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的孩子/ Wawa No Cidal
你對台灣的原住民族有著什麼樣的印象?這一些印象,或者說是想像是真實的嗎?受到媒體的影響,無論是新聞、戲劇節目,乃至於綜藝節目的戲謔表演,我們一般的觀眾對於原住民總是有一些刻板印象,雖然刻板印象不全然是負面的,但是距離真實總是有一段距離。2011年,勒嘎‧舒米的母親想要復耕荒廢20年的梯田,勒嘎‧舒米拿起了攝影機拍攝,紀錄母親復耕的過程與辛酸,紀錄了兩年,成就了一部紀錄片《海稻米的願望》。這部電影便是這部紀錄片羽化而來。
《太陽的孩子》是一部真實的電影,在我的印象中沒有一部電影真正的(想要)關注原住民的生活,原住民就一直在我們的刻板印象生活著,隱身在社會的各個階層當中。電影的一開始,受過我們認知當中,所謂高等教育的原住民林秀伶是一位記者,然後當他將自己具備原住民觀點的新聞送回專門播出新聞節目的電視台時,竟被另外一個八卦新聞擠掉,沒有機會在心文當中播出。這短短的一場戲拍得很精彩,也呈現了原住民在城市奮鬥的所面臨的困境。林秀伶有自己的原住民名字,在求學的過程當中被漢名所取代;為了賺更多的錢,獨自到城市工作,將孩子留在部落讓自己的父親看照,或許因此錯失了陪伴孩子成長的時光;自己或許還忘不了自己的原住民身份,努力工作想要提供自己理想中的一切,卻可能比不上某位明星的花邊新聞。
這部電影當中,林秀伶不是唯一一位對原住民身份或部落有使命感的,秀伶父親過去是部落的長老,一心想要復育海稻田,回復梯田的美景,荒廢的水圳卻也不是靠自己的力量就能修復的,直到身體出了問題。徐詣帆所飾演的年輕人劉盛雄,其實早已搬離部落,卻突然回到部落,一一說服部落的地主將地賣出,賣給商人興建旅館與度假村。劉盛雄也不是不愛部落,他所代表的是一些原住民對於開發的嚮往,故鄉部落的經濟不活絡,年輕人往都市討生活,留在部落的都是老人跟小孩,部落的開發與建設或許是一個方向。
林秀伶因為父親生病,工作回到故鄉照看父親與孩子,看到了父親即使生病還是想要修復水圳,一種來自心中使命,他便將城市裡的工作辭去,決心留在部落。然而,政治上永遠不會有援手,政治總是讓人民失望,秀伶向鎮長求助,被告知沒有預算,即便秀伶做好了萬全的準備,鎮長連書面資料看都不看。鎮長也是原住民,可是我們卻看到原住民不幫原住民,其他部落的人或許有人支持秀伶,然而絕大多數或許都在看著好戲,做好了稀落秀伶的準備。這部電影讓我最感動的,不是海稻米最終復育成功,而是秀伶在爭取一群參加座談的大人們關注與支持的一場會議。他說他叫林秀伶,他過去參加演講比賽的時候,一開口講話,評審老師便會抬起頭看著他,意外這孩子國語說得標準,沒有一點原住民的腔調,他總是會贏得比賽,他成了部落之光,可是這部落之光的稱號卻是他假裝成為某些人,忘記自己來自部落才得到的。林秀伶說他的名字叫做Panay,是稻穀的意思,希望自己記憶當中的金黃色的回憶能夠在現在重現。
這部電影並不是完美無缺,真與善讓這部電影好看。電影最終的豐年祭因為海稻米的豐收而成為名符其實的豐年祭,而不再僅僅是地方政府用來招攬觀光的手段而已。
......
太陽的孩子
Wawa No Cidal
2015│台灣出品│阿美族語、國語發音│99mins
導演:
鄭有傑
勒嘎‧舒米(Lekal Sumi)
演員:
阿洛‧卡力亭‧巴奇辣 (Ado Kaliting Pacidal)
吳燕姿 (Dongi Kacaw)
林嘉均(Rahic Gulas)
許金財(Kaco Lekal)
徐詣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