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2-25 11:39:55晴海

設計無限

某個星期六下班後,我獨個兒跑到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館,參觀「設計無限」的展覽。以前住得比較近的時候,總是沒機會參觀一次。說我在找藉口,對,就是沒時間嘛。這次到那兒參觀,反而要特地乘車到沙田,真的有點無奈、「無謂」。

每天乘地鐵上班,總是在月台對面看到這個展覽的其中一個宣傳廣告海報,本就打算到那兒看一看。加上,那個星期六正好沒地方去,不想回家或在街上閒逛,更不想花錢獨個兒看電影,那就不如到博物館走一走吧。花十元便能令自己那樣興奮、自在,多麼的值得啊!

雖然是星期六,算是週未,但參觀的人真的不多。每個展館內都不夠幾十人。或許,大家真的對文化沒興趣吧。這次我參觀了三個系列的展覽,包括:系列二之《翻開:當代中國書籍設計展》、系列三之《視覺震撼》與系列四之《締造更美好的生活:香港設計系列》的第一炮《建:香港精神紅白藍》。就是系列四的廣告把我帶到文化博物館內,不過,我選擇了先參觀系列三,因為那個「肚皮」也很吸引呢。

《視覺震撼》主要展出了2004香港國際海報三年展中的作品,那些海報來自世界各地,有著各類不同的題材。這展覽的作品共分為四大組別,分別為「意識形態」、「文化活動推廣」、「商業與推廣」以及「專題─空間」,超過一千七百份。最令我記得的該是屬於「專題─空間」內的金獎作品,名為《香港私人空間》。在香港這個寸金尺土的地方,實在很難找到一個實實在在的私人空間,所以創作者選擇了廁所作為三張海報的主題。她用了一句「請看海報本身的獨白」,便能完全解釋了整個主題。那裡是每一個人每天都會到的地方,在那個不到五十呎的地方內,我們才能夠完完全全地擁有一點兒的私人空間。但是,這個私人的空間偶然也要與其他生物一起共用的,就如三張海報內的烏龜、小貓和盆栽。

海報設計應該是平面,不過,有很多的作品都給人立體的感覺。可是看久了,看多了,便會感到沈悶,所以我便跑到隔壁看「紅白藍」囉。這個《締造更美好的生活:香港設計系列》的第一炮,如它的題目《建:香港精神紅白藍》一樣,展出各個用紅白藍做出來的作品,有大「水泡」、晚裝、手袋等。就連參觀時讓來賓簽名的「名冊」也用了紅白藍帆布來做,可見紅白藍的用途是多麼的廣。我最喜愛的作品便是一個用「紅白藍」帆布堆砌成的報紙攤,給人很真實的感覺。用帆布叠成的「報紙」,實在很相像啊!另一個作品《家庭作業》,是一個用鐵架組成的房屋形狀,裡面吊著一串串的紅白藍珠子,真的很漂亮啊!

***********************
紅白藍膠布這物料令我想起六、七十年代的家庭式工業。不論是穿膠花或是穿珠仔,無論男女老少,家裡的每一個成員都成為這生產線的一份子,一點一滴地去努力奮鬥,我們的家就是這樣速成的。  ──來自《家庭作業》之作品簡介
***********************

不得不提的是,那個展覽廳用了《Kowloon, Hong Kong》作為背景音樂,加添了更多香港地道的色彩呢。另外,在展覽廳外,亦擺放了五個「紅白藍」作品,因為置於室外,所以規模比較大。那個有著「香港一定得」的竹棚花牌,就最令我印象深刻,也許是因為那個竹造的棚子罷了。

最後參觀的是系列二之《翻開:當代中國書籍設計展》,那是一個結集了中港兩岸四地多位設計師的精心傑作,共有五百多本書籍設計展現於參觀者眼前。此系列展出了不少中國設計師呂敬人的作品,但最吸引我的郤是那「本」貎似遊戲機「Playstation II」,名為《Praystation Hardrive》的作品。

除了場內作品外,各展覽的場刊設計也很有心思啊!我最喜愛的封面要算是系列二,它用了很多的文字拼砌著一個人正在看書的動作,而那些文字包括了所有與該展覽相關的資料,例如主辦單位、展出日期時間、入場費等,甚至連文化博物館的接駁交通也包括在內。不過,它的內文就較為簡單,不太吸引。系列三的場刊設計如它的宣傳海報一樣,十分震撼。系列四的場刊用了長型的設計,正正配合「紅白藍大廈」在銅鑼灣那「景色」,而且內裡也介紹了幾個主要的作品。或許與其他兩個系列相比,《紅白藍》那個展出的作品數量比較少,所以場刊內的介紹相對也較詳盡吧。

我就那樣消磨了一個下午,十分充實呢!並沒有看其他展覽,因為要趕著回家吃晚飯,也因為對粵劇著實在沒甚興趣。走的時候乘的是穿梭巴士,碰到兩位外籍遊客,實在很難得!他倆就像我們到外國一定要去當地博物館一樣,但香港的旅遊業很少推銷這類項目。怪不得香港的博物館不能夠與別地方的展館相比罷了。真的很不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