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04-25 14:29:29鏡若
【文】讓語言成為愛的大使
● <讓語言成為愛的大使/潔民>
(心靈補藥電子報十六期)
今天去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太太家中看她,她的先生年初過世了,一人獨居。子孫遠在北部,平均一、兩星期會回來看她老人家一次。
我問老太太,平常都做些什麼消遣?她說早上四、五點去爬山,回來後給神明敬茶上香,早飯後做家事,然後去買菜,一個早上很快就過了。下午到四點左右都沒事,四點後就澆澆花、除除草。晚上也沒做什麼事,就是看看電視而已。
我問她一個人去爬山嗎?有沒有伴?
她突然眼眶一紅,說:「是家己一個啦,嘸閣,運動的人真濟,歸路攏嘛會看著真濟人……」
我真後悔問這個問題,本來是擔心她清晨獨自登山的安危才問的,可是問了之後卻發現她真的是一個人,而我知道了也不能幫她什麼,只是徒惹她想起自己的孤獨 。
由於跟我去看她的朋友是個客家兼外省人,不會說台語,老太太又聽不懂國語,所以無法直接跟她交談,幾乎只能靠我當翻譯。我跟老太太用流利的台語交談時,必須再用國語翻一次給朋友聽;朋友有話要跟老太太說時,也只好
由我翻成台語給她聽。
老太太在日治時期是受高女教育畢業的,是當時的知識份子,但是受到時代變遷的關係,沒能學會現在的國語(北京話)。孫子不懂日語,所以她的日語派不上用場,只能說台語。幸好子孫都會說台語,溝通上沒有問題。
我們聊到這裡,老太太突然有感而發,跟我說:「較早阮老仔置咧的時陣,阮兩個攏是用日語交談,若是子孫置咧時,阮攏用台語佮怹講話。也嘸閣,怹茲的少年仔,佮我講話雖然會用台語,有當時嘸是直接佮我講,雖然我在場,阮媳婦佮孫子家己交談嘛攏用國語。我聽無,怹咧笑,嘛嘸知影是咧笑啥。怹也嘸是未曉講台語,安怎我在場時,未曉顧慮著我聽無國語,嘛用台語講乎我聽有,嘛嘸知是嘸是驚我知,亦是咧笑咱老伙仔人……」
我看著老太太眼中泛著寂寞的淚光,心裡不禁為之一酸。老人家可以體諒子孫聽不懂日語,只要子孫在場,跟老伴兒總是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交談,可是年輕人卻沒有想到這一點,沒有設身處地去為老人家著想。尤其是老伴過世了,她更需要子孫的陪伴,卻聽不懂他們說什麼。甚至怕他們是因為不想讓她知道他們說什麼,才故意用國語交談
的。聽不懂人家說什麼的感覺,就像被孤立於一個陌生的世界,何況是一位老年喪偶的獨居老人家呢!
她希望我能常來看她,我握握她溫熱的手,許下一定會找時間常來的承諾,卻驀然想起,以前我從來沒有想到要多找時間陪陪自己的阿公阿嬤,他們在世的時候,我是一個多麼「忙」的孫女,忙到幾個月不去看他們老人家一次,現在,要看也看不到了……淚水,突然在眼眶中打轉了……
語言,原是一種可以表達情感的工具,為什麼會變成一種隔絕了愛的絕緣體呢?希望每個人都能夠更細心地去「將心比心」。如果今天你一人到了外國,又不懂英語,是什麼感覺?不要讓我們親愛的阿公阿嬤,或者父母長輩,在家中卻產生置身異國的感嘆與無助……
多用一點心吧!即使不是要直接跟老人家交談,也請記得有他們在場時,說他們聽得懂的語言。讓我們的語言,成為傳導愛的美麗大使。
(心靈補藥電子報十六期)
今天去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太太家中看她,她的先生年初過世了,一人獨居。子孫遠在北部,平均一、兩星期會回來看她老人家一次。
我問老太太,平常都做些什麼消遣?她說早上四、五點去爬山,回來後給神明敬茶上香,早飯後做家事,然後去買菜,一個早上很快就過了。下午到四點左右都沒事,四點後就澆澆花、除除草。晚上也沒做什麼事,就是看看電視而已。
我問她一個人去爬山嗎?有沒有伴?
她突然眼眶一紅,說:「是家己一個啦,嘸閣,運動的人真濟,歸路攏嘛會看著真濟人……」
我真後悔問這個問題,本來是擔心她清晨獨自登山的安危才問的,可是問了之後卻發現她真的是一個人,而我知道了也不能幫她什麼,只是徒惹她想起自己的孤獨 。
由於跟我去看她的朋友是個客家兼外省人,不會說台語,老太太又聽不懂國語,所以無法直接跟她交談,幾乎只能靠我當翻譯。我跟老太太用流利的台語交談時,必須再用國語翻一次給朋友聽;朋友有話要跟老太太說時,也只好
由我翻成台語給她聽。
老太太在日治時期是受高女教育畢業的,是當時的知識份子,但是受到時代變遷的關係,沒能學會現在的國語(北京話)。孫子不懂日語,所以她的日語派不上用場,只能說台語。幸好子孫都會說台語,溝通上沒有問題。
我們聊到這裡,老太太突然有感而發,跟我說:「較早阮老仔置咧的時陣,阮兩個攏是用日語交談,若是子孫置咧時,阮攏用台語佮怹講話。也嘸閣,怹茲的少年仔,佮我講話雖然會用台語,有當時嘸是直接佮我講,雖然我在場,阮媳婦佮孫子家己交談嘛攏用國語。我聽無,怹咧笑,嘛嘸知影是咧笑啥。怹也嘸是未曉講台語,安怎我在場時,未曉顧慮著我聽無國語,嘛用台語講乎我聽有,嘛嘸知是嘸是驚我知,亦是咧笑咱老伙仔人……」
我看著老太太眼中泛著寂寞的淚光,心裡不禁為之一酸。老人家可以體諒子孫聽不懂日語,只要子孫在場,跟老伴兒總是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交談,可是年輕人卻沒有想到這一點,沒有設身處地去為老人家著想。尤其是老伴過世了,她更需要子孫的陪伴,卻聽不懂他們說什麼。甚至怕他們是因為不想讓她知道他們說什麼,才故意用國語交談
的。聽不懂人家說什麼的感覺,就像被孤立於一個陌生的世界,何況是一位老年喪偶的獨居老人家呢!
她希望我能常來看她,我握握她溫熱的手,許下一定會找時間常來的承諾,卻驀然想起,以前我從來沒有想到要多找時間陪陪自己的阿公阿嬤,他們在世的時候,我是一個多麼「忙」的孫女,忙到幾個月不去看他們老人家一次,現在,要看也看不到了……淚水,突然在眼眶中打轉了……
語言,原是一種可以表達情感的工具,為什麼會變成一種隔絕了愛的絕緣體呢?希望每個人都能夠更細心地去「將心比心」。如果今天你一人到了外國,又不懂英語,是什麼感覺?不要讓我們親愛的阿公阿嬤,或者父母長輩,在家中卻產生置身異國的感嘆與無助……
多用一點心吧!即使不是要直接跟老人家交談,也請記得有他們在場時,說他們聽得懂的語言。讓我們的語言,成為傳導愛的美麗大使。
下一篇:【文】愛情與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