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3-22 23:11:20jadejessica
末日青春溺水流
戲目:青春解散制作體《世界末日前一定會出來》Too Late To Die Young
場次:3月5日晚上7:30英倫慘綠 結他夢醒 britpop曲風。
第一次的自強284,天寒,來到廢屋戲。進門後即進入戲劇的場域,可惜的是這樣一個仿現實空間的場景,卻無法自由的走動,還是像觀看鏡框式舞台般,屈坐在ㄧ個狹小不適的瓷磚上。當天趕在第一號進場,並對眾多的人數與空間的不足產生危機感,在工作人員的許可之下,隨即霸占女孩房間裡一台電視機前(心中暗對別人感到不好意思)。
回頭介紹,這是一個擁有三間隔間的老舊房舍,進門首見男孩房,經過中間想必是控制室,最裡面是女孩房。在女孩房看,因為動彈不得致使沒有選擇。女孩房有兩台電視螢幕,播放著隔壁(事實上是隔壁的隔壁)男孩房的景象,是現場轉播,雖然覺得畫面內容沒有經過設計,很隨性的樣子。男孩房同樣可窺見女孩房的畫面。
從觀眾的位置看,舞台即房間,不過就是第四面牆被剝除了而已,有點超現實的擺設。除了兩台電視螢幕和穿梭自如的現場攝影手好似對演員來說是空氣以外,女孩就是在這個空間中過生活。觀眾像偷窺女孩吃東西、打掃、化妝、找東西、出門和回家…是生活沒錯吧,沒有什麼情緒。她轉開收音機,傳送進來身兼劇作者的DJ聲,語言隨性喃喃而時常不知所云。音樂是好聽的,是的(而我幾乎是被DM上那四排每晚播放音樂所吸引來觀戲的)。聽著音樂與DJ的自語看著女生喝牛奶吃土司拿Welcome購物袋,嗯。
老實說,並記不得這部戲的任何一句台詞,說起戲的流程,也記不得。留下的只剩片段的感受與想法。
隔壁的男孩大聲嚷嚷,語言不斷,拿著麥克風一副憤世眼光,呼嘯混亂青春的辭藻。猜想是「那男孩攔下飛機」的字吧,但未讀過,所以仍不記得。只記得感想,是這樣相仿的年紀都愛搞堆砌形容詞的少年愁憂嗎?當眼睛與耳朵雙訊息交疊而出的除了「這是一股氛圍」以外無話好說。
女孩開口,她在牆的另一邊先是傾聽男孩,好似之前充斥這個場域的語彙也是看不見的第四面牆。而後她與男孩對話,到底是因為個人對文字不夠敏銳還是導演希望觀眾不用記得語言呢?女孩好似安撫男孩,然後他們交換房間,而因為影像的關係,他們好像之前就一直存在彼此的空間之中。
或許只能在影像中相見,是偶像劇戀情。已一連看了三齣戲都有偶像劇戀情的內容,於是當場感到—好膩,諷刺現代電視劇本身好似也成了一種固守。然後他倆皆離開房間,女生抱著男生的頭進入影像,現場key藍背景,但似乎即使是事先做好的也不會影響意義。Ending如MTV般的,擁有令人好奇的影像技術。
於是拍拍酸痛的臀部,工作人員提醒趕快離場,回到冷颼颼的室外,心也有點冷。
一個憑藉畫面意象傳達的劇場表演,若遇到技術不精良所導致演出失誤影響是很大的。據說我所看的場次就沒有出現幾個重要的影像(在工作人員走上舞台檢查接線上就看的出來),或許也是感受不良的原因。
一度感覺這種頹廢華麗風格充斥在身旁太多類似的人身上,以致於無法認同此劇站在多麼不凡、超脫於所謂「七年級」的標籤。後來想想,導演嘗試把這種普世情感搬上舞台也說不定。
場次:3月5日晚上7:30英倫慘綠 結他夢醒 britpop曲風。
第一次的自強284,天寒,來到廢屋戲。進門後即進入戲劇的場域,可惜的是這樣一個仿現實空間的場景,卻無法自由的走動,還是像觀看鏡框式舞台般,屈坐在ㄧ個狹小不適的瓷磚上。當天趕在第一號進場,並對眾多的人數與空間的不足產生危機感,在工作人員的許可之下,隨即霸占女孩房間裡一台電視機前(心中暗對別人感到不好意思)。
回頭介紹,這是一個擁有三間隔間的老舊房舍,進門首見男孩房,經過中間想必是控制室,最裡面是女孩房。在女孩房看,因為動彈不得致使沒有選擇。女孩房有兩台電視螢幕,播放著隔壁(事實上是隔壁的隔壁)男孩房的景象,是現場轉播,雖然覺得畫面內容沒有經過設計,很隨性的樣子。男孩房同樣可窺見女孩房的畫面。
從觀眾的位置看,舞台即房間,不過就是第四面牆被剝除了而已,有點超現實的擺設。除了兩台電視螢幕和穿梭自如的現場攝影手好似對演員來說是空氣以外,女孩就是在這個空間中過生活。觀眾像偷窺女孩吃東西、打掃、化妝、找東西、出門和回家…是生活沒錯吧,沒有什麼情緒。她轉開收音機,傳送進來身兼劇作者的DJ聲,語言隨性喃喃而時常不知所云。音樂是好聽的,是的(而我幾乎是被DM上那四排每晚播放音樂所吸引來觀戲的)。聽著音樂與DJ的自語看著女生喝牛奶吃土司拿Welcome購物袋,嗯。
老實說,並記不得這部戲的任何一句台詞,說起戲的流程,也記不得。留下的只剩片段的感受與想法。
隔壁的男孩大聲嚷嚷,語言不斷,拿著麥克風一副憤世眼光,呼嘯混亂青春的辭藻。猜想是「那男孩攔下飛機」的字吧,但未讀過,所以仍不記得。只記得感想,是這樣相仿的年紀都愛搞堆砌形容詞的少年愁憂嗎?當眼睛與耳朵雙訊息交疊而出的除了「這是一股氛圍」以外無話好說。
女孩開口,她在牆的另一邊先是傾聽男孩,好似之前充斥這個場域的語彙也是看不見的第四面牆。而後她與男孩對話,到底是因為個人對文字不夠敏銳還是導演希望觀眾不用記得語言呢?女孩好似安撫男孩,然後他們交換房間,而因為影像的關係,他們好像之前就一直存在彼此的空間之中。
或許只能在影像中相見,是偶像劇戀情。已一連看了三齣戲都有偶像劇戀情的內容,於是當場感到—好膩,諷刺現代電視劇本身好似也成了一種固守。然後他倆皆離開房間,女生抱著男生的頭進入影像,現場key藍背景,但似乎即使是事先做好的也不會影響意義。Ending如MTV般的,擁有令人好奇的影像技術。
於是拍拍酸痛的臀部,工作人員提醒趕快離場,回到冷颼颼的室外,心也有點冷。
一個憑藉畫面意象傳達的劇場表演,若遇到技術不精良所導致演出失誤影響是很大的。據說我所看的場次就沒有出現幾個重要的影像(在工作人員走上舞台檢查接線上就看的出來),或許也是感受不良的原因。
一度感覺這種頹廢華麗風格充斥在身旁太多類似的人身上,以致於無法認同此劇站在多麼不凡、超脫於所謂「七年級」的標籤。後來想想,導演嘗試把這種普世情感搬上舞台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