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01-30 15:15:11爵士月

[2001/01/29] 時間相對論?

「其實,算一算時間,妳也快回來了...」

收到朋友的e-mail,讀著讀著,思緒又開始亂飄。
剛來到加拿大時,電話那頭總是問:何時回來?
而我,在電話這頭,總是不免沉吟,默默算著:還有多久,才能回去?

苦苦算著日子,竟沒有一點出國的新鮮感跟興奮。對於異國的一切,置若罔聞﹔對於歸去的日子,才有期待。
而每回站在山坡眺望風景時,心裡總是空空的,以至於那樣的美景落在心頭,卻無法聚焦,任由我呆呆望向前方,竟有種想要望過太平洋的執拗。終究知道,望不穿.....儘管這兒的夜景再怎麼絕代風華,還是要酸酸地拿陽明山來比較。當我莫名感動的時候,連自己也分不清究竟是為了溫哥華還是台北?

難道,我真的是那麼徹徹底底的念舊份子嗎?

或許是吧。

當兵數饅頭的心情,是不是也這樣呢? 失戀之後,是不是也有這種症候群?
總是莫名其妙地懷念起最最平常的生活,像是:半夜趿著拖鞋下樓,出了巷口,就可以吃蚵仔麵線的日子。
久而久之,懷念的心情就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拋不離,也提不起。然後,開始懷念這樣的懷念。畢竟,懷念是會變質的。

初時的懷念很單純,只要想家就會淚眼汪汪,不害臊地承認思鄉之情,甚至有些強迫地用電話跟email渴求言語的安慰。 慢慢地,就像失戀久了卻未復原一樣,有些可恥,於是漸漸不敢聲張,不敢說失眠是因為適應不了時差,不敢埋怨偌大的中國城還是缺少家鄉味。懷念變得偷偷摸摸,躡手躡腳地爬下鍵盤上的指尖,鑽進雨夜的枕裡...一點點自尊,一點點武裝,我告訴自己要堅強。在這兒的時間就這麼長,不把握的話,還能怎樣呢? 只怕到時候,念舊的我又要「念」起這段「舊」時光,才陡然發現時間的弔詭跟狡猾...

剛來時,時間過得好慢好慢,轉頭回去看啊看,還是只過了三個星期。甚至焦躁急切得不得了,只想把日曆上的September 快快抹去! 即使換了日光節約時間,白天變短了,黑夜延長,只要過了午茶時間,這一天就到了尾聲。然而,時間搭上黑夜的背脊,像隻詭怪黑貓一樣,身子雖已靈巧地溜轉過牆角,細長的尾巴還沿著牆邊兀自優雅地緩緩滑過。我彷彿坐在跟貓眼一般黑亮的長尾上,溜東轉西,漸漸暈眩難眠。夜還未深,我已經披衣坐起﹔太安靜的窗外,不像台灣的夜晚,逼得我無法以假想來舔舐因思念而騷癢的疤。

過年之後,時間突然快轉,讓我敏感的不再是黑夜的暗長,而是白天的促短。如果不小心睡過頭,在還沒發覺之前,「今天」已經鳴金收兵,「明天」搭在窗前虎視眈眈。昏昏間,所有的問候便從「還有多久」的殷殷探問,變成「只剩幾個月」的惶恐。時間,應該是絕對的,不是嗎?

我開始無法安睡,像浮士德等待靈魂被提去的恐懼。以及----懊悔!
於是,我跟鬧鐘比賽,用惴惴的不安先行敲醒自己,深怕這一天又要被我浪費殆盡。
於是,我害怕朋友詢問歸期,像過了12點的灰姑娘,倉皇奔走,就怕被人發現:其實,那些改變都是假象...

空間的魔法失效----因為我太念舊,不管身在何處,仍然像還踩在台灣的街道上。
時間也不復神奇的療效----人家不都說它是最好的藥方嗎? 但我卻覺得被掏空的,更空了。那時候便該知道:
思念是絕症,時間只是度量的方式﹔我盯著時間,像讀著心電圖,時而微弱,時而激動,時而緩慢,時而疾促﹔然後,等待時間的結束變得比思念本身還煎熬,數著日子像數羊一樣,每個夜晚跳不過睡眠的柵欄,我在醒與睡之間掙扎,如同我的意識開始游移:是否....不如歸去?

就在這些無聊卻真實的愁緒之中,今天晚上,眼看又要過了。我一邊調整鬧鐘,一邊盤算回家的機票要買哪家航空公司的,忽然覺得虛弱。這些舉動跟想法似乎總是徒勞的多慮----鬧鐘叫不醒失眠的我﹔至於回家? 好像很久又很近....

下一篇:[2001/1/30] 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