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15 10:25:11Jill

多情的土地

我該如何紀錄心中的悲傷與感動?

 

翻開劉克襄新書《十五顆小行星》的第一篇,便讓我必須暫停手邊的工作。

 

199811月失蹤於阿里山,來自於紐西蘭的23歲青年魯本。在魯本失蹤之後,魯本的父親曾2次來台駐足阿里山,請求協助尋找。而〈隱逝於福爾摩沙山林〉便是書寫在這起事件過程中,魯本、魯本的父親、阿里山的居民、賣膏藥的阿伯、遊客、警察、劉克襄,甚至江蕙,彼此交會所綻放的光芒。

 

悲傷的是魯本父親對兒子的擔心與煩憂,從感覺與夢見兒子出事,至尋找到孩子的遺骸,其間要歷經多少個無法入眠的長夜?天冷、天雨時,想到孩子在淒冷的山野,無所依憑的心酸?等到最後竟只是孩子的一副骨骸?雖然,人們常常會說,緣分天注定,但過程之中的折磨,又該如何了得?

 

感動的是熱情相助,來來往往的人情。我相信,只要是知道這件事的人,都會在心中為這對父子默默祈禱。更不用說曾大力協助魯本父親,往返山林之間的鄉民、搜救隊、警察了。而江蕙的歌聲,更成為孤獨的父親,有力的精神依藉。

 

何其有幸,我能夠生長在這一塊多情的土地,能遭遇到眾多的有情之人,也感謝劉克襄先生以如此深情之筆,紀錄這人間的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