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24 22:18:12Jeremy

今日人物-鄭文堂導演

今天去參加高雄電影節系列活動的一場講座。
講座的主題是《透過鏡頭與觀眾對話》,主講人是鄭文堂導演。

這個主題名列我十大沒興趣的主題之一,來參加主要是衝著鄭導的份上,鄭文堂是台灣近年新起的導演,他從事電影幕後工作已經多年,後來嘗試自己執導,2002年的《夢幻部落》榮獲當年度威尼斯影展影評人週最佳影片及2002金馬獎年度最佳台灣電影,使他開始聲名大噪。我也是這個時侯才首次聽到鄭導的名子。

鄭文堂的電影我其實從沒看過,據說鄭文堂影片裡的角色,似乎很少有效地交談。常常是封閉的,沉默的。有時候他們會突然多話起來,但說的卻是自己的語言,用一種催眠般的節奏。我大概知道他不是表現主義的一個導演,其影像風格還是一般台灣導演最擅長的寫實風格。正如同鄭導在今天的講座上所提到的,他的電影受到侯孝賢(台灣)、奇士勞斯基(法國)、溫德斯(德國)的影響很深,通常帶有一種很強的人文關懷與較內斂的情感。

寫實風格幾乎已經是台灣導演自八十年代「新台灣電影運動」的顯學,著名的長鏡頭與空鏡頭在世界已經樹立了屬於台灣電影的獨特風格。鄭導提到,在他的作品中所處理的影像,太多來自他的記憶影像及他的成長過程。鄭文堂導演本人看起來並沒有那種文人的驕弱,他和林正盛導演一樣,都是看起來有點像流氓的草根導演,也並不擅於言詞,但是相反的卻因為如此,在對談的過程中令人感覺到一種親切的真實。

能夠和一個作品背後的創作者對談,是件愉快的事,和一位電影導演,面對面暢談他的電影更是如此。高雄並沒有很多的觀影群眾(其實台北也只好一點點),所以更能和這樣的一位創作者,短距離地接觸與對談。我在會中發了一個提問,由於離題了,所以在此我不多提。很遺憾沒有先看過他的電影,這次的高雄電影節,我想我有機會好好做做功課了。

明天有侯孝賢的最新電影《最好的時光》,下午14:00高雄電影圖書館3樓上映。
網路索票已經額滿,現場保留50張票,看來得早早去排隊…



鄭文堂
1958年出生,台灣宜蘭人,文化大學戲劇系影劇組畢業。
1982年開始從事電影工作迄今。八○年代的黨外時期,曾為「綠色小組」一員。

作品年表
1987 《在沒有政府的日子裡》(「綠色小組」時期紀錄片)
1987 《用方向盤寫歷史》(「綠色小組」時期紀錄片)
1998 《蘭陽溪少年》(電視)(河流三部曲)
1999 《濁水溪的契約》(電視)(河流三部曲)
1999 《明信片》 台北電影節、金穗獎最佳劇情片等獎項。
2000 《浮華淡水》(電視)(河流三部曲)
2001 《瑪雅的彩虹》(電視)(部落三部曲)
2001 《少年那霸士》(電視)(部落三部曲)
2002 《瓦旦的酒瓶》(電視)(部落三部曲)
2002 《夢幻部落》(《瓦旦的酒瓶》電影版)當年度威尼斯影展影評人週最佳影片、2002金馬獎年度最佳台灣電影。
2003 《風中的小米田》 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
2003 《寒夜續曲/荒村‧孤燈》(電視劇)
2004 《經過》 東京影展競賽類影片。
2005 《深海》 廣受期待中…


*********************************************************************
PICS:鄭文堂導演(攝於會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