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3-09 21:27:00第二巫女

迪士尼恐龍--千禧年再掀CG界新扉頁!(之七)

精妙之恐龍特效

外貌部門的監督Cliff Brett,將負責貼圖的繪圖師和負責成像的編寫人員結合在一起,使其可以製造出恐龍皮膚的材質,並能夠在特寫鏡頭下維持原有的樣貌,片中使用的NURBS曲線數從240至800不等,每個NURBS有9個貼圖對映,其中4個為位移對映。

例如腕龍Baylene就需要6000個貼圖對映,大部分對映圖都為2K的轉化,但有的則為4K或8K。成像器也用來為某些恐龍製作尖牙,並可縮小基本的模型;此外,它也可以用來製作特效效果,用「Sticky成像器」能夠使材質或圖像投射到面向攝影機的曲面上,例如增加水花飛濺的效果。數位特效師Neil Escara便說:「我們使用了工作簿裡所有能用的東西。」

除了研發部門所寫的軟體程式之外,特效小組也創造了許多「特效機器」(effects engines),用來製造爆炸、灰塵、泥沙、下雨、降雪,以及漣漪與水花。對於水的處理,製作小組常常用動畫成像器來完成。

為了讓片中的角色看起來與背景結為一體,必須要有良好的打光,故光源部門的Chris Peterson採用了迪士尼常用的「打光工具」(Light Tool),這種為RenderMan而做的GUI,可以幫助他使用燈光更為得心應手。最後,所有的影像都用Avid的Illusion進行合成,然後由迪士尼本身再做進一步的修改。「幾乎每一個拍攝鏡頭都經過影像合成,」Hillin說,「我們可以非常輕易地就互換每一個實景、縮小模型及電腦動畫的鏡頭。」

動畫片從【Phantom Menace】一直發展到現在,迪士尼的【恐龍】可說是將動畫的技術發展到最高峰,它讓我們清楚看到,製作影片的藝術家是如何將2D、3D的電腦動畫、場景拍攝、及模擬的縮小物一點一滴串聯起來;而擁有精妙技術的動畫家,又是如何融入到那些與照片一般真實的3D動物裡頭工作的。

在這部片子裡,將影片及3D動畫完美的整合,已經變成最令人神魂顛倒的絕妙所在,就如同動畫師Griffith所說的(他在迪士尼已經工作13個年頭了):「對於我們所有人來說,當初製作【恐龍】這部影片,便希望盡其所能呈現出將電腦動畫與電影結合的最佳成果,而我們也的確做到了!」

參考資料:Computer Graphics World Magazine “Beauty…and the Beasts”
“Disney Takes a BIG Departure from Formula with Dinosa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