,攝影師和導演為了節省時間和成本,不得以就犧牲畫面的透視度,這樣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除了攝影以外其他各組也有其取巧的做法,例如美術對於一面牆的的處理可以刷完一層漆後做舊再一層再刷,也可以一塊布完全遮掉,乾脆省事。取其效率的情況下,很多美學的部份就會被消除,當然拍電影也不能不顧效率,只是必須在與美學中間取得平衡。

        如果我們將拍攝內容量化的話,可以發現電影的單位成本一定比電視高。以單場戲一頁紙的量為例,電視所能給予的操作時間大約是兩個小時至三個小時,電影則可以四到六個小時。如果你的電影預算只足夠你三個小時操作這樣的量的一場戲,那嚴格來說也只能算是電視而已,即使是用膠卷拍也頂多能稱之為用Film拍的電視。所以電影的拍攝跟你用什麼機器拍攝無關而跟你的態度有關,往「大」的方向去搞有關。

        形式的呈現其實都發自導演及團隊的內在思維,如果一個電影團隊的思維大都往如何節省成本和有效率的方式完成一部片子,那樣的片子一定不夠細膩與大氣,即使你的片子擁有再大的資本,一樣表現出其粗糙與機巧。但如果一部片子的預算低,但製作團隊的成員都努力將有限的資源搞到最「大」那影片自然會呈現出其細膩之處,自然而然它就會成就成一部電影即使你只是用DV拍而已。

         但在往「大」的方向去之前,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要知道現在拍攝的片子它的「大」是什麼?然後如何做到那個「大」。如此的「大」才會符合現實否則都只是空談而已。

         現在如果還有人問我電視和電影的差別在哪?我會這樣說

                         「電影就是要搞大,電視...影像之機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