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21 01:43:32janlu

當然要做全民總統。


當然要做全民總統。


聯合報╱社論說,前國民大會議長錢復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他非常憂心馬總統的選情,原因是馬總統太想做全民總統;藍的氣他,綠的不感謝他,「馬總統站在中間,兩邊一起打你」,因此選情堪憂。


錢復認為,如果馬總統能夠有一個舉動,讓所有藍的都覺得對了,「你終於像我們所想像的」,就會贏。


錢復的看法,有一點是對的。馬總統在二○○八大選獲得百分之五十八的選票,如今卻陷於選情低迷;錢復認為,主要是因原本的支持者失去了熱情,倘能重新回復這個群體的熱情,選情自可樂觀。然而,馬總統選情堪慮,是否全因「太想做全民總統」所致?而倘若馬總統「不再想做全民總統」,難道就是提振選情的藥方?


在任何的民主選舉體制中,皆不可能討好每一個人;以馬總統在二○○八年獲得五十八%選票而言,已是歷屆總統直選的最高紀錄。所以,「全民總統」的意義,絕非企圖爭取每一張選票;而是在競選訴求上,或當選後執政時,盡量體現「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唯任何總統皆不可能實現所有人民的所有願望,也就是在實際上不可能做到「全民總統」。所以,「全民總統」不可能是政治事實,卻是任何一位總統皆必須具備的心態與情操;所謂「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錢復建議馬總統不要「太想做全民總統」,又稱「馬英九若能夠有一個動作,讓所有藍的都覺得對了」,就會贏;其實,較準確的說法是,只要馬總統的表現能夠符合多數人民的主要期待,就能贏得過半選票支持其連任,而在馬英九心中應當只有「多數選民」這把標尺,倘他拿著一把「藍色標尺」治理國家,恐怕有些原本是「藍色的選民」也不會同意。


多年來的歷史驗證,顯示「藍營」其實是一個變動不居的概念。綠營的核心理念是台獨,無論什麼因素都不會拆散這四成以上的選票,只要再湊上一些「中間選民」,就能在選戰勝出;但藍營大致只是「中華民國」的鬆散聚合,與其說馬總統的表現有嚴重牴觸「藍色選民」之處,不如說今日情勢只是藍色選民的集體犬儒性格(cynicism)所致。


因此,即使就選情考慮,馬英九也須維持「全民總統」的心態與情操。因為,「綠的」是「鐵板一塊」;「藍的」則是「一袋馬鈴薯」,看似一袋,其實是四分五裂。即以馬總統的核心兩岸政策言,「不統,不獨,不武」,「不獨」固然與綠營獨派衝突,但「不統」也不能取悅於藍營中的統派;至於「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綠營堅決反對,而藍營中亦不乏指其為「兩國論」。如果說,「不統,不獨,不武」及「九二共識」,是馬總統「想做全民總統」而持守的「全民政府」政策;這是否「藍的」支持的政策?要不要否棄這個政策?什麼才是「藍的」支持的政策?「藍的」有全體一致的政策嗎?


馬總統的選情出現危機,原因不在「太想做全民總統」,更不能說「想做全民總統」有什麼不對。其實,中華民國是一個撕裂的國家,非常需要一個「全民總統」,來彌合國家的裂痕;然而,不幸中華民國又是一個最無可能產生「全民總統」的國家。眼前的例證是:綠的鐵板一塊,蔡英文與「扁李謝辜獨」合體,她若當選,豈有可能成為「全民總統」?而馬英九三年來對彌合藍綠分裂的努力有目共睹,卻落得「藍的氣他,綠的不感謝他」的後果,甚至有人呼籲他不要「太想做全民總統」。


正如前述,在政治現實上不可能有「全民總統」;但任何總統皆應有做為「全民總統」的心態與情操。例如陳水扁,他非但不做「全民總統」,還把一半的國民打成「不愛台灣」,又叫他們去跳沒加蓋子的太平洋,甚至根本否定中華民國;所以,他其實是把中華民國總統的權位當作操作台獨的槓桿,根本不是「中華民國總統」,遑論什麼「全民總統」?正因陳水扁完全放棄做「全民總統」,終至覆敗;而馬英九在二○○八年大勝,其實亦在反映民意對「全民總統」的期待。


中華民國需要一個真正護守中華民國的總統,他當然應有「全民總統」的心態與情操;而馬英九之有別於民進黨的對手之最大特質亦在此,若要馬英九勿做「全民總統」,即不啻教他自毀長城。



馬辦:小英不需替馬開副手條


總統馬英九競選連任辦公室「台灣加油讚」發言人李佳霏今天說,馬總統選擇副手有自己的標準,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不需為選舉操作,幫馬總統另開條件。


媒體報導,蔡英文質疑,馬總統宣布副手「特別注重口才」。李佳霏表示,馬總統決定請行政院長吳敦義搭檔參選下一任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選舉,「出身基層」、「掌握民意」、「人格特質與勇氣」、「在第一線與民眾溝通」等是選擇副手標準,蔡英文不需為選舉操作,幫馬總統另開條件。


台灣加油讚發言人殷瑋表示,馬總統已公開說明,吳敦義任行政院長以來,「站上火線、絕不閃避」施政風格深植人心,從大埔農地徵收、蘇花高及太陽能收購等爭議上,都直接站上第一線面對人民、立法委員、地方首長與議員,以同理心傾聽民意,並圓滿解決問題。


他說,反觀蔡英文面對大是大非議題時,總用「空心論述」老招,包括「執政者要說明」、「我們要嚴肅面對,認真思考」或「我已經回答過了」等老梗回應;「她百說不厭,但殊不知民眾已看膩這種模糊大法。」等到被人逼要表態,就用前後不一、反覆跳躍的說法混淆,讓人看不懂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蔡英文?


殷瑋表示,說起口才,2004年3月,蔡英文為幫前總統陳水扁拉抬選舉聲勢,為陳水扁的公投辯護,親上辯論場,陳水扁挑蔡英文擔任主辯,就是看中蔡英文的口才,而蔡英文當時的辯論對手、前立委陳文茜,也給蔡英文「只會耍嘴皮子」評語。


李佳霏表示,當「蔡主委」變成「蔡主席」,所有標準都「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甚至在民進黨總統初選時,蔡英文還說,比起當過總統與台北市長的馬總統及當過行政院長和台北縣長的前行政院長蘇貞昌,「我的歷練比較多、也比較完整。」蔡英文憑「口才」就可「創造」出比馬總統和蘇貞昌更多的行政資歷。


此外,媒體報導,蔡英文要努力建立「說到做到」誠信形象。李佳霏表示,「說到做到」是用做的,不是用說的;蔡英文要「說到做到」,請先告訴大家,曾說「ECFA(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會讓台灣產業完蛋。」既然反對ECFA,要不要「做到」?說「要延續馬英九的兩岸政策」,要不要「做到」?


她說,蔡英文的問題在於「跳針跳太大」,「說到」說的統統不一樣,讓人根本不知道她到底要「做到」什麼?說要「理性」,就縱容民進黨粗口謾罵;說要「誠信」,卻總是翻來覆去,沒有中心思想。


(2011-06-20)
Corner from 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