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8-13 11:28:41花羊布娃娃

臺北文案※尋找城市繆司※從文學之路到誠品文化

繆司二號:從文學之路到誠品文化

  文學,是自詡為富人的遊戲,物質上的豐裕使喜歡平衡的人努力不懈地追求精神上的財富。許是上帝創造人的時候,只給了他一把鋤頭和一片貧瘠的精神土壤,所以我們才會窮畢身的時間去挖掘精神的錦囊,作深層的思考。

  要聆聽當代文學的跫音,臺灣是個不俗的選擇。

  當香港的地鐵內充斥各類引人注目的廣告時,臺灣的捷運卻在廣告之中辟出一小小的文學天地。二零零一年,靠著捷運的扶手,我的視線游移至靠門的小方塊:「捷運車上的窗/是一幅大畫框/淡水站/畫上觀音山的綠和淡水河的藍/竹圍站/畫上一層茂密的紅樹林在畫框下/偶而 塗上抱著小孩的媽媽在關渡橋上/偶而 剪貼一對情侶放在觀音山下/什麼時候 妳可以走進畫框/讓我細細地上彩 」題目是「走進我的畫框」,作者是「潔民」。我怔住了,被臺北隨處可見的文化氣息給怔住了。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臺北自九五年開始,每年都有一個「公車詩文」的比賽,鼓勵臺北人用自己的眼睛看自己的城市,然後挑選出優秀的作品,張貼在公車和捷運上。文學與生活於此結下不解之緣。

  二零零四年,重遊舊地,我發現另一個驚喜:中央圖書館前的中山南路兩側的柏油路上,竟然刻著一系列的「文學之路」。這邊廂摘錄了林海音、梁實秋等一九四九年來臺灣定居的外省人的文字,那邊廂卻摘錄了洪醒夫等在臺灣土生土長的作家的文字。站在這些石刻前,我似乎看到一群愛好文學的城市人拿著銼刀,一敲一琢,雕刻出一系列發人深省的文字。和香港剛完成的星光大道相比,這些文字無疑為躁鬱不安的都市生活注入一股清流。也許,這幾塊文字石雕永遠都招徠不到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也許,它們注定要成為臺北繁華背後的佈景,任人踩,任人遺忘。但它們的存在至少反映了這城市對文化文學的一份執著,一份深度的自我省視。

  從文學之路走來,籠罩著臺北的,不只是資本主義的魔力,還有一層濃厚的文化氛圍。

  如果你是來感受臺北的文化,又怎能錯過那濃郁的書店文化?

  高中時,常聽朋友說他最喜歡到臺北,因為那裡的書是一輩子也看不完的;大學時,和友人談起臺北,總離不開各式各樣的書店。後來聽說臺北有一家二十四小時不打烊的大書店,讓我更神往臺北的書店文化。每次去臺北,我除了要走一趟書局街外,更要跑去敦化南路的誠品書店,嗅一下書的香味。

  這些年,每去一次臺北就發現多了一家誠品。漸漸地,在誠品,除了可以買書看書喝咖啡,你也可以買到時尚的玩意兒、德國出產的輕便鞋子、本土美少女炮制以「Birthday」命名的首飾、奇形怪狀又有點帥氣的背包……走在臺北車站的站前地下街,你會發現連「吉野家」牛肉麵都算在誠品文化裡。靠書走出一條路的藝術人文專門書店,在短短的十五年間已發展成五十多家分店的連鎖書網,一個臺北人心目中的書店品牌,文化與商業扣上了很難逃脫的掛鉤。

  誠品已不是單純的書的代言人,而進化成一種文化,一種單屬於城市雅皮士、頂客族(D.I.N.K.──即double income no kids)的文化領域──走進誠品的世界,你就可以邊喝咖啡邊看書,看完書後可順道去誠品的生活風格區買一個價值不菲的塑膠的獨特形狀的杯墊,挽著安放書和杯墊的紙袋,你又可以拐個彎,到樓下的精品部看看有沒有你中意的行動電話座,又或者到音樂區聽聽你所喜歡的鐳射唱片,然後你就會帶著滿足的微笑,拿著戰利品,走在大街上,向世人展示你的奢侈和品味。

  品牌策略主宰了誠品的發展,縱使它怎麼篤定自己的「百貨公司」多了「一分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購買氣質」,一系列宣傳包裝的後面卻隱藏了引誘人花錢的撒旦,隱藏了一個專職制造文化層次矛盾的挑撥者。

  儘管很多人對這種將文化商品化的作法嗤之以鼻,諷刺的是,大家還是不能自拔地陷入那個魔套那個詛咒,協助商人延續誠品的神話。

  從文學之路走到誠品文化,籠罩著臺北文化的,除了一層濃厚的文化氛圍,也摻進了資本主義的魔法。這也許是城市人永遠難以攀越的藩籬,也許是那個拿著鋤頭的人誤解了上帝的意思,所以才會把鋤頭一分為二,一把去開墾精神土壤,另一把則去雕琢商業的世界。

圖片說明:看到「文學之路」四個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