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5-02 14:38:08淡藍幽魂

我的品牌追求

王菲曾有一首歌,唱到我是誰的香奈爾…
香奈爾不只是一件華麗的衣服,而是一句女人心羨的形容詞。
我是誰?
手腕的GUCCI長短針在12重疊時,NOKIA手機傳來吃飯約會;腳上蹬的NIKE休閒鞋帶我到7-11買包MILD-SEVEN,瞥見雜誌架上的PLAYBOY與TIME男女呼應;走過HANGTEN和DKNY專賣店後拐到STARBUCKS與人碰頭;座定後IBM電腦跳出YAHOO!首頁…,我在台北。
問我崇尚品牌?我其實不懂品牌,也不談品牌。
而我的行為卻高度崇尚名牌,虛榮得要命。
總是從任何報導中去追求及跟隨名人的行為與思考。看到前幾期商業周刊提到辜振甫先生養生有道年到八十五仍耳聰目明愛好文藝,心理簡直是稱羨不已,幾乎就在當天晚上早早離開辦公室,並於九點多時開始閱讀,十二點前強迫自己的腦袋擺上枕頭上。
我開始過著名人品牌的生活---
以張忠謀的閱讀,每天看書超過3小時。
以辜振甫的飲食,每天早上一顆水煮蛋。
以王建瑄的自律,學會向主禱告與感謝。
以馬英九的修養,得以喜歡獨四書五經。
以吳淡如的為文,得以每天寫上幾千字。
品牌已經從外顯得的附加成為內在的涵養跟隨;記得三毛翻譯的阿根廷漫畫家季諾的『娃娃看天下』自序中提到朋友覺得三毛愛看漫畫是不夠水平的,而那朋友總是隨身帶著世界名人大作;其實多半我也是如此虛榮,我的書架上有的是談趨勢如約翰奈斯比、談科技如比爾蓋茲、談行銷如柯特勒、談心理如榮格、談女人如吳爾芙、談經濟如梭羅、談投資如索羅斯、談二岸如大前研一…;我總是擔心於自己的所開口所言語是如何的落伍,我追求的流行品牌是種思考、是種論調,從DINK頂客族到BOBO族我盡可能去研究。
而最後,我是誰?
在台灣,千萬消費大眾對品牌這學科或許陌生,卻是活生生在一個品牌的消費空間,和我一樣走進7-11或家樂福時根本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在品牌規劃下消費,我們買海倫先度斯是想去頭皮屑、喝健怡可樂知道不會胖…,我們在其中,而不知其內涵。
我們可以遠離品牌嗎?
讓我想起某為法國文豪極度厭惡高達320公尺直衝入天的愛菲爾鐵塔,這文豪怎麼在巴黎市任何一角落都眼光都閃不掉那鐵塔,而最後,而唯一可以不看見的方法就是走進愛菲爾鐵塔裡。
在台灣如何搞懂品牌?
幾年前美國經濟學者梭羅還直說台灣沒有品牌經營充其量只有1/2個品牌,那半個品牌就是ACER。
而在台灣談到品牌的書名已經多到數完四肢指頭都數不盡,意思是內容談到品牌的不在下列:四字書名:體驗品牌、品牌領導、品牌塑造、品牌王國、品牌經營、品牌管理、品牌密碼…;五字書名:品牌大贏家…;六字書名:大品牌大麻煩、品牌卡位贏家、品牌保姆手冊、品牌行銷法則、品牌贏家A-Z、建立品牌識別、網路品牌法則…;七字書名:殺手級品牌戰略、再造行銷大革命、高感性品牌行銷、品牌行銷在中國、塑造品牌的威力…;八字書名:如何打響網路品牌、品牌始終來自人性…;書名提到數字:品牌22誡、BRAND9、24小時的品牌經理人、創造第一品牌的42堂課、全球50大品牌的故事、經營品牌的20個課題、打造殺手級品牌的10大法則、造美麗新世界/35個化妝品牌的故事、奧美相信知行銷公關+建立品牌識別2合1 …
如何弄懂品牌?
好累,只要活到品牌的世界中,讓中國時報使我們閱讀時變得有魅力,讓麥當勞使我們覺得薯條吃起來很愉悅,讓家樂福使我們覺得天天都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