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18 13:53:12小凹

小說{春*日光〕


這是專輯封面,感覺滿溫暖的。


       5月8日晚上,我懷著極度興奮的心情買下了我的蘇打綠〔春* 日光〕。回到家已經凌晨一點多,雖然已經很晚,但是還是迫不及待的想聽一下專輯。但是我想我那時我真的是累癱了,所以不知道自己聽的是什么,然后不知不覺 睡著了。但是也許買專輯時還附送sodazine,給我驚喜大于興奮, 真的讓我連睡著都在笑。
       按照“韋瓦第計劃”,兩年之內出四張專輯,我對這第一波〔春*日光〕真是帶著無比的期待的,但是我和老牛在還沒聽專輯時,心里就已經有點害怕這樣的高產會 影響專輯的質量,加之老牛在我還沒細聽完專輯的那天就告訴我(中國大陸的網上資源真是什么時候都上傳得比人家快,又讓我佩服了一把),這張專輯讓她有點失 望,感覺跟以前的不一樣,以前的好聽一點,真的讓本人有如走進了冷庫,熱情一下子被凍結了。
       然后有一天,陽光明媚得很,我趁著這樣的好天氣,掛上耳機,當然里面放的是〔春*日光〕的專輯,然后便走到大街上享受這“日光”浴了。在熙來攘往的大街 上,行人總是行色匆匆,但是我的世界卻還是那么清澈透明,〔春*日光〕仿佛把我跟這紛擾世界完全隔離。聽著歌曲,有時候會忍不住想要跳躍起來,或是在地上 轉一個圈,或是忍不住對著藍天上的太陽放開一個微笑,或是對微風展開雙臂,對啊!擁抱著我的就是那寬闊的大自然,或是一片透明帶點溫暖的雪景,或是一片綠 田野,或是一片等待甘霖的干涸,又或者是一片燃燒著的黃昏......記得青峰說過,當他在寫專輯里的歌詞的時候,會把自己想象為一個畫家,每首歌都是一 個立體的風景,讓這些風景在腦中各佔一角。但是,我覺得在那里青峰不但是一個畫家,更是一位詩人,才能把這專輯的歌詞寫成一首首的詠物詩。然而,除了需要 充滿詩意的歌詞之外,這些風景的存在還需依賴各種樂器的配合,優美旋律的襯托,這一切又一切實在是配合得太有點天衣無縫了。但是,你也不得不贊嘆他們制作 專輯的用心了,要把春天的感覺用旋律,用歌詞這樣細膩表達出來我相信那些人一定對屬于這個季節的所有事與物都特別敏感,這仿佛就是一種對春天的感情的升 華。然后,不知在什么時候,心底會涌起一陣陣的感動,那種你曾經擁有過但是現在卻忘記了的情懷,一如你孩提時的天真,無憂無慮,以及那個你只敢想不敢做的 夢,他們經過歲月的澆灑,又重新煥發起來了,然后不知不覺流下眼淚,分不清是一種自憐還是一種共鳴,對啊,一切就那么自然。


   來讓大家看看專輯底面吧,歌名湊起來是一首春的小詩喔!真是別出心裁!我想說的是,整張專輯還蘊藏一個很巧妙的時間安排。好耳朵,巧心靈的人應該聽得出來了吧!注意,請以以上順序聽,這樣你就能聽出一天的變化了咯。


      專輯是跟以往的不同了,為了營造春天的效果里面應該是加入了不少新的樂器,如牧笛,如喇叭,還有鍵盤式口風琴等等,因此整張專輯民謠味很濃。而大家的合聲 演出好像更加成熟了,感覺蘇打綠是成長了不少。不得不一提的是,感覺歌詞又深邃了,每首歌都仿佛是圍繞春天而開始的一首詩,一個故事,或者一則寓言,就像 春天的秘密一樣,需要聽的人一首一首地去發掘里面的所蘊含的意義。不知道你又能聽出多少里面的秘密呢?盡管很多人說蘇打綠變了,專輯跟以前的不同了。但 是,這世界這么東西在變,連你自己都在變了,蘇打綠為什么就不能變了。他們是變了,他們是在你還沉醉在他們過去為你所創造的美好之時,從過去自己的框框中 跳脫出來,然后又重新開始一個新的自己,他們在你想不到范圍內他們已經走遠了,并且將會走得更遠。當我們都站在同一個位置看同一片天空時,他們已先邁出一 步,或者是好幾步的距離,但是這樣并不是讓自己可以看得更遠更廣的天空,而是讓我們都可以看到。因此,請大家都以運動的眼光,發展的思想看待這張專輯。一 張如此用心作出來的專輯我想大家都可以聽出里面的熱誠。春天是萬物的源頭,是希望,是新生的象征,希望大家也能在專輯里聽得出來。




最后,附上sodazine。。。。。。的封面。


P.S. 1.這不是什么一篇樂評,這純粹是一些碎碎念,一篇流水章。但是我很喜歡這樣純粹,不需怎么巧妙安排的東西。呵呵!怎么感覺像在為自己辯解呢。
P.S. 2. 關于這專輯,其實它給了我還有很多很深的感覺,可是還沒這么多時間處理這些感覺,真想吶喊一句,“神啊!請給我多點時間!”
P.S.3. 最近老姐跟老牛都懷孕了,其實我是滿建議聽這專輯的,因為里面充滿了對大自然的感激,感恩,當然還有感動。我記得青峰曾經在網誌上說過,感覺作這張專輯就 像孕育一個生命。所以,我希望他們也能用心聽聽,感受一下“生命來了”的激動以及溫暖,也希望孩子長大了成為那個懂得感恩的人。
P.S.4 本來想說放自己照的專輯上去的,可是照片太大,這電腦又十分垃圾,所以到最后還是在網上挪來的照片。真是有夠氣人啊! 但還是先謝過那個照片來源人士。
P.S.5. 感覺P.S. 是有點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