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08 10:37:28Spike Situ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我手上有一張今年最後四強門票的票根,背面寫著:

「The Final Four is one of 88 championships in 23 sports
involving more than 44,000 student-athletes conducted
annually by the NCAA.」


NCAA 不是只有男女籃跟美式足球而已。 NCAA 的各項冠軍賽每年有四萬四千人參加,如果算入常態比賽以及三個分區,那麼全美國至少有三十萬名這種的學生運動員。

而 NCAA 是負有教育意義的。透過對體育活動的參與,學生們可以學到一些在教室當中難以學會的東西,比方說,自我要求與紀律、追求卓越的精神,在團隊競賽中更可以學得與不同的人相處、打交道的經驗,以及,最重要的,團隊合作(teamwork)的價值。當然,更不消說,這種體育競賽背後的精神是基於古希臘的哲學,清明的心智必以健康的身體為基礎。
這種精神是習慣於台灣那種一元化價值觀,「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人所不能理解的。甚至也不是「喔,北卡今年又會向 NBA 提供哪幾個優秀新人」的看熱鬧職業球球迷所能理解的。它也超越了「勝負」的量度。

超過一萬名的球迷,在今天來到了伊利諾校園裡的 Memorial Stadium,為他們心目中真正的鬥士喝采。Roger Powell也許永遠不會打進 NBA,但是他在校隊的四年生涯肯定會讓他變成一個與眾不同的牧師(他是老家 Joliet, IL 的五旬節派教會 Pentecostal Church 的牧師,通過考核領有牌照的)。

鏡頭帶到了 Luther Head。這個大四後衛,後場三重奏最被低估的一人,是今年全隊的得分王。但是多少人知道,他在大三球季剛開始的時候先是無照駕車被逮,然後又被懷疑涉入一宗當地的偷盜案,以至於他向剛上任的教練 Bruce Weber 自請退出校隊?

在 Head 自覺混不下去的時候,是 Weber 跟他的長談將他留了下來,最後更在今年發光發熱,成為伊利諾外線的第一號射手。

如果你沒有看到 Head 在八強戰的延長賽中,抄球上籃的鏡頭,那是你的一大遺憾--Head的目光注視著的,並不是籃框,而是也正在全力回防的亞大野貓隊球員。如果眼睛會說話,那麼 Head 這時的訊息再清楚不過:「休想阻我!」

Weber 那時候說:永遠不要放棄一個小孩。因為 Weber,Head 才能從兩年前的問題兒童變成今天家鄉父老心目中的英雄。

這支伊利諾校隊--我還沒有想到該給他們起什麼綽號,學生報紙則是稱他們為 Smilin' Illini --奮戰到了最後一刻。柯南大大形容他們今年的 Motion Offense 如同金庸筆下的獨孤九劍,仗劍江湖,欲求一敗而不可得。也許,伊利諾更像中華英雄裡的反派,無敵:表面上只為達無敵境界而戰,但最終所追尋的,也許只是一敗的感覺!既然不免一敗(有勝有敗,本就是運動競賽的本質),那麼萬眾矚目的全美冠軍賽,對手又是唯一有資格擊敗我們的北卡,又何所求?如果冠軍賽的對手不是北卡,而是 Michigan State 或者肯大,伊利諾輸了固然難過;即使贏了,也總是留下那麼一絲的遺憾。

所以,我們沒有遺憾,唯一傷感的是,這支伊利諾就要各奔東西了,不論是 2004 年十二月痛宰威克森林、全員外線齊發的鏡頭,或者Jack Ingram 的神來一筆三分球擊破了威斯康辛的主場38連勝,或者八強賽對亞大野貓的世紀大逆轉,甚至是冠軍賽最後,那個五人緊密合作無間的傳導讓 Head 投進的追平三分球,我們再也不會看到了,最多只能從錄影帶裡一再回味他們的風采。

NCAA 籃球賽,就像人生,一幕幕的悲喜劇正在不斷上演。學到人生中的大道理的,不是只有場上流汗流血奮戰的運動員,還有教練(不信可以去訪問 Tom Izzo),當然,還有觀眾。

真的沒有一點遺憾嗎?

也許要經過很久之後,我們才會理解 '05 Stormin' Illini 的遺憾。

北卡重返榮光,Roy 終於得到了那座誘人的大學冠軍。

然而這支北卡,不過是每年錦標賽打到最後必然會產生的冠軍,的其中之一。

可是伊利諾呢?如果他們贏了這一戰?
'05 Stormin' Illini 將會是 NCAA 歷史上最偉大的球隊之一。

1. 他們會是 NCAA 史上第一支在季末通算達到 38 勝里程碑的球隊,超越 1986 和 1999 的杜克、以及 1987 的 UNLV 的 37 勝。
2. 他們在歷史上的地位,將足以和三十年前的那些偉大球隊相提並論,包括 74 年的北卡州大(擁有超級飛人 David Thompson,史上最後一支一敗的冠軍隊),76 年的印大(Sean May 的老爸 Scott May,史上最後一支全勝的冠軍隊);甚至比起八連霸時期的任何一支 UCLA 棕熊隊,Stormin' Illini 也毫不遜色。

而這是在一個高度商業化的年代,優秀高中球員不斷跳過大學階段,
或者 underclass players 大批湧入 NBA 淘金的情勢下達成的。
然而,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如果。

不同於 75 年的印大,Stormin' Illini 沒有原班人馬再聚首、再一次挑戰冠軍的機會了。在 Memorial Stadium 裡,站在我前面的一個美國男生流下了眼淚。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因為,多情自古傷離別。

沒有了冠軍,Stormin' Illini 也許很快就會為人所遺忘,只是 Roy 得到生涯第一冠的配角而已。也許在多年以後,夜深夢迴時,Bruce Weber 會想起 Big Ten Tournament 的那個週五,永遠傾聽他、支持他追求教練生涯的母親 Dawn Weber,那個本來應該在觀眾席上為兒子加油的老太太,就這樣離開了人世,未能一睹 Stormin' Illini 的最後結局。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所以,如果你自認為是 NCAA 籃球迷,請永遠記得這支 Stormin' Illini,
不要讓它的形象淹沒在成王敗寇的歷史洪流裡。

夢幻般的 2004-05 球季終於畫上了句號。我在 Edward Jones Dome 裡
親眼見證了歷史,見證了這支伊利諾校隊的結局。他們輸了,Sean May
、Rashad McCants跟 Raymond Felton 為 Roy 帶來了那座誘人的
大學冠軍。我想起我的第一篇 NCAA 專欄,啊,這是一個美好的結
局,可惜我人在伊利諾,Once you go orange, there is no way back。
"On any given Sunday, you either win or lose;
but whether you win or lose, you gotta play like a man."

And the Stormin' Illini fought like a champion.

謝謝你,Coach Weber。再會了,Luther, Roger, Jack, and Deron。

我永遠記得這個夢幻般的球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