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2-01 19:44:17潔膚症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

在任何標準下,切、格拉瓦絕對是一個不折不扣傳奇人物。他和孫文一樣,都是學醫出身,後來投身於革命事業。不同的是,他的角色非以募款、組織為主,而是提起槍桿,在深邃抑鬱的叢林中穿梭,與政府軍進行一場一場的游擊戰。

埃內斯托.切.格拉瓦(Ernesto Che Guevara),一九二一年出生於阿根廷的羅沙利奧。一九五三年取得醫師資格。一九五四年,他加入卡斯楚所領導的組織,欲推翻古巴獨裁政權。革命成功後,他被任命為中央銀行行長、工業部長等職。一九六五年,切離開古巴,投身國際共產事業,參與剛果的軍事行動。一九六六年,他變裝進入玻利維亞,組織游擊隊與美國支持下的政府軍作戰。隔年被捕並隨即處決。

這本「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是切廿四歲那年,與同為醫學院畢業的阿爾貝托,在南美洲的機車(及便車)旅行記錄。九個月中,他們經常處在極度飢餓,或是極度寒冷(大多是飢寒交迫)的情況。在近乎苦行的旅程中,他見識到後殖民主義對南美鄉民的剝削,也間接地影響他日後投身革命志業的決定。旅途中,他們經常要面對旅費、海關、疾病等各項困難,而切和他的旅伴總是能以輕鬆的態度面對一一克服。旅途中遇到的人,無論是官員、醫生、印第安鄉民、痲瘋病人等,他們總能本著相同的態度與其交遊,期望能在旅程中得到最真實的體會。就像他在前言中說:寫這本日記的人,在他重新踏足阿根廷土地的那一天,就已經死了。組織與打磨過這本日記的那個我,早就不再是我;最少,現在的我,以不再是過去的那個我了。漫遊南美洲對我造成的改變,遠超過我所能預見。

活在廿一世紀台灣的我們,恐怕永遠也無法獲得如此深刻的體驗,但藉由這樣的一本書,或許可以窺得那麼一點點屬於切的熱情;畢竟,生長在鼓勵我們妥協考試(竟然還有人主張恢復聯考)、妥協環境,甚至妥協人生的台灣社會;我們總要嘗試追回曾屬於福爾摩沙人的浪漫血統。對於英雄人物的想往,閱讀傳記,我們能得到只是冰冷的年代和事蹟;然而經由這本遊記,切.格瓦拉那豪放不羈、任意自得的性情,已透過文字,帶我們回到一九五一年那塵土瀰漫的鄉間小路,跟隨他踏上這不凡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