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07 22:49:59趙靖宇

定期定額扣加攤平法

「我的拉美基金原本跌四成多,最近反彈上來,只剩賠一九%…..」某日台北股市狂飆,開車時我聽到一位廣播節目主持人很開心地談起自己的虧損正在逐日減少中。

 

我在想自己是不是也該開心一點?我投資的基金不但虧損減少還倒賺,我並不敢在自己的節目中沾沾自喜,不管怎麼說,股市的反彈只是讓大家少賠一點,要全部解套還得持續奮戰,現在慶功未免早了點。

 

不少基金的跌幅確實是從四成快速回到兩成之內,特別是新興市場區域型及單一市場類型基金,例如印度股市從兩萬點跌到八千點,再從八千點漲回一萬兩千點,光是指數反彈就達五成,也讓人見識到新興市場漲跌之間的威力。

 

很多人投資基金之前都不知道自己心臟的強弱,經過這場金融風暴應該做了一番測試,不知多少人早早被震出場,認賠贖回或停扣定期定額,雖然我手上並沒有印度基金,但光是台股基金這一年的變化也夠嚇人的,何況我還持有四檔不同類型的台股基金。

 

專家不是說要分散風險?手上怎麼有這麼多的台股基金?我不否認自己因為人情的壓力而去買,幫朋友的忙,新申購兩個單筆因此遭到套牢,加上原本持續扣款的定期定額,我沒有埋怨朋友,當時我和一般投資人的心情一樣,認賠贖回覺得有點心疼,還好不急於用錢,我決定找機會點做攤平。

 

於是我在去年九月至十月之間啟動了定期定額加扣機制,不論新申購的單筆或是舊有定期定額共四檔基金,我一律從一個月扣款一次加扣到兩次,也就是說扣款金額增加一倍,其實有一點吃力,但逆勢之中我認為唯有努力寫稿寫書賺稿費,一定要把握危機入市,絕不能半途而廢。

 

去年九月份之後台股指數一路往下跌破十年線,最低到了十一月份來到三九五五本波最低點,景氣還要壞到何時沒人知道,但我唯一曉得的越是低點,一樣扣三千元,每次扣款的單位數增加很多,像我手上某一檔基金,剛開始扣款淨值是十二元多,三千元買二百五十個單位,跌到剩七元,買到四百二十八個單位,我只期望能夠在低檔區累積的夠多。

 

有投信用過去空頭反彈的歷史經驗試算,如果低檔加扣定期定額,單筆虧損回本的時間可以縮短,我自己在想,身為基金書作家,這也是一種以身試法,手上四檔台股基金的情況如下:

 

1.九十七年元月申購單筆,九十七年九月起每月加扣兩次定期定額,兩者合計報酬正五%(五月六日)

2.九十七年三月申購單筆,九十七年八月起每月加扣兩次定期定額,兩者合計報酬負一七%(五月六日)

3.九十六年九月定期定額起扣,九十七年八月起每月加扣兩次定期定額,累積報酬為一五%(五月六日)

4.九十七年九月申購單筆,九十八年五月四日回到淨值十元之上,報酬率三%。

 

至於我九十六年起開始一個月定期定額扣款一次的全球新興市場基金,原本也跌了四成以上,經過去年九月執行加扣,目前也只剩負八%,其他的基金便不在這裡一一詳述。

 

我買進的台股基金和新興市場基金的實例中,有一筆買在總統大選前的單筆是目前虧損較多者,而最早在九十六年即採定期定額持續扣款至今,即使經過金融風暴,還有報酬率一成以上,顯示單筆且買在越高檔,越不容易解套,相對在指數半山腰進場,再加上定期定額,全部達到快速解套效果,也再次證明當股市人人搶著拔頭香時,最好不要去人擠人,最容易發生意外。

 

那位廣播節目主持人如果在低點加扣定期定額,他的拉美基金應該很快就可以解套,但前題是手上得要有一點閒錢或是餘錢,要不也要努力賺錢,才有本錢把定期定額撐下去,這是在操作定期定額加扣攤平法時唯一也是最重要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