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06 22:55:15minlo

要不得的戲論!


佛遺教經》:若汝欲得寂滅樂者,唯當善滅戲論之患,是名不戲論。

如果可以當舌燦蓮華口吐蓮華

 

要不得的戲論!

 

今天惹毛了二個人,一個是我一個是別人,沒想到只是無心的戲論,而使我們都以情緒收場,這是戲論之初所未想及的。事情發生以後,實在有點後悔不該講一些沒有內涵的言說,可是都太遲了,印證了「戲論」的過失,也顯出我們對語言表達及理解的有限。

 

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姑且就此省略,但想說說「戲論」的感慨啊!

 

戲論這詞兒,其實跟「言不及義」脫離不了關係,總之,就是一種不具有意義的戲耍性質的非理性言論。從一個行者的立場來看,當我們放縱自己的心思時,戲論可能就在散亂心時竄現了,無形中流於不正經、不正確、沒有道念的言論,或是無聊、談人是非、道人長短的話,這些情況都是身為行者所應戒慎的。此外,有時失去正念時,也難免搭上社會流行文化,講些無厘頭的玩笑話,以為這是與社會文化同步,然問題就出在這兒,如果講的時機不對,聽的對象沒有認同,或者不對機,因而產生認知上的差異,就會互有歧見,如果再加上溝通不當,可能就是一場語言災難的來臨,後果可能就難以收拾了,我,就是有這樣深受其害的經驗。

 

戲論的過失,算是口業的過失,口業又是來自於意業,因此身、口都變成不清淨了,身口一但不淨,法就難以注入心田,因為與道不相應,所以佛陀才一再告誡弟子要「正語」、「諦語」,乃至生命到了終點那刻,還諄諄教悔弟子:

汝等比丘,若種種戲論,其心則亂,雖復出家,猶未得脫。是故比丘,當急捨離亂心戲論。若汝欲得寂滅樂者,唯當善滅戲論之患,是名不戲論。《佛遺教經

所以要得寂滅樂,非得遠離戲論不可,可見戲論過患之大,大到可以因為它而不得解脫!既是如此,我們怎可不予理會呢?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說,對於「戲論」,有時覺得還蠻弔詭的,面對一個行者來說,戲論真的無用論,然面對社會大眾,適時的戲論未必行不通,也許因為不逾越的言論,讓大眾覺得師父不是那麼高不可攀、遙不可及,原來師父還是飲食人間煙火的,所以也不是那麼不值一提。

 

在生活經驗中,很多時候我們作了戲論而不自知,直到像今天發生戲論的後果後,才悔不當初,才警覺要適時、適處、適人說話,可是有什麼用呢?後果都造成了呀!現在唯一能作的,就是希望能記取教訓,在日後自己不要過於戲論,當別人無謂的戲論時,也能鼓起勇氣作適當提醒。「不要過於戲論」一說,在我認為,首重的是節度與內容,再加上適時的應用,應該還不至於太離譜,話說回來,如果真能作到這樣,其實就不會被謔為戲論了,只是凡夫心重,習氣未除,要達到完全的諦語,恐怕還是需要不斷不斷地作意,努力修煉,直到能全然地諦語,否則一切言論都還是屬於戲論。

 

走筆至此,結論是:行者的要務之一,就是把要不得的戲論變成諦語。

 

 

 

上一篇:看不見菩薩

下一篇:要珍惜因緣

得安 2010-07-18 23:51:50

可以放心講話的人在那?難尋!

版主回應
我想應該不至於完全沒有 只是不多
否則這個世界太可怕了 完全沒有誠信可言
這樣好了 我們就學習當個可以讓人放心講話人 如何?
2010-07-19 23:12:58
尋開心 2010-07-08 17:14:24

那我要很謹慎了
不要為了尋開心卻犯下"戲論"
平常不會注意這些.

版主回應
自覺能力很強耶
不過不要變得太拘謹了
嘟嘟好就好!
2010-07-10 20:26:25