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24 21:39:57姬利安

《魔幻王國:獅子‧女巫‧魔衣櫥》

The cowards never started 懦者卻步
The weak died on the way 弱者死於途
Only the brave arrived 勇者走畢全程
They were the pioneers 開拓新天地

《魔幻王國:獅子‧女巫‧魔衣櫥》
純真的說教 完美的CG

迪士尼耗資二億美元特技的《魔幻王國:獅子‧女巫‧魔衣櫥》,在視覺上的確製造出有震撼力的美感,獅子造型的氣勢令人懾服,每一絲毛髮造到柔潤、輕軟,獅王的樣子震懾、威武,眼神更有仁者風範,單是這位主角已經令筆者神服於這種莊嚴的美感裡,亦使筆者佩服竟然可以將人類的情感深度注入一隻虛擬的動物裡。另外,電影裡有多款新造型的奇珍異獸,如有半羊獸、人馬、牛頭獸、水精靈、樹精靈、能言獸、獨角獸、地妖、石怪、矮人、巨人等,為歷奇故事增添不少奇幻色彩。

但另一方面,電影的特技與《魔戒》系列確實有照板煮碗的方向,場景、服裝、美術、道具都令看過《魔戒》片的觀眾感到眼熟,甚至連取景都在《魔戒》拍攝過的紐西蘭。飾演冰雪女王的女演員Tilda Swinton,與《魔戒》的Cate Blanchette有著相同的氣質,令人一時眼眩。儘管導演否認電影有Peter Jackson的影子,但都不得否認,《魔幻王國》的「外觀」就跟《魔戒》很相似。

電影以獅子王阿斯蘭決戰邪惡白女巫(蒂達史雲頓飾)為故事骨幹,講述四兄妹露西(佐珍亨莉飾)、艾文(史根達堅尼斯飾)、蘇珊(安娜波普威爾飾)、彼得(威廉摩斯利飾)無意中發現魔衣櫥,帶領他們去到納尼亞魔幻王國---一個曾充滿精靈、小矮人和巨人的魔幻世界;但本來快樂和諧的納尼亞正被惡毒的白女巫冰封,孩子們在找尋阿斯蘭的旅途略嫌太悶、太累贅,顯得平淡無奇。故事以孩子的視點作為中心,這段探險式的經歷是培養及塑造一個完整人格的好開始,能給予孩子一個幻想空間,亦能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教材,相信不但可以吸引喜歡刺激奇情的小朋友,故事的純情更可以吸引大人進入一個現實生活追尋不到的生活空間。

聖經改編

原著小說的作者魯益師在文學界一早已是享負盛名人物,其作品在基督教被視為追捧之作。故事好明顯的引用聖經故事作編改,由艾文的出賣,到獅王的復活,都是以耶穌的事跡作為骨幹,而聖經的主題-愛,就是電影的重點訊息,因愛而作寬恕、因愛而鼓起勇氣、因愛而獲得信任、因愛而作出犧牲,其實,聖經內的某些情節甚至以明喻法貫通於整個故事架構裡面,以幻想出來的奇妙世界去展示一個耶穌時代的世界,最明顯的是阿斯蘭是納尼亞的王,為拯救納尼亞與艾文,不惜犧牲自己;冰雪女巫是撒旦,引誘艾文出賣兄弟,但最後都因良知而重投阿斯蘭懷抱;還有更多更多。如果觀眾對聖經熟悉,不難發現電影/故事其他細節與聖經的有相近之處,但千萬不要用有色眼鏡去看待它,因為當作為普通普羅大眾的一項消遣,這部電影不失為水準之作,亦很適合兒童觀賞。不過,就電影的觀賞角度去評論,這電影著實不比《魔戒》精采,因為沒有了密集式的奇幻驚喜,亦沒有格鬥式的比拼。

迪士尼很聰明地利用這部電影原著小說的宗教力量,去作佈道訊息,同時間亦可以吸納一批基督徒票房。由於巿面上的電影大都以荼毒心靈為主導,因此,一部口碑好的、含教育意義的、配合巿場潮流的電影往往會因這些利好的因素而大賣,就好像這部電影般。在美國,《魔幻王國》的開畫周末票房超過六千五百萬美元,這個超然的成績,不知當中有多少是因為基督教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