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9-05 13:52:57Spike Situ

Show Us the Money! (2)

雖然棒球迷已經對過去二十五年裡球員的罷工(或資方的封館)見怪不怪,但1994年的勞資爭議,還是導致美國職業運動史上第一次的停辦總冠軍賽。到了九月中,當Bud Selig宣佈世界大賽將不會舉行時,他和其它老闆也認識到,以Don Fehr為首的球員工會不可能接受NFL式的薪資硬上限。因此球隊老闆採取了與NHL一樣的談判策略,而提出了薪資稅的規劃。一開始的提案是,對於超過某一特定水準的薪資,稅率超過百分之百。球員工會對這個案子一樣興趣缺缺;而球員工會提出的對球隊全部薪資與收入課徵1.6%的扁平稅率,課稅所得用作收益分享的方案,資方也同樣毫無興趣。

在這個秋天,勞資雙方在柯林頓總統指派的勞資仲裁人William Usery協助下,畢竟取得了一些進展。到了十二月中,勞資雙方同意各靠近一步,提出了另一個累進稅方案,即超過聯盟平均值之上的不同等級,課以累進的薪資稅。雖然雙方都已接受薪資稅的設計,但對於實際的數字該是如何,仍有極大的歧見;顯然地,要達成協議,還需要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於是資方走了兩步棋,企圖讓球員工會感受到更多壓力,從而能夠更快達成妥協。

第一步是,大聯盟官方提出了最新的薪資上限方案,該年冬天所簽下的任何球員合約的價碼均不得超過某一特定的水準。第二則是,資方決定在下一年球季開始時啟用所謂的「替代球員」(replacement players),這些替代球員將與任何願意偷跑接受資方條件的工會球員一起受邀參加春訓。正如同稍早(1987年)NFL的罷工,在正規球員罷工不打時,資方是可以在例行賽中啟用這些替代球員的。也當然不消說,大聯盟的老闆們也沒有打算永久地取代那些參加罷工的大明星,如前述的Griffey, Gwynn, Maddux, 和Johnson這樣的球員。

和NFL在1987年的罷工不一樣的是,棒球明星在這次的罷工行動中,堅定地站在球員工會這邊,即使可能會損失五百萬美元以上的薪資收入。犧牲最大的,大概要首推金鶯隊的老牌明星Cal Ripken Jr.,當時在聯盟已經奮鬥了14個球季,他原本可以在1995年打破由「鐵馬」Lou Gehrig所保持的連續出場紀錄。但是Ripken很清楚知道,前輩球星如Catfish Hunter、Reggie Jackson、Brooks Robinson等人在1970年代的努力爭取,才帶來了今日大聯盟的自由球員制度,因此他公開宣佈,即使無法打破紀錄,也要保護未來球員免於薪資上限(或相同效果的薪資稅)的荼毒。

讓替代球員在棒球的正規賽季裡出賽的作法,究竟是好是壞,本來是該由球迷來決定的。但是,最後站出來裁定資方是否可以單方面實施薪資上限制度的,卻是美國的司法當局。正當NLRB在處理球員工會提出的不公平雇用行為(unfair labor practice)指控時,勞資雙方正在談判桌上逐漸縮短彼此之間的差距。資方最後提出的方案是,球隊薪資超過四千四百萬的部份課以百分之五十的稅率,而球員工會的方案則是薪資超過五千萬的部份課以百分之二十五的稅率。雙方在白宮的一次會談上,柯林頓總統建議雙方中止罷工,服從仲裁者的調解;球員方面同意了,但資方拒絕了總統的建議。然後到了1995年四月二日,在NLRB的請求下,聯邦法官Sonia Sotomayor裁定,資方單方面實施薪資上限制度的作為是不合法的,因為談判的雙方並沒有到了推車撞壁的死結(legal impasse)。在得知此項裁決後,球員工會於第二天宣佈罷工中止;到了第三天早上,資方也取消了當天晚上原本排定由替代球員出賽的比賽。三個星期之後,原本的大聯盟球員終於可以上場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